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四)细究嗔因全力断

  前面已经总的说明嗔恨之因,接着,寂天菩萨针对容易引发嗔恨的对境一一分析,引导我们追究它的成因,从而改变观念,在源头解决嗔因。当内心不再有一道墙壁,我们对所有境界就能以智慧从容面对,以慈悲坦然接纳,而不是产生对立、冲突和碰撞,更不会因此心生嗔恨。

  这部分是“安忍品”的重点所在,共116个偈颂,在数量上超过全品的85%,科判也比较复杂。为了突出重点,我对目录层次作了适当简化,从“嗔境差别、遮除因我受害而生之嗔、消除因我所受害而生之嗔、消除因敌获善而生之嗔、嗔敌徒自害、应忍己利受损”六个方面来说明。

  1.嗔境差别

  11.不欲吾与友,历苦遭轻蔑,闻受粗鄙语,于敌则反是。

  第一是说明嗔境的差别:同样的境界,发生在自己和仇敌身上时,我们会有完全不同的反应。

  “不欲吾与友,历苦遭轻蔑,闻受粗鄙语。”鄙语,即侮辱、轻视的话。我们都不希望自己和亲友经历痛苦,比如遭受他人轻视,或是听到恶口谩骂、无端毁辱。面对这些境界时,我们马上会出现对立情绪,引发嗔心,甚至连想都不用想。这是凡夫本能的反应。

  “于敌则反是。”如果看到敌人遭遇这些对境,看到敌人吃了苦头,或是被人轻视、毁谤、侮辱,我们非但不会难过,还会觉得很痛快。反过来,如果敌人过得很好,受到他人恭维,我们就会不开心。

  也就是说,同样的境界发生在不同人身上时,产生的效果完全不同。这个境界能不能给我们带来烦恼,引发嗔恨,和认知有很大关系。寂天菩萨所做的,就是通过对嗔恨之因的探讨和分析,帮助我们改变认知,重新认识境界,而不是被我执和我所执左右。现代社会提倡换位思考,就是换个角度看问题,从而改变对境界的反应。当我们看到逆境并非一无是处,而是对自己有帮助的,就不会因此引发嗔心了。

  2.遮除因我受害而生之嗔

  第二点包括众多内容,广泛探讨了应该如何消除嗔恨之因。忍辱的修行主要有三种,常规的顺序,一是耐怨害忍,二是安受苦忍,三是谛察法忍。《入行论》中,寂天菩萨对三者的次第作了重新安排。

  (1)修安受苦忍

  首先是说安受苦忍,这是其中比较容易接受的。包括身体的痛苦,以及自然环境、生活条件和修行过程中的痛苦。如生病、劳累等,是身体的痛苦;天气太热太冷,蚊虫肆虐,是环境带来的痛苦;吃得不好、住得不好,是生活方面的痛苦;出家人每天上殿要起早,打坐要熬腿,是修行必须经历的痛苦;在行菩萨道过程中,要修种种利他善行,难行能行,也很辛苦。如何面对这些痛苦?是逃避、抱怨,还是安然接纳,勇敢面对?心态不同,痛苦产生的影响也完全不同。

  关于安受苦忍的修行,寂天菩萨提醒我们,要认识到这些苦带来的价值。认识改变了,我们就会感恩这些痛苦,并以此作为修行对境。因为如果没有这些痛苦的话,我们也不会有离苦得乐的动力。那么,如何正确面对身体和环境的种种痛苦?论中,寂天菩萨从“思维苦是解脱因、思维习苦成自然、思维忍苦断惑之利”三方面加以说明,共10个偈颂。

  第一,思维苦是解脱因

  12.乐因何其微,苦因极繁多,无苦无出离,故心应坚忍。
  13.苦行伽那巴,无端忍烧割。吾今求解脱,何故反畏怯?

  第一是思维痛苦乃解脱之因。

  “乐因何其微,苦因极繁多。”寂天菩萨告诉我们,在有漏的世界,产生快乐的因很少。因为凡夫生命是以惑和业为基础,是不断制造痛苦的永动机。除了色身和外境带来的痛苦,内心也烦恼重重,苦不堪言。所谓的快乐,只是对痛苦的暂时缓解。我们通过种种努力,获得短暂的快乐,但内心依然充满渴求,充满执著,充满烦恼。在这些渴求、执著、烦恼的包围下,可以产生乐的因实在是微不足道。反之,处处都是招感痛苦的因。

  “无苦无出离。”认识并正视人生痛苦,是走向解脱的基础。在苦、集、灭、道四谛法门中,佛陀首先指出人生是苦的现实,接着说明苦的原因所在。因为它是建立在无明之上,本质就是痛苦的。如果我们看清这一点,就会生起离苦得乐的愿望,将痛苦转化为出离的因、解脱的因。否则的话,人生从现象看还是有苦有乐的,所以凡夫多半会贪著快乐,对五欲六尘带来的短暂快乐贪恋不舍,进而产生依赖,为其所缚。这是导致我们不能出离的根本所在。唯有认识到有漏生命的本质是痛苦的,我们才不会贪著快乐,从而走出迷惑,生起真切的出离心。

  “故心应坚忍。”如果我们不能坚强面对生命中的种种痛苦,没有忍耐力,就无法出离轮回,而且什么事都做不好,在世间也别想成就。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必须忍人所不能忍,否则就一事无成。修行同样如此。现代人追求舒适,虽然环境带来的痛苦少了,但心灵的痛苦并没有因此减少,反而更多,更迷茫。所以寂天菩萨告诫我们,面对痛苦要坚强、忍耐、积极面对,而不是逃避。

  “苦行伽那巴,无端忍烧割。”伽那巴,即印度的苦行外道,佛经中有很多描写。他们为了克服欲望或生天,会以残忍的手段虐待自己,无端忍受灼烧和割伤身体等痛苦。我们在网上搜索一下,今天的印度还有成千上万的苦行外道。从佛法角度来看,这些苦行是没价值的。当然从他们的角度来看是有价值的,否则也不会去做。

  那么佛教到底怎么看待苦行?佛陀在初-转-法-轮时就提出中道的修行,要在思想上远离断常二边,在生活上反对纵容欲望和自我虐待。虽然佛陀不认可无谓的自苦其身,但始终倡导朴素的修行生活,并制定了头陀行,尊重专修头陀行的大迦叶尊者,给他极高的礼遇。这和外道的苦行有什么不同?其实苦行分为两种,一是有益苦行,一是无益苦行。前者就是过朴素的生活,在修行中吃苦耐劳,精进不懈。但苦行本身不是目的,只是助道之缘,不是为了吃苦而吃苦。而后者是采用种种极端的手段,认为吃苦本身就是修行。事实上,这样的苦行是盲目的,并不能将我们导向解脱。

  此外,有漏生命中还有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八苦,及由此演化的无量诸苦。对于这些痛苦,我们既要积极面对,更要认识到其中蕴含的修行价值,以此策励道心。六道中,佛教之所以看重人道而非天道,就是因为天道的环境太优越了,应有尽有,结果欲界天人就沉溺在天福中,一心享乐,无暇旁顾,所谓富贵修行难。而人道有苦有乐,所以人们就希望摆脱痛苦,获得快乐。学佛,就是从认识轮回的本质是苦,到究竟解脱痛苦。

  “吾今求解脱,何故反畏怯。”那些外道为了解脱痛苦,做出种种毫无意义的举动,吃尽苦头。我们现在已经找到究竟解除痛苦的途径,为什么不能勇于承担,反而畏惧痛苦,怯弱无力?如果我们能正确看待痛苦,将其作为解脱之因,那么所有痛苦对我们来说,都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

  第二,思维习苦成自然

  14.久习不成易,此事定非有。渐习小害故,大难亦能忍。
  15.蛇及虻蚊噬、饥渴等苦受,乃至疥疮等,岂非见惯耶?
  16.故于寒暑风、病缚捶打等,不宜太娇弱,若娇反增苦。
  17.有人见己血,反增其坚勇。有人见他血,惊慌复闷绝。
  18.此二大差别,悉由勇怯致。故应轻害苦,莫为诸苦毁。

  第二是思维习苦成自然。如果习惯了经历痛苦,其实也没那么可怕。我们所处的是娑婆世界,娑婆就是堪忍,说明此地众生有很强的忍耐力。这种忍耐力是可以培养的,有些人一年到头站在店里吆喝,有些人一天到晚在工厂不停地干活,而且常年加班,日复一日。他们并不是开始就乐意这么干,而是生活所迫,干久之后就逐渐习惯了,觉得也没什么。还有那些常年卧床不起的病人,也要有极强的忍耐力。平常人躺一天都受不了,他们却要几年、几十年地躺着。打坐也是同样,你每天忍耐一点,就能从坐半小时延长到一小时、两小时。忍耐力就是战胜痛苦的能力,一旦培养起这种能力,即使痛苦很大,对你来说也不在话下。反过来说,如果忍耐力很差,一点小小的痛苦,都会变得难以接受,甚至会因此崩溃。

  “久习不成易,此事定非有。”长时间地吃苦耐劳,忍耐力就能培养起来,你就越来越能承担,可以把大的痛苦变成小的痛苦。如果看到什么都害怕、躲避,一点小苦都吃不了,将来又能干什么呢?什么都做不好。凡在世间有所成就的人,一定能吃得苦中苦。如果说通过反复训练却无法获得这种能力,那是不可能的事。

  “渐习小害故,大难亦能忍。”忍耐力就是对痛苦的承受能力。如果从小开始面对苦,久而久之,即使面对再大的痛苦,再难的困境,我们也有能力承担。所以痛苦并没有那么可怕,关键是我们要认清它、接纳它、勇于战胜它。

  “蛇及虻蚊噬、饥渴等苦受。”早期的出家人主要在山林修行,因为山林会让心充分开放,有利于修道,不过会遭遇毒蛇猛兽的攻击,各种蚊虫的叮咬,甚至要忍受饥渴之苦。但他们为了修行无所畏惧,甚至住在坟场边,日中一食,树下一坐。对于在城市养尊处优的人,很难想象这样的生活。事实上,人的很多习惯是自己养成的。有些人觉得城里太躁动,就设法到山里搞个别墅,可太安静了又觉得寂寞,也呆不住。很多时候,痛苦不是来自环境,而是来自你的不习惯。真正把心静下来了,回归自然,聆听安静,就会喜欢上那种安静,然后到城里又不习惯了。就像很多住山修行的人,走进城里觉得到处乌烟瘴气,太污浊,太混乱,太躁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模式和生活习惯,如果执著于此,换种方式就不习惯,无法真正地随遇而安,随缘自在。所以我们要把生活环境中的一些痛苦作为习惯,在内心培养相应的忍耐力和需求模式。

  “乃至疥疮等,岂非见惯耶?”还有疥疮等身体疾病,没有谁是生来就习惯的。只是常年生病,渐渐就习以为常了。习惯之后,大苦就变成小苦,小苦就变成不苦。习惯的过程包括两方面,一是认知模式得到调整,就能从抗拒到接纳;二是忍耐力逐步增强,就能从忍受小苦到接纳大苦。

  “故于寒暑风、病缚捶打等,不宜太娇弱。”所以寂天菩萨提醒我们:面对严寒、酷暑、狂风等自然环境带来的痛苦,疾病和他人伤害造成的痛苦,我们不能太娇弱,而要吃苦耐劳,勇敢面对,这是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质。具备这种素质,内心强大,痛苦就不在话下了。反过来说,如果你不坚强,不勇敢,面临痛苦时就会心生畏惧,结果还没怎么样,就自己把自己吓倒了。

  “若娇反增苦。”如果你太娇气,就会把痛苦放大。本来只有一分痛苦,你却把它放大成十分、二十分。如果你是勇敢的人,就会使痛苦缩小,十分痛苦在你的眼中只有五分。这是心理上的,再加上身体的强大忍耐力,那么五分痛苦可能就变成一分。同样的痛苦,你有什么样的承受力,它所产生的伤害是完全不同的。

  “有人见己血,反增其坚勇。有人见他血,惊慌复闷绝。”这个偈颂以典型的事例,说明同样面对流血,两种人的不同反应。就像在战场上,有人看到自己身上受伤流血了,会变得更勇敢,更坚韧,更有力量。但也有些人即使看到他人流血,都会惊慌失措,甚至吓得晕过去。

  “此二大差别,悉由勇怯致。”那么差别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就在于他们内心是勇敢还是怯弱。勇敢的人看到血会激励斗志,更加勇敢;怯弱的人看到血则会精神崩溃,失去意志。

  “故应轻害苦,莫为诸苦毁。”所以寂天菩萨告诫我们,对生活中遇到的伤害和痛苦不必在意,而要轻视它。那么这些苦就不能对你构成多少伤害,反而会因为你的勇敢面对,在接纳苦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坚强,越来越勇敢,越来越有忍耐力。所以我们不要被痛苦打倒,想到苦就退避三舍。现代人往往通过物质享受和娱乐逃避痛苦,但这种逃避并不解决问题,反而让人对痛苦的承受力逐步降低,到逃不过的时候就被彻底打垮,简直是刚出虎口又入狼窝。

  物质带来的痛苦,比如生活简单、清贫一点,其实是微不足道的。真正给我们带来痛苦的,是执著、依赖、渴求而不得。正是这些心理,把物质匮乏造成的痛苦放大了百千万倍,乃至无穷无尽。人类五千年文明,从原始人的刀耕火种到今天的高度物质文明,都在帮助我们逃避痛苦。但我们因为看不清,在逃避痛苦的过程中,又制造了越来越多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执著,以及伴随这些需求、执著而来的烦恼。所以寂天菩萨告诉我们,逃避是不解决问题的,应该培养承受力,勇敢面对,坦然接纳,这样才能止息痛苦。

  第三,思维忍苦断惑之利

  19.智者纵历苦,不乱心澄明。奋战诸烦恼,虽生多害苦,
  20.然应轻彼苦,力克贪嗔敌。制惑真勇士,余唯弑尸者。
  21.苦害有诸德:厌离除骄慢,悲愍生死众,羞恶乐行善。

  第三是思维接纳痛苦对修行大有帮助,可以令我们走向解脱。

  “智者纵历苦,不乱心澄明。”有智慧的人纵然经历种种人生痛苦,内心都不会因为痛苦而动荡,依然安定澄明,保有智慧观照。这样才能找到痛苦的源头——那就是贪心,是嗔心,是愚痴。

  “奋战诸烦恼,虽生多害苦。”找到苦的根源,再通过勤修戒定慧对治烦恼,把它彻底消灭。虽然在对治过程中也会有痛苦,但这个痛苦是有价值的,是为了究竟地解除苦,是一劳永逸的。这正是苦集灭道四谛法门的修行原理,也是智者对待痛苦的正确态度:苦谛是承认苦的现实,集谛是寻找痛苦之因,道谛是寻找解脱方法,灭谛是彻底平息痛苦。

  “然应轻彼苦,力克贪嗔敌。”寂天菩萨告诉我们,要通过对痛苦的审视透彻其本质。痛苦其实是没有根的,无明烦恼也是没有根的,是缘起的,如幻如化的,是可以解决的。看清这一点,我们就要藐视痛苦,努力战胜贪著、嗔恨等烦恼敌。

  “制惑真勇士,余唯弑尸者。”为什么说菩萨是轮回中的勇士?因为他要战胜烦恼,战胜自我,还要在轮回中帮助无量众生战胜烦恼。烦恼是人生最大的敌人,能灭除烦恼,才是真正的勇士。平常所说的勇士,虽然能杀死敌人,但这些敌人即使不去杀,他们终究也会死去。从这个角度看,所谓的杀敌,就像是在砍杀活动的“尸体”。如果是出于贪嗔痴杀敌,那么他们本身就是贪嗔痴的傀儡。

  “苦害有诸德:厌离除骄慢,悲愍生死众,羞恶乐行善。”所以寂天菩萨告诉我们:不论对于做人还是修行、解脱来说,痛苦都有很大的价值。这里所说的“诸德”,就是功德、价值和意义。论中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痛苦可以使我们生起出离心。深刻认识到人生是苦,认识到轮回本质是痛苦的,才会真正发起出离心,这是走向解脱的关键。如果没有苦,我们就不必出离,不必解脱了。

  第二,痛苦可以使我们去除骄慢。当一个人诸事顺遂时,可能会自我感觉超好,甚至不可一世。遭遇种种挫折、打击、伤害后,就不会那么骄慢,而是会冷静下来,看到现在所谓的风光是虚幻的,意识到自己的生命还不完美,还有诸多缺陷。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检讨自己,通过反省和思考,认识到生命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解决之道。

  第三,痛苦可以使我们悲愍众生。看到自己的痛苦,推己及人,想到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也在饱受痛苦,可以使我们心生悲悯。因为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才会发心追求无上菩提,以帮助众生走向觉醒作为人生目标。

  第四,痛苦可以使我们止恶行善。当我们看到人生是苦,就会寻找苦因,认识到业力、烦恼是痛苦的根源。我们想要改变命运,必须对不善行生起羞耻,对善行生起欣乐,从而积极地对治不善,广修善行。

  所以从佛法智慧来看,苦是有正向意义的,可以策励修行。当我们认识到人生的苦,才能通过对苦的智慧观照,从因上究竟解除苦。反之,如果我们一味逃避,只会制造越来越多的痛苦。以上主要围绕安受苦忍告诉我们,对于生活、修行中的身体痛苦,应该怎么面对并接纳。

  (2)修谛察法忍

  接着讲述谛察法忍的修行,引导我们用缘起的智慧,观察人际关系中的敌对和冲突。《入行论》中,对三种苦的次第作了调整:一是安受苦忍,二是谛察法忍,三是耐怨害忍。后面两种都是关于如何面对怨敌的伤害,只是处理方式有所不同。关于谛察法忍的内容,论中是从“嗔与嗔者非自主、破嗔有自主因、嗔虽如幻仍须断”三个角度来剖析,共12个偈颂。

  第一,嗔与嗔者非自主

  22.不嗔胆病等,痛苦大渊薮,云何嗔有情?彼皆缘所成。
  23.如人不欲病,然病仍生起。如是不欲恼,烦恼强涌现。
  24.心虽不思嗔,而人自然嗔。如是未思生,嗔恼犹自生。
  25.所有众过失,种种诸罪恶,彼皆缘所生,全然非自力。
  26.彼等众缘聚,不思将生嗔,所生诸嗔恼,亦无已生想。

  第一是要认识到,不论嗔心的产生还是嗔者,都是不能自主的。当我们生气时,是不是我想生气就生气,想不生气就不生气?一般人其实是做不到的。

  “不嗔胆病等,痛苦大渊薮,云何嗔有情?”渊薮,根源。胆病,按照印度传统医学,疾病分为胆病、风病、涎病三类。寂天菩萨通过一个问题启发我们思考:如果得了疾病,给自己带来种种痛苦,我们并不会对病本身起嗔心。但如果有人伤害我们,我们就会对他很生气。这是为什么呢?如果是因为他伤害了我们,那么疾病也给我们带来伤害和痛苦,我们为什么不生气?

  “彼皆缘所成。”寂天菩萨从二者之间找到了什么关系,来说明“云何嗔有情”之理?人们通常觉得:病是生在自己身上,不是谁要伤害我,即使不愿意也没办法,只能接受,没什么可气的;但他人伤害我是故意的,当然要生气。但论中告诉我们:疾病由四大不调、疲劳过度等原因而引发,是缘起的;有情由无明、烦恼、业力构成有漏的生命体,同样是众缘和合的。这是第一个共同点。但仅仅这么说,还不足以说服我们,所以寂天菩萨进一步阐述了二者的共同点。

  “如人不欲病,然病仍生起。”任何一种病都不是哪个人愿意生的,但是不是因为我们不愿生,病就不来了呢?事实上,该生病的时候就会生病,我们是做不了主的。即使再精心保养,还是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得病。

  “如是不欲恼,烦恼强涌现。”烦恼是心病,对于凡夫来说,就和身病一样不能自主。没有谁喜欢烦恼,也没谁想不烦恼就不烦恼。我们应该有这样的经验:当烦恼强有力地涌现起来,会控制不住地火冒三丈,暴跳如雷。虽然想让自己不生气,却根本做不到。可见,身病和烦恼都是缘起的,身不由己。

  “心虽不思嗔,而人自然嗔。”没有经过禅修的心,基本是在不知不觉的状态。虽然内心并没有想着要生气,但事实上,当你碰到逆境,碰到不喜欢的人,嗔心自然就生起了,几乎是本能反应,想都不用想。

  “如是未思生,嗔恼犹自生。”我们不想生起嗔心,不想伤害他人,但嗔恨和恼害依然会生起。所以嗔恼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不是你想生就生,想不生就不生的。推己及人,他人对我们的嗔恨和恼害,对于他来说,也是不能自主的行为。我们不能指责病人“为什么会得病”,同样不能指责这些人“为什么要嗔恼他人”。

  在以上例子中,寂天菩萨对自己生病和他人恼害总结了两个共同点:首先,都是缘起现象;其次,都是不能自主的。其中包含非常重要的原理——那就是缘起无我。也就是说,他伤害你并不是自主行为。就像从法律角度,如果罪犯是精神病患者或未成年人,行为不能自控,判罪就会相对宽松,甚至不判罪,不必承担和常人同样的法律责任。以此类推,那些伤害你的人是在嗔心控制下,也是不能自主的。真正的罪魁祸首不是那个人,而是他的嗔心。既然不是自主的,我们对他心生仇恨,想要报复他,也是没道理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伤害我们的当事者,本身也是烦恼最大的受害者,我们不应该计较这种不能自主的行为。这是寂天菩萨为我们找到的不必起嗔的深层原因。

  佛法从缘起的角度观察一切,这种思考可以打破自他双方的对立。当他人伤害我们,我们之所以生气,是觉得——“你”伤害了“我”。说到你的时候,有一个自主、不变的主体;说到我的时候,也有一个自主、不变的主体。二者都是独立的主体,并由你这个主体,伤害到我这个主体,产生了碰撞,所以我这个主体一定要仇恨,要报复。而从缘起的智慧观察,所谓的你和我都是缘起的存在,其中都没有自主、不变的主体。伤害我们的人同样是缘起的,由各种心理组成。他在生命延续过程中形成了嗔恨心,做出伤害我们的行为,其实他也是嗔心的受害者,是不能自主的。既然这样,面对他的伤害,我们就会从对立转向同情。

  “所有众过失,种种诸罪恶,彼皆缘所生,全然非自力。”每个人的所有过失,包括种种犯罪行为,都是因缘所生的。当一个人内心具备引发犯罪的贪嗔烦恼,面对他喜欢或排斥的外境时,就会造作种种不善行。这些行为都是由众缘和合而生,并不在他自己的控制下。我在讲座中经常说——凡夫生命是不能自主的,当贪心生起,要让自己不追逐,做不到;当嗔心生起,要让自己不生气,做不到;当内心躁动不安,要让自己静下来,还是做不到。因为无明,我们制造了一大堆不良情绪。人在这样的情绪中,根本就是被控制的。

  “彼等众缘聚,不思将生嗔,所生诸嗔恼,亦无已生想。”由嗔心引发的各种伤害行为,都是众缘和合的,并不是谁想要生起嗔心,施害者也是身不由己的。他所生起的这些嗔恼之心,也没有一种“我被生出”的感觉。总之,一切都是因缘所生。既然是缘生的,是否不需要承担责任?这个问题后面会讲到。寂天菩萨此处的分析,主要让我们在受伤害时如理思维——认识到众生的嗔心和犯罪行为都是缘起的,不能自主。通过这样的观察,使自己解除对立,对施害者生起慈悲、同情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