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第三,劝莫放逸

  前面讲到不精进的因是懒惰懈怠,对治这个问题,需要思维死苦、三恶道苦,由此策励精进。接着,寂天菩萨进一步告诉我们为什么必须精进。

  14.依此人身筏,能渡大苦海,此筏难复得,愚者勿贪眠!

  此处提出了关于精进非常重要的理由。得人身是改变命运的机会,对每个生命来说极为难得,能使我们超越轮回,走向觉醒。一旦失去人身,只能在无尽轮回中流转,随时可能堕落恶道。我们现在得到这个机会,需要有效使用,精进不懈。

  “依此人身筏,能渡大苦海。”人身,尤其是暇满人身,是有机会、有能力、有时间修学佛法的身份,就像一艘船,可以使我们渡过轮回苦海。我们现在已经上船,必须抓住这个难得易失的机会。这是寂天菩萨给我们的忠告。

  “此筏难复得,愚者勿贪眠!”关于得人身的概率,佛经中常以盲龟钻木孔为喻,说明这一机会之难得。佛陀还告诉弟子,得人身者就像指甲的土那么少,失人身者就像大地的土那么多。尤其是暇满人身,更是难上加难,所以无明中的众生千万不要贪眠。贪眠,一方面是说不要在那里睡大觉,浪费时光;一方面是说不要整天昏昏沉沉,被五欲六尘所催眠,把宝贵人生消耗在追逐欲望中。

  事实上,我们有大量时间都在为内心的贪著、欲望服务,很少能保有正念,合理使用生命。所以寂天菩萨劝告我们,暇满人身如此难得,蕴含如此重大的价值,如果放纵不良串习,就是最大的浪费。所以要赶快精进,不要懈怠!

  2.断耽著卑劣之懈怠

  所谓卑劣,就是贪著世间的事业、财富、权力,包括对吃喝玩乐、财色名食睡的追求。在追名逐利的过程中,就会陷入串习,没时间也没动力修学佛法。追求权力的人,觉得权力最有价值;追求财富的人,觉得财富最有价值;搞艺术的人,觉得艺术最有价值。事实上,这些东西的价值有多大?真能给我们带来幸福吗?如果不会的话,为什么大家都在追求?这些给我们带来的,其实是重要感、优越感和主宰欲,让自我得到满足。就像中国人在乎的有面子、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真正来说,不过是短暂的风光、微小的价值。一个人拥有越多,往往责任越重,烦恼越多,越不容易幸福。所以我们要看清这些世间追求的本质。

  15.弃舍胜法喜,无边欢乐因,何故汝反喜,散掉等苦因?

  这个偈颂告诉我们什么才真正有价值,怎样才能让自己快乐。

  “弃舍胜法喜,无边欢乐因。”胜法喜,是由精进修学获得的,这才是真正的乐因,是清净、无漏的,而且无量无边。这种欢乐包括现前和究竟,修习善法能成就现前的利益安乐,转染成净、转迷为悟能成就究竟的利益安乐。这就需要精进地止恶,精进地修善,精进地解除迷惑,精进地走向觉醒。如果不精进,就意味着弃舍法喜,舍弃无量的乐因。

  “何故汝反喜,散掉等苦因?”追逐五欲六尘,虽能带来短暂的快乐和满足,同时也在造下散乱、掉举等苦因。如果我们不断追逐五欲六尘,就会使心时时处在散乱和掉举中,不能自主。现代人心浮气躁,就是散乱、掉举的典型表现。

  我们对世界的每一种依赖,都会带来无尽的烦恼和痛苦。所以,追求欲乐就是在制造苦因。寂天菩萨提醒我们:为什么要放弃精进修行得到的无边乐因,反而为了短暂享乐造下无量苦因?前者是无苦之乐,后者是有苦之乐,而且苦远远大于乐。如果看清这一点,我们就应该舍弃五欲六尘,精进修学佛法,成就究竟的快乐。

  3.断除畏善之懈怠

  畏善是一种怯弱心,对自己能走上觉醒之道,成为佛菩萨那样的圣者没有信心。在修行路上,除了懒惰和追逐欲乐,怯弱心也是障碍精进的重要因素。如何才能对治怯弱,生起信心?寂天菩萨从“对治畏怯、发奋努力”两个角度作了阐述,共15个偈颂。

  (1)对治畏怯

  16.勿怯积资粮,习定令自主,自他平等观,勤修自他换!
  17.不应自退怯,谓我不能觉,如来实语者,说此真实言:
  18.所有蚊虻蜂,如是诸虫蛆,若发精进力,咸证无上觉。

  “勿怯积资粮。”寂天菩萨告诉我们,不要妄自菲薄,应该努力积集福德和智慧资粮。这是菩萨道修行的两大内容,成佛也是这两种资粮的圆满成就。佛陀是福慧两足尊,福德和智慧都达到圆满。六度中,布施偏向福德,禅定、般若偏向智慧。当我们有了福德和智慧资粮,就会对菩萨道修行充满信心,越不做就越没信心。

  “习定令自主。”福德是修行必不可少的基础,但修定才能让生命真正自主。所谓定,就是让自己持续、稳定地安住正念。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修、安住修,或种种禅修方式培养正念,然后安住于此,获得自主力。凡夫被无明和烦恼左右,常常身不由己,更不能主导生命发展。禅修就是让我们从培养正念到安住正念,从而获得自主力,不再被妄念和串习左右,对菩萨道修行也就不再怯弱了。

  “自他平等观。”接着还要修习自他平等,具备这一认识基础,才能成就广大的慈悲。我曾和一位哲学家讨论这个问题。他说西方哲学的平等和爱,是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一个人只有关爱自己,希望得到他人关爱,才能推己及人,认识到他人同样需要得到关爱。但佛教的慈悲是建立在无我的基础上。因为自我就意味着重要感、优越感、主宰欲,只要还有我执,就会带有好恶、亲疏、分别,无法真正平等,也不可能有无限的慈悲。

  “勤修自他换!”认识到无我和平等、慈悲的关系,就能修习自他相换,把对自己的关爱,转变为对他人的关爱;把对他人的冷漠,改变为对自己的冷漠。这是破除我执、生起慈悲的有效方式。

  接下来的2个偈颂是引用佛陀言教,帮助我们建立修行信心。

  “不应自退怯,谓我不能觉。”我们不应该怯弱,认为自己是业障深重的凡夫,不能成佛。这一方面是因为很多人深陷于无明、烦恼,看不到希望;另一方面是有些法门认为,凡夫障深慧浅,根本不可能自己解脱。虽然这是凡夫的现实,但佛陀也经常提醒我们,一切众生都具有佛性,具有觉悟潜质,关键是把觉性开发出来。

  “如来实语者,说此真实言。”对修行来说,见地非常重要。针对缺乏信心的现象,寂天菩萨引用佛陀的言教鼓励我们:如来是实语者,所说一切都是真实不虚的。我们接受佛法义理,通常有教证和理证两个途径。教证即佛陀所说,因为“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理证即逻辑推理,通过思维确定。以下所引教证出自《妙臂请问经》。

  “所有蚊虻蜂,如是诸虫蛆,若发精进力,咸证无上觉。”所有众生,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昆虫,如蚊子、虻、蜂、蛆虫等,只要未来得人身,发起精进,都能证悟无上菩提。这个比喻主要说明两点,一是众生都有佛性,二是都能通过修行成佛。但并不是说,蚊子苍蝇可以直接修成佛,那是不行的。虽然它们现在没能力修,但同样有佛性,一旦在轮回中得到人身,并且精进修行的话,还是有成佛的希望。现在已经得到人身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充满信心,不精进努力呢?

  (2)发奋努力

  消除怯弱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发奋努力。关于这一内容,寂天菩萨通过“思精进能成佛、思修行苦轻微、思渐修则不难、思菩萨无苦唯乐”四个角度加以引导。通过这些思考,使我们对成佛的修行充满信心。

  第一,思精进能成佛

  首先,思维精进修行可以成佛。

  19.况我生为人,明辨利与害,行持若不废,何故不证觉?

  “况我生为人,明辨利与害。”既然连蚊虫都可以成佛,何况我生而为人,得到暇满身份,具有理性,能明辨是非利害,更应该奋起精进。每个生命都活在自我建立的认知模式中,这决定了我们会看到什么样的世界,有什么样的命运。学佛的关键,是改造自己的认识模式,明了真妄、染净、善恶、利害、得失、是非,就有能力对生命发展作出正确选择。通过止恶行善,最终转迷为悟、转染成净,彻底改变生命品质。所以见地非常重要,突破认识的局限,就能突破生命的局限。佛陀给我们最重要的财富,正是这种见地,这是开启智慧的钥匙。

  “行持若不废,何故不证觉?”有了见地,就有了正确方法,然后还要努力实践。做到这些的话,怎么可能不证悟呢?因为我们已经得到暇满人身,具备如此优越的条件,所以一定要努力,否则是对生命最大的浪费。

  第二,思修行苦轻微

  其次,思维修行之苦微不足道。有些人之所以对菩萨道感到怯弱,是觉得修行太苦了,无法承受。在这一部分,寂天菩萨以对比的方式说明,相较于轮回苦,修行的苦其实算不了什么,由此引导我们建立信心。

  20.若言我怖畏,须舍手足等,是昧轻与重,愚者徒自畏。
  21.无量俱祇劫,千番受割截、刺烧复分解,今犹未证觉。
  22.吾今修菩提,此苦有限期。如为除腹疾,暂受疗割苦。
  23.医皆以小苦,疗治令病除。为灭众苦故,当忍修行苦。

  “若言我怖畏,须舍手足等。”有些人之所以对修行心存畏惧,是看到菩萨在修行过程中,人家要眼睛,就把眼睛抠给他,人家要手,就把手砍给他,像佛陀在因地舍身伺虎、割肉喂鹰那样,觉得自己根本不可能做到。

  “是昧轻与重,愚者徒自畏。”寂天菩萨告诉我们:别担忧,这是因为不了解造成的恐惧。菩萨道修行有轻重缓急,对于那些大菩萨的行为,初发心菩萨并不需要去做。换句话说,修行是有次第的,在每个阶段,只要做当前阶段能做的。当心量和能力逐步提高,成为真正的大菩萨之后,那些我们现在看来根本做不到的事,其实都不是问题了。就像我们刚上小学,就担心博士课程太难,干脆什么都不想学了。这完全是愚者不必要的畏惧。事实上,当你还有恐惧时,根本不需要做身体的布施;当你有能力这样布施时,已经不会恐惧,也不会痛苦了。

  “无量俱祇劫,千番受割截、刺烧复分解。”寂天菩萨又给我们提供了另一个思考角度。在百千万劫的轮回中,我们曾无数次堕入地狱,饱受种种刑罚之苦,被割截、刀刺、火烧乃至分解肢体。这些痛苦完全是被动、无奈的,不想忍受也不行,而且没有止境。如果不修行,我们往往在不知不觉中造作地狱恶业。即使受完苦出来一下,马上又会堕落,没完没了。

  “今犹未证觉。”在无尽轮回中,我们在三恶道遭受那么多痛苦,既不能让自己成就正觉,也不会带来任何价值,只是无奈地承受果报而已。

  “吾今修菩提,此苦有限期。”我们现在走上菩提道,通过精进修行解除凡夫心,意味着究竟解除轮回之苦。虽然在修行中承受了一点痛苦,却能因此开启智慧,增长慈悲,对提升生命有重大意义。比起过去那么多不值得的痛苦,现在为修行吃的这点苦只是暂时的,是对未来生命的投资,将换来永恒的快乐,是多么值得!

  “如为除腹疾,暂受疗割苦。”就像病人要去除腹部的肿瘤,要暂时忍受吃药、打针甚至开刀等治疗。虽然这么做有痛苦,但能让我们恢复健康,享受长久安乐。

  “医皆以小苦,疗治令病除。”医生通常都以小苦治病,通过各种治疗让患者解除病痛。我们是继续忍受病苦,还是主动接受治疗带来的短暂痛苦?

  “为灭众苦故,当忍修行苦。”凡夫是轮回的重病患者,通过修行的治疗,将使我们彻底清除三毒病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为了成就这一究竟利益,我们应当忍受修行带来的痛苦。

  这一部分,寂天菩萨通过对比,勉励我们不要害怕修行的痛苦。因为这些小苦隐含着巨大的价值,如果因为怕苦退心,就要在轮回中遭受无尽痛苦。

  第三,思渐修则不难

  第三,针对怯弱心理,说明菩萨道修行是有次第的,只要逐步深入,并没有那么难。

  24.凡常此疗法,医王不轻用,巧施缓妙方,疗治众疴疾。
  25.佛初亦先行 ,菜蔬等布施,习此微施已,渐能施己肉。
  26.一旦觉自身,卑微如菜蔬,尔时舍身肉,于彼有何难?

  “凡常此疗法,医王不轻用,巧施缓妙方,疗治众疴疾。”佛陀是大医王,对于众生的疾病和除病方法了然于胸,特别施设八万四千法门,根据众生的不同根机给予引导。对于那些会带来小苦的疗法,即使是常规的,佛陀都不会轻易使用,而是先用最轻松、最有效的方法为众生治病。印度有很多苦行外道,因为对真理认识不足,虽然吃尽苦头,但只是无益苦行而已,并不能因此解脱。佛陀有大智慧,让我们以最少的痛苦,得到最大化的治疗。所以我们要相信佛陀的智慧和慈悲。

  “佛初亦先行,菜蔬等布施。”佛陀在因地修行中,并不是开始就舍身饲虎、割肉喂鹰,也是从布施菜蔬等财物开始,不断长养这一心行,才能使心量越来越大。生命在延续过程中会形成不同串习,有些人很热心,觉得什么东西好,马上想到和他人分享,这么做了才高兴。也有人根本没有这种习惯,甚至悭贪吝啬,你要他的钱,等于是割他的肉。因为贪的特点就是牢牢抓住不放,所以要学会和他人结缘。开始甚至可以左手的东西拿给右手,右手再拿给左手,这也是一种心行训练,从最容易做的开始,然后逐步扩大范围。

  “习此微施已,渐能施己肉。”通过不断训练,使布施成为习惯,就能逐步从外财到内财,从外在财物到内在色身,最终没有什么是不能布施的。同时还要通过修学改变观念,认识到我们拥有的一切如梦如幻,什么都抓不住。进而修习慈悲,看到众生的痛苦、烦恼和需求,感同身受,发心帮助他们。

  “一旦觉自身,卑微如菜蔬,尔时舍身肉,于彼有何难?”布施是破除悭贪的过程,如果有什么不能布施,就说明我们还有贪著。只有彻底去除执著,看待自己的色身就像菜叶那样,不执著其中有我,不执著它是我的,就什么都能布施了。到了那样的程度,再要布施自己的身体,并不是很难的事。当然这是有前提的,必须真正证悟空性,了知缘起如梦如幻,同时在修行境界上也能达到。否则,即使像舍利弗尊者那样了不起的修行人,也曾因为布施眼睛而退心。

  以上,寂天菩萨谆谆教导我们:不要畏惧菩萨道,修行是有次第的。以我们现在的境界来想象佛菩萨的布施,认识没达到,境界没达到,当然会觉得做不到。但只要精进修行,假以时日,当你的见地和修行逐步提升时,这些就不是问题了。

  第四,思菩萨无苦唯乐

  第四,要思维菩萨是安乐无忧的。修行并不是痛苦的事,事实上,真正的修行人应该是快乐自在的。反过来说,不修行才是痛苦的,而且是无止境的痛苦。关于这一点,寂天菩萨作了重要分析,让人深信不疑。

  27.身心受苦害,邪见罪为因。恶断则无苦,智巧故无忧。
  28.福德引身适,智巧令心安。为众处生死,菩萨岂疲厌?
  29.以此菩提心,能尽宿恶业,能聚福德海,故胜诸声闻。
  30.故应除疲厌,驭驾觉心驹,从乐趋胜乐,智者宁退怯?

  “身心受苦害,邪见罪为因。”痛苦无非是身苦和心苦。身苦,通常是因为往昔恶业,导致身体不健康,生活环境不如意;心苦,则由无明烦恼所招感。不论身苦还是心苦,究其根源,都是以邪见为因。邪见是六种根本烦恼之一,众生因为我执而有贪嗔痴种种烦恼,使身体和心灵饱受痛苦。

  “恶断则无苦,智巧故无忧。”修习戒定慧,就能断除恶业,招感健康的身体、良好的环境,使自己身安无苦。进一步,因为智慧通达无我,了知一切如梦,不再产生烦恼。当一个人没有身体和心灵的痛苦,自然安乐无忧。凡夫生病或受到伤害时会怨天尤人,由身病带来心苦,由心苦加剧身苦。但对大菩萨来说,即使受到再大的伤害,比如手脚被砍,可能有短暂的身体痛苦,但内心不会烦恼。相比之下,在利他过程中的那些辛苦更不在话下了。即使身体再累,内心都是充满欢喜的。

  “福德引身适,智巧令心安。”这是对以上内容的进一步诠释。福德和智慧是菩萨道的两大修行项目,六度中,布施、持戒、忍辱重点修福德,禅定、般若重点修智慧。福德是基础,使菩萨在生活和修行中充满善缘;智慧是引导,能解除迷惑烦恼,使心宁静安详。

  “为众处生死,菩萨岂疲厌?”菩萨以轮回为战场,在大悲心驱使下,不断乘愿而来,在轮回中度化众生,尽未来际,永无疲厌。同时保有无所得的心,只是本着悲愿利他,而不是像世人那样充满功利,也不会执著这种度化的结果是什么。因为无所得,就不会心生疲厌。

  “以此菩提心,能尽宿恶业,能聚福德海,故胜诸声闻。”菩萨的修行是以菩提心为本,当我们发起利益一切众生的愿心时,心量就会被打开。进而通过空性修行证悟胜义菩提心,更是威力强大,可以使我们快速消除往昔所造恶业,成就无量福德和智慧。菩提心的作用,一方面是解除迷惑、烦恼等负面心行,一方面是成就智慧、慈悲的正向力量,这是菩萨无苦唯乐的根本。不仅如此,还能从自利到利他,帮助一切众生走出痛苦,究竟快乐,所以菩萨的修行胜过声闻。

  “故应除疲厌,驭驾觉心驹,从乐趋胜乐,智者宁退怯?”认识到菩提心的价值,认识到精进修行带来的究竟利益,我们就应该消除疲厌,欣然骑上菩提心的千里马,从眼前快乐抵达究竟安乐,从轮回此岸抵达涅槃彼岸。看到修行对于生命的意义,有智慧的人怎么可能心生怯弱呢?怎么可能退却呢?

  在断除精进障碍的部分,寂天菩萨通过“断除好逸之懈怠、断耽著卑劣之懈怠、断除畏善之懈怠”三个方面,引导我们认识精进修行的价值,以及不精进的过患,并提出念死无常、念三恶道苦、增长信心等对治方法。通过这些思考,可以克服懒惰怯弱,激发勇猛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