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五)轮回与涅槃

  “智慧品”中,寂天菩萨以中观应成派的观点,批判了有部的自性思想。在探讨善与恶、功德与受生等问题后,接着是关于轮回和涅槃的辨析。从有部观点看,轮回要有自性,涅槃也要有自性,否则就不能成立。

  13.胜义若涅槃,世俗悉轮回,
  14.则佛亦轮回,菩提行何用?诸缘若未绝,纵幻亦不灭。
  15.诸缘若断绝,俗中亦不生。

  “胜义若涅槃,世俗悉轮回。”从中观无自性的见解看,一切法都是无自性的,其本质都是空性,那就意味着一切法的本质都是涅槃,都是解脱。这样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如果说一切法的本质都是空性,都是涅槃,轮回和生死的本质也是涅槃,但事实上,众生还在生死中,并没有涅槃,也没有解脱。为什么?另一方面,如果说轮回的本质就是涅槃,也可以倒过来说,佛陀证悟涅槃了,是否意味着他同时也在生死中,也在轮回中?

  “则佛亦轮回,菩提行何用?”如果佛陀涅槃后还在轮回,菩提道的修行到底有什么用?不就没意义了吗?如果众生本来就涅槃了,还要修什么呢?

  针对这样的疑问,中观学者的回答是:当我们说到涅槃时,其实有两种涅槃。一是自性清净涅槃,一切法都是无自性的,生死也好轮回也好,本质都是空性。二是平息迷惑烦恼后证悟的涅槃。两种涅槃是不一样的。生死轮回本质都是无自性的,都是空性,这是指本性清净涅槃。但作为众生来说,并没有体会到本性清净的涅槃,也没有体会到无自性,内心依然充满迷惑和烦恼,所以会不断制造轮回。佛陀已摆脱一切迷惑烦恼,证悟一切法的空性,真正通达涅槃。

  “诸缘若未绝,纵幻亦不灭。”诸缘是建构轮回的因缘,也是我们内心的迷惑和烦恼。如果这个因缘没有断绝,虽说轮回是无自性的,是因缘假相,但它还是会不断制造轮回。在制造轮回的过程中,由迷惑、烦恼而造业。因为迷惑、烦恼和造业,轮回又在继续。所以轮回虽然是假相,但并不是没有。从有部的观点说,轮回要有自性;但在中观学者看来,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虽然轮回是因缘假相,是无自性的,但并不是没有。它有因缘,有结果,如果不通过修行解除这些因缘,它依然会无尽延续。

  “诸缘若断绝,俗中亦不生。”如果制造轮回的因缘已经断绝,生死相续的因缘已经断绝,就像佛陀那样,即使在五浊恶世广泛度化众生,也不会陷入轮回。因为他是以悲愿度生,自身已经断除制造轮回的因,不论身处哪里,都不可能陷入轮回。

  以上,寂天菩萨针对中观和有部关于自性问题的不同见地,解答了一系列问题,帮助我们透彻地认识无自性。世间的一切法,包括轮回和解脱,并不是依自性建立,而是依无自性建立的。

三、与唯识宗交流无自性

  第三个大问题,是和唯识宗交流无自性的思想。我们知道,唯识和中观是大乘佛法的两大主流。中观思想是龙树和提婆菩萨提出的,出现在佛灭后七百年左右;唯识思想是由弥勒、无著、世亲菩萨传承于世,出现在佛灭后九百年左右。通常,我们称中观为空宗,唯识为有宗。所谓空宗,即阐明一切法无自性空,又称般若深观,引导我们认识无自性,透彻一切法的本质,最终通达空性。所谓有宗,特点在于对身心现象的深入剖析。比如对心的认识,声闻和中观学者只讲到六识,而唯识学者还讲到第七识第八识,并对心理活动详加分析,提出五十一心所,包括遍行心所、善心所、烦恼心所、禅修中产生的心所等。此外,还解读了心和世界,即认识与存在的关系。在《唯识二十论》《唯论三十论》《摄大乘论》等经论中,对这些问题有着深入的阐述。除了认识凡夫心和轮回,唯识经论还详细说明了菩萨道的种种修行项目,从发菩提心到行菩萨行有着广泛论述。

  关于对世界和佛陀教法的认识,中观是通过二谛,所谓“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但从唯识宗的角度,佛陀是依三性为众生说法,依三性认识世界。三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是看待事物的三个层面。其中,圆成实性是圣者以智慧证悟的真相。遍计所执性属于凡夫的认识,遍是普遍,计是分别,执是执著。凡夫根据轮回的串习和分别看世界,所见到的世界是被错误认知和情绪处理过的。依他起性,指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的,缘生缘灭。三性告诉我们,我们认识的世界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呈现在我们认识上的世界,充满强烈的自性见和迷乱错觉;二是因缘和合的现象,是如实显现的世界;三是圆成实性,代表事物的空性本质。

  唯识理论不仅讲八识,还讲到八识如何开展出认识的世界。比如八识分为三种能变,即初能变、二能变、三能变。总之,我们认识的世界没有离开我们的认识,也没有离开内心的显现。这些显现属于依他起的现象,通过对缘起的认识,可以引导我们摆脱遍计所执,摆脱在主观认识上产生的错误认知和执著,这样才能如实认识内心,以及由此建构的现象世界——它作为缘起法是如何呈现的。我们对现象的认识要做到不增不减,比如它是五个苹果,就认识到它是五个苹果;它是无自性的,就认识到它是无自性的。

  当我们如实认识它的时候,就能摆脱遍计所执的错误认知。就像前面举过绳子和蛇的例子,一个人在月光下看到绳子,把它误以为蛇。绳子是依他起,蛇的感觉是遍计所执。在凡夫的认识中,我们只看到蛇,以为这一定是蛇。而佛法告诉我们这是错觉,根本就没有蛇,存在的只是绳子。以缘起的智慧观察,摆脱蛇的错觉,就能解除遍计所执。然后如实认识绳子的真相,就能正确认识依他起性,乃至证悟圆成实性。所以唯识的三性代表三分法,比起中观二谛代表的二分法,有它的独到之处。

  中观所说的世俗谛包含两个层面,一是缘起现象的层面,一是我们对缘起现象的认识,是透过迷惑感觉投射的影像,二者共同构成了世俗谛。唯识宗是把缘起的如实显现和我们投射的错误认识分开,如实显现属于依他起,透过迷乱感觉投射的认识属于遍计所执。我们要破除的是遍计所执,并不是依他起。从中观角度说,缘起性空所空的是自性见,而不是缘起现象。缘起作为因缘假相是存在的,但因为我们不能正确认识缘起,所以在现象上生起“我”的自性见和“法”的自性见,执著五蕴身中有一个我,执著我们看到的一切现象中有自性。

  唯识宗是把我们在缘起现象上执著的“我”的自性和“法”的自性单列出来,称之为遍计所执,认为这是必须破除的。而依他起的缘起假相是如实显现的。我们透过对无自性的认识,不再生起自性见,就能正确认识缘起,通达空性,由依他起证悟圆成实。所以二谛和三性虽然表达方式不同,其实是相通的。但在印度佛教史上,空宗和有宗始终存在争论。我们现在学习的“智慧品”中,寂天菩萨也根据中观应成派的见地,以相当篇幅来破斥唯识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中观认为不需要有八识,只要有六识就足以解决轮回的问题。第六识造业之后,有惑有业,由此完成生死轮回,不需要第八识作为生命载体。

  第二,唯识认为心由见分、相分、自证分三部分组成。当然也有二分法,即见分和相分,或四分法,即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中观学者认为不需要有自证分。我们认识世界在于两方面,一是能认识的心,比如眼睛看到事物,耳朵听到声音,这个能听能看的就是见分;一是所认识的对象,即呈现在眼睛的影像及耳朵听到的声音,也就是相分。他们觉得只要有见分和相分就可以构成认识,不需要在见分和相分背后有自证分。而唯识学者认为一定要有自证分,因为自证分是体,见分和相分是用。就像牛的头上长了两个角,如果没有头就没有角,道理是一样的。

  第三,唯识觉得心是有的,离开心以外的客观境界是没有的,所谓心有境无。但在中观学者看来,心和境是相对建立的,不能说哪个有哪个没有。

  这三点表面看来冲突挺大,其实分析起来,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于——有没有自性。事实上,八识思想并不是无著、世亲提出的,而是佛陀在《解深密经》和《楞严经》说的,是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说的,其建立是有充分理由的。所以中观学者反对的点到底在哪里?真的是反对八识吗?可以进一步思考。

  至于自证分,其实就是对心的分析——作为心的存在究竟由哪几部分组成。比如二分说,是把心完成认识的过程分为两部分,三分说是分为三部分,四分说是分为四部分。从缘起法的角度,不论二分、三分还是四分,只是分合的不同。就像这张桌子,可以把它分为三部分,也可以把它分为四部分,都有各自的道理。只要提出合理的说法,甚至可以分为十分乃至一百分。这些分析有各自的角度,只要没有绝对化,没什么不可以。相反,如果认为桌子只能分为十分,不能分为九分,也不能分为十一分、二十分,才会落入自性见。

  中观学者批评唯识的理由是——唯识学者把心的认识分为三分,认为有自性的见分、自性的相分、自性的自证分,这种观点隐含着自性见。那么,中观学者认为只能是二分,不可以有三分、四分,是不是同样存在自性见的问题?事实上,中观所有的破斥,包括寂天菩萨在本论的破斥,所破的是有自性的八识,有自性的自证分。

  唯识说心有境无,尤其是讲三性的每一法时,都会说它的自性是什么,体是什么,相是什么,容易让人产生自性见的联想。但要知道,唯识所说的自性,和中观所破的自性并不是一个概念。所以我觉得,空有之争存在一定误解。中观真正要批判的是——认为有自性的八识、自性的自证分。如果唯识认为八识没有自性,自证分没有自性,其实二者没什么可冲突的,反而是互补的。所以在印度佛教晚期,出现了瑜伽行的中观派,就是把瑜伽和中观统一起来。

  中观破斥的范围很广。凡是会引发自性见的对象,都属于中观破斥的。比如我们认为灯能照明具有恒常的作用,也是中观破斥的。在“智慧品”中,中观学者和唯识学者主要讨论的问题,是破唯识无境和破自证分。

  第一是破唯识无境。唯识无的到底是什么?唯识所否定的,是独立在我们认识之外的,恒常不变的客观境界,也就是我和法。凡夫认为有独立在认识之外的我和法,“我”是恒常、主宰、不依赖条件的我,法是不变、实体、客观独立的法。这样的我和法,是唯识和中观学者共同破斥的。中观讲我空和法空,正是以我和法作为破斥对象,讲到没有自性的我,也没有自性的法。

  关于心有境无、唯识无境,意味着两个问题:第一,我们认识的世界是不是客观存在的?第二,我们认识的世界到底有没有离开我们的认识?唯识认为,我们认识的对象没有离开我们的认识。比如眼睛看到的颜色,没有离开眼识的认识;耳朵听到的声音,没有离开耳识的认识。另一方面,没有离开我们认识的境界。所谓的有,只是依他起的有,或遍计所执的有。就像前面所举的例子,一个人在月光下,把绳子看作蛇。遍计所执意义上的有相当于蛇,其实根本就没有;依他起意义上的有相当于绳子,是缘起有,是如实显现的。

  唯识宗有两种见地,一是有相唯识,一是无相唯识。有相唯识以护法论师的思想为代表,也是汉传唯识宗的主流思想,认为由自证分产生的见分和相分属于依他起,是存在的,是缘起有。也就是说,我们所认识的对象和能认识的心,属于同等意义上的有。无相唯识以安慧论师的思想为代表,主要流传于藏传佛教。安慧也属于唯识十大论师之一,认为心和心所是缘起有,由心和心所呈现的见分、相分都属于遍计所执,就像蛇一样,根本是一种错觉。寂天菩萨破斥的唯识无境,主要属于安慧的思想。如果从护法论师的观点看,是承认这种境界的存在,只不过这个境界没有离开我们的认识。我们在学习相关内容前,要对“唯识无境”作出正确界定。

(一)破唯识无境

  前面介绍了中观和唯识在思想上的差别及争论焦点,下面根据寂天菩萨提出的三个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15.乱识若亦无,以何缘幻境?
  16.若许无幻境,心识何所缘?所缘异实境,境相即心体。
  17.幻境若即心,何者见何者?

  首先是关于唯识无境的探讨。中观学者讲一切法无自性,包括色法和心法——色法无自性,心法也无自性。唯识学者针对这一观点提出质疑。

  “乱识若亦无,以何缘幻境?”乱识,即我们的妄识,八个识都属于妄识。如果不承认乱识的存在,用什么心来认识境界呢?因为认识境界首先要有心,如果没有实实在在的心,谁去认识世界?这里有一个分歧,就是怎么来理解这个实在的心。唯识认为要有实实在在的心,但这个心并不是有部那种自性的存在,而是缘起的存在,是以这样的心来认识对象。如果不承认有缘起存在的心,靠什么认识世界?

  “若许无幻境,心识何所缘?”接着,中观学者也对唯识学者发出问难。因为唯识讲心有境无,不承认在我们的认识以外有独立存在的境界,尤其是安慧的无相唯识,认为依他起的缘起境界也是不存在的。中观学者就提出:如果没有幻境,没有缘起的境,你的心到底缘什么呢?到底认识什么呢?这里是说要有心有境,有缘起的心,缘起的境界,才能构成这种认识。

  虽然安慧论师只承认有缘起的心,不承认有缘起的境,但依护法论师的观点,既有缘起的心,也有缘起的境。从这点来说,和中观学者的主张是相通的。中观学者也承认有缘起的心,有缘起的境,只是在缘起的心和境中,不存在有部建立的自性,没有不依赖条件、自己存在、恒常不变的心或境。二者的区别在于,唯识会特别提出:你所认识的对象没有离开你的认识。而中观只是说明心和境相互依赖,并未强调认识对象没有离开认识。如果我们厘清这个分歧点,会发现二者并没有根本性的矛盾。如果我们执著有自性的心识或自性的境界,才是寂天菩萨破斥的。

  唯识学者不承认有认识以外的,独立、客观、不变的境界,这也是中观学者破斥的。那我们所缘的,又是什么样的境界呢?每个心念的生起,都蕴含某种影像;每种认识的产生,也必然有它认识的对象。所以说,认识和认识对象是相互依赖的存在。那么,对象和心到底是什么关系?我们接着看唯识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所缘异实境,境相即心体。”认识所缘的对象,并不是认识以外独立存在的实体,这个境相其实没有离开我们的心。怎么理解这个问题?在玄奘三藏综合印度十大论师思想译成的《成唯识论》中,有关于一分、二分、三分、四分的解读,就是把心分为不同部分。其中,三分说是陈那论师的主张,把心分为见分、相分和自证分。见分是能产生认识的作用,我现在能看到你们,就是见分的作用。相分是所认识的影像,比如我的眼睛看到灯,看到房子,看到在座诸位。你们现在都是我的相分,我也是你们的相分。然后我知道自己在看,知道自己在听,知道自己在认识影像,就是自证分。见分主要是对外,而自证分是对见分的认识,在认识对象时,知道见分在认识什么,能了知见分的作用。

  见分和相分都是依托自证分生起的。自证分是心的体,见分和相分是心的用。唯识认为我们有八识五十一心所,每一个心和心所生起时,都会有见分、相分、自证分。如果按护法论师的观点,还可以有证自证分。现在重点不是讲唯识,不做太细的分析,就讲到自证分为止。相分和见分都是依托心生起的影像,所以说境相即心体,即我们认识的影像没有离开我们的认识。

  “幻境若即心,何者见何者。”中观学者就此提出质疑:如果你认识的对象就是自己的心,那不是心看自己的心吗?谁见谁?自己看自己能成立吗?中观学者认为这是不能成立的。事实上,唯识对三分到底怎么认识讲得清清楚楚,由见分完成对相分的认识,又由自证分完成对见分的认识。虽然我们认识的对象没有离开我们的认识,但通过见分、相分、自证分,可以完整地构成认识。

  中观重点要破的是——你们所说的自证分是有问题的。为什么寂天菩萨要破自证分?主要是针对唯识讲到心有境无。但我们要厘清,这是什么样的有。如果唯识认为八识没有自性,只是缘起假相,我想寂天菩萨不需要破斥。如果唯识认为八识有自性,那么它最核心的部分就是自证分。破除自证分,就能破除有自性的八识,所以寂天菩萨接着在论中破除自证分。需要明确的是,寂天菩萨破除的是有自性的自证分。

(二)破自证分

  1.以经破

  17.世间主亦言:心不自见心。
  18.犹如刀剑锋,不能自割自。

  寂天菩萨到底怎么破自证分的?首先是引用经典作为证明。

  “世间主亦言:心不自见心。”世间主,即佛陀。佛陀在《宝鬘经》中说:心是不能见自心的。这是什么样的心?如果我们认为有自性的心,就意味着这个心不能分割为几部分。既然不能分的话,当然不能见到自己的心。如果是缘起的心,本身由多部分组成,就不存在不能见的问题。

  “犹如刀剑锋,不能自割自。”寂天菩萨在此举了一个例子,也是佛法常说的“眼不自见,刀不自割”。眼睛可以看到其他事物,但不能看见眼睛本身;刀可以割其他东西,但不能用来割刀本身。前提是这个刀不可分割,如果把刀分成两半,用这一半去割另外一半,那是可以割的。这里要破的“刀不自割”,严格地说,是有自性的刀不能自割。但从缘起无自性的角度说,刀也有办法割自己。因为刀本身是条件和合的存在,是可以分割的。所以我们要知道这种破斥的前提是什么。如果是自性的眼,那就不能见到自己;如果是自性的刀,那就不能割伤自己。

  2.以理破

  理证是从道理来说明,寂天菩萨通过两个例子,破斥有自性的自证分具有自证作用。当然,寂天菩萨是不破缘起法的,如果说缘起的自证分具有自证作用,我想不是他所破的。必须是有自性的自证分,才是寂天菩萨破除的。

  (1)破成立自证分之喻

  18.若谓如灯火,如实明自身。
  19.灯火非自明,暗不自蔽故。如晶青依他,物青不依他。
  20.如是亦得见,识依不依他。非于非青性,而自成青性。
  21.若谓识了知,故说灯能明。自心本自明,由何识知耶?
  22.若识皆不见,则明或不明。犹如石女媚,说彼亦无义。

  “若谓如灯火,如实明自身。”唯识学者讲自证分时用了一个比喻,就像灯火可以照它,也可以自照,心同样具有自证的作用。比如我们在想什么、做什么时,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做什么。禅修就是把心安住于自证的作用,了知每个念头都蕴含一份自证的作用,从而减少对外境的追逐,培养内心的自觉和自主。

  唯识学者以灯能照物和自照的例子,说明心既能自证,也能证知他物,中观学者对此反驳说:灯能不能破暗?《中论》有一品讲到,灯是不能破暗的——“若灯能自照,亦能照于彼,暗亦应自暗,亦能暗于彼。灯中无自暗,住处亦无暗,破暗乃名照,无暗则无照。”如果灯能照自己也能照他,那么暗同样能自己把自己遮住,也能把其他东西遮住。灯所在的地方是没有黑暗的。比如我们觉得房间太黑时,只要开灯,黑暗就消除了。事实上,灯可以破暗是缘起法。如果我们觉得有自性的灯能破暗,正是中观学者破除的。

  龙树菩萨怎么来破这个问题?有自性的灯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灯永远都是亮着的。如果灯永远亮着,它还有没有黑暗?如果有黑暗就不是灯了。不仅灯本身没有黑暗,灯所在的地方也没有黑暗。既然灯本身没有黑暗,灯所在的地方没有黑暗,怎么能说灯能破暗呢?这个道理是不能成立的。黑暗和灯永远不在一个平台,有灯的地方一定没有黑暗,黑暗的地方一定没有灯,这就叫作自性见。这个暗是自性见,灯也是自性见。如果带着自性见,灯是不能破除黑暗的。如果是众缘和合的灯,由灯管、线路、电流等众多条件组成,我们打开后它就亮了,当下可以破除黑暗。这个过程是缘起法,缘起法的灯能破暗,并不是中观破除的。但如果我们认为有一个自性的灯能破暗,这是不成立的。

  “灯火非自明,暗不自蔽故。”中观学者告诉我们:灯火本身不是自己照明的对象,因为灯火所在之处根本没有黑暗,何来破暗呢?如果我们认为有自性的灯,它根本就没有暗存在,所以没有照暗的作用。如果说灯可以破暗,反过来就可以说,暗也能把自己的暗遮住,也就是龙树菩萨所说的“暗亦应自暗,亦能暗于彼”。暗把自己遮住了,把周边也给遮住了,那就意味着我们看不到暗了。这就说明,唯识家所举的灯能破暗并不成立。如果这个灯是自性的灯,它是不能破暗的;如果是缘起的灯,才可以破暗。同样,如果我们认为有自性的自证分,就不具有自证的作用。事实上,它根本就不存在,自然也就没有所谓的作用。中观师破斥的例子是帮助我们认识:只能承认缘起的自证分,而非有自性的自证分。因为灯火的比喻只能证明缘起的灯可以破暗,可以自照,而自性的灯并没有这种自照、照物的功能。

  “如晶青依他,物青不依他。”唯识学者又举例说,我们看到的青色有两种,一种是在水晶下放块青布,可以通过水晶看到青色。这个青色不是来自水晶本身,而是来自青布,即“依他”。另一种是青琉璃的青色,是琉璃本身蕴含的,不需要依赖其他条件。

  “如是亦得见,识依不依他。”唯识学者认为,认识的作用包含见分、相分、自证分,见分认识相分需要依赖条件,为他证识,即认识外在环境是什么的识。比如我们眼睛看东西,需要光线、距离、眼睛睁着等条件,才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外物存在。而识的自证作用不需要依赖外在条件,在认识的时候,只要识存在它就存在。引这个例子,还是证明有不依赖条件的自证分。当然在唯识学看来,并不认为有不依赖条件的自证分,也不主张八识是自性有。唯识认为,八识不管是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每个识都是因缘所生。比如眼识九缘生,耳识八缘生,鼻识、舌识、身识七缘生。如果我们认为有不需要依赖因缘产生的识,有不需要依赖因缘产生的具有自性的自证分,这是寂天菩萨破斥的。如果我们认为自证分是缘起的,不是自性的存在,我想就不是寂天菩萨所破斥的。

  “非于非青性,而自成青性。”对唯识家提出的两点,寂天菩萨的反驳是:你们讲到这两种青色,一种依赖条件,一种本来是青色,不需要依赖条件,这个例子是不能成立的。为什么呢?因为看似不需要依赖条件的青琉璃,本身也是因缘和合的,是通过亿万年来各种地质运动形成的。也就是说,根本不存在不依赖条件的青色,也不存在不依赖条件、具有自性的自证分。在这一点上,寂天菩萨破斥的还是心有自性见的观点。

  “若谓识了知,故说灯能明,自心本自明,由何识知耶?”退一步说,因为识了知的缘故,所以说灯能自明。但自己的心本来自明,用什么样的心识能了知呢?唯识讲到心有四分,前三个是相分、见分、自证分。自证分知道见分,知道自己在认识世界。那么,谁知道自己在认识呢?是自己知道自己在认识吗?还是你知道我在认识?还是八识中另外有个识在认识?所以护法论师提出了第四分——证自证分,自己知道自己在认识。

  这会带来另一个问题:证自证分可以证明自证分,那谁去证明证自证分呢?按这样推下去,是否还要有什么来证明证自证分呢?如此就会犯无穷过。对于这个问题,护法论师的解释是:证自证分和自证分可以互证,因为它们都是对内的,不需要第五分就可以搞定。我觉得不管自证分也好,证自证分也好,不过是对心分粗一点或细一点。因为心是缘起法,不论把它分粗点还是细点,只要它自己能完成认识就没问题。如果我们执著有自性的自证分,或执著有自性的证自证分,就不能成立了。寂天菩萨破斥的,是我们认为有自性的自证分,有自性的识。

  “若识皆不见,则明或不明。”通过灯和青琉璃的比喻,以及寂天菩萨对这些比喻的反驳,告诉我们,没有自性的心体,没有自性的识,也没有自性的自证分,没有自性的证自证分。既然没有的话,我们认为有自性的自证分,或是有自性的识,说它明或不明,其实都没有意义。因为以中观智慧来看,具有自性的识根本就不存在。当然从缘起的意义上说,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都可以成立,但要认为它们是有自性的,一定不能成立。在这个意义上探讨心有自明、自证的作用是无意义的,因为它根本不存在。

  “犹如石女媚,说彼亦无义。”这个道理就像说石女显现娇媚一样,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石女无法显现娇媚,根本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寂天菩萨的这个比喻,还是破斥我们认为有自性的识、自性的自证分。

  (2)破成立自证分的理由

  第一,无自证分也能回忆

  23.若无自证分,心识怎忆念?心境相连故,能知如鼠毒。
  24.心通远见他,近故心自明。然涂炼就药,见瓶不见药。

  这2个偈颂还是针对有自性的自证分提出质疑。

  “若无自证分,心识怎忆念?”唯识家建立自证分的理由在于——你知道自己在想什么,是帮助我们获得记忆的重要基础。如果不承认自证分,认识怎么才能完成记忆?

  “心境相连故,能知如鼠毒。”针对这个问题,寂天菩萨的回答是:能认识的心和境界是相连的,心在认识境界的过程中,自然就完成记忆了。这里再举一个比喻:就像冬天被老鼠咬了,并不知道自己中了毒,直到毒在春雷响起时发作,才知道当时已经中毒。这个比喻是说明,没有自性的自证分同样可以形成记忆。

  “心通远见他,近故心自明。”唯识家提出:就像有他心通的人能看到远处他人的心念,当然也能看到近处的自心,看到自己在想什么做什么。由此说明心有自证作用。

  “然涂炼就药,见瓶不见药。”其实这个问题是中观学者假设的,关于此,寂天菩萨又以比喻加以反驳。印度有各种神奇的法术和药物,比如眼睛涂上一点药,就可以看到地下埋的瓶子,却看不到眼睛上所涂的药。可见,虽然你的心能看到其他东西,但不等于能看到自己。

  第二,无自证分也能觉知

  25.见闻与觉知,于此不遮除。此处所遮者,苦因执谛实。

  从以上2个偈颂看,好像寂天菩萨极力反对心有自证作用,到第25颂,我们就知道他的用心在哪里,真正要破的是什么,那就是——苦因执谛实。寂天菩萨要破的并不是见闻觉知,而是自性见。“执谛实”即执著有自性存在的自证分。如果承认有自性存在的自证分,就是轮回之因,是产生痛苦的基础。

  “见闻与觉知,于此不遮除。”对于唯识宗所说的,心具备见闻觉知的作用——能看能听,能觉知自己,觉知他人,在世俗谛意义上都是合理的存在,并不是寂天菩萨真正要破除的。

  “此处所遮者,苦因执谛实。”寂天菩萨要遮除的关键,是产生痛苦和轮回的因。这个因就是执谛实——执著有自性的八识、自性的自证分。我们了解寂天菩萨的真正用意,也就知道他所破斥的只是自性见,并不是要破除八识,或破除自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