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2022年夏月光茶会开示

  上次月光茶会的月亮超大。这次虽然还没看到,其实月亮一直都在那里,只是因缘的显现不同。我们做茶会,不是为了喝茶本身,而是要把喝茶变成禅修,变成明心见性的修行。

  什么是禅?禅师说:禅在穿衣吃饭中。有人难免生疑:世间人都在穿衣吃饭,为什么不是禅?禅师的回答是:世间人吃饭穿衣,总是带着妄想、执著、分别,是从贪嗔痴出发,最终成就的还是贪嗔痴。

  喝茶也是同样。近年来,茶道盛行一时。人们讲究茶叶的品质、类别,选择茶席的用品、布置,也开始关注茶所呈现的精神内涵。茶空间中,常常可以见到“茶禅一味”“吃茶去”之类的书画和装饰。但真正想要以茶入禅,并不是挂点什么、说点什么就解决问题的。

  如何把喝茶变成禅修?这事既简单,也不简单。

  简单,因为禅的本质就是清明的心。这颗心人人具备,与我们须臾不曾分离。正如傅大士所说的那样:“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在我们的禅修训练中,不论身体扫描还是正念禅修,不论以身体还是呼吸为锚点,都是为了引导大家体会内在的清明。我们通过这么久的训练,对此多少会有一些触及。

  不简单,是因为我们无始以来一直活在无明妄想中,开启心的清明并不容易。即使偶尔亮一下,很快会有无明的云雾飘来,使心被遮蔽,被迷惑,被干扰,被各种念头带走,使人看不清自己,看不清心的本来面目。所以除了座上修,我们还要把禅的修行贯穿到一切时,才能逐步扫除内心迷雾。

  这就需要在生活中训练专注和觉知,学会单纯地吃饭,单纯地走路,单纯地喝茶。所谓单纯,即带着正念,让喝茶回归本来状态。喝茶只是喝茶,没有任何分别、评判、抗拒、贪著。更重要的,是在内心保持一份了了明知。

  生命是无尽的积累。所有的身口意三业发生后,都会在内心留下烙印,使生命带着轮回的印痕,累积串习的力量。这种串习又使心不断向外攀缘,执著财色名食睡五欲,追逐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对眼前这杯茶,同样充满了分别、好恶、贪嗔。

  凡夫心的特点就是念念驰求,舍本逐末,所以祖师谆谆告诫我们“莫向外求”。关于此,临济禅师的解读是:“你要与佛祖不别,但莫外求。你一念清净心光,是你屋里法身佛。一念无分别心光,是你屋里报身佛。一念无差别心光,是你屋里化身佛。此三种身,是你即今目前听法的人,只为不向外求有此功用。”

  为什么仅仅不外求,就能和佛祖无别?因为他们有的,我们也有;他们证悟的心,我们也不缺少。问题在于,我们内心还有种种妄想,总在无休止地制造并追逐影像。就像猴子往水中捞月,尽管到头是一场空,但这种追逐从未停止。

  我们不知道,生命中还具有无尽宝藏,必须向内开发。修行,正是为了开启这个宝藏。刚修行时,我们的正念很羸弱,就像初生婴儿,同样是人,却没有力量。必须通过禅修不断地认识它,熟悉它,才能像婴儿逐步成人那样,变得强壮有力。

  虽然心的本质清净无别,但众生根机有别,所以在显现上有利钝不同。有的众生心地清净,为上根利智,稍加打磨就能一超直入如来地。也有的众生心垢极厚,刚强难调,必须不断集资净障,以正念扫除心垢。在此过程中,除了闻思修的常规次第,还要辅以种种方便。

  我们倡导的静茶七式,正是为现代人量身打造的方便和助缘。茶是生活的重要组成,既属于生活化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也位列文艺化的“琴棋书画诗酒茶”,自古就深受各界人士喜爱。以茶为载体,承载禅的智慧,将泡茶、喝茶与正念修行相结合,是适合不同群体的契入点。

  今天是一个浮躁的时代,人们心中充满妄想和散乱。在这样的心行状态下,修行举步维艰。所以要借助善巧方便,把躁动的心带回当下,才能通过修止开启观慧,彻见本来。静茶七式正是针对人们普遍存在的问题而设置,那么,如何在实践过程中与禅修相应?关键在于,每一式都要善用其心。

第一式,感恩有礼

  学佛人都会说菩提心、慈悲心,但往往是一句口号,并没有成为自身心行。为什么修不起来?因为我们对众生是无感的,觉得众生死活与己无关。既然没有关系,为什么要慈悲他、帮助他、利益他?

  在修习菩提心的七支因果中,以知母、念恩、报恩为前提,由此生起慈心、悲心,进而从增上心导向菩提心。感恩,包含了念恩和报恩,是七因果的关键所在,可以使我们与众生建立连接,看到众生对我们的付出。

  生活在世间,我们既是独立的个体,也是世界的一部分,离不开万物的滋养,众生的护佑。我们今天参加这场茶会,同样有众多因缘的成就,所以要对这一切心生感恩。佛法说的“上报四重恩”,就是感念父母、师长、国家、众生的恩德,发愿报答。当我们生起感恩,内心是欢喜且柔软的,会主动想着为社会、为众生做些什么。这是增长慈悲心的基础。

  此外,还要修习恭敬和虔诚,这点也很重要。现代社会倡导个性解放,视恭敬为卑微,视虔诚为盲从,使得很多人无所顾忌,内心躁动。事实上,恭敬是看到人生榜样后的景仰之情,虔诚是找到终极归宿后的依止之心,这些心行首先是让自己受益的。很多人在寺院看到佛菩萨像时,会觉得无比安宁。为什么会这样?正是被自己的恭敬和虔诚净化了。

  当我们带着感恩心在茶席前入座,仪态必然是谦和的,举手投足必然是调柔的,就能营造一个正向的场。

第二式,静心备器

  “心本无生因境有。”凡夫最大的特点是心随境转,很容易受到外境影响。如果环境嘈杂混乱,充满诱惑,是很难令心安静的。所以我们首先要营造清净、自然、空灵的环境,可以很简朴,但不能有任何脏和乱。

  更重要的,是保有一份清净心。“清净心”三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简单。虽然众生本来具足清净心,但无始以来,无明、烦恼、贪嗔痴使心总是处于混沌中,妄想纷飞,难以进入修行状态。这时就需要环境的助力。别院正是营造了这样的氛围,通过如法有序的生活,帮助大家安顿身心。进一步,通过有次第的禅修,学会以清净心待人处世,以空性见照见本来。这样才能在任何问题出现时,随时放下,不受干扰。

  此刻,我们带着正念专心准备茶器,不散乱,不慌张,也不陷入妄想。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明晰的观照,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乃至所有的微细变化,心就会随之安静下来。就像一潭水,静则清,清则明。

第三式,煮水听茗

  我们坐在这里,感受天地的空旷,微风的吹拂。在阵阵蝉鸣和若隐若现的音乐中,静静聆听水沸的声音。

  听,也是一种修行。《楞严经》说:“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平常人的听,是向外追逐声尘。而追逐六尘的过程,会在内心留下很多影像。然后,我们又会被这些影像左右,活在尘劳妄想之中。

  煮水听茗,是强调一种听的力量。这种力量和声音有没有关系?如果仅仅关注声音,当然觉得和声音有关——因为有声音,我们才能听到。事实上,二者并没有必然的关系。

  在此刻,你们可以听到我的说话声,听到蝉鸣、乐声和水沸声。当我不说话,水也不再沸腾时,听的作用在不在?依然是在的,我们将听到安静的声音。有声音时,听到的是声音;没声音时,听到的是安静。但听的力量始终都在,不增不减。

  这一式也叫煮水观心。因为此刻是个空档,不需要做什么,可以向内观察自心。这是反闻闻自性的修行。所以听茗的重点不在于水的沸腾,而是由此体会能听的力量,体会这颗清明的心。

第四式,温器传香

  万物有各自的缘起,泡好一杯茶,同样要尊重它的缘起。我们现在喝的岩茶产自武夷山,有“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之美誉,蕴藏丰富的文化内涵。武夷山和我们所在的泰宁都属于丹霞地貌,泰宁是青年时期的丹霞地貌,武夷山是中年时期的丹霞地貌,更为老辣。此间孕育的茶,吸山水灵气,收日月精华,有着独特的品质和神韵。

  除了物质内涵和文化传承,这片茶叶还蕴含宇宙的一切信息,即我们常说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现代的全息观也告诉我们:万物的每个部分都包含整体的所有信息和特性。为什么是这样?

  华严宗杜顺祖师在诠释“一即一切”时说到,每个点之所以能蕴含宇宙的一切,和宇宙完整连接,关键在于“理不可分割”。因为万物都蕴含着最高真理,而真理本身是相通的,不可分割。在这个本质上,一和一切无二无别。

  我们看到的每片茶叶,也蕴含从山水日月到文化传承的精华。只有理解并尊重这些缘起,才能展现茶所拥有的能量。尤其是老茶,经过十年、二十年的收藏,内含物质被包裹已久,需要有醒茶的过程。

  温器就是为醒茶所作的准备。用沸水加热茶器、投茶并适度摇动之后,茶的干香就被唤醒,为接下来的泡茶做好前行。

第五式,泡茶醒心

  泡茶时,必须根据茶本身的特点,采用相应的冲泡方式。这个环节需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并通过当下的观察,随时调整。即使同一类茶,因为茶青品质、加工工艺的差别,及饮者的不同接受程度,冲泡方法也要随之改变。总之,要尊重茶和饮者的缘起,既让茶的内涵得到充分展现,也让饮者如啜甘露。

  我们要带着正念完成这一系列动作,对自己的动作清清楚楚,同时对每泡茶汤的表现清清楚楚,对饮茶者的反应清清楚楚。整个过程必须时时保持专注,心才能和茶相应。如果心不在焉,或谈天说地,胡思乱想,即使动作很熟练,也难以和茶建立连接,更不能以此导向正念的修行。

  正念禅修中,有个项目是吃葡萄干,通过一系列仪式,细致感受葡萄干的颜色、质地、滋味,以此培养正念。泡茶同样要营造一定的仪式感。这不是某些茶道表演中的花式动作或故弄玄虚,而是把每个手法做准确,做到位,同时把握节奏,不徐不疾。在相应的仪式感中,心更容易找到目标,随之安静。否则,我们往往会随着串习的惯性行事。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不走心。

  清明的心原本就在那里,只是因为我们从不和它招呼,不和它来往,才会那么陌生。这就需要通过禅修去唤醒。不论静坐、经行还是泡茶,目的都是去发现它,认识它,熟悉它。久而久之,你会发现它时时都在那里,充满力量。

  修行不是修出一个什么,不是凭空造出原来没有的东西。比如航空母舰和人造卫星,完全是人为制造的。修行所体认的,是本来具足的心,“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并不因为我们现在是凡夫就少了什么。只是因为不认识,才要通过修行去开启。

  凡夫被无明所惑,总是跟着念头跑,四处攀缘。因为我们还没养成安住的习惯,没尝过它的甜头,不知道安住本心才是最自在的。所以要改变用心习惯,让心从弛求中歇下,从混沌中醒来。

  为什么把泡茶和醒心联系起来?因为其中都包含对缘起的认识。我们在泡茶时,要根据茶的特性,选择相应的器具和投茶量,采用合适的水温、注水方式和出汤时间。众缘和合,才能让茶香和滋味得到充分呈现。这些要从缘起的层面深入学习,任何环节的疏漏,都会影响整体效果。

  缘起是佛法的重要智慧,可以使我们改变看待问题的方式。凡夫总是活在我法二执中,由此形成自我的认知模式和需求模式。然后带着自我的认知生活,带着自我的感觉看世界,带着自我的标准评判他人,带着自我的需求追名逐利。当每个人都这么做的时候,必然会导致是非、对立和纷争,给自己带来烦恼,给他人制造痛苦。

  学佛,让我们尊重缘起,尊重一切生命乃至世间万物的存在。佛法所说的随缘,就是在尊重缘起的前提下,审时度势,以适合当下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是生命的大智慧,可以破除我执,让万物和谐共生。

  这种智慧不仅可以用在生活中,还可以用在泡茶中。我们要了解茶的文化,尊重茶的特性,带着开放、清明的心泡茶,让每道茶都能发挥自身特质,完成此时此刻的圆满呈现。

第六式,平等分茶

  禅宗特别强调平常心。曾经有人问马祖道一:什么是道?马祖说:平常心是道。这句话听起来很普通,也常常被人在各种场合运用,似乎很多事都可以用“平常心”三个字来消解。

  究竟什么是平常心?我们可能觉得,自己是个平常人,过着平常日子,现前的心不就是平常心吗?事实上,我们认为的平常心,是很不平常的。因为这颗心充满是非、好恶、美丑、荣辱、得失,充满由人生经验形成的评判、取舍、设定、期待,以及由此造成的种种情绪和心理。这些都不属于平常心。但因为我们把平凡错认为平常,才认识不到“平常心”的高度。在佛法修行中,二者是完全不同的。

  平常心,是我们原本具足的清净心,是没有任何包装的赤裸的心,就像清澈的水,又像无云的晴空。这个心虽然是现成的,但无始以来始终被遮蔽,必须通过修行开启,否则是见不到的。

  在禅修时,我经常引导大家以全然开放的心,接纳当下的种种身心感受,不评判、不抗拒、不讨厌、不贪著。这就是在训练平常心,让心像镜子一样,照见清净,照见污浊;照见日月天地,也照见阴暗角落。无论照什么,都如实显现,不起波澜。又像监控系统,小偷进门,它不会讨厌;贵客光临,它不会欢喜。只是了知当下发生的一切,不带任何评判,更不因此生起情绪。

  虽然我们现在没有平等心,但内心是具备这个层面的,只要方法正确,反复训练,终有一天可以见到。平等分茶,正是帮助我们培养这一心行。不论对面所坐的是谁,是你熟悉还是陌生的,是你喜欢还是讨厌的,现在通通放下,只是把这道茶平等地分出去。分茶的杯子叫公道杯,也是说明这个道理。

  我们共享这杯茶,不存在谁有谁无,谁浓谁淡,谁多谁少。藉由平等一味的茶,平息内心的种种妄念,在平静、平和中体会平等。

第七式,吃茶去

  吃茶去,是禅门的重要典故。禅宗典籍记载,当时有很多学人去参访赵州禅师,不论来者是谁,禅师都以一句“吃茶去”接引。此后,这句日常寒暄就有了不同寻常的深意,也成为某些拾人牙慧者的所好。

  二者的区别是什么?其实,吃茶的重点不在于茶,而是体会能吃茶的、清清明明的心。如果我们带着贪心、分别心、好恶心喝茶,即使能在技术和经验层面,把茶味品得头头是道,也只是高级评茶师而已,和禅师的“吃茶去”了不相干。只有带着专注、觉知,尤其是无造作的觉知,以茶入禅,才能和古德的教诲相应。

  总之,静茶七式不仅是让我们学会泡茶,还是静心慢生活的组成。进一步,是导向禅修的方便,乃至让泡茶成为禅修。通过这杯茶,感恩万物,体会缘起,训练专注,培养觉知,开启生命内在的清明。

2023.10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