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四、圆满学处之余要

  “护正知品”的第四部分说明,想要圆满学处的话,还应该做些什么。论中通过“净化学处之因、应学之范畴、修学之原则”三个角度来说明,共12个偈颂。

(一)广说

  1.净化学处之因

  98.昼夜当各三,诵读《三聚经》,依佛菩提心,悔除堕罪余。

  第一是如何保有清净律仪,主要在于两点:一是如法持戒,二是犯戒后立即忏悔。

  “昼夜当各三,诵读《三聚经》。”每天白天晚上要有三个时间段读诵《三聚经》。《三聚经》,又名《佛说决定毗尼经》,包括忏悔罪业、随喜功德、善根回向三种善法,也叫三十五佛忏悔文,通过称诵佛名忏悔业障。我们课诵中的八十八佛,就是三十五佛再加五十三佛。凡夫串习强大且缺乏正知,起心动念间就会犯戒,进入贪嗔痴的运行模式,使内心不断被染污,这就需要通过忏悔及时清洗。当然关键还是受持戒律,不再违犯。寂天菩萨告诉我们的方法,是时时保有正知。万一犯戒,赶快通过忏悔补救。就像衣服穿脏了要马上清洗,才能恢复干净。在隆莲法师的译本中,把《三聚经》译作三聚戒,即每天要读诵戒条。诵戒的意义在于不断提醒我们,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避免在不知不觉中落入串习。这种提醒对于保持正知很有必要。

  “依佛菩提心,悔除堕罪余。”《道次第》说到四力忏悔,第一是能破力,通过念诵三十五佛忏除罪业;第二是对治现行力,通过诵经、念佛、修空观等忏除罪业;第三是遮止力,阻止不良串习的延续;第四是依止力,依止三宝和菩提心,这是消除罪业的最大力量。我们的心会一再被无明、烦恼染污,而菩提心是觉醒的心,利他的心,具有净化罪业的功能。

  这里是指除根本罪以外的其他罪业,都可以通过读诵《三聚经》或发菩提心忏悔,使内心保有清净。

  2.应学之范畴

  99.为自或为他,何时修何行,佛说诸学处,皆当勤修习。
  100.佛子不需学,毕竟皆无有。善学若如是,福德焉不至?

  第二是作为菩萨行者应该学些什么。

  “为自或为他,何时修何行。”学佛是以利益一切众生为终极目标,所谓“为利有情愿成佛”。但在具体实践中,有偏向自利和利他的不同侧重。三聚净戒的摄律仪戒和摄善法戒,重点是自我提升,而饶益有情戒的重点在于利他。这就要充分了解每条戒的戒相,包括它的开遮持犯,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修什么,持什么戒。

  “佛说诸学处,皆当勤修习。”对于佛陀说的一切学处,不论声闻还是菩萨的学处,都应该努力修习。其中,声闻学处是菩萨学处的基础。而在菩萨学处中,又有“瑜伽菩萨戒”“梵网菩萨戒”等不同区别,我们可以遵循其中一种,并不需要持所有的戒。比如受了“瑜伽菩萨戒”,就以此作为行为准则。

  “佛子不需学,毕竟皆无有。”作为大乘菩萨行者,要广泛学习一切。《瑜伽师地论》说,菩萨要从五明处学。五明是印度人对世、出世间一切学问的归纳。其中内明是佛法,此外还有声明,即语言文字;医方明,即治疗身病的医学;工巧明,即有关科技、艺术的学问;因明,即有关辩论的学问。

  印度宗教哲学很发达,不同宗教间经常展开辩论,通过辩论让对方臣服。辩输的一方,道场就要关门,或改信他宗。其他宗教进入印度后,宗教之间就不是辩论,而升级为战争了。如伊斯兰教进入印度后,经常发生冲突和流血事件。辩论必须有规则,佛教史上,龙树、提婆、马鸣、无著、世亲等高僧大德都是辩才无碍,所向披靡。《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论典,就是立足于破斥外道思想,从而降伏外道,破邪显正。现代人学习这些论典的难度在于,不仅要了解佛教,还要了解其他外道的思想,如数论、胜论、耆那教等。如果不了解的话,我们看有些论典会觉得奇怪——这破来破去的,和学佛有什么关系?事实上,这些内容正是当时人们接受佛法的主要障碍。就像我们今天弘法,要针对当代哲学思想和现代人的各种执著。可见,佛法传播有时代的烙印。作为弘法者,必须具备严谨的思辨能力,才能开显佛法的殊胜。

  所以说,菩萨行者要发起利益一切众生之心,发心精通世、出世间一切学问,包括根本智和差别智。当然这是指大菩萨,小菩萨是不是要学这么多,就另当别论了。我们不要一听寂天菩萨这么说,就去学各种世间学问,佛法都没时间学了。寂天菩萨给我们提供的是思路,是菩萨行者应该具备的发心,至于具体学多少,怎么学,还要考量自己的精力和能力,考量轻重和次第。五明中,其他几项都属于外学,内明才是重点。内明中,又有声闻乘和菩萨乘,作为大乘佛子,菩萨乘才是重点。在精通佛法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多学一些世间学问,才能成为弘法的方便,成为利益众生的妙用。如果没有佛法的高度,很可能学什么就执著什么,还未必比世间人学得好。如果既没有佛法智慧,其他方面也不如人,怎么利益众生?

  “善学若如是,福德焉不至?”我们要学习一切技能,帮助一切众生。在我们这样想、这样做的过程中,将成就无量无边的福德。

  3.修学之原则

  101.直接或间接,所行唯利他;但为有情利,回向大菩提。
  102.舍命亦不离,善巧大乘义、安住净律仪、珍贵善知识。
  103.应如吉祥生,修学侍师规。此及余学处,阅经即能知。
  104.经中学处广,故应阅经藏。首当先阅览,尊圣虚空藏。
  105.亦当勤阅读《学处众集要》,佛子恒修处,《学集》广说故。
  106.或暂阅精简《一切经集要》,亦当偶披阅,龙树二论典。
  107.经论所未遮,皆当勤修学。为护世人心,知已即当行。

  第三是说明修学的原则。

  “直接或间接,所行唯利他。”作为菩萨行者,不管直接还是间接,都要确立崇高的利他愿望,以利益一切众生为终极目标。哪怕成佛,也是为了更好地利益众生,不是为成佛而成佛。这样的话,才能让所有行为不夹杂任何自我的需要。如果想着“我要为成佛去做些什么”,虽然和平时的“我要做什么”,在境界上有所不同,但毕竟还没有离开自我中心的感觉,还是从自我的需要出发,还是隐含着一份我执。所以菩萨在发心时,必须纯粹为了利他,没有丝毫为了自己——这是菩萨道修行的关键所在。

  “但为有情利,回向大菩提。”为了更好地利益众生,要把一切功德回向无上菩提。“为利有情愿成佛”可能就来自这里。成佛只是为了更好地利他,不作他想。反过来说,只有完全利他,才能彻底破除我执,智慧和慈悲才得以圆满开显,成就无上佛果的功德。这是菩萨道修行的核心精神。

  寂天菩萨接着提供了另一个原则,就是亲近善知识。《道次第》中,把依止善知识作为入道根本。现代人往往自以为是,对善知识的依止心不足,喜欢根据自己的小聪明来学,东学西学,最后学得一片混乱。为什么佛教界不容易出人才?一方面是善知识不多,另一方面是缺少合格的法器。事实上,找到一位好老师,给你提供有效引导,学佛就成功了一大半。任何一件事,不论世间能力的培养,还是出世间的修行,只要找对方法,没什么办不成的。如果只是根据自己的感觉摸索,很可能在错误、迷乱的感觉中走不出来,结果南辕北辙,这种现象比比皆是。所以,依止善知识至关重要。

  “舍命亦不离,善巧大乘义、安住净律仪、珍贵善知识。”寂天菩萨提醒我们:即使舍弃生命,也不能离开善知识。什么样才是善知识?首先要对大乘义理通达无碍,从见地到修行都能通达,可以引导我们走上菩萨道;其次要安住清净律仪,这里主要指三聚净戒,能如法安住于菩萨学处。具备这些能力而且身体力行的善知识弥足珍贵。

  《华严经·入法界品》中,善财童子发菩提心后,不知怎样实践菩萨行,文殊菩萨就告诉他:要亲近善知识。于是就有了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是广学多闻的典范。但要注意,不能将此作为乱跑的借口。现在多数人的情况是,明明有很好的修学条件,却不安住当下好好用功,东跑西跑,其实是不懂得亲近善知识的意义。怎样才能如法依止?自身必须具备一定的素养和辨别能力,才懂得观察并选择。如果充满凡夫心,是遇不到善知识的,即使遇到也看不出来。总之,依止善知识是入道的关键所在。

  “应如吉祥生,修学侍师规。”这也是引自《华严经》,经中记载了善财童子参吉祥生童子的经历,说明应该以什么心态参访善知识:要把自己当作病人,把善知识当作医生,把佛法当作药物,把修学当作疗病。《道次第》的六种想,就出自《华严经》。寂天菩萨以此告诉我们,应该学习吉祥生童子事师的精神。

  《大乘集菩萨学论》说:“善男子!是故亲近承事善知识者,应如是作意:谓心如地,荷负一切无疲倦故;心如金刚,志愿不可坏故;心如轮围山,设遇诸苦无倾动故;心如仆使,随诸作务不厌贱故;心如佣人,洗涤尘秽离憍慢故;心如大车,运重致远不倾坏故;心如良马,不暴恶故;心如船筏,往来不倦故;心如孝子,于诸亲友承顺颜色故。”学人的心要像大地那样承载一切,永无疲厌地亲近善知识;要像金刚那样坚定,不可摧毁;要像轮围山那样,遇到任何痛苦和折磨都不动摇;要像随从那样,不论做什么事都不觉得低贱;要像佣人那样,洗涤种种污垢,远离骄慢;要像大车那样,运送再重的东西到远方都不会倾覆损坏;要像良马那样随顺,而不是刚强难调;要像舟船那样,来来往往从不疲倦;要像孝子那样,尽心侍奉亲友,根据他们的需求来做事。

  “此及余学处,阅经即能知。”在其他大乘经典中,也讲述了许多侍师的学处,告诉我们应该如何依止师长,修习菩萨行。这方面的内容,只要阅读经典就能了解,是我们应该广泛学习的。总之,亲近善知识是成为菩萨行者的重要前提,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修学进步。

  “经中学处广,故应阅经藏。”寂天菩萨告诉我们,大乘经论中关于学处的内容非常广泛。如《涅槃经》《华严经》《梵网经》《菩萨璎珞经》等众多经论,都讲述了菩萨学处,即作为菩萨应该修学的内容。所以我们应该广泛阅读三藏,从中了解菩萨的戒律。声闻教法中,经律论三藏泾渭分明,经就是经,律就是律,论就是论。但在大乘教法中,经、律、论是相互融摄的。如“梵网戒”来自《梵网经》,“瑜伽菩萨戒”来自《瑜伽师地论》。也就是说,大乘的戒律和经论是一体的,不像声闻戒那样完全分开。我们以后可以把大乘经典中有关菩萨律仪的内容专门编出来,一定非常丰富。

  “首当先阅览,尊圣虚空藏。”在这些经论中,首先要阅读《圣虚空藏经》。这部经汉地也有翻译,叫作《虚空藏菩萨经》,其中讲到菩萨的十八种根本堕罪,以及违犯后忏悔还净的方法。藏传佛教很重视这部经,这是来自印度的传统,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也特别作了推荐。

  “亦当勤阅读《学处众集要》。”大乘经论非常之多,寂天菩萨建议我们,应该精进地阅读《学处众集要》。这部论是寂天菩萨编写的,将大乘三藏中有关菩萨道的修行内容分门别类地加以归纳,共二十五卷十八品,即“集布施学品、护持正法品、护法师品、空品、集离难戒学品、护身品、护受用福品、清净品、安忍品、精进品、说阿兰若品、治心品、念处品、自性清净品、正命受用品、增长胜力品、恭敬作礼品、念三宝品”。所有内容都出自经论原文,寂天菩萨只是作了汇集。通过这部论,可以完整了解菩萨道的修行内容,知道怎样做好菩萨。

  寂天菩萨之所以能造《入行论》,和他广泛研究大乘经论是分不开的。这种研究不同于学者式的单纯作为学问研究,而是立足于自身修行研究经教,并将所学汇编为《诸经要集》和《学处众集要》,简称《经集》和《学集》。这两部论类似读书笔记,也是寂天菩萨撰写《入行论》的重要基础,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本论。这两部论也有汉译,由宋朝法护等人所译,在《大正藏》中都能找到。包括《入行论》,宋朝时也已翻译。遗憾的是,当时的译文比较拗口,且汉传各宗都已形成体系,结果这么一部重要论典没能流传广布。如果中国在宋朝就能重视《入行论》,汉传佛教如今的精神面貌可能完全不同。

  “佛子恒修处,《学集》广说故。”大乘佛子应该努力修行的内容,在《学集》中有着广泛说明。

  “或暂阅精简《一切经集要》。”如果我们觉得《学集》内容太广,寂天菩萨建议,可以学习《诸经要集》,内容相对简练,只有十卷。我们也可以学习《瑜伽师地论·菩萨地》,其中对菩萨的种性、发心、修行直到成就,有着全面的阐述。

  “亦当偶披阅,龙树二论典。”同时也可以学习龙树菩萨的两部论典,分别是《学集》和《经集》,和寂天菩萨所造论典同名。

  “经论所未遮,皆当勤修学。”凡是经论没有禁止的内容,菩萨都应该广学多闻。这完全是从利益众生的角度出发,只有广泛修学,才有能力针对不同根机的众生,给予他们需要的帮助。当然寂天菩萨讲的是发心,在具体修学中,还是要有轻重和次第,要根据自身能力安排,不要乱学。

  “为护世人心,知已即当行。”我们要维护世人对三宝的信心,了解菩萨的行为准则后就要努力实践,而不是口头革命派。说起来天花乱坠,做起来一无是处,这是学佛人容易出现的问题,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每天不停地给别人说,却没想到应该去做。佛经说僧宝很尊贵,我们听多了,无形中就建立了身份的优越感。但我们对得起这个身份吗?僧宝的尊贵是来自生命内涵,不是单纯的名称和身份。如果我们不具备相应素质,以何为尊贵?我们自以为尊贵,所言所行却体现不出尊贵,别人看到也不觉得你尊贵,那是天下最糟的事。尊贵是来自内在品质,来自戒定慧的修行,来自贪嗔痴的减少,来自智慧和慈悲的成就。当我们做到这些,自然会受人尊重。所以修学不能停留在说法,还要努力实践,知行合一,才能让世人发自内心地愿意亲近佛法。

  现代人修学大乘存在诸多流弊,比如侧重空性见,对大乘的修行基础和菩提心重视不够,结果流于哲理化。大乘修行是发菩提心,行菩萨行,再依止观修空性见。在此过程中要循序渐进,不断检讨:菩提心生起了没有?有没有落实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度万行?

  在我们心目中,总觉得菩萨高高在上,是被礼拜的对象。我们看到大乘经论的内容,觉得这是菩萨的修行,我只要看一看,知道就行了,很少和自己真正挂钩,也没想过要成为菩萨。其实,发菩提心就是发愿成为菩萨,成就佛果。禅宗说要有承担的精神——你能不能直下承担?这才是真正修行的开始。菩萨道修行同样要承担,要确认自己是菩萨行者,以践行菩萨道作为尽未来际的使命,并且从现在就要开始去做,开始按菩萨的德行要求自己。这份承担是从凡夫迈向菩萨道的关键。如果没有这种承担,我们永远觉得修行是菩萨的事,和自己没关系——我是凡夫,业障深重,贪嗔痴才是常规心行。

  对于菩萨道的修行,从学习到实践,首先要在观念上有所突破,认识到自己就在学做菩萨,而不是把菩萨神圣化。以这一认识为基础,才能真正以菩萨的心行要求自己,按寂天菩萨提供的持戒方法,开启内在正知,建立菩萨的行为模式。《入行论》每个步骤都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只要努力实践,持三聚净戒将不再困难。

(二)结义

  108.再三宜深观,身心诸情状,仅此简言之,即护正知义。
  109.法应躬谨行,徒说岂获益?唯阅疗病方,疾患云何愈?

  菩萨戒的关键是护心,护心的关键是守护正知正念。整个菩萨戒的修行,就是在正知的基础上建立正念,进一步开显明觉的正知。

  “再三宜深观,身心诸情状。”寂天菩萨提醒我们,应该开启正知,反复观察身和心的活动。身就是语言和行为,心就是起心动念。我们要在正知的观照下,对身口意作出正确选择,知道“此应作,此不应作”。当心陷入不良串习,也要以正知及时调整到善法中,止息不善,建立如理如法、利益众生的言行。

  “仅此简言之,即护正知义。”简单地说,就是要守护正知,让心安住于正知。正知就像一潭清澈的水,当内心的尘垢和念头生起,我们都能清清楚楚,了了明知。通过正知的力量,使行为符合菩萨律仪,使身心从凡夫调整到菩萨的轨道,造就菩萨的人格。在这一品中,寂天菩萨把持戒和禅修高度统一,比片面强调持戒更善巧也更有力。

  “法应躬谨行,徒说岂获益?唯阅疗病方,疾患云何愈?”对于以上所说的菩萨学处,寂天菩萨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持戒方法,最后劝勉我们要落到实处,通过培养正知践行菩萨戒。躬就是亲自实践,不是让别人实践,也不是说给别人听。光说不练是不行的,就像只读治病的药方,怎么可能达到治病的效果?疾病怎么可能痊愈?

  对于本论的修学,从前面所说的“菩提心利益品、忏悔品、受持菩提心品、不放逸品”,到现在的“护正知品”,每一品的内容,包括讲课的解读,你们有没有真正领会?接受到什么程度?有没有感到这些内容非常殊胜,在修行上操作性很强?如果仅仅听一遍,作用是微不足道的。可能你们在听的当下,会觉得这些话很有道理,但要透彻领会,必须反复闻思。我发现,佛学院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就是课程太多,每项内容浅尝辄止,难以深入。三级修学之所以有效,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每项内容反复听三遍以上,甚至十来遍,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其中内涵,牢记在心,进而转化为自身认识。

  佛法不在于学很多,关键在于理解了多少,接受了多少,能用起来的有多少。希望大家能反复闻思,不仅有益于自身修行,同时可以快速掌握弘法能力。我说法是很现实的,不是单纯理论性的传授,而是直接针对现代人存在的问题,所以听了之后就用得起来,可以说是捷径。如果靠你们自己摸索,可能学上多少年还是云里雾里的,这是当前佛教界的普遍现象。即使比你们聪明很多的人,要是方法不对,也不知学到哪里去了,最后干脆不学了。每个人都容易按自己的习惯去做,但这往往是凡夫心的习惯,和学佛是不相应的。我在佛学院三十多年了,这些问题看得很清楚,希望你们能理解其中深意,好好学习。《入行论》非常殊胜,汉传佛教之所以缺失大乘精神,关键就在于对菩提心认识不足。本论专门讲述菩提心的修行,对每个大乘佛子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