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第三,应当除自爱

  除自爱,就是破除对自身的贪著,由4个偈颂组成。

  121.贪著自身故,小怖亦生畏。于此生惧身,谁不似敌嗔?
  122.千般欲疗除饥渴身疾者,捕杀鱼鸟兽,伺机劫道途。
  123.或为求利敬,乃至杀父母,盗取三宝物,以是焚无间。
  124.有谁聪智者,欲护供此身?谁不视如仇?谁不轻蔑彼?

  为什么要修自他相换?因为贪著自我隐藏着巨大的过患,是一切烦恼、痛苦的根源,所以要破除我执,视他如己,把爱自己转化为爱他人,爱一切众生。无始以来,我们一直在贪著自己,想尽办法为自己服务,理所当然地以为,这么做才能给自己带来利益。有智慧的圣者对此看得非常清楚,引导我们认识贪著自身的过患,以此破除执著。

  “贪著自身故,小怖亦生畏。”在狭义上,自身指自己的身体,而在广义上,还包括身份、地位、财富、家庭等,这些都是我的一部分,是自我存在的支撑点。出于对自身的贪著,哪怕遇到很小的危险,我们也会心生恐惧。在今天,人们普遍觉得没有安全感,即使已经很有钱,很有地位,还会对此感到焦虑,就是出于贪著,想要牢牢抓住地位、财富、青春、健康。事实上,这一切是无常变化的,根本就抓不住。我们越是期待永恒,就越抗拒变化,越害怕失去。所以说,对自我的贪著让人充满恐惧。

  “于此生惧身,谁不似敌嗔?”对于这个让我们产生恐惧的身体,有智慧的人应该将此看作敌人,而不应该对它深深贪著,把它执以为我,被它利用,结果给自己带来无尽麻烦。老子说“吾有大患,为吾有身”,为什么?如果以五蕴身作为自我存在的象征,作为身份、地位的依托,就要一直维护它。包括追求事业、积聚财富,也是为了支撑它。进一步,出于对色身的贪著,希望它永葆青春,长生不老。其实这是做不到的,反而使自己成为色身的奴隶。寂天菩萨告诉我们,你和你的身体是两个概念,应该看到它带来的过患,把它当作敌人而不是主人。

  以下2个偈颂说明,我们为了色身的生存、延续和享受,会造作种种恶业。

  “千般欲疗除饥渴身疾者,捕杀鱼鸟兽,伺机劫道途。”什么是饥渴身疾?学过戒律的人知道,我们有两种病,一是故病,一是新病。故病就是饥渴,色身要吃要喝,是生而有之的病,必须通过吃喝来治疗。不仅要吃饱喝足,还有种种欲望,想让眼耳鼻舌身、财色名食睡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千般,就是用各种手段。那些想方设法要解除饥渴身疾的人,往往会不择手段,造下捕鱼、打猎等杀生恶行,甚至坑蒙拐骗、偷盗抢劫等犯罪行为。

  “或为求利敬,乃至杀父母,盗取三宝物。”除了基本生存,世人还在为自我的重要感、优越感、主宰欲活着,希望通过奋斗获取更大的利益,更多的恭敬,更高的地位,使自己在社会上显得更重要,更优越,更有权力。为了达到目的,就会无法无天,甚至造下杀父、杀母、盗取三宝物之类的五无间罪。这在佛教中属于最大的五种罪。杀父杀母的罪过自不必说了,至于盗取三宝物,因为过去的僧团很清净,出家人就是内修外弘,生活所需都来自施主的供养,以此护持僧团。盗用三宝物将影响到僧众生活,妨碍他们用功办道,所以罪过特别重。

  “以是焚无间。”我们出于对自身的贪著,为了满足生存所需,以及自我的重要感、优越感、主宰欲,造下种种恶业,堕落无间地狱,遭受烈火焚烧等无量痛苦。这些都是贪著带来的过患,所以要破除贪著。

  “有谁聪智者,欲护供此身?谁不视如仇?谁不轻蔑彼?”有智慧的人已充分了解五蕴身的过患,在无尽轮回中,它给我们制造了种种痛苦。当我们看清之后,还会贪著、供养这个色身吗?难道还不把色身看作仇人一样?难道还不厌弃这个色身吗?

  自他相换的关键在于视他如己,一是把爱自己的心转向爱他人,一是把对他人的冷漠忽视转向自己,放弃对自我的贪著。这是解决我执的最好方法。因为我执是立足于对自身的爱,只爱自己不爱他人,现在就要反其道而行之。

  第四,爱自与爱他之利弊

  125.若施何能享?自利饿鬼道。自享何所施?利他人天法。
  126.为自而害他,将受地狱苦。损己以利人,一切圆满成。
  127.欲求自高者,卑愚堕恶趣。回此举荐他,受敬上善道。
  128.为己役他者,终遭仆役苦。劳自以利他,当封王侯爵。
  129.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一切世间苦,咸由自利成。
  130.何需更繁叙?凡愚求自利,牟尼唯利他,且观此二别!

  爱自己带来什么弊端?爱他人带来什么利益?寂天菩萨之所以反复说明这个道理,就是因为凡夫实在看不清其中利弊,只知道爱自己,凭什么爱他人?这种串习是无明的产物,是生命的无尽积累。

  “若施何能享,自利饿鬼道。”这个偈颂包含两种发心,这两句偏向自利,下两句偏向利他。有人认为,如果我把东西布施了,自己吃什么用什么享受什么?将来养老怎么办?有这种想法的人是不愿布施的,所有东西都要留着自己享用,处处想着自己,不会考虑众生。却不知道,这种自私自利、对财物充满贪著的心行,正是堕落饿鬼道的因。饿鬼的特点是贪得无厌,内心充满渴求,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如果不断长养贪著之心,就会招感饿鬼的苦报。这是只想着自己的结果。

  “自享何所施,利他人天法。”另一种人总想着利益众生,充满舍心、同理心、慈悲心,处处想着他人而不是自己的需要,面对财物时会想到:如果我自己享用了,拿什么布施他人呢?如果处处想着自己的需要,只会张扬贪心;处处想着他人的需要,才能培养利他善念,通过施舍成就人天福报,是菩萨道修行的重要内容。两种不同发心,导致了不同的结果。我们经常说路在脚下,其实行动取决于自己的心,所以真正的路是在心中。你有什么样的发心,就会形成什么样的人格,开创什么样的生命道路。

  “为自而害他,将受地狱苦。”这个偈颂进一步对利己和利他、损己和损他加以比较。在这个世间,很多人为了自己的生存及利益、财富、地位,做出种种损人利己、甚至损人不利己的事。这在当今社会非常普遍,他们看不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考虑自己,不在乎他人;只看到眼前利益,看不到长远因果。如果没有敬畏之心,也没有宗教信仰,就会为眼前利益不择手段,不怕做了坏事将来受报。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道德底线被一再突破,为了个人利益做出许许多多伤天害理的事,最终招感地狱苦果。也可能现世就有报应,比如那些因为受贿下马的官员,因为伪劣产品倒闭的企业,都是害人终害己的例证。

  “损己以利人,一切圆满成。”具有善心、同理心、慈悲心、利他心的人,可以舍弃自身利益帮助他人。菩萨行者甚至可以为众生献出生命。这样的心行不仅可以成就现世福报,也可以为成佛积累福德资粮。这两种做法,利己主义者做出种种损害他人的事,最后使生命走向堕落,从根本上说,不是利己而是损己。利他主义者处处以他人为中心,不惜放弃个人利益,使生命日益圆满,反而是真正的利己。

  “欲求自高者,卑愚堕恶趣。”所谓自高,就是希望自己高人一等。在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中,一个人走上社会,就是要出人头地,成为人上人,以为这样才能活得风光,活得有价值。有了某种身份和能力后,还会骄傲自大,轻视他人。这种高高在上的傲慢心理,反而使他的生命越来越卑微,被别人瞧不起,甚至堕落恶道。

  “回此举荐他,受敬上善道。”反之,常怀谦卑之心,懂得尊重他人,愿意成就他人,才会受人爱戴,招感他人的尊重。每种人格都是心行的呈现,只有懂得尊重他人,才会让人看到你的内在德行,因此尊重你。当你具备德行,越谦卑,他人越恭敬你。

  “为己役他者,终遭仆役苦。”这个偈颂还是说明爱自与爱他的利弊。如果为了自己的利益奴役他人,比如现在有些企业主为了多赚钱去剥削工人,把工人当作牛马一样使唤,让他们加班加点,却少给钱甚至不给钱。这样的人最终也会像牛马一样被人奴役,所谓因果报应,丝毫不爽。

  “劳自以利他,当封王侯爵。”一个人愿意服务大众,为众生的幸福做马做牛,具备无我利他的精神,在未来的人天路上,可以得到王侯将相的身份,获得世间的荣耀和福报。如果把它回向修行,会成为菩提道的资粮。佛教有句话是“欲为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以上,寂天菩萨从自享与施他、害他与损己、自高与荐他、役他与劳自四方面加以对比,告诉我们爱自己的弊病及爱他人的利益,很有说服力。寂天菩萨所说的这些现象,不只是一个说法,而是在现实中可以验证的。接着,寂天菩萨又以2个偈颂对这个问题做了总结。

  “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世间所有的快乐,从暂时的人天之乐,到成就解脱、圆满菩萨的究竟快乐,都是建立在利他的基础上。利他是一切快乐的源泉。不仅可以给自己带来福报,将自己导向解脱,还可以建立理想社会。如果所有人都充满利他心,社会就是一片净土,是充满和谐安乐的极乐世界。

  “一切世间苦,咸由自利成。”反过来说,世间一切痛苦都是因为自利产生的。从个人来说,一个我执很重、利己之心太强的人,会有很多烦恼。如果每个人都只顾自己,可以想象,社会上必然充满冲突、斗争、不和谐,以及种种犯罪现象。所以一味利己不仅会给个人带来无尽痛苦,也会给社会带来无尽灾难。这是现实中可以看到的,并非纸上谈兵。

  “何需更繁叙?凡愚求自利。”寂天菩萨最后举出一个最为重要的例子,有绝对的说服力。凡夫和佛的区别是什么?凡夫之所以是凡夫,其人格核心就是我执,因为自利自爱,发展出强烈的贪嗔痴,使生命充满无尽的厄难和痛苦。尽管我们希望自己过得快乐,但因为只想着利己,定位就有偏差,结果总是事与愿违。下面的例子一举出,什么都不用说了,因为这就是结果。前面还是分析,当然也可以对现实加以观察和论证,但多少有点抽象,而例子是实实在在的。

  “牟尼唯利他,且观此二别!”相比之下,佛陀一心利他,在因地就发下宏誓伟愿,要帮助一切众生走向觉醒。他以众生为中心,所以能根除我执,解除贪嗔痴,成就大慈悲和大智慧。这不仅给自己带来究竟安乐,也给众生带去无尽利益。凡夫和佛陀在人格上最大的分歧点,一是自利自爱,一是利他爱他。不同的心,导致两种不同的人格和生命品质,由自利发展出六道,由利他发展出佛菩萨品质。我们对照两种用心发展的生命结果,是不是已能充分看到自利的弊端和利他的功德?

  充分认识到爱己的弊端及爱他的功德,是修习自他相换最为重要的理由。这么好的事,如果不去做,岂不是太愚痴了!所以一定要修自他相换,把对自己的关爱转为对待他人,对他人的冷漠转为对待自己。可以说,这个比较为自他相换提供了决定性的理由。

  第五,不相换之过失

  不相换的过失是什么?如果不相换,就意味着你要维护现前的凡夫状态,继续以自我为中心,一心只是利己爱己。

  131.若不以自乐,真实换他苦,非仅不成佛,生死亦无乐。
  132.后世且莫论,今生不为仆,雇主不予酬,难成现世利。
  133.利他能成乐,否则乐尽失。害他令受苦,愚者定遭殃。

  “若不以自乐,真实换他苦,非仅不成佛,生死亦无乐。”当你为他人谋取幸福时,可能要暂时做出牺牲。其中有金钱上的,比如通过自己的财富帮助他人;有时间上的,本来可以安排自己的事,现在要去做义工,服务社会;也有身体上的,比如本来可以在房间喝喝茶,打打坐,或是在放生池边走走,享受清风明月,现在为了修习菩萨道,四处弘法,每天都要面对很多信众,为他们解决问题,确实有些辛苦。但要知道,如果我们不放弃眼前享乐,去做利他的事,真切替代众生之苦,为众生谋取幸福,不仅未来不能成佛,在世间都很难过好。因为不利他就不能积资培福,即使眼前有点福报,可以过得不错,但用完后就没了,会过得很辛苦。而成佛的关键在于无我,如果没有舍己利他之心,不可能有所成就。

  眼前享受非常短暂,且不究竟。只有以众生为中心,不断做利他善行,才会给生命带来无尽福报。尤其是养成利他的串习后,每个起心动念都从利他而不是利己出发,就会持续不断地积资培福。一念利他心就已蕴含无限福报,何况同时做出很多利他的事。这份利他爱他之心,不仅可以让我们得到现世利益,也能快速成就福德和智慧资粮,所以必须相换,否则是没有出路的。

  “后世且莫论,今生不为仆,雇主不予酬,难成现世利。”前面讲到自利和利他会给后世带来的结果,可能有人会觉得,我只想管现世,顾不上后世。那么,对现世的影响是什么呢?如果一个人不肯放弃眼前享受,不肯为他人付出,可能什么利益都得不到。比如有人为了家庭幸福,整年在外打工,只有春节几天回去和家人团聚。如果他不肯这样付出,就得不到雇主的报酬,维持不了生计,也享受不到家庭幸福。做企业也是如此,外人看着事业很大,很风光,但这往往需要全身心的投入,承担超乎常人的压力。不论在什么岗位,如果不肯为他人付出,任何利益都得不到。

  区别在于,一般人是为了个人利益付出,但菩萨行者纯粹是为了利他爱他,是为了众生的幸福,并不是为了从中得到利益。如果为得到利益做些什么,是凡夫心的付出,而菩萨的付出是无条件的,是无我、无相、无所得的。当你在付出过程中,得到众生的认可和尊重,众生自然会护持你。只有本着利他爱他之心,做利他爱他之事,才能得到世间和出世间的利益。

  “利他能成乐,否则乐尽失。害他令受苦,愚者定遭殃。”世间出世间一切利益安乐都是从爱他利他产生的,包括现世乐、后世乐,乃至涅槃究竟乐。如果不利他,即使眼前暂时安乐,也可能很快失去。因为这是往昔善业招感的,不继续储蓄的话,很快会消耗殆尽。如果我们伤害他人,他人同样会伤害我们,从而招感苦果,只有愚痴的人才会这么做。所以我们一定要修自他相换,从爱己转向爱他,从利己转向利他。

  《入行论》是彻底的利他主义,除了佛教,世间没有任何哲学和宗教可以把利他的意义阐述得如此全面、精辟而透彻,至少以我的视野是找不到的。如果这部论能成为道德教育的读本,让大众认识到利他的功德和害他的过失,培养利他心,断除害他心,人心就能和乐,社会就能和谐,世界就能和平。

  第六,结成定须相换

  前面讲到不相换的过失,结论是一定要修自他相换。这部分以3个偈颂明确指出,我执是自他相换解决的核心,也是修行摧毁的目标。包括之前的自他平等,同样是为了摧毁我执。因为我执是强调自我的重要感、优越感、主宰欲,是在制造对立和不平等。自他平等可以弱化我执,只有视他为己,才能进一步把爱己转为爱人,通过自他相换直接解决我执。只有深刻认识到我执的过患,我们才能下定决心加以对治。

  134.世间诸灾害、怖畏及众苦,悉由我执生,留彼何所为?
  135.我执未尽舍,苦必不能除,如火未抛弃,不免受灼伤。
  136.故为止自害,及灭他痛苦,舍自尽施他,爱他如爱己。

  “世间诸灾害、怖畏及众苦,悉由我执生,留彼何所为?”世间所有灾难和怖畏都是由我执产生的。比如生态环境恶化,就是人类为了自身享乐,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造成破坏。社会竞争也和我执有关,使身处其间的每个人心力交瘁。当竞争激烈到恶性时,还会导致犯罪。各国的军事抗衡也和我执有关,因为都想成为霸主,结果大力发展军事,使世界危机四伏。从个人来说,烦恼和痛苦更是由我执引发的。如果没有我执,谁和谁都不必去争,谁对谁也不会构成威胁,大家都充满利他心,你有困难我帮助你,我有困难你帮助我,而不是互相防范。认识到我执的过患,为什么还要留着它呢?所以我们一定要修自他相换,把它彻底取缔。

  “我执未尽舍,苦必不能除,如火未抛弃,不免受灼伤。”如果没有舍弃我执,从个人的痛苦到世界的灾难,一定是不会消除的。因为我执是制造苦难的根源,就像手上抓着火把,如果不及时抛弃,最后就把自己的手烧伤了。没有谁会抓着火把不放,那为什么要抓着火把一样危险的我执呢?

  “故为止自害,及灭他痛苦,舍自尽施他,爱他如爱己。”我执使人自我折磨并相互折磨,给自己和众生带来无尽危害。为了平息自己和众生的痛苦,我们一定要舍弃自利之心,把自己完全奉献给众生,就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他人。这样做不仅可以利益自己,还能拯救众生。

  《入行论》对利他意义的分析入木三分,蕴含殊胜的智慧和修行窍诀,难怪是修习菩提心的代表作。寂天菩萨真是伟大,我们有缘学到这么透彻的论典,这么精辟的阐述,实在很有福报。

  第七,自他相换之原则

  确定自他相换的意义和价值后,应该怎样修习呢?寂天菩萨通过3个偈颂,为我们指出了修行原则。

  137.意汝定当知:吾已全属他。除利有情想,切莫更思余。
  138.不应以他眼,成办自利益,亦莫以眼等,邪恶待众生。
  139.故当尊有情,己身所有物,见已咸取出,广利诸众生。

  “意汝定当知,吾已全属他。”寂天菩萨提醒我们:如果确定修习自他相换,就意味着你已没有自己,完全属于一切众生,完全把自己奉献给社会。这是自他相换的核心精神。当我们树立这种崇高愿望后,思维模式必须彻底改变,处处从众生的需要出发。但我执是无始以来的串习,所以这种调整有点难度,必须时时提醒自己,调整方向。

  “除利有情想,切莫更思余。”从今往后,我们除了利益众生以外,再也不想别的事,只能以众生为中心,立足于众生的需要考虑问题,不能被自我感觉左右。因为我们已经把自己完全布施出去,已经没有自己了。

  “不应以他眼,成办自利益。”这个提醒更有意思。既然你已属于众生所有,就意味你的眼睛、耳朵、鼻子、手和脚都是众生的。就像过去卖身为仆的人,生命都是属于主人的,甚至主人要你死都得去死。菩萨发愿把自己奉献给众生,身心的一切从此属于众生。这就意味着,今后再也不能用这个眼睛乃至手足为自己谋利,只能为众生办事,否则就是借别人的东西为自己做事。

  “亦莫以眼等,邪恶待众生。”同时也不能用眼睛或手做出伤害众生的事。因为你的眼睛和手都属于众生,怎么可以用来伤害众生呢?开始修行时,心会在两个轨道摇摆。因为无始以来我们都以自我为中心,早已成为串习,即使调整为以众生为中心,力量还很薄弱,一不小心又会回到原有轨道,必须再思维再调整。所以我们要时时检讨,看自己有没有回到我执的轨道,同时不断思维利己的过患和利他的功德。只有观念彻底转变,确认爱他比爱自己更重要,发自内心地认同自他相换的意义,才能视他如己,从利己主义转向利他主义的价值观,把自己完全奉献给众生。

  其中蕴含着观察修和安住修。观察修就是转变认知,调整心行,安住修就是将心安住在利他正念上,让正念日益强大。过去,我们利己的念头很强大,从比例上,可能占有98%,利他的力量只占2%。现在要让利他的心行股份不断增长,从2%到10%、20%乃至90%、100%。原来利己主义是内心的大股东,现在要把它的股份收购过来,让利他的份额持续增长。这是一个禅修的过程。

  “故当尊有情,己身所有物,见已咸取出,广利诸众生。”我们要尊重众生,以众生利益为至上。确立这样的选择后,一切从利他出发,只要众生需要,甘愿拿出自己的全部所有给予对方。菩萨的布施不仅包括外财,还包括内财,从修行功德到生命都可以布施出去,创造一切条件为众生服务。这样才能走出自我,成就菩萨的生命品质。

  关于自他相换,《入行论》提供了深刻、智慧的思考角度,很有说服力。在印度和藏传佛教的修行中,是修习菩提心的黄金法则。围绕论中阐述的各个部分次第修学,确实能体会到自他相换的殊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