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从修行角度说,讥毁对我们是有益而非有害的。如果看到其中的价值,我们面对毁谤时,非但不会生起嗔心,还会心生感恩。在阐述讥毁的价值前,寂天菩萨已经提醒我们,要认识到赞叹和荣誉的过患。我们喜欢被赞叹,喜欢获得荣誉,是觉得赞誉会带来利益;不喜欢被讥毁,是觉得讥毁会带来伤害。事实是这样吗?从修行的角度并不是这么回事。当我们以智慧审视,会发现赞誉隐藏着巨大的副作用,讥毁反而很有价值。就像我们喜欢顺境,不喜欢逆境,其实古人早已认识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福是相依的,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第二,思讥毁于己有益

  99.以是若有人,欲损吾声誉,岂非救护我,免堕诸恶趣。
  100.吾唯求解脱,无需利敬缚,于解束缚者,何故反生嗔?
  101.如我欲趣苦,然蒙佛加被,闭门不放行,云何反嗔彼?

  在这一部分,寂天菩萨通过3个偈颂,以缘起的智慧,对因果作了客观审视,引导我们看到讥毁的作用,那就是破除对赞叹和荣誉的贪著。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讥毁对于修行是有益的。

  “以是若有人,欲损吾声誉,岂非救护我,免堕诸恶趣。”前面说过,贪著赞誉将给修行和自身带来极大过患。如果有人毁谤我们,正可以使我们破除贪著,去除隐患。比如今天有十个人在说你好话,让你感觉超好,对自我生起深深的贪著。接着又听到十个人说你坏话,打击你,就会抵消听好话产生的错觉,从而化解对自我的执著。否则,你会觉得“我好得不得了”,甚至由强烈的自恋、自大而自我膨胀,那就完了。寂天菩萨正是从这个角度分析说:如果有人损毁我们的声誉,其实是在救护我们,使我们免堕恶趣,

  前面说到,赞誉隐含的四大过患是“令心散,损坏厌离心,令妒有德者,复毁圆满事”,这些过患会令我们堕落,将生命导向恶趣。如果有人通过讥毁,帮助我们解除赞誉带来的贪著,正是在救度我们。当然从自我感觉来说,凡夫都喜欢听好话,需要不断感觉这个自我很重要,很优秀,它的存在规则就是如此。所以听到有人讥毁我们,肯定是不舒服的。我们看到很多优秀人才,或是长期当领导的,每天都在赞叹声中,久而久之,再也没办法听不同意见。事实上,如果有人愿意批评你,才是帮助你的恩人。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当然,其中有不同的用心。谏言者是真心为你好,讥毁者可能是真心损害你,但产生的效果是相同的,都可以让你减少对自我的贪著,减少对赞誉的贪著。

  “吾唯求解脱,无需利敬缚。”寂天菩萨又从修行的高度,来审视讥毁的价值。贪著把我们捆绑在轮回中不得出离,而学佛是追求解脱——这就必须把束缚我们的绳子一根根解开,包括对利益的贪著、对恭敬的贪著、对荣誉的贪著。从世间角度来说,一个人在乎自己的荣誉和名声,很可能是高尚的人,是值得肯定的,因为这样的人不会见利忘义,为所欲为。但要看到,这种肯定也能强化人们对荣誉的贪著。从修行、解脱的角度来说,不论对利益的贪著,还是对荣誉、名声的贪著,同样都是束缚。

  “于解束缚者,何故反生嗔?”赞叹和荣誉可以增加贪著,而讥毁则能解除贪著。对于帮助我们解除贪著的人,为什么要生起嗔心呢?从解脱的角度说,毁谤我们的人,绝对是有益于己的恩人,应该心生感恩。其实生活中也是同样。如果我们每天听到各种赞叹,可能会忘乎所以,变得为所欲为,令人生厌。而批评会让你比较清醒,从而看到自己的不足,不至自我感觉太好。所以从世间做人的角度来说,讥毁也是很有好处的。

  “如我欲趣苦,然蒙佛加被,闭门不放行,云何反嗔彼?”寂天菩萨又举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就像有人在赞誉包围中被捧杀,就会走向毁灭,走向通往地狱的道路。如果畅通无阻,就会直接堕落恶道,受苦受难。现在因为你的福德因缘,得到佛力加持,有人把门关住不给你放行。对于这个设置障碍、阻止自己走向恶趣的人,我们当然应该深深感恩,怎么反而生起嗔心呢?

  寂天菩萨以佛法的智慧和高度,帮助我们看到,讥毁可以让人清醒,解除贪著,其实是在拯救我们。当然从凡夫的习惯来说,本来自我感觉很好,却有人说你不行,这种做法会让人觉得不爽,觉得凡夫心受伤——因为我们的贪著受到了冲击和阻挠。但要看到,这正是用佛法治病的良机。如果凡夫心不受伤,就意味着它在健康成长,那就麻烦了。所以寂天菩萨的提醒可以让我们认识毁谤隐含的人生价值,非常重要。

  (2)不应因修德受损而生嗔

  前面讲到,不要因为世间赞誉受损而生起嗔心。接着,寂天菩萨进一步分析,不要因为修德受阻而生起嗔心。一个人修行或做好事,似乎大家都应该随喜赞叹。如果有人不随喜,反而横加阻挠,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生气——这些人素质太差了,简直不识好歹,居然不让我们做好事。那么修行在遇到违缘时,怎么才能不陷入嗔心,而是以智慧去接纳和化解问题?在这一部分,寂天菩萨从“思修福莫胜忍、思敌非福障、思敌极难得”三方面加以引导,共25个偈颂。

  第一,思修福莫胜忍

  102.谓敌能障福,嗔敌亦非当。难行莫胜忍,云何不忍耶?
  103.若我因己过,不堪忍敌害,岂非徒自障,习忍福德因?

  首先要思维,什么才能令我们成就最大的福德?《遗教经》说:“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告诉我们,忍辱的功德非常之大,是持戒和苦行都比不上的。

  “谓敌能障福,嗔敌亦非当。”有人说,因为怨敌障碍我们修福报,做善事,所以嗔恨他是很有理由的。但寂天菩萨告诉我们,即使修行、做善事受到阻挠和攻击,也不应该生起嗔心。因为嗔心本身隐含巨大的过患,是学佛者最不应该生起的,所谓“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我们为了成就一点福德而嗔恨,由此带来的毁坏,可能比成就的福德多出百千倍,是得不偿失的。就像你为了赚一百块,将损失十万块,你干不干?更何况,并不是你生起嗔心就能妥善地解决问题。事实上,嗔心非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让情况变得更糟。嗔心不在线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没有情绪,是清明而从容的。面对问题,可以想到一百种解决办法。而嗔恨生起时,就会思维短路,心量狭隘,最后只剩一种办法——那就是对立和冲突。所以说,嗔心有百害而无一利,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难行莫胜忍,云何不忍耶?”修行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可见安忍是最难做到的,也是功德最大的。我们了解到嗔心的过患,以及安忍的利益,怎么可以不修忍,不接纳种种逆缘呢?

  “若我因己过,不堪忍敌害,岂非徒自障,习忍福德因?”寂天菩萨进一步告诉我们:正因为我们自己有嗔心,所以在面对逆境时,马上就会嗔心在线,被嗔心所主宰,无法接受敌人的伤害。这样的做法,岂不是障碍自己成就福德?因为怨敌的伤害和逆缘,正是我们修习忍辱、积集福德的因。

  以上所说,是修行者经常遇到的对境。有时候,我们可以忍受个人生活中的逆境,但很难接纳行善过程中的违缘——我明明在做好事,在利益众生,明明很高尚,很无我,为什么你们要横加阻挠?所以寂天菩萨从缘起的高度,一一分析,引导我们以智慧面对各种产生嗔心的因,从而转化境界,把逆境变成忍辱的因,慈悲的因,智慧的因。如果没有这样的转化,我们面对逆境时,就会习惯性地陷入嗔恨,一错再错。寂天菩萨让我们认识到,修忍可以成就最大的福德,任何“高尚”的理由都不能成为嗔恨的借口,否则会带来巨大的过患。

  第二,思敌非福障

  104.无害忍不生,怨敌生忍福。既为修福因,云何谓障福?
  105.应时来乞者,非行布施障,授戒诸方丈,亦非障出家。

  其次,要思维冤家敌人并不是修习福德的障碍。有人觉得怨敌会成为修行障碍,对他们很生气。寂天菩萨以生动的比喻告诉我们,怨敌只会成为修行的助缘。

  “无害忍不生,怨敌生忍福。”如果没有伤害,就没有忍辱的功德和成就。忍辱面对的,必须是伤害自己的逆境。否则有什么可忍的呢?忍辱又从何修起呢?这里重点说的是耐怨害忍,即冤家敌人的伤害。

  “既为修福因,云何谓障福?”既然怨敌可以帮助我们修习忍辱,是成就福报的因,怎么会障碍我们修福报呢?

  “应时来乞者,非行布施障。”为什么说怨敌是成就忍辱福报的因?这个道理,就像乞丐是成就布施福报的因。因为乞丐有求于我们,才能成就修习布施的功德。如果没有乞丐,都是比我们条件更好、更慷慨的对象,我们就没机会修布施了。所以乞丐是成就布施的因,不是修习布施的障碍。这点一定要看清楚。

  “授戒诸方丈,亦非障出家。”同样的道理,传戒和尚是出家得戒的因。因为有和尚为我们传戒,我们才能成就出家的福德,所以这也不是障碍出家的因。

  第三,思敌极难得

  第三,思维怨敌是我们修习忍辱的因,给我们提供了难能可贵的修行机会,也是成佛路上不可或缺的增上缘。这个认识可以让我们化解嗔恨,进而对怨敌生起珍惜和感恩之心。应该如何建立这一思维?《入行论》中,寂天菩萨从“敌是修忍因、生佛皆平等 、敬众报佛恩”三个方面来说明,共21个偈颂。

  ·敌是修忍因

  106.世间乞者众,忍缘敌害稀。若不外施怨,必无为害者。
  107.故敌极难得,如宝现贫舍,能助菩提行,故当喜自敌。
  108.敌我共成忍,故此安忍果,首当奉献彼,因敌是忍缘。
  109.谓无助忍想,故敌非应供,则亦不应供,正法修善因。
  110.谓敌思为害,故彼非应供,若如医利我,云何修安忍?
  111.既依极嗔心,乃堪修坚忍,故敌是忍因,应供如正法。

  第一,思维怨敌是修习安忍的因,对他们生起感恩和珍惜。

  “世间乞者众,忍缘敌害稀。”世间需要帮助的乞讨者很多,也就是说,修布施的因很多,随时可以修,所以这一修行在六度中是相对容易的。但修忍辱就不一样了,因为怨敌伤害我们的因缘并不多。尤其是耐怨害忍,不是随时都在发生的,不是谁都喜欢和他人过不去,喜欢无缘无故地伤害他人。如果有人来伤害我们,多半有特定的因缘。

  “若不外施怨,必无为害者。”在无尽轮回中,如果我们没有主动伤害过他人,也不太会有人无缘无故地刻意伤害我们。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因为遇到的逆缘可能是旧业,也可能是新殃。总体来说,修习布施的对境很多,而修习忍辱的因缘较少,所以不要放过这个机会,要在这个当下调心用功。

  “故敌极难得,如宝现贫舍。”从修行角度来说,有伤害我们的怨敌,才有修忍辱的因缘。这种因缘是很难得的。如果不是他们,我们很可能以为自己没有嗔心了。正是他们的考验,让我们看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帮助我们在修习忍辱的过程中解除嗔心。正因为怨敌稀有难得,所以当他们出现时,我们要像穷苦人家出现宝藏一样,珍惜它,用好它,而不是排斥它。

  “能助菩提行,故当喜自敌。”为什么要把怨敌看作宝藏?因为怨敌伤害我们,等于在伤害他自己,而对我们来说,正好可以用这个机会修行。也就是说,怨敌是通过伤害自己,帮助我们成就菩萨道的修行。对这样的因缘,我们应该欢喜接纳,而不是陷入嗔心。

  “敌我共成忍,故此安忍果。”从缘起的角度分析,忍辱是无法独立修习的,必须有冤家敌人作为增上缘才能成就。换言之,怨敌是我们修习忍辱的合作伙伴。这个修行是在双方共同配合下完成的。因为有怨敌的伤害,我们才能藉由这一机会,通过智慧的分析和观照,破除嗔心,成就忍辱的修行果实。

  “首当奉献彼,因敌是忍缘。”对于这个修行成果,我们首先要奉献给怨敌,感谢他们提供了修习忍辱的机会。就像双方通过合作赚了钱,应该给对方分红。从忍辱的修行来说,也有怨敌50%的股份。因为他们制造的对境,我们才有机会成就忍辱的功德。在某种意义上说,怨敌就是我们修忍辱的投资者,自然应该感谢对方,把修行功德供养给他,回向给他。

  “谓无助忍想,故敌非应供。”就修行原理而言,寂天菩萨的分析完全合情合理,是可以成立的。但这的确和凡夫的认识背道而驰,所以有人对此提出疑问:如果怨敌只想伤害我们,并没有想着利益我们,没有想要成就我们修习忍辱,凭什么感激他?凭什么把功德奉献给他?也就是说,怨敌根本没有这种用心,这个好处是我自己通过修行,通过用智慧转化对境得到的,并不是怨敌所希望的,所以我们不应该供养他,感恩他。这个反驳似乎挺有说服力的,看看寂天菩萨怎么回答。

  “则亦不应供,正法修善因。”寂天菩萨分析说:如果你认为敌人没想着帮助你修忍辱,就不应该感恩他,回报他。那我们现在修习佛法,就法本身来说,只是揭示了世界真相和修行规律,也不存在帮助你的意愿。我们依法修行,由此走出迷惑,走向觉醒,这种受益也是自己修来的。如果说怨敌没有帮助我们的意愿,就不应该感恩;那么法本身也没有引导我们的意愿,是否不应该感恩法呢?事实上,佛弟子都感恩佛法的指引,发自内心地恭敬法、供养法。同样的道理,怨敌成就我们修习忍辱,也要对他们生起感恩供养之心。

  “谓敌思为害,故彼非应供。”接着寂天菩萨又回答了一个问题。有人说:怨敌完全就是想害我,根本不想对我有什么好处,更没想着成就我的修行,我怎么可以去感恩他、供养他呢?既然怨敌想害我,那么我嗔恨他,才是对方应得的回报,所谓“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是凡夫常规的思维方式,寂天菩萨又是怎么引导的呢?

  “若如医利我,云何修安忍?”针对这个疑问,寂天菩萨开示说:如果敌人对你的伤害,就像医生治病一样,完全是为了利益你,我们怎么能通过这个机会修习忍辱呢?比如医生给你开刀,或施以推拿、针灸等治疗,你也要承受痛苦,但不会对医生起嗔心,因为你知道医生是为了你好,为了帮助你。如果怨敌的用心也像医生一样,对修忍辱是没有丝毫帮助的,不能成为我们修行的增上缘。

  “既依极嗔心,乃堪修坚忍,故敌是忍因,应供如正法。”忍辱的修行前提,是对方有强烈的嗔心和伤害你的意愿,这时才需要在认识上转换对境,需要打开心量来接纳对方。否则的话,就不需要修习忍辱了。可见,对方的嗔恨和伤害正是我们修习忍辱的因,所以要像对正法那样,发自内心地感恩和供养。如果我们面对伤害时能这样思维,还会生气吗?还会陷入嗔心吗?一定不会。

  佛法最大的特点,是帮助我们以智慧转化对境,通过改变观念,重新认识世界。在改变之前,我们是凡夫心的运作模式,是活在自己的习惯反应中。看到喜欢的,习惯反应是贪心;被人伤害时,习惯反应是嗔恨。如果不摆脱这种习惯反应,它的力量会越来越强。每重复一次,串习的力量就强化一次,最后形成巨大的惯性。问题是,这种惯性是无明的产品,它所构成的是轮回模式,将给生命带来无尽痛苦。所以我们要学会用智慧审视,重新建立和解脱相应的反应模式。

  可能有人会说:这种思维和阿Q精神有什么不一样?不同就在于,阿Q精神是一种逃避,一种自我麻醉,而寂天菩萨提供的思维方式,是智慧分析后的主动选择,是用法义转化逆境后的安然接纳,是用慈悲去面对,用智慧去化解,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式。而阿Q精神是不解决任何问题的。至于世人习惯的以嗔报嗔,用对立的心态进行斗争,就会冤冤相报,没完没了。只要彼此还潜藏仇恨的种子,就会不断演化为冲突事件。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战火连绵不绝,延续至今,死于战争者不计其数。如果不从根本上消除对立,世界将永无宁日。寂天菩萨的分析,从缘起的角度,探讨了冲突产生的真正主谋,然后从源头化解,才能究竟解决问题,实在是了不起的智慧。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就是认知疗法,是通过改变认识来解决心理问题。我想心理学工作者看到这些内容的话,也会非常喜欢。因为这些分析提供了全新的思考角度,而且完全可以通过理性来接受。凡夫都活在错误认识中,从而制造种种心理问题,这就必须通过智慧认识来解决,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我们想着怨敌是在害我,自然生起嗔心;而当我们换一个角度,想到怨敌是帮助我们成就忍辱的增上缘,就会心生感恩。

  ·生佛皆平等 

  112.本师牟尼说:生佛胜福田。常敬生佛者,圆满达彼岸。
  113.成佛所依缘,有情等诸佛。敬佛不敬众,岂有此言教?
  114.非说智德等,由用故云等。有情助成佛,故说生佛等。
  115.怀慈供有情 ,因彼尊贵故。敬佛福德广,亦因佛尊贵。
  116.助修成佛故,应许生佛等。然生非等佛,无边功德海。
  117.唯佛功德齐,于具少分者,虽供三界物,犹嫌不得足。
  118.有情具功德,能生胜佛法,唯因此德符,即应供有情。

  什么是生佛平等?众生和佛究竟能不能平等?我们知道,佛陀成就了无量功德,而众生充满迷惑烦恼,从这个角度看,二者有着天渊之别。但在本自具足的佛性上,佛和众生是没有差别的,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那么,《入行论》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平等?寂天菩萨指出:在菩萨道修行中,众生具有的重要性,和佛陀的重要性是一样的。在功用上,没有诸佛,我们就没有觉者指引,不能成佛;没有众生,我们就没有修行机会,同样不能成佛。关于这个道理,《行愿品》的恒顺众生也说:“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诸佛如来以大悲为体,而修习大悲离不开众生。正因为有众生,我们才能通过利他成就大悲。没有众生为树根,就不能成就无上佛果。这些教义充分显示了众生对菩萨道修行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佛教的伟大——没有一个宗教把众生看得和教主同样重要。

  “本师牟尼说:生佛胜福田,常敬生佛者,圆满达彼岸。”本师,即我们的释迦牟尼佛。他说:众生是悲田,佛陀是敬田,都是最殊胜的福田。佛陀具备悲智两大品质,成就慈悲离不开众生,因为有众生需要帮助,我们才能具足大慈悲。而成就智慧离不开佛陀和他开显的教法,因为有佛和法的指引,我们才能具足大智慧。我们时时恭敬众生和佛陀,就能圆满诸佛品质,到达觉悟彼岸。所以说,恭敬供养众生和恭敬供养诸佛,对菩提道修行同等重要。

  “成佛所依缘。”成佛是缘起法。佛陀不是无缘无故就成佛了,也要遵循缘起的规律。十二因缘的流转门和还灭门,为我们开显了轮回和解脱的道路。顺着十二因缘,从无明缘行直到生缘老死,就会生生不息地轮回;逆观十二缘起,由“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层层击破,可以断除轮回之链,将我们导向解脱。

  “有情等诸佛。”以菩提心为因,修习六度四摄,才能自觉觉他,成就佛果。这个过程需要缘的支持,其中两种最为重要的助缘,是有情和诸佛。没有诸佛,我们看不到成佛之道,也不懂得怎么在菩提道上次第前行;没有众生,我们就无法完成菩提道的修行,因为布施、忍辱、修习慈悲都离不开众生。从这个意义上说,有情等同于诸佛,和诸佛一样重要。

  “敬佛不敬众,岂有此言教?”如果说学佛只要恭敬三宝,不必尊重和利益众生,佛教中哪有这样的教法呢?我觉得,这个时代太需要大乘精神了。如果大众都能认识到,世界是缘起的,相互依赖的,就能破除狭隘、自私、仇恨、贪婪等将人类导向毁灭的不良心理,通过修行开显内在的良性心理,开显觉醒和慈悲,进而以缘起的智慧建立同体共生的和谐社会。大乘精神是以救度一切众生为使命,所以我们学佛要关注社会,关爱众生。

  “非说智德等,由用故云等。”说到众生和佛同等重要,有人就会一概而论,以为哪方面都是同等的。这是不知道语言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事实上,本论所说的“同等”是有侧重的,只是从某个角度而言。寂天菩萨担心我们误解,进一步解释说:这并不是说众生和佛具有的智慧和功德相等,而是说二者对成佛的作用相等。

  “有情助成佛,故说生佛等。”佛陀可以指引我们成佛,有情可以帮助我们成就佛陀品质。从助力修行的作用上说,有情和佛陀具有同等重要性。当然,这种帮助也有不同侧重,接着就要进一步认识,佛陀和有情到底从什么角度为我们提供帮助。

  “怀慈供有情,因彼尊贵故。”众生是生起慈悲的因缘,我们以慈心供养有情,能成就大慈大悲,成就广大福德。之所以有这个作用,因为众生是尊贵的悲田。

  “敬佛福德广,亦因佛尊贵。”我们以清净心恭敬佛陀,依法修行,能成就无限的福德和智慧,也是因为佛陀已断除一切惑业,具有圆满福慧,是世间出世间最尊贵的觉者。所以对菩萨道修行来说,众生和佛陀同样尊贵,我们都应该恭敬供养。

  “助修成佛故,应许生佛等。然生非等佛,无边功德海。”说众生和佛同样重要的理由在于,众生和佛都是菩萨道修行的重要助缘,是从这个角度而言的平等。但不能因为这种平等,抹杀众生和佛的差别。所以寂天菩萨接着解释:当我们说生佛平等时,可能误以为众生和佛具备一样的功德,其实不是这么回事。生佛平等是有特定含义的,从作为成佛助缘来说是平等的,但就自身功德来说,众生是无法和诸佛相提并论的。因为诸佛是无边的功德海,绝不是众生可以相比的。

  “唯佛功德齐,于具少分者,虽供三界物,犹嫌不得足。”这个偈颂进一步说明生佛平等的问题。在三界众生中,佛陀的功德是最高、最圆满、最究竟的,其他修行人,包括声闻圣者,只有佛陀少分的功德。比如声闻圣者具备解脱德,但不具备圆满的大慈大悲,智慧也没有佛陀那么圆满。对于阿罗汉等具备少分功德的圣者,即使用三界的宝物去供养,和他们成就的功德相比也是不足的。更何况是具有无量功德的佛陀,不论什么样的恭敬和供养,都无法和诸佛的成就相匹配。寂天菩萨的这些阐述,都是让我们认识到,就自身成就的功德和生命品质,诸佛和众生有天壤之别,不能模糊生佛的界限。否则有人会觉得,既然生佛是平等的,还要学佛、成佛做什么呢?对于学佛者来说,认识并忆念佛陀成就的功德,对此心生向往,正是修行的动力所在。

  “有情具功德,能生胜佛法,唯因此德符,即应供有情。”虽然从成就的功德来说,众生比不上佛陀,但我们也应该尊敬、供养一切众生。这不仅因为每个众生最终都能成佛,也因为在他们身上,都具有引生佛果成就的功德,这是名副其实的。仅仅从这个角度说,我们也应该对众生生起恭敬供养之心。

  《法华经》中,常不轻菩萨看到每个众生都会礼拜。有人觉得他脑袋有问题,被他拜得讨厌,就去踢他,用石头砸他。但常不轻菩萨会告诉对方:你也会成佛的,我不敢轻视你,我要尊重你。他是通过这样的恭敬礼拜,唤醒众生的自尊自重,让众生不要妄自菲薄,作贱自己。这是很了不起的修行。我们也要本着这样的心态面对一切众生,尊重一切众生。因为他们都具有成佛的潜质,也是令我们成就悲智功德的助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