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3)思维修自他换之方式

  我们如何通过思考修习自他相换?社会上类似的方式是换位思考,现在被广泛运用在教育、管理等方面。从教育来说,不管是老师对学生的教育,还是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都要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比如老师遇到学生不认真或逃课时,不能简单地批评,而要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理解他为什么这样做,问题到底在哪里,然后有的放矢地加以引导。父母虽有望子成龙之心,也要看到孩子的能力和兴趣所在,而不是一味要求孩子学这学那,结果造成他们的叛逆和反感。作为商家来说,则要从客户的角度出发,站在客户的需求设计产品,而不是单方面地觉得什么好什么不好,或是自己想当然地推销。作为企业管理者,也要学会站在员工的角度,替员工着想,为员工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人类是利益共同体,也是命运共同体,所以全社会都要学会换位思考。如果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依自己的情绪做事,就会充满冲突——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你不理解我,我不理解你。不仅家庭不和谐,社会不安定,人与人的沟通都成问题。所以换位思考很重要,在心理学上也被广泛运用。

  《入行论》中,对如何通过换位思考完成菩萨道修行,提出了彻底的做法,引导我们走出我执,真正建立以利益众生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如果不懂得换位思考,即便有心利他,也会习惯性地从自我的情感和立场出发,很难给予对方有效的帮助,甚至会越帮越忙。比如很多父母对儿女的好心就是一厢情愿的,想尽办法地关心子女,子女却不买账,不接受,不以为然。为什么会这样?就是缺少换位思考。你不知道他的情况,不了解他究竟需要什么,所以这一点很重要。这部分就是学习如何换位思考。

  第一,略说

  140.易位卑等高,移自换为他,以无疑虑心,修妒竞胜慢。

  “易位卑等高。”换位思考的对象有三种人。第一是卑,即地位比我们低,能力等方面不如我们的;第二是等,和我们各方面条件差不多的;第三是高,地位、能力、财富等全面超过我们的。这三种人都是修习慈悲的对象。为什么要对这三种人换位思考?主要在于,当他们陷入特定心态时,容易激发我们的不良反应,障碍慈悲的生起。条件不如我们的人,可能对我们充满嫉妒和仇恨,从而引发对立。条件相近的人,可能热衷于和我们竞争,想尽办法地打压我们,抬高自己,从而引发我们的竞争心,与之争斗。至于那些条件比我们好的人,在世间有一定成就和地位,就容易傲慢无礼,有意无意地伤害我们,也很难对他们修慈悲。发菩提心是要利益一切众生,当然包括这三种人。那么,怎样对他们生起慈悲?

  “移自换为他。”寂天菩萨告诉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看待问题。面对卑者,就把自己变成卑者,去体会他的感受;面对等者,就把自己变成对方,理解那种想要竞争的心理;面对高者,同样把自己变成高者,去理解那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换位思考的关键在于,一是身份互换,把我想成他,但这只是表面的换位。实质性的换位,是学会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是从自己固有的思维方式出发,否则换位是无法完成的。

  “以无疑虑心,修妒竞胜慢。”寂天菩萨通过对这三种人的相换,引导我们从对方的立场出发,以对方的方式思考问题。我们要以毫无疑虑的心,来思考嫉妒、竞争和胜慢的根源。从卑者的立场出发,理解他的嫉妒心是如何生起的,引发这样的心行后,再学会如何对治。此外,是理解等者的竞争心、胜者的骄慢心,分别加以对治。这个方法很善巧,学会之后在生活中很实用。

  第二,对高者修妒

  略说之后,寂天菩萨接着详细阐述如何对这三种人换位思考。

  141.蒙敬彼非我,吾财不如彼,受赞他非我,彼乐吾受苦。
  142.工作吾勤苦,度日彼安逸。世间盛赞彼,身败吾名裂。
  143.无才何所为?才学众悉有。彼较某人劣,吾亦胜某人。
  144.戒见衰退等,因惑而非我。故应悲济我,困则自取受。
  145.然吾未蒙济,竟然反遭轻;彼虽具功德,于我有何益?
  146.不愍愚众生,危陷恶趣口,向外夸己德,欲胜诸智者。

  首先要把自己当作卑者,把对方当作高者,学会从卑者的立场看问题。比如卑者对我们生起嫉妒或自怨自艾时,我们往往很恼火,还会瞧不起对方。进入这种情绪时,我们内心是对立的,没有丝毫慈悲。现在寂天菩萨告诉我们,要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体会卑者是怎么生起嫉妒的。这样就能对他的嫉妒产生同情而不是对立,不让自己陷入负面情绪。

  “蒙敬彼非我,吾财不如彼,受赞他非我。”对于卑者来说,面对条件比自己好的人是什么心态?多半会觉得:凭什么他处处受人尊敬,我却被人瞧不起?凭什么他赚钱那么容易,我赚钱那么难,怎么努力都不如他?凭什么受到称赞、得到荣誉的总是他,从来都不是我?我的地位不如他,财富不如他,名誉不如他,什么都不如他,内心很不平衡。

  “彼乐吾受苦。”他受人尊敬、财富多、地位高,总是过得那么快乐,我却每天在痛苦中度过。很多条件不好的人会有这些心态,尤其在中国社会,仇富心理很普遍。印度虽然有贫富差距,但他们有宗教信仰,不管条件好还是差,心态相对平衡,觉得那是各自福报使然。西方国家是高福利,对贫富差距有调节,而且价值观多元,不以财富作为成功的唯一标准,仇富现象也不严重。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整个价值取向都在引导人们发财致富,使人对升官发财充满渴求,不能安贫乐道。尤其是那些一夜暴富的现象,特别冲击人们的观念,让人内心失衡。同样的社会中,有些人赚钱太容易了,坐收渔利,还有很多人却为了生存苦苦挣扎,不知熬多少年才能买套房子。两相比较,很容易因为不平衡而引发嫉妒,我们要理解这种心态。

  “工作吾勤苦,度日彼安逸。世间盛赞彼,身败吾名裂。”卑者每天像牛像马一样干活,还要没日没夜地加班,非常辛苦。那些条件好的人却不劳而获,过得舒适安逸,还会受到世间的认可、尊重、称赞。而卑者只是默默无闻地度日,甚至为了生存走上犯罪道路,身败名裂。因为处境这么艰难,所以对条件比自己好的人心怀不满、嫉妒和仇恨。

  “无才何所为?才学众悉有。彼较某人劣,吾亦胜某人。”作为卑者来说,认为自己的才华、能力不如他人,不能有所作为,所以自怨自艾。那该怎么办呢?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高者虽高,也有人比他更有才华;卑者虽卑,也会超过某些人,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以不必气馁。

  “戒见衰退等,因惑而非我。”这是从修行角度解读卑者的心态。卑者觉得自己没能闻思修行,戒律废弛,知见薄弱,禅修也不得力,就会寻找客观理由,或是指责环境,或是认为烦恼的力量太强,自己业障深重,实在没办法。“因惑而非我”就是说,并非我想这样,而是烦恼把我拖下了水。

  “故应悲济我,困则自取受。”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条件比我好的大德,应该以慈悲心帮助我,否则就是不慈悲的表现。“我不行,你们却不来帮我”——这是卑者对社会、修行者的情绪。我们要体会这种不满,理解他的心态,而不是一味指责,或是觉得对方有问题,他应该自己忍受,自己解决,不应该发泄情绪。

  “然吾未蒙济,竟然反遭轻。”如果看到卑者有这么多困难,非但得不到帮助,反而遭人轻视。那我们就要检讨:自己有没有轻视那些不如我们的人?很可能,我们看到不好好修学却自怨自艾,内心不满、嫉妒甚至仇恨的人,也会轻视他。

  “彼虽具功德,于我有何益?”在卑者看来,那些条件比他好的人,虽然有修行,可如果不慈悲,对我有什么意义呢?一点意义都没有。这是通过卑者的不满反观自己。我们站在自己的立场时,很可能看不清全部。现在站在卑者的角度,通过他的思维方式看问题,看看自己是怎么想的,高者又是怎么看的。可以发现,我们确实会对卑者不慈悲,内心隐含一份冷漠和轻视,就会引发并加深对方的嫉妒。这样的换位思考,不仅能看到嫉妒的由来,也能由此看到自己存在的问题。

  “不愍愚众生,危陷恶趣口,向外夸己德,欲胜诸智者。”这也是从卑者的角度,看待所有比他条件好的人。众生深陷轮回,饱受痛苦,那些有条件的人却没有悲悯心,反而自我感觉良好,只顾享受,而不是帮助他人。甚至会夸大其辞地宣扬自身德行,以为自己比那些智者都高明。

  这些反应不仅是卑者的情绪,同时也反映了卑者对高者的看法。从卑者的心声,可以看到我们对众生的冷漠无感。所以要换位思考,检讨自己存在哪些问题,是不是像卑者认为的那样?同时体会卑者的心态,通过审视自己,放下冷漠和对立的情绪,对卑者生起同情、慈悲之心,主动帮助他们。

  第三,对等者修争

  这不是一般的等者,而是充满竞争意识的等者。他现在和你各方面相差无几,但想方设法要超过你,甚至通过抬高自己来打压你。对于这样的人,我们如何修习相换?寂天菩萨引导我们进入等者的身份,运用他们的思维,体会他们的想法和情绪,对他们生起同情、慈悲之心,避免陷入对立。

  147.为令自优胜,利能等我者,纵诤亦冀得,财利与恭敬。
  148.极力称吾德,令名扬世间;克抑彼功德,不令世人闻。
  149.复当隐吾过,受供而非他;令我获大利,受敬而非他。
  150.吾喜观望彼,沦落久遭难,令受众嘲讽,竞相共责难。

  “为令自优胜,利能等我者,纵诤亦冀得,财利与恭敬。”通过换位思考,我们现在进入等者的立场,体会这份竞争心来自哪里。现在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人人都想超过别人,战胜别人,在此过程中,会不惜一切手段打压对方,希望在财利、恭敬、社会影响等各方面超过对方,使自己脱颖而出。当我们遇到这些对象时,往往会陷入对立。不仅世间人有这些问题,即使学佛者,如果没有很好的修行,也会有类似心态。

  “极力称吾德,令名扬世间;克抑彼功德,不令世人闻。”等者出于竞争心,会通过各种途径宣扬自己的功德,说自己如何了不起,让自己产生影响,希望美名传播世界。另一方面,则是想尽办法地压制和贬低竞争对手,不让大家知道他的优点和能力。一方面抬高自己,一方面贬低对方,在菩萨戒中就是“自赞毁他”,属于犯戒行为。我执有三个特点,即重要感、优越感、主宰欲。竞争的过程,就是突显自我的重要性、优越感,得到主宰对方的优势。在凡夫心的角度,这是我执之本,属于正常运作。

  “复当隐吾过,受供而非他;令我获大利,受敬而非他。”为了得到世人的恭敬,不仅要宣扬自身功德,还要掩盖不良行为,不让别人知道自己存在的问题。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得到更多的供养和利益,不让对方有机会得到,让世人恭敬我而不是他。对于自己是称扬功德、掩盖过失,对于他人则是贬低功德,宣扬过失,以此打压对方。在社会竞争中,这种现象非常普遍。作为菩萨行者,我们要看到对方是受无明、我执的驱使,不知不觉地产生这些想法,做出这些举动。事实上,他也是不良心态的受害者,是身不由己的。当他有了不正当的竞争意识,会活得很累,很痛苦。我们要在理解的前提下,去体会他的痛苦,以及他为超过别人产生的焦虑,担心失去现有条件的恐惧和没有安全感。体会之后,对他心生同情,避免陷入对立。

  “吾喜观望彼,沦落久遭难,令受众嘲讽,竞相共责难。”作为竞争对手,往往希望对方不如自己,甚至遭遇不幸,受到大家的嘲讽和指责。总之,希望所有不好的事都发生在别人身上,自己非但不同情,反而幸灾乐祸,巴不得对方越来越糟,没有出头之日。

  与等者相换的这部分,寂天菩萨要我们去体会和自己条件相等者会产生的竞争心。在生活中,确实有人出于竞争,莫名其妙地和你对立,想尽办法贬低你,说你的坏话,同时宣扬自己,抬高自己。看到这种现象,我们会瞧不起对方,甚至心生抵触,使自己陷入不良情绪。面对这些现象,我们要通过和等者相换,引发慈悲心,对治不良心理。

  第四,对卑者修慢

  与卑者、等者相换后,接着是与高者相换。所谓高者,即条件比较好的人,这一相换主要是为了去除傲慢心。当然不是说条件好的人都有傲慢心,但确实有些人因为有钱有权,就会瞧不起他人,甚至利用权力打压他人。当这种对境现前时,我们会本能地瞧不起对方,或心生对立。如何对这样的人生起慈悲?就要通过自他相换,体会高者的心态,理解这是因为无明制造的烦恼和错误观念。论中以4个偈颂说明。

  151.据云此狂徒,欲与吾相争,彼才貌慧识、种性宁等我?
  152.故令闻众口,齐颂吾胜德,毛竖心欢喜,浑然乐陶陶。
  153.彼富吾夺取,若为吾从仆,唯予资生酬,其余悉霸取。
  154.令彼乏安乐,恒常遇祸害。

  “据云此狂徒,欲与吾相争,彼才貌慧识、种姓宁等我?”有些人因为有钱有势,或是有特殊才能,就觉得自己不可一世,谁也不如我,谁也别想和我争。在这种心态主导下,他们的重要感、优越感、主宰欲被无限张扬,无法接受他人与自己竞争。一旦看到想要超过他的人,就会心态失衡,觉得对方不知天高地厚。或是因为自我感觉良好,觉得那些要和他争的人,无论才华、相貌、智慧、能力还是种姓等方面,没有哪点可以和自己相比。

  “故令闻众口,齐颂吾胜德,毛竖心欢喜,浑然乐陶陶。”当他有了这样的优越感,就希望所有看到他的人,都对他歌功颂德,阿谀奉承。这不是一般的称赞,而要说得非常夸张,让人汗毛直竖,欣喜若狂,陶醉在对自己的歌颂中,还觉得这样是应该的。不少人有了地位之后就会这样,只能听好话,无法听不同意见,结果身边就会围绕一批小人,专门投其所好。我们要去体会,那些有能力、才华、地位的人,当他被重要感、优越感、主宰欲控制后,生命会呈现这样的状态。我们要站在他的立场去体会这种心理。其实一个有傲慢心的人是很脆弱的,一方面是维护傲慢的成本很高,另一方面又会特别没有安全感。因为他被我执、我慢控制了,总觉得别人可能要超过他,树立很多潜在的敌人,结果每天要和假想敌斗争,何其辛苦。我们要体会这种心态,对他心生同情,避免陷入不屑和对立。

  “彼富吾夺取,若为吾从仆,唯予资生酬,其余悉霸取。”有些人有钱有势,却为富不仁。为了让自己更富有,想尽办法地霸占他人财产,觉得钱财多多益善。有些人虽然有钱,但对自己的仆人、员工很苛刻,给他们仅够糊口的微薄工资,却让他们加班加点,从他们身上榨取大量利润。我们往往会觉得这人真可恶,对他心生轻视甚至仇恨,无法生起慈悲。现在要想到,他们只是被贪心控制了,才会做出这些举动,其实他们自己也很辛苦,不得自在。

  “令彼乏安乐,恒常遇祸害。”这也是一种高者的心理,有些为富不仁者心态失衡,想让别人遭遇不幸,过得痛苦。我们要站在他的角度去理解这种心理,认识到这不是他不好,而是他的凡夫心不好,这样才能心生慈悲,避免陷入对立。

  佛教讲的自他相换,比起世间的换位思考更深刻,更透彻。换位思考通常离不开我执,比如从商业的角度,是希望从对方身上获取更多利益,很难跳出自己的立场,跳出自我为中心的生命状态。而佛教修行是要看到我执的巨大过患,同时认识到利他的利益和功德,所谓“利己是一切衰损之门,利他是一切功德之本”。这种换位是让自己彻底为他人服务,甚至把自己卖给众生,没有丝毫的自我立场和自我利益。如果只是泛泛地换,还是沿用固有思维,其实是换汤不换药的。即便能从对方的情感和思维出发,目的还是把利益导向自己。如果离不开自己这个重心,换位是不可能彻底的。学佛是要彻底转变重心,消除我执,完全从众生的利益出发来思考问题,这才是究竟、透彻的换位。社会的和谐发展、安定幸福,都需要这种自他相换的智慧。如果每个人都以自我为中心,世界就会充满纷争与不和谐。

  本论关于止的修行,精髓就是自他相换。这里所说的与卑者、等者、高者相换,是指出相换的类型和思考角度。我们在生活中面对这三种对象时,很容易陷入不良情绪,无法心生慈悲。所以寂天菩萨特别从三个方面提出思考,引导我们从思维、理解到接纳。

  第五,结劝实修自他换

  这是对前面所举的三种相换作总结性说明,进一步劝说我们要实修互换。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不修的过失,二是修习的利益。

  ·不修之过

  154.我执于生死,百般折损我。
  155.汝虽欲自利,然经无数劫,遍历大劬劳,执我唯增苦。

  “我执于生死,百般折损我。”自他相换的关键是消除我执和自私自利之心。为什么要消除我执?凡夫常常将我执等同于自己,事实上,我执并不是“我”,而是对自己的错误认定。在无尽轮回中,我们一直与俱生我执相伴,这份执身为我、执思想为我、执情绪为我的误解,不下百千万次地伤害自己,给生命带来无尽危害。我们每一次觉得自己受到伤害,感到烦恼,其实都和我执有关。所以我执是人生的头号敌人。修行就是要消除误解,明心见性,认识真正的“我”。这个本来面目才是生命的无尽宝藏,是一切功德和幸福快乐的源头。所以真正的敌人是我执,这个认知非常重要。只有充分认识到我执的危害,我们才会下定决心修习自他相换。

  我们以往的解决方式,更多是从智慧的角度,以正见分析五蕴,然后通过禅修证悟空性,了知五蕴是因缘和合的假我,如幻如化。不论声闻乘还是菩萨道,基本上都是以此作为常规手段。《入行论》提出的自他相换属于另一种手法,是从利他来弱化我执。如果了解我执建立的原理,就会知道自他相换是多么高明的手法,不仅可以解除我执,同时可以圆满开发智慧和慈悲。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比从正见、止观入手的传统手法更高明,难怪在印度和藏传佛教中得到广泛的传承和推广。如果汉传佛教在唐宋时期就重视这部论典,可能就不是今天的面貌了。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一定要大力弘扬本论。因为这部论太殊胜了,不仅是佛教的希望,也是社会的希望。我们将来可以组织一些研究生专门研习本论,在此基础上配备一些其他论典作为辅助,应该是很好的方式。

  “汝虽欲自利,然经无数劫,遍历大劬劳,执我唯增苦。”劬劳,即劳苦、劳累。在无尽轮回中,我们一直都以自我利益为中心,为了保护自己,做过很多事。就像现在社会上的人,从上学、工作、成家、做事业,一切都是为了我的生存,以及我在世间的成就,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为了让自己过上好日子,造作种种罪业,结果流转六道,饱受辛劳。即便生而为人,也因为我执,使自己遭受无量烦恼和不如意。虽然付出那么多努力,生命还是找不到出路。

  这个现实很有说服力。我们要充分意识到,不修自他相换就意味着维持生命现状,维持凡夫的运作规范,在轮回中继续造业,继续烦恼,痛苦没完没了。这种状态是显而易见的,稍有智慧的人就能看清楚。

  ·修习之利

  了解到不修之过,接着讲述修习自他相换能给生命带来什么利益。

  156.是故当尽心,勤行众生利。牟尼无欺言,奉行必获益。
  157.若汝自往昔,素行利生事,除获正觉乐,必不逢今苦。

  “是故当尽心,勤行众生利。”我们应该努力修习菩萨道,把爱己转换成爱他,把身心奉献给社会,奉献给一切众生。如果还是从自我利益出发,以自我为中心,永远都活在我执的牢笼,生命是没有出路的。

  “牟尼无欺言,奉行必获益。”佛陀是大智慧者,对生命发展规则有着透彻的了解。他看到我执的过患,同时认识到利他是成就一切功德的根本,是走向解脱、圆满悲智的关键。我们要相信佛陀的教导,依教奉行,才能得到究竟的利益。

  “若汝自往昔,素行利生事,除获正觉乐,必不逢今苦。”如果我们从无始以来,一直都能从爱他之心出发,做利益他人的事,和现在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凡夫从利己出发,成就了巨大的凡夫心,而佛菩萨从利他出发,生命走向觉醒,可以安享究竟涅槃之乐,不再因为我执和凡夫心带来痛苦。

  这是很有说服力的。如果我们维持现状,不修自他相换,就会继续轮回生死,烦恼是没有止境的。

  ·结劝实修

  这是对修习自他相换的总结。寂天菩萨告诫我们,要有信心改变生命。这一改变的关键,在于改变对生命的认知,尤其是自他关系。我们要改变原来那种无明的设定,重新建立觉醒、慈悲的认知,然后反复串习,这种心行一定能建立起来。这并不是异想天开,因为佛菩萨都是这样修行成就的,证明这是可行的。

  158.故汝于父母,一滴精血聚,既可执为我,于他亦当习。

  “故汝于父母,一滴精血聚,既可执为我,于他亦当习。”就像我们可以把父母的遗传基因理所当然地执以为“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个身体不是“我”。为什么能这样?就是通过反复串习形成的。既然如此,我们同样可以把众生当作“我”的一部分,用爱己之心去爱他。只要反复训练,一定可以建立这样的认知和选择。

  (4)实际修自他换之方式

  前面是通过思维来理解自他相换的修行原理,这一部分是在生活中,关于自他相换的具体修法。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修习本身,一是其余助行。

  第一,修习本身

  修习本身共有三点。第一是利乐全与人,把世间一切利益和安乐都奉献给众生,为众生服务,从今以后不再为自己谋取利益和安乐。修行的前提在于,我们已经认识到我执是生命中最大的过患,决定消灭它,同时确认利他的功德,以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

  ·利乐全与人

  159.应为他密探,见己有何物,悉数尽盗取,以彼利众生。
  160.我乐他不乐,我高他卑下,利己不顾人,何不反自妒?

  “应为他密探,见己有何物,悉数尽盗取,以彼利众生。”在没有相换之前,我们一心为自己服务,会通过各种方式把他人财物占为己有。修习自他相换之后,把利己之心转为利他,全身心地为他人活着,所以要让自己成为他人的密探,看到自己有任何财物、能力、条件,都拿来奉献给众生。从外财到内财,无条件地用来利益众生,自己没有任何保留,也没有任何执取,一切都是为了众生,这才是真正的菩萨。

  “我乐他不乐,我高他卑下,利己不顾人,何不反自妒?”在生活中,如果我过得很好,他过得不好;我高高在上,他地位卑下;我只顾自己,不考虑他人。面对这些情况,我们本来觉得很正常,现在要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立场嫉妒自己、审视自己、批判自己。这是为了避免陷入我执,确认以利益众生、帮助众生走向觉醒为目标。

  ·自甘卑下苦

  第二是自甘卑下苦,把自己放低,弱化自我的三种感觉。如果从我执出发,就会创造各种条件,从名声、财富、地位等各方面显得比他人重要,比他人优越,让他人听从自己,这是我执的规则。现在我们要弱化我执,时时保持卑下的姿态,全心全意为众生服务。

  161.吾当离安乐,甘代他人苦。时观念起处,细察己过失。
  162.他虽犯大过,欣然吾顶替。自过纵微小,众前诚忏悔。
  163.显扬他令誉,以此匿己名。役自如下仆,勤谋众人利。
  164.此身过本多,德寡奚足夸?故当隐己德,莫令他人知。

  “吾当离安乐,甘代他人苦。”我们要放弃自己的利益和享乐,帮助众生获得利乐,甚至愿意代替一切众生承受痛苦。这是真正的菩萨心肠,也是修习菩提心的方向。

  “时观念起处,细察己过失。”所有念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利己的念头,一是利他的念头。我们要时时观察念头的生起,看看到底是自利还是利他,是从自我需要出发,还是从众生利乐出发,避免自己回到利己的状态。因为利己就是凡夫的状态,利他才是菩萨道的修行。虽然我们已经认识到利己的过失、利他的功德,但利己是无始以来的串习,力量无比强大。这就必须保持观照,加以调整,才能时刻安住于利他的状态。

  “他虽犯大过,欣然吾顶替。”我们看到他人犯下很大的过错时,为了他的利益和安乐,愿意默默地顶替他,帮助他。如果从凡夫心的角度,通常是把好事揽在自己身上,把不好的事推给他人。现在我们修习菩提心,要以对方的利益和安乐为中心,把好事给予他人,把不好的事揽给自己,愿代一切众生受苦。

  “自过纵微小,众前诚忏悔。”如果是自己的过失,哪怕再微小,也要以至诚心,在大众面前检讨并忏悔。

  “显扬他令誉,以此匿己名。”凡夫喜欢扬名,希望自己的名声超过所有人,甚至不希望他人有名声。但从利他角度出发就不同了,我们要以他人的利益和安乐为重心,将利己之心转为利他,把所有荣誉都给他人,想尽办法让对方的美名和功德得到传扬。同时隐没自己的名声,不让自己陷入重要感和优越感。

  “役自如下仆,勤谋众人利。”同时要使自己像仆人乃至牛马一样,默默无闻地为大众服务,“欲为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因为我们已经认定,必须以他人的利益和安乐为中心,为此承担自己能做的一切。

  “此身过本多,德寡奚足夸?”同时要检讨,自己生命中还有强大的贪嗔痴和凡夫心,虽然有一点功德,但和这些过失相比,实在微不足道,没什么可以值得称赞的。

  “故当隐己德,莫令他人知。”总之要放低自己,不再自我宣扬,而要隐藏自己的功德。当你不刻意宣扬自己,是不是就没有名声了呢?佛陀不会宣扬自己,可他成为三界导师,四生慈父,被后世佛子顶礼膜拜,见贤思齐。历代祖师大德不会宣扬自己,但因为他们具备的智慧和道德,造福社会,造福僧团,千百年来被人传颂。还有古今中外的圣哲们,如苏格拉底、耶稣、孔子等,以自身德行对人类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这种价值自然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使他们的名声被广为传扬。反之,凡是想着“我有多了不起”,或是想尽办法宣扬自己,即使被人所知,也是暂时的。就像现在的各界明星,虽然眼前看起来很风光,但只有那么一阵就被人遗忘了。因为真正长久的不是靠宣传,而是来自他的贡献和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