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凡夫在怨敌得到快乐和荣誉时,很容易心生嫉妒,这也是嗔恨的表现方式,其根源在于我执。当我们面对这些境界时,如何不陷入嫉妒?必须修习随喜。这是佛法的重要修行,可以帮助我们打开心量,跳出我执为中心的设定,接纳更多众生。在《行愿品》中,普贤菩萨告诉我们:上至诸佛菩萨,下至六道众生,对于他们一丝一毫的善行,都要深深随喜。

  随喜和接纳不完全一样。接纳是无分别的,不论面对什么境界,好的或不好的,我们都要安然接纳。但随喜仅仅针对善行和正向成就,如果他人做了坏事,或遇到不幸的事,是不能随喜的。在随喜他人善行的过程中,能使自己的善心得到增长,所以我们要培养随喜的串习。反过来说,如果我们随喜他人报仇的行为,觉得很痛快,仇恨也会随之增长。所以一定要分清楚,应该随喜什么,不该随喜什么。

  在凡夫心的运作模式中,当自己得到利益或做了善行会很欢喜,看见他人得到利益或做了善事,却往往不以为然,甚至心生嫉妒,说些风凉话,怀疑他人动机不纯。学佛是要舍凡夫心,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以众生为中心,以三宝为中心。这就必须培养随喜的心态,看到他人所做的一切善行,乃至一丝一毫,都要发自内心地随喜赞叹,让随喜成为我们的心行模式。一旦养成这种模式,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随喜他人,因为心已经习惯随喜了。而不是像凡夫那样,看到他人的功德,会习惯性地进入嫉妒模式。

  (3)应喜敌获利

  前面讲到两点,一是随喜敌人受到赞叹,二是随喜敌人得到快乐。以下说明第三点,随喜敌人获得利益。关于这个问题,主要从“思敌获利乃己初衷、思敌获利不关己事、思维己过”三个方面说明。

  第一,思敌获利乃己初衷

  80.初欲有情乐,而发菩提心。有情今获乐,何故反嗔彼?
  81.初欲令有情,成佛受他供。今见人获利,何故生嫉恼?
  82.所应恩养亲,当由汝供给。他亲既养护,不喜岂反嗔?
  83.不愿人获利,岂愿彼证觉?妒憎富贵者,宁有菩提心?

  首先要思维,一切有情获得利益,完全符合我们修行和发心的初衷。既然是一切有情,当然也包括敌人。这个提醒非常重要。我们发菩提心,就是发愿利益一切众生。当然有些人发心时就不太认真,或是发心后没有巩固,逐渐淡忘了。所以寂天菩萨告诫我们:不要忘记这个发心。

  “初欲有情乐,而发菩提心。”寂天菩萨提醒我们:如果对他人的快乐感到不开心,不符合大乘佛子应有的素养。作为佛子,我们本来已经发起菩提心,要利益一切众生,希望他们得到快乐,同时帮助他们解除痛苦,令他们究竟地离苦得乐。

  “有情今获乐,何故反嗔彼?”既然有这样的愿心,那么有情获得快乐,不正是我们希望的吗?有什么理由嗔恨呢?从发菩提心的初衷来说,我们对任何众生得到的利益、快乐和修行成就,都应该深深随喜。这种随喜不仅可以让对方快乐,同时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快乐。反过来说,如果我们生起嗔恨和嫉妒,只会给自己带来烦恼和痛苦。

  “初欲令有情,成佛受他供。”菩提心包含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愿菩提心是发起崇高的愿望,其中有两个面向,一是以追求无上菩提为目标,二是以利益众生为使命。也就是说,我们不仅希望自己成佛,同时也希望众生都能成佛。这是大乘佛子的愿望,和佛陀的愿望是一样的,是在传承佛陀的伟大事业。成佛,是世间和出世间最大的利益。我们希望众生成佛,就意味着希望众生得到究竟的利益。我们要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最初所发的崇高愿望,以及这种发愿的意义。

  “今见人获利,何故生嫉恼?”利益有两种,一是现前利益,通过修习人天善法,可以获得暂时的三界之乐,轮回之乐;二是究竟利益,是成就声闻的解脱,乃至无上佛果。既然我们已经发起如此崇高的愿望,现在看到他人获得一点利益,而且仅仅是世间的名闻利养,怎么可以心生嫉妒?这和我们的初衷相差十万八千里,是完全不应该的。

  “所应恩养亲,当由汝供给。”此颂进一步从发心和轮回的角度来分析。在无尽轮回中,一切众生都曾做过我们的父母、兄弟、姐妹,都曾有恩于我们。所以在菩提心的七支修法中,首先要念恩生敬。作为菩萨行者,要有利他的情怀和承担,把六道众生当作自己的亲人,带着感恩心去利益他们。这是菩萨和声闻的最大区别。声闻行者同样修习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做大量利他的事,但只是出于慈悲,而不是像菩萨那样,以尽未来际地利益众生为使命,为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菩萨在最初发心时,把一切众生看作自己的亲人,本来就有责任帮助他们,让他们获得眼前利益和究竟利益,让他们过好日子,进而走向解脱,圆成佛果。

  “他亲既养护,不喜岂反嗔?”菩萨行者有责任帮助众生,现在其他亲友愿意分担这一责任,愿意照顾众生,供养众生,使众生得到利益、快乐、荣誉,我们应该欢喜才对。因为这些亲友做了我们该做的事,不是正合我意吗?怎么反而对此生起嗔心?这是说不通的,完全和初衷相违背。我们最初信誓旦旦,发起广大愿心,可是很快又忘了,所以寂天菩萨的提醒非常重要。

  “不愿人获利,岂愿彼证觉?”如果众生得到普通的世间利益,我们尚且不欢喜,心生嫉妒,怎么可能希望他们证悟无上菩提,成就生命的最大利益呢?当一个人信誓旦旦地宣称“我希望众生得到最大的利益”,实际上却容不得他人得到一点世间富贵,得到一点暂时利益,这样的誓言成立吗?

  “妒憎富贵者,宁有菩提心?”如果我们看到他人富贵,或得到世间利益,就充满嫉妒和憎恨,这样的人会有菩提心吗?当然也不能说完全没有,至少菩提心的力量很弱,或者说,这一刻菩提心隐身了,嫉妒和嗔恨上线了。

  我们关起门,在座上希望一切众生得到利益,是比较容易的。不管发多大的愿,只是一个想法而已,但你的慈悲、修养、包容心能不能跟得上?当你面对一个个具体的众生,是什么心态?要对他们生起无限的悲心,对他们所有的善行心生随喜,其实是很不容易的。所以说,真正的修行要面对众生去修。不论座上座下,不论亲疏远近,没有一个众生是我们不能接纳的。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就是无条件地帮助一切众生。

  如果我们的心只能接纳一部分,那就是“小茶杯”,不是大慈悲。如何突破这一局限?就要按照寂天菩萨的指导,在生活中遇到每个对境时,都能学会用智慧来观察,用慈悲来接纳,不断化解内心的隔阂、对立、冲突。当我们接纳的人越来越多,慈悲心就会越来越大。大到无限时,人格中只有慈悲的力量,看到众生只有纯粹的慈悲,没有任何别的念头。这样的话,利益一切众生才不是空洞的愿望。现在我们内心还有很多小鬼当家,如嫉妒、我慢等,遇到境界就会跳出来。所以菩提心的修行是玩真的,不是说一说,确实要在每个众生、每个境界上历练。在接纳过程中,对每个人生起一份慈悲欢喜,没有任何抵触。做得不好就马上检讨,并通过观修重新思考。

  寂天菩萨通过以上的分析让我们认识到,他人得到快乐和利益,完全符合我们最初修行的发心,符合自利利他、自觉觉他的愿望。作为菩萨行者,无论如何都没理由生起嫉妒、嗔恨之心。

  第二,思敌获利不关己事

  84.若已从他得,或利在施家,二俱非汝有,施否何相干?

  这里所说的敌人,只是表达上的方便。对于真正的菩萨来说,心中是没有敌人的。当然对凡夫来说,内心还是有冤家仇敌的,用这种表达才比较容易理解。在这一部分,我们需要思维:怨敌得到利益,其实不会对我们构成任何损害,所以没理由嫉妒、嗔恨。

  事实上,这种现象不仅在世间容易出现,即使佛教界也会存在。比如有些法师讲经讲得好,信众多,供养多,就容易招致嫉妒。可见不管在家还是出家,只要修行没有得力,都无法摆脱凡夫心,摆脱由名闻利养带来的羡慕嫉妒恨,不会因为把头发一剃,僧衣一穿,凡夫心就没了。问题没有那么简单。如果不能把法落实到心行,真正以利益众生为中心,就还是活在自我为中心的状态。面对他人受追捧、很风光的时候,还是会心生嫉妒。这是凡夫心的常态。

  而真正的修行人会检讨自己,当这念羡慕、嫉妒、恨生起时,很快就会发现并制止,不让它进入第二念、第三念,不让不良心行继续。如果不学法,不禅修,不会自我检讨,第一念生起后,就会给自己煽风点火,让嫉妒之火熊熊燃烧,然后采取各种攻击甚至迫害。接着,寂天菩萨引导我们作智慧审视,在怨敌得到利益时,应该如何思维并面对。

  “若已从他得,或利在施家。二俱非汝有,施否何相干?”寂天菩萨分析说:不论对方已从他人那里得到利益,或是这个利益还留在施主家,其实都和你没有任何关系。反正这个利益不是给你的,到底在哪里,对你来说有什么区别呢?既然和你没关系,也就意味着,你并没有什么损失,那你到底在乎什么呢?凭什么嫉妒呢?有时候,我们会嫉妒一些和自己没关系的事,看到他人得荣誉,得利益,就心生嫉妒,结果使自己痛苦不堪。更有甚者,出于嫉妒而制造谣言、恶意中伤。这种行为既损人又不利己,是非常愚蠢的。

  第三,思维己过

  85.何故弃福善、信心与己德?不守已得财,何不自嗔责?
  86.于昔所为恶,犹无忧愧色,岂还欲竞胜,曾培福德者?

  嫉妒心是不会自我审查和反思的,只会让自己更强大,在内心占有更多地盘。当一个人嫉妒时,往往深陷其中,进而给嫉妒心寻找各种理由,让自己理直气壮地嫉妒。结果是“一念嗔心起,火烧功德林”,使自己所修的功德法财毁于一旦。所以嫉妒不仅会伤害他人,更会给自己带来过患,我们要思维这样的过失。

  “何故弃福善、信心与己德?”当我们心生嫉妒时,必须马上检讨:为什么要嫉妒?为什么要损害自己的福报,舍弃自己的信心和德行?为什么要做如此愚痴的事?生起嫉妒心,说明你对佛法的信心变弱了,长久以来所修的功德,也可能因此而前功尽弃。反之,如果随喜他人的利益,既能成就自己的善心,还能得到和对方同等的利益。

  “不守已得财,何不自嗔责?”“已得财”就是自己得到的功德法财。随喜会使功德法财成倍增值,但嫉妒会使功德法财随之贬值,甚至完全毁坏。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为什么要给自己的生命和修行制造这么大的伤害?比如有人弘扬佛法,广修善行,我们却出于嫉妒,说些攻击毁谤的话,实在是罪过深重。我们看到这种行为的愚痴和无明,应该深深地责怪自己,而不应该嫉妒他人。

  “于昔所为恶,犹无忧愧色,岂还欲竞胜,曾培福德者?”这个偈颂进一步说明,嫉妒和攀比是不对的。在过去生中,我们曾造作种种不善行。对于这些行为,我们应该感到忧恼,担心为此招致三恶道苦果;同时想到自己的身份和发心,生起极大的惭愧。如果我们不感到惭愧,反而对他人的善行和利益心生嫉妒,甚至想着和对方攀比、竞争,那就太不应该了,是纯粹的凡夫行,不是菩萨行者应该做的。

  5.嗔敌徒自害

  87.纵令敌不喜,汝有何可乐?唯盼敌受苦,不成损他因。
  88.汝愿纵得偿,他苦汝何乐?若谓满我愿,招祸岂过此?
  89.若为嗔渔夫,利钩所钩执,陷我入地狱,定受狱卒煎。

  第五,当我们对怨敌生起嗔心,这种行为只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伤害。寂天菩萨用3个偈颂来说明这个道理。

  “纵令敌不喜,汝有何可乐?”纵然因为你的嫉妒和伤害,能让怨敌不欢喜,你有什么好开心的?在凡夫心的运作模式中,你嫉妒他人的荣誉、利益、快乐,故意诽谤,制造舆论,让对方受到伤害,似乎从中得到某种满足。但你是否审视过,这种满足的心理基础是什么?对自身的意义是什么?如果作智慧审视,会发现这种欢喜是毫无道理的,只是让负面情绪得到增长。除了给生命造成不良影响,不会带来任何正向意义。

  “唯盼敌受苦,不成损他因。”你每天想着让敌人受苦,想尽办法打击对方,自己在那里想得咬牙切齿,痛苦不堪,对方可能还不知道。即使知道,也可能完全不在乎;即使在乎,其实他一根汗毛都不会掉。你是何苦呢?这种想法不是很愚蠢吗?为什么要通过嫉妒让自己受苦?实在没有任何道理,更没有任何意义。

  “汝愿纵得偿,他苦汝何乐?”嫉妒心会发出恶毒的诅咒,而随喜心会生起美好的愿望。即使这种恶毒的诅咒得到满足,让对方吃尽苦头,你有什么可快乐的?会得到什么好处呢?对生命成长有价值吗?都没有。如果你觉得这么做解了心头之恨,那是一种病态的快乐。我们要审视内心,看到这种通过嫉妒和伤害他人得到的快乐,其实是心灵病毒。我们不能满足它,纵容它,更不能被它主宰。

  “若谓满我愿,招祸岂过此?”如果我们觉得,满足这些恶毒的诅咒可以让自己快乐,并以此为习惯,后果不堪设想。因为这种做法将在生命中形成恶性导向,使我们不断制造恶愿,并从中得到快乐。姑且不说这样是在造作恶业,其实当一个人发起恶愿时,就已陷入病态、扭曲的心理,当下就是不开心的。所以寂天菩萨告诫我们:如果从恶毒的诅咒中得到快乐,将使生命进入恶性循环,没什么比这更糟糕的。

  “若为嗔渔夫,利钩所钩执。”当我们因为恶毒的诅咒得到快乐,就意味着生命已被嗔心放下的利钩勾住。也就是说,你当下的生命是嗔心在线,已被嗔心左右。嗔心就像渔夫抛下的鱼钩,我们就像上钩的鱼,只能在痛苦中挣扎。

  “陷我入地狱,定受狱卒煎。”嗔恨不仅会让内心不得安宁,破坏人际关系,同时也将造作恶业,给未来带去无尽痛苦。甚至让自己身陷地狱,承受狱卒的百般折磨。这种痛苦是巨大而漫长的。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嗔恨才是最大的怨敌。为了不让嗔心生起,对我们所认为的怨敌,以及他们得到的利益、功德、快乐,要生起深深的随喜,这样才能对治嫉妒。否则的话,自己反而会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6.应忍己利受损

  第六,在自身利益受损时应该安然接纳。生活中,当有人攻击你,毁谤你,使你的利益、名誉等受到损害时,我们很容易生起嗔心。现在寂天菩萨告诉我们,在这些情况下,如何接纳他人的毁谤。其中包括两方面,一是不能因世间利益受损而生嗔心,主要说的是名誉;二是不能因修行受到阻碍而生嗔心。

  (1)不应因世法受损而生嗔

  首先要学会怎么面对荣誉和赞叹,这是非常重要的智慧。如果一个人对这些看得太重,当荣誉和赞叹受到损害,一定会心生嗔恨。正确认识荣誉,是接纳荣誉受损的重要前提。关于这个问题,寂天菩萨从“不应因赞誉受损而嗔、思讥毁于己有益”两点来说明,共12个偈颂。

  第一,不应因赞誉受损而嗔

  ·思维赞誉无益

  90.受赞享荣耀,非福非增寿,非力非免疫,非令身安乐。
  91.若吾识损益,赞誉有何利?若唯图称心,应依饰与酒。
  92.若仅为虚名,失财复丧命,誉词何所为?死时谁得乐?

  荣誉和赞叹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得到这些会开心?是什么心理得到了满足?身上冷的时候,赞叹能不能让你暖和?肚子饿的时候,赞叹能不能代替三餐?想睡觉的时候,赞叹能不能代替休息?事实上,赞叹既不能当衣服穿、当食物吃或代替休息,也不能解决其他现实问题。那我们究竟为什么在乎荣誉和赞叹,甚至看得比命还重?这种在乎的心行基础,就是我执。

  我执的存在有几个特点。一是重要感。世间谁最重要?每个人都觉得——“我”最重要。本来和你没关系的东西,只要贴上“我”的标签,马上会觉得特别重要。一旦把标签去掉,就和其他事物一样了。但“我”本身是一个皮包公司,只是一种空洞的感觉而已,并没有实际内容,这就必须通过不断强调“我”的重要性,来获得存在感。

  二是优越感。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比他人优越,凡是和我有关的东西,就要显得与众不同。有个词叫“敝帚自珍”,凡是属于自我的东西,都显得很重要。因为“我”是空洞的,需要填补,需要通过赞叹、荣耀、身份、地位带来满足。尤其是中国人,为了出人头地,高人一等,为了所谓的风光,一生都在辛苦争取,努力为自我打工。如果在社会上有了点地位,就特别在乎他人是否重视你,开会坐在哪个位置之类。一旦自我在内心形成程序和需求模式,就需要不断维护,需要被人追捧,需要不停地往上爬,也需要在比较中获得优越感。但如果你周围有非常出色的人,攀比对象太高,要维护这种优越感就格外辛苦。

  很多时候,对我们构成最大伤害的并不是经济损失,而是名誉损失,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就是说明这个原理。如果你有德行,有学问,有智慧,被人辱一下又怎样呢?是掉了个耳朵,少了根头发,还是被大家瞧不起呢?如果这样,说明你是经不起考验的,本身就有问题。如果你的学问、地位、智慧摆在那里,他人辱你,只能自取其辱。

  因为太看重所谓的荣誉,所以被他人毁谤、羞辱时,我们才会生起嗔心。寂天菩萨通过智慧的分析,让我们看到荣誉的虚幻,这样才能以平常心面对,在荣誉受损时波澜不惊,安然接纳。不论赞叹荣誉还是毁谤攻击,本来就是一阵风,来就来了,去就去了,都算不了什么。需要明确的是,不要荣誉,不是不要德行。我们要看重德行和智慧,而不是执著他人的尊重,否则发心就有问题。

  “受赞享荣耀,非福非增寿。”得到赞叹或享受荣耀能增长你的福报吗?不会。你的福报还是那么多,不会因为他人赞叹你一下,福报就增值了多少点。赞叹和荣耀能让你的寿命增长吗?可以多活二十岁吗?做不到。你该活多少岁还是多少岁,赞叹改变不了什么。

  “非力非免疫,非令身安乐。”赞叹和荣誉并不能让你变得更有力气,比如你本来可以挑80斤,得到赞叹后就能挑200斤吗?做不到。赞叹和荣誉也不能增加你的免疫力,不能让你的身体健康平安。世人想要得到的好处,赞叹都是给不了的。喜欢赞叹只是我执的需要,很多时候,世人就是利用人们对荣誉的贪著,溜须拍马,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若吾识损益,赞誉有何利?”如果认清赞叹和荣誉的真相,认清什么对自己有利,什么对自己有害,就应该明白,赞誉并不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但这并不是说,一定要拒绝赞叹。如果没有执著,当他人发自内心地赞叹你,你可以当作鼓励,并随喜他的赞叹,但不能贪著,而是以平常心面对。这样接纳赞誉是没有副作用的。如果你对他人的赞誉、恭维感觉很爽,其实是满足了自己的凡夫心。这种满足会蒙蔽自己的心,习惯享受溜须拍马之后,就会失去分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很多人赞叹听多了,就会失去听真话的能力。只能听好话,根本听不进批评和不同意见。所以我们要看清赞誉的真相,否则的话,赞誉不仅没有利益,而且副作用很大。

  “若唯图称心,应依饰与酒。”寂天菩萨告诉我们:如果你只想让自己称心,让自我产生满足感,还不如追求衣饰或美酒,可能带来的副作用还没那么大。当然这并不是让我们追求物欲,而是通过两者的对比,说明追求虚名的危害。

  “若仅为虚名,失财复丧命,誉词何所为?死时谁得乐?”世间很多人为了虚名,为了荣耀,宁愿损失财产,甚至连命都不要了。比如有人为了争一口气,倾家荡产地打官司,无非是为了争个谁输谁赢,谁对谁错。可荣誉只是一个说法,一个概念,当你要死的时候,名誉帮得上忙吗?能让你快乐吗?你所执著、在乎、不惜一切要得到的美名,其实什么也帮不上,更不能让你离苦得乐。

  在这一部分,寂天菩萨从各个角度引导我们思维:他人对你的赞叹是没什么价值的。如果执著于此,带来的副作用无量无边。认识到这个真相,就要学会以平常心面对赞誉,得之不喜,失之无忧。这样才能在荣誉受损时安然接纳。

  ·思毁誉不足忧喜

  93.沙屋倾颓时,愚童哀极泣。若我伤失誉,岂非似愚童?
  94.声暂无心故,称誉何足乐?若谓他喜我,彼赞是喜因。
  95.受赞或他喜,于我有何益?喜乐属于彼,少分吾不得。
  96.他乐故我乐,于众应如是。他喜而赞敌,何故我不乐?
  97.故我受赞时,心若生欢喜,此喜亦非当,唯是愚童行。
  98.赞誉令心散,损坏厌离心,令妒有德者,复毁圆满事。

  毁是毁谤,誉是荣誉。既然赞誉没什么利益,那么毁谤和赞誉也就不足以让我们为之忧愁,为之欢喜了。

  “沙屋倾颓时,愚童哀极泣。”孩子在海边用沙造起房子,当海水涌来,看到沙屋一下就被冲掉,难免伤心哭泣。寂天菩萨用这个比喻说明,荣誉就像沙屋般脆弱,完全没必要为这种无常现象感到难过。在今天的网络时代,荣誉的虚幻性更为突出。如果你善于炒作,表演式地做几件事,很容易一夜成名。反之,有什么不良行为被媒体抓住后无限扩大,又会人设崩塌,成为全民谩骂的对象。如果在乎这些荣辱得失,在乎这些赞叹和毁谤,既容易膨胀,也容易抑郁。其实,他人的赞叹和毁谤,只是代表他的看法。如果你能看清这一切的虚幻,不为所转,不论他怎么说你,都不会对你构成损害,不会像孩子看到沙屋倒下那样难过。

  “若我伤失誉,岂非似愚童?”如果我们在荣誉受损时感到痛苦,这种举动和不懂事的孩子有什么区别?其实,名誉就和沙屋一样虚幻。我们之所以会难过,是因为自己愚痴,看不清荣誉的虚幻,反而对此执迷不悟,苦苦追求。因为有需求,才会有求不得之苦,才不能承受荣誉的毁损。

  “声暂无心故,称誉何足乐?”那些赞叹你的声音,停留的时间非常短暂,而且声音振动只是物理现象,并没有心的成分。当然它的源头和某种心理有关,可形成声音之后,只是气流振动发出的响声。这种声音必须通过人的解读才会产生影响,并不是说它本身隐含着所有人都能感觉到的意义。你能从解读中得到快乐,是需要某种认知为前提的。把这个背景去掉,赞叹声将毫无意义。就像你去赞叹不懂中文的老外,他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也不会在乎,不会因此高兴或不高兴。当然对方可以用心感应,但单纯从声音来说,其实对他是没意义的。既然这些只是声音,我们有什么好执著、好开心的呢?听着就是了。如果对方出于善意,我们就随喜他,但不必因此洋洋得意。

  “若谓他喜我,彼赞是喜因。”可能有人会说:他是因为喜欢我而赞叹,所以这种喜欢和赞叹就是我高兴的因。

  “受赞或他喜,于我有何益?”寂天菩萨让我们进一步审视:他人的喜欢和赞叹,对你有什么利益吗?如果有人因为喜欢你,给你很多帮助,那还算是实实在在的利益。但单纯的赞叹,对你有什么意义?

  “喜乐属于彼,少分吾不得。”这种喜乐是属于赞叹者所有的,是他在修随喜,对他来说是有意义的,但对我们来说其实是没什么意义的,一点好处都得不到。

  “他乐故我乐,于众应如是。”有人分辩说:我的快乐是来自他的快乐。针对这个问题,寂天菩萨开示说:如果这样的话,你应该对所有人都能心生随喜才对。比如说,他因为快乐而赞叹你,所以你感到快乐;那么他因为快乐而赞叹所有人,让所有人快乐,你是不是也感到快乐呢?

  “他喜而赞敌,何故我不乐?”尤其是当他欢喜地赞叹你的怨敌时,为什么你并不快乐呢?可见你现在所说的,你的快乐是因为他快乐,这是假的。你的快乐还是来自我执,来自对赞叹的贪著。因为我执得到赞叹,你的重要感、优越感得到满足,所以觉得快乐。如果他赞叹他人,你的我执得不到满足,就不会有什么快乐了。如果他赞叹你的怨敌,因为他的赞叹,怨敌的重要感和优越感超过你,你非但不开心,甚至会生起嗔心。所以说,因为荣誉得到的快乐是建立在我执之上,就像沙滩上的房子,非常脆弱,我们不应该执著这种赞叹。

  “故我受赞时,心若生欢喜,此喜亦非当,唯是愚童行。”当“我”受赞叹时,如果内心很受用,其实是一种我执,是没有智慧的表现。这种行为就像愚痴的孩子一样,因为愚痴,才会执著虚幻的赞叹和荣誉,还把这些看得很实在,很在乎。所以在面对赞叹时喜不自禁,其实这种欢喜是没意义的。当我们以智慧审视荣誉和赞叹时,就能看清这一切的虚幻,知道根本没必要执著,也没必要沾沾自喜。那么在荣誉受损时,在面临种种攻击和毁谤时,才能波澜不惊。反之,你得到赞叹时有多欢喜,将来受到攻击时就有多难过。只有平淡地面对赞叹和荣耀,才能平淡地面对攻击和毁谤,真正做到宠辱不惊。

  以下这个偈颂,说明赞誉的四个过患。

  “赞誉令心散。”第一个过患,赞誉会让内心散乱。当一个人得到赞叹和荣誉时,我执会得到极大满足,很容易忘乎所以,不可一世。现实中经常可以看到,有人被赞叹后飘飘欲仙,变得不镇定、不清醒、不理智,甚至乐极生悲。因为被夸得找不到北,结果看不清自己,反而出了问题。

  “损坏厌离心。”第二个过患,赞誉会使自我的重要感、优越感得到极大强化,使人对我和我所相关的一切,如身份、财富、事业等,生起深深的执著。你本来觉得轮回是痛苦的,人生是无奈的,但得到赞誉时,会觉得这一切都很好,很值得拥有。当我们有了贪著,就不肯出离了,意味着厌离心会受损。其实解脱就是解除贪著,首先要从生起厌离心开始。

  “令妒有德者。”第三个过患,赞誉会引发嫉妒心,嫉妒那些有德行、受尊重的人。如果我们不贪著荣耀,不一定会嫉妒他人。但你不断受到赞叹、得到荣耀时,是容易上瘾的,结果就会形成需求。希望自己所得的赞叹和荣耀超过他人,希望自己比他人优越。看到他人得到赞誉,而自己没有得到时,就会心生嫉妒。

  “复毁圆满事。”第四个过患,赞叹和荣耀会破坏我们的福慧资粮。因为嫉妒心,使我们无法随喜他人的成就和德行。本来随喜可以让我们成就福慧资粮,现在因为贪著自我的荣耀和赞叹,使我们无法随喜,甚至嫉妒他人,毁坏所修的福德和智慧资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