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第四品 不放逸
菩提心是特殊的种子,对生长环境要求很高,必须做好充分准备,以良好的心理基础为前行。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提出两点:一是大乘皈依,二是修习七支供。此外,论中还围绕十大行愿的“恒顺众生”告诉我们,菩萨行者应该如何修习布施。布施为六度之首,作为菩萨,要完全、彻底、无条件地放弃自我保护,才能究竟利他。
菩萨的布施,须尽舍身、财、善根,把自己所有的一切,从身体到财富,包括修行功德,都捐献给众生,自己没有任何储蓄。其中有两句话很经典:“舍尽则脱苦,吾心成涅槃。”我觉得,真正道出了布施的修行精神。所谓舍尽,不只是舍弃外在的身体、财富和修行功德,更要彻底放弃一切贪著,从而解除轮回痛苦。因为所有痛苦都来自贪著,这是我们不能解脱的根本。
声闻人舍尽贪著,可能还会住于涅槃之乐。而菩萨证悟的是无住涅槃,不住生死,不住涅槃,连涅槃都要舍去。佛经记载:有梵志拿着花去供佛,佛陀叫他放下。他把手上的花放下了,佛陀还叫他放下。梵志奇怪:我不是都放下了吗?还放下什么?佛陀说:要放下你内心的执著。我们要从中领会舍的内涵,领会布施的修行意义。贪著是轮回之根,只有放弃贪著,才能出离轮回,成就解脱。
从人天乘到声闻乘、菩萨乘的修行,都离不开舍。当我们放下,菩提自性是现成的,圆满无缺。只是因为贪著,因为放不下,我们才被轮回捆绑。这一部分的标题是“升华自心”,在尽舍身、财、善根之后,菩萨还要发愿,希望自己的存在给他人带去利益,成为他人菩提道上的增上缘,即“愿成他利之因”。
2.愿成他利之因
14.愿彼见我者,悉获众利益!
15.若人因见我,生起信憎心,愿彼恒成为,成办众利因!
16.惟愿毁我者,及余害我者,乃至辱我者,皆长菩提缘!
第二是发愿让自己成为利益众生的因。
“愿彼见我者,悉获众利益!”我们从今天开始要发愿:凡是见到我的众生,都能得到广大的利益。在隆莲法师的翻译中,是“勿作些微无义事”,意思略有不同。也就是说,凡是见到我的人,不再做那些没意义的事,而是做有益于生命成长的事。意义有两种,一是增上生,即成就人天乐果;二是究竟胜,即走上菩提道。作为菩萨来说,给予众生的最大利益,就是引导他们断除无明,走向觉醒。我们也应该这样发愿:凡是见到我的众生,都能走上觉醒之道。当我们真正这样发愿时,是很有力量的。下面2个偈颂,对此作进一步演绎。
“若人因见我,生起信憎心。”在无尽轮回中,我们和众生结下了不同缘分。从另一方面来说,众生的生命积累不同,看问题的方式也千差万别,所以看到出家人时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有些人会生起极大的信心,也有些人会生起莫名的嗔心,包括各种误解。
“愿彼恒成为,成办众利因!”我们要发愿:不论众生是什么态度,也不论善缘还是恶缘,只要和自己结了缘,我们都希望给他们带去利益,引导他们走向觉醒,同时也成为他们成办一切利益的因缘。
“惟愿毁我者,乃至害我者,甚至辱我者,皆长菩提缘!”,希望所有人,包括那些毁谤、伤害、侮辱我的人,都能因为和我结缘,增长成就菩提的善缘。
这种强大愿力可以转化外境。我们在生活中会有各种冤家,或是他人对你有意见,有误解。如果你始终以善心、爱心、慈悲心对待他,时间长了,对方通常会被感化。但凡夫在受到伤害时,往往以嗔报嗔——你打我,我也打你;你骂我,我也骂你;你毁谤我,我也毁谤你;你伤害我,我也伤害你。这是凡夫的本能反应:你不让我好过,你也别想好过。这种对抗会使双方的嗔心继续增长,使仇恨越积越深,越来越大。作为菩萨的修行,不能成为众生仇恨和痛苦的增上缘,而是要引导他们化解仇恨。
如果生命处在无明中,充满烦恼,和他人相处时,往往会给他人带来痛苦,成为他人烦恼的因。现在我们发愿成为菩萨行者,走上觉醒之路,虽然一时无法让所有人满意,但应该生起这样的愿望:希望我的存在,成为众生利益安乐之因,成为众生圆满菩提的增上缘。当你要生气时,要对他人不满时,赶快用这种愿力提醒自己:这不是我应该做的,不是我存在的方式。让自己时时调整到慈悲的状态,同时在生活中创造各种善缘,积极为众生服务。当我们不断强化这样的愿力和行为,心态和生命品质就会随之改变,终有一天,成为名副其实的众利因、菩提缘,使自己的存在能真正利益他人,而不会给众生带来丝毫痛苦。
这种愿力很有意义,绝不是空洞的,关键是发得真切,认真落实。如果我们不断按这个愿力提醒自己,调整心行,迟早会成为这样的人,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人。反之,如果你成为大家的痛苦之因,就是世界上最不受欢迎的人。
3.愿成所求之因
17.路人无怙依,愿为彼引导,并作渡者舟、船筏与桥梁!
18.求岛即成岛,欲灯化为灯,觅床变作床,需仆成彼仆!
19.愿成如意牛、妙瓶如意宝、明咒及灵药、如意诸宝树!
20.如空及四大,愿我恒成为,无量众有情资生大根本!
21.迨至尽空际有情种种界,殊途悉涅槃,愿成资生因!
第三是希望自己成为众生所求的因。众生需要什么,我就给予他们什么。
“路人无怙依,愿为彼引导。”凡夫往来于三界,往来于轮回,往来于人生旅途,是孤立无援的。即使有时看似得意,但内心还是会在某个时刻感到无助,看不到生命的前景,看不到活着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我希望自己成为他们的向导,带领他们走出轮回,走向光明。
“并作渡者舟、船筏与桥梁!”对于准备渡河的人,当他们需要渡船和桥梁时,我希望自己成为渡船和桥梁,帮助众生去往任何想去的地方。
“求岛即成岛,欲灯化为灯,觅床变作床,需仆成彼仆!”众生漂流在生死苦海,需要可以停靠的岛,我就发愿变成一座岛,让他们得以安住;众生徘徊在无明长夜,需要可以照明的灯,我就发愿变成一盏灯,为他们带去光明;众生跋涉在轮回险道,需要可以休息的床,我就发愿变成一张床,让他们解除疲乏;众生因为种种困难,需要有人照顾,我就发愿成为照顾他们的仆人。
总之,菩萨必须彻底放弃对自我的保护,转化成众生需要的任何东西。众生需要什么,我就变成什么。没有我,只有众生的利益。当然这里的前提,必须是对众生有利而非有害的需要。不是众生要毒品,我就变成毒品;众生要打仗,我就变成武器。菩萨既要满足众生现前生存的需要,更要满足众生究竟安乐的需要,引导他们走上觉醒之道。对于这两方面,只要能给众生带去利益和安乐,菩萨没有丝毫保留,完全体现了恒顺众生的精神。
对于初发心菩萨来说,虽然做到这些还很难,但要认识到,寂天菩萨指出的修行要领,是帮助我们建立无我利他的认知和愿望。即使现在还做不到,也可以在内心逐步调整为——以众生为中心,以尽未来际地利益众生、解除众生痛苦为目标。从菩提心的实践来说,不同阶段有不同要求。并不是说,初发心菩萨就要把身体舍出去,或是他人需要什么就变成什么。这是不现实的,一方面境界达不到,一方面能力达不到,可能还会因此退心。所以要从建立愿望开始,逐步落实到心行。通过不断串习,使利益众生真正成为自己的使命,不仅想要这么做,而且觉得必须这么做,那么随着能力的提高,慢慢就会做到了。如果想都不想,那是永远做不到的。
“愿成如意牛、妙瓶如意宝、明咒及灵药、如意诸宝树!”如意牛,西牛贺洲的牛,能满足众生所需;妙瓶,心中想要什么,瓶中就能变现什么;如意宝,能让人如愿以偿;明咒,功效很大的咒语,能让人拥有超能力;灵药,任何疾病都能治愈的灵丹妙药;如意诸宝树,北俱卢洲的树,能变现众生一生需要的所有物品。众生有太多需求,但我们能力有限,所以就希望自己成为有神变力的宝物,实现众生的愿望。这些宝物不是给自己的,不要想着,我有如意宝就发财了。所有这一切的前提,只是为了有更大的能力帮助众生。《瑜伽菩萨戒》说到,从菩萨自身的修行来说,要少事少业,少欲知足,但从利益众生的角度来说,就要多事多业,拥有再多东西都可以,关键是有无我利他的心。
我在讲座中经常说,一个人想要幸福,需求不能太多。因为幸福来自满足感,需求越多,就越不容易满足。而且需求会激发贪著,制造无量烦恼。一些有钱有事业的人之所以不幸福,就是因为不满足,烦恼多,怎么可能幸福?有人说:那怎么办?我们事业做这么大,如果少欲知足,把工厂关掉,工人不就没饭吃了吗?其实只要调整定位,不是为了满足自我的利益和成就感做事,而是为了帮助大众,心态将完全不同。你所做的就不会成为烦恼之因,还会有很多人和你一起承担。从利他的角度,我们有再大的事业,再高的权力,都是好事。但如果只是为了满足自我需要,这些就会给自己带来烦恼、辛苦,甚至是祸害。
“如空及四大,愿我恒成为,无量众有情资生大根本!”如空,即虚空。四大,即地水火风。因为有虚空,有地水火风,才构成世界的存在,构成有情众生的存在。我们要发愿,希望自己成为众生资生的根本,就像虚空和四大那样,给予他们支持。因为我们的存在,使众生获得幸福和快乐。我们想成为菩萨,就要发起这样的广大愿力。
前面说的都是“愿我成为什么”,属于愿菩提心的范畴,这是落实菩萨行的前提。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看到,有些人特别有爱心,看到他人生活困难,或是有种种痛苦,就希望自己为他们做些什么。这也是一种愿心。但对菩萨行者来说,需要有更大的心量,需要以七支供,以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为基础。从修行来说,这是非常高明的。因为每一愿都在帮助我们建立无限的所缘,通过这种观修,心就会从有限进入无限。无限的心,才符合菩提心的标准。
“迨至尽空际有情种种界。”一直到广大无边的虚空,从《行愿品》来说,就是以尽虚空遍法界的众生为所缘。其中有各种有情,从人类来说,不分种族、肤色、男女;从身体特征来说,有无足、二足、四足、多足;从出生方式来说,有胎生、卵生、湿生、化生;此外,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所有这一切都是菩萨发愿利益的对象。不管现在能不能做得到,当你建立这样的胸怀时,就不是普通人了。前提是,这不是一个说法,不是说给他人听的,而是确实能在内心接纳一切众生,确实生起崇高的利他主义愿望,以引导众生觉醒作为自己尽未来际的使命,永远这么做下去。
“殊途悉涅槃,愿成资生因!”众生通过不同途径和法门修行,在他们证悟涅槃前,我愿意成为帮助他们生存和走上菩提道的善缘,发愿全心全意地为他们服务。全心全意的“全”字很重要。发菩提心要注意纯度和力度,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你用的力是不是全部?是不是纯粹?只有全力以赴,没有夹杂,才会有力度。这就需要在修行中不断提纯,当发心越来越纯,才会越来越有力量。我们学佛之后,虽然也会说“我要利益一切众生”,但并不等于现在看到每个众生都会欢喜,都会接纳,都愿意帮助。还是有很多众生不那么可爱,是我们不愿帮助的。但这没关系,关键是确立自己的发心,认识自己的责任,同时不断提醒自己:我要这样去做。这种提醒本身也是修行的过程,不是你一发心就马上做到了。菩提心的圆满,还要通过受持菩萨戒,依行菩提心不断实践。
积聚资粮和升华自心两部分,都是帮助我们生起菩提心的因,属于前行。
二、正发菩提心
22.如昔诸善逝,先发菩提心,复次循序住,菩萨诸学处。
23.如是为利生,我发菩提心,复于诸学处,次第勤修学。
奠定菩提心的心理基础后,就要正式发起菩提心,包括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
“如昔诸善逝,先发菩提心。”善逝,佛陀十大名号之一。学佛是以佛菩萨为榜样,这就需要了解他们的修行过程,了解他们是怎么发心的,才知道如何效仿。过去诸佛都是在因地发愿菩提心,如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药师琉璃光如来发十二大愿,还有普贤菩萨、地藏菩萨、观音菩萨、文殊菩萨,也是在因地发下宏誓伟愿,以救度众生为使命。这些愿力就是菩提心的具体实践。
“复次循序住,菩萨诸学处。”发起愿心之后,还要受持菩萨戒,安住菩萨学处,用菩萨的行为准则要求自己。我们要安全行路,就要遵循交通规则。生命道路也是同样,要遵循心路规则。对于菩萨来说,行为规则就是菩萨戒。
这两点非常重要——首先发愿菩提心,接着受持菩萨戒,落实行菩提心。二者既不可或缺,也不能错乱次第。汉传佛教有尚简之风,不太重视次第。很多人虽然受了菩萨戒,却没有菩萨应该具备的慈悲和人格内涵,没有彰显大乘积极利他的精神。原因何在?就是忽略了菩提心的基础。如果对受过菩萨戒的人进行调查,有多少人真正确立以成就无上菩提,以尽未来际地利益众生、帮助众生走向觉醒为生命目标?有多少人真切地生起这份愿心?我说的是发自内心,而不仅仅是拿着功课本在那里念。我想,是没多少人的。
真正发起愿心,才代表走上菩萨道的开始,意味着你是合格的大乘佛子。如果把菩萨道比作一条道路,发心就是路口。发起愿心才代表已经上路,反之,不论你说得多么天花乱坠,或是每天在读诵大乘经典,其实连路口都没进入。
所以说,发起愿菩提心是受持菩萨戒不可或缺的前提。现在很多人都是直接受菩萨戒,至于菩提心,虽然受戒时戒师会问:“你是菩萨吗?发了菩提心没有?”但有些人可能连什么是“发菩提心”都没听懂,更没考量自己是否合格,先把戒受了再说。前些年我就在关注这个问题,倡导大家先受菩提心戒,还讲过“修习菩提心”系列讲座,并整理为《菩提心的修行》一书。
关于菩提心戒,并不是我提出的。《瑜伽师地论·发心品》就说到,发起菩提心之后,需要找一位菩萨宣誓:“愿我决定当证无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义利,毕竟安处究竟涅槃,及以如来广大智中。”也就是说:我要以证悟无上菩提,以利益众生、帮助众生走向觉醒为目标。《显扬圣教论》也说到,如果你已经发起愿菩提心,就要通过受戒仪式来确定这个选择,找一位和尚为戒师,对他说:“我如是名,从今日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欲饶益诸有情故。从今已往,凡我所修布施、持戒、忍辱、正勤、静虑及慧,一切皆为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愿尊证知,我是菩萨。”确认我从今天开始发菩提心,利益一切众生,我所修的一切都是为了成佛,为了利益众生。
仪式的作用,是表示自己对这个问题很郑重,不是随便说的,而是向十方三宝和一切众生宣誓,并有戒师作为证明。至于受戒仪式是否隆重,倒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宣誓内容发自内心,是你最真切的愿望。当然,隆重也是一种助缘,一种辅助条件,可以强化内心力量。但如果你对宣誓的内容迷迷糊糊,仪式再隆重也没用。现在不少人受戒就是这样,几百人又念又唱,场面盛大,但受者还没搞清楚重点,羯磨文就结束了。甚至有时传戒者也没能力把重点说清楚,只是走了一遍流程而已。明白了个中原理,今后给人授戒时要告诉对方:受戒究竟是怎么回事,重点究竟在哪里。这样才能让大家有效受戒。
关于菩提心戒的仪轨,在藏传佛教冈波巴大师的《解脱庄严宝》和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论》中都有记载。综合各种经论的内容,我也编写了菩提心戒的受持仪轨,并已多次为大众传授。
仪轨包括如下几部分。第一是请师,以真诚求戒之心,祈请戒和尚为自己传授。第二是唱“炉香赞”,营造庄严的法会气氛,让人摄心安住。第三是戒师开示,使求戒者了解受菩提心戒的意义。第四是请圣,祈请十方三宝的加持和证明。第五是大乘皈依,我们发心走上菩提道,要以大乘三宝为皈依,佛宝是十方佛,法宝是大乘三藏,僧宝是观音、文殊、地藏等诸大菩萨。第六是修七支供,打开心量,破除我执,为发心营造心灵氛围。第七是正式受持愿菩提心,有一段宣誓内容。第八是发四弘誓愿。第九是唱“观音赞”,忆念大悲心。最后是回向。
整个仪轨和现在所学的《入行论》很相应。本论第一品是赞叹“菩提心利益”,就是戒师开示中讲到的内容,包括菩提心的殊胜、为什么要受菩提心戒。然后是大乘皈依和七支供的内容,以及菩萨如何建立恒顺众生的愿望,包含在“忏悔罪业品”和“受持菩提心品”中。这是生起愿菩提心的重要基础,应该认真学习。有了这些基础,我们再来作愿菩提心的宣誓,将是很自然的事。在《道次第》的建构中,对如何生起愿菩提心,宗大师提供了两个思路,一是阿底峡尊者所传的七支因果,二是来自本论的自他相换。这些都是引导我们生起菩提心的方便。
确立愿菩提心之后,还要受持菩萨戒,即行菩提心。在汉传系统中,有梵网菩萨戒、缨络菩萨戒、瑜伽菩萨戒等。我比较推荐瑜伽菩萨戒,也专门讲过,内容出自《瑜伽师地论·菩萨地·戒品》。我们学了《入行论》,再结合瑜伽菩萨戒,就能完整认识菩萨道的修行——诸佛菩萨就是这样做的。那么,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呢?
“如是为利生,我发菩提心。”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我要向佛菩萨学习,也要发起菩提心。
“复于诸学处,次第勤修学。”接着还要受菩萨戒,遵守菩萨的行为准则,落实菩萨的学处。我们要根据愿心和行心的次第,努力实践。
三、结赞菩提心
结赞菩提心,是从“思维喜获菩提心、思维菩提心能利他、请他随喜”三个角度赞叹菩提心的功德,共10个偈颂。
(一)思维喜获菩提心
24.智者如是持清净觉心已,复为增长故,如是赞发心:
25.今生吾获福,幸得此人身。复生佛家族,喜成如来子。
26.尔后我当为宜乎佛族业,慎莫染污此无垢尊贵种。
27.犹如目盲人,废聚获至宝。生此菩提心,如是我何幸!
我们得到菩提心,就像世间人喜生贵子,欣喜万分。因为菩提心是最殊胜的心行,可以成就生命的最高价值。
“智者如是持清净觉心已。”菩提心是清净的心,觉醒的心。有智慧并具足善根福德因缘的人,才懂得选择并受持菩提心。
“复为增长故,如是赞发心。”怎样让菩提心得到增长,让它在内心越来越有分量?需要不断思维菩提心的功德,思维菩提心对生命的重要性,对菩萨道修行的重要性。通过思维,发自内心地赞叹菩提心,修习菩提心,使菩提心得以增长。我们现在学习《入行论》,就属于菩提心的修行。
“今生吾获福,幸得此人身。”我们应该庆幸:今生有幸得到暇满人身,得到这么有价值的身份,在六道众生中,是极为难得的福报。
“复生佛家族,喜成如来子。”发起菩提心,我们就成了佛菩萨这个大家族的成员,成了可以荷担如来家业的佛子,将来也能成为佛陀那样的觉者。我们要认识到,现在拥有这样的发心和身份,有多么重大的意义,要为自己感到无比庆幸,对现有的身份和发心倍感珍惜。如果认识不到它的价值,再好的东西也不会当作一回事,甚至任意践踏,很快就会失去。
“尔后我当为宜乎佛族业。”这是对自己的要求。从今以后,希望我能效仿佛菩萨的行为,承担利益众生的使命,所作所为都能合乎菩萨的身份和责任。发起菩提心,就意味着我们已对广大众生作出庄严承诺,其中还包含一份责任。菩萨和声闻的慈悲有什么不同?区别就在于,声闻的慈悲没有这份愿力和承诺,而菩萨的慈悲是有承诺也有责任的。我们认识到自己的身份之后,就要做符合这个身份的行为,承担和身份相应的责任。
“慎莫染污此无垢尊贵种。”我们千万不能有不良行为,玷污菩萨身份,玷污这个高尚的种性。唯识宗讲到五种性,有菩萨种性、声闻种性、缘觉种性、不定种性、无种性。佛法主张众生平等,不以种族、肤色及身份、地位、工作论高低,但众生在无尽轮回中,还是会因身口意三业形成各自的习性。习性不是绝对的,是自己积累而成,其中确实有高低之分。我们发起菩提心,将成为最尊贵的菩萨种性。
“犹如目盲人,废聚获至宝。”我们这些无明中的众生,在充满烦恼的五蕴系统,在动荡混乱的五浊恶世,发现了无价之宝菩提心,是极其难得的。就像贫穷的瞎子,居然在垃圾堆中捡到一颗摩尼宝珠。二者的幸运程度是一样的。
“生此菩提心,如是我何幸!”贫穷的瞎子找到摩尼珠,生活从此改变。同样,凡夫在无明的泥潭中找到菩提心,生命也将走向觉醒,我们应该感到非常庆幸,倍加珍惜。
(二)思菩提心能利他
在本论第一品“菩提心利益品”中,已经讲到菩提心的种种价值。此处侧重从利他的角度,通过“能除苦果、能灭苦因、能成利乐”三个角度,再次强调菩提心的意义。
1.能除苦果
28.灭死胜甘露,即此菩提心;除贫无尽藏,是此菩提心;
疗疾最胜药,亦此菩提心。
29.彼为泊世途众生休憩树;复是出苦桥,迎众离恶趣。
首先,菩提心能灭除痛苦的果报。
“灭死胜甘露,即此菩提心。”菩提心是解除生死之苦的甘露,有了菩提心,我们就能解脱生死,走出轮回。
“除贫无尽藏,是此菩提心。”菩提心是生命中的无尽宝藏,可以改变众生的贫穷现状,包括物质和精神的匮乏,都能彻底解除。
“疗疾最胜药,亦此菩提心。”菩提心是治疗身心疾病最好的药物。众生是轮回中的重病患者,开发菩提心,既能解除身病,更能解除心病。
“彼为泊世途众生休憩树。”在人生道路上,菩提心就像一棵可以让人休息、乘凉的参天大树。当众生在轮回流转中感到疲惫,可以在树下休养生息。轮回之所以让人疲惫,是因为混乱的情绪使内心躁动不安,疲于奔命。而菩提心可以平息躁动,让内心清凉、祥和,让我们得到彻底的休息。
“复是出苦桥,迎众离恶趣。”同时,它也是我们出离苦海的桥梁,可以接引众生,从轮回此岸走向解脱彼岸。
2.能灭苦因
30.彼是除恼热,东升心明月。复是璀璨日,能驱无知霾。
菩提心不仅能灭除苦果,还能从根本上灭除苦因。没有因,自然就不会招感相应的果。
“彼是除恼热,东升心明月。复是璀璨日,能驱无知霾。”无明和烦恼是一切痛苦之因。菩提心就像清凉的月光,可以消除众生内心的热恼。又像璀璨的日光,可以驱除众生无始以来的无明,以及由此形成的雾霾般的烦恼。
3.能成利乐
31.是拌正法乳,所出妙醍醐。
32.于诸漂泊客,欲享福乐者,此心能足彼,令住最胜乐。
菩提心不仅能灭除苦果和苦因,还能令众生得到利益和安乐。
“是拌正法乳,所出妙醍醐。”印度人认为,醍醐是牛奶中提炼的最上等的乳制品,从牛出乳,从乳出酪,酪出生酥,生酥出熟酥,熟酥出醍醐。菩提心就像醍醐,代表佛法的精髓,是众生生命中最有价值的心行。
“于诸漂泊客,欲享福乐者。”众生在三界漂泊,在轮回流转,有种种需求和痛苦。他们想得到利益,却不断制造衰损;想得到安乐,却不断制造痛苦。因为没有智慧,就无法获得利益安乐。
“此心能足彼,令住最胜乐。”怎样才能得到最大的利益,究竟的安乐?这是每个众生都希望的。寂天菩萨告诉我们,只有菩提心才能给众生带来究竟利益,令众生获得无上安乐。
(三)请他随喜
33.今于怙主前,筵众为上宾,宴飨成佛乐,普愿皆欢喜。
想到菩提心的无上利益,想到我们现在已经得到这样的利益,内心欢喜踊跃,希望众生共同随喜并分享这一殊胜利益。
“今于怙主前,筵众为上宾,宴飨成佛乐,普愿皆欢喜。”怙主,即佛菩萨,这是我们的救怙主,为我们指出自我拯救的方法。我们现在在诸佛菩萨面前,邀请一切众生作为上等宾客,宴请他们,让他们享受成佛的快乐,涅槃的快乐,无上觉醒的快乐。希望众生都能心生欢喜。
这一部分围绕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讲述了菩提心的利益和价值。在不同修行阶段,会有不同表现,可以弱化我执,也可以究竟破除我执。现在所说的休憩树也好,过渡桥也好,只是说明它在不同情况下的作用,还不是菩提心的本质。菩提心究竟的本质,是觉醒而又利他的心。我们选择了菩提心,要为之庆幸。
以上三品,从菩提心利益、忏悔罪业到受持菩提心,都是帮助我们发起菩提心。“菩提心利益品”是引导我们认识菩提心的价值,这是发心的前提。如果看不到其中价值,所谓的发心往往只是一个说法,起不到应有的修行作用。“忏悔罪业品”和“受持菩提心品”,主要说明发菩提心必须具备的基础和前行,包括七支供、大乘皈依,以及如何建立恒顺众生的心行,从而真切发起愿菩提心。接下来,是进一步让菩提心稳固、增长直到圆满。整个《入行论》都展现了有次第的观修思路,如果了解其中内涵,念诵也是观修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