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守护学处的关键,就是守护我们的心。因为心是一切过患的根本。人类的一切不幸、灾难、烦恼、罪恶都源于心。如果我们不能护心,一味纵容内心的无明、烦恼,就会不断造作恶业,堕落恶道,给人生带来无尽灾难,进而给世界带来无尽灾难。心同时具有良善的潜质,是一切道德、善法的根本。如果我们开发内在的良善潜质,就能成圣成贤,成就佛菩萨的一切功德。所以了解心的不同作用,学会认识、管理、守护自己的心,对每个人都特别重要。

  (4)精进依心

  15.生一明定心,亦得梵天果。身口善纵勤,心弱难成就。

  第四,精进的圆满是依心行衡量的。精进,类似世间所说的勤奋、努力,但又有特定内涵,是指在止恶修善、转迷为悟的修行中,“勇悍为性,对治懈怠”。只有立足于这一前提,并以勇猛为特点,所作的努力才能称为精进。如果在世间赚钱,或是做其他普通的事,哪怕再拼命,也不能称为精进。如何才能有效精进?离不开我们的心。世人学习、工作或从事研究,如果心力不强,就会精神涣散,难以专注,任何事都做不好。修行也是同样,如果内心散乱、掉举,被种种情绪和念头左右,是不容易精进的。即使做一些善事,也是缺乏力量的。只有内心清净,才能把所有心力集中起来,学习或做事就会特别高效。

  “生一明定心,亦得梵天果。”《入行论》说,如果我们通过禅修证悟初禅,生起离生喜乐定,就能获得梵天果位,生到色界天。而在散乱状态下产生的普通善行,是不可能让我们生到色界天的。就像我们要把卫星推上太空,必须有力量强大的火箭推动,才能摆脱地心引力。同样,我们要生到色界、无色界天,乃至超越三界,摆脱轮回,也需要强大的心力。这就必须修习禅定,开发内在的无漏智慧,才能超越三界的强大牵引。所以精进也要立足于心的训练,才能真正走上止恶行善的轨道,完成转迷成悟的修行。

  “身口善纵勤,心弱难成就。”如果我们对心缺乏训练,即使身口很勤快,不断做些善行,说些善语,但因为善念不强大,内心昏沉掉举,这些善业的力量是很弱的。就像社会上很多人也做种种善事,但其中多少夹杂着染污心,或为名,或为利,善心所占的股份还比不上我执我见所占的股份。这种善行所得到的功德,也是微不足道的。所以说,如果没有专注和定力为基础,所修善行就没有力量,难以生到色界、无色界天,更难以超越轮回,只能成就一点普通的人天善法。

  (5)静虑依心

  16.虽久习念诵,及余众苦行,然心散它处,佛说彼无益。

  第五,静虑的圆满是依心行衡量的。静虑就是禅定,让心远离沉和掉两种状态。沉是昏沉,心昏昧而不清晰;掉是掉举,心散乱而不专注。当心处于昏沉和掉举中,必然混混沌沌,就像水中有很多泥土,无法显现照物的功能。通过修习禅定,可以平息散乱,消除昏沉,令心专注、明晰,这是开智慧的重要前提。所以,禅定是止恶行善乃至转迷成悟的关键。三乘圣贤的功德都离不开止观。通过修止成就禅定,通过修观开发智慧。

  “虽久习念诵,及余众苦行,然心散它处,佛说彼无益。”如果修行仅仅停留在念诵,或修习苦行,心却散乱掉举,不能专注,佛陀说这是没什么用的。那是不是说,念诵和苦行一定是散心呢?其实不然。如果以禅修的用心来念诵,来修苦行,同样可以培养止的力量。禅者就是在搬柴运水、待人接物中修行。但如果带着散乱心做这些,只能积累福报,和三乘圣贤成就的无漏功德相比,是微不足道的。这并不是全然否定,无益是相对的,是说利益比较小,不是一点利益都没有。即使用散心去诵经、修苦行、做善事,一样有福德。但如果我们以正确的用心,专注地做,既是在积累福德,同时也是一种禅修。所以,我们要正确理解佛陀所说的无益。

  (6)智慧依心

  17.若不知此心——奥秘法中尊,求乐或避苦,无义终漂泊。

  第六,般若智慧的圆满是依心行衡量的,必须从内心开发。

  “若不知此心——奥秘法中尊。”如果我们不了解心的奥秘,也就不了解内在的般若智慧。《六祖坛经·般若品》说:“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每个人内心都蕴含着般若智慧,这个觉性是一切法中最为尊贵的,为“法中尊”。学佛的核心就是开发智慧,这是生命最大的价值所在。我们具备这个无价之宝,如果不去开发,就等于没有。《涅槃经》喻之为“贫女宝藏”,就像从小走失的富家孩子,沦为乞丐,每日乞讨为生,却不知自己名下其实有百亿财产。众生就处在这样的状态,终日向外驰求,不知自己生命中本来具足无限宝藏。

  “求乐或避苦,无义终漂泊。”趋乐避苦是人类的本能,也是一切众生的本能。怎样才能摆脱痛苦,寻求快乐?物质文明是改善外界环境,宗教哲学则是探求内心,但我们始终没办法从根本上解决痛苦,没能找到究竟的快乐。只有开发觉性,才能让我们解除轮回,解除迷惑烦恼。否则,我们为求乐避苦所作的努力,最终都没有多少意义。只能带来暂时的利益,而且充满负面因素。所以我们要找到离苦得乐的方法,结束轮回中的流浪生活。

  由此可见,六度的修行和成就都离不开心。

(三)应勤护心

  这一部分包括略说和广说,后者又是从“护心方式、护心原因、护心至上”三方面来开显。

  1.略说

  18.故吾当善持、善护此道心,除此护心戒,何劳戒其余?

  西方文化说,人有神性也有魔性;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但也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佛教说人有佛性也有魔性。生命蕴含的两面性,源头就来自心。我们内心有良善潜能,也有无明形成的贪嗔痴不良习性。此外,佛教还讲到妄心和真心。不同的心,会发展出不同的生命形态。我们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心,守护自己的心,这直接关系到我们会成就什么样的生命品质。

  “故吾当善持、善护此道心。”持,就是修习。所以我们应该认真修习正知正念,好好守护这颗修道的心,让心安住于六念,安住于四念处,安住于菩提心,安住于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当心安住于修行,贪嗔痴就会被弱化,甚至被消除。反过来说,如果我们不能安住于正向心行,就会落入不良串习。就像社会上的人,每天想着工作、赚钱、吃喝玩乐、男女关系等,嘴上说的也是这些。在这种关注过程中,内心的贪嗔痴就会随之增长。

  “除此护心戒,何劳戒其余?”如果把心守住,安住于修道,不和贪嗔痴相应,不进入不良串习,就不容易犯戒。那些戒条对你来说也就无所谓了。

  这里再次强调,第一,护心是持戒的关键;第二,护心就是护戒。因为心是戒的源头。现在很多人不知道持戒的精神在哪里,虽然很认真地对待具体戒条,但不懂得护心,结果持戒持得很辛苦,很纠结,还未必如法。寂天菩萨为我们指出,护戒的关键是护心。我觉得这一观点对当代人很有指导意义。

  2.广说

  (1)护心方式

  19.如处乱众中,人皆慎护疮。置身恶人群,常护此心伤。

  略说之后是广说,广泛阐述应该怎样护心。

  “如处乱众中,人皆慎护疮。”就像身上长着疮的人,在拥挤的市场或聚会场所会特别小心,不让疮被人碰到,否则就会痛苦不堪。因为自己怕痛,所以时时刻刻都谨慎对待。

  “置身恶人群,常护此心伤。”恶人群,不止是人,也包括充满五欲六尘、声色诱惑的不良环境。在今天这个末法时代,社会处处充满诱惑,无孔不入。这种情况下,要保有清净心极其不易。当我们置身其中,须时时防护心伤,即贪嗔痴和由此产生的负面情绪。

  怎么防护?必须靠正知正念。就像战士冲锋陷阵时要身披铠甲,才能自我保护,防御伤害。如果没有正知正念的保护,面对外在的诱惑和干扰,贪婪、嗔恨、焦虑、恐惧、嫉妒、骄慢、自卑、自大等负面情绪就会发作,不仅伤害自己,还会伤害他人。所以寂天菩萨告诉我们,要时时守护自己的心,以“如处乱众中,人皆慎护疮”的警觉,像保护身体的伤口一样,保护自己的心。这种警觉非常重要,可以避免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染污和伤害。

  (2)护心原因

  20.若惧小疮痛,犹慎护疮伤。畏山夹毁者,何不护心伤?
  21.行持若如斯,纵住恶人群,抑处美人窝,勤律终不退。

  寂天菩萨接着以护疮的例子说明,防护心伤比防护身上的伤口重要百倍、千倍不止。

  “若惧小疮痛,犹慎护疮伤。”为什么我们身处人群时会谨慎地护着疮口,不让他人碰到?是因为害怕被碰之后会痛,会受伤。

  “畏山夹毁者,何不护心伤?”如果我们连伤口这点小小的痛都害怕,为什么不好好防护自己的心病?我们想过心病发作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会造下地狱之因,招感地狱果报,在地狱中长劫受苦。山夹毁,即地狱所受之苦,罪人被逼进入铁山后,两边的山会合拢,把人夹成肉泥。比起伤口被碰,这种痛苦要大百千万甚至几亿倍。正因为如此,护心伤远比护疮痛重要。

  “行持若如斯,纵住恶人群,抑处美人窝,勤律终不退。”如果一个人能像防护身体伤口一样,时时防护自己的心,时时保持高度警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那么无论面对什么环境,都能保持正知正念。纵然住在不良环境中,和很多恶人在一起,甚至进入声色场所,也能保有一份精进,如律如仪,不被环境左右。

  (3)护心至上

  22.吾宁失利养、资身众活计,亦宁失余善,终不损此心。

  守护这颗心,是守护学处的关键所在,对每个人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是人生第一要务,所以我们应该努力护心。

  “吾宁失利养、资身众活计。”我宁可失去财富、名誉、地位等世间利养,乃至维持生存的工作,也要守护这颗心。因为对生命而言,这些只是暂时的利益。即使今生什么都没了,没有地位,没有荣誉,没有财富,甚至最后饿死,对你的伤害也仅限于这一生。何况还未必会饿死,只是过一种简单的生活,看似活得没他人风光。所以我们要看清楚,什么是暂时的,什么是最重要的。一个人有什么样的选择,取决于价值观,而价值观又取决于智慧,能看出什么最重要,什么不重要。没智慧的人是看不出来的,只会根据世俗观念,或取决于眼前需要。我需要什么,就觉得什么重要;不需要什么,什么就不重要。

  “亦宁失余善,终不损此心。”余善,和解脱无关的其他善法,比如人天善行。虽然这些善行也会给生命带来利益,但只是暂时的。我们宁可失去这样的善行,也要守护正知正念,守护菩提心,将此看作人生最高的意义,没什么比这更重要了。

  菩提心是觉醒而又利他的心,守护这颗心,将给生命带来最大的价值。如果我们守护贪嗔痴,一天到晚为贪嗔痴打工,将带来无尽的灾难。很多人守护自己的贪心、虚荣心,让自己陷入不健康的烦恼心态,活得痛苦不堪,却不愿意也没能力走出来。所以,守护什么样的心非常重要。

二、护心方便——正知正念

  第二个大问题,是护心的方便,就是用什么方法来护心,也分略说和广说两部分,后者又包括“无正知过患、护正知方便”,共11个偈颂。

(一)略说

  23.合掌诚劝请,欲护自心者:致力恒守护,正念与正知!

  略说是简要地告诉我们,应该以什么方式来守护我们的心。

  “合掌诚劝请,欲护自心者:致力恒守护,正念与正知。”寂天菩萨以恭敬、虔诚之心,劝请发心走上菩萨道的广大佛子:护心要做的,就是努力培养并守护正知正念,这样才能守护自心,保持心的清净庄严,使它不被染污,不陷入无明烦恼。

  寂天菩萨给我们提出了几个关键。第一,守护学处的关键,是守护自心;第二,守护心的关键,是守护正知正念;第三,如何通过正知正念,达到护心和守护学处的效果。其中,培养和守护正知正念是关键所在。前面讲过,本论的正念不同于内观所说的正念,而是忆念善所缘境,如六念的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六度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以及念菩提心,都属于正念的范畴。正念是相对妄念而言,如果念五欲六尘,念财色名食睡,念色声香味触法,就属于妄念。

  通过修习正念,可以产生正定,引发智慧,所以叫欲、胜解、念、定、慧。正念还可以导向正知,通过修习正念,安住于善所缘境,让心静下来,内在的正知就能进一步开显。在佛法修行中,正知非常重要,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

  最高层次的正知,是佛陀的正遍知。这也是佛陀十大名号之一,是最高的、无所不在的知。这种知是自然、清净、没有任何造作和污染的,能生起一切,同时又朗照无住。大圆镜智形象说明了正遍知的特点——就像尽虚空、遍法界那么大的镜子,物来则现,物去不留。修行正是要开发这样的能力。

  其次是觉知力。内观所说的正念,就相当于这种觉知力,能觉知心念的起灭,心念的差别。觉知要通过禅修来培养。经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把心从觉知带向遍知。

  第三是通过修学获得的正确认知。这种认知是建立觉知的基础,而觉知又是导向正遍知的基础。我们具备了认知和觉知,就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知道应该怎么吃饭,怎么走路,怎么待人接物。学佛首先要建立这样的正知,但如果仅有认知而没有觉知,心很容易落入串习,认知就会缺乏力量。如果我们既具备认知,又具备觉知,对心念清清楚楚,就不会稀里糊涂地陷入妄念,而是和念头保持一定距离,具有判断和选择的能力。在做事过程中,对自己的起心动念、行住坐卧也能了了明知。

  如果所学佛法没能转化成正知,所学的一切终归只是一种说法,一种理论。而没有正知,就意味着我们是活在妄念中,那就是无明的状态,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世界,并由此产生种种烦恼。所以说,不正知是妄想、烦恼生起的基础。反之,当心在正知的状态,我们就能对起心动念清清楚楚,有能力选择并安住于善所缘。

  正知是正念建立的基础。反过来说,因为有了正念,才能更好地强化正知,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寂天菩萨提醒我们,要守护并修习正知正念。首先以正确认知为基础,知道如何选择并安住于善所缘,此为正念。通过修习正念,正知将得以开显和深化。在这个前提下,又能更好地修习正念。

(二)广说

  以下从无正知过患和护正知方便两方面,进一步说明正知和正念的重要性。

  1.无正知过患

  首先,说明没有正知会给生命带来哪些过患,这里主要说到“办事力弱、记忆衰退、戒律不净、毁坏宿善、妨碍上达”五点。

  (1)办事力弱

  24.身疾所困者,无力为诸业,如是惑扰心,无力成善业。

  如果没有正知,就缺乏修习善法的力量。

  “身疾所困者,无力为诸业。”如果一个人身患疾病,做什么事都会无精打采的,没有力气完成。这点大家应该都有体会。

  “如是惑扰心,无力成善业。”这里所说的惑,就是无明、烦恼、贪嗔痴及由此形成的种种负面情绪。如果内心被惑业困扰时,我们想要止恶修善、转迷成悟,也会变得非常困难。因为不善串习力量强大,就像泥潭一样,使我们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佛经比喻为“老象溺泥”,就如衰老的象落入深深的泥潭,不再有力气从中走出。

  我们可以看到,世间很多人也有心向善,有心修行,但修得很辛苦,总在感慨“业障深重,没办法”。这一现象非常普遍。为什么会有这些困扰?就是因为没有正知正念,内心被烦恼占据,每一种情绪生起时,心就掉了进去,无力摆脱,也无力成办善业。只有具备强大的正知,才能主导自身行为:一方面你能看清,一方面你有能力选择并落实。

  (2)记忆衰退

  25.心无正知者,闻思修所得,如漏瓶中水,不复住正念。

  如果没有正知,就会妄念纷飞,甚至陷入情绪和烦恼中,无法提起正念。在这种情况下听闻佛法,是没有多少效果的。

  “心无正知者,闻思修所得,如漏瓶中水,不复住正念。”没有正知的人,既是覆器,也是垢器和漏器。首先是覆器之过,就像反扣的杯子,水倒不进去。很多人忙忙碌碌,内心散乱,坐下听法时,往往心不在焉。他虽然身体坐在这里,但心还是在固有的思维串习中,想着这事那事,就是听不进佛法。其次是垢器之过,对听到的法不是如实接受,而会用自己的妄知去处理。无论听到什么,都是被自己加工的,是歪曲的投射。第三是漏器之过,即使听到一些,也不能进一步思考,不能真正地理解、接受、转为道用,听过就听过了。就像用破瓶装水,往里倒的过程中,就在不停地往外漏。因为不正知,导致他妄念纷飞,无法将所闻佛法转为自己的认知,安住正念。

  (3)戒律不净

  26.纵信复多闻,数数勤精进,然因无正知,终染犯堕垢。

  如果没有正知,就无法有效持戒。

  “纵信复多闻,数数勤精进。”纵然这个人对佛法充满信心,同时博学多闻,广泛阅读各种经论,而且每天花时间修行,功课很多很忙碌。这么做是不是一定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呢?

  “然因无正知,终染犯堕垢。”因为他没有正知,虽然学了很多法义,但只是当作一种理论,知道《金刚经》怎么说,《地藏经》怎么说,《行愿品》怎么说,却没有真正转化成自己的认知,转化成内在的觉知力和观照力。即使懂得很多理论,还是看不清内心的活动,没能力对起心动念加以判断和选择。他的整个行为和生活是在不正知的串习中,最终还是会被无始以来的贪嗔痴带着走,导致犯戒甚至犯罪的行为。

  这种现象非常普遍。不少人学了很多道理,却没有转化成正知正念;或是修行停留于形式,每天做很多功课,只是为了修行而修行。这样的所学和所修,是没有力量的。因为他没能力摆脱不良串习,就不能有效持戒,定和慧的修行也无从建立。寂天菩萨开显的正知,是从学习理论到实际运用的转化关键。对学佛者来说,是无比重要的提醒。

  (4)毁坏宿善

  27.惑贼不正知,尾随念失后,盗昔所聚福,令堕诸恶趣。

  如果没有正知,将毁坏长期以来所修的善法。

  “惑贼不正知。”禅宗说家贼难防,这个家贼就是我们内心的贪嗔痴,“损法财,灭功德,莫不由斯心意识”。家贼的难防在于,你看不清他,对他缺少认识,反而把他当作家人,甚至当作主人,使得他为所欲为。我们修习正知,就是在心灵家园安装一个监控系统。否则就会把贼当作主人供奉,自己反而成为奴隶,一天到晚为他服务,为他打工。

  如果没有正知,没有正念,意味着心不能安住在六念或六度等善所缘。比如我们现在闻法,如果心安住于法,惑贼是不容易产生活动的。如果没有闻法环境,平时又缺乏正知正念的训练,遇到五欲六尘等不善环境时,惑贼马上就出动了。贪的境界出现,贪心就来了;嗔的境界出现,嗔心就来了;我慢的境界出现,慢心就来了。

  “尾随念失后。”在心灵舞台,正念是伴随正知出现的。如果失去正知,正念很快会随之离开。这时候,妄想和烦恼就开始活动了。就像在舞台上,正面角色一退场,反面角色就登场了。

  “盗昔所聚福,令堕诸恶趣。”贪嗔痴一出现,就会有各种不善行为。比如贪心生起,布施心就没了,还大量消耗福报;嗔心生起,慈悲心就没了,还火烧功德林;犯戒的心生起,守护的戒体就被损坏了。所以说,惑贼会把我们过去积累的福报统统偷光,最终把我们推向三恶道的深渊。

  (5)妨碍上达

  28.此群烦恼贼,寻隙欲打劫,得便夺善财,复毁善趣命。

  如果没有正知,将妨碍生命品质的提升。

  “此群烦恼贼,寻隙欲打劫。”我们内心有一批烦恼贼,它们的存在基础是不正知。在失去正知后,烦恼就乘虚而入,寻找各种机会满足自身需要。每种烦恼心理都有它的特征和作用。比如贪心的特点是占有,嗔心的特点是破坏,我慢的特点是觉得自己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它们会以各自的方式伤害我们,同时又会让我们有一种“满足感”。比如起贪心时,觉得我必须得到这个东西;生气时,觉得自己很强大,很有力量。明明是被烦恼控制了,却觉得自己在积极进取。

  “得便夺善财,复毁善趣命。”这些烦恼在活动过程中,会不断销毁我们的善法,夺走良善的品行。我们通过修行建立的良好修养,因为强大的贪嗔痴,功亏一篑。就像你和某人建立了几十年的关系,为此付出种种努力,最后只是发了一次火,两人就反目为仇了。“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说的正是这个道理。惑贼不仅损坏我们当下的善法善行,也将毁坏未来得生善趣、成就解脱的乐果。

  以上,寂天菩萨从五个方面指出了没有正知的过患,告诉我们,如果没有正知,心就会陷入烦恼,陷入凡夫串习,一切修行将无从建立,可谓祸患无穷。只有培养正知,才能建立正念,由此解除烦恼和迷乱。当烦恼被削弱,内在的遍知(大圆镜智)就会逐步呈现出来,开显智慧,把心带回觉性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