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夏中级茶课开示

济群法师

  首先要随喜茶专项组的不懈努力。去年推出的初级茶课好评如潮,今天又为首届中级茶课静修营提供了丰富的课程内容。从中华茶与禅到日本茶道,从茶叶选品到茶具选配,从禅茶空间到茶会仪轨,中级茶课对禅茶的表现形式和用心方法,都做了很好的提升。按照惯例,我的任务是给大家做个开示,那就讲几点吧。

一、何为禅?

  佛法所说的禅分为两种,一是禅定的禅,一是禅宗的禅。

  1.禅定的禅

  禅定的禅,属于定的范畴,是通过止的修行,让心专注一处。止禅的九住心,就是描述从专注一境到最后得定的九个阶段。

  佛典说,有国王想知道人的专注力到底有多强,就找来一个犯人,让他捧上满满一钵油,从街头走到街尾。如果能一滴不漏,就免去死刑。犯人端着油行走的途中,国王安排了各种歌舞、杂耍来诱惑他。等他把油端到街尾,国王问他走路时看到了什么,他说,什么都没看到。

  这就是禅定的修行,心无旁骛,专注一处。在观呼吸的修习中,以呼吸作为锚点,把心专注在呼吸上,就是修禅定的禅。

  2.禅宗的禅

  茶课所讲的,是禅宗的禅,属于慧的范畴。

  禅宗的禅,本质就是每个人内在觉醒的心。禅宗所做的,是开启觉醒的心;三藏十二部典籍所做的,也是认识觉醒的心。这是宗门和教下的共同目标,也是佛法修行的核心问题。

  禅宗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不立文字”,并不是说禅宗没有文字。相反,禅宗的典籍很多,仅《禅藏》就有一百册。而是说禅宗不同于常规修行,不是通过闻思经教、树立正见,再依正见修习止观,而是走经教之外的理路。禅者的修行,就在日常生活中,穿衣、吃饭、待人接物都是禅修。禅宗祖师们教导学人的方法也独具特色,不是讲道理,而是机锋棒喝,比如著名的德山棒、临济喝,就是在生活中观机逗教,直指本心。

  为何不多讲道理?人的认识有两个层面,一是理性的层面,要分别思维;一是直觉的层面,不要分别思维。八步骤三种禅修的前四步属于前者,先通过分别思维改变认识。而禅宗属于后者,是直接打掉分别心,开启内心纯净的直觉。凡夫“起心即错,动念即乖”,面对总想讲道理的凡夫心,禅宗独辟蹊径,或者一声断喝,或者当头一棒,先打得人不明就里,思维中断。这种无法思维的状态,正是直接认识本心的绝佳时机。

  禅宗采用种种独特的接引方式,“直指人心,教外别传”,是有至高至顿的见地为依据。禅宗认为,每个人都有佛性,都有自我拯救的能力,都能成佛。《涅槃经》《圆觉经》《楞伽经》《楞严经》《如来藏经》等一系列大乘经典,都在阐述一切众生具足平等佛性,佛与众生平等无二的见地。有此见地,禅宗才会提倡顿悟,使用霹雳手段,教人直接体认佛性,毫不拐弯抹角。

  禅,是最高的智慧;禅宗,是顿悟的法门。但是,顿悟需要满足两个条件:老师是明眼宗师,学人是上根利智。

  佛教认为,人的根机有钝利之分。钝根是指心灵尘垢厚重,利根则是心灵尘垢极薄,内在智慧时时闪耀。就像五祖一见六祖,就知道“这葛獠根机太利”,不同寻常,稍加点拨,就能明心见性。就像天上云层很薄,轻轻一阵风就能吹开,光明自然显现。

  顿悟固然痛快,但想够得着禅的智慧,却需要通过次第修学打好基础。否则,即便在特殊因缘下见到本心,终究是修不好的。另一方面,次第修行并非遥遥无期,有禅的见地、顿悟的高度,就能有直了成佛的信心和决心。

二、禅宗的历史

  我们今天所学的佛法,诞生于印度。

  印度文化自古就有探寻生死之道的传统。印度人普遍关心两大问题,一是轮回,一是解脱。佛陀成道后,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宣说四谛法门和十二缘起,标志着佛法出现于世。

  四谛法门,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包含两重因果,是佛法修行的总纲。苦谛和集谛阐释了轮回的因果,灭谛和道谛揭示了解脱的因果。生命的意义,在于从轮回走向解脱,从迷惑走向觉醒。佛法的三藏十二部典籍、八万四千法门,都没有离开四谛法门这一总纲。

  1.佛陀拈花,达摩东渡

  禅宗的起源,充满了诗意的浪漫。

  尔时,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起一朵花,示于众人。大众不解其意,唯有迦叶尊者破颜微笑。大概迦叶尊者平时不苟言笑,这一笑,格外生动传神,所以用“破颜”二字描述。

  佛陀拈花,为大众展示了真理的实相,是觉性的显现。迦叶微笑,是当下领略佛境,会悟佛心。于是佛陀说道:“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付诸于汝。”将禅宗心印传给大迦叶。

  佛陀未说一法,迦叶未答一语,一花一笑之间,开启了禅宗以心印心的传承。此后禅宗在印度代代相传,至菩提达摩祖师,为印度禅宗第二十八祖。

  据禅宗典籍记载,“摩观中土有大乘气象”。达摩祖师看见中国有大乘气象,国人有大乘根机,就从海路来到广州,并去南京见到笃信佛教的梁武帝。梁武帝听闻达摩是印度来的高僧,很是高兴,两人展开了一番有趣的对谈。

  梁武帝问:“我即位以来,建寺院、写经文、度僧出家,有多大功德?”心想我这功德很大吧?

  达摩祖师直言以对:“并无功德”。

  被泼了冷水。梁武帝追问:“那什么才是真正的功德?”

  达摩祖师就说:“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功德并非外在的事业,而是心性的修养,是体认内在心性的功夫。

  心性修养与外在事业并不矛盾。如果不着相,做事也在成就功德。如果着相地做事,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会在乎自己的感觉,贪著所做的事业。心不清净,自然与功德无干。

  梁武帝接着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这次问个大的,要讨教佛法最高的真理。

  达摩祖师回答:“廓然无圣!”廓然,意思是空空的,什么也没有。一般人总会着相,觉得真理总得是个什么样子才对。而佛法的最高真理是空,超越一切现象。当然,这个空和无,并不是断灭的空和无。

  “对朕者谁?”梁武帝诘问道。你刚才说没有,那你自己到底是谁?

  达摩祖师回答:“不识。”

  平常人执著外在形象,容易理所当然地回答“我是达摩”。但是圣人的回答,是从最高真理而来。“不识”,是说佛法的最高真理超越二元对立,没有所谓的你,也没有所谓的我。 可惜梁武帝听不懂,达摩祖师一看因缘不契,就离开南京,到嵩山少林寺面壁去了。

  2.将心来,与汝安!

  在少林寺面壁九年,达摩祖师等来了二祖慧可。一如当年佛陀拈花、迦叶微笑的别开生面,达摩祖师接引二祖慧可的手法也非同一般。

  二祖跪在雪地里求法。达摩祖师考验他的诚心,也不理他。见慧可连续跪了三天三夜,就问他要什么?二祖说自己为求法而来。

  达摩祖师说:“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意思是过去诸佛为法舍身,你随随便便说一句想要求法,就可以得到无上妙法了吗?

  二祖是习武之人,挥刀砍下左臂,供养祖师,以表诚意。史称“断臂求法”。

  慧可向达摩祖师祈请:“我心不安,乞师与安。”之所以在雪地跪了三天三夜,又砍下手臂,是因为心还不曾安住,所以求师父为自己安心。

  达摩祖师就引导他:“将心来,与汝安!”把你的心拿来,我给你安!

  安心,是佛法修行的大事,也是现代人的刚需。今天这个时代,人人都在寻找安心之道,但多数人都不懂得向生命内在去找寻,只会一味外求,追逐地位、财富、感情、家庭、事业等等,以为有了这些就能安心。然而,整个世界无常变幻,这些外在依赖无一不在变动之中,如何能给人安全感?

  佛法告诉我们,每个生命内在都有一种深层的稳定,只要认识它,找到它,就能彻底安心。所以人们真正该做的,是看清那颗不安的心是什么,探寻生命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最终找回本心。

  二祖向内观照,寻找自己不安的心在哪里、是什么。向内寻找,观照自心,是禅宗的用心方式。我在带领大家禅修时,教大家学习审视自心,如《楞严经》中的七处征心,从各种视角来探究:心,有没有颜色?有没有形象?在身体之外?还是在身体之内……

  我们的心,到底在哪里?

  很多人每天活在念头和情绪中,却从未观察过念头和情绪到底是什么,心到底是什么。因为看不清,一个念头就能让人寻死觅活,稍不如意就会引起情绪爆发。而佛法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最好的心理治疗师,我们的心固然会因无明产生种种情绪,但它也有内在的观照力,能化解一切情绪。

  二祖一番寻觅后,向达摩祖师报告:“觅心了不可得。”当我们真正向内审视时,就会发现,所谓的“心”并非实有,所有的念头都会空掉,所以“觅心了不可得”。

  达摩祖师给他印定:“与汝安心竟!”

  禅宗的手法,就是教人向内观照,从起心动念处体认心性。或是通过审视念头认识本心,或是看见你执著什么就帮你打掉什么,直接破除执著。

  3.一花五叶,直指本心

  在中国禅宗史上,从初祖达摩到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都是衣钵为证,一脉单传。直到六祖慧能座下,不再以衣钵为信,出了很多有名的弟子,如菏泽神秀、青原行思、南岳怀让等。此后禅宗又分出五家,即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史称“一花开五叶”。其中,临济宗又分出杨歧派和黄龙派,总称“五家七宗”,禅宗法脉广布天下。

  禅宗的分支,主要不是见地不同,而是禅风各异,所谓德山棒、临济喝、云门饼,还有大家熟悉的“赵州茶”。赵州和尚的“吃茶去”,就是在对学人说法。一般人吃茶,关注的无非是茶汤、茶色、茶器、茶品。禅师的“吃茶去”,是借喝茶让学人认识喝茶的心,在心不在茶。同样,云门祖师常让人“吃饼”,目的也不是吃饼,而是去认识吃饼的心。德山棒、临济喝手段峻烈,是为了打掉对二元世界的执着,对能和所的执著,对自我感觉和现象世界的执著。

  普通人脱不开对能所二元的执著,总在评善恶、辨美丑、分自他、论好坏。禅宗的种种特殊手段,都是为了直接超越二元,体认不二的心。禅修要处理的能所二元,一是念头,一是影像。每个人因为所受教育和人生经验不同,会形成自己的一套认知模式。透过这个模式看世界,生起的每一个念头背后,都隐含着各种观念、动机、体验;看到每个影像,都会赋予它种种判断,带动相应情绪,引发后续心念,如此念念相续,成团成片。所以,人们无法看到纯净的影像和念头。我们以为看见了“如实的世界”,其实都自带认知模式的烙印,并不能对世界作出如实呈现。

  唯识宗说:人在认识念头和影像时,心会面向两种选择。带着我执和法执去认识,生命就进入遍计所执,进入轮回;如实观照,才能超越对念头和影像的执着,证悟空性。禅修所要培养的,正是如实观照的觉知力,其关键是保持知道。我们要学会清清楚楚地了知当下,知道念头、影像的生灭,不对立,不评判。让心像监控系统的摄像头一样,小偷来了,知道小偷来了;小偷走了,知道小偷走了。只保持纯净的了知,就能“认出念头,体妄即真”。   做到只是单纯地觉知,心就能逐渐安住在空旷和清明中,念头来去就不再会造成伤害。就像小偷进了空房子,没什么可偷,只好逛一圈就走了。

  如何把心安放在清明的觉知上?禅宗的手法就是直指。从佛陀拈花、达摩东渡,到一花开五叶,形成五家七宗,禅宗的特点在于直指本心。这个本心就是觉性,它既是禅的本质,也是佛的本质。

三、禅与茶的关系

  1.禅宗丛林的修行生活

  中国的寺院大体有几类。有的是讲寺,以讲经说法为主;有的是净宗寺院,以念佛求往生为主;有的是律宗道场,如苏州西园寺就是律寺,正式名称为戒幢律寺。戒律的两大功能,一是规范行为,二是提供管理制度,是个人修行和僧团共住的保障。所以在佛教传入中国早期,不少寺院都属于律宗。

  禅宗形成之初,禅师们大多住在律宗道场。由于律寺的管理不易和禅宗修行相应,大家希望能有符合禅宗修行需求的道场,于是有了“马祖兴丛林,百丈立清规”。马祖道一禅师始建禅宗丛林,“不立大殿,唯树法堂”,一切以修行为要。禅寺最重要的三个地方,即讲法的法堂、坐禅的禅堂、吃饭的斋堂。

  既然以修行为要,方丈的人选就格外重要。唐宋时期的禅院,方丈必须由明眼宗师担当。他自己已经开悟,在指导修行上又很有经验,四方学子就会云集而来,向他学禅。禅师的任务就是指导大众修行,答疑解惑。求法者也非等闲之辈,所以,很多师徒间的精彩对话,被记录下来汇辑成书,如《景德传灯录》就记载了许多禅门祖师的机锋论辩,世称公案,代代传颂至今。

  公案的发生场合,往往不在禅堂,而是在日常劳作和生活中。这与禅宗丛林必须自给自足有关。按照印度佛教的传统,出家人托钵乞食,不事劳作。历史上,很多宗教的修行人都是接受供养、专事修行的。今天的南传佛教依然保持了这个传统,能出家修行的人,在社会上备受尊重。但在中国人的世俗观念中,“馋当厨子懒出家”,不劳作就是偷懒,乞食更会受人轻践。

  由于乞食制度在中国行不通,所以马祖道一、百丈怀海就建立了禅宗的丛林制度,提倡“农禅并重”“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禅寺建在山中,开荒耕种,养活自己。因此,日常劳作、喝茶对谈就成为祖师们的悟道因缘,这样的公案比比皆是。

  禅者的生活简单,丛林的管理也简单。方丈是精神导师,只管领众修行,不管具体事务。另有四大班首作为方丈的助教,即首座、西堂、后堂、堂主,协助方丈指导大众修行。行政管理由八大执事各负其责,分管客堂、库房等事务,八大执事下又有各种“头”。如净头管清扫厕所,库头管库房,菜头管菜地,茶头管茶事等等。需要所有人一起干的活,就敲钟集众,叫作普请出坡。方丈也是头,叫堂头大和尚,是所有“头”中的头。

  住宿也很简单。禅堂有广单,在大通铺上,一人挨着一人,没有私人空间。大家无我共住,同吃、同住、同劳动,过着简朴的生活。丛林中,每天除了劳作,就是禅坐。遇到问题,就向方丈或班首请法。方丈也会上堂说法,有疑问可以当场求教。

  禅宗认为,穿衣吃饭、搬柴运水、行住坐卧、语默动静都是修行。禅师之间则以本分事相见。所谓本分事,是立足于对觉性的体认,超越一切事相。一个真正的禅师,随时都在日常生活中指点学人,怎样认识并契入本心,然后安住于此,时时保任。这些生活中的点化,不需要很多道理,只要有好的方法,好的老师,就能让学人时时保持觉知。我们现在提倡的正念禅修,也是希望大家做每一件事,都带着专注和觉知。

  禅的修行,就在日常生活中,超越宗教,超越道理。也许有人会说,那就不要学道理,赶快顿悟好了。要知道,体认心性的修行,并非人人触手可及。禅宗自明清以来一路衰落,就是因为不重视见地,不重视闻思,不重视基础,导致学人不知该怎么用心。即使禅法再好,也修不起来。

  禅宗以无门为法门,没有固定的门路。遇到好的老师,可能给一巴掌就开悟了。比如灯录记载了云门祖师文偃的开悟因缘。文偃去参访他的老师睦州和尚,被老师从门里推出。不等文偃后脚跨出门槛,睦州和尚把门一关,把他的脚夹折了,而文偃也开悟了。在禅者心中,能悟道是天大的事,腿瘸不瘸不足为虑。

  可见,禅在生活中,生活就是禅,是中国禅宗的家风。过去的禅师随时能开悟,也得益于丛林简朴的生活。因为环境简单,生活简单,修起来就容易。今天的人环境复杂,生活复杂,人心更复杂,如果不能让生活简单下来,修行很难成就。

  2.丛林里的茶与禅

  茶,在丛林中占据独特地位。

  禅寺生活极为简单,除了出坡劳作,只剩下吃饭、喝茶、上厕所。而丛林的劳作,除了种粮、种菜,就是种茶。阅读历代灯录,会发现茶的身影随处可见。禅者们不是在种茶、采茶、制茶,就是在泡茶、喝茶,接引大众吃茶去。

  在丛林生涯中,茶,既是重要的生活元素,也是重要的修行元素。在禅门要务中,茶,既是禅师的常客,也是入禅的常课。禅的关键是用心。今天的武夷山、云南,很多人在种茶、采茶、制茶,但因为没有禅的用心,这些都不是禅修。只有带着正念种茶、采茶、制茶、喝茶,才会富有禅的智慧,触及禅的高度。

  禅堂打七时,每天会喝好几次茶。喝茶本身就是禅修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打坐的重要助缘。过去很多禅堂通风不太好,光线也比较暗,加上坐禅时间长,或是因为劳累等身体原因,人容易昏沉,喝茶可以驱赶睡意,起到醒神的作用。如果是陈年老茶,还有安神和通畅气脉的功效,可以助力禅修。

  禅师们日常喝茶,更是接引徒众的重要方式。就像我们知道的“吃茶去”,就是在教人体悟本心。灯录中的很多公案,就发生在师父借茶点化学人之时。

  《五灯会元》记载,龙潭崇信禅师给天皇道悟禅师做了多年侍者。有一天,他向师父辞行说:“师父您从来不给我讲法,我要走了,去别的地方求法。”

  师父说:“我怎么没给你讲法?”

  崇信禅师不解地问:“您几时讲给我了?”

  师父说:“你奉茶来,我接过你的茶;你端饭来,我接过你的饭;你来行礼,我接受你行礼。我哪一处不是在给你讲法?”禅师的引导比较无相,一般人可能看不懂。

  除了应机设教,茶的妙用还被写入丛林清规,是常规活动、礼仪轨则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是禅院生活的经典要素,蕴含中国禅独有的精神内涵。清规中,对禅修时该怎么喝茶,重要庆典中该怎么喝茶,执事请职任职时该怎么喝茶,寺院普请喝茶时该怎么喝茶,都有详细的规范。昨晚茶会的仪轨,就是茶专项组借鉴历代清规的茶会礼仪,做了别院版的呈现。用茶礼摄心,能更好地帮助学人静心、安心,乃至体认本心。

  总之,丛林生活中的茶,与禅密不可分。有禅的智慧,喝茶也是修行;不了解禅的内涵,喝茶就只是喝茶。现在社会上的很多茶空间,外在形式也能做得像模像样,但因为缺少禅的精神内涵,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禅,不懂得如何通过喝茶契入禅的境界,环境营造得再好,也只能让人静静心,作用十分有限。

  3.中国禅茶与日本茶道

  唐宋时期,日本人仰慕中国文化,派出一批又一批僧人、学士、官员来中国学习。随着大唐高僧鉴真东渡,日本遣唐僧人最澄、空海、荣西、圆尔辩圆、南浦照明等学成归国,禅茶连同佛经、禅法、清规、茶种、茶会、茶礼等陆续被带到日本。大家今天熟知的日本茶道,就源自唐宋禅林的禅茶。

  茶进入日本后,前后经历了两次风格演变。

  早期的中国茶,主要进入日本宫廷贵族阶层,茶风奢靡华贵,重视茶器的尊贵精致,追求礼仪的典雅繁复。后来,日本高僧一休宗纯及门下的村田珠光、武野绍鸥等,极力倡导中国禅茶的自然朴素之风。以日本茶道之祖村田珠光首倡的草庵茶为代表,紧小空间、陈旧器物、拙朴茶风逐渐成为日本茶道的主流。被称为日本茶圣的千利休,是武野绍鸥的弟子,他将拙朴茶风、侘茶之美发挥到极致,并通过严格的认证制度传承至今,使日本茶道在全球独领风骚。

  4.重建中国禅茶精神

  唐宋时代,禅者们大多喜欢在山林修行,在湖南、江西、福建一带的山区,禅寺多,好茶也多,出了很多著名的禅宗祖师,如前面提到的南岳怀让、马祖道一、百丈怀海、石头希迁等。直到今天,禅宗寺院的禅茶,还保持着最初的拙朴之风。我早年住过闽侯雪峰寺,是唐朝雪峰义存祖师的道场,当时都是这样喝茶。

  山中禅林,环境清幽,禅者也不求器物精美。简朴空间、寻常茶器,就是中国禅茶最天然的模样。这种风格直接影响到日本草庵茶、侘茶的出现。侘茶提倡的侘寂之美,与现代时尚的侘寂之美,从源头到内涵都有本质区别。它不是为侘寂而侘寂,而是茶器和空间被时光浸润后自然呈现的古旧之美、沉静之美。

  今天的人,普遍不知道精神追求为何物。无论是以侘寂为时尚,还是以奢糜为骄傲,在意的都是外在形式。这种没有精神内涵的物质生活,一无灵魂,二无营养,既不能安顿身心,更谈不上滋养生命。

  中国禅的风范,通过茶和茶道传遍整个日本,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从禅诗俳句,到茶器茶服,影响遍及日本文化的方方面面。我们借鉴今天的日本茶道,首先要知道,其源头是中国禅茶,同时也要为今天的茶文化重新赋予禅的内涵,将茶生活带入禅的境界。

  中国是茶的源头。千百年来,喝茶早已融入国人的日常生活,家家都有,人人都会。朴素的空间、简单的茶器,只要融入禅的智慧,就能安顿身心。以茶为媒介,承载禅的智慧,走进千家万户,帮助更多人安顿身心,是大众的需要,也是当利益更多人的大方便。

四、煮好一壶茶

  1.初级茶课,普惠大众

  静心空间、静心茶器、静心茶礼,初级静茶七式从静到动,把泡茶、喝茶带入静心禅修,一经推出便广受欢迎。很多人喝茶几十年,第一次发现喝茶还能有这么好的体验。所以,尽管大家这次来学的是中级茶课,但我们服务社会的重点还是初级茶课。

  初级茶课采用大众化的呈现方式,仪式感很足,更容易让人安心。从感恩有礼、静心备器,到煮水听茗、温器传香,再到泡茶醒心、平等分茶,最后带着觉知,专注地吃茶。还有静场七事中的本来空,整个过程招式流畅,一气呵成。同时,进入静场七事营造的禅意空间,容易收摄身心,语音提示也能有效引导专注和觉知的训练。借助这些善巧的设置,每个人都能学会带着正念泡好一杯茶,喝好一杯茶,把禅的智慧融入茶中。

  现代人的心很散乱,没有特定的氛围、环境、仪式感,很难静下心来。借助强大的禅意氛围令心安静,学会正念的用心方式,培养专注力和觉知力,是推广初级静茶七式的重点。

  2.煮茶观心,无念安禅

  中级静茶七式各环节的名称,与初级茶课大体一致。主要区别是煮茶观心这一式,技术要求比较高。

  首先,煮茶本身涉及很多技术要领,前行准备必须做足。无论是选茶、备茶、择水、备器,还是起炭、煮水、布席等,每一项都需要学习专门知识,还要反复练习才能熟练自如。

  其次,相比初级茶课的大众化,中级静茶七式更细腻,更讲究,更适合禅院生活,环境要更禅意,器物要更拙朴,空间要更纯净。

  环境的营造很重要。现代人忙碌不堪,必须有一个很有摄受力的场,才能让人一进入就静下心来。这两天,大家要学习的内容很丰富,如何淘茶、存茶,如何选茶具、茶席、茶炉、如何布置茶室、营造茶空间,都有专门讲解。之所以如此讲究,是因为它们会影响场的气韵、心的安住。就像很多人来到别院,感到所有建筑与自然景观完全融为一体,没有任何对立和冲突。在其中走走、看看,人也舒服,心也安静。这就是场的力量。

  同时,煮茶观心环节对心性的要求也更高。等待煮茶时间很长,只能无事可做地坐着,很多人会感到无聊。其实,无聊是修行的好机会。因为它意味着心没有一个所缘可粘,是能所对立最弱、最容易被突破的时候。

  过去的人,每天总会有些时间跟自己待在一起,晒晒太阳,赏赏月。如果是个修行人,这样的无聊正好用来认识本心。但现代人不能忍受无聊,要一刻不停地抓取什么才行。要么拼命做事,要么看电视、打游戏,能和所紧密连结,让心掉入其中,似乎不再无聊。有了手机,更没法让心闲着,睡不着了,半夜三更都要爬起来刷手机。

  从不让心和自己呆在一起,就没条件审视自己的心,不知道抓取的心是什么状态,没着落的心是什么感觉,既不懂得给自己留点无聊时刻,能无聊的时候也不知该如何享受。享受无聊,就要学会无念的禅修。等待煮茶、静心喝茶的时候,学会带着正念,对周围一切保持清清明明;不喝茶了,就悠闲地待着,什么都不做。

  这种什么都不做的能力,正是在学无为。有人说,什么都不做地呆着,我就会打妄想。那不是什么都不做,那是在打妄想。所谓什么都不做,是指不主动做任何事。一般人因为做不到什么都不做,总要打妄想。这时就要学会不去搭理妄想,只是单纯地知道自己“正在打妄想”,不支持,不跟随。能这样做,即使打了妄想,也是什么都不做。

  事实上,只有学会什么都不做,才能开始练习两种能力:一是想做就做,做就做好的能力;一是不想做就不做,让心安静的能力。比如,想不生气就能不生气,想不跟着欲望跑就能不跟,只是安安静静地坐在念头的河岸上,看念头来来去去,产生、消失,产生、消失……  想做就做的本事,人们多少都会有;想不做就不做,只安静地呆着,还能不陷入我执和法执,会的人恐怕不多。

  煮茶的时候,一个人,或一群人,老老实实坐着,不做任何事,不玩手机,也不跟着念头跑,让茶在炭炉上煮着,煮多久就坐多久……这就是在训练不做任何事的能力,就是在学无念禅修。这个能力,现代人特别需要,也特别不容易修成。

  在去年的丁香茶会上,我开示了如何从正念到无念,从有修到无修,从有作到无作,就是为了帮助大家获得无念、无为的能力。这是学习“煮好一壶茶”需要具备的认识。

五、打造安心茶室,落实禅意生活

  末法时代,修行如一人与万人敌,特别需要相应的环境,来帮助抵挡众多的诱惑、强大的串习。

  1.传统文化,安顿身心

  这几天,我看见有些父母为了图省事,自己做定课就给孩子个手机,结果孩子玩手机比父母做定课还认真。玩手机的串习养成,孩子也可能毁了。这是现代家庭的普遍现象。在家修行为什么难?因为今天的家庭是我执的天地,串习的堡垒,放逸和懈怠的温床。想真正把修行融入生活,首先要从改变家庭的生态环境开始。

  过去,很多人家里有佛堂。我小时候家里也有佛堂,全家人早上一起做功课。不过,那时学佛被斥为迷信,念完经还要把佛像藏到阁楼。相比之下,现在学佛幸福多了。但有些家庭未必合适设置佛堂,但布置一间安心茶室,还是容易做到的。企业也可以设一间安心茶室。现代人看重利益,如果没有企业文化,企业就是一个纯利益的群体,管理起来会困难重重。

  好的家庭,要有家庭文化;好的企业,要有企业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讲究修身齐家,提倡学以成人。对于人际关系,儒家讲五伦,佛教讲六伦,都认为人与人之间要有共同的道德规范,相互的责任义务。一个家庭,如果每个人都遵从行为准则,处好各种关系,就能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所以,以前的家庭即使人口众多,也能和睦相处。

  家庭没有规矩,问题就越来越多。有的小家庭,不要老人,不要孩子,两个人还处不好。还有很多家庭面临孩子叛逆、夫妻不忠、父母养老、生死归宿等问题。很多人活着不知道该怎么好好活,临终不知道该怎么好好死。信仰缺失、精神匮乏,成了社会常态。

  中国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丢掉了优秀的传统文化,以至家不像家、人不像人,真正健康的人都不多。每个人都有家庭伦理、身心健康、安身立命、精神追求的问题,而现代教育在这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今天的人,物质上追求极致体验,制造一个普通产品都要精心设计,对于生命这么重要的产品,怎么可以不教不学,不闻不问,让它野蛮生长?

  面对这种现状,如何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迫在眉睫。习主席最近的讲话中,也讲到如何立足于中华五千年文明,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当中国逐步强盛起来,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儒释道的文化人格虽不尽相同,却都是培养优秀品质的生命教育。儒家讲修身养性,教人从修身、做人到成为有德的君子,乃至成贤成圣。佛法讲明心见性,教人通过证悟心性,成为圆满智慧、慈悲的觉者。道家讲无为的智慧,逍遥的人生,教人不为物役,返璞归真,成为至人、神人、圣人。这些理想人格,千百年来一直指引国人做人做事、定国安邦,对今天的人更有着特殊的价值。

  通过学习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每个人都可以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向得到良性成长。以修身为本,造就美好的自己。有了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质,就能更好地服务社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每个国民的身心健康。如果只有功利的教育,技术的教育,没有做人的教育,培养的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缺乏健康的身心、仁爱的精神、健全的人格,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快,社会和心理问题只会越来越多。

  2.安心茶室,禅意生活

  希望安心茶室走进各个家庭和企业,成为人们喝茶、读书、探讨静心慢生活的静心之地。

  大家坐在茶室,一起喝喝茶,学学中医养生按导,读读《大学》《中庸》《论语》《老子》。有了佛法智慧的统摄,懂得因果原理和空性智慧,儒家很多做人的美德,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就不再被当成单纯的道德教条,而能在家庭、企业、社会生活中得到自觉落实。

  安心茶室也可以是学习、禅修的空间。有这样一方静心地,三五亲人、十余好友一起喝喝茶,学学初级或中级茶课,聊聊断舍离等环保生活方式。当书香和分享成为常态,家庭的氛围、企业的人际关系马上就会不一样。

  现在的家庭中,两个人呆着,还在各玩各的手机。身体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心却活在各自的手机世界和自我感觉中。要改变这种冷漠、无感的氛围,让心从手机回归现实世界,必须学习并传承儒释道文化,重建国人共同的信念、文化和精神追求。

  我们推广安心茶室,正是为了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千家万户。在此学习传统文化,让自己的家先暖起来,自然能给身边人良好的示范。亲朋好友来拜访,感觉家中有个安心茶室确实很好,也会回家布置起来,带着家人喝喝茶、读读书,学学传统文化。有了良好氛围,传统文化就能真正融入家庭关系,融入企业文化。

  立足于安心茶室,可以进一步打造禅意空间,落实禅意生活。禅意生活崇尚的不是奢侈,而是简朴;不是没有精神内涵的物质生活,而是富有禅的智慧的简朴生活。生活成本会更低,生命智慧却会更高。

  有了禅意生活环境,就可以把更多传统文化的生活形态带进家庭。未来我们的静心慢生活课程,除了禅茶、养生、素食、断舍离,还会有禅诗读诵,《大学》《中庸》等经典选读。我们会把有益于当代人修身养性的课程整理出来,送进更多的家庭、企业乃至寺院,更好地服务社会。

  这样去做,就会为弘扬传统文化形成良性的生态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每个人都能健康成长,还能帮助更多人健康成长,变得道德高尚、富有爱心, 真正实现自利利他、自觉觉他。只有这样,我们的世界才会更加祥和、安宁。

  今天的世界,人与人休戚与共,国与国祸福相依,人类确实走进了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如果别人都过不好,走在路上,不知道身边谁是精神病人,我们能过得好吗?所以,大家一定要发菩提心,创造更多的善因缘,用安心茶室传递东方智慧,传递禅的精神,让世界走向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