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玉佛寺“觉醒文化周”与哲学家周国平对话
主持:施琰(SMG著名主持人)
嘉宾:济群法师(戒幢佛学研究所导师)、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 研究所研究员)
主持: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来到第十五届“觉群人生讲坛”的现场,让我们一起跟随佛陀的智慧光芒,同时也共享夏日的文化清风。今天是双休日,大家来到这里,相信对内在清凉有一份诉求,也相信大家能满载而归。说到“觉群文化”,要追溯到15年前。在觉醒大和尚的倡议下举办了觉群文化周,邀请业界专家给大家传经授道,同时通过佛教文化,让我们对人生有清醒的认识。今年进一步推出“觉群人生讲坛”,希望使佛学与医学、哲学、艺术有多方面的碰撞,让我们以更开阔的思路认识人生。
本场讲坛的入场券在网上发售时,不到2小时一抢而空。超过800个座位能这么快发售完,在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意料之中,是本场重量级嘉宾的人格魅力决定的;意料之外,是“觉群人生讲坛”今年刚举办,就有这样的热烈反馈,可见要常态化。我们尊敬的嘉宾,分别是戒幢佛学研究所导师济群法师和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的周国平先生。
很多人说,我们生活在浮躁的时代,习惯碎片化,乃至和朋友一起吃饭、放松的时候,都是低头一族,不能眼睛对眼睛。虽然很多人意识到了问题,但对如何解决依然迷茫。因为我们被欲望和烦恼捆绑,很难看清自己。这就需要停下脚步,体会一下自己的心。一位是高僧,一位是学者,他们怎么看待佛法和人生?我们非常期待。
一、教育不是培训工具
主持:感谢两位在百忙之中来到现场。我们首先请教的,是和教育相关的问题。教育是百年大计,在座很多听众已为人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但对中国教育的现状往往忧虑多过欣喜。对于目前出现的诸多问题,不知济群法师怎么看?
济: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现行教育到底存在什么问题,会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并让人为之担忧?说到教育,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教育者,二是教育内容。其中任何一方出现偏差,都会影响到教育效果、受教育者,乃至整个社会。因为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包括中国梦的实现,关键就在于人。可以说,有什么样素质的中国人,最终就会实现什么样的中国梦。
现行教育的重点是传播知识技能,却不重视做人的教育。这种危害或许不会在短时间显现,也不是一两次考试就能看到的,但必然无法幸免。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人类的生产力固然惊人,但破坏力同样惊人。如果缺乏道德准则,那么掌握的科学技术越先进,商业手段越丰富,潜在危害就越大。从那些让全世界危机四伏的核武器,到我们身边的各种假冒伪劣,乃至破坏环境、有害健康的商品,究其源头,无不是“教育”的结果。
缺乏做人的教育,不仅使现行教育乱相丛生,更是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源。什么是做人的教育?我觉得,既包括如何建立精神追求和道德准则,也包括如何拥有健康生活,身心安乐。在这方面,传统儒家是关于做人的教育,而佛教被称为心性之学,是做人的根本所在。因为决定生命品质的关键,就在于他有什么样的心性。如果一个人心灵扭曲乃至疯狂,那么他掌握的知识越多,危害也就越大。
遗憾的是,现行教育在这方面极其薄弱。一个人求学期间,正是心灵成长的关键,如果在此阶段不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会把这种缺失带入社会,甚至伴随一生。所以,未来应该大力弘扬东方传统文化,这将成为人们长久受益的精神财富。
主持:我们已经发现,出现问题本身就是改变的开始。如果大环境无法改变,其实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身边做起,教孩子怎样做人。从哲学层面,应该认可二元法,而且有个说法是,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周老师您站在哲学的角度,怎么看现行教育存在的矛盾现象?
周:教育最根本的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这点和哲学有关。因为哲学是研究人生、人性的,告诉你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教育,就应该让受教育者得到这些。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我想无非是两点——一是优秀,一是幸福。优秀是从人性意义上说的。人是有精神属性的,要发展好每个人的精神属性,包括自由的头脑、丰富的心灵、善良高贵的人格。这样就优秀了,能享受高层次的幸福。
这就是教育的目标,要把人培养成优秀的人,真正意义上的人,是以人作为目的。而现行教育急功近利,从小学到大学,通过应试教育的选拔,培养出应付考试的人,最终目标就是有个好职业。这就混淆了教育和培训的概念,把教育做成了培训,只是把人训练成好用、能干的工具。培训也是需要的,但只是谋生手段,不能没有教育。
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应试教育加急功近利形成的恶性竞争。大家都在这条路上往前冲,让孩子超额学习,上各种课外班,就怕输在起跑线上。从家长到孩子都变得很焦虑,很紧张。我自己就是家长,女儿18岁上大学了,之前从没上过课外班。当然她成绩很好,自觉自律。儿子9岁,小学三年级,很爱玩,很难接受现在的应试课程,尤其讨厌语文课。其实我觉得男孩子爱玩没什么,小时候快乐健康是最重要的。
主持:这倒没有想到,没有遗传您。
周:我也非常怀疑,儿子的语文怎么那么差?后来我发现,语文的教学方式是死记硬背,抠字眼,孩子很讨厌这种方式。其实他叙述事情非常清晰,但因为讨厌写生字,作文中很多字写不出来,所以成绩总是不好。发现这一点后,我就对儿子说:“你看爸爸的语文怎么样?”他说:“你是作家,语文当然很好。”我说:“我小学时语文也不好,这不重要。语文主要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你的表达能力很好,等你会了这些字,就可以写出好文章。没关系,好好玩吧。”我当时唯一的担心,是成绩不好给他造成心理压力,我要去除他的压力。
我觉得在中国的考试体系下,小学、初中的成绩一点都不重要,和他将来有没有出息没有必然联系。看明白这一点,也希望家长们不要太在乎考试成绩,不要再给孩子施加压力。中国家长有个很大的误区,是想把孩子的一辈子安排好,为他规划到未来:好的幼儿园,好的小学、中学、大小,然后找到好工作,觉得这样就是对孩子负责。
我就告诉他们,孩子的未来绝不掌握在家长手上。掌握在谁的手上?一半掌握在自己手上,一半掌握在佛的手上。他以后的遭遇,家长是无法预料也无法控制的,所以孩子应对外在遭遇的心态和能力非常重要。对于家长和学校来说,孩子小时候最重要的是什么?要让他们有幸福、有意义的童年,有良好的心态,具备自己创造幸福、承受人生苦难的能力。这才是对他未来最重要的,也是家长可以出力的。
主持:我们常常听到一句话,方向远比速度更重要,但现在有些教育本末倒置,总觉得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要加速奔跑。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宝,不要急于一时。
二、佛法和哲学的共性
主持:今天的话题,是哲学和佛教之间有没有共通性?在历史上,有些哲人本身也是修行人。法师认为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有什么差异和共性?
济:哲学和佛法有共同关注的问题,这是我和周老师能够多次对话的原因。西方哲学叫爱智慧,而佛法是人生智慧。知识关注现象,智慧关注本质,包括我是谁、生与死、世界真相等终极问题。在这一点上,哲学和佛学是相通的。
佛法修行特别强调对自我和世界的正确认识,认为正见是觉醒和解脱的开端。反过来说,人类为什么有无穷无尽的烦恼?都是源于对自己和世界的误解:看不清自己,才会有关于“我”的烦恼;看不清世界,才会有关于世界的烦恼。如何摆脱烦恼?就要通过闻思树立正见。
佛法有声闻乘和菩萨乘之分。声闻乘的教义比较朴素,重点阐述苦、空、无常、无我等。菩萨乘的教义更为深奥,从中观、唯识、如来藏等不同角度阐述正见。汉传佛教的八大宗派,如天台、华严、唯识、三论等宗,都有完善的哲学体系,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我和世界真相。
我们知道哲学重视理性,通过理性思维来认识自我和世界。佛教同样重视理性,认为“知之一字,众妙之门”。正因为如此,佛教在六道中最看重人的身份,认为人身是开启智慧、认识真理、改变命运的关键。但仅仅凭借理性是无法透彻世界真相,也无法认识自己的。所以除了理性之外,佛法特别强调禅修。具备闻思正见后,还要通过实证实修,才能直达本质。
禅修有止和观两个层面。止是让心静下来,不再被欲望和念头左右。有了定力,才能培养观照力,即深层的认识能力。佛法认为每个人都能认识自己和世界,但这种能力属于潜在智慧,不是理性或思维可以抵达的,必须通过禅修才能开启。在这一点上,佛法和哲学是不同的。
主持:佛教讲闻思修,闻而思,思而修,修而证。但说到哲学,“觉群楼”正前方有一块匾是“哲学之府”,是不是意味着,哲学和佛学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周:我觉得是相通的。但我首先要表态,我从内心认为,佛学是最深刻、最精妙的哲学,没有一种哲学比得上。哲学、佛学包括基督教解决的问题,都是“人生的意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弄清世界真相是什么,从中找到根据,才能过有意义的人生。从这一点来说,哲学也好,宗教也好,都是让人觉醒,让人懂得人生的根本道理,解决怎么度过人生的问题。所以觉醒是它们的共同目标,在这一点上,哲学和佛法非常一致。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人生的根本任务就是闻道,知道人生道理。苏格拉底说,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如果没有经过思考,就感到人生没价值,内心不踏实,一定要想明白才释然。释迦牟尼也说,没有听闻正确教法活一百年,不如听闻正确教法活一年。
这些语言非常相似。可见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觉醒,但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差别。哲学主要是靠理性思维,用自己的头脑想明白这些道理。在这一点上,刚才济群法师说,佛教非常重视理性思维,但理性有它的局限性。其实我觉得佛教非常重视认识问题,因为他要寻找痛苦烦恼的根源,最后找到——错误认识导致烦恼,正确认识才能达到圆满境界。所以认识是最根本的。
和西方哲学、尤其是中国哲学相比,佛教在认识论这部分非常强大。这一点对中国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如果没有佛教从两汉时期传入中国,中国的认识论是很薄弱的。从那以后,尤其到宋明时期,一直在研究认识问题。而且宋明理学的心学,如陆九渊、王阳明的观点受佛教影响很大。因为我们最后会发现,要认识世界,光靠理性思维是不够的,还要靠直觉的智慧。佛教强调内在智慧,世人本来是有觉性的,要把它开发出来。后来王阳明也强调这一点,要开发良知。心本来是干净的,只是有了灰尘,把灰尘去掉,就能看到世界本相。
西方哲学就一条路:用理性思维研究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从而给人生以指导。但走了两千多年后发现——这条路走不通。所以现在西方哲学出现了危机,很多大哲学家都对东方哲学感兴趣,比如海德格尔对老子很感兴趣。
主持:辩证思考是哲学非常重要的方式,禅宗也说,小疑小悟,大疑大悟。
三、佛菩萨如何保佑众生
主持:纵观其他宗教,有神论也罢,宗教导师也罢,塑造的都是全知全能的角色。但佛教是无神论,而且佛陀是全知而非全能。这一点很多人会不明白:如果不是全能的话,那么多善男信女去求,说有求必应,是不是有矛盾?
济:佛教和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在于,一般宗教会建立主宰神的崇拜,认为有万能的神创造世界,决定命运。但佛教不认为有万能的神,而是提出“业力”的概念。所谓业,即行为衍生的果,由此决定众生命运。
如果说佛菩萨不是万能的,那么信众到寺院烧香拜佛,佛菩萨到底有没有能力保佑他们?这就涉及一个问题:佛教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是不是如我们以为的,只是求保佑?事实上,这并不是学佛最重要的目的。佛法是人生智慧,也是心灵教育,其作用是引导我们认识诸法实相,进而断烦恼、开智慧、长慈悲。一个人学佛是否受益,就看你的贪嗔痴有没有减少,智慧和慈悲有没有增加。这才是佛菩萨对我们真正的加持。这个过程主要靠自己完成,但运用的智慧和方法来自佛教。因为佛陀是觉者,他通过修行看清人生真相和因果规律后,再把这些道理告诉众生。我们来到寺院,真正要做的是学习智慧,将之变成自己的认识,这才是究竟的加持。
另一方面,佛菩萨到底能不能像信众希望的那样,如保护神般地保佑我们?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与否。佛菩萨不是全能的,但也不是不能,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接收到这些加持。其实每个人的存在都有自身气场,并会由内而外地显现出来,对他人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恶性的。从程度来说,能力大的产生大的影响,能力小的产生小的影响。此外也和彼此是否相应有关,我们应该有这样的经验,面对宁静祥和的人,就容易安静下来;面对浮躁不安的人,心也会起伏不定。但如果一个人内心完全封闭,外境就很难对他产生影响。就像阳光普照天地,可你把自己封闭起来,也是照不到的。同样的道理,虽然佛菩萨有无限的慈悲和能量,但只有众生的心与之相应时,才能得到加持。
主持:所以进入寺院,一方面是来学习佛菩萨的智慧,另一方面在这样的能量场中,确实能得到加持。我们知道周老师研究哲学,对佛教的认知也日益精深。您怎么看待佛教的无神论,包括佛菩萨的加持?
周:同样是宗教,基督教和佛教在有神无神这点上是相反的。基督教强调上帝的启示,但佛教把自力放在首位。至于能否得到保佑的问题,也是自力更重要。释迦牟尼佛在世时,从来没有暗示他是神,还对弟子说:我不在后,你们一是靠法,一是靠自己。他没有说,靠我来保佑你。原始佛教一直把释迦牟尼佛看作是人,是个觉者。对于信众来说,如果把佛陀当作觉者,当作觉醒的巨大力量,这样的话,实际已经在保佑你,很多问题也容易被解决。过分强调佛陀像神那样保佑你,是偷懒的办法,最终还是要靠自己。佛陀也教导大家要发掘自己的觉性,把这点放在首位。我觉得,应该是这样的位置。
四、因果的不同解读
主持:佛教是讲因果的,万法皆空,唯因果不空。但人要眼见为实。比如今天出去淋雨,回来感冒了;或者种下玫瑰,几天后开花了,这些都是因果关系。但某些因果有点看不懂,比如有人一辈子行善积德,结果车祸了;或是有人作恶多端,却逍遥法外,过得挺好。为什么因果没在他们身上发生?怎么用因果观看待这些事?
济:因果是多元而错综复杂的,贯穿生命的过去、现在、未来。现在的部分是大家看到的,容易理解。那什么是过去的因?比如有关健康的因果,除了饮食、起居要规律,还要加强锻炼,避免影响健康的外在因素。即使同样做到这些,每个人的身体状况还是有很大不同。因为受基因的影响,这是往昔业力招感的。再如人际关系,不仅取决于我们对他人有没有爱心、利他心、慈悲心,有没有交流的善巧,还取决于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再如经商,既要经营有道,讲究诚信,也要广结善缘,让他人认同并接受自己,还要有赚钱的福报。总之,世间任何现象都是众多条件决定的。只有了解因果原理,才能把每一步做好,最后结出理想的果。绝不是做好一件事,其他就可以了。
至于好人遇到不幸的事,有人因此归结为“好人没好报”,其实是把问题简单化了。其中涉及几点:首先,他究竟是不是好人?我们很多时候看到的只是一方面,未必了解全部真相。其次,我们对好人往往有一种期待,觉得他既然是好人,关于他的一切都应该是好的。如果出现什么不如意,不符合自己的设定,就会放大这个问题。事实上,是不是所有好人都没好报呢?如果从整个社会调查,到底是好人有好报的多,还是好人没好报的多?结果未必是我们以为的那样。只是我们平时忽略了有好报这部分,觉得这是正常现象,反而关注了没好报的那部分。
关于因果还有两句话,叫作“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由业感果的时间并不一定,就像你说的种花,可能几天就开,可能几个月甚至几年才开,也可能因为养护不当而不开,其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今天这个社会,人们不愿或不敢讲究诚信,觉得这样做会吃亏。但我问过很多人:你愿意交有诚信还是没诚信的朋友?事实上,大家都希望交有诚信的朋友。这就说明,有诚信一定比没诚信的人更能受到认可,当他做事的时候,也一定有更多善缘相助。
主持:我想起有个故事。一位信徒问菩萨:我这么善良,安贫守道地活着,但没有富贵,没有成功,那些整天钻营的人却成功了,这公平吗?菩萨告诉他说,你活得平静、善良、祥和,就是对你最大的公平。所以,菩萨畏因,凡夫畏果,种下善因非常重要。说到因果,在哲学范畴中是不是有相关说法?比如逻辑,可以算是因果的另一种解释吗?
周:因果关系也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刚才说的因果问题,因是业,是行为、品性,果是报应,就是行为和报应之间的关系。从哲学来说,一个人能不能支配自己的行为?对此有两种看法,争论得很激烈。一种认为人有自由意志,可以支配自身行为。另一种是机械因果论,认为所有行为都是有原因的,可以推到无限多的原因,由此决定你今天的行为,也决定你是这样的人。这些行为是被决定的,你没有自主权。如果你有自由意志,就必须负起道德责任;如果你不能支配自己的行为,就不用负道德责任。
孔子对此有个很通达的看法,他认为人是有自控能力的,所以要对行为负责。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品性。至于这个行为能不能给你带来世俗幸福,这不一定。还有个说法是“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这是宿命论,说的是人能不能支配自己的外在遭遇。而因果决定论探讨的,是人能不能支配自己的行为,对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有没有自主权。那要用什么态度对待呢?就是对自己能做主的方面要努力,但对最后的果报,对自己在世间的遭遇是幸还是不幸,这是自己不能做主的,那就随缘,顺其自然。佛教叫作“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抱这样一种态度。
说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些人说,你今天得了恶报,是因为前世作了孽;如果现在造了恶业,今生没有报应,来生也会得报应,是用轮回来解释这个问题。当然也可以这样解释,但我觉得其实都是现世报。比如你做一个善良、品德高尚的人,本身就是对你的好报。因为这会让自己感到做人的尊严,难道不是好报吗?一个人做尽坏事,从来没享受做人的乐趣和珍贵,难道不是报应吗?这是最大的报应,因为这类人活着就没意义。
主持:一个善良、心态平和的好人,最后即使没有善终,但前半生过得自在随缘,就是好报。如果一个人看似在富贵中,但晚上睡不着,为如何害人而焦灼,也如同活在炼狱中。也可以从这个角度理解因果。
五、自我与无我
主持:今天的主题是“佛法与人生”,是围绕人来说的。具体而言,就是关于自我的问题。西方哲学很重视自我,比如苏格拉底把“认识自我”放在哲学范畴,而现代哲学又把“认识你自己”作为认识论的一部分。可我们知道,佛学是强调无我的。一个要不断发掘自我,一个要放下我执,表面看似乎有矛盾之处。先请周老师讲一讲,相对佛法的无我,西方哲学中的自我是什么概念。
周:苏格拉底讲“认识自我”,其实他所在的时代并不是非常重视自我。这个格言是要认识自己的局限性。所以苏格拉底还说了一句名言:“我知道自己一无所知”——对于终极的、最深奥的东西,我是不知道的。因为他说出这句话,当时德而菲神庙的神女就说,他是雅典最智慧的人,因为苏格拉底看到了人的局限性。
强调自我个性,是在文艺复兴之后。文艺复兴以来很重要的观点就是个人主义,认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本身都是有价值的,不能否定。尼采说的“成为你自己”,更是强调个体的价值、自我的唯一性。
强调个人价值是西方伦理学的核心观点,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中,个人是最基本的,社会是为成就个人存在的。在他们建立的法治社会中,核心就是保护个人自由。每个人都要尊重他人自由,阻止侵犯他人自由的行为,否则就要受到法律制裁。我们经常把损人和利己放在一起,实际上是两回事。西方强调利己,你可以追求自己的合理利益,但不能损害他人利益。这是它的基本原则。
这些并不是本体的概念。从本体来说,自我内在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各有各的说法。比较常见的,柏拉图以来到基督教,灵魂是自我的核心,是大我,不是小我。实际上佛教未必是否定自我,而是强调不能执著有我。我想,尊重个体是有价值的,这点应该是共同的。但个体并不是最后的,小我身上还有更高的自我——从哲学来说是理性;从佛教来说是觉性;从基督教来说是灵魂,是上帝派到你身上的代表。这个更高的自我,才是本质所在。
主持:西方强调个人主义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但佛法以放下为第一要素,放下才能自在。法师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济:自我还是无我,关键在于怎么理解“我”。西方哲学强调自我的独特性,其实在佛教看来,从人到世间万物,每个存在都是缘起的,独一无二的。无我并不否定生命现象的存在,也不否定这种独特性,而是否定对自我的错误认定和执著。只有去除附加于“我”的种种误解,才能找到自己。西方哲学在追求独特性的过程中,会导致个人主义、自我中心,发展出自我的重要感、优越感、主宰欲。事实上,这些感觉非常虚幻,会让人会迷失自我,是一切烦恼的根源。无我要否定,正是对自我的误解、执著,以及由此带来的三种感觉。
周:假我,无我,有没有真我?
济:佛教也有类似表达,《涅槃经》就说到“常乐我净”,但这种概念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佛教中,通常是以一系列否定来呈现。如果不否定对自我的错误认识,直接建立真我,很容易和自我的错误认识混淆,所以一般不讲真我。
主持:无我并不是否定个体的存在,而是否定恒常不变性。因为个体是因缘和合的,逃不脱成住坏空的规律。放下对自我的执著,就是脱离痛苦的开始。有人曾经比喻说,哲学是头脑运动,比如看待世界就在不断发现矛盾,然后经过思考,寻找真理在哪里,问题如何解决。佛法是心性之学,明朝的王阳明就提出了心学的概念。一个是用头脑思考,一个是心学,那么头脑和心的区别在哪里,又有什么共同处?
周:我的理解,头脑是指理性思维。人是通过归纳认识事物的,作为概念存在的事物是没有的,都是个体事物。比如我们看多了茶杯之后,给它进行概括,这就是“茶杯”,且代表所有的茶杯,但抽象的茶杯是不存在的。认识世界必须有这个过程,用逻辑思维形成概念,概念和概念之间有推理关系,然后用语言表述,这都是头脑的作用。但心的作用是直觉的智慧,超越逻辑思维。要认识世界真相,必须靠直觉的智慧,通过理性思维是无法达到的。佛教开始就是走这条路,把智慧看得比理性更重要,阳明心学也是这样。现在一些西方哲学家,比如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海德格尔也开始走这条路,靠内在感悟去领会世界到底是什么,因为靠逻辑思维走不通了。
主持:学佛是为了明心见性,但很难开始就达到这个目的,前面还需要工具。比如在修行过程中,还是要把头脑思考作为第一步,再进入修心的范畴。
济:经常听到用脑和用心的问题,可能我从开始就接受了佛教教育,所以对这个问题不是很清楚。从佛法来说,人所有的思维,包括情感、意志、理性、分别、注意力等,都属于心的作用,大脑只是作为思维的载体。佛教将人对世界的认识归纳为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我们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外境有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当六根接触六尘时,会生成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作为认识器官的根身,包括大脑,只是心识活动的载体,并不是主导。当然心的活动离不开载体,如果相关器官坏了,认识就会受到影响。佛教讲缘起,思维也是众缘和合形成的,六根只是起到载体的作用,并不是思维本身。所以佛法认为,所有思维都是心的作用,而不是大脑。
六、空还是有
主持:真正走进佛学时,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搞脑子之旅。佛学讲缘起性空,对空有很多描述,说“真空妙有”,又说“真空非空,妙有非有”,还有《心经》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到底是有还是没有?有和空之间是什么关系?
济:谈空说有,是佛法的核心内容。有,是代表现象的存在,包括每个人的存在、活动场所的存在,乃至世间一切的存在。对存在的认识,决定了我们会产生什么样的心。凡夫因为无明,总是孤立地看待现象,认为它是独立的,由此产生自性见,甚至永恒的期待。事实上,很多烦恼都和期待有关。有期待,就会有失望、抱怨、纠结甚至嗔恨。
学佛就是通过闻思修建立正见,以缘起的智慧观察一切,看清所有存在只是条件、关系的假象。不论我们自身还是宇宙万有,离开条件和关系,并没有固定不变的存在,没有所谓的“自己”。这就是佛教所说的“缘聚则生,缘散则灭”。所谓有,只是条件的聚合,是假有、幻有;所谓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没有独存不变的自性。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知道有和空其实是一体的。比如这个扇子,它既是有,是条件、关系的存在,同时也是空,离开组成它的条件,并没有独立不变的自性。虽然没有自性,但不能说扇子不存在,假有的现象还是存在。这就是中道的智慧。
不少人喜欢《心经》和《金刚经》。《心经》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告诉我们,空和有是不二的。按《金刚经》的解读,则是“所谓扇子,即非扇子,是名扇子”。扇子是什么?离开条件是没有扇子的,但不能说不存在扇子。当相关条件具备了,我们给它安立“扇子”的名字,如此而已。这种空有不二的智慧,可以引导我们认清事物真相,无住生心。
主持:空和有是不二的。我的理解,好比玉佛寺的这些大树,冬天树叶落光,就像空了,有人还为此伤感,但到春天它又满树新芽了。它是一个循环往复,空有是一体的。想到这些,原有的情绪可以得到安顿。所谓空,只是幻有的空。哲学中有没有对空的解释?
周:我理解法师的意思是,缘起是根本的。因为是缘起,所以是假有;也因为缘起,所以是空。佛法认为不存在真有,知道这一点就可以超然。西方恰恰相反,他们不能容忍假有背后没有真有,哲学就是这么产生的。
有形世界是无常的,但背后一定有无形的存在。否则他们就要慌了——不是什么都没了?所以一定要找到永恒的存在,即不变的本体世界。物质的本体,比如水或是火;精神的本体,比如基督教的上帝。他们反感假有被否定后没有最后的根据,所以西方哲学没有空的概念,一定要在假有背后找到真有,实际就是神。不管发生什么,神是永恒不变的,这是西方哲学的思路。虽然这个思路出了很大问题,但我想,如果站在西方人的观点看,因为假有背后没有真有而感到恐慌,这种感觉是不是也有一定道理呢?
济:如果停留在对假有的认识,看到一切都是虚假的,确实会让人心生恐慌。其实佛教说假有是建构一个因果体系,虽然不是常的,但也不会断。西方哲学或是落入常见,或是落入断见,而佛教恰恰是要远离常见和断见。这种不常不断的中道观,正是诸法的真实相。
七、如何安心
主持:前面进行了学术方面的探讨,接下来问一个接地气的问题。我们生活在娑婆世界,每天被各种情绪困扰。相信大家自我观察下,心绪时刻都万马奔腾,不由自己操控。怎么调伏自心,自我观照?
济:现代人的最大特点就是混乱,总是被焦虑、恐惧、没有安全感等负面情绪困扰。这使得我们无法安下心来,甚至失去休息的能力,身心疲惫。佛教自古就被称为心学,重点就是引导我们认识并管理自己的心。近年来,我和心理学界有多次对话。大家普遍感觉,佛法关于心性的理论比心理学更究竟,值得借鉴。怎样从佛法角度解决情绪和心理问题?
首先是通过闻思对心加以盘点。心是多元、复合的存在,并不是单一的。很多负面情绪和我们的认识有关,如果缺乏智慧,可能一直在往内心扔垃圾。其实每种心理都有产生过程,比如焦虑、恐惧、嫉妒、仇恨等烦恼,并不是开始就那么强大。但因为我们对心缺少了解,总是在不知不觉间为它们提供养分,最终使自己陷入其中,无法自拔。现代很多人富起来了,但并不开心,就是因为有太多负面情绪,不断制造痛苦。事实上,心既是痛苦的源头,也是快乐的源头。只要摆脱情绪,回归心的本来状态,不需要什么外在条件,本身就能产生宁静和欢喜。
其次是通过禅修培养定力。释迦佛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是发现每个人都有解除烦恼、自我拯救的能力。禅修就是认识并开发内心本具的力量。当心静下来,生起观照力,就有能力化解情绪,做自己的主人。这样我们才是自由的,否则永远都在被控、被左右的状态。
主持:佛教讲缘起,今天就是非常棒的缘起。怎么让自己心绪平静?作为哲学研究者,不知周老师平时有烦恼吗?怎么解决?
周:我觉得烦恼有两种。一种是自己制造的,往往是价值观出了问题。我觉得人一定要弄清自己要什么,明白人生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重要的看得准,抓得住;不重要的看得开,放得下。如果这也要,那也要,一定充满烦恼。知道要什么,涉及价值观的问题。当然,不同人在乎的东西不一样,但和佛法的基本观点一致——不要跟着社会潮流走,否则痛苦是没完没了的。
另一种烦恼是遇事不能正确对待。有些遭遇不是自己制造的,但你碰到了,不能正确对待,也容易带来烦恼。对于自己不能支配的遭遇,发生以后,要有适当的态度对待。我非常强调一个人要和自己的外部遭遇拉开距离。学哲学给我最大的好处,是让我有了分身术,能把自己分成两个“我”。一个“我”在社会上活动,做各种事,另一个“我”就像保镖在上面看着。我会经常让身体的“我”,回到更高的“我”这边,向他汇报,和他谈心,看看有什么问题。这么做的好处,就是你遇到什么事会有距离感。人不能和自己的外在遭遇零距离,否则再小的问题都会被放大,纠结个没完,最后死在一件小事上,或是生不如死。整天在那里纠结有什么意思?如果你能俯视自我,有这个立足点的话,即使大的苦难都能承受。
主持:周教授的说法,在佛教中也有类似解释,应该是自我观照吧?
济:就是内观。当你静下来,会发现内心有一种观照力,用它来审视自己的心理活动。当你发展出观照力的时候,才有能力作出选择,不受情绪的干扰和影响。否则,情绪、想法会成为你的一切,牢牢地抓住你。
主持:所以说,周教授虽然是哲学研究者,但已经用佛法指导自己的生活了。
周:是的。哲学中有的,佛法都有。
八、极乐世界在哪里
主持:爱因斯坦说过,如果有一个宗教和科学完全相合的话,就只有佛教了。接下来的问题,我是代表所有朋友问的,极乐世界真的存在吗?是多维空间的物理存在,还是虚拟的安慰?
济:佛法立足于宇宙看世界,所以经中常出现恒河沙数世界的描述。从无限的宇宙来说,有一个极乐世界,并不是什么不可能。如果我们因为自己看不见就否定,未免太自以为是了。从佛教徒的角度,我们相信佛陀的智慧。既然佛陀在2500多前就可以看到宇宙有十方微尘数世界,而现代人到哈勃望远镜出现后才开始有这些概念,凭这一点,我们就没理由不相信佛陀所说。
类似的概念,西方哲学有理想国、乌托邦,但并没有真正成立。因为其关键在于破除私有制,而人都有我执,有私心,如果没有净除我执和私心,就不可能建立公有制的社会。佛教的净土思想,则是从净化心灵开始。当我们去除内心的贪婪、仇恨、烦恼,就能建立理想世界,所谓“心净则国土净”。如果不解决人类自身的问题,是不可能成就这个理想的。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但科学在改善世界的同时,却没有对人自身加以改善,反而在某些方面纵容了人类的劣根性。结果科学越发达,人类自身的问题反而越多,世界也变得越麻烦。所以在今天,如何提升自己比任何时代更为重要。
主持:说到极乐世界,我有一个朴素的思考:如果让一百年前的人来到现在,会以为我们生活在极乐世界。因为外面是酷暑,里面这么清凉;拿一个方块就可以千里对话;上一个带翅膀的铁壳,就能一日千里地飞到另一个地方。这是以前无法想象的。科学已经证实,在无限宇宙中,很多星球存在的时间数倍于地球,上面也可能有智能生命存在。按照人类的逻辑,发展到今天,对我们而言是不是极乐世界?可以这么理解吗?
济:佛教讲的极乐世界,不仅有良好的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人们心态健康,自在安乐。现在虽然科技发达了,生活优越了,但很多人并没有因此感到幸福,反而因为看到的越多,攀比对象越多,烦恼也越来越多。所以极乐世界不仅指外在环境,更重要的是内心提升。
主持:佛教都是讲不要朝外找答案,要自我发掘。通过不断向内探索,找到极乐世界。那么在哲学层面看,最终目的是哪里?有极乐世界吗?
周:有啊,共产主义。我觉得极乐世界不是物理空间,是一个精神世界。就像法师说的,通过学佛法不再有我执,不再自私,就是极乐世界。这个理想能在地球实现吗?我觉得是有问号的。作为精神境界的极乐世界,每个人可以在内心实现。通过学佛也好,哲学思考也好,最后觉醒了,内心平静、快乐了,就是生活中的极乐世界。
九、现场问答
主持:今天很多人是带着困惑和思考来的,机会难得,有什么问题可以举手。
问:佛教让我们去除我执和贪嗔痴。我学佛后,身边不少男性朋友都表示对佛法有兴趣,我也和大家相处得很愉快。那我选男朋友时,到底要和谁在一起呢?
主持:这个问题周老师更适合回答,因为您更有经验一些。
周:我觉得要尊重自己的感觉,别人是很难判断的。既然是情感的问题,一是要相信最初的直觉,这个直觉很重要。有人说过,爱情上的第一眼,就是千里眼。另外,我觉得不要用完美的标准衡量,那你永远找不到。
主持:学佛之后,看待众生是平等的,你觉得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难以取舍,这也是很大的问题。如果没人让你有特别的感觉,那他们可能都不是你的选择。
问:法师法务非常繁忙,但平时走路都很轻盈。我想问的是,如何在繁忙的讲课和弘法中,保持每日的修行?
济:世间确实有很多事,但一件一件去做,再多的事只是一件事。在做每一件事情时,安住当下,用心去做,且不执著结果,也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就不会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负担。这样的做事并不妨碍修行,甚至可以在做事中修行。此外,做多少事也在于你的选择,觉得精神好就多做一些,觉得累就少做一些,主动权在自己手中。
主持:生活就是修行。行住坐卧都可以是修行,都可以表法。
问:听法师解说万事皆空很有感觉,但自己是凡夫俗子,虽然想朝身心清净的方向努力,但常常觉得心存烦恼,怎么办?
济:说空,不是说说就空了,关键是通过闻思修了解空的智慧,并成为自己随时起用的认识,以此看待世界,处理问题。这样做的时候,空的智慧才能在你身上产生作用。否则即使知道空,但面对事情时还是用固有观念,还是会执著,会在乎,自然烦恼重重,怎么可能空?学佛是生命改造工程,是在接受一种智慧并运用于生活。这需要有积累,需要在老师指导一步步学修,不是那么简单的。
主持:学习有个次第。
问:济法师和周教授都谈到,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一方面靠理性思维,一方面靠直觉的智慧。我曾听说,直觉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也有人说直觉来自经验。那么,理性思维和直觉之间是什么关系?是不是可以通过理性思维训练直觉?
周:我觉得直觉不是技术,是不能通过人为训练达到的。好的直觉实际是一个整体,在某一点爆发了。这个整体是长期积累的过程,包括你的人生经验。但不仅是外部经验,也有内在体验。这些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形成比较好的直觉智慧,可以经常爆发直觉。
要说修炼的话,我想是让心进入一种状态。比如禅修,让自己进入清净的状态,有助于开发直觉智慧。但我想,整体素质非常重要。哲学或文学史上那些大师都是直觉非常好的人,但这不是通过某段时间的训练,或是做某件事就行了,一定是天赋加上后天丰富的积累形成的。所以直觉好不好,有天赋的问题。内心有创造性的大师一定是天赋极好的,才可能在这方面的直觉超乎常人。
济:理性可以帮助我们对自己和世界建立正确认识,构成未来生命经验的基础。生命始终在积累,有些是自觉的,但更多是不自觉的,并在不知不觉中积累负面心行,形成不良生命记录。所以,理性选择对生命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至于直觉,其中有深层和浅层之分。深层直觉是内在觉性的作用,是超越我们现有经验的。而多数人包括大师所拥有的直觉,就像周老师说的,和天赋有关,也和生命积累有关,包括前生的积累。这些积累储藏在生命系统中,会在条件具足时产生作用。
从佛法修行来说,直觉是可以训练的,禅修就是开发内在的纯净直觉。比如开悟,就是直觉在产生作用,然后不断地熟悉它,重复它,让这种直觉成为内心主导力量,时时刻刻产生作用。禅修的过程,就是不断训练和熟悉直觉的过程。
主持:这个直觉的概念,在佛学中是觉知的意思?
济:可以理解为觉知,但觉知也有深浅不同的层次。觉知只是浅层的直觉,而觉性才是深层的直觉。通过觉知的训练,可以抵达觉性。
问:听说在色界天或更高的境界中,只有男相没有女相。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男性无论生理结构还是社会地位,确实比女性更有优势。所以第一个问题,男性是比女性更高级的群体吗?第二,女性存在意义是什么?是繁衍生命,还是在天地间达到阴阳平衡的力量?
济:在印度文化中,男女地位确实有尊卑之分。佛教声闻乘的戒律中,也对男女有不同要求,但这只是因为两者果报身不同,并不是高低之分。男众可以出家、修行、证果,女众也可以出家、修行、证果。尤其在大乘经典中,男女是完全平等的。从轮回的眼光看,每个生命都是业力所感,性别只是缘起的显现,并不是固定的。至于女性存在的意义,事实上,我们更应该探究的是——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对男女都一样。
问:学佛要从理性思考入手,最后以直觉实证。对于那些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民众,他们如何学佛?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济:学佛有不同定位,所以佛教中有人天乘、解脱道、菩萨道之分,每个人可以根据自身根机,选择相应的法门。另一方面,根机和所受教育没有必然联系。有些人虽然受教育程度不高,但根机很利;也有些人受教育程度很高,但妄想、烦恼特别多,修起来反而障碍重重。六祖慧能也没受过什么教育,但听到五祖开示《金刚经》,当下就见性了。当然这不是推崇没文化,而是提醒大家要善用理性。
人是万物之灵,有理性,但一定要用好,才能成为认识自己、提升生命的助缘。如果用不好,也会给我们带来灾难。今天这个世界人心如此动荡,乱象层出不穷,其实都和理性有关。所以我们要善用理性,以此止恶行善,而不是相反。
主持:今天非常殊胜,两位大师从各个层面为我们解疑释惑。最后有请两位就今天的主题做一个陈辞。
周:用好理性,开发好直觉,让我们不要误解这个世界。
济:今天的人都在向外追逐,希望大家找回自己,进而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这对我们的未来和社会非常重要。
主持:如果用山来形容哲学和佛学,哲学是喜马拉雅山,佛学就是须弥山,其实没有高低之分,只有见地的不同。刚才法师说,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不论从哪一个入口进去,寻找真理的目标是一样的。相信在座各位也是法喜充满,再次感谢济群法师的慈悲开示,感谢周教授的智慧解读,也感谢所有来到现场一起分享的朋友。希望人生讲坛可以继续,也希望有缘和大家再次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