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五、成立大乘是佛说

  这部分成立大乘是佛说,同时也证明空性在三乘佛法中的重要地位。

(一)实有宗提出疑难

  40.见谛则解脱,何需见空性?

  “见谛则解脱。”声闻学者提出疑问:解脱是否一定要见到空性?根据声闻乘的观点,见谛就能解脱。见谛,即证悟苦集灭道四谛的实相,共十六种行相。苦谛有四相,为无常、苦、空、非我,是对痛苦本质的认识。集谛有四相,为因、集、生、缘,阐明痛苦产生的因缘。灭谛有四相,为灭、静、妙、离,代表证悟涅槃具有安静、出离等特征。道谛也有四相,为道、如、行、出,践行八正道包括这四方面。

  佛陀在菩提树下三转-法-轮,第一次是示转,开示四谛的行相:“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第二次是劝转,告诫弟子们:“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第三次是证转,阐明自己所证:“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从这个角度看,“见谛则解脱”确实没问题,是可以解脱的。

  “何需见空性?”关键在于,见谛和见空性是不是两个概念?事实上,见谛蕴含对空性的体悟,二者并不对立。如果离开空性,灭就不是真正的灭,也不是真正的涅槃,无法究竟解脱。因为解脱一定离不开对空性的体悟,所以见谛和见空性是不冲突的。

(二)成立大乘是佛说

  1.引《般若经》证成

  40.《般若经》中说:无慧无菩提。

  “《般若经》中说,无慧无菩提。”在此,寂天菩萨引大乘《般若经》证明,解脱一定要见到空性。如果没有通达空性的智慧,就没有菩提。菩提包含三乘,即声闻菩提、缘觉菩提及佛陀所证的无上菩提。声闻证悟初果,及缘觉、菩萨的见道,都必须证悟空性,没有空性就没有菩提。可见,见谛蕴含着见空性。如果觉得见谛不需要见空性,说明对见谛的理解存在问题。

  这里有一个分歧:是否必须像中观所说的,了解到一切法无自性,才能证悟空性、导向解脱?从中观应成派的观点看确实如此,否则的话,解脱是不究竟的。但从声闻乘的角度,证悟人无我,体悟“我”的空性,即可成就解脱,不一定要通达法无我。这是大小乘的不同所在。因为声闻乘重点是谈我空,并没有说到法空,大乘佛法才同时强调我空和法空。但不管声闻乘也好,大乘也好;不管证悟我空也好,法空也好,关键在于对空性体悟的透彻程度,以及解脱的究竟程度。在应成派看来,如果不能透彻一切法无自性,那么对空性的体悟和解脱都是不究竟的。

  2.成立大乘是佛说

  前面根据《般若经》的观点说明,必须证悟空性慧才能解脱。接着要做的是,证明大乘是佛说。佛法在印度的传承过程中,经历了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到初期大乘、中期大乘、晚期大乘,学人多半遵循某个宗派修学。过去不像现在资讯这么发达,只要打开网络,就知道汉传各宗的法义,包括南传、藏传的众多经论。但在以往,学有部的只看有部经论,学经部的只看经部经论,学唯识的只看唯识经论,学中观的只看中观经论,只有少数人能通达各宗。在这种背景下,认知就会存在局限,使大小乘产生隔阂,各个宗派和法门之间也彼此存在误解。

  比如声闻学者往往不承认大乘是佛说,所以在大乘佛法兴起时,唯识、中观的经论都要证明大乘是佛说,而且在教义、见地、修行结果上比声闻教法更殊胜。如《大乘庄严经论》《辩中边论》《摄大乘论》等唯识论典中都有相关内容,寂天菩萨在“智慧品”中,也以若干偈颂来证明大乘是佛说。在讲述这些偈颂前,先根据我个人的修学经验谈一谈,怎么证明大乘是佛说,并且比声闻乘更殊胜。

  第一,大乘和声闻乘有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解脱轮回,解除生命的迷惑烦恼,而解脱的方法都离不开戒定慧。小乘的五分法身为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大乘的六度中也蕴含着戒定慧。小乘的初果,是以开智慧成就解脱;大乘的见道,是通过空性慧成就解脱。不论是追求解脱的目标,还是戒定慧的修行手段,大小乘都是一脉相承的。有些人学了大乘后,觉得大乘就是要利益众生,似乎不重视个人解脱。其实不然,作为充满惑业的凡夫,如果不具备解脱能力,如何度化众生?不过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所以大乘同样重视解脱的能力,不同在于,声闻人只追求个人解脱。只要自己解脱,就所作已办,可以毕业了。而大乘佛法是把解脱的目标扩大到一切众生,不仅自己追求解脱,还要帮助一切众生成就解脱,愿心更宏大。可见,大小乘的共同点是解脱,不同点是解脱的范围。从这点看,既证明大乘是佛说,也证明大乘比声闻乘更殊胜。

  第二,佛陀是因为修习菩萨道成佛的,这在《阿含经》《本生经》有很多记载,如舍身饲虎、割肉喂鹰等。他在因地上,通过生生世世修习菩萨道,最终圆满佛果。不仅释迦牟尼佛是这样成就的,弥勒菩萨也将通过修习菩萨道成为下一任佛陀。声闻经典的这两个例证,说明佛法中确实有这样一条道路——在声闻乘之外还有菩萨道,可以通过修习菩萨道成佛。否则的话,释迦佛怎么成佛?弥勒菩萨未来怎么成佛?在大乘经典中,相关内容更是不胜枚举,通过对菩萨道修行的广泛开显,引导众生行佛所行,证佛所证,最终成就无上佛果。这条道路完全是可以成立的。如果否定大乘经典,就等于否定菩萨道,否定佛陀的修行道路。

  第三,声闻经典中也承认佛陀的成就超过阿罗汉,具备更圆满的功德。这是所有声闻弟子一致公认的。为什么佛陀的成就超过阿罗汉?因为他是通过菩萨道而不是声闻乘的修行,最终圆满佛果。从这个角度,也证明佛陀的修行方法,以及阐述佛陀修行原理的大乘经典比声闻乘更殊胜,除非我们不承认佛陀的成就超过阿罗汉。

  第四,声闻乘的整个修行,是引导我们终止以无明、惑业构建的心相续,体认苦、空、无常、无我,彻底止息内在的迷惑烦恼,证悟涅槃,代表轮回的心相续就此结束。这是偏向于对负面心行的解除。佛陀成就的佛果,不仅包含对负面心行的解除,还包含对正向生命品质的开显。佛陀成就的三德二利,三德为断德、智德、悲德,蕴含大智慧和大慈悲;二利是自利和利他。不论从修行还是功德成就来说,佛果才是究竟圆满的。如果佛陀通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最终仅仅证悟涅槃,为众生服务45年就结束了,似乎效益太差。这种解释是不圆满的。

  另一方面,生命有两个层面,一是无明,一是智慧。我们现在面对的大千世界、生死轮回,是由无明制造的。止息无明,也就止息了生死和轮回。除了无明,生命内在还有觉性,是无限的智慧宝藏,蕴含无限的能量和功德。所以成佛不仅是止息无明制造的轮回,同时也是对觉性的开显,对无量功德的开显,可以成就清净庄严的佛国净土。这样,佛果修行才是圆满的。如果仅仅偏向对负面的解除,讲一通苦空无常,最后就灰身灭智,什么都结束了,容易让人感觉佛教是消极、虚无的。大乘菩萨道既重视负面心行的解除,更重视正面功德的开显,蕴含无尽的悲愿、智慧和功德,所以成佛的意义无量无边。从这个角度来说,因为有了大乘,佛法才是圆满而完整的。

  第五,从发心来说,声闻乘发出离心,追求个人解脱;大乘发菩提心,发愿带领众生共同解脱。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共同点是解脱,不同在于,是个人解脱还是带着众生解脱。可以说,二者的核心目标完全一致,但大乘的立足点更高尚,胸怀更广阔,完全没理由否定大乘。

  第六,大乘和声闻乘的教义是相通的。包括大乘所说的慈悲、佛性、空、诸法唯识等,声闻经论中也蕴含这些思想。比如对空的认识,学过《阿含经》的同学都知道,这在经中属于深义,是甚深的说法,而无常、无我、苦是常规的说法。印老曾撰写《性空学探源》《唯识学探源》,就是在阿含经典和部派佛教的论著中,寻找空和唯识的思想。所以空的思想在阿含经典就有,不过说得比较简单。大乘经教只是将阿含隐藏的深义加以开显,尤其是《大般若经》,及龙树菩萨、提婆菩萨、月称菩萨等中观祖师的论著中,对无自性空的思想作了广泛而深入的演绎。至于唯识思想,虽来自《解深密经》《楞伽经》《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辩中边论》等唯识经论,讲“一切唯心造”,讲心在世界的主导地位、心对世界的影响等,其实这些思想在声闻经论中也已包含,如“心种种故色种种”等,只是在唯识经论中才形成系统、完整的建构。包括如来藏体系的佛性思想,就是对《阿含经》所说的明觉、心性作进一步的开显和建构。

  再如慈悲,声闻乘修行中也有慈悲喜舍,到大乘佛法,只是把慈悲修行和菩提心教法结合起来,把慈悲变成对一切众生的无尽责任和承担,将慈悲的深度和广度加以拓展。至于菩提心教法,佛陀在因地就是以菩萨身份出现的,因为发菩提心,行菩萨行,才能圆满佛果。然后在娑婆说法45年,让正法在世间千秋万代地流传下去,利益无量众生。所以佛陀就是发菩提心的典范,他的出世、说法,及建构僧团、住持正法,都是菩提心的表现,充分体现了菩提心的精神。

  总之,大乘的核心见地和修行内容,不论中观无自性空、诸法唯识还是菩提心教法,和声闻乘教法都是一脉相承的,并不是在说另一套东西,只是更甚深,更殊胜。从这些角度看,我们完全没理由否定大乘经典,否则的话,就意味着我们也在否定声闻经典。从苦、无常、无我,到讲唯识、讲佛性,既包括负面的解除,也包括对正向的开显,才是对佛法的完整概述。比如中观的空性思想,虽然从破除自性见来说是对负面的否定,但也包含正向的开显。如果只看到否定的一面,对佛法的理解是不完整的。

  前面列举了六大理由,来证明大乘是佛说,并且比声闻经论的表达更透彻,更深刻,更殊胜。这些理由应该很有说服力,大家听了之后要认真思考。现在有人学了声闻教法就不相信大乘,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局限,觉得声闻教法比较容易理解,而大乘的中观、唯识、如来藏思想深奥得多,有些部分确实超出普通人的认知。同时,菩萨道的境行果比起声闻乘修行难了很多。基于这些原因,使他们不能接受大乘教法。事实上,这只能说明他们的智慧不够,心力不足,并不能说明大乘不究竟,更不能说明大乘非佛说。

  我们研究所比较重视阿含教法,目的是让大家在佛法修学上打下基础。但有些人学了阿含或接受南传教法后,对大乘的信心就没那么足,甚至不太相信,那是因为你们还没有了解大乘的殊胜。不要因为自己的浅薄认识轻易否定大乘,更不要为此造下谤法恶业。历史上,龙树、提婆、无著、世亲等大乘学者都是从部派佛教出家的,本身精通声闻教法。他们接受大乘佛法后,发现大乘果然更殊胜,这是他们比较后作出的选择。比如世亲菩萨,早年甚至是诽谤大乘的,后来兄长无著菩萨善巧引导他接触大乘,他才对过去的谤法行为悔之莫及。我们想想,自己比那些大菩萨更有智慧吗?对声闻和大乘教法的认识更深刻吗?

  我在修学过程中也有这种感觉。因为我讲阿含,也讲唯识、中观,在修学和研究过程中,确实发现大乘和小乘是相通的,并且更圆满。刚才列举的六大理由,就来自我长期的思考和积累。这些理由是响当当的,放在任何时空都很难被驳倒。下面再介绍寂天菩萨所举的理由。

  41.大乘若不成,汝教云何成?二皆许此故。汝初亦不许。
  42.依何信彼典,大乘亦复然。二许若成真,《吠陀》亦成真。
  43.小诤大乘故。外道于《阿含》,自他于他教,互诤悉应舍。
  44.若语入经藏,即许为佛说。三藏大乘教,云何汝不许?
  45.若因不解一,一切皆有过。则当以一同,一切成佛说。
  46.诸圣大迦叶,佛语未尽测。谁因汝不解,废持大乘教?

  “大乘若不成,汝教云何成?”声闻学者认为大乘非佛说,自然也不承认《般若经》。所以在他们看来,前面引《般若经》为证,说明没有空性慧不能圆满菩提,这个说法并不成立。针对这个问题,中观学者提出:你们说大乘经典不能成立的话,那声闻经典又是怎么成立呢?

  “二皆许此故。”声闻乘学者的回答是:《阿含经》是大小乘学者都承认的。而大乘经典只是大乘学者承认,我们并不承认。二,指声闻乘和大乘。许,即认可,承认。

  “汝初亦不许。”寂天菩萨对此的回应是:你们现在认可《阿含经》,是因为学了《阿含经》,接受了其中所说的教法,并不是天生就承认《阿含经》。在你们学佛之前,同样是不承认这些教法的。也就是说,任何的承认或不承认都有一个过程。虽然你们现在不了解《般若经》,但不要急于否认,如果以开放的心态学习,也会像接受《阿含经》一样认可其中法义。

  “依何信彼典,大乘亦复然。”中观学者进一步提出:你们用什么理由证明声闻经典是佛说的,大乘学者可以用同样的理由证明,大乘经典是佛说的。

  “二许若成真,《吠陀》亦成真。”如果认为不同的两类人都认可某部经典,就说明这是真理。就像声闻学者所说的,《阿含经》为大小乘共同认可,我承认,你们也承认,就证明这是佛说的真理。反之,虽然大乘认可《般若经》,但声闻乘不承认,所以就有问题。中观学者的回应是:那会出现什么问题呢?比如不少外道都认可《吠陀》教义,能不能因为他们彼此承认,就证明《吠陀》是真理,是权威?可见,这个理由是不说明问题的。

  “小诤大乘故,外道于《阿含》,自他于他教,互诤悉应舍。”声闻学者又提出:你们说的大乘经典,我们既不承认也不接受,没理由相信大乘经典是佛说的。中观学者回应说:不能因为你们不接受,就不承认这是佛说的真理。比如外道也不接受《阿含经》,不承认《阿含经》的权威性。即使在佛教内部,也有各种不同宗派。通常,每个宗派只承认自宗见地的权威性,不承认对方的见地。不能因为别人对这种观点有争论,就认为它不是真理。如果这样的话,所有学说都不能成立,因为都可能有另一派的人不接受它。

  “若语入经藏,即许为佛说。三藏大乘教,云何汝不许?”三藏,即经藏、律藏、论藏。佛教界通常认为,如果这部经论被收入藏经,那就是佛说的,反之则不是。如果声闻学者以收入三藏为标准,以此判定大乘经典是不是佛说,那么很多大乘经典已被收入三藏,更没有理由不承认大乘是佛说的。

  “若因不解一,一切皆有过。则当以一同,一切成佛说。”中观学者进一步对声闻学者提出反驳:如果你们因为不理解宣说空性的经典,就不接受它,认为大乘非佛说。反之,如果大乘的某个观点和小乘相同,被你们认可,能否证明大乘就是佛说的?也就是说,如果你们不认同大乘的某部经典或某个思想,就认为一切都不对,那么当你们认同大乘的某个思想时,是否说明所有大乘经典都是佛说的?

  大乘经典内涵甚深,大乘行门非常广大,确实比声闻乘所说的苦、空、无常、无我更深奥,可以用“甚深、广大”四个字来形容中观、唯识、如来藏的思想。我们现在学习《阿含》,修习声闻禅观,觉得比较容易上手,因为它相对简单。如果学习中观、唯识的教理,不花上几年用心闻思,确实不容易学懂学透,更难以用起来。因为它的义理甚深微妙,心行广大无边。菩萨不仅要断烦恼障,还要断所知障;不仅要通达空性慧,还要通达差别智,要从五明处学,广泛学习利生事业。声闻学者只要自己断除烦恼就解脱了,但菩萨行者还要具足无尽悲愿,要尽未来际地利益一切众生。所以对偏向出世的声闻学者来说,接受大乘教义确实有难度,会觉得道理太深奥,修行也太麻烦。所以佛陀讲《法华经》时有五千声闻退席,就是因为大乘的法义太深,修行太难。

  “诸圣大迦叶,佛语未尽测。谁因汝不解,废持大乘教?”即使像大迦叶这样的大阿罗汉,对佛陀说的大乘经教,都无法彻底了悟。怎么可以因为普通人对大乘经教不理解,就不承认大乘?大乘甚深广大,但核心和声闻教法是一脉相承的。就像我前面所举的六大理由,如果从这些角度思考,我想没理由不承认大乘是佛说,不承认大乘的权威和殊胜性。

  寂天菩萨成立大乘是佛说的目的,是证明大乘见地和空性理论的合理性、究竟性。整个三乘佛法中,空性理论非常关键,即《般若经》所说的“无慧无菩提”。如果没有空性慧,就没有声闻的解脱,没有缘觉的解脱,也没有佛陀的成就。所以《心经》说:“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三世诸佛都是由通达空性慧才能成佛的。

(三)论证空性在三乘解脱中的重要性

  1.无空慧不能证涅槃

  (1)说明空性慧的重要

  47.若僧为教本,僧亦难安住。心有所缘者,亦难住涅槃。

  首先说明空性慧对于建立僧团的重要性。僧有和合义,一是事和,即戒、见、利、身、口、意六和。具体内容为:见和同解、戒和同修、利和同均、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这是建构和谐僧团的必备条件。如果僧团能做到思想统一、利益均衡、制度平等、行动一致,才能从形式到思想和谐一致。二是理和,即证悟空性。凡夫生命千差万别,又称异生;而三乘圣者因为同证空性,才能成就解脱,所谓“三乘同坐解脱船”。说到僧,又有凡夫僧、贤圣僧之别。四加行位为贤位,从初果到四果为圣位,贤圣僧包括修行过程中贤位和圣位的僧伽,此外还有发菩提心的菩萨僧。根据认识胜义菩提心的程度不同,分为凡夫的菩萨僧和圣贤的菩萨僧,也是不一样的。

  “若僧为教本,僧亦难安住。”贤圣僧是住持圣教的根本。我们皈依三宝,从究竟意义上说,是皈依贤圣僧,而不是凡夫僧。如果没有对空性的体悟,就无法成为贤圣僧。

  “心有所缘者,亦难住涅槃。”如果我们内心还有依托对象,执著心和物实有,就不能通达空性、证悟涅槃。唯有扫除自性见,扫除对一切外在对象的依托,开启空性慧,才能成为贤圣僧,真正承担起续佛慧命的责任。所以从建立僧团、令正法久住的意义上说,空性慧非常重要。

  (2)若以四谛十六行相之道能得解脱,则暂断烦恼现行亦得解脱

  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认为解脱不一定要通达诸法无自性。前面讲到,声闻人认识我空就能解脱。如果必须证悟法空才能解脱的话,似乎只有中观一条路了。事实上,中国古代很多禅宗祖师也有各自的悟道因缘,比如看到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等。这样的悟道,和本论所说的通达无自性才能解脱是否冲突?寂天菩萨告诉我们:如果不能通达一切法无自性,虽然也能解脱,但不是究竟解脱。原因在于,只要你内心还有自性见,就会产生实有的执著。论中,寂天菩萨以3个偈颂说明,声闻人的解脱只是暂时的。

  48.断惑若即脱,彼无间应尔。彼等虽无惑,犹见业功能。
  49.若谓无爱取,故定无后有。此非染污爱,如痴云何无?
  50.因受缘生爱。彼等仍有受,心识有所缘,受仍住其中。

  “断惑若即脱。”什么叫断惑?声闻的解脱主要是断两种惑,一是见惑,一是思惑。见惑即认识上的困惑,包括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思惑即错误认识形成的烦恼,如贪嗔痴。声闻人认为,通过对四谛十六行相的观察和修行,断除见思二惑,即能成就解脱,不需要般若空慧。

  “彼无间应尔。”针对这个观点,中观学者提出:这样的话,断除烦恼现行的人(无间)就可以彻底解脱,证入涅槃,然后灰身泯智。无间道代表断惑,解脱道代表圆满解脱,二者是不同的。

  “彼等虽无惑,犹见业功能。”业功能,即业力形成的行为模式。阿罗汉虽然断尽见惑和思惑,但业力产生的串习,以及由此带来的结果还在。佛经记载:有位阿罗汉每次过河时,都会呼叫河神:小婢女,把水给分开,我要过河了。河神听了很不舒服,觉得不被尊重。其实阿罗汉这么说并不是带着情绪或嗔心,也不是高高在上,只是过往的串习使然。也就是说,业的习气还会继续在身上产生作用。比如大迦叶有很强的出世业习,有时就会看不惯阿难和大家其乐融融,认为是世俗心的表现。

  “若谓无爱取,故定无后有。”声闻学者认为,阿罗汉之所以不受后有,是因为断除了爱和取。这是导致轮回延续的关键心理,属于染污的爱。一旦断除爱取,建立轮回的土壤就不再有了。

  “此非染污爱,如痴云何无?”中观学者指出,虽然阿罗汉已彻底断除染污的爱取,可从大乘的角度看,他们身上还有根本无明。汉传佛教的天台、华严、唯识中,将惑分为三种,一是见思惑,二是尘沙惑,三是无明惑。阿罗汉只是断除见思惑,尘沙惑尚未断尽,没有完全了解一切差别现象。只要有不了解的现象,对你来说都是一种惑。所以菩萨要从五明处学,不仅断除内在的见思惑,还要断除尘沙惑。此外还有无明惑,必须到金刚道后,即成佛时才能彻底断除。怎么能因为没有染污的爱取,就等于没有非染污的爱取呢?

  “因受缘生爱。”受就是感受。当我们对现象生起感受时,如果认识不到这个感受是无自性的,那么对受及受的所缘多少会有贪著。只要有贪著,解脱依然是不究竟的。

  “彼等仍有受,心识有所缘,受仍住其中。”声闻行者虽已暂时断除烦恼现行,断除有染污的爱取,但因为无明,内心仍有受的种子,还会产生微细的实在感和贪著,并且因为这样的受产生爱取。只有了悟受和受的所缘是无自性的,只是因缘假相,才能彻底摆脱受的影响,究竟解脱。

  对于声闻人所说的,断除爱取就不受后有的观点,寂天菩萨回应说:我们承认阿罗汉已断除染污的爱取,但还有非染污的爱和根本无明,对世间还有非常微细的执著。为什么呢?只要有根本无明,即使了解到世间现象是无常的,还是会隐藏实有见,把所见客观化,从而产生贪著。虽然我们可以通过不同法门解脱,但如果不彻底通达一切法无自性,这个解脱是不究竟、不彻底的。

  (3)结成唯求解脱亦需修空

  51.若无空性心,暂灭惑复生,犹如无想定,故应修空性。

  寂天菩萨再次强调:如果想证悟解脱,必须究竟通达空性。《三主要道》也说:“不具通达实际慧,虽修出离善菩提,不能断除有根故。”如果没有通达空性慧,就不能断除三有之根。可见,空性慧是解脱的关键所在。只有证悟空性,才能从根本上解除迷惑和烦恼。

  “若无空性心,暂灭惑复生,犹如无想定,故应修空性。”如果没有通达空性,烦恼虽被暂时灭除,此后还会继续产生。就像我们修习禅定,尤其是无想定,可以定上几千几万年,在此期间,烦恼虽能被暂时降伏,不起现行。但出定之后,只要因缘具足,烦恼又会随之出现。可见,不通达空性就无法从根本上断除迷惑和烦恼。所以我们要修习空性慧,只有彻底摆脱自性见,才能究竟解脱。这是说明空性在三乘修行中的重要地位。

  2.空慧乃无住涅槃之道

  52.为度愚苦众,菩萨离贪惧,悲智住轮回,此即悟空果。
  53.不应妄破除,如上空性理。切莫心生疑,如理修空性。
  54.空性能对治,烦恼所知障,欲速成佛者,何不修空性?
  55.执实能生苦,于彼应生惧。悟空能息苦,云何畏空性?

  接着说明空性慧在菩萨道修行中的重要性。声闻人必须厌离生死,解脱轮回;菩萨体认空性,看清世间的本质是空性,轮回的本质是空性,生死的本质是空性,不需要远离生死,逃避轮回,而是在生死中超越生死,在轮回中自在来去。如果菩萨不能了悟无自性,在度众生的过程中就会有自性见,难免有所贪著,甚至陷入轮回。只有彻底了悟一切法无自性,如梦如幻,才不会把任何事物客观化,不会对任何境界生起实有的执著。面对五欲六尘,也能安住空性慧,而不是被外境所转,被生死轮回所转。

  “为度愚苦众,菩萨离贪惧。”为了度化无量受苦众生,菩萨必须远离对生死轮回的恐惧。声闻人之所以对轮回有一份恐惧,因为他们将此看得很实在——观三界如火宅,视生死如冤家。因为看得实在,才会害怕,才想逃跑。而菩萨了悟一切法无自性,了悟生死轮回只是因缘假相,本质都是空的,就能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才能在轮回中大做佛事,广度众生。

  “悲智住轮回,此即悟空果。”菩萨彻底通达无自性空,才能不堕二边,不住空,也不住有。有空性智慧,所以不住于生死,而是在生死中自在无碍;有无限慈悲,所以不会独自在空性中享乐,而是积极度化众生。

  接着,寂天菩萨以3个偈颂劝导我们不要排斥空性,而应努力证悟,将此作为修行核心。正如本品开头所说的:佛教的所有修行项目,最终都是导向对智慧的开发,而开发智慧正是来自对空性的体悟。

  “不应妄破除,如上空性理。切莫心生疑,如理修空性。”我们不要否定、批判、怀疑空性真理,应该通过对大小乘经论的学习,如理如法地观修、实践、体证空性,千万不要对此心生怀疑。中观之所以称为空宗,其特点是处处指向无自性。我们看《大般若经》六百卷,包括《大智度论》一百卷,都是对般若智慧的开显。其中所有的说法,包括对世间的认识、对修行过程的认识、对佛果功德的认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引导我们认识无自性空。

  我们学《金刚经》,讲佛身三十二相,在空性层面是虚妄的;讲如来说法,在空性层面其实无法可说;讲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在空性层面也是无所得的。总之,处处都从空性层面引导我们认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让凡夫心彻底找不到立足点。不论世间层面也好,修行层面也好,只要有自性见,凡夫心就会有立足点。在此基础上,凡夫心就会产生,就会有生死,有轮回。中观所有经论都是从不同角度扫除自性见,扫除凡夫心的立足点。当凡夫心彻底被空掉,空性智慧就得以开启。

  “空性能对治,烦恼所知障。”空性慧能对治烦恼障和所知障,在成佛道路上,主要有两种障碍,一是烦恼障,一是所知障。这是源于我们的根本无明。因为所知障,使我们看不清生命真相,也看不清世界真相,并对生命和世界产生错误认识。因为这份误解和执著,又会引发无量烦恼。

  “欲速成佛者,何不修空性?”因为无明产生所知障,因为所知障产生烦恼障,因为烦恼障造业,因为造业产生轮回,所以要断除轮回,一定要开启空性,洞见生命和世界的真相。只有了解一切法无自性,才能彻底解决烦恼障和所知障。如果我们想快速成佛,为什么不努力修习空性?

  “执实能生苦,于彼应生惧。”此颂带有总结性。其中道理是本论反复强调的:烦恼和凡夫心的建立,都源于自性见,所以自性见是一切痛苦的源头。我们了解到这一点,就应该以摧毁自性见作为修行目标,打心底对自性见生起恐惧。

  “悟空能息苦,云何畏空性?”寂天菩萨的所有论述,中观思想的所有论述,包括和有部、唯识的讨论,以及下面将要讲述的,和数论、胜论等所有外道的讨论,都是帮助我们认识无自性,解除自性见,从根本上息灭轮回痛苦,这是成就解脱的关键所在。既然空性见有这么重要的作用,我们为什么要害怕修空性呢?

  这一部分主要说明空性在三乘修行中的重要性,不论声闻乘还是菩萨乘,都要通过修习空性才能究竟解脱。因为通达空性,才能生起同体大悲之心,平等面对众生,广泛利他。同时论证了大乘是佛说,这对研究所学员非常重要。因为我们这里阿含课程开得比较多,接受南传教法也比较多,有些人对大乘智慧的殊胜认识不足,会有局限性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