济群法师
4.愿满出世利益
这一部分是把修行功德回向给出家众。僧团是佛法在世间流传的载体,出家众能否如法修学,直接关系到正法的传承。同时,如法僧团也是民众信仰的依归、心灵的家园。有清净的僧团,有德才兼备的出家人,不仅是佛教之福,也是社会之福,民众之福,所以我们要把修行功德回向给出家众。相关内容共6个偈颂。
42.愿诸伽蓝寺,读诵以兴盛!僧伽常和合,僧事悉成办!
43.愿欲学比丘,悉住阿兰若!断诸散乱已,轻安堪修善!
44.愿尼得利养,断诤远诸害!如是众僧尼,戒圆无缺憾!
45.犯者愿生悔,时时忏罪业!寿尽生善趣,不复失禁戒!
46.愿智受尊崇,化缘皆得足!心续悉清净,令誉遍诸方!
47.愿离恶趣苦,以及诸艰困,复以胜天身,迅速成正觉!
“愿诸伽蓝寺,读诵以兴盛!”我们了解到道场清净和合对僧人及社会大众的重要性,所以把功德回向给僧团和僧人,希望所有僧团能形成闻思修的氛围,具备教化社会的职能。佛教是一种教育,寺院就是修学场所。僧团重视闻思,僧人重视修学,寺院才能发挥内修外弘的职能,有效继承和传播佛法。僧人通过修学和实证,一方面可以提升自己,一方面可以通过弘法教化社会大众,引领人们从迷惑走向觉醒。
“僧伽常和合,僧事悉成办!”僧有清净和合的内涵。我们希望僧团能依戒律管理,依戒律而住,成就六和的僧团,从利益均衡、制度平等、思想统一,到身口意三业都能保有清净,和合无诤。这种具有教育功能且和合的僧团,既是出家人安心办道的保障,也是佛法健康发展的保障。尤其是在僧团存在种种不如法现象的今天,我们不仅要做这样的回向,同时要为僧团的清净和合,以及实现教育、弘法的职能不懈努力,使它成为我们尽未来际的修行愿望——祈愿出家人在僧团如法成长,令社会大众由此受益。
“愿欲学比丘,悉住阿兰若!”我们把修学菩提心、菩萨行的一切功德,回向给所有修学戒定慧、走上解脱道的比丘,希望他们找到良好、清净的修学环境。阿兰若代表寂静处,即远离喧嚣、无人干扰的地方,可以安心修学。
“断诸散乱已,轻安堪修善!”为什么我们在修行上感到无力?就是因为散乱,因为情绪和不良串习在作用。对于修学戒定慧的比丘们,我们通过所修功德真诚回向,愿他们有良好的环境,具足修行顺缘,远离浮躁、混乱的情绪和妄念,身心轻安,有能力修习一切善法,最终圆满解脱道和菩萨道修行。同时,我们也愿意为他们具足这些条件而努力。
以上是对比丘的回向,接着是对尼众的回向。在古代印度社会,尼众地位较低。即使在今天的中国大陆,基本还是男众主导僧团,话语权也在男众手中,尼众较少受到关注,生活和修行条件相对艰苦。我们看到这些情况,真心希望以所修功德回向她们。
“愿尼得利养,断诤远诸害!”希望尼众得到丰足的利养,衣食无忧。断诤,即断除人我是非。尼众通常在小庙住着,视野不开阔,心量也不容易打开,难免有些是是非非,希望她们都能摆脱世间纷争,远离身心伤害,过着清净和谐,同时又不受任何伤害的生活,安心修道。
“如是众僧尼,戒圆无缺憾!”我们希望所有僧尼都能具足圆满的戒行。一方面是通过如法受戒得到戒体,尤其是现在,传戒往往形式大于内容,令很多受戒者感到困扰,不知自己是否得戒;一方面是在受戒后如法持戒,保有清净戒体。我们以修行功德回向僧尼,祝愿他们能戒行圆满,没有任何担心和缺憾。
“犯者愿生悔,时时忏罪业!”有些人对自己犯戒没有觉察,就会反复违犯,成为串习,结果罪行累累。我们希望他们能觉察到自身行为的不如法,生起忏悔心,及时忏已还净。也有些人犯戒后想要忏悔,而僧团中的忏悔属于作法忏,需要相应数量的比丘,通过一定程序,才能让所犯罪行得以清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戒是难免的,关键是如法忏悔,恢复清净的戒体和身心。如果犯戒后得不到忏悔机会,就会形成心病,成为内心负担。对这些现象,我们要心生同情和慈悲,希望把修行功德回向给他们,愿他们都能如法忏悔,保有清净的戒体和身心。
“寿尽生善趣,不复失禁戒!”我们真切希望,他们忏悔后永不再犯,并在命终时得生善趣,依法修行,不再失去清净的戒体和身心。
“愿智受尊崇,化缘皆得足!”我们希望僧团中有德有学、有修有证的长老、和尚、阿阇黎,能受到广泛尊重。这是代表僧团的价值取向,非常重要。过去的社会,人们尊重的是道德高尚、智慧深广的智者,而现代社会追捧的是有钱、有权、有名的人。在僧团中,过去尊重的是德和腊,德是道德和智慧,腊是代表你在僧团的资历,而现在主导僧团的往往是地位和权力,这种价值取向是不利于佛教发展的。我们认识到有智有德者对僧团的重要性,希望他们能受到尊重,化缘时能得到丰厚的利养,衣食无忧。
“身心悉清净,令誉遍诸方!”愿他们的身心完全清净,美名传遍十方,受到教界、社会的广泛尊重和推崇。如果整个教界和社会都能尊崇这样的人,是代表价值取向的改变,对众生意义重大。
“愿离恶趣苦,以及诸艰困。”同时我们也希望,那些犯戒的僧人未来不会堕落三恶道。前面讲到犯戒必须忏悔,否则就可能堕落受苦。想到他们会遭受三恶道和罪报的折磨,我们心生悲悯,希望把功德回向给他们,使他们免受这样的不幸。
“复以胜天身,迅速成正觉!”胜天身,就是胜过天道的暇满人身。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得到暇满人身,这样才有机会走上觉醒之道,成就无上正觉。
以上是对出家众的回向。我们是出家人,对僧团现状更能感同身受。即便是在家众,只要是佛弟子,都会对僧团有一份情感和期待,希望僧团清净和合,这是正法住世的保障。但当今僧团有太多不如法现象,让我们脸上无光,同时也在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干扰到出家人的生活和修行,更影响佛法在世间的传播。所以我们希望把修习菩提心的一切功德回向僧团,令僧团改变现状。同时我们也要不懈努力,共同造就清净如法的僧团,这样佛教才有希望,正法在世间的传播才有希望。
5.总结
48.愿诸有情众,殷勤供诸佛,依佛无边福,恒常获安乐!
最后是对以上回向的总结。
“愿诸有情众,殷勤供诸佛,依佛无边福,恒常获安乐!”前面说到六道众生,包括三恶道、人天乘的众生,以及僧团的出家众。我们希望一切有情都能对佛菩萨生起亲近、依止之心,殷勤供养诸佛,依靠诸佛的无边福德,使身心恒常安乐。
6.回向出世圣者
49.菩萨愿如意,成办众生利!有情愿悉得,怙主慈护念!
50.独觉声闻众,愿获涅槃乐!
出世圣者,指声闻、独觉和菩萨。我们不仅要把功德回向给六道众生,同时也要回向给三乘圣贤,所有众生和圣贤都是我们回向的对象。我们天天在念“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但说起“一切”时,好像只是概念。通过“回向品”的学习,寂天菩萨清楚地告诉我们,具体怎么落实“普及于一切”:如何把功德回向给三恶道众生,如何回向给人天乘众生,如何回向给出家众。接着,讲述如何把修行功德回向给三乘圣贤。
“菩萨愿如意,成办众生利!”首先回向给菩萨,从初发心菩萨到地上菩萨,所有菩萨都是我们回向的对象。菩萨的愿望是成办众生利益,就像以上的所有回向,都是帮助众生离苦得乐。因为慈悲就是与乐拔苦,一方面是帮助众生解脱痛苦,包括地狱、饿鬼、畜生及生而为人的种种痛苦,如物质匮乏、自然灾害造成的外在痛苦,病痛、烦恼带来的内在痛苦。一方面是帮助众生得到快乐,包括轮回中的短暂快乐,以及解脱觉醒的究竟安乐。我们希望菩萨能顺利成办利他事业,所有善愿皆能成就。
“有情愿悉得,怙主慈护念!”同时祝愿有情都能得到怙主佛菩萨的慈悲护念。因为佛菩萨出现于世,才有佛法在世间的流传,这是众生的希望所在。我们发愿将修行功德回向给他们,就像普贤十大行愿中的“请佛住世,请转-法-轮”,希望佛菩萨长久住世,常转-法-轮,以智慧利益众生,同时也希望所有众生都能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我们不仅要功德回向,还要为此做种种努力,参与弘法事业,让世界有更多正能量。
“独觉声闻众,愿获涅槃乐!”独觉是观因缘法而得道,慧根特别利,即使在无佛出世时,也能通过花开花落体认无常,证悟涅槃。声闻则是听闻佛陀说四谛、十二因缘悟道的行者。我们祝愿这些圣者能通过修行,迅速获得涅槃之乐。这是我们对出世圣者的回向。
(二)回向自利
回向这一部分,包括回向他利和回向自利。回向他利即前面所说的,希望我们的修行功德给一切人带去利益。回向自利,则是希望给自己的未来带去利益。《入行论》中,回向自利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回向他利。也就是说,成就自己是为了更好地成就他人。那么,寂天菩萨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期待和要求?这一部分有7个偈颂。
51.未登极喜前,愿蒙文殊恩,常忆己宿命,出家恒为僧!
52.愿吾菲饮食,维生充体能!世世愿恒得圆满寂静处!
53.何世欲瞻礼,或欲问法义,愿我无碍障,面见文殊尊!
54.为于十方际,成办有情利,吾行愿得如文殊圆满行!
55.乃至有虚空,以及众生住,愿吾住世间,尽除众生苦!
56.众生诸苦痛,愿悉报吾身!愿因菩萨德,众生享安乐!
57.愿除苦良药,一切安乐源——教法得护持,长久住世间!
“未登极喜前,愿蒙文殊恩,常忆己宿命,出家恒为僧!”极喜,即初地极喜地,是真正见道的开始。在证悟初地之前,我们希望时时得到文殊菩萨的加持,生生世世都能了解过去生的经历,牢记自己在修行路上所做的承诺,恒不忘失菩提心。这个承诺就是发愿生生世世出家为僧,走上觉醒道路,以弘扬佛法、荷担如来家业作为尽未来际的使命和责任。这是寂天菩萨对自己的期望和要求,我们也应将此作为对自己的期望和要求,希望未来得到佛陀及文殊、观音等十方诸佛菩萨的加持,出家修行,在菩提道上永不退转。即使在家居士,也可以想着自己走在菩提道上。
“愿吾菲饮食,维生充体能!”出家人在物质上不需要有太多要求,否则反会为物所累。所以出家后只要有粗茶淡饭,维持体能即可。但也不要缺衣少食,否则就难以维持色身,因为我们毕竟还要借假修真,要靠这个身体来修行。如果为维生耗费太多精力和时间,就会影响修行。
“世世愿恒得圆满寂静处!”虽然我们对物质条件没要求,但对修行环境是有要求的。我们希望未来的生生世世,都能具备清净无扰的理想修行环境。此外,还要有善知识引领,有良好的道风和学风,这些远比物质条件更重要。如果光有物质条件,却没有学法氛围,出家有什么意义呢?难道是来过日子吗?寂天菩萨有这样的愿望,我们同样希望在未来生具备良好的修行环境,这是走上菩提道的重要保障。
“何世欲瞻礼,或欲问法义,愿我无障碍,面见文殊尊!”看来寂天菩萨是以文殊菩萨为本尊,所以他希望无论在哪一世,想要瞻礼文殊菩萨或是向菩萨请教法义时,都能没有障碍地随时见到。我们看《大唐西域记》中,当时印度有很多大德想见弥勒菩萨,随时就能在定中见到。我们也要生起这样的愿心,希望时常亲近文殊菩萨,引导自己闻思法义、开显智慧。
“为于十方际,成办有情利,吾行愿得如文殊圆满行!”本尊就是以某位佛菩萨作为自己的依归,同时以他作为修学楷模,以他的愿望为愿望,以他的观修法门为实践指南。寂天菩萨希望时常面见文殊菩萨,以此为本尊,一方面身心皈投,一方面向菩萨学习。为了在十方世界成办一切有情的利益,寂天菩萨希望,自己的行和愿都能以文殊菩萨为榜样,像菩萨那样修行,圆满菩萨那样的智慧和慈悲。
“乃至有虚空,以及众生住,愿吾住世间,尽除众生苦!”这个愿很大,有点像普贤菩萨的“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愿望无有穷尽”。寂天菩萨要向文殊菩萨学习,我们也要向文殊菩萨学习,向观音菩萨、普贤菩萨乃至诸大菩萨学习,以这些菩萨的愿望为愿望。只要还有虚空存在,只要众生没有彻底摆脱轮回,我愿意永远在世间,为众生解除痛苦。诸大菩萨以尽未来际度化一切众生作为自己的使命,利生事业无有穷尽。
“众生诸苦痛,愿悉报吾身!愿因菩萨德,众生享安乐!”众生所有的痛苦、果报和罪业,菩萨都愿意承担,而且心甘情愿地去做。这就必须对众生生起无限慈悲,否则是难以做到的,想都不敢想。我们学习菩萨行,也要效仿这样的心行,一方面愿意承受众生的无边痛苦,一方面希望自己成就菩萨那样的能力和功德,给众生带去快乐,包括现实的快乐和究竟的快乐,发愿尽未来际地,为众生离苦得乐而努力!这是寂天菩萨的愿望,也是我们学习《入行论》,修菩提心、行菩萨行的学子应该具备的愿望。
“愿除苦良药,一切安乐源——教法得护持,长久住世间!”什么是究竟解除人生痛苦的良药?什么是给我们带来究竟安乐的源头?就是佛法。我们认识到佛法的意义,希望众生有机会接触、信仰、学习、实践、护持、传播佛法,希望正法在世间流传广布,菩提心教法长久住世。因为菩提心教法是觉醒的文化,是众生离苦得乐的希望所在。我们要这样回向,更要为续佛慧命而努力。
三、念恩礼敬
“回向品”已至尾声,最后是“念恩礼敬”,寂天菩萨对他的修学、成长以及能够造《入行论》,再次表达感恩和礼敬。
58.礼敬文殊尊,恩生吾善心;亦礼善知识,恩长吾三学。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能走上菩萨道,是十方诸佛菩萨的加持。有佛陀出世,才有教法在世间的流传。还有成就我们出家、修学的种种因缘,尤其是教导佛法的师长。因为这些师长,我们才能听闻佛法,走上菩提道。我们要对这些善缘生起深深的感恩心,使善缘得以延续。如果没有感恩心,不懂得珍惜并培植福德,善缘可能很快就会结束。
“礼敬文殊尊,恩生吾善心。”寂天菩萨为我们做了示范。他觉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文殊菩萨,所以首先要礼敬文殊菩萨。因为菩萨的教导、加持、激励和慈悲恩德,使自己能生起菩提心,走上菩提道。
“亦礼善知识,恩长吾三学。”同时也礼敬自己修行、成长道路上的善知识。因为他们的慈悲加持和指导,才能使自己成就戒、定、慧三学。
《入行论》的最后,是以感恩的偈颂作为结尾。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诵读“回向品”,作为我们学习这部论的回向。
整部《入行论》共900多个偈颂,每一品都贯穿着修行引导,我们要经常读诵,随文入观,最好背下来,这样才能时时忆念思维,与之相应。比如念“回向品”,我们可能只是把它当作经文在念。当然,念诵多少也能起到静心的效果,但对菩提心的修行来说是不够的。关键要领会偈颂内容,每念一句,都当作发自内心的愿望。比如回向给三恶道众生,希望地狱众生、饿鬼、畜生远离痛苦,不只是在念,更是在内心宣誓,在对他们作出承诺。不断这样观修,就能把“回向品”的内容变成自身心行,真切希望众生离苦得乐。这就意味着我们已生起愿菩提心,而不再是一个说法。如果我们能为实现这个愿望而努力,就意味着我们不是停留在愿菩提心,而是进入行菩提心,乃至胜义菩提心。那样的念诵,才是真正修习菩提心。
修行是“舍凡夫心,发菩提心”的过程,我们想从凡夫成为佛菩萨,关键在于改变心行——从以自我为中心,转为以众生为中心,建立无我利他的人生观。如果观念和心态没有调整,现实中就不可能真正对众生发菩提心、行菩萨行,最多只是随缘地做一做,不会当作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当作尽未来际的责任。
《入行论》共分十品,每一品立足于不同定位,有次第地构成菩提心的完整修行。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了解每一品在修行中的侧重点。前三品是“菩提心利益品、忏悔罪业品、受持菩提心品”,引导我们了解菩提心的功德、利益和重要性。然后通过修七支供和大乘皈依,为生起菩提心营造良好的心灵氛围。进而受持愿菩提心,对十方三宝和一切众生宣誓,把这一愿心确定下来,使自己安住在菩提心愿望中,守护不失。
接着是“不放逸品、护正知品、安忍品”,重点在于消除凡夫心的障碍,避免自己回到原有轨道。“不放逸品”是让心时刻安住于菩提心,避免陷入凡夫心。“护正知品”是守护正知正念,这里重点指菩萨的三聚净戒,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安住摄律仪戒,是止息一切恶行;安住摄善法戒,是广泛修习一切善行;安住饶益有情戒,是在一切时中以利益众生为重,并落实为行动。“安忍品”是教导我们如何战胜嗔恨,这是菩萨道修行的天敌。因为嗔恨,使我们不能广泛接纳众生,对众生漠不关心,甚至形成对立。安忍就是对治嗔恨,对众生培养广泛的同情,以开放的心接纳众生。这三品是消除发心的障缘,保证已生起的菩提心不会失去。
然后是“精进品、静虑品、智慧品”。其中,“精进品”是提醒我们不懈努力,进一步增强菩提心。“静虑品”是通过自他相换的思维,让菩提心快速成长。“智慧品”则是引导我们以无自性的智慧观修,摆脱迷惑,体认空性,从世俗菩提心升级到胜义菩提心。这三品关系到菩提心的坚固和增长。最后是回向,使菩提心得以圆满。
整个大乘佛法中,有关菩提心的教法汗牛充栋,比比皆是。但《入行论》的殊胜在于,围绕菩提心,建构完整的菩萨道修行,对于弘扬大乘佛法、彰显大乘精神至关重要。学修本论,在课堂上听一听是远远不够的,可能似懂非懂就过去了。最高意义上的懂是什么?是让本论所说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生命品质。达到这个程度,才意味着把论典彻底学好,你也成为菩萨了,不再是一般的凡夫。
大家接下来还要反复听讲课音像,三遍、五遍、八遍、十遍、二十遍地听,直到准确、透彻地理解法义,领会每一品对修行的作用,毫无保留地接受,并且把它变成自己的观念,学会用这种观念看待问题,指导言行。比如“精进品”的修行,需要对治懈怠。“护正知品”的修行,是让心安住于三聚净戒。“安忍品”的修行,需要通过观修摆脱嗔恨。“静虑品”的修行,是通过观修摆脱对五欲六尘的贪著,以及由此形成的散乱,安住于菩提心。“智慧品”的修行,需要摆脱无明产生的自性见,建立无自性的认识,以无自性的观念看世界,并引导自己作空性观修。总之,每一部分的学习都要落到实处。
三级修学模式中有四句话,即“树立正见,认清真相,摆脱错误,重复正确”。我们要摆脱错误观念及凡夫心行,接受正确观念,以这样的观念看待并解决问题,完成心行改变。但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重复,重复百遍、千遍。在此过程中,必须反反复复地听闻法义,如理思维。现在的课程都有音像资料,这是现代科技带来的方便,我们要善加利用。不要听完课就以为学过了,现在不过是结个缘而已,未来还需要继续巩固,在心地下功夫。如果大家能花几年时间,按我所说的方法修学本论,发心并致力于对本论的弘扬,不仅自己受用,对众生的意义也难以估量,那样才能功德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