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2)破受因——触有自性

  93.根境若间隔,彼二怎会遇?无隔二成一,谁复遇于谁?
  94.尘尘不相入,无间等大故。不入则无合,无合则不遇。
  95.无分而能遇,云何有此理?若见请示我,无分相遇尘。
  96.意识无色身,遇境不应理。聚亦无实故,如前应观察。
  97.若触非真有,则受从何生?何故逐尘劳?何苦伤何人?
  98.若见无受者,亦无实领受,见此实性已,云何爱不灭?

  现实人生中,我们时时会有不同感受,如痛苦、快乐、忧愁、欢喜等,是非常普遍的心理活动。从修行法门来说,受是四念处之一;从生命构成来说,受是五蕴之一;从生死轮回来说,受又是十二因缘之一,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些都是佛陀安立的。所以中观并不否定受的存在,而是否定我们对受产生的自性见。也就是说,没有自性的苦,没有自性的乐,没有不依赖条件、恒常不变、不可分割的受,苦、乐、忧、喜、舍都是缘起的存在。

  人们对受的执著很深,所受的影响也很大,所以在佛法不同经论中,都把如何正确认识受作为重要修行内容。“智慧品”第93颂到98颂,寂天菩萨对受生起的众多因素,尤其是受的因、受的人、受的心理和受的境界,层层剖析。首先,受和触有关,如果没有产生触,就不会带来相应的受。其次,离不开受者,如果离开受者,谁在受?第三,离不开受的心理。第四,离不开受的境界。所以受本身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因缘和合、不能自主的,必须依赖条件并受其制约,由此认识受的空性,破除对受的自性见。

  十二因缘中,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从名色缘六入而有触,进而产生受。唯识的定义,则是三和生触。三和即六根、六尘、六识。六根,为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六尘,为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六识,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根、尘、识三者和合,产生的心理为触,其特点是“令心、心所触境为性,受、想、思等所依为业”。

  从触本身的定义看,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接触。当根、尘和识发生接触后,产生了相应感受。这种感受使六根和六识进一步接触六尘境界,而在根、尘、识接触的过程中,进一步引发相应心理。《百法》中,将作意、触、受、想、思作为五遍行,即常规的普通心理,遍一切时一切处。因为有触,才会引发受、想、思等心所,所以触是受生起之因。

  我们想了解世界本质,首先要了解事物是怎么产生的,是缘起还是自性的存在?是否需要依赖条件?是无常还是永恒的?寂天菩萨也是本着这样的思路——先了解触是怎样的存在,由此认识受是怎样的存在。前面说到,触离不开根尘识的和合,否则就不存在触的心理。如何认识这种“触”?

  “根境若间隔,彼二怎会遇?”触是由六根和外境接触后产生的,所以我们要审视:根和境究竟是什么关系?如果有间隔,有距离,是不能构成接触的,二者怎么会相遇呢?这个问题的前提,是建立自性的六根和自性的外境。如果二者是独立存在的,本身不存在任何依赖关系,那么当它们有间隔的时候,是不能构成接触的。

  “无隔二成一,谁复遇于谁?”反过来说,如果根和境没有间隔,那它们本来就是一体的,又是谁遇到了谁呢?如果它们有自性,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就不能说是两个东西在接触。寂天菩萨所破的是,有自性的根和境不能作为触生起之因。当然从中观的角度看,根本不存在有自性的根和境。

  下面2个偈颂继续探讨:有自性的根、境、识无法构成接触,必须是缘起的根、境、识才能构成接触。因为两个物体的接触需要有体积,比如两张桌子都有体积,才能构成接触;我们坐在这里,身体和凳子都有体积,才能构成接触。如果两个东西没有体积,就无法构成接触。根据古代的原子论,认为原子是不可分割的、自性的存在。但根据现代的量子力学,认为物质中根本找不到恒常不变的实体。我曾在微博上发了个视频,是美国斯坦福禅学社做的,讲科学与佛学的相遇。比如波粒二象性,即物质有时以波的方式存在,有时以粒子的方式存在。我们以为自己坐在凳子上,其实并不是两个实体的接触,而是通过能量的排斥,让你产生已经接触到这里的感觉。当然这个道理我还不是很清楚,主要是说明并没有两个实体的接触。既然找不到不可分割、不变的实体,所以实体间的接触是不成立的。但从缘起法的角度,两个缘起假相之间的接触是可以成立的。

  “尘尘不相入,无间等大故。”尘尘,即根尘和境尘。如果存在自性的微尘,那么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尘,和色声香味触法六境的尘,就无法相入成为一体。因为微尘是不可再分的,其中没有空间,自然不能由此入彼,或由彼入此,也就不能建立接触。

  “不入则无合,无合则不遇。”不能相入的话,二者就不能相合,同样不能产生接触。

  “无分而能遇,云何有此理?”分,即它的形相、体积。无分,即没有形相,没有体积。我们知道,物体必须有形相、有体积,才能产生接触。如果两个没有形相和体积的物体,却产生了接触,这怎么可能呢?

  “若见请示我,无分相遇尘。”寂天菩萨说:如果你能看到两个没有体积的东西相遇,就请告诉我,是在什么地方看到的。这些都是为了说明:在生起触的因中,既没有自性的根,也没有自性的尘,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触,自然也没有自性的存在。

  “意识无色身,遇境不应理。”除了六根六境外,还有六识。识本身是精神活动,并没有形相、体积的存在。作为没有形相、体积存在的精神活动,怎么可以和境界接触、碰撞?这是不合理的。

  “聚亦无实故,如前应观察。”聚,指根尘识。前面的分析主要说明:根尘识都是无自性的存在,由三者相聚而产生的触,自然也是无自性的存在。如果我们认为触有自性,或认为建立触的根有自性,尘有自性,识有自性,那么前面的分析都在告诉我们:根本不存在自性的根、自性的尘和自性的识。同时因为它没有自性的实体,所以不能构成自性的触。那么能构成接触的是什么?事实上,构成接触的根尘识都是缘起的假相,由此建立的触,也是缘起的假相。

  “若触非真有,则受从何生?”这个偈颂继续告诉我们:触是没有自性的。非真有,并不是说没有触,而是说明,这个触并不是依托自性产生的,只是条件的假相,是缘起而非真实不变的存在。既然触是缘起的,由触引发的受,必然不是自性的存在。就像前面所说的,受离不开受者、受的境界和受的因,是依托众多条件构成的,是无常、无我、无自性的。

  以上分析告诉我们:受是无自性的。无自性也包含了无常和无我,没有常的自性,所以是无常;没有我的自性,所以是无我。包括苦乐忧喜舍也是如此,既没有自性的苦和乐,也没有自性的忧和喜。以《心经》的公式分析,应该是不苦不乐、不喜不忧。这并不是否定苦乐忧喜的存在,而是否定有自性的苦乐和忧喜,告诉我们,苦乐忧喜只是条件的假相,是无常变化的。我们不必贪著,也不必纠结,可以通过对苦乐忧喜的观修平息它,同时在苦的当下体会苦的空性,在乐的当下体会乐的空性,在忧的当下体会忧的空性,在喜的当下体会喜的空性。

  “何故逐尘劳?”既然受是缘起的存在,寂天菩萨就劝导我们:何必追逐尘劳,追逐财色名食睡,追逐色声香味触法?凡夫总是不断地追求权力、地位、财富、感情,希望通过这些追求得到幸福。事实上,我们追求的一切都是缘起的,并非自性的存在。即使费那么大的功夫得到,也很短暂,随时可能变化,根本就不可靠。如果我们对这些产生执著,就会成为痛苦之因。不论执著的是什么,首先是追求起来很辛苦,其次是维护起来很麻烦,第三是失去后会带来痛苦。当我们了解到受是无常、无自性的,何必苦苦追逐?

  “何苦伤何人?”世间苦乐是无自性的,如果我们不执著,所谓的苦就不会对我们构成伤害。任何苦受生起时,不论身体还是心理的,只要不陷进去,和它保持距离,就能通过智慧观照,使苦受得以平息。反之,如果我们执著这个苦是自性的存在,是实实在在的,就会因此受到伤害。所以说,苦受对我们构成多大伤害,和我们对苦的认识有关。我们觉得这个苦是自性或缘起的存在,是常还是无常,是有我还是无我,直接决定了苦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

  “若见无受者。”通过以上分析可以了解:并没有所谓的受者。从缘起因果的角度——“无我无作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亡”。无受者,是指没有自性的受者,但缘起的感受是有的。比如人家打你一巴掌,你肯定会痛。无我是告诉我们:五蕴色身中没有自性的我,没有自性的受者,有的只是因缘和合的假相。

  “亦无实领受。”我们对苦乐的感受并不是自性的存在,而是缘起的,是由你的身体、心情、观念、环境等众多条件,共同构成你当下的痛苦、快乐、欢喜和忧愁。离开这些条件,所谓的受和受者都是了不可得的。前面讲到对我的破除,就是破这个受者。这里分析受,也是告诉我们:受是缘起而非自性的存在。

  “见此实性已。”当我们认识到受的实性是空、无常、无我的,就知道受不是自性的存在,快乐、欢喜不是自性的存在,痛苦、忧愁也不是自性的存在。既然我们了解到,所有感受和情绪都是缘起的假相,对世间的贪著就会减少。我们之所以贪著,是看不清受的本质,才会对受产生自性见,觉得它很实在。而自性见是产生贪著的基础,只要有自性见,就会被它抓住,进而由受生爱,由爱生取,由取生有。一旦破除自性见,看清受的本质是条件假相,就可以解除贪著。

  “云何爱不灭?”根据中观应成派的思想,只要有自性见,就难免流转轮回。不管是谁,包括声闻圣者,如果没有彻底破除自性见,涅槃和解脱就是不彻底、不究竟的。如果我们真正认识到受是无自性的,是无常无我的,在观察受的当下就能生起智慧,不再对它起贪生爱,陷入爱取有的相续。

  以上这一部分,是由认识触的无自性,看清受是无自性的存在。

  (3)破受境有自性

  99.所见或所触,性皆如梦幻。

  前面探讨了受生起的因——触。接着讲到受的境界,以及和受相关的心王。作为受的存在,有它的因、受者和受的境界,寂天菩萨逐一分析,让我们了解,构成受的各部分都是无自性的,这就注定受不可能是自性的存在。

  “所见或所触,性皆如梦幻。”感受的产生,必然有引发受的对境——因为什么产生受?比如看到好看或不好看的人或物,听到好听或不好听的声音,乃至六根所缘的色声香味触法。这一切都是无自性的,是缘起的存在,如梦幻泡影。正如龙树菩萨在《中论》所说:“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没有任何法不是因缘所生的,所以一切法都是空的,无自性的,是缘起的假相。

  既然受的境界是无自性的,由此引发的受自然也是无自性的。

  (4)破受者有自性

  99.与心俱生故,受非心能见。
  100.后念唯能忆,非能受前心,不能自领纳,亦非它能受。
  101.毕竟无受者,故受非真有。谁言此幻受,能害无我聚?

  这是探讨和受相关的心,以及受本身的存在。受属于心所,《百法》将之列为五种遍行心所之一。和心所相应的还有心王,不同心所隶属不同的识,有的心所和前五识一起活动,有的心所和第六意识一起活动,有的心所和第七识、第八识一起活动。这些受心所和心王构成完整的心理活动,和心是同时存在的。

  在唯识看来,心是因缘和合的,每种心的生起都要具备相应条件。同时心本身有自证的作用——快乐的时候知道自己快乐,痛苦的时候知道自己痛苦,忧愁的时候知道自己忧愁。唯识所说的自证分,就是自觉自知,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想什么。但在“智慧品”中,寂天菩萨为什么要破自证分呢?其实他主要破的是——有自性的识,有自性的自证分。寂天菩萨认为,自性的自证分是不成立的,也不能完成自证作用。其实在缘起的层面,缘起的识和心所相互依赖,识在产生活动时,同时具有自证的作用,这是完全可以成立的。所以寂天菩萨明确表示,他要破的并不是识所具有的见闻觉知的作用,也不是破世俗谛意义上的缘起存在,要破的只是自性见。明白这个道理后,我们再看这一部分内容——破受者有自性。

  “与心俱生故,受非心能见。”如果我们认为心是自性的存在,受也是自性的存在,就会造成什么问题呢?受和心都是独立的,不是相互依赖的,不构成能和所的关系。受是受,心是心,各是各的,产生什么样的感受,心是不知道的。因为二者是彼此独立的,就像你是你,我是我,两个独立的个体产生苦受或乐受,只是各自知道而已,对方并不知道。

  “后念唯能忆,非能受前心。”有人认为,心和受是前后关系。受在前念产生,后念的心可以直接缘前念的感受。从佛法角度说,后念的心可以回忆前念的心,但无法了知前念的感受。因为受和心是两个独立的实体,既然各是各的,心就无法感受苦乐。

  “不能自领纳,亦非它能受。”这里探讨的问题是,当受生起时,如果受是自性的存在,到底谁知道它在受?心知道它在受,还是它自己知道它在受?还是需要别人知道?寂天菩萨认为,如果是自性的受,一是心无法知道,二是自己无法知道。所谓“眼不自见,刀不自割”,眼睛可以看到万物,但无法看到眼睛本身;刀可以砍很多东西,但无法砍自己。由此证明,受也无法产生自证的作用。如果不能自证,是不是要通过其他的心来证明它,感受它?但其他的心是其他的心,同样无法证明。当然这里是破斥自性的受,如果你认为有自性的受,就无法产生自证的作用。所以受是缘起的存在,必须通过和心的相应,才能完成受的作用。

  “毕竟无受者,故受非真有。”这个偈颂是总结性的。我们了解到受者是缘起法,没有自性的受者,有的只是因缘假相。既然受者不是真实有,自然也就没有自性的受。所谓苦受、乐受、忧受、喜受、舍受,只是缘起的假相,不具有真实不变的本质。

  “谁言此幻受,能害无我聚?”无我聚,即五蕴和合的色身,其中并没有“我”。如果认识到受是幻有的,对此不起我执,它怎么能对我们构成伤害呢?如果我们具备智慧的认知,就不会对快乐的受起贪,也不会被痛苦的受所伤。现在有句话叫作“你一当真,就受伤了”,正和这个原理相符。

  以上是通过对受的观察,让我们了解到受是没有自性的,从而摆脱对受的自性见,体认受的空性。

  3.心念处

  《入行论》中,把身念处和受念处作为重点,而对第三部分的心念处,讲得相对简单,主要阐述了心王、心所和心识活动。心代表无尽生命的积累,所以心念对每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总以为自己活在现实世界,其实是活在各自的心念中。包括我们怎么看世界,也与认知模式有关。由此决定我们看到怎样的世界,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要什么不要什么。尤其是凡夫,因为看不清,会把种种心念贴上“自我”的标签,执著于此。因为执著,就会把这些心理奉为主人,结果被贪嗔痴主宰并伤害。

  我们不了解心是缘起的存在,过分相信自己的认识,以眼见为实,以为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都是真实的,相信我看到的世界是怎么回事,我听到的世界是怎么回事,并以自身经验来证明这一切的合理性。事实上,我们的认识存在很大问题,给生命造成无尽的误导和麻烦。

  我们总是陷入种种心念,陷入自己执著的世界。而每种心念都有对应的影像和存在基础,贪有贪的对象,嗔有嗔的对象,嫉妒有嫉妒的对象。在听从心念的过程中,我们会不断执著并追逐心念希求的对象,使自己活在凡夫心的状态,并会对改变自己缺乏信心。这都是因为我们看不清心念的迷乱性、缘起性、无常性,看不清心念的本质及存在。在四念处的修行中,要观心无常,观察心念是无常而非常的存在。《入行论》中,则是以中观智慧引导我们,观察心念是无自性的存在,本质上是空性。

  102.意不住诸根,不住色与中,不住内或外,余处亦不得。
  103.非身非异身,非合亦非离,无少实性故,有情性涅槃。
  104.离境先有识,缘何而生识?识境若同时,已生何待缘?
  105.识若后境起,缘何而得生?

  首先探讨心在何处。我们认为有自性的心,那么它到底在哪里?当我们被恐惧、孤独、忧愁、仇恨等情绪抓住时,会觉得这些情绪是实实在在的,负能量极其强大。如果我们以智慧观照——这个心到底是什么?伤害我们的情绪、妄想到底在哪里?《楞严经》有七处征心、八还辩见。七处征心就是探讨,心到底在身体内、身体外、身体中间,还是看东西的地方?在寻找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心是找不到的,所谓觅心了不可得。因为妄心经不起审视,当智慧观照生起时,它就烟消云散了。

  “意不住诸根,不住色与中。”寂天菩萨也用同样的手法,引导我们寻找心到底是什么?到底在哪里?意是指心。所有的心念都可以作为探究对象,这个心念并不是住在耳眼鼻舌身诸根。我们在这些感官上探究,找不到自性的心。色是指观察对象,当我们以智慧观照时,发现心也不在认识对象上。中,是指根和尘中间。也就是说,心既不在我们的眼根,不在眼睛看到的外境,也不在眼根和色尘中间。

  “不住内或外,余处亦不得。”心既不住在身内,也不住在身外。我们在身内和身外扫描,发现根本找不到自性的心,在其他地方同样是找不到的。这里涉及两个问题,即心是什么?心在哪里?当我们探寻心的时候,发现心是无形无相的,同时也是无迹可寻的。

  “非身非异身,非合亦非离。”心不在身体内,不在身体外,不和身体合在一起,但也不可以离开身体另外找到一个心。在探寻心念活动的过程中,我们通过智慧观照,发现心是了不可得的,并不是自性的存在。如果是自性的存在,是实实在在的,那它始终都在那里,不会因为你的观照而改变或消失。

  “无少实性故。”因为心是缘起的存在,由条件决定,所以当内在观照力生起时,心就会被瓦解,被平息。如果心有自性,就意味着这些心念是不可改变的,永远存在,永远在影响你,生命就没有出路了。事实上,心会随着因缘不断变化,其中有善也有不善的心理,有正面也有负面的情绪。就像舞台上的不同角色,你方唱罢我登场。正因为心是缘起的,我们才能断恶修善。这就必须认识哪些是正向心理,和解脱、觉醒相应;哪些是负面心理,和贪嗔痴相应。通过对心的了解,作出正确的选择和管理,从而改善我们的心,改善我们的人格。

  “有情性涅槃。”佛法教给我们的,是如何正确观察自己的心。在这种智慧引导下,我们认识到,虽然心有不同显现,但本质就是无自性的存在,就是空性,就是涅槃,是超越一切情绪和妄念的。

  接着进一步探讨,如果我们认为心识有自性的话,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存在的。我们知道,心的生起离不开境界。从缘起的层面看,心和境是相对的存在。唯识宗告诉我们,识的生起不仅需要境,还要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及各种心所的活动。条件具备了,心识才会生起。如果我们认为心是自性的存在,那就意味着,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生起相应的心。

  “离境先有识,缘何而生识?”如果说识在境界之前已经存在,那这个识到底是因为什么生起的?

  “识境若同时,已生何待缘?”如果说识和境界是同时存在的,就意味着识的生起不需要依赖境界,并不是先有境再有识。既然同时存在,那么识的生起又何必依赖境相呢?

  “识若后境起,缘何而得生?”如果说识在境界出现之后生起,也就是境界在前,认知在后。既然在前,就说明境界已经过去,那认知的识又靠什么缘生起呢?

  寂天菩萨通过这些审视告诉我们:如果认为识是自性的存在,不论它在境界之前,和境界同时生起,还是在境界之后,都是不能成立的,无法和境界构成认识关系,所以识不是自性的存在。只有这样,才能仰赖境界和诸多因缘,决定识的生起。境界等因缘是无自性的,由此生起的识也是无自性的。所以中观对心的观察,主要是帮助我们看清,识是没有自性的。

  中观主要讲到六识,以及和六识相应的种种心所。这些心识、心所和境界的存在都是缘起法,具有相互依赖的关系,并不是自性的存在。前面讲到寂天菩萨破唯识,因为唯识在六识之外还有第七末那识和第八阿赖耶识。在中观看来,唯识讲八识,讲心有境无,意味着心是自性的存在。其实从唯识理论看,八识五十一心所都是缘起的存在,是无自性的。在这个原则问题上,和中观见并不冲突。总之,对心念处的观察,是让我们了解心的无自性,认识心的空性。

  4.法念处

  105.故应不能知:诸法实有生。

  法念处的范围最大,但本论讲得最简单,不过是两句话。

  “故应不能知:诸法实有生。”从定义上,法包含身心和世界的一切。随拈一物,都可作为法念处的观察对象。比如摄像机就是法,你了解摄像机是缘起、无自性的存在,就能认识到摄像机的本质是空性。乃至桌子、房子、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书本、有情,一切的一切,如果以缘起的智慧观察,就知道这一切并不是实有的,而是无自性的,其本质都是空性。

  我们既要在世俗谛的层面,了解一切法的存在是因缘假相,是假名安立的;同时要在胜义谛的层面,了解一切法是无自性的,其本质都是空性。这才是中道的认识,既不偏空也不偏有。用龙树菩萨的偈颂说,就是“诸法因缘生,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

  我们熟悉的《心经》《金刚经》等经典,都在引导我们作这样的观察。《心经》虽然简短,只有260多字,但观察对象非常完整,包括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和四谛。“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是对五蕴的观察;“无眼耳鼻舌身意”,是对十二处的观察;“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是对十八界的观察;“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是对十二因缘的观察;“无苦集灭道”,是对四谛的观察。

  其中讲到的五个名相——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四谛,贯穿整个解脱道修行。解脱道的修行,就是认识五蕴的无常无我,在六根接触六尘的过程中,于六根门头保持正念。此外,十二因缘揭示了轮回的规律,四谛则代表佛法修行的纲领。那么,如何以般若中观的正见,正确认识这些对象?

  《心经》中,“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代表全经的宗旨和核心思想。通过对五蕴的智慧观照,了解五蕴的无自性,证悟五蕴的空性,由此摆脱一切烦恼、痛苦和灾难。这是究竟意义上的解脱。接着对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到四谛,一一观察。

  比如“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以对色法,即存在现象的观察为例,认识到一切色法都是缘起的,其本质就是空性。空性和缘起是同时存在,而不是对立的。有的当下就是无自性空,空的当下也不否定有的存在,是为空有不二。掌握这个方法后,可以推广到一切境界,认识到“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或是“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受想行识如此,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四谛同样如此,乃至世间任何事物,都可以通过智慧观察认识它的无自性,由此体认空性,比如“树不异空,空不异树;树即是空,空即是树”。所以这种方法是通用的,对我们观察世界具有普遍意义。

  《心经》透过对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观察,让我们了解到,身心乃至一切现象都是缘起、无自性的存在,其本质就是空性。当我们了解无自性空,且不否定缘起有,就能通过正确认识世俗谛,通达第一义谛,证悟涅槃。当然这不是说,必须对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统统观察完了,才能通达空性。在对五蕴的观察中,如果由观色通达空性,就能通达一切空性。

  对十二因缘的观察同样如此。比如“无明不异空,空不异无明;无明即是空,空即是无明”。因为无明的本质是空性,所以“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无明不是说没有无明,而是没有自性的无明。无明尽,即涅槃解脱,其本质也是空性。在世俗谛的层面,有轮回,有解脱;有生死,有涅槃。但在空性上,并没有生死和解脱的差别,没有无明也没有无明尽,没有老死也没有老死尽。这里所说的没有,是没有自性的生死轮回、涅槃解脱。因为生死轮回和涅槃解脱只是假名安立,而空性是超越一切差别的,超越涅槃和解脱,也超越佛和众生的差别。

  包括苦集灭道,我们也可以做这样的观察。“苦不异空,空不异苦;苦即是空,空即是苦”。苦集灭道代表两重因果,一重是轮回的因果,一重是解脱的因果。轮回的因果,轮回的当下就是涅槃;解脱的因果,解脱的当下也是空性。所以说“无苦集灭道”,因为不存在自性的苦集灭道。

  通过对蕴、处、界、十二因缘乃至四谛的观察,了解到一切法无自性,其本质都是空性,就能破除对所缘境的执著,平息由此产生的妄想烦恼,心空境寂,无智亦无得。所以观自在菩萨的观照贯穿一切现象,包括对五蕴的智慧认识,对十二处的智慧认识,对十八界的智慧认识,对十二因缘的智慧认识,对四谛的智慧认识。当妄境被平息,妄心也就平息了,内在智慧就会开显出来,导向无上觉醒,所以说“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对法念处的观察,可以用《心经》的缘起智慧,去认识一切法的无自性,体会一切法的空性。

  以上,是对身、受、心、法四念处的分析。在《入行论》中,寂天菩萨不仅为我们提供智慧的认识,同时指出了正确的观察方法,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