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二)断二谛诤
二谛是中观的核心,也是“智慧品”的核心。整个中观思想都是围绕二谛,通过正确认识世俗谛,而能通达胜义,成就解脱。其中,认识世俗谛是关键所在。凡夫因为无明,对一切现象充满自性见。包括其他的宗教哲学,对生命和世界的认识同样充满自性见。所以中观以破除自性见为重点。
《心经》260多字,从“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到“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空、无、不三个字反复出现,贯穿全经。此外,从龙树菩萨的《中论》《十二门论》,提婆菩萨的《百论》,到般若系的各种经论,大多采取否定的手法,破除凡夫、外道的自性见,层层扫荡,甚至破而不立。通过批判和破斥,引导我们认识缘起法的真相,看清它是什么样的存在。
《中论》开头,龙树菩萨以对佛陀无比崇敬、五体投地的心,阐明中观思想:“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虽然缘起法会呈现出种种差别现象,如有无、生灭、来去、一异等。来去是从变动的角度,从时间上说;有无是从显现的角度,从空间上说。《心经》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也是如此,生灭是从有无而言,垢净是从审美而言,增减是从数量而言。
这些现象是不是真实的存在?中观为什么要予以否定?其目的,是引导我们建立如实的认识,不增不减。唯识有两个概念,叫作增益和损减。增益是在缘起现象上产生自性见,损减则是对此产生断灭见。就像本来有五个苹果,你说是七个,为增益;你说是三个,为损减。只有不增益,不损减,才能使认识符合缘起真相。
对缘起法的认识,还要摆脱常见和断见。常见是认为事物有固定不变的自性,断见是世人所说的人死如灯灭。我们讲无自性,并不是否定现象的存在,也不是否定缘起的假我。如果把现象和假我都否定了,就属于断见。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只是否定它有自性的存在,但并不否定缘起假相。
中观所说的“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也是否定有自性的生,自性的灭,以及自性的常断、一异、来去。凡夫说有的时候,觉得它是一种自性的存在;说无的时候,又觉得它什么都没有,是自性的无。事实上,所谓的生灭、常断、一异、来去都是缘起的显现,其中并没有自性。包括《心经》所说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也是告诉我们,不存在自性上的生灭、垢净、增减,只有缘起的生灭、垢净、增减。如果认为缘起法具有自性,就是一种常见;如果否定缘起的生灭、垢净、增减,又会变成断见。
佛法以缘起智慧观察,破除自性见,破除凡夫的无明认知,以及由此产生的自性见,但不否定缘起现象,因为这是事实的存在。所以说,中观对自性的所有批判,最终都是引导我们如实了解缘起现象,断除常见和断见,避免对世俗现象的执著或过分否定。“断二谛诤”讨论的第一个问题,是断太过诤,就是对它过分否定,不仅把自性否定了,同时把依他起的现象也否定了。这种否定就太过了,属于矫枉过正。
唯识宗把我们认识的世界分为两个层面,一是遍计所执的层面,是显示在我们认识上的境界,属于显现境,根本就不存在;一是没有显现在我们认识上的依他起境界,是缘起的假有。学佛就是引导我们正确认识依他起,避免过度否定或肯定。因为过度否定会落入断见,过度肯定会落入常见,只有摆脱断见和常见,我们才能正确认识世俗谛,通达胜义谛。在此,寂天菩萨又回到“智慧品”的核心思想。
前面,寂天菩萨批判了唯识和有部的观点,同时引导我们观察四念处,认识身受心法的无自性,但也担心我们因此落入虚无。就像社会上的人听到四大皆空,以为什么都没有了,什么都不在乎。包括学习《心经》,如果对般若思想没有相当了解,念到“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一路无下去,会感觉世上什么都没了。如果我们的认识偏空,落入虚无,其实是非常可怕的。
所以龙树菩萨在《中论》说:“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大圣就是佛陀,他讲空的目的是帮助我们摆脱自性见。也就是说,空是一个武器、一种手段、一套方法,讲空、讲无、讲不,都是引导我们否定迷妄认识产生的自性见。如果你认为一切都是空的,认为空就是究竟,甚至因此否定因果,否定缘起,就会落入断见。如果这样的话,诸佛都无法教化他。《大宝积经》也说到:宁起我见如须弥,也不可落入断灭空。对缘起法的认识必须如实,偏有偏空都是不对的。寂天菩萨作这个回顾是避免我们偏空,进一步强调,我们所否定的只是自性见,并不是否定缘起。
1.断太过诤
106.若无世俗谛,云何有二谛?世俗若因他,有情岂涅槃?
107.此由他分别,彼非自世俗。后认定则有,否则无世俗。
108.分别所分别,二者相依存。是故诸观察,皆依世共称。
“若无世俗谛,云何有二谛?”中观一路讲无自性,说我们认识的世界是无明构建的,是迷妄的显现,根本就不存在。就像前面说的把绳当作蛇,其实根本不存在所谓的蛇。有外人提出:如果世俗谛像蛇一样,并不存在,那么二谛就不完整了。其实,世俗谛包含缘起和错误认知两个层面。如果彻底否定世俗谛,说明没有完整认识世俗谛。也可以把世俗谛分为显现和与显现相关的境界。在我们错误认知上显现的境界是没有的,但和显现相关的缘起境界是有的。如果我们认为世俗谛只是显现的境界,把它否定了,二谛就无法建立。
“世俗若因他,有情岂涅槃?”外人继续提出疑问:如果世俗谛仅仅建立在凡夫迷妄认知的基础上,本身就不存在,如何透过世俗谛证悟空性、通达胜义谛呢?外人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对世俗谛的认识不正确,对无自性的理解产生偏差,把缘起否定了。因此缘起的世俗谛就无法建立,也不能根据缘起的世俗谛来建立胜义谛和涅槃。事实上,中观否定的并不是缘起显现,而是在缘起法上产生的自性。
“此由他分别,彼非自世俗。”针对外人的疑问,寂天菩萨解答说:凡夫根据迷妄认识产生的自性见,是凡夫认为的世俗谛,并不是依般若智慧建立的世俗谛,不是中观学者认可的世俗谛。
“后认定则有,否则无世俗。”世俗谛分为两种,一是扭曲的世俗,一是正确的世俗。前者是根据无明建立的,后者是圣者根据智慧观察了解的。中观认定的世俗,是破除无自性后认识的缘起现象,这种现象是有的。而凡夫建立的扭曲的世俗,是源于自性见的误解,事实上并不存在。
“分别所分别,二者相依存。”这是提出世俗的建立和标准。缘起法,包括分别和所分别。分别是能分别的心,所分别是分别的境界。心和境是相互依赖的存在,不是自性的存在。
“是故诸观察,皆依世共称。”佛陀所说世俗谛,并不违背世人的经验,比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大家的常规认识。再如桌子是由油漆、木头等材料构成,这也是我们认可的经验。大家都叫它桌子,佛陀说法时也称之为桌子,并不因为桌子是假名安立,就随便把它叫作树,叫作天空,否则就违背了世俗的有效经验,佛陀说法也没人能听懂了。所以世俗谛的建立,不能违背世间经验,也不同于魔术师的变化,那不是常规、有效的世俗经验。
佛陀说法,既有和世俗谛共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一面。世人认为有情是有我的,认为桌子是自性的存在,如果佛陀也这么说的话,和世人的认识完全相同,就不必说法了。佛法的不同是告诉我们,在有效经验基础上的事物,其真相是无我无自性的。这个世俗谛是建立在无自性的基础上。佛法所否定的自性,事实上本不存在,只是否定这个没有的东西,但缘起现象是存在的。
总之,世俗谛的建立是有标准的,和世人的认识有共和不共两个层面。共的层面,是和世人的有效经验吻合;不共的层面,是破除世人对一切事物的错误认知,即自性见。只有正确认识世俗谛,不产生增益或损减的执著,不偏空,不偏有,才能通达胜义谛,才是对二谛的正确认识。
2.断无穷过诤
通达空性,必须正确认识世俗谛。我们学习《入行论》《心经》《金刚经》《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等般若经论,接受中观缘起性空、缘起无自性的思想,然后带着这种认识观察世界。在观察过程中,不仅要对认识对象加以分析,同时要对自己的理性认识加以分析。外人就此提出疑问:是不是要再用一个理性,来分析这个理性?如果理性要通过理性不断分析,会不会犯无穷过?断无穷过诤,就是针对外人的疑问作出回答。
109.以析空性心,究彼空性时,若复究空智,应成无穷过。
110.悟明所析空,理智无所依。无依故不生,说此即涅槃。
“以析空性心,究彼空性时。”分析空性的心就是理智。我们接受了缘起智慧,然后通过理性去认识空性。事实上,理性是由推理获得关于空性的知识,属于比量,但不能证悟空性,真正通达空性是来自现观。
“若复究空智,应成无穷过。”理性本身属于被审视的对象,还需要通过理性去分析。只有通过理性加以解构,我们才能真正认识空性,否则对理性有自性的执著,也会影响我们通达空性。这就是刚才举出的问题——理性还要通过理性去分析,是不是会产生无穷过?如果要不断分析,就像鸡生蛋,蛋生鸡,永远纠缠其中出不来,就会犯无穷过。
现在寂天菩萨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从了解空性到究竟证悟空性,是不一样的。了解空性偏向理性层面,究竟证悟空性,当然也离不开理性分析,但最终要超越理性。在凡夫的认识上,世界呈现的就是二元戏论,是能所、善恶、美丑、有无、生灭。我们对二元世界生起自性见,把每个现象当作实有的存在。其实在缘起的层面,有无、善恶、美丑并不对立,但因为自性见,我们把事物贴上“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的标签,产生概念、分别、执著。比如在身份上产生我执我见,在现象世界产生美丑善恶,再由分别、执著产生烦恼,觉得好就会贪,觉得不好就会嗔。因为贪嗔痴,就会造业、轮回。所以二元戏论是源于根本无明,使我们看不清世界,就会有所知障,产生虚妄分别,然后进一步烦恼、造业、轮回。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以缘起智慧重新认识这个世界。
佛法修行的次第,有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这是唯识建立的五位,也是通用的。资粮位主要是培养福德和智慧资粮,发菩提心、行菩萨行可以积集福德资粮;听闻正法、如理思维可以积集智慧资粮,正确认知世界,由此通达空性。所以六度中有的偏向福德资粮,也有的偏向智慧资粮。加行位重点是修止和观,通过修止让混乱的心安静下来,避免陷入混乱的情绪和念头,然后才有能力运用无自性的智慧观察一切,包括生命和世界。修行前,我们活在强烈的二元对立中,随着无自性的观修,对立逐步弱化,对无自性的体会不断加深。真正体认空性后,所见一切都是缘起假相,进而运用空性慧,不断消除无始以来的烦恼习气,进入修道位乃至究竟位。这是关于空性修行的基本思路。首先以理性为基础,同时要以智慧现观。如果停留在理智上,我们了解的空性只是比量,是知识,不是现证的。
“悟明所析空,理智无所依。”此偈进一步说明这个道理。悟明就是我们体悟到的,所析就是观察对象。这里的悟明所析空,不只是理智分析。“智慧品”开头讲到“胜义非心境”,胜义谛不属于理性认知的范畴,而要超越理性,将理性获得的认识转化为现量观修,真正观到一切法无自性,通达空性。此时,因为自性建立的种种贪著和情绪将被平息。
“无依故不生,说此即涅槃。”能缘的心建立在对所缘境的认知和执著上,当所缘的境空掉,能缘的心也会空掉。当内在的妄心、情绪、烦恼和迷惑认知平息下来,就证悟涅槃了。所以涅槃就是息灭,彻底平息一切妄心和烦恼。
3.心境谛实于理无据
有关二谛的第三个问题,叫作“心境谛实于理无据”。针对凡夫、外道和部派佛教所认为的——心和境是自性的存在,寂天菩萨指出,这是没道理的,不能成立。“智慧品”一路讲来,前面是对有部和唯识的批判,重点批判心和境是自性的存在。有部既讲缘起也讲自性,认为三世实有,法体恒有,心和境是自性的存在,自性和缘起是不冲突的。唯识宗既使用自性的概念,也强调无自性,认为八识五十一心所都是缘起的存在。寂天菩萨为了避免人们在学习唯识时对心产生自性见,所以对心有自性加以批判,目的是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心。事实上,在心识都是无自性的存在这一点上,中观和唯识并不矛盾。
佛法把一切现象归纳为有情和世界两种。凡夫因为对有情和世界的自性见,构成我执和法执。这两种执著是基于无明和所知障,也是一切烦恼和轮回的根本。“智慧品”中,寂天菩萨以大量篇幅引导我们认识有情的空性和世界(法)的空性,又称人无我和法无我。通过这些学修,了解世间一切都是缘起的存在,无自性的存在,其本质都是空性。关于这些道理,前面已经说得非常清楚。
这部分共有5个偈颂,对以上所说的心和境的无自性,再次加以强调。世界千差万别的现象,归根结底就是心和境,此外找不到第三种现象。中观所有的观察和分析,都是引导我们了解心和境,破除对两种现象产生的自性见。
111.心境实有宗,理极难安立。若境由识成,依何立识有?
112.若识由境成,依何立所知?心境相待有,二者皆非实。
113.无子则无父,无父谁生子?父子相待有,如是无心境。
114.如芽从种生,因芽知有种。由境所生识,何不知有境?
115.由彼异芽识,虽知有芽种,然心了境时,凭何知有识?
“心境实有宗,理极难安立。”实有宗不仅指有部,也包括所有认为心和境有自性的思想。这些主张、观点、流派,统统是不能成立的。唯物论以物质作为构成世界的基础,但现代的量子力学已发现:当物质被不断分析,最后只剩下波或粒子,根本找不到不变的实体。这个波或粒子又会受到心的影响。也就是说,我们不仅是世界的观察者,也是参与者,是我们的认识决定了物质以什么方式存在。唯物论和唯心论都属于自性见,认为有自性的物构成世界,或认为有自性的心作为世界存在的依据,但佛陀以缘起的智慧观察发现,并不存在这样的心和物。所以中观思想引导我们认识一切法的无自性,看到心和物质都是缘起的,是相互依赖、无自性的存在。
“若境由识成,依何立识有?”在此,寂天菩萨进一步破除关于心识的自性见。从唯识的观点说,境界是识呈现的影像,那怎么可以证明心识实有呢?事实上,识也是缘起的,并不是自性的存在。前面已经反复说明,识是依赖条件的,并不是自性的存在。
“若识由境成,依何立所知?”反过来说,如果因为境界的产生,才能成立认识,又有什么根据说境界是实有的呢?事实上,境界和识都是缘起的存在。
“心境相待有,二者皆非实。”关于心和境的本质,寂天菩萨已经作了深刻分析,告诉我们:二者为相待有,即相对的存在,缘起的存在,而不是真实、自性的存在。此处正式明确了这个结论。
“无子则无父,无父谁生子?”寂天菩萨进一步举例说明。我们通常说父母生儿子,如果有人说儿子生老子,大家会觉得他脑袋有毛病。事实上,这个话是有道理的。一个人正是因为生了儿子,才会成为父亲。也就是说,父亲的身份是因为有了儿子才成立的。如果认为父亲的身份有自性,意味着他生来就是父亲,可能吗?所以这个身份是缘起的存在,是因为有儿子的因缘才成立的。反过来说,如果没有父亲,儿子又从何而来呢?
“父子相待有,如是无心境。”可见,父亲和儿子都是相对的存在,没有父亲就没有儿子,没有儿子也不会有父亲。心和境也是同样,是相对而非自性的存在。如果认为有自性的心,或自性的境,其实都是不对的。
下面2个偈颂是针对外人的疑问,继续以比喻说明。关于这个疑问,在中观看来也很简单。我们看到树木,包括任何蔬菜、水果、花草,之所以能发芽,都是因为有种子。我们不否定种子的存在,但这不等于说,种子是自性的存在。在中观智慧看来,种子也是缘起的存在。由缘起的种子,在合适的条件下,所以长出缘起的芽。
“如芽从种生,因芽知有种。”那些有自性见的人,可能会说种子是真实的存在,是有自性的。因为有自性的种子,才会生出自性的芽。
“由境所生识,何不知有境?”外人根据这个道理认为,识的产生和境有关——因为有自性的境界,所以才能产生识。如果不承认有自性的境界,识就不能产生。这是带着自性见看问题。从中观的角度说,正因为境界是缘起的存在,才会影响到识的产生。反过来说,因为缘起的识,才会显现各种境界。这个道理并不复杂,我们学过中观,理解起来一点都不难。关键是让有自性见的人接受这一认知,用缘起的眼光看问题,认识到识和境是无自性的存在。
“由彼异芽识,虽知有芽种。”外人说因为种子生芽,所以看到芽就知道有种子。是谁知道?不是芽本身知道,而是我们的认识知道,是由认识作出的判断,不是芽告诉我们的。
“然心了境时,凭何知有识?”同样,心了别境界是缘起的过程。包括心和境的相互依赖,也是无自性的存在。这个道理非常清楚,我们凭什么认为识有自性的存在?前面的分析早就告诉我们,在心识的建立和关系中,根本找不到自性。如果有自性的存在,它们的关系是无法建立的。
这部分内容是对“智慧品”的二谛思想作进一步说明。通过这些分析,引导我们正确了解世俗谛,通达胜义谛,最终证悟涅槃,成就解脱。
修学佛法要养成思考的习惯,对相关内容反复钻研,多闻多思。真正学进去,才会有乐趣,有法喜。因为佛法揭示的大智慧,确实会让人对生命和世界看得清清楚楚,豁然开朗。但如果没有学进去,没能学懂学透,就感受不到它的殊胜,还会觉得有点枯燥。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对人生问题缺乏思考,就看不到这种智慧究竟有多大价值,所以学佛确实需要有一定的人生阅历。
我早年学这些内容时,也懵懵懂懂的,但有一种钻研精神,对这些枯燥难懂的唯识、中观经论,会一遍、二遍、三遍、四遍、五遍、六遍、七遍、八遍、九遍、十遍地反复看,每一句都把它搞懂,不搞懂誓不罢休。有了这样的精神,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思考把一个个问题想通,可谓其乐无穷。随着弘法的开展,我对人生和世界的问题有了更多思考,还看了些哲学书籍,真切认识到佛法蕴含着无与伦比的价值。有了这些认知,再来读书就不一样了。每学一个内容,都能对人生和世界看得更清楚。
修学佛法也是开启智慧的过程,是很有乐趣的,希望大家在学习时有这样一种精神。我们想一想,世人为了生存,为了做事业,都要拼命努力,下很大功夫,但所得只是短暂的眼前利益。而学习佛法将给生命带来永久的意义,不仅解决个人问题,还能解决人类社会存在的问题,这种努力实在太有价值了。在学佛过程中,我越来越感觉到,佛法智慧具有普世的价值,任何人都需要佛法。这并不是从佛教徒的角度才这么说。如果我们把佛教定义为宗教,好像只代表某些人的需要。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迷惑和烦恼,都需要解决迷惑和烦恼的能力,只不过多数人没因缘接触这一智慧,或是没条件学习,没能力从中受益。这就需要我们荷担如来家业,承担传播佛法的责任。
现在这个世界什么都不缺,但缺少人生的大智慧。这几年,整个社会对佛法的需求越来越普遍,真正做好出家人,弘扬佛法,化世导俗,未来将是社会的稀缺资源。那才真正体现僧宝之为宝的内涵,不是把头剃光穿上大褂就是宝。如果没有佛法内涵,算什么宝?有的只是一个身份,一个架子,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其实什么都不是。好好学习佛法,不仅有利于自身的改善和提升,同时可以造福社会。
现在到西园寺参学、体验的人越来越多,一拨接一拨,可见各行各业都需要了解佛法。有些心理培训机构,从佛法中学一点点内容,用在他们的培训中,一次课程就收几千几万的费用。不少人学了之后,再来参加三级修学时,发现那些昂贵的课程内容,不过是佛法海洋的点滴而已。佛法这么殊胜的智慧,只要有心,不花钱就可以学。你们参加过菩提家园大分享,看到三级修学学员们学习之后,身心有了巨大改变。从那些分享中,可以看到他们对佛法的信心,积极参与弘法的热情,令人赞叹。
修学上路之后,我们就会看到佛法对人生的意义,对社会的价值,知道自己已经找到最神圣、最有价值的事业。而且我们还有这么好的修学环境,有良好的引导,也有不少锻炼机会,很多道场还不具备这些条件,所以要珍惜善缘,精进努力。此外,学习必须真诚、认真、老实,这三点非常重要。除非你是六祖那样的上根利智,一通百通,学什么通什么,那可以另辟蹊径。如果不是的话,就必须端正态度,真诚、认真、老实地修学。
研究所课程比较多,但我希望大家每学期有个重点,哪怕一学期把一门课学得特别好,日积月累也很厉害。未来继续读研究生,或是对外弘法,就会有良好的基础。如果想面面俱到,往往是泛泛地学一学,没精力把每门课学得通透,用的时候就会发现用不上,所以不少佛学院学生毕业后还是一片茫然。这是很可惜的。
任何事要做出乐趣出来,前期都要下一番功夫。包括在社会上学任何专业也是一样,刚开始的时候要靠意志力,学到一定程度,尤其是上路之后,就会有乐趣了,而且会越学越欢喜。参与弘法事业也是同样,看到社会的需要,看到大家的成长,发自内心地觉得做这些很有价值,动力十足。
这个时代要成为法门龙象,相对比较容易一点,因为龙象太少了,要求不高。如果在隋唐那种高僧辈出的时代,想成为优秀人才太不容易了。目前整个教界看似热闹,但人才凋零,尤其缺少优秀的弘法人才。大家能老老实实下十年功夫的话,确实有希望成为法门龙象,这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正法久住,利益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