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二)以理成立

  接着从理论上证明,包括两部分:首先说明愿心能获得利益的原理,其次说明行心能获得利益的原理。

  1.愿心获益之理

  关于愿心获益的原理,本论从所缘广大、无与伦比、珍贵难生三点来说明,共6个偈颂。

  (1)所缘广大

  21.若仅思疗愈有情诸头疾,具此饶益心,获福无穷尽。
  22.况欲除有情无量不安乐,乃至欲成就,有情无量德。

  “若仅思疗愈有情诸头疾。”这是一个典故,出自《本生经》。有人本来很孝顺,但某次行为失常,踢了他母亲的头。因为这一恶行,最后堕落地狱,始终有铁轮在他头上转,痛不欲生。当他看到很多地狱众生也在遭受这种痛苦时,心生慈悲并发愿说:将大家的痛苦转给我,全都由我来承担。

  “具此饶益心,获福无穷尽。”当他发起承担众生痛苦的愿望后,头顶就不再有铁轮飞转,并且直接从地狱生天。可见,只要真正生起利他的饶益心,将获得无尽福报。

  “况欲除有情无量不安乐。”具备一念利他心,尚且能获得如此福报,何况发起愿菩提心,是要帮助众生解除一切痛苦,福报自然无量无边。当我们说到利他时,什么是对众生最究竟的利益?就是帮助众生断除惑业,这样才能彻底离苦。

  “乃至欲成就,有情无量德。”我们发起愿菩提心,是要帮助无量有情,解除无量痛苦,成就无量功德,最终走向觉醒。进一步,还要为此不懈努力。由此成就的功德自然是无限的,尽虚空遍法界的。

  我们每天在世间忙来忙去,面对工作、家庭、孩子等一系列问题,要解决一个问题都不容易。菩萨发心帮助一切有情,发愿解除他们所有的痛苦,这在世人看来简直是无法想象的。但作为菩萨来说,确实要发起这样的愿心,不是喊口号,而是真实不虚的。如果我们了解其中的方法和原理,就不会觉得是吹牛了。这个方法就是发菩提心,行菩萨行。只要找到生命的核心价值,证悟觉醒的智慧,确实能解除无量痛苦,成就无量功德。虽然做起来不容易,但的确是可以做到的,而且十方诸佛已经做到了。

  (2)无与伦比

  23.是父抑或母,谁具此心耶?是仙或欲天,梵天有此耶?

  “是父抑或母,谁具此心耶?”此心,即愿菩提心。在世间,父母对儿女最好,最愿意付出,甚至愿意为儿女牺牲自己,但这并不是菩提心。因为父母对儿女往往充满我执我见,充满强烈的占有欲。虽然有无比的爱,但做不到没有渴求、执著和占有。既然父母对儿女都无法具备无我利他的菩提心,要发心利益一切众生,更是免谈。

  “是仙或欲天,梵天有此耶?”那么仙人、欲界天人或梵天有没有这样的心?其实,欲界天人也是凡夫,也充满我执我见。而梵天虽然很有爱心,并修习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但这并不等于菩提心。因为菩提心带有一份承担,发愿以尽未来际帮助一切众生作为自己的使命,作为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而梵天的爱心虽然广大,却是没有承担的,无法达到菩提心所蕴含的广度和深度。

  可见,愿菩提心之所以能获得广大利益,因为它确实无与伦比,是父母乃至梵天都不具备的。

  (3)珍贵难生

  24.彼等为自利,尚且未梦及,况为他有情,生此饶益心?
  25.他人为自利,尚且未能发。生此珍贵心,稀有诚空前!
  26.珍贵菩提心,众生安乐因,除苦妙甘霖,其福何能量?

  “彼等为自利,尚且未梦及。”上述那些人,比如父母、欲界天人和梵天等,他们即使为了自身利益,尚且无法生起广大的利他心,甚至连做梦都不曾梦到。因为做梦也要有相应的心行基础,如果心相续中从来没有生起菩提心,怎么会梦得到呢? 

  “况为他有情,生此饶益心?”通常,利益自己的事比较容易做到,因为凡夫是自私的,以自我需要为中心。但对没有听闻佛法的凡夫来说,哪怕为了自己都生不起菩提心,何况是为了他人?如果认识不到菩提心的珍贵和价值,没有这种思想境界,自然不会有这样的心量。

  “他人为自利,尚且未能发。生此珍贵心,稀有诚空前!”这是通过对上一颂的总结,来反衬菩提心的珍贵。世间人即使为了自身利益,为了自己过得更好,也难以发起菩提心。所以说,如果一个人能发愿帮助众生摆脱一切痛苦,成就无量快乐,实在是稀有难得。因为他所做的事,是凡夫哪怕为了自己都做不到的。

  “珍贵菩提心,众生安乐因,除苦妙甘霖,其福何能量?”菩提心极其珍贵,是众生的安乐之因。因为菩提心可以解除内心的无明、迷惑、躁动,使生命究竟安乐,那就是解脱之乐,涅槃之乐。佛陀的得大自在,更是圆满的安乐。不仅如此,菩提心还是解除痛苦的甘霖。世人都希望离苦得乐,所以菩提心带来的福德和利益简直无穷无尽,难以度量。

  菩提心如此殊胜,但生起此心并不容易。因为这是纯粹利他的心,没有丝毫为了自己,其质量就取决于心行的纯粹程度。我曾将菩提心的特征总结为无我、无相、无所得、平等,符合这些标准,才是高质量的菩提心。虽然发起这样的心很难,但我们通过对《入行论》的学习,认识到菩提心的价值及修习方法,只要精进努力,是可以逐步做到的。不少三级修学的学员,学佛一两年甚至几个月就确定,追求生命觉醒才是最有意义的事。认识达到的时候,做到就不是难事。难和易是相对的,你知道其中原理,努力实践,加上善巧方便,难的事也会变得容易。反过来说,你不知道其中原理,没有善巧方便,那它确实很难。所谓难者不会,会者不难。总之,我们要有信心,更要依教奉行。

  以上6个偈颂,说明了愿菩提心能够产生福德的原理。因为它是以无量有情为所缘,才能解除一切痛苦,成就一切安乐,可谓稀有难得。

  2.行心获益之理

  27.仅思利众生,福胜供诸佛,何况勤精进,利乐诸有情。
  28.众生欲除苦,奈何苦更增。愚人虽求乐,毁乐如灭仇。
  29.于诸乏乐者,多苦诸众生,足以众安乐,断彼一切苦,
  30.更复尽其痴。宁有等此善?安得似此友?岂有如此福?

  关于行心获益的原理,寂天菩萨通过4个偈颂来说明。

  “仅思利众生,福胜供诸佛。”这个“利众生”不是简单的帮助,而是属于愿菩提心的范畴。当我们发愿“尽未来际利益一切众生”,能够这么想,功德就非常大,甚至超过供养诸佛。《月灯经》说,有人每天以遍满千万刹土的物品供养佛陀,还不如修慈悲心的功德大。为什么?因为慈悲是佛陀成就的两大品质之一,而利益众生可以使我们成就慈悲,是在效仿诸佛,行佛所行,自然胜过单纯的供养。

  “何况勤精进,利乐诸有情。”仅仅想到利益众生,功德已经那么大,何况一个人能积极去做利益众生的事,功德更是无量无边。因为做比想更有难度,需要更多的付出,也会遇到更多的问题,难行能行,功德自然殊胜。这是通过校量的方式,显示行菩提心的功德之大。

  “众生欲除苦,奈何苦更增。”众生想要去除痛苦,却找不到苦的根源,也缺乏有效的方法。他们以为积聚财富、改善物质就能除苦,一味向外追逐,却制造了更多的依赖和烦恼,甚至造作恶业,使自己深陷其中。佛法,正是究竟解除痛苦的智慧,而且是佛陀亲证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四谛法门的“知苦、断集、慕灭、修道”告诉我们:首先要了解苦,才能从源头断除苦因,通过依法修行,获得涅槃安隐之乐。否则就会像很多人那样,在除苦的过程中不断制造痛苦。

  “愚人虽求乐,毁乐如灭仇。”愚痴的人虽然想追求快乐,但因为无明,不了解快乐的因果,反而不断破坏产生快乐的因素,制造不快乐的因素。“毁乐如灭仇”的比喻很生动,也就是说,毁坏快乐就像对付仇人一样,恨不得把对方立刻消灭。事实上,这个偈颂正反映了众生的现状。比如身心健康是幸福人生的基础,但很多人追求快乐时,却以牺牲身心健康为代价,既不爱惜身体,更不顾及心态。如果我们没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态,即使拥有再多,会有快乐可言吗?不仅如此,他们还为了追求快乐,造作种种恶业,导致种种不快乐的因素。这些都是无明的表现。

  “于诸乏乐者,多苦诸众生。”芸芸众生,多数都缺少快乐。有的是物质匮乏,饥寒交迫,为生存所累;有的是家庭不和谐,没有温暖,为感情所苦;有的是内心不平衡,充满烦恼、焦虑、恐惧、没有安全感,甚至觉得活着没意义,为精神所困。这种乏乐多苦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

  众生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但因为缺乏智慧和引导,非但不能离苦得乐,反而把生命推向更深的痛苦中。由此,也体现了菩萨行的价值。菩萨所做的,就是以佛法智慧帮助众生,引领他们走出生命的迷惘,走出痛苦的深渊,获得涅槃安隐之乐。我们想一想,这么做有多大的意义,多大的价值?所以说,行菩提心确实功德无量,而且比愿菩提心更大。愿心虽然也能生起功德,但还没有付诸行动,不能给予众生实际帮助,也不能真正度化众生。而且关起门来发心相对容易,当你面对具体的众生,面对他们各种各样的表现,还要保持慈悲、理解、接纳和宽容,对心行是很大的考验,必须修到一定程度才做得到,绝不是想一想就可以的。这些行为的意义,说明行菩提心为什么有巨大的功德。

  “足以众安乐,断彼一切苦。”菩萨通过发菩提心,行菩萨行,给众生带来安乐,引导他们断除痛苦。什么叫慈悲?慈是与乐,给予众生快乐;悲是拔苦,把众生从痛苦中解救出来。这种与乐拔苦的愿行,和众生希求离苦得乐的愿望是完全吻合的。因为众生想要离苦得乐,所以菩萨就拔苦与乐,而且要尽未来际这么做。这是菩萨在轮回中的工作,是践行菩提心的意义,需要有智慧,有方法。

  “更复尽其痴,宁有等此善?”众生痛苦的根源就是痴。因为无明,才会产生我执和烦恼。如果不解决痴,就会不断制造痛苦。所以菩萨不仅要引导众生离苦得乐,更要使他们究竟解除痛苦之因,也就是“痴”。这是菩萨行的价值所在。我们想一想,除了菩提心、菩萨行之外,世间还能不能找到这样的引导,这样的善行?

  “安得似此友?岂有如此福?”除了菩萨之外,我们还能不能找到具备这样高尚人格,以及广大智慧和福德的善知识?世间有善心的人很多,但能按菩提心和菩萨行来做的,确实不容易找到。因为世人不管多么伟大,如果没有无我和空性的智慧,就跳不出我执的局限。这就注定了,不论他的境界多高,到一定时期就会出现瓶颈,永远处在有限的状态。除非他接受菩提心教法,修习空性智慧,才能突破局限。这不是他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生命的局限所在,注定是无法超越的。所以说,菩提心教法是提升生命的关键。

  以上4个偈颂说明,行菩提心之所以殊胜,之所以利益无尽,就在于它能为众生提供究竟离苦得乐的方法。如果依此实践,不仅自己可以得到无尽利益,还能引导千千万万的众生,走出痛苦深渊,成就解脱之乐。

四、敬叹菩萨

  关于菩萨的信仰,在汉传佛教中有着广泛的基础。比如佛教四大名山,就是四大菩萨的道场。尤其是观音菩萨,简直家喻户晓。但在人们心目中,往往把这些菩萨当作礼敬对象,而不是学习榜样。也可能是这些菩萨的形象太高大了,让我们不敢想象,自己也可以效仿他们,也可以成为菩萨。这其实是对菩萨的身份和人格认识不足,对菩提心教法和菩萨道修行认识不足。一想到菩萨,往往是无量的神通变化,这哪是我们有能力做的?最后连想都不敢想了。

  汉传佛教虽属大乘,但整个修学更多是偏向空性理论。对于如何发菩提心、行菩萨行,总体来说,在教理上研究得不足,在行为上落实得不够。关于菩萨行,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是菩萨戒,而且是“梵网菩萨戒”,要求极高。很多受过菩萨戒的人,虽然会定期诵一诵,但未必将此落到实处,去承担,去践行。这是极大的误区。

  其实,任何人只要发起愿菩提心,受持行菩提心,都能成为菩萨行者。菩萨之所以伟大,并不在于身份,而在于他是菩提心的实践者,他的人格是由愿心和行心铸造的。关于菩萨的身份,我们应该在汉传佛教地区大力推广。凡是大乘佛子,都应该重新认识菩萨的内涵,切实重视菩萨的修行,以菩萨的行为规范要求自己,争取早日成为菩萨。

  31.若人酬恩施,尚且应称赞,何况未受托,菩萨自乐为。
  32.偶备微劣食,嗟施少众生,令得半日饱,人敬为善士。
  33.何况恒施与,无边有情众,善逝无上乐,满彼一切愿。
  34.博施诸佛子,若人生恶心,佛言彼堕狱,久如心数劫。
  35.若人生净信,得果较前增。佛子虽逢难,善增罪不生。
  36.何人生此心,我礼彼人身!谁令怨敌乐,归敬彼乐源!

  这部分内容共6个偈颂。前3个颂通过和世间善行的对比,说明菩萨行的伟大;接着以2个颂说明,对待菩萨的不同态度会招感什么果报;最后对菩萨表示礼敬!

  “若人酬恩施,尚且应称赞。”酬,即回馈。这是通过校量的方式,说明菩萨的伟大,赞叹菩萨的功德。如果一个人知恩图报,对有恩于己的人懂得回馈,从世间道德来说,是受人称赞和尊重的。尤其是现在这个时代,知恩图报的人越来越少。一个人能这么做,就算很好了。

  “何况未受托,菩萨自乐为。”相比之下,菩萨对众生的慈悲、利益和爱护,是没有任何前提的,不是因为有亲戚关系,也不是受人之托,纯粹是出自广大愿力。菩萨对众生生起慈悲时,就像众生看到喜欢的对象生起贪心那么自然。世人或是贪吃,或是贪睡,或是贪著名牌之类,境界现前时,立刻就起贪心。菩萨的慈悲也是如此,修习到一定程度后,看到众生痛苦就会生起慈悲,想都不用想。事实上,菩萨不是看到众生才起慈悲,而是时时安住于慈悲心,看到众生痛苦时就会付诸行动。在菩萨的心灵世界,主导力量就是慈悲,所以利益众生就成为任运自如的行为。

  说到这个话题,可能有人会想:世人生起贪心时,得不到就难过。既然菩萨的慈悲心这么强烈,他度不成众生时,是不是也很纠结?或者没众生可度时,会不会觉得无聊?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菩萨的慈悲是无限的,他不是度一个众生,而是以一切众生为所缘。没因缘度化某个众生时,还有其他无量众生等着救度。如果他只度一个众生,结果却度不好,是可能会纠结。但对菩萨来说,有太多众生等着他度化,这个因缘不成熟,就马上做另外的。即使从世俗菩提心的角度,也不容易纠结。就像一个人同时做很多笔生意,而且心很开放,如果一笔生意没做好,那就做另一笔,总是可以做的。而从胜义菩提心的角度说,度众生其实是“无有众生得度者”,更不存在纠结的可能。世人因为所缘单一,才会对此产生强烈执著。但菩萨是以无量众生为所缘,如果执著,就意味着要执著无限,而无限是执著不起来的。菩萨具备慈悲和智慧,因为慈悲,就会不舍众生;因为智慧,虽然以利益众生为使命,却不会执著众生,不会执著度与不度。

  “偶备微劣食,嗟施少众生。”寂天菩萨接着再以施食为喻,进一步说明菩萨的伟大。如果有人偶尔准备了一些普通饭菜,布施给那些没饭吃的人。嗟施,指不恭敬的布施,甚至带有轻视的态度。有个成语叫“嗟来之食”,说的就是这种布施,有自尊心的人是不愿接受的。

  “令得半日饱,人敬为善士。”用普通饭菜布施他人,让对方得到半天温饱,就会被人称为善士。过去一些有钱人,在冬天或受灾时向穷人施粥施衣,这些行为深受世人尊重。

  “何况恒施与,无边有情众。”相比之下,我们再看看菩萨的所作所为是多么伟大。菩萨不仅施舍无量有情,而且还尽未来际地布施。当我们确定要成为菩萨时,必须具备这样一份愿心,以利益无量众生,帮助他们离苦得乐作为自己的使命。确立这样的愿望就很了不起,何况不仅仅是愿望,还在努力实践。

  “善逝无上乐,满彼一切愿。”菩萨为无量有情做些什么?就是引导他们获得佛陀那样的无上妙乐,满足他们最为殊胜的愿望。我们在经典中可以看到,阿弥陀佛、药师琉璃光如来等十方诸佛,以及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等大菩萨们,都曾在因地发起广大愿心,然后遵循这样的宏愿,广行利他事业。

  以下2个偈颂说明,对菩萨的不同态度,会对生命产生什么影响。

  “博施诸佛子,若人生恶心,佛言彼堕狱,久如心数劫。”博施,对众生具有无限慈悲,广泛施舍。佛子,即菩萨。如果有人对这些菩萨生起嗔心,佛陀说,这一嗔恨将使其堕落地狱。生起多少念嗔心,就要堕入地狱多少劫。

  “若人生净信,得果较前增。佛子虽逢难,善增罪不生。”同样,如果有人对菩萨生起清净信心,就能得到无量福德。比起对菩萨心生嗔恨而产生的罪过,这种福德的果报更为广大。虽然菩萨行善时也会遇到困难和逆境,却不会引发罪业,反而因此强化善心善行。

  这些堕地狱或感福德的因果原理,以凡夫的经验来理解是有难度的。为什么对菩萨起一念嗔恨,就有那么大罪过?生一念净信,就那么大功德?这种因和果太悬殊,太不可思议了。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理解起来会相对容易。我们对菩萨起一念嗔恨,是代表自己的心态和价值取向,代表对这种人格和生命目标的不认同。这将影响到我们的整个生命方向,意味着生命将远离菩萨道,远离觉醒之道。同样,当我们听到菩提心教法时,对菩萨的人格心向往之,发愿以菩萨为榜样,希望自己也能成就这样的生命品质。这一念净信,会成为我们走向菩提道的动力。正因为对菩萨的不同态度会直接影响生命走向,而且菩萨是功德之田,所以不论对其生起嗔恨还是净信,结果都会被放大,以一得万,重重无尽。

  “何人生此心,我礼彼人身!”寂天菩萨说:任何人只要生起珍贵、殊胜的菩提心,以追求生命觉醒、帮助众生解除痛苦为使命,我就会礼敬此人。事实上,所有人都应该礼敬此人,因为他就是菩萨,从发心到行为都是了不起的,值得众生尊重爱戴。

  “谁令怨敌乐,归敬彼乐源!”如果有人面对冤家仇敌时,没想着伤害他,置对方于死地,而是以德报怨,理解他,同情他,慈悲他,使他平息仇恨,获得安隐之乐,这种人就是具有无限慈悲的菩萨,否则是不可能做到的。寂天菩萨说:我愿意皈依、礼敬具备这种人格的菩萨。这一人格的源头,正是菩提心。

  以上是本论第一品——“菩提心利益品”,为我们阐述了菩提心有哪些利益,以及这些利益产生的原理。我们学习之后,要反复思考菩提心对生命的重要性,对此生起信心。更重要的是,使菩提心成为自己的价值观,在心相续中具有主导力量。对学佛来说,皈依三宝是贯穿始终的修行,而菩提心代表三宝的核心力量。因为菩提心是觉醒、利他的心,既是佛的核心,法的核心,也是僧宝成就的核心。从这个意义上,终极的皈依就是皈依菩提心,皈依这颗觉醒的心。在《坛经》的修行中,即成就自性三宝。

  找到这个核心,修行将变得直接而简单。这个思考过程就是观察修。当愿心生起后,我们还要让它在内心逐渐壮大,形成持续、稳定的心行,此为安住修。进一步,是将愿心落到实处,在生活中不断利益众生,建设正向、积极的心态,并使这种心态成为习惯。这点极其重要。否则的话,我们一遇到具体的人和事,出现的可能还是串习,而不是利他的念头。这就需要通过反复的观察修和安住修,把菩提心调动起来,让它在心相续中的力量越来越强,终有一天,成为我们任运自如的心念。这就代表着,我们真正走上了菩提道。

  菩提心是生命中最崇高的愿望,最有价值的选择,也是生命的唯一出路。通过对本论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一个人发菩提心,受菩萨戒,行菩萨行,以佛菩萨为榜样,临摹他们的慈悲和智慧,再以空性见提升修行,完全可以成就佛菩萨的品质。这并不是一个说法,而是能预见的。这种认识有助于我们对菩萨道修行建立信心,同时给生命以目标、方向和定位。现在研究所重视正念禅修,是从另一个角度帮助我们开发菩提心。因为菩提心有两个面向,一是觉醒,一是利他,通过二者的相互增上,可以更有效地修习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