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二、本论的作者
本论作者寂天菩萨出生于七世纪末,是南印度梭罗史吒国国王善铠的王子,本名寂铠。他自幼就得到文殊锐智成就法的传承,并依此修行,亲见文殊菩萨,得其加持。他的父亲将要去世时,准备把王位传给他,但他梦见文殊菩萨坐在王位上对他说:我在这个位置,你不宜再上来。寂铠知道这是菩萨的引导,让他放下世间的名利、地位,舍俗出家。于是,他就放弃王位,前往中印度的那烂陀寺。
在印度佛教史上,那烂陀寺曾是最为著名的佛教大学。当年,玄奘大师也是到那烂陀寺向戒贤论师求法。寂铠来到那烂陀寺后,依胜天论师出家,法名寂天。在此期间,寂天菩萨内勤修学,外示放逸。他一方面接受文殊菩萨的教法,修习禅定,同时还把大乘经论中有关菩萨道修行的内容,分门别类地汇编起来,再加上个人思考,整理成《学处集要》和《一切经集要》(简称《学集》《经集》)。这两部论著正是《入行论》的思想基础。
但因为寂天菩萨外在表现出放逸的状态,除了吃饭、睡觉外,对寺院事务不闻不问,所以很多人瞧不起他,觉得他太不守规矩了,怎么能让这样的人继续在寺院混日子?就想找个理由让他离开。于是,同修们请他当众说法,还把法座安得特别高,以为他会无法应对而羞愧,自行离寺。结果寂天菩萨坦然上座,并问大众:你们要听以前听过的,还是没听过的?大家很惊讶,请他说以前没听过的。寂天菩萨就讲述了《入行论》,说到“智慧品”的“若实无实法,悉不住心前,彼时无余相,无缘最寂灭”时,身体腾空而起。听者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这才知道看错了,原来寂天菩萨是位了不起的大德。
示现神通后,寂天菩萨就离开了那烂陀寺,来到南印度吉祥功德城。后来那烂陀寺专门派两位比丘请他回去,但他没有答应。他们请求说:你讲《入行论》时提到的《学集》和《经集》,在哪里可以找到?《入行论》有没有留下文字?寂天菩萨告诉他们,在他的房间可以找到这些内容。
三、本论的内容和结构
《入行论》是以菩提心为核心,建构菩萨道的整个修行。全论由十品组成,分别是:菩提心利益品、忏悔罪业品、受持菩提心品、不放逸品、护正知品、安忍品、精进品、静虑品、智慧品和回向品。从内容上,又可以将这十品分为三部分。
(一)菩提心的生起
第一部分是菩提心的生起,从营造心灵环境到生起菩提心,包括“菩提心利益品、忏悔罪业品、受持菩提心品”。
“菩提心利益品”告诉我们,菩提心究竟有多大的价值,这是发心的重要前提。人们通常觉得,学佛是不讲利益的。事实上,佛陀在《金刚经》《华严经》等大乘经典中,曾多次开示读诵、受持经典的功德。在《入行论》和《道次第》中,也很重视利益。我曾将《道次第》的建构归纳为“一种发心,两大利益,三类设教”。一种发心是菩提心,两大利益是现前利益和究竟利益,三类设教是上、中、下三士道,针对不同根机而施设。
关于利益的说明,非常符合凡夫心的需要。在这个世间,没利益的事是没人愿意干的。当然对学佛来说,最高境界是无所得,但从世俗心的角度,首先要有利益,有所得,才能吸引人。随着修行境界的提高,一旦证悟空性,证悟无所得的智慧,自然就会超越对利益的执著。佛菩萨深知凡夫的心理,所以“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让人们对发心和修行生起意乐。
有了这个前提,接着是营造心灵氛围。就像我们接待尊贵的客人,首先要打扫环境。同样,菩提心是世间最珍贵的心,在迷惑、烦恼的状态下是无法生起的。“忏悔罪业品”所说的,就是引导我们清理内心污垢,净除修行障碍。
在印度传统的修行中,通常是以七支供,即《普贤行愿品》(以下简称《行愿品》)的“礼敬、供养、忏悔、随喜、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回向”,引导我们积集资粮,净除业障。我曾说过,《行愿品》是集资净障的第一生产力。为什么有这个作用?按《行愿品》的观修原理,从礼敬到回向,所缘境都是无限的,都是以尽虚空、遍法界的十方诸佛和众生为对象。以无限的心修每一件善行,所成就的功德才是无限的。对充满我执我见的凡夫来说,所缘有限,心量有限,功德自然有限,无法圆满佛陀那样的无限功德。因为再多的有限加在一起还是有限,不能成为无限。而《行愿品》的见地是无限的,可以引导我们用无限的心积累成佛资粮。任何一个行为,只要以无限的心去做,当下就是无限的。这正是《行愿品》的修行窍诀。
此外,《行愿品》可以引导我们打开心量。这点很关键。因为菩提心所成就的,是无限的心——我要利益一切众生,要接纳一切众生,要真正做到“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才是佛菩萨的心。所以,我将《行愿品》归纳为“菩提心的无上观修,佛陀品质的临摹方法”。我们的心本来是无限的,和佛菩萨无二无别。只是因为我法二执,在内心形成种种设定,进而执著这些设定,才会从无限进入有限,甚至狭隘的状态。
依《行愿品》的观修原理,可以让心撤除一切设定,直接临摹佛陀品质。设定被撤除的当下,心就能从有限进入无限,以尽虚空、遍法界为对象。这样才有能力发起菩提心,真正确立“我要利益一切众生,接纳一切众生”的愿望。所以《行愿品》不仅可以快速集资净障,更重要的是,引导我们瓦解我执,打开心量,为发起菩提心奠定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心理基础,以凡夫的心境,想要接纳一切众生,其实是不可能的。
“受持菩提心品”则是在前面的基础上,进一步受持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菩萨戒)。
前三品的重点,是引导我们发起菩提心。此时主要是世俗菩提心,未来还要在智慧品的指导下,通过禅修体认空性,将此升华为胜义菩提心。
(二)菩提心的防护
第二部分是菩提心的心理建设,包括“不放逸品、护正知品、安忍品”。我们最初发起菩提心时,还会夹杂着凡夫心。在这种情况下,菩提心很容易受到染污,甚至因为贪嗔痴的力量强大而退失。如何保证菩提心不被染污,不会退失?
“不放逸品”告诉我们,修习菩提心必须遵循菩萨学处,即菩萨的行为准则。如果放纵贪嗔痴,就会偏离菩提心,偏离菩萨的行为准则。除了遵守菩萨学处,我们还要积极对治烦恼,以免陷入其中,退失菩提心。
“护正知品”告诉我们,想要安住于菩提心,必须保有正知正念。持戒的根本在哪里?就在于心。如果我们有正知正念的守护,是不容易犯戒的。反过来说,如果没有正知正念,仅仅靠意志力持戒是很难的,很容易心随境转,被烦恼左右,进而犯戒破戒。所以“护正知”是从根本上守护戒律,保证菩提心不被贪嗔痴所染污。
“安忍品”是有关忍辱的修行,对菩提心的修行也很重要。我们能否对众生心生慈悲,最大的障碍就是嗔恨心。对治嗔恨心,就是消除菩提心修行中的心理障碍。
通过“不放逸、护正知、安忍”这三品的修行,可以保护身心,使已经生起的菩提心不会退失,已经受持的菩萨戒不被染污。
(三)菩提心的增长、提升和圆满
第三部分是菩提心的增长、提升和圆满,包括“精进品、静虑品、智慧品和回向品”。
“精进品”告诉我们,发起菩提心之后,从集资净障的前行,到不放逸、护正知、安忍等,所有令菩提心增长的项目,都要精进修习;所有令菩提心污染或退失的因素,都要努力对治。正如四正勤所说:已生恶法令断除,未生恶法令不生;未生善法令生,已生善法令增长。
“静虑品”是引导我们通过禅修训练,进一步巩固菩提心,使之增长、稳定。著名的“自他相换法”就出自本品,是成就菩提心的有效途径。
“智慧品”是通过空性正见,引导我们从有漏心行进入无漏,从世俗菩提心提升为胜义菩提心。这是本论的重要内容,共167颂,也是理论最为深奥的部分。
“回向品”则是把修习菩提心的一切功德,从有针对性地回向到普及十方众生,并落到实处,从而圆满无上菩提的修行。
《入行论》就是由以上十品组成,阐明了从菩提心生起到圆满的完整修行,操作性很强,值得我们用心学习。
四、《入行论》的影响
在印度和西藏佛教史上,本论有着崇高地位,并留下众多注释。在中国,宋朝来华的印度僧人天息灾曾翻译本论,名《菩提行经》,当时题为龙树菩萨所造。我们知道,汉传佛教的佛经翻译和宗派建设,在唐朝已基本定型,及至宋朝,已从鼎盛开始走向衰落。如此精彩的一部论典,虽已传入中国并译成汉文,但在教界并没有引起多少重视。
近代隆莲法师曾翻译藏传佛教格鲁派大德贾曹杰的注解,名《入菩萨行论广解》,论文部分为传统的偈颂,文约义丰。2005年,我们在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戒幢佛学论丛”,其中也包括这部著作。近年来,随着藏传佛教在汉地的传播,《入行论》的影响日益扩大,有不少藏传大德的开示和书籍流通。此外,西方比丘尼佩玛·丘卓也曾解读本论,书名为《生命不再等待》。
我们上课所用版本是台湾如石法师翻译的。论文部分有适合背诵的格律体,即我们讲解依据的 ,还有白话的长短句,更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可以对照学习。此外,如石法师也撰写了关于《入行论》的导论、译注、集要,都可作为学习参考。
总之,《入行论》是一部理性且实践性很强的论著,学修本论,不仅对个人修学至关重要,对汉传佛教大乘精神的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入菩萨行论》
论序
现在正式进入论文,首先是论序。按印度的传统,造论前通常有“皈敬颂”。因为学法离不开对三宝的净信,这是我们接受本论的基础。为什么佛教经典对佛教徒才有效,基督教的《圣经》对基督徒才有效?关键就在于信仰。我们皈敬三宝,才能对佛陀所说的法信受奉行。另一方面,因为有佛菩萨出世,有祖师大德传承,我们今天才有机会听闻正法。所以在学法前,要对佛菩萨和历代祖师心生感恩,以示敬意。
1.法身善逝佛子伴,及诸应敬我悉礼,今当依教略宣说,佛子律仪趋行方。
2.此论未宣昔所无,诗韵吾亦不善巧,是故未敢言利他,为修自心撰此论。
3.循此修习善法故,吾信亦得暂增长,善缘等我诸学人,若得见此容获益。
论序有两部分。第一是表达作者对佛菩萨的礼敬,以及造这部论的宗旨,究竟要阐述什么内容。
“法身善逝佛子伴。”这一句是代表佛、法、僧三宝。法身,即佛陀证悟的真理,也代表佛陀所说的灭道二谛。善逝是佛陀十大名号之一,其他还有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无上士等。善逝即到达,通过圆满的善因,到达圆满的佛果。这个圆满之因就是菩提心,由此成就的圆满结果,包含断德和证德两方面。断德,是断除迷惑和烦恼,为涅槃德。证德,则是证悟大智慧,成就大慈悲,又称智德和悲德。菩提心的修行可以圆满三德,成就佛果。佛子伴,指追随佛陀出世的诸大菩萨。佛经中常常可以看到,每尊佛陀身边都有无量菩萨海会围绕。他们是成佛过程中的因位,果位就是佛陀。这些依佛陀教法修行的菩萨众,也是我们礼敬的对象。
“及诸应敬我悉礼。”除了佛菩萨,我们还要礼敬一切师长。对于菩萨道的传承诸师,以及现实中为我们开示菩提心教法、引领我们走上菩提道的师长,我们要心怀感恩,以身口意三门虔诚礼敬。这是代表佛菩萨和善知识在我们心中的分量,将直接关系到他们所产生的影响,关系到我们对法的受益。
“今当依教略宣说。”寂天菩萨表明:我是依据佛陀的教法,依据历代祖师大德关于菩萨道修行的教授,来造这部《入行论》,是有经典依据和思想来源的。关于菩萨道的修行,散见于不同经论中。尤其是瑜伽唯识的系统中,相关内容非常广泛,如《大乘庄严经论》《瑜伽师地论》等,在印度佛教中属于“广行”一脉,即菩萨的广大行。对普通学人来说,直接通过这些经论了解菩萨道的修行,会有一定难度。寂天菩萨所做的,是以简明的方式,将相关内容加以汇总、归纳和概括。通过学习本论,我们就能完整认识菩萨道的修行要领,知道怎样去实践。
“佛子律仪趋行方。”从广义上说,凡是皈依三宝者都可称为佛子,但真正意义上的佛子,要能荷担如来家业。也就是说,以成佛为目标的菩萨行者才能称为佛子。这里的佛子特指后者,佛子律仪则是菩萨戒,即菩萨学人所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包括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又称三聚净戒,引导我们关闭一切恶业之门,从自利和利他两方面落实菩萨行。
第二部分是作者的自谦,也包含造论的意义和目的。
“此论未宣昔所无。”寂天菩萨说,本论表达的内容并没有什么创见,都来自佛陀的经教,来自龙树、提婆、无著、世亲等诸大菩萨和祖师的论述。但我们要看到,本论在表现方式上是有特殊之处的,否则就没什么存在价值了。佛法传播是遵循契理契机的原则,契理就是“愿解如来真实义”,如实领会佛法真理,而不是像学者那样,必须发前人之所未发才有价值。对于学佛而言,如果你在佛陀所说之外还有创见,那就意味着不是佛法了。当然,针对教界已经流传的一些错误说法,我们要拨乱反正,但这还是属于“愿解如来真实义”的范畴,并非创见。契机则是针对时代需要和众生根机,用大家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善巧表达,是可以应机变化的。《入行论》正是遵循这一原则,在法义上契理,在形式上契机。
“诗韵吾亦不善巧。”因为我的文学水平不高,不擅长诗词格律,所以这些表达未必精彩。这也是寂天菩萨的自谦。事实上,《入行论》的文字理性和感性并举,逻辑严谨而充满诗意,且和生活息息相关,可谓引人入胜。
“是故未敢言利他。”从内容来说没什么创见,从表达来说不见得精彩,所以作者说:不敢认为我所造的论能利益大众。不敢,同样是出于谦虚,觉得自己没能力,不敢以利他自居。反过来说,如果能利益他人,当然是作者乐见的。
“为修自心撰此论。”我造这部论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这一方式,作为自己修菩提心、行菩萨行的机会。这个说法非常平实,就像教学相长那样,在为他人讲授的同时,也在督促自己学修,使自己得到成长。
这些都是作者的谦词。事实上,寂天菩萨对菩萨道修行有着深厚的教理和心行积累,《入行论》正是建立在他编撰的《学集》和《经集》基础上。在这两部论典中,引用一百多种经论的内容,体现了作者对大乘修行的广泛研究和思考。从《入行论》来看,寂天菩萨的研究并不是像现代学者那样,收集相关材料后加以归纳,从中得出结论,而是紧紧围绕菩提心,将经论内容和个人修行相结合。所以这些论述不仅是理论,还有很强的实践性,是作者修习菩提心的切身体证,并不单纯是理论汇编。
“循此修习善法故,吾信亦得暂增长。”善法,指菩提心、菩萨行,即整部《入行论》的内容。寂天菩萨以自身经验告诉我们,在造论过程中,使他的信心和菩提心日益增长。可见,用什么方法学习和写作非常重要。如果像社会上的学者那样,用纯学术的方法研究,可能写出几十本书了,对佛教还是没有信仰。但如果我们遵循佛教闻思修、信解行证的理路,遵循理解、接受、运用的方法,那么学习和写作的过程,也是修行的过程。只有真正理解之后,才能发自内心地接纳,转变为自身观念。进而运用这一观念,逐步改变心态乃至生命品质。所以关键是把学习变成修行,而不仅仅是了解知识。我希望,大家也能把学习本论作为修习菩提心的过程,从菩提心的发起,到坚固、增长,直至圆满。
“善缘等我诸学人,若得见此容获益。”那些根机、爱好和我相近的学人,如果有缘见到这部论典,应该能从中受益。虽然作者自谦,不敢认为这部论能够利他,但不等于说不愿利他,更不等于说不能利他。事实上,寂天菩萨撰写此论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众生,让大家都能从这一殊胜教法中受益。
序论共3个偈颂。作者在礼敬佛菩萨和传承祖师后,告诉我们,他把撰写此论当作修习菩提心的过程,从中得到成长,同时也希望帮助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