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3)破心识自性有

  26.幻境非心外,亦非全无异。若实怎非异?非异则非实。
  27.幻境非实有,能见心亦然。轮回依实法,否则如虚空。
  28.无实若依实,云何有作用?汝心无助缘,应成独一体。
  29.若心离所取,众皆成如来。施设唯识义,究竟有何德?

  前面讲到中观学者和有部、唯识学者交流的中心问题,是关于一切法有没有自性。有部主张三世实有,法体恒有,明确提出一切法有自性。唯识主张心有境无,这到底是什么意义上的“有”?唯识宗经常使用“自性”的概念,比如讲三种自性——遍计所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这就很容易让人感觉唯识倡导自性有。虽然没有心外的境界,但心的存在确实是一种自性有。如果有自性见,就会像中观所批判的,有贪著,有轮回,不能究竟证悟空性,成就解脱。关键在于,唯识所说的自性和有部是否一样?和中观所破的自性是否一样?我觉得,两种自性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唯识和有部所说的自性内涵不同。

  有部所说的自性,代表自己产生、自己存在,是永恒、不变、不可分割的实体,意味着它不需要依赖因缘,也无法把它分开。而唯识所说的自性,是指法具有自己的特质,体现了每一法和其他法的不同所在。比如我们讲地水火风,地有坚的特质,水有湿的特质,火有暖的特质,风有流动的特质。包括我们讲到每个心王、每种心所,都有自身特质。这种自性也是缘起的存在,而不是像有部所说的,是不依赖条件的永恒存在。这样的特质并不是中观破斥的,所以我觉得中观对唯识的批判存在误解。因为中观破斥的自性,恰恰也是唯识破除的。

  唯识不仅讲三性,还讲三无性,即相无性、生无性、胜义无性。三无性是建立在三性的基础上,引导我们认识一切法的空和有。三性代表我们认识事物的三个层面,其中哪个层面是有,哪个层面是空?首先,依遍计所执相建立相无性。因为遍计所执相根本就不存在,就像把绳子当作蛇,唯识称为“情有理无”——在感觉上是有的,但实际上根本没有。

  其次,根据依他起相建立生无性。依他起代表事物的产生,到底有没有一个自性的东西被生出来?其实没有,所以依他起破除的是自然性。比如我们认为桌子是自己产生、自己存在,不需要依赖条件,这是自然性。这种自然性肯定是没有的,是依他起破除的。在依他起的现象世界,根本不存在自己产生、自己存在、不依赖条件、永恒不变、不可分割的实体。依他起相的存在只是缘起假相,是依条件显现的。

  所以《辩中边论》讲到三性有无的问题,说“许于三自性,唯一常非有”,就是说我们对三性的认识,遍计所执相是“常非有”,事实上根本不存在,永远都没有,只是错觉的显现。二是“一有而不真”,指依他起相属于缘起有,虽然是有,但不是真实不变的有,是缘起的假有。三是“一有无真实”,即圆成实性的有,是透过否定通达的真实相。到底否定什么?就是否定我执和法执,是去除我法二执后显现的真相。这个真相非空非有,说有说无都是一种假名安立。三无性中,胜义无性是对圆成实相的体认,需要去除我法二执,彻底空掉我们在认识上的遍计所执,开显智慧,体认空性。

  事实上,中观和唯识的共同点都在讲我空和法空。小乘佛法只要破除我执,我空法有。有部就是典型,觉得只要破除我执就可以成就解脱,证悟涅槃。大乘佛法不仅讲我空还讲法空,不仅要破除我执还要破除法执,势必要否定法的自性。所以不管唯识还是中观,都会否定我和法的自性,从这一点来说,唯识和中观完全相同。寂天菩萨之所以把唯识作为批判对象,也是担心有人把唯识所说的特性当作永恒不变的实体,从而对法产生贪著,成为解脱的障碍。基于这个理由,所以寂天菩萨在“智慧品”中,把唯识作为批判对象。

  第三个问题主要破斥心和识的自性有。寂天菩萨和唯识家作了广泛交流,提出有自性的自证分是不成立的。在这一点上,我想唯识学者也是认同的。接着进一步讨论心有境无的问题。

  “幻境非心外,亦非全无异。”先亮出唯识的观点。唯识讲心有境无,指心外没有客观、独立、不变、具有自性的境界。这个无境是否定凡夫遍计执著的我和法。《唯识三十论》中,开头就讲“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此能变唯三”,指出我和法都是缘起的假有,凡夫认定并执著真实有的我和法,事实上是没有的。有的是什么?是八个识在活动时显现的见分和相分。这些境和心、相分和见分,虽然没有离开我们的认识,但不是一点差别都没有。一是属于认识的影像,一是属于认识的作用,二者还是不同的。

  我们可以看到丰富多彩的世界,科学家通过哈勃望远镜可以看到遥远的星系。那我们看到的世界出现在哪里?根据科学研究,大脑中有类似镜片的东西,我们眼睛看到、耳朵听到的一切,都反映在这个地方。别看我们看到的天地那么大,其实真正看到的影像就在方寸之间。我们并不是直接看到外在世界,而是看到投射在那里的影像。我现在看到你们,看到树和天空,都是通过镜片呈现的影像。唯识讲到见分和相分,相分是投射在认识上的影像,没有离开我们的认识,没有离开我们的心。这个道理正和现在的科学发现吻合。科学家在研究物质世界的过程中发现,我们在观察世界时,观察的心会直接影响物质的存在形式。这就充分说明了认识和认识对象的关系。关于这个道理,唯识早就讲得非常清楚,认为我们认识的世界没有离开我们的认识,但认识的世界和我们的认识又有所不同。对于这个观点,中观学者为什么要反驳呢?前提在于,他们认为唯识的识是有自性的,是自己产生、自己存在的。寂天菩萨设定唯识是这样的见地,所以提出批判。

  “若实怎非异?非异则非实。”非异就是相同。中观学者反问说:境界非实有,那二者怎么没有差异,各是各的存在呢?如果心和境二者真是非异的话,就带来一个问题:唯识家认为境界是虚幻的,那么识也应该是虚幻的。中观学者的质疑,究竟要说明什么道理?

  “幻境非实有,能见心亦然。”中观学者要成立的是:心和境都不是实有的,不是自性有。这里所说的自性,就是自己产生、自己存在。从中观的角度说,我们看到的境界没有自性,如幻如化,只是条件关系的假相。能见的心同样是因缘和合的,是无自性的。也就是说,心和境都属于缘起有。

  我觉得,寂天菩萨提出的观点,唯识家是完全同意的。唯识家也认为,每个识显现的见分和相分都是缘起有,是无自性的,如幻如化。就这点来说,唯识和中观并不矛盾。如果认为识是自性的存在,才是寂天菩萨破斥的对象。

  前面都是否定识的自性有,说明识和境是无自性的存在。接下来几个颂说明,中观认为唯识所说的“心有境无”不能成立。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要了解其探讨基础是什么。在印度的唯识学派中,无著、世亲之后出现了十大论师,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安慧、难陀、护法、陈那等,见地包括有相唯识和无相唯识。安慧属于无相唯识,陈那和护法属于有相唯识。无相唯识认为,我们所见的相分和能见的见分都属于遍计所执,只有认识的心体——自证分,才是依他起。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相是遍计所执,客观上根本就不存在。有相唯识认为,见分和相分都属于依他起的有,是存在的。寂天菩萨在本论破斥的是,如果认为相分根本不存在的话,认识是无法建立的。他觉得这个问题很严重:如果说识是有的,认识的境界根本就没有,那它怎么构成认识?

  “轮回依实法,否则如虚空。”寂天菩萨假设唯识家会提出这个问题,认为轮回一定要依据实法来建立,否则就如同虚空。这里需要讨论的是:所谓实法,究竟是什么意义上的实有?是不是自性意义上的实有?还是缘起意义上的实有?缘起意义上的实有,其实是假有;自性意义上的实有,才是真实不变的有。我想在唯识宗,不论护法还是安慧的思想,都主张这个实有是缘起意义上的,而不是自性意义上的。建立轮回离不开缘起意义上的实有,离不开烦恼和业力,是由烦恼、业力构成生死轮回的相续,“轮回依实法”这个观点并没有问题。

  其实从唯识的观点看,并不认为轮回必须依自性而建立。虽然唯识讲八识,但这些都是缘起的存在,而非自性的存在。所以我觉得寂天菩萨和唯识家的争论存在误解,他把唯识所说的自性,等同于有部的自性。基于这样的认知,才会形成种种争论。如果认识到唯识家说的自性是缘起有,我想争论会减少很多。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说“心有境无”时,确实容易产生自性见。寂天菩萨为了避免学人落入自性见,所以展开这些讨论和批判,也是有必要的。

  “无实若依实,云何有作用?”接着,中观针对唯识提出的问题作出反驳。如果轮回的境界是没有的,而心识是实有的,那无实的轮回境界如何依有实的心识产生作用呢?

  “汝心无助缘,应成独一体。”如果说境界没有的话,心就没有所缘。当心没有境界作为所缘时,就意味着境寂心空,心也会平息下来,也会空掉。因为“心本无生因境有”,有所缘的境,才引发能缘的心。所以我们说“心生则种种法生”,也说“境生则种种心生”。有种种境界,就会有种种心的生起。根据安慧的思想,认为根本没有实在的所缘境界,只是心识幻现而已。如果心识的产生没有所缘,那意味着什么呢?

  “若心离所取,众皆成如来。”离开所缘,离开所取,心就会平息。因为所缘空了,能缘的心也会空掉。我们通过学法了解到所缘世界是苦、空、无常的,认识到它的了不可得,在境界上不起粘著,心就能离开所取和染著,彻底平息。当所缘的境和能缘的心都空了,就意味着能所双亡,无智亦无得,那么大家都能解脱成佛了。

  “施设唯识义,究竟有何德?”如果众生不需要修行就能解脱成佛,那还讲唯识干什么?究竟有什么意义?大家都解脱了,就不需要学了。不仅不要学唯识,也不要学中观,不要学阿含,所有都不要学了。

  以上是寂天菩萨根据中观应成派的见地,和唯识学者进行交流,主要探讨了心有境无,即心是不是自性有、自证分是不是自性有的问题,帮助我们认识到:没有自性有的心,也没有自性有的自证分。这是抵达空性的重要渠道。

四、显空性能断惑,成就佛果

  本论和有部、唯识家关于无自性的交流,对解脱到底有什么作用呢?接下来针对外人的疑问,说明体认无自性对我们证悟空性、断除烦恼、成就解脱乃至无上菩提的作用。

(一)实有宗提出疑难

  30.虽知法如幻,岂能除烦恼?如彼幻变师,亦贪所变女。

  “虽知法如幻,岂能除烦恼?”实有宗提出一个疑问:我们了解到一切法是没有自性的,是条件的假相,如幻如化。具备这样的认知,是不是就能断烦恼?不少学佛人了解到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后,也会谈空说有,但在生活中,很多事情还是放不下,遇到诱惑还是经不起考验,遇到逆境还是会受到伤害。从表面看,好像学习空的道理作用不大。

  “如彼幻变师,亦贪所变女。”这里用来佐证的例子是:就像魔术师可以变幻出象、马、车,还可以变出美女。他明明知道这个美女是自己变出来的,并非真实的存在,可一样会贪爱。原因在哪里?是不是说无自性的如幻如化的认知没有用,不能解决问题?根据所举现象看,似乎这个认知并不起作用,所以实有宗就向中观学者提出这样的疑问。

(二)中观师回答

  1.幻师生贪之因

  31.幻师于所知,未断烦恼习,空性习气弱,故见犹生贪。

  这是中观学者对疑问的解答,解释了为什么幻师会对自己幻化出的美女生贪。事物能造成影响的关键在哪里?我们通常认为,关键在于这个对象太有吸引力了,令人抵挡不住。事实上,对象只是助缘,真正的原因在我们内心。其中又包含两方面,一是认知模式,一是内在需求。为什么你会觉得美女漂亮?《庄子》说,那些对人具有吸引力的美女,鱼见了却躲入水中,鸟见到也会飞走,麋鹿见到更是避之唯恐不及。《大智度论》也说,不同人眼中的美女,带来的感觉完全不同。比如同样的美女看到对方,非但不被吸引,还会心生嫉妒。所以说,我们对某个对象的喜爱,和自己的认知模式有关,也和我们的需求有关。你有相关需求,才会对认知对象产生深深的贪著。

  “幻师于所知,未断烦恼习。”对于自己幻化的美女,幻师虽然比任何人都清楚她不是真实的,但因为自己尚未断除烦恼习气,内心还有无明和贪著,依然会产生实有的执著。所以这不在于境界本身的真假,而是认知模式决定了你会这样看问题。当你这样看问题时,就会以假为真,产生贪著。

  “空性习气弱,故见犹生贪。”另一个原因,是对空性的认知很弱,所以还会产生贪欲。从我们接触这个见地,变成自己的认知,到开启空性智慧,时时安住于此,需要很长的过程。我们现在学习般若中观体系的经论,学习空性、无自性的理论,多少已经了解到无自性的概念,了解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可这个如梦幻泡影只是知识,虽然知道对心和物深入分析之后,确实没有自性。但这并不是你实际体证的认知,并没有真正成为你看世界的方式。在我们的感觉中,所见一切还是充满自性。即便对空性有一点体认,也非常肤浅,缺乏力量,没能把无自性变成确定无疑的认知,还会时常陷入无明制造的自性见,被自性见所转。只有依这种见地反复观修,真正通达空性智慧后,才能体认这一切是如幻如化的。

  几千年来,中国人通过学习《心经》《金刚经》修身养性。因为了解到一切法如梦幻泡影,才能对世间少一些执著,少一些挂碍。自性见是一切实有的认识,把财富、地位看得无比实在,把感情、家庭看得无比实在。每种自性见都会让你生起牢牢的贪著,给人生带来无尽烦恼。接触过佛法的人,多少能了解到世间是无常、无我、空的,了解到一切是条件的假相。能看淡一分,内心就会多一分平静,少一分烦恼。所以只要学过,多少都会受益,但作用程度是取决于你对空性体认的深浅。体认得越深,它对你的影响就越大;体认得越浅,它对你的影响就越小。

  2.修空能断烦恼习

  32.若久修空性,必断实有习。修空亦非实,复断空性执。
  33.观法无谛实,不得谛实法。无实离所依,彼岂住心前?
  34.若实无实法,悉不住心前,彼时无余相,无缘最寂灭。

  接着说明,修空性能断除烦恼习气。中观的重点是引导我们以缘起的眼光看世界,认识到一切法都是无自性空。从自性到无自性的改变,是学习中观的关键所在。因为自性见是一切烦恼产生的基础,各种宗教、哲学、科学建立的自性见,使他们形成各自的我执我见,所以宗教家有宗教家的我执我见,哲学家有哲学家的我执我见,科学家有科学家的我执我见。世人更是出于无明,带着自性见看世界,对财富、地位、名利、感情、家庭等一切,都会生起实在的认识,并产生永恒的期待。

  凡夫的认知模式源于无始以来的串习,具有强大的力量,使我们看到一切都习惯性地认为——这是真实的存在,是有自性的。基于这种认知模式,必然产生贪著,从贪著自己到贪著世界;因为贪著,就会产生种种烦恼。可以说,一切烦恼都源于我们对不同问题的自性见,或来自身体,或来自身份、地位、名利、情感、家庭,由此造业轮回。

  修习无自性见就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改变自性见的认知模式,以无自性的见地看世界;二是中止自性见的串习,不让心落入其中。我们现在的生命是双轨运行,虽然在建立无自性的认知模式,但自性见的认知模式还很强大。很多时候,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回到原有轨道。这就必须时时以无自性见的认知模式看问题,扫除过去因自性见产生的烦恼和执著。所以说,修空性绝不是了解到无自性的见地就能解决问题。当我们认识到无自性之后,还要有相当时间作空性观修,作无自性的观察和思考。

  “若久修空性,必断实有习。”如果一个人长时间地修空性,不断观察一切法没有自性,就会逐步安住于无自性的状态,安住于一切都是空、了不可得的状态,让无自性的观察成为习惯。这样的话,自性见的串习和认知模式会逐步被替换,由此产生的贪著和烦恼也会随之瓦解。

  “修空亦非实,复断空性执。”接着需要进一步认识到,空也不可以执著。佛陀讲空,讲无自性,重点是引导我们破除自性见,破除对实有的执著,并不是让我们去追求空,更不是让心执著有一个空。空其实是一个武器,无自性也是武器,以此扫除内心实有的执著和自性见。所以般若经论讲到的十八空中,有一个是“空空”——空也要空掉。如果你执著空,可能比执著有更可怕。

  龙树菩萨在《中论》说:“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佛陀说空的教法,是要破除我们的自性见。但如果你执著空,可能连因果都不信了,那么诸佛对你都没办法。正因为如此,才有“宁起我见如须弥,不起空见如芥子”之说。空性不是什么都没有,修空是帮助我们扫除自性见、体认空性的手段。如果执著空,认为空性是什么都没有,就会变成断灭空。虽然空性有空的特点,但并不等于顽空,所以我们要认识到有是无自性的,同时也不能执著空,还要断除对空的执著。如果你片面地执著空,认为空是绝对的存在,那么空也成了自性见,同样是要扫除的。空性远离我们认知所建立的有和没有,超越对有的执著,也超越对无的执著。只有超越有和空的认知,不再陷入二元对立,也不再局限于理性思维,我们的智慧才得以开显,才能真正体认空性。

  “观法无谛实,不得谛实法。”这个偈颂还是对空性的体认。我们学习无自性的教法,了解到宇宙中的一切,不管心法还是色法,物质还是精神,都是缘起的,是无自性的存在,没有真实不变的实体。我们认为的自性,包括科学所说的唯物、哲学所说的唯心,只是无明造成的错觉,根本不存在不变的实体。我们需要去审视,这一切到底有没有自性存在。通过佛法智慧的解读,以及量子力学对物质的分析,我们会发现,凡夫乃至科学、哲学所认为的自性,确实了不可得。不论怎么寻找,最终什么实体都找不到。色法如此,心念又是怎样?《金刚经》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就是告诉我们,心的实体同样了不可得。由认识空性见到修习空性慧,最终彻底解除对物质和心法的自性见。

  “无实离所依,彼岂住心前?”无实,即无自性的法。离所依,即失去依托。存在的一切现象都是无自性的,其中找不到实有的法。那空又是什么?空其实是相对有的假名安立,同样不是追求和执著的对象。我们依有说空,相对有,所以说空。如果有的相、有的自性了不可得,那么空的相、空的自性也就失去了依托基础,同样了不可得,不可执著。我们了解到一切法的无自性,不再执著于法的实有,同时了解到空只是相对有而安立的,也不是我们要追求的,就能摆脱对空的执著。当心超越对有和空的执著,就能从二元对立、名言概念中解脱出来,就意味智慧的开显。也就是《心经》所说的“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没有二元对立的执著,心就可以远离一切颠倒、妄想、恐怖、障碍,使智慧得以开显。

  “若实无实法,悉不住心前,彼时无余相,无缘最寂灭。”当心不再陷入实法和不实空法的执著,这时候,生灭的妄心就会平息。能所双亡时,生灭灭已,寂灭现前,内在智慧就会呈现出来。这里告诉我们,如何从认识空性,超越对自性见的执著,同时超越对空的执著,让心摆脱二元对立,摆脱戏论,就能心空境寂。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修,思考后获得正见,依此内观,使空性智慧逐步开显。

  3.断烦恼能成菩提

  接着进一步解答问题。按声闻乘的思路,圣者证悟空性和无分别智,就能证悟涅槃。证悟无余涅槃后,就是灰身灭智,融入空性海洋,何以尽未来际地利益众生?这里,寂天菩萨针对外人的疑问说明:虽然佛陀证悟无分别智,但同样能广泛利益众生,满足众生的种种愿望。

  (1)虽无分别能满众愿

  35.摩尼如意树,无心能满愿。因福与宿愿,诸佛亦现身。
  36.如人修鹏塔,塔成彼即逝。虽逝经久远,灭毒用犹存。
  37.随修菩提行,圆成正觉塔。菩萨虽入灭,能成众利益。

  “摩尼如意树,无心能满愿。”寂天菩萨举例说:就像摩尼珠和如意树那样,虽然无心且无分别,但它本身就是一种宝,你向它祈求时,自然会给你感应。

  “因福与宿愿,诸佛亦现身。”这个比喻说明,佛菩萨因为有圆满福德和宿世愿力,当众生有需要时,就能应声现前,为众生排忧解难。这在于两方面。一方面,声闻人证悟空的智慧,可能会偏空,但佛菩萨不仅证悟根本智(无分别智),还成就后得智(差别智)。另一方面,佛菩萨曾在因地发菩提心,建立“我要尽未来际利益一切众生”的崇高愿望。有了这样的愿望和无限悲心,而且他们的大圆镜智能观照一切众生的苦乐,所以面对众生的痛苦时不需要分别,自然会现身感应,帮助众生排忧解难,拔除痛苦。

  “如人修鹏塔,塔成彼即逝。虽逝经久远,灭毒用犹存。”下面用世间较为浅显的例子来回答这个问题。据说大鹏金翅鸟能消解一切毒害,所以有人为消灾灭毒修了大鹏金翅鸟的塔。虽然他在塔修好后去世了,但因为当初的愿力还在,所以只要有人去供养这个塔,塔还是能呈现它的威力。同样,诸佛菩萨在因地发起无尽悲愿,即使入涅槃,这种悲愿还会使他在轮回中不断利益众生。众生无尽,悲愿无尽。

  “随修菩提行,圆成正觉塔。菩萨虽入灭,能成众利益。”菩萨通过渐次修习菩萨道,圆满福慧资粮,成就佛果。虽然他们成就后可能入灭,但还是会无尽地利益众生,因为他们的悲和愿还在。包括我们供养佛菩萨的塔,虽然塔是无心的,但其中凝聚着佛菩萨的慈悲和智慧,所以这种供养是有功德的,会给众生带来无尽利益。

  (2)断诤

  38.供佛无心物,云何能得果?供奉今昔佛,经说福等故。
  39.供以真俗心,经说皆获福,如供实有佛,能得果报然。

  这2个偈颂继续解答外人的疑问。

  “供佛无心物,云何能得果?”有人提出疑问说:佛菩萨安住于无分别智,无心接受供养,那我们的供养怎么能产生果报呢?

  “供奉今昔佛,经说福等故。”寂天菩萨的回答是:不论供养现在还是过去、未来的佛,供养功德都是一样的。因为佛菩萨本身就是巨大的福田,不会因为他有心或无心接受,影响到我们供养的功德。就像一片土地,并没有想着把种子长好,但只要土地肥沃,播种后自然会长出果实。这是由田本身的内涵决定的。同样,虽然佛菩萨无心受供,但只要我们虔诚地礼拜供养,就像在肥沃的福田播种,自然能产生功德。这是佛陀在经典中所说的。

  “供以真俗心,经说皆获福。”供佛时,有人认为所供的佛是实实在在的,也有人认为所供的佛是无自性的存在。其实不管你怎么认为,当你以真诚心供养时,都能获得与自心相应的功德。这也是佛经告诉我们的。

  “如供实有佛,能得果报然。”不论供养如幻的佛,还是供养实有的佛,功德是一样的。因为供养功德不在于对象是如幻或实有,而是来自你的虔诚和供养心。

  以上,寂天菩萨主要告诉我们两个道理。一是在解脱修行上,无自性可以摧毁自性,以及由自性习气建立的烦恼,通达空性;二是佛菩萨虽然通达空性,证悟涅槃,并不等于修行的结束,更不等于不再做利益众生的事。根据大乘思想,无分别智还会开显后得智(差别智)。而且佛菩萨有无尽悲愿,以此利益无量众生。如果有分别的话,就不可能真正平等,真正无限。正因为佛菩萨通达无分别的空性,所以他的悲愿是建立在空性基础上,是平等且无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