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二)依止力

  忏悔的第二部分是依止力。我们认识到死亡的痛苦,认识到三恶道的恐怖,不仅要速速忏除罪业,还要寻求依赖,寻求可以摆脱痛苦和恐怖的方法。我们知道,世间最究竟的依止就是三宝。本论讲到两部分,一是总依三宝,二是别依菩萨,共7个偈颂。

  1.总依三宝

  47.佛为众怙主,慈悲勤护生,力能除众惧,故我今皈依。
  48.如是亦皈依,能除轮回怖,我佛所悟法,及诸菩萨众。

  “佛为众怙主,慈悲勤护生,力能除众惧,故我今皈依。”首先是皈依佛陀,他是一切众生的救怙主、保护者,对众生充满无限的慈悲。佛陀从因地修行到成佛以来,始终以救度众生、帮助众生离苦得乐为使命。他的智慧、慈悲、德行、力量,可以引导众生解除轮回中的一切恐惧,走向觉醒,所以我们要以至诚之心皈依佛陀。

  “如是亦皈依,能除轮回怖,我佛所悟法,及诸菩萨众。”我们还要皈依佛陀证悟和宣说的正法,皈依菩萨圣众。这里讲的是大乘皈依,以菩萨众为僧。虽然佛陀是众生的保护者,但他给予的是方法,我们只有在善知识引导下,通过学佛修行、止恶行善,才能从根本上解除轮回恐惧。

  佛、法、僧三宝,分别代表修行的典范、方法和老师。佛陀是觉醒的典范,是我们学习和效仿的榜样;法是引导我们走出轮回、走向觉醒的方法;菩萨僧是我们的老师,也是菩提路上的学长。

  在《道次第》下士道中,同样是从念死无常、念三恶道苦,导向皈依三宝,和寂天菩萨在“忏悔罪业品”建构的思路相似。本论在四力忏悔之后,紧接着就是寻找究竟依怙,对三宝生起虔诚的皈依心。因为我们通过前面的分析看到,世间的财富、地位、身份,包括亲戚、朋友,只有暂时的意义。当我们面临死亡,面临三恶道痛苦时,所有这些都帮不上忙,都是靠不住的。我们要解除罪业,免堕恶道,唯有皈依三宝。

  这部分内容非常重要。现在佛教界有信仰淡化的倾向,原因就在于,很多人对信仰的重心认识不足。我们为什么要皈依三宝?皈依对生命意味着什么?如果没有明确的答案,即使皈依了,也往往流于表面,甚至流于迷信。事实上,皈依之心的生起,皈依的信仰建设,都要通过闻法、思维、修行来完成。

  自2004年起,我一直在提倡对皈依的修学,编写了《皈依修学手册》和《皈依共修仪轨》,希望大家深化对三宝的认识,强化三宝在内心的分量和地位。怎样才能深化认识,强化分量?离不开观察修。关于这一点,我参考了《道次第》下士道的内容:一是思考暇满人身蕴含着巨大价值,要实现这个价值,唯有皈依三宝;二是念死无常,想到死亡随时就会来临;三是念三恶道苦,想到往昔所造恶业一旦成熟,必然堕落受苦;四是思维佛菩萨功德,想到死亡时,除佛法外一切无益。通过层层递进的思考,认识到自己必须立刻找到依靠,从而对三宝生起至诚皈依之心。

  《入行论》中,寂天菩萨也是通过对现实人生的三种思维,即“寿短无常而悔、造罪无义而悔、畏罪惧死而悔”来建立皈依之心。简单地说,就是认识到自己为什么要皈依?皈依对我意味着什么?作为学佛人,要经常追问这两个问题。唯有认识到皈依的意义,三宝在我们内心才会有分量,佛法才会对改造生命发生作用。否则,我们即使皈依了,对于三宝还是没有多少认识,也不能因此发生改变。

  建立认识后,还要通过不断忆念,强化三宝在内心的分量。我们现在说到依止力,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修学来说,光是停留在概念是不够的,必须通过闻法和思维,对生命加以审视,发现皈依才是唯一的出路,三宝才是唯一的依靠,才能把概念变成发自内心的依止力。这和仅仅在嘴上说“三宝是我们皈依的对象”,力量完全不同。所以说,《入行论》安排的次第,本身就蕴含着修行原理,环环相扣。

  事实上,整个佛法都建立在皈依三宝的基础上。佛法能不能对我们产生作用,就取决于皈依之心是否真切。这份依止不仅代表学佛的开始,也贯穿整个修行过程。我们从皈依三宝,到最终成就三宝品质,都没有离开皈依,没有离开念佛、念法、念僧。如果偏离皈依这个核心,也就偏离了佛法。

  2.别依菩萨

  49.因怖惊颤栗,将身奉普贤,亦复以此身,敬献文殊尊。
  50.哀号力呼求,不昧大悲行慈尊观世音:救赎罪人我!
  51.复于虚空藏,以及地藏王,一切大悲尊,由衷祈救护。
  52.皈依金刚持,怀嗔阎魔使,见彼心畏惧,四方速逃逸。
  53.昔违尊圣教,今生大忧惧。愿以归命尊,求速除怖畏!

  总依三宝后,我们还要寻求诸大菩萨的救护。他们具备广大的智慧和慈悲,是我们忆念、修学的榜样。

  “因怖惊颤栗,将身奉普贤,亦复以此身,敬献文殊尊。”我们想到死亡,想到三恶道的痛苦,内心因为恐怖而颤栗。为了摆脱痛苦,消除恐惧,愿将全部身心奉献给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寻求他们的护佑。

  “哀号力呼求,不昧大悲行慈尊观世音:救赎罪人我!”我们大力祈求观音菩萨的护佑,祈求菩萨来救赎我,加持我,帮助我!因为我们曾在往昔造作无量罪业,如果没有菩萨救护,就会堕落受苦。不昧大悲行和慈尊,都是观音菩萨的特征,他寻声救苦,有求必应,所谓“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

  “复于虚空藏,以及地藏王,一切大悲尊,由衷祈救护。”我们祈求虚空藏菩萨、地藏王菩萨,以及一切具足大悲的菩萨众,祈求他们的保护和加持,引领我们摆脱恐惧。我们知道地藏菩萨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种为救度苦难众生不顾自己的悲愿,是对众生最好的保护。

  “皈依金刚持,怀嗔阎魔使,见彼心畏惧,四方速逃逸。”我们还要皈依金刚持菩萨,因为他具有强大的力量,哪怕是心怀嗔恨的阎王使者,看到金刚持菩萨也会心生畏惧,吓得四处逃窜。

  这些菩萨代表不同的生命品质。在汉传佛教中,普贤菩萨代表大行,文殊菩萨代表大智,观音菩萨代表大悲,地藏菩萨代表大愿。我们可以选择一位菩萨作为自己的修学楷模,了解他的德行和法门。否则,我们说到某个菩萨名号时,可能只是一个概念,缺乏力量。这就需要赋予其修行内涵,比如以普贤菩萨为皈依对象,就要查找有关普贤菩萨的经文,了解他在因地的发心、愿力和修行法门,效仿他的愿心和行持。在藏传佛教中,就是修本尊法。汉传佛教虽然没有这个说法,但很多人修行时也会选择和自己相应的菩萨,修习这位菩萨的法门。寂天菩萨是选择文殊菩萨为本尊,和文殊菩萨建立连结,得到他的护佑和加持。

  这里所说的身奉和敬献,就是身心奉献。从修行上说,是彻底放弃对自我的保护,对佛菩萨完全开放,没有任何保留。这样才能和佛菩萨感应道交,得到加持。同时,这种加持还能唤起内心的正向力量。其实这个道理并不复杂,也不神秘。比如我们和不同的人在一起,就会引发不同的心理。和爱生气的人在一起,容易引发内在的嗔心;和贪婪的人在一起,容易引发内在的贪婪;和慈悲的人在一起,会唤起内在的慈悲;和安详的人在一起,则会唤起内在的安静。我们想一想,世间普通人尚且会带来这些影响,何况我们以开放的心面对佛菩萨,自然会因为他们的智慧和德行,引发内心的正向力量。当我们得到这种加持时,确实可以摆脱恐惧,感到很安全,很有力量。

  “昔违尊圣教,今生大忧惧,愿以归命尊,求速除怖畏!”无始劫来,我们违背世尊的圣教,如不信因果,诽谤三宝,因无明和贪嗔痴造作罪业。这些罪业将使我们堕落恶道。我们想到自己造下的罪业,想到死后的去向,想到三恶道之苦,生起极大的恐惧。因为深刻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所以从现在开始要皈依世尊,皈依三宝,祈求在他们的加持下,速速解除轮回的恐惧。

  以三宝为依止,除了得到加持,更重要的是遵循三宝指引的道路,解除惑业,走向觉醒。这是皈依最根本的意义。事实上,佛菩萨原来也是凡夫,也是通过修行成就的。如果我们以此为榜样,像他们那样发大愿心,精进修行,无我利他,将来同样能成为佛菩萨那样的圣者。从这点来说,皈依就是找到自己向往的人格,以及成就这种高尚人格的方法。

  依止部分虽然篇幅不大,但分量很重。从《入行论》的建构来说,当我们深刻认识到业力给生命带来的巨大过患,通过种种思维生起悔过之心,就要寻找出路。在寻找过程中,我们找到了三宝,这是究竟皈依处,可以引领我们出离轮回。所以在忏悔的四力中,依止力就是三宝。如果不皈依三宝,就意味着不认可菩提道,修行也就无从建立。

  对皈依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三宝的重要性,生起真切依赖之心。关于这部分内容,大家可以看看《皈依修学手册》。这本书对皈依的论述比较全面。南传佛教很重视皈依,每天的功课中都要修皈依;藏传佛教同样如此,不论修习什么法门,首先要强化皈依和发心。这些施设确实有特殊的修行意义。

(三)对治力——依教奉行

  忏悔的第三部分是对治力。我们已经找到依止,应该如何解决问题?此处的副标题是“依教奉行”,因为对治的过程,就是修学佛法的过程。关于对治力的完整诠释,其实体现在整部《入行论》,乃至整个佛法中。这里只是告诉我们重点——抓紧时间赶快对治,刻不容缓。其目的是提醒我们生起紧迫感,速速修行。

  这一部分,寂天菩萨从喻惑如病须对治、喻惑如险须慎防、劝速对治莫苟安三个方面说明,必须赶快消除生命内在的迷惑。因为有惑,才会造业;因为有业,才会招感轮回痛苦。所以轮回之链就是由惑、业、苦三部分组成,其根源正是惑。如果不解除迷惑,轮回是没有止境的,生命是没有希望的。相关内容共11个偈颂。

  1.喻惑如病须对治

  54.若惧寻常疾,尚须遵医嘱,何况贪等惑,宿疾恒缠身。
  55.一嗔若能毁,瞻部一切人,疗惑诸药方,遍寻若不得。
  56.医王一切智,拔苦诸圣教,知已若不行,痴极应诃责!

  第一个比喻,惑业就像疾病一样,必须抓紧对治,否则小病就会拖成大病,乃至病入膏肓。

  “若惧寻常疾,尚须遵医嘱。”我们想要治疗普通的身体疾病,尚且需要遵照医生嘱咐,按时吃药,饮食起居也要配合,才能得到康复。

  “何况贪等惑,宿疾恒缠身。”贪等惑,即贪嗔痴三毒,这是重大的心理疾病。无始以来,三毒心病一直缠绕着我们。由贪嗔痴造作不善业,招感有漏的果报身,然后不断制造烦恼和痛苦。不论身苦还是心苦,都来自贪等三毒,尤其是贪。因为轮回的主角是我执,我执的依托是贪著,所以我们总想抓取一些什么,把它们执以为“我”。事实上,我执所认定的这个“我”,根本就不存在。这种贪著和抓取,会带来焦虑、恐惧、孤独、没有安全感等种种烦恼。从这个角度说,凡夫都是轮回的重病患者,只有佛菩萨才是真正健康的。

  “一嗔若能毁,瞻部一切人。”此外还有嗔,是破坏性很强的心理。一念嗔恨可以毁灭整个世界,毁灭南瞻部洲一切众生,非常可怕。身体疾病只是一时的,我们尚且要寻医访药,如果认识到三毒给自身带来的过患,给世界造成的伤害,更应该积极治疗,刻不容缓。

  “疗惑诸药方,遍寻若不得。”解决心理疾病的药方,世间是找不到的。佛陀真是伟大,用贪、嗔、痴三个字,就把众生的心病概括无余。但一般人认识不到这三种疾病的重大过患,即使认识到一点,也没有能力根治。现代的心理学试图寻求解决之道,但只是治疗异常的心理疾病。如果不对治常规范围内的贪嗔痴,就不能把病连根拔除。

  “医王一切智,拔苦诸圣教。”医王,即佛陀,能治疗众生的三毒重病。佛陀是一切智者,为我们建立了究竟解除痛苦的圣教,其纲领为苦集灭道四谛法门。这是根据印度医生治病的次第施设的。苦,是深刻认识到轮回的痛苦本质;集,是寻找痛苦的根源;灭,是痛苦的究竟止息,也就是涅槃;道,是从认识苦到究竟止息痛苦的方法。这样的药方,只有佛陀才能为我们提供。我们学过《道次第》,看到这段话会有似曾相识之感。《道次第》说,学法要“离三种过,具六种想”,要把自己当作病者,把佛法当作药物,把善知识当作医生。

  “知已若不行,痴极应诃责!”如果我们把自己当作病者,认识到贪嗔痴给生命带来的过患,并且找到究竟解决三毒重病的医生和药方,却不积极治疗,真是愚痴透顶,应该受到诃责!

  2.喻惑如险须慎防

  57.若遇寻常险,犹须慎防护,况堕千由旬,长劫险难处。

  第二个比喻,惑业就像险境一样,身处其中,必须谨慎防护。

  “若遇寻常险,犹须慎防护,况堕千由旬,长劫险难处。”我们平常爬山时,遇到一些小小的危险都会特别谨慎,赶快抓住栏杆,以免自己失足跌落,受伤乃至丧命。而生命中的险境,会让我们落入一千由旬的深渊。这个险境就是贪嗔痴,落入的则是轮回深渊。

  众生因为贪嗔痴不断造业,深陷轮回之中。轮回的根本不在别处,就在我们内心。只有消除贪嗔痴,才能彻底消除轮回。所以我们要小心提防,不让三毒日益强大,左右生命走向。同时要依教奉行,依照佛陀指引的方法,勤修戒定慧,灭除贪嗔痴,从而解脱轮回。

  3.劝速对治莫苟安

  58.或思今不死,安逸此非理。吾生终归尽,死期必降临。
  59.谁赐我无惧?云何定脱苦?倘若必死亡,为何今安逸?

  第三是告诫我们赶快对治贪嗔痴,不要苟且偷安,否则未来将继续痛苦。

  “或思今不死,安逸此非理。”有人想着反正今天没死,明天、后天应该也不会死。在一般人看来,死亡降临之前,似乎是和自己没关系的。却没想到,如果不做好准备,一旦死亡降临就措手不及了。寂天菩萨针对这种心理指出:如果你想着今天不死,明天不死,就可以安逸地过日子,是没道理的。

  “吾生终归尽,死期必降临。”有生必然有死,谁也不能没完没了地活着。因为我们的果报身是业力所感,不管你怎么活,也超不出业力的局限,最多就一百来岁。到时候,眼睛、耳朵、鼻子、舌头以及身体各项功能都衰退了,老得不成样子。因为这个业报身只能承受这点寿命,再加上无常,还不一定能活到天年。一般人也就活七八十岁,还有不少人五六十岁,甚至二三十岁就去世了。如果生到天上,比如四天王天、兜率天等,他们因为业报不同,所感的果报身比我们好,寿命也更长,但迟早还是要死的。我们不能想着,自己一定能活到八十岁、一百岁。佛陀常常告诫我们:生命就在呼吸间,一口气不来,转息就是来生。何况这个世界的天灾人祸越来越多,所以要念无常——死亡一定会来,随时都有可能。时时观想死亡的无常,观想三恶道的痛苦,对我们是一种提醒,让自己生起紧迫感,从而努力精进,避免放逸。

  “谁赐我无惧?云何定脱苦?”这里连问两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你凭什么毫无畏惧、心安理得地过日子?凭什么以为自己肯定能逃脱轮回之苦?究竟因为你是解脱自在的圣者,所以对生死无所畏惧;还是因为你浑浑噩噩,对自身处境不自知?我们要问问自己:凭什么无畏?有什么资格?

  “倘若必死亡,为何今安逸?”生命必然要走向死亡。怎样才能摆脱死亡恐惧和三恶道之苦?现在就不应该安逸度日。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如果我们认识到轮回的过患,认识到生命中存在三毒重病,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痛苦,就不应该浪费时间,而要赶紧利用现有的暇满人身,积极治病。一旦失去人身,就会错失治疗良机。

  很多人活在麻木的状态,认识不到生命存在的问题,认识不到轮回的痛苦、死亡的无常、贪嗔痴的重大过患,也认识不到暇满人身的难得,只是随着串习,稀里糊涂地活着。究竟谁能让自己无所畏惧?如果不修行的话,这种无惧只是麻木而已。有些人生活安逸,衣食无忧,人际关系也不错,会觉得日子很安逸,心境很舒服。但这种安全感是暂时的,是建立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上。一旦稳定被打破,就不容易过好了。问题是,世事无常,人命无常,这种稳定必然要被打破。所以我们要找到真正的无惧,不论身处什么环境都不害怕。这就需要修学佛法,找到生命本具的圆满宝藏,才不会被变化的外境左右。

(四)誓不犯罪力

  60.除忆昔经历,今我复何余?然因执著彼,屡违师教诫。
  61.此生若须舍,亲友亦如是,独行无定所,何苦结亲仇?
  62.不善生诸苦,云何得脱除?故我当一心,日夜思除苦。
  63.吾因无明痴,犯诸自性罪,或佛所制戒,及余众过罪。
  64.合掌怙主前,以畏罪苦心,再三礼诸佛,忏除一切罪。
  65.诸佛祈宽恕,往昔所造罪!此既非善行,尔后誓不为!

  忏悔的第四部分是誓不犯罪力,不再顺从贪嗔痴而造业,不再推动轮回的延续。这也是忏悔的关键所在。有些人做了错事也知道,也表示后悔,行为上却依然故我。这并不是真正的忏悔。忏是忏除以往过错,悔是代表不复再造,二者结合才是完整的忏悔。

  “除忆昔经历,今我复何余?”我们过去所造的种种业力,现在留下的是什么?不过是一些回忆,一些经历。此外还有什么?现实中的一切都如梦幻泡影,转瞬即逝,但由此留下的业力,却要我们自己去面对,去承担。

  “然因执著彼,屡违师教诫。”我们对外在的执著,来自内在的贪嗔痴。因为贪著,使我们造下种种业力,违背佛法,违背师长教诫。虽然我们能看到现实的虚幻,但内心还有强大的渴求和执著,左右着我们,使人身不由己。我们要真切认识到,过去所做一切只有暂时的意义。这种认识非常重要。只有认识到现实的虚幻,才能减少贪著,摆脱串习。

  “此生若须舍,亲友亦如是。”上一颂说到往昔经历的虚幻,此处进一步告诉我们,所有关系都是靠不住的。当死亡到来时,一切都要舍弃,没什么是你能带走的,包括伴侣、儿女、亲戚、朋友,也包括仇人,没人能陪伴你。即便有人愿意和你一起死,因为两人的业力不同,也未必能够同行,可能还是各奔东西。并不是说,你们想在一起就能在一起。

  “独行无定所。”众生随着业力在六道轮回,如果业力相近,有缘分,是可以相遇的。比如我们现在能在一起修学,说明过去生中结下了某些法缘和共业。只要这种缘分和共业没有结束,说不定来生或什么时候,又在哪儿见面了。但在生命延续过程中,从这期生命到下期生命,我们始终是独自前行,且没有固定处所。因为我们有不同的善恶业力,当它们成熟时,一会儿让你生到天上,一会儿让你堕入地狱,随业风漂泊不定。只有造的都是善业,才能一直投生善道。

  “何苦结亲仇?”既然世间的关系如此不稳定,我们又何必结下那么多亲和仇?因为亲和仇都会带来痛苦。当你面对亲人,有求不得和爱别离的痛苦;面对仇人,又有怨憎会的痛苦。世间小说、影视的题材,核心都离不开爱和恨,亲和仇,而且要错综复杂才有吸引力。把它演绎得越丰富,就越有市场。其实,再复杂的关系无非是贪和嗔,这也是凡夫的核心人格,所以最容易引起共鸣。佛陀把凡夫心看得很清楚,一再让我们摆脱贪嗔痴,不要因此带来爱恨,结下亲仇,造下恶业,结果在轮回中饱受痛苦。出家正是对爱恨情仇的超越,所谓“毁形守志节,割爱无所亲”。这样才能平等对待众生,建立慈悲大爱,而不是粘著的爱,更不会产生巨大的仇恨。

  “不善生诸苦,云何得脱除?”我们因为往昔造下的杀盗淫妄等不善业,引发轮回的种种痛苦。怎样才能从中解脱?通过学佛,我们已看清问题的症结——贪嗔痴,同时也找到除苦的良药——佛法。

  “故我当一心,日夜思除苦。”所以我们应该专心致志地思考,努力寻求离苦之道。一方面,不再继续造业;另一方面,遵循佛法指引,解除生命内在的病根,也就是贪嗔痴三毒。

  “吾因无明痴,犯诸自性罪,或佛所制戒,及余众过罪。”性罪,指杀盗淫妄。此外还有遮戒,是佛陀为防止世人讥嫌而制定的戒条。我们因为愚痴无明,也因为贪和嗔,造下杀盗淫妄的恶业,还违犯了佛陀制定的戒律,包括性戒和遮戒,包括声闻戒和菩萨戒,也包括百众学等相对微细的过失。我们虽然受了戒,却没有认真持戒,反而被烦恼串习左右,身不由己地造业犯戒。即使我们认识到这些问题,要让贪嗔痴不起作用,还是有难度的。不是说认识到了就能解决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当生命陷入迷惑系统,贪嗔痴的强大力量会使我们身不由己,无力对抗。

  “合掌怙主前,以畏罪苦心,再三礼诸佛,忏除一切罪。”我们深刻认识到因为贪嗔痴造作的种种罪业,以及由此带来的过患,在十方三宝、诸佛菩萨前虔诚合掌,以畏惧罪业苦果的心和惭愧心,再三礼敬诸佛,一心忏除往昔所造罪业。

  “诸佛祈宽恕,往昔所造罪!”我们请求诸佛菩萨宽恕,慈悲加持我们。这里所说的宽恕,不是说佛菩萨一宽恕,什么问题都解决了。佛菩萨的宽恕,是给予我们力量,指导我们依教奉行,通过出罪力、依止力、对治力来纠正过错,忏除罪业。

  “此既非善行,尔后誓不为!”我们不仅要认清罪业,祈请佛菩萨慈悲宽恕,还要发誓从今以后不再作恶。这点非常重要。只有不再造作新的恶业,才是究竟的忏悔。否则的话,所谓的忏悔往往是阳奉阴违,说的是一套,做的却是另一套,那是不能达到忏悔效果的。

  以上,讲述了忏悔的四个重点:一是坦陈发露罪业,生起悔过之心;二是寻求依止,总依三宝,别依菩萨;三是依教奉行,积极对治;四是发誓永不再犯。

  “忏悔罪业品”是本论第二品,内容包括供养、礼敬、皈依、忏悔,是生起菩提心的重要基础。首先是供养,以身心乃至一切献供三宝,表示对三宝的全然接纳和信任。其次是礼敬,打开心量,以无限的能缘和所缘礼敬三宝。第三是皈依,对三宝生起至诚依止之心。第四是忏悔,忏除往昔恶业,誓不再作。《入行论》的偈颂,从文字看还是比较直白的,每一部分都提供了详细的思维和观修过程。只要用心读诵,熟悉偈颂,再结合讲解,对其中内涵应该会有清晰的认识,可以随文入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