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2.护正知方便——护念

  了解不正知的过患后,接着说明如何守护正知,那就必须守护正念。正知和正念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可以依托正知建立正念,也可以通过守护正念,让心安住于正知。相关内容,包括“生正念之法、由正念生正知”两部分。

  (1)生正念之法

  29.故终不稍纵,正念离意门,离则思诸患,复住于正念。
  30.恒随上师尊,畏堕闻法语,易令善信者,恒常生正念。
  31.佛及菩萨众,无碍见一切;故吾诸言行,必现彼等前。
  32.如是思维已,则生惭敬畏;循此复极易,殷殷随念佛。

  “故终不稍纵,正念离意门。”我们要认识到妄念的危害,正念的重要,始终保持正念,没有丝毫的懈怠和放纵。所谓正念,比如六念,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或是四念处,即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或是念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总之,可以根据个人的修行法门,选择不同的善所缘境。我们发菩提心,要以利他为怀,“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以菩提心和六度四摄为所缘,依此建立正念,并让心时时安住于此,不要偏离。否则就意味着我们会住于五欲六尘,住于贪嗔痴三毒。

  “离则思诸患,复住于正念。”一旦心没有安住于正念,我们马上要意识到失去正念的过患,意识到自己会陷入妄念,陷入强大的贪嗔痴,甚至由此造业,给生命带来无尽后患,使自己面临不幸的未来。我们一定要看清这个问题,把偏离正念的心带回来,把正念当作救命稻草,紧紧抓住,不令丢失。

  “恒随上师尊。”怎样才能让心时时安住正念?必须遵循四法行,即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其中,亲近善知识和听闻正法是建立正念的基础。寂天菩萨提醒我们:要追随佛菩萨和善知识,亲近有道心的善友,这些善所缘有助于培养正念,使我们远离放逸。反过来说,如果我们每天面对的是恶知识、不善友,或是面对各种诱惑,心很容易陷入妄念和烦恼。我想,这点大家都是有切身体会的。

  “畏堕闻法语。”学法后,我们了解到轮回的过患,三恶道的痛苦,才会深信因果,生起出离之志,同时希望普天下的众生也能走向解脱。基于这些思考,我们会对修学生起殷重之心。我们想要摆脱轮回,不堕恶道,就必须听闻佛法,这正是亲近善知识的目的。闻法直接影响到整个人生,不是随便听一听,而要以殷重心,基于对生命未来的负责而闻思。通过学法具备人生正见,认清生命真相,建立觉醒、解脱的目标。这些正见也是正念产生的前提。如果说亲近善知识是对保持正念的提醒和加持,那么听闻正法就是建立正念的认知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我们根本不知道何为正念,更谈不上护念。

  “易令善信者,恒常生正念。”如果我们能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进而如理作意,把法转化成自己的观念,让心安住于善所缘。通过这样的训练,那些有善根、对佛法有殷切信心的人,就能时常生起正念。

  “佛及菩萨众,无碍见一切。”诸佛菩萨具有正遍知,具有五眼六通等广大神通,可以没有任何阻碍地了知一切,对每个人的言行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故吾诸言行,必现彼等前。”寂天菩萨告诫我们,不论做什么,都要像面对佛菩萨一样,收摄妄心,决不放逸。因为佛菩萨有正遍知,能看到一切。这种提醒是让我们时时保有正念,不令心陷入串习,这样才能不忘佛菩萨的恩德,不忘佛菩萨的智慧和慈悲,见贤思齐。佛菩萨为我们开示佛法,指出生命的觉醒之道,如果我们不努力修学,就辜负了三宝之恩。

  每个生命内在都具足自性三宝,如果我们精进修习,安住正知正念,就能回归觉性故乡。反之,如果我们陷入妄念,不仅辜负佛恩,也辜负自己的觉性。就像前面讲到的,一个人名下有亿万资产,却流浪乞讨,实在对不起自己坐拥的财富。同样的道理,每个生命都拥有无尽宝藏,如果我们不能体认它、使用它,反而陷入无明制造的妄想,一味向外追逐,实在是最大的浪费。省庵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中讲到发心的十个因缘,其中就讲到这两点:一是“念佛重恩”,不发菩提心会辜负佛恩;一是“尊重己灵”,不发菩提心会辜负自己拥有的生命宝藏。总之,我们的所作所为都呈现于佛菩萨面前,也呈现于内在觉性之前。有了这种认识,我们就不敢放纵妄念,而要让自己努力安住正念。

  “如是思维已,则生惭敬畏。”如此思维之后,我们想到自己内在的觉性,想到所作所为都会面对佛菩萨,如果做了不善行,就会生起羞耻、惭愧、敬畏之心,不敢纵容自己。

  “循此复极易,殷殷随念佛。”因为有了这样的认知,有了这份羞耻和敬畏之心,使我们很容易把心安住于正念,安住于念佛、念法、念僧、念戒等善法,殷切地忆念三宝。

  这些思维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护持正念。无论处在何时何地,一想起处处都有佛菩萨的监控系统,想到佛菩萨如对目前,就不敢放逸了。

  (2)由正念生正知

  33.为护心意门,安住正念已,正知即随临,逝者亦复返。

  有了正念,可以使我们生起并强化正知。如果心陷入妄念,陷入贪嗔痴,陷入错误想法和不良情绪,正知就会模糊,甚至被遮蔽。正知像一块干净的镜子,其特点是如实反映,可以把图像原原本本地反映在心灵世界。但妄念和烦恼就像在镜子上涂满各种颜色,使它失去如实照物的功能。好比我们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所看到的,都是被有色眼镜处理过的。不正知就是心进入不正确的认知模式,所以要通过正念让心静下来,把镜子上的颜色统统擦除,让它恢复如实的照物功能。

  “为护心意门,安住正念已。”我们要守护意门,安住正念,不让心陷入妄想、烦恼、错误观念中,让妄念逐步平息,最终不起作用。正念的修行包括止禅和观禅两类。止禅是通过训练,使心持续、稳定地专注,以此培养觉知力。如果在混乱状态中,心是缺乏觉知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知不觉”。所以正知需要以正念为引导,也需要以专注为基础。

  “正知即随临,逝者亦复返。”安住正念,静下心来之后,内在的明觉就会逐步呈现。当正知出现,心又能回到修学的轨道,觉醒的轨道。而失去正知正念时,心就会进入轮回的轨道,凡夫心的轨道。

  这一部分主要是守护心的方法,重点说明正知的重要,这是整个修行的核心。前面讲到三种正知,从正确认知到觉知,再到佛陀的正遍知,是从凡夫到成佛的三大修行步骤。首先由正见建立正确认知,然后依此认知来禅修,培养明觉正知,最终回归觉性故乡,进入遍知的状态。如果我们不走这个系统,就会进入无明的系统,从不正知进入妄知,如我见、常见等错误认知。由此产生烦恼,进而造业、轮回。简言之,就是从不正知、妄知到生起烦恼、造业、导向轮回。修行要做的,就是从正确认知到觉知,最终成就遍知,走向觉醒。

  “知”是佛法修行的核心。同样是知,明与无明,正知与不正知,将发展出截然相反的两条道路。所以古德说“知之一字,众妙之门”,也说“知之一字,众祸之根”。一切智慧的开显,三乘圣贤的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圆满,都建立在正见、正知、正念的修行上。如果进入不正知,进入妄知,就会将生命导向痛苦和烦恼,导向无尽的轮回深渊。

  我们要认识到正知正念的重要性。所有修学都是为了培养和开显正知正念,为了解决不正知及由此生起的烦恼。通过修习正知正念,将生命导向觉醒,导向解脱。抓住这个核心,修行就会走上正轨。否则,不论每天做多少功课,念多少经,只要没转化成正知正念,都是不得要领,作用甚微。

三、以正念正知护心

  我们所学的“护正知品”,是立足于戒波罗蜜,探讨菩萨道的修行。前两部分主要告诉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践行菩萨戒,造就菩萨品质。寂天菩萨提出的思路就是守护心,培养正知正念。这是很有新意的持戒思路。

  第三部分是根据寂天菩萨开示的思路践行菩萨戒,也是本品的重点,共64个偈颂。菩萨戒有三部分,又称三聚净戒。一是摄律仪戒,偏向止恶;二是摄善法戒,偏向修善;三是饶益有情戒,有关利益众生的规定。在这部分,寂天菩萨具体指出,怎样带着正知和正念践行菩萨戒。这个方法的重点在于心,所以每种行为都是从对心的观察入手,不同以往的主要在于戒相,在于提倡怎么做。

(一)学律仪戒

  首先是学律仪戒,包括“清净三门、守护令不退”两部分。其中,前者是从“观察身口、观察心行、说明开遮”三个方面来阐述,后者是从“莫令心散、弃无义行、细察动机”三个角度来开显。

  1.清净三门

  34.心意初生际,知其有过已,即时护正念,坚持住如树。

  三门,即身、口、意三个活动渠道,也是造业渠道,由此造作身业、口业、意业。如果三门清净,一切行为自然清净,我们也就不会犯戒了。如何使三业保有清净?通常,凡夫不会观察内心,或者说没能力观察内心。因为他的心在高度无明中,这是一种混沌的状态,就像浑浊的水潭,根本看不清心念活动。怎样才能清楚地知道:这个心念已经生起或消失,然后又生起,又消失?前提就是始终保有正知,时时刻刻,正知永远在场。其实,每个人内心本来就有一份正知,这是有情存在的特点。哪怕在睡眠时,这个知依然存在。只是当心陷入某些念头时,知的力量会被遮蔽,无法产生作用。如果内心保持正知,那么从念头生起到行之于身口,我们就要观察,看它是否如法,是否符合戒律“此应作,此不应作”的标准。菩萨行者是以三聚净戒为标准,此处讲的清净三门,重点偏向止恶,看心有没有陷入贪嗔痴,以及杀盗淫妄等不良串习。

  “心意初生际,知其有过已,即时护正念。”如果我们发现自己的心念有过失,属于犯戒的状态。包括五戒、沙弥戒、比丘戒等七众别解脱戒,都属于律仪戒的范畴,是必须禁止的不善行为。这里说的“初生际”,就是念头刚刚生起,尚未付诸行动,你马上觉察,并安住于正念,不让它发展成实际行为。安住正念有很多方法,如念佛、禅修等。总之,我们不是去对抗念头,而是把心带回善所缘境,带回当下修习的正念中,不被种种不善念带走。

  “坚持住如树。”我们要让心像树那样安静地站在那里,安住在正知的状态,不被念头左右。从禅修的角度,我们只要觉察到了,并不需要做什么,只是安住在觉察的状态,安住在了了明知的状态即可。知道念头生起,知道念头消失,不评判,不对立,不抗拒,也不回避。总之,清净三门的修行是从观察起心动念开始的。

  (1)观察身口

  践行戒律的最高境界,是令身口意三业清净。接着说明,如何通过对身口意的观察,让心安住于正知正念,以此清净三业。

  35.吾终不应当,无义散漫望;决志当恒常,垂眼目微张。
  36.苏息吾眼故,偶宜顾四方。若见有人至,正视道善来。
  37.为察道途险,四处频观望;憩时宜回顾,背面细检索。
  38.前后视察已,续行或折返。故于一切时,应视所需行。
  39.欲身如是住,安妥威仪已,时时应细察:此身云何住?

  第一,观察身口,让身业和语业安住于正知正念,使之清净。

  “吾终不应当,无义散漫望。”我们平常走路时,不该漫无目的地东张西望。带着正知正念,才会对自己的行动清清楚楚,知道哪里该去,哪里不该去;知道什么该看,什么不该看。同时,对走路或看什么的行动过程也能了了明知,而不是被内心的躁动、不良串习和混乱需求左右。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那种心不在焉,甚至魂不守舍的路人,就是处在失念的状态。

  “决志当恒常,垂眼目微张。”决志,就是专注,让心始终安住于正知正念。走路的威仪是目光稍稍向下,但不是低着头,而要注视前方不远处。心专注于走路的当下,对走的动作、过程了了明知,而不是想着别的事。

  “苏息吾眼故,偶宜顾四方。”走得时间长了,偶尔可以让自己放松一下,向四周看一看。看看天,看看远处。天很空旷,当我们看天时,心也会很空旷。尤其是专注走路时间长了,抬眼向前看去,让视线尽量放远放宽,心无所住地看一看。你一切都看到了,清清楚楚,但心不会粘在一个点,分别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或这个好看那个难看。就像明镜一样,看到一切,但都不粘著。

  “若见有人至,正视道善来。”在看的过程中,也要保有正知,对一切看得清清楚楚。如果看到有人过来,就和颜悦色地打个招呼,比如合个掌或问候一下,和众生建立善缘。这些过程都是在正知正念的引导下。正知是对行动的抉择,知道该不该打招呼,什么时候打招呼,打什么样的招呼,是微笑示意,还是说“你好”,还是需要合掌。比如你看到出家人或长辈,就应该合掌。恰到好处地做,就是一种正知。同时对自己做的一切清清楚楚,既不是随着情绪唠唠叨叨,也不是嘴上和人说着什么,心里却想着别的事。带着正知正念,才能恰如其分地和人接触并交流。

  “为察道途险,四处频观望。”有时候,我们还要看看走的路,好不好走,安全不安全,或是下面的路怎么走,走哪条路更合适。在此过程中,要带着正念去看,用正知加以观察并选择。

  “憩时宜回顾,背面细检索。”找地方停下休息时,需要看看前后左右是否安全。比如这里是不是车经常过的地方,在太阳下还是荫凉地,上方会不会有东西掉下来,能不能让人放松地坐着。总之,要带着正知检查环境,作出正确选择,知道自己应该坐哪里。然后让心安住当下,安安静静地坐着。虽然身体坐在地上或凳子上,但要让心永远坐在正知上,把正知变成永久的蒲团,那才是最好的修行。

  “前后观察已,续行或折返。”休息后继续带着正知前后观察,然后作出判断,接着该继续往前,还是折返回去。如果观察中带有任何偏见,就是不正知。因为没有偏见和不正知,你的判断才是客观而正当的。

  “故于一切时,应视所需行。”在此过程中,不论走路还是观察,都专注于当下这件事。在任何时候,内心了了明知,清楚地知道此刻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欲身如是住。”作为菩萨行者,行住坐卧应该保持威仪。这就要以正知进行扫描:当你走路、坐下或睡觉时,是否符合出家人的形象?是否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睡有睡相?如果行住坐卧不威仪,就是落入了不正知和不良串习,需要调整到如法的状态,然后安住于此。

  “安妥威仪已,时时应观察:此身云何住?”安住威仪后,我们还要保有正知,继续观察。无始以来,从起心动念到行住坐卧,我们已形成许多不良串习,可能一不小心就回到串习中。比如有人坐着就喜欢抖腿,你告诉他别抖了。他停一会,很快又开始抖,这就是被串习左右。所以我们要时时保持观察,保持正知,看心有没有失念,行为有没有陷入不良串习。观察之后还要调整,把身业和语业调整到如法的状态。

  (2)观察心行

  40.尽力遍观察:此若狂象心,紧系念法柱,已拴未失否?
  41.精进习定者,刹那勿弛散。念念恒伺察:吾意何所之?

  第二,观察心念的活动是否如法。

  “尽力遍观察:此若狂象心。”我们要用全部力量观察心念,让心完全保有正知,而不是模模糊糊的。如果明觉的力量非常强,就能清清楚楚地了知:这狂象般粗野的心到底在干什么,有没有安住于正念,安住于念佛念法,安住于菩提心,安住于六度四摄,或是单纯地安住于当下的行住坐卧,专注地走路、吃饭、做一切事。

  “紧系念法柱,已拴未失否?”我们要让自己的心紧紧安住于当下的修行,安住于善所缘境,与法相应。还要不断检查,是不是已经用法把心拴住。如果没有正知,哪怕心跑到十万八千里外,你根本就不知道。反之,只要心一跑开,我们马上就能觉察到,然后把它带回来,安住当下。如果它又跑掉,就再把它带回来。正如“牧牛图”所画的那样,牛跑了就把它拉回来,再跑就再把它拉回来,最后牛终于老老实实了。

  “精进习定者,刹那勿弛散。”精进于止观禅修的人,时时都能保有正知正念,哪怕再短的时间都不能丢失。一旦丢掉正知正念,心就会散乱,进入不正知、不正念中。

  “念念恒伺察:吾意何所之?”我们要对心保有正知和觉察,知道自己的心到底在哪里。这里有两步,首先是通过正知抉择,然后安住于正念。

  (3)说明开遮

  42.危难喜庆时,心散亦应安。经说行施时,可舍微细戒。
  43.思已欲为时,莫更思他事。心志应专一,且先成办彼。
  44.如是事皆成,否则俱不成。随眠不正知,由是不增盛。

  第三,说明清净三门的开和遮。

  “危难喜庆时,心散亦应安。”有时我们会面对一些特殊环境,比如面临灾难,或特别喜庆、躁动的环境,难以训练心的专注。在这种情况下,不妨做一种开放式的、随遇而安的修行。当然对出家人有特殊要求,有些场合是不能去的。相对来说,在家众的行动比较自由。在这些特殊环境中,可以让心适当放松一点。但放松不是放纵,不是纵容自己的心,只是和环境保有一定的协调。在放松的同时,还要保有正知,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恰到好处地做自己该做的事。只有这样,我们的行为才会得体,否则就可能忘乎所以,或是格格不入。

  “经说行施时,可舍微细戒。”《大集经·无尽意菩萨品》中说,在修广大布施时,为了利益更多有情,为了无尽众生的需要,有些很微细的戒,暂时可以舍下。

  “思已欲为时,莫更思他事。”现在的人往往同时想着很多事,做着这个想着那个,把心搞得很乱,其实那样的做事效率并不高。寂天菩萨告诉我们,做一件事情时,就想着这件事,不想别的,一件件地做,这样做事效果更好,也更容易和正知正念相应。我也发过类似的微博:再多的事只是一件事,因为你当下能做的就是一件事。我们做事时,首先要有正知,作出正确选择,然后专心地做,知道自己要做的是什么,其他的先放下,不要掺杂在一起。

  “心志应专一,且先成办彼。”然后专心考虑,怎样把这件事做好。在做事过程中,始终保有正知,专注地做这件事。

  “如是事皆成,否则俱不成。”以这样的思路,一件件用心去做,并且保有正知,再多的事都能做好。如果缺乏正知和专注,却想着要做一大堆事,哪件都不容易做好。因为心是散乱的,很容易判断失误,顾此失彼。

  “随眠不正知,由是不增盛。”带着正知正念做事,我们会感到心是安静而专注的,烦恼就无机可乘。反之,如果同时做很多事,不仅事情做不好,还可能带来烦恼。因为在散心状态下,心就会失去保护,烦恼很容易乘虚而入。

  以上,寂天菩萨告诉我们如何带着正知正念做事,让事情做得更如法,更有效,同时还做得开心,没有烦恼。这个指导很具体也很有意义,可以让做事成为修行。

  2.守护令不退

  那么,应该如何守护正知正念,对身口意三业的活动保持观察?论中从“莫令心散、弃无义行、细察动机”三个角度来开显。尤其是对第三点,又通过“略说、广明、结义”作了详细阐述。

  (1)莫令心散

  45.无义众闲谈,诸多赏心剧,临彼境界时,当断意贪著。

  第一,不让心进入散乱的状态。

  “无义众闲谈。”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没有意义的闲谈,一大帮人在一起东拉西扯地吹牛。这样说的过程中,心很容易胡思乱想,甚至把内在的不良情绪调动起来。当我们面对这样的环境,需要保有正知正念,不卷入闲谈。比如他人说是道非,正好和你内心的某种情绪相应,你就会不由自主地参与其中,很快变得言辞激烈,嗔心炽盛。或是说着各种吃喝玩乐,正好你内心也有这些贪著,就会说得热火朝天,跃跃欲试。在缺乏正知正念的情况下,心很容易陷入不知不觉,引发妄想、情绪、烦恼。面对这些无义闲谈,我们要保有正知,不去参与。如果有特殊需要时,菩萨戒也说到,可以说两句,让众生欢喜,同时对他加以引导,但要带着正知正念和慈悲利他之心来说,否则就不要参与。即便在场,内心也要保持距离。

  “诸多赏心剧,临彼境界时,当断意贪著。”还有各种赏心悦目的戏剧,面对这些境界时,我们要看好这颗心,不让它陷入贪著中。通常,我们应该远离这些容易引发贪著的外境,尤其在具备相应定力前,不要轻易考验自己。实在不能远离时,也要带着正知正念,保持观察,而不是被串习牵着走。

  (2)弃无义行

  46.无义掘挖割,于地绘图时,当忆如来教,惧罪舍彼行。

  第二,放弃一切无义行为。古人说,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似乎生活就是由一大堆无聊的行为组成。那是因为我们内心有太多不良需求,这些需求总在不断寻找食物,结果把自己搞得忙忙碌碌,对生命的成长和提升却毫无意义。

  “无义掘挖割,于地绘图时。”这里指出的挖地、除草等无义行为,按隆莲法师的翻译,是“无故掘地断生草,或复占相观星宿”,指无缘无故地挖地、断生草、看星相之类。就像现代人无聊时会乱涂乱写,或是打电子游戏,或是不停地在网上闲逛。我们要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所言所行,究竟有没有意义。如果一天到晚做无义行,就是在浪费稀有的暇满人身,其实是对自己的一种犯罪。

  “当忆如来教,惧罪舍彼行。”作为出家人,要遵循并践行如来教法,选择有意义的、令自己成就菩萨道的修行。那些没意义的行为,可能会暂时满足凡夫心的需要,但同时也在成就凡夫心。这样的话,不仅是对自己犯罪,也是对僧团和信众犯罪。因为你没能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却受到大家的尊重和供养。所以我们要时时忆念如来的教导,时时保有正知,这样才能看清心念的活动,才有能力选择自己的言行,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很多人是没有能力选择的,做什么或不做什么,不是由你控制的,而是串习在控制你。

  以上,说明如何保有清净三业,由此践行律仪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