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年6月8日,早上10点;地点:上海林紫EAP办公室——厦门南普陀阿兰若处,电话连线;采访人:林紫(林紫心理机构创始人,心理咨询中文网总顾问);被采访人:济群法师(沩仰宗第十代传人,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闽南佛学院研究生导师)

活在当下而不是关注轮回

  林紫:师父早!很高兴您能与心理咨询中文网的网友们一起分享您的人生智慧。我想先问问:您最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到心理学的?当时是什么触发了您呢?
  济群法师:最早应该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我在福建佛学院教授唯识课程。偶尔读到一本美国人编的《西方心理学史》,发现在众多学科中,佛学与心理学是最接近的,关注点也有较多相通之处。再次结缘是在四、五年前,我应邀参加海峡两岸心理辅导论坛并作了讲座,后整理成文,即《佛法对心理问题的解决》。
  那时起,开始真正思考如何用佛法来解决人们的心理问题,算是正式的开始。之后就不断结缘,陆续参加了多次心理学界的活动,与有关专家学者和心理咨询师们有了较为深入的交流。此外,戒幢佛学研究所也主办了以“佛法与心理治疗”为主题的论坛,有百余人参加,大家分别从佛法和心理学界的角度,就共同关心的课题进行了探讨。
  在长期弘法过程中,虽然没有明确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述,但佛法本身就是心性之学,佛陀所说的一切法,都是引导人们来认识并净化心灵,由此达成心灵的升华和圆满。所以,这种结合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
  林紫:心理学与佛学有很多相通之处,那两者的差异又是怎样的呢?
  济群法师:说到两者的差异,如果用一棵树来比喻,心理学更多关注的是树叶、树枝和树干,而佛法关注的是树根,是致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心理学是根据现象来了解人,并对人们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和治疗。它所关注的,主要是异常的心理问题。至于人类共有的贪、嗔、痴烦恼,在心理学领域是属于正常的,并不在其解决之列。而在佛法中,则将贪嗔痴定义为“三毒”,是一切问题的源头所在,是需要彻底铲除的。也就是说,佛法不仅要帮助人们解决异常的心理问题,还要解决生命无始以来形成的无明与苦果。所以从佛法角度来看,心理学对问题的解决是不究竟的,是治标不治本的。
  林紫:比如说?
  济群法师:比如,佛法强调戒律、正见、止观,通过系统的修行,开发自身本具的解脱能力。而我所了解的心理学,大多在做异常心理的疏导,认知的调整也只是纠正偏激的认识、不是建立在对实相(诸法真实相)的认识上。即使是催眠,也无法真正抵达心灵的最深处。
  林紫:怎样能够更好地将两者结合起来,发挥更大的作用呢?
  济群法师:不同宗派有不同的结合点。比如,唯识学从意识、潜意识到正向心理都有详细而系统的说明,但目前心理学界对唯识的了解很不够,需要加强。中观的空性慧非常透彻,一破到底,可以帮人们从根本上消解烦恼。禅宗则是帮助人们认识内在的觉悟潜质,直截了当,但对修习者的要求较高。南传佛教的内观和正念修习,方法简明而易于上手,是目前较为普及的解决方法。
  林紫:您刚才说到催眠,有人说佛教的闭关、禅定等修行,其实就是自我催眠的一个过程,您怎么看?
  济群法师:禅定是对所缘保持稳定的专注和觉知,在此过程中,心是非常明晰的,并将这种明晰穿透到每一念、每一刹那,所谓“了了分明”。而我所了解的催眠,是在不知觉间完成的心理过程。仅就这一点来说,两者就是迥然不同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只要不能保持觉知,我们的整个人生都是一场催眠,是一场自我催眠与相互催眠。
  林紫:现在有人在研究通过深度催眠来进行前世回溯,进而治疗心理疾病。您赞同这种方法吗?
  济群法师:佛法并不提倡关注前世,虽然通过禅定或神通的修行可以做到这一点。佛陀反复教导我们的,是活在当下——让心安住在当下的每一刻,让每一刻都保有正念。

中国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心态问题

  林紫:一件有趣的事情是,心理学和佛学,在不知不觉间突然同时成了一些人生活的时尚点缀,大家好像觉得时不时蹦出几个心理学或佛学的词儿,是件挺时髦的事。
  济群法师:在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现象也是一件好事。至少说明,人们对佛教和心理学已经有或多或少的认同和关注,而在过去,这是人们讳莫如深的一些话题,是不敢公开谈论和探讨的。
  但我们要知道,如果不认真地学习和实践佛法,我们是无法从中受益的。说得再多,也只能流于点缀和迷信。唯有将佛法智慧变成自身认识,转变原有观念,才能真正解决人生的迷惑和烦恼,而这不是说说就能达成的。
  林紫:您这些年跟心理学界的接触中,最深的感触是什么?
  济群法师:觉得心理学在中国的兴起和成长不太成熟,不少人轻易取得各种相关证书,但实际学养和心理素质未必完善,未必能够承担心理引导者的职责,这样很容易以盲导盲。
  林紫:您对心理学界的发展和改善有什么建议吗?
  济群法师:首先,心理学界应该建立并落实自身的行业规范。其次,西方的发展路线可以参考。他们早已开始广泛吸收佛法的教理及禅修,运用于心理研究和临床治疗。戒幢佛学研究所就组织翻译了5本相关著述,介绍这方面的成果和经验。
  佛法自古就有“心学”之称,可以说是东方的心理学。又与东方文化有两千多年的相互渗透,更易为国人接受。所以,心理工作者可以多从佛法中汲取养分,这不仅能提高认知,还能强化自身的心理健康。近年来,戒幢佛学研究所也特别面向心理学界举办一些讲座和活动。
  林紫:从80年代中期到现在,心理学真正在中国受到重视还是最近10来年的事。您觉得是什么促使它热起来的呢?
  济群法师:这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过程。以往,国人是以物质为中心,所有问题几乎都是指向并归结于这个中心,觉得“我不幸福、不快乐”,无非是因为“我没别人有钱”。现在很多人已经富起来了,但幸福感并未增加,人生目标也因此开始模糊,这就使得人们开始关注物质以外的世界。另一方面,目前这种高速得甚至有些畸形的社会发展,让很多人在不择手段地赚钱,不计后果地奔忙,从而引发一大堆心理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整个社会从纯粹关注物质到逐渐转向对心理的关注,也是必然的趋势。
  中国社会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心态问题。因为幸福感的缺乏、安全感的丧失,所以才引发了那么多恶性事件,引发从环境到食品的各种问题。所以,首届世界佛教论坛的主题是:“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当人们的心态平和了,世界就平安了,社会就祥和了。

弘法的过程也是不断自我探索和成长的过程

  林紫:快速发展带来浮躁的心态,所以越来越多人开始反思: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怎样使自己真正快乐。您能不能跟大家分享一下您的成长经历和心理历程,也许会对大家有所启发?
  济群法师:我的成长过程很单纯,信佛与出家是受家庭影响。后来的修学、教学、弘法也都是在单纯的环境中开始并发展的,至今已成为我人生三大部分。二十多年前,受台湾教界的启发,知道他们的弘法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意识到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教,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态和生活方式。但现实的情况是,人们对佛法不仅无知,而且有很多误解,要让他们接受佛法,就需要有适合他们的表达方式。但这种表达必须建立在对法的透彻理解之上,否则就会流于肤浅和庸俗,所以这也促使我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深入。
  也正是在弘法过程中,我越来越清楚作为一个出家人的使命。近年来,整个社会对佛法的需求日增,这种需求也在不断地推动我去努力。
  林紫:提到弘法,有人会觉得现在很多法师或寺院的操作太商业化,动静最大的似乎是少林寺,又是连锁又是上市,让人很困惑。
  济群法师:我和少林寺永信大和尚有过对话,他说了五个字:“差点被上市。”所以他们也有很多无奈,很多状况未必是他们的本意。作为一个出家人,本分无非是内修和外弘。首先是提高自身修行,在此基础上,再尽己所能来利益大众。以前是这样,现在是这样,未来还是这样。而作为一个寺院,一方面是为出家人提供修行办道的场所,一方面则是对社会起到化世导俗的作用。所以,怎样在弘法过程中避免商业化,可以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
  林紫:那在您自己的修学、教学、弘法过程中,有没有过困扰呢?
  济群法师:对自己的选择没有过困扰。
  在教学和弘法过程中,早年更偏向理论,后来更偏向应用,现在每做什么都会思考:“这有没有用?这是干什么用的?”佛法不是用来玄谈,也不是用来考据的,是用来实修,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

快速静心的“秘诀”:无所得

  林紫:您的弘法和教学工作其实很繁忙,会不会也偶尔产生一些压力和情绪的反应?
  济群法师:早年会有,那时在讲座中不能很自由,要“很认真”地准备,关注结果,也关心自己讲得效果如何。后来常常接待很多人,接受很多邀请,有时也会疲惫。
  虽然这二十年来一直在弘法,但我本性还是喜欢清净,更多只是出于责任和使命在做。庆幸的是,经过多年探索,现在已经找到了更有效的弘法方式。我们今年制定了一套标准化的修学和管理模式,这样学员就可以按部就班地开展学修。
  林紫:有没有什么快速静心的“秘诀”可以更大家分享呢?
  济群法师:秘诀是:无所得。现象忙,内心不忙。根据当下的状态去做,但不执着结果。再加上每天禅修,定期回到阿兰若处调整。总体来说,系统的自我保护功能很好。

爱“惹麻烦”的闲云野鹤

  林紫:心理学喜欢研究家庭对人的影响。您觉得家庭和家人对您有什么影响吗?
  济群法师:除了信仰,其他影响都不大。我出家30多年,父母去世20多年了。几个兄弟间,出家的联系多点,在家的联系少点。出家的兄弟在弘法事业上有帮助,能够创造条件、提供环境,但在精神层面上是我影响他。
  林紫:与在家的兄弟比,出家的兄弟间性格会更相似一些吗?
  济群法师:即使是出家的,性格也不同,各有各的风格,按照各自的性格做事,互不妨碍。
  林紫:请您用一句话来形容一下自己好吗?
  济群法师:一个喜欢闲云野鹤、对世界又有一份热情的人。怕麻烦,但因为热情,所以又常常会“惹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