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结义
102.既无受苦者,诸苦无分别。是苦即当除,何需强区分?
103.不应有此诤:何需除他苦?欲除悉应除,否则自他如。
这2个偈颂是告诉我们,如何从无我的平等心,对众生生起广大慈悲。
“既无受苦者。”无我就说明没有恒常不变的受苦者,这是从胜义的角度而言。前面分析说,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构成色身,由种种心理活动构成心灵世界,就像种种零件组成的机器,其中并没有恒常不变的“我”。从现在到未来的五蕴,只是相似相续的迁流,并不完全是一个东西。当然从世俗谛的角度,可以假立我和他的因缘假相——这是我,这是他。但因为这种我和他的对立,所以我不是他,他不是我,我只管自己,他的好坏和死活与我无关。这种自性见正是生死轮回的根本。现在寂天菩萨告诉我们,要以智慧审视,看清自性见意义上的“我”是不存在的。
“诸苦无分别。”凡夫是根据恒常不变的我,才建立独立的他。现在寂天菩萨破斥了恒常不变的我,同时也破斥了独立的他。在五蕴身心中,一切都是因缘的假相,因果的延续,没有我也没有他,所谓“无我无作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亡”。在这个层面上,自己和他人的苦也就没有分别了,不存在“这是我的苦,那是他的苦”。
“是苦即当除,何需强区分?”因为没有自他对立,我们就应该无分别地对待所有痛苦,把它们看得一样重要,而不是说,只有我的苦才重要,别人的苦就不重要。因为对每个生命来说,痛苦都是一种煎熬,都需要断除。当我们建立这种博大的胸怀,就意味着要断除所有痛苦,不管是发生在自己身上,还是发生在众生身上,都要主动解决,没有哪个众生的痛苦不必解决。事实上,人类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解除痛苦,追求快乐。一旦去除自他对立,就能对所有痛苦一视同仁。看到众生有苦就心生悲悯,设法解决,而不需要算计利弊得失。
“不应有此诤:何需除他苦。”有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既然无我,没有真实的造业者,也没有真实的受苦者,为什么还要担心受报,还要消除痛苦呢?我还需要为谁负责吗?从因果的角度,生命是相似相续的,虽然没有“我”,但业报还在相续。就像你不吃饭肚子会饿,生病不治疗会痛苦,虽然其中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性,但会影响生活品质和生命走向。同样,虽然没有真实的受苦者,但众生还有无明烦恼,会因此造业,带来身心苦果。
“欲除悉应除,否则自他如。”既然有痛苦,当然要尽力解除。就像每个人都会死,但不是说,现在有病不治疗,日子不好好过。我们有了痛苦一定会设法解决,对众生也该同样。虽然这一切是幻有的,但烦恼和逆境依然会带来真实的痛苦。所以我们要对自己和众生一视同仁,既要解决自己的痛苦,也要解决众生的痛苦。因为二者都是痛苦,都很重要。事实上,菩萨道修行正是在解除众生痛苦的过程中,解决自身问题,转变生命品质。
这是从缘起无我的角度阐述平等。只要有我,就不可能和他人究竟平等。因为我执的存在基础是重要感、优越感、主宰欲,这就注定不愿和他人平等。比如西方文明倡导的平等,是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只能用制度、法律加以约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关键是去除这个“我”,去除由此产生的分别、对立、好恶。
·断诤
104.悲心引众苦,何故强催生?若愍众生苦,自苦云何增?
105.一苦若能除,众多他人苦,为利自他故,慈者乐彼苦。
106.妙花月虽知,国王有害意,然为尽众苦,不惜殉自命。
这是针对外人的疑惑,寂天菩萨给予解答。
“悲心引众苦,何故强催生?”发菩提心是“我要帮助一切众生解除痛苦”的崇高愿望,由此成就慈悲。可能有人会觉得:发起那么大的悲心,帮助那么多人,会不会很累,超出承担的极限?而且凡夫心难取悦,即使你真诚地帮助对方,也难免会带来种种麻烦。既然如此,何必通过修习无我、自他平等的方式激发悲心,不是自讨苦吃吗?声闻行者视三界如火宅,视生死如冤家,所以赶快往外逃,菩萨却要以轮回为战场,以解救一切众生为己任,实在太不容易了。这是非常普遍的问题,我们看寂天菩萨怎么回答。
“若愍众生苦,自苦云何增?”如果菩萨一心一意想着悲悯众生,解决众生的痛苦,哪有时间在乎自己,为自己烦恼呢?对修行来说,一切痛苦来自我执,当我们关心众生的痛苦时,我执会被弱化,源于我执的痛苦也会被弱化。所以利他是自我拯救的最好方法,不仅不会增长自己的痛苦,还会减少并最终消除痛苦。这正是大乘修行的窍诀所在。佛法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我执,声闻乘是直接通过空性见解决,菩萨乘是通过利他行对治,再以空性见彻底解决问题。纯粹的无我利他,既成就慈悲,也成就智慧,意义重大。
“一苦若能除,众多他人苦。”菩萨以自利利他为使命,即使会因慈悲众生给自己带来麻烦,但只要能解除众生的痛苦,也宁愿自己承受痛苦,换取无量众生的安乐。当然凡夫可能没有这样的勇气——我凭什么承担众生的痛苦?凭什么为大家付出?因为我们既缺乏慈悲心和平等心,也认识不到为众生付出的意义,不知道这是自我提升的最好修行。
“为利自他故,慈者乐彼苦。”菩萨对众生具有同理心、平等心和菩提心,也认识到利他的意义,非常乐意作出牺牲。这种慈悲和担当,本身就是重要的修行,不仅在利益众生,同时也在解救自己。凡夫被困在自我编织的牢笼中,不得自在,通过纯粹的利他行,就可以把自己从自我编织的牢笼中解放出来。所以这种利他的修行,不仅是在解救他人,同时也在解救自己。
“妙花月虽知,国王有害意,然为尽众苦,不惜殉自命。”《月灯三昧经》记载:妙花月菩萨准备到一个国家去弘法,引领大众走向觉醒。但那里的国王不信佛,去的话会遭到迫害,有生命危险。但菩萨被大悲心驱使,为了解救众生,让他们脱离痛苦,不惜牺牲自己。佛教史上,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多少印度高僧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四处传法,把佛法带往世界各地。在中国也是同样,玄奘大师西行取经,为求法不顾安危;鉴真和尚六次东渡,为弘法舍身忘死。正因为这些菩萨行者的慈悲,才使得佛法一代代传承下来,慧灯不灭。
(3)等观自他之利益
建立自他平等的认知,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利益,给众生带来什么利益?寂天菩萨通过智慧分析为我们娓娓道来。大家听课之后,要根据本论阐述的原理,从同理心、同情心到视他为己、无我无他、自他平等,有次第地深入思考,看看这些观点是否成立,是否有道理。通过反复地思考和理解,直到心悦诚服地接受,变成自己的认识,自他平等的观修才算成熟。当然,这个观点和无始以来的我执差距悬殊,所以建立起来并不容易。但不做改变的话,我们永远是以我执为中心的凡夫,这种生命是没有出路的。所以我们要看到等观自他的利益,执著自我的过患,作出正确抉择。
107.如是修自心,则乐灭他苦,恶狱亦乐往,如鹅趣莲池。
108.有情若解脱,心喜如大海。此喜宁不足,云何唯自度?
109.故虽谋他利,然无骄矜气。一心乐利他,不望得善报。
“如是修自心,则乐灭他苦。”这里的“修自心”是观察修,即八正道中的正思维。我们要在寂天菩萨阐述的正见指导下,重新思维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无始以来,我们对此早有定论,由此形成自他对立的串习。这种认知是无明的产物,也是一切烦恼的根源。所以现在要在智慧指导下重新思考,建立自他平等的认知,进而生起慈悲心,这样就会乐于为众生灭除痛苦,并以此作为尽未来际的使命。
“恶狱亦乐往,如鹅趣莲池。”只要能为众生解除痛苦,菩萨愿意去任何地方,即便无间地狱这么痛苦的所在,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也欣然前往,就像天鹅欢喜地飞入莲花池那样。因为菩萨在大慈悲心的驱使下,一切都以众生的需要为需要,正如前面所说的,“求岛便为岛,欲灯化为灯”。古代高僧大德很有这种精神,但今天的出家人少有为法忘躯的愿心和行动,喜欢过过小日子,贪图安逸。这是因为缺乏菩提心和使命感。
“有情若解脱,心喜如大海。”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菩萨看到他们有了正向成长,乃至解脱轮回,走向觉醒,内心欢喜踊跃。就像父母看到子女健康成长时,比自己得到什么都高兴。菩萨把一切众生当作慈悲对象,看到众生的成长时,这种欢喜简直铺天盖地,有如大海般深广。因为菩萨帮助的是无量众生,所以欢喜也是无量的。
“此喜宁不足,云何唯自度?”这样的欢喜还不够吗?你还不感到满意吗?为什么只考虑自己,只想着自度呢?就像我们在弘法过程中,确实要付出,会辛苦,但看到这些信众的虔诚和精进,看到他们的成长和进步,确实特别欢喜。寂天菩萨也以此劝导我们发菩提心,帮助众生,而不是只想着个人利益。
“故虽谋他利,然无骄矜气。”菩萨在慈悲心的驱使下,想尽办法,以种种方式利益众生,为众生谋取福利,就像观音菩萨的三十二应、诸佛菩萨的千百亿化身——“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凡夫出于我执,帮助他人并受到称扬赞叹后,往往有优越感,也会因此自我满足。但菩萨没有我相,也没有人相、众生相,把众生和自己视为一体,所以为众生服务就像为自己服务。虽然全心全意地做,但从不因此有任何骄傲自得之气。
“一心乐利他,不望得善报。”当一个人为自己服务时,不会想到要什么回报,只是想着怎么把事情做好。菩萨利他也是同样,没有自他的隔阂,一心只想着怎样更好地帮助众生,从未想过要从众生那里得到回报。
但凡夫往往存在以上两个问题,一是做了好事之后有骄矜之气,自以为是,结果让人看了不舒服;二是期待回报,如果得不到回报,得不到他人的尊重认可,就会心生烦恼。菩萨的利他行是以平等无我的大悲为前提,一方面要广泛利益众生,一方面要防护己心,不以有所得之心做事,不希求回报,更不陷入骄慢。
(4)结劝等观自他
110.微如言不逊,吾亦慎防护。如是于他苦,当习悲护心。
最后继续通过自己和他人的比照,对“等观自他”的修行加以总结。
“微如言不逊,吾亦慎防护。如是于他苦,当习悲护心。”生活中,哪怕有人对自己出言不逊之类的小事,我们都会谨慎防范,避免受到伤害。同样,对于众生遭受的任何痛苦,哪怕只是受到语言的伤害,我们也要将心比心,感同身受,本着慈悲心加以防护。所以说,等观自他的修行体现在方方面面,可以是为众生做事,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也可以是爱护众生,避免他们受到伤害。
2.自他相换修习法
“静虑品”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自他平等、自他相换的修行。前面已经介绍了自他平等的内容,由此帮助我们生起慈悲心,并导入自他相换的修行。这是修止的重点所在。
(1)修相换之可行性
首先以2个偈颂,论证自他相换的可行性。说到自他相换,必须定义“究竟什么是我,什么是他”?从我们有一定辨别能力开始,就理所当然地把身体当作“我”的标志,好像它天生就是我的。哪怕不会说话的孩子,也会有这种意识。我们长大后更没有怀疑过:身体本来不是“我”,只是被设定的。如果身体不是我,还有什么是我?论中,寂天菩萨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观察视角。
111.如亲精卵聚,本非吾自身,串习故执取,受精卵为我。
112.如是于他身,何不执为我?自身换他身,是故亦无难。
“如亲精卵聚,本非吾自身。”我们的色身来自父母的遗传基因,原材料是属于父母的一部分,本来就不是“我”。不是“我”的东西,后来怎么会成为“我”?转变是怎么完成的?这个审视确实让人吃惊:既然身体最初的原材料并不是我的,怎么会理所当然地变成“我”?从来没人怀疑,问题出在哪里?
“串习故执取,受精卵为我。”寂天菩萨告诉我们,是因为串习执取受精卵为“我”。这个串习就是两种我执,一是俱生我执,一是分别我执。由根本无明演化为俱生我执,是对自我本能式的执著,只要有知觉就会执取。因为这种执取需要找到依托点,所以身体被看上了。从我们最初投胎时,就执著父母的遗传基因为我。成长过程中,每天都从相貌、身份、健康等方面强化我执。这种强化的结果,使我们越来越觉得——这个身体就是我。寂天菩萨据此证明——自他相换是可行的。
“如是于他身,何不执为我?”既然我们可以把不是我的东西,毫不怀疑地执以为我,百般爱护,为什么不能把其他人当作我?不能把无量众生当作我?生活中,有些人就具有民胞物与的胸怀,把众生视为自己那样地关心爱护,甚至把众生看得比自己更重要。世间尚且有这样高尚的人,何况佛菩萨呢?
“自身换他身,是故亦无难。”如果我们的思想境界提升了,真正认识到利他的功德和利己的过患,重新设定我和他的关系,完全可以把自己和众生视为一体。所谓自他相换,是把对自己的关爱用来对待众生,把对众生的冷漠用来对待自己,把关爱自己转为关爱众生,把忽略众生转为忽略自己。通过持续训练,自他相换就不是什么难事了。就像我们可以把不是我的遗传基因,理所当然地执以为我的,道理是一样的。
这是说明自他相换的可行性。这种修行不是拍脑袋提出来的,而是来自智慧的观察和思考。我们依此思维的话,同样可以建立这种认知。
(2)修自他换之理趣
第一,略示
所谓理趣,即通过什么原理修习自他相换。首先以1个偈颂,总的说明这一修行的理论依据。在此,寂天菩萨提出了非常重要的命题。
113.自身过患多,他身功德广。知已当修习,爱他弃我执。
“自身过患多。”这里所说的自身,是只爱自己,只利益自己,由此带来的过患很多。因为一切烦恼和痛苦都是由我执而生,这和我们的常识差距很大。在凡夫的认知中,觉得“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总想着怎么才能给自己带来利益。事实上,一个过分在乎自我的人,只考虑自我的成就、荣誉、利益,必定烦恼重重,也会因此造下诸多恶业。从世界范围来看,争夺能源、破坏环境、战争等天灾人祸,都是因为只考虑自己的眼前利益,结果给地球造成诸多危害。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佛法告诉我们,我执是一切烦恼、痛苦、灾难的根源,从个人到世界无不如此。
“他身功德广。”这里所说的他身,就是关爱他人,利益众生,这是成就一切功德的源泉。从人天乘的福报,到诸佛菩萨成就的圆满大悲,都是建立在利他的基础上。所以利他可以破除我执、化解烦恼、成就慈悲,功德广大无边。
“知已当修习,爱他弃我执。”我们认清并接受这个观点后,不是把它当作一个说法,而要当作人生和修行的大智慧,舍弃我执,发菩提心,以利益众生作为自己尽未来际的使命。对于凡夫来说,可能利己之心有98分,爱他之心只有2分,二者的比分是98比2。现在我们看到利己的过患,利他的功德,就要培养并增长利他之心,改变这个压倒性的比分,把仅有的2分逐步调整为10、20、30、40、90、100分。相应的,利己之心则会随之弱化,从98减少到88、78、58、48、10,使利己和利他的比分变成10比90,乃至0比100。随着比分的扭转,我们的生命品质也在随之提升,最终圆满修行。这一改变的最佳途径,正是寂天菩萨提出的自他相换法。
第二,应视他如己
总的阐述自他相换的原则后,接着是详细说明。首先是视他如己,修习自他相换的原则,是把众生看得和自己一样重要,把爱护自己的心改变为爱护一切众生。关于这个问题,寂天菩萨以7个偈颂加以说明。
114.众人皆认许,手足是身肢。如是何不许,有情众生分?
115.于此无我躯,串习成我所。如是于他身,何不生我觉?
116.故虽谋他利,然无骄矜气。如人自喂食,未曾盼回报。
117.微如言不逊,吾亦慎回护。如是于众生,当习悲护心。
118.怙主观世音,为除众怖畏,涌现大悲心,加持自圣号。
119.闻名昔丧胆,因久习近故,失彼竟寡欢,知难应莫退。
120.若人欲速疾,救护自与他,当修自他换,胜妙秘密诀。
寂天菩萨告诉我们,不要光是把身体当作“我”,否则只会增强我执和贪嗔痴;应该把芸芸众生当作“我”的一部分,这样才能弱化小我,成就同体大悲。这种境界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在佛法智慧指导下,对生命加以审视。
“众人皆认许,手足是身肢。如是何不许,有情众生分?”在我们看来,手足、眼睛、鼻子、耳朵等都是身体的一部分。我的手、我的脚、我的眼睛……这一个个零件都是我的。这个“我”从哪里来?前面说过,“我”的原材料其实是父母的遗传基因,是父母身体的一部分,而它的成长离不开种种食物的滋养。父母的遗传基因是我吗?食物是我吗?其实都不是,只是因为串习,我们理所当然把它当作“我”。既然可以把不是我的东西当作我,为什么不能把芸芸众生当作我的一部分?其实二者的原理是一样的。当我们如理思维时,完全可以这样认定。
下面的偈颂和前面内容相似。我们把父母的遗传基因当作“我”,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是在看管父母提供给我们的身体,就像你养只猫、养条狗,觉得这是我的猫、我的狗。同样,你把这个身体养大,也觉得这是我的身体,其实都是他人提供的原材料。不同在于,我们执著身体的时间更长,从最初的投生就开始了,所以这种执著更强烈。但从性质上说,其实是一样的。
“于此无我躯,串习成我所。”对于这个父精母血而成的身体,我们从小就觉得:这是我的身体、我的相貌、我的……当这种认知被一再重复后,似乎它就成了“我”。其实它生来并不是你的,当死后神识离开身体,再一把火烧掉,更和你一点关系都没有。只是在它的存续期间,我们因为串习而认为是我的。
“如是于他身,何不生我觉?”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能对其他人的身体,生起“我”的感觉呢?其实只要反复串习,一样是可以做到的。
“故虽谋他利,然无骄矜气。”如果能视他如己,就会一直想着怎样利益众生,同时还要认识到无我。那么在利他的过程中,就不会有丝毫骄矜之气。这两点都很重要。如果不能断除我执,做事后往往有骄矜之气,即便为自己做的也是如此。很多在某个领域取得成就的人,会因为成功带来优越感,觉得自己高高在上。如果是为别人做的,还会增加道德优越感,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比如有人带着施恩的心态做慈善,觉得别人都要对自己感恩戴德。
“如人自喂食,未曾盼回报。”凡夫因为有我有他,所以为他人做事之后,自然期待回报。包括在家庭中,父母觉得我为儿女付出一辈子,儿女就得孝顺;夫妻之间对彼此付出感情后也有期待,得不到回报就难过。但对菩萨行者来说,真正把众生看作自己的一部分,即便做得再多,也不会希求什么。就像自己喂饱自己,吃饭的嘴巴会要求被填饱的肚子回报吗?又像手为脚抓痒,会要求脚的回报吗?之所以没要求,因为彼此是一体的。菩萨对众生的悲心也是如此。因为具有视他如己和无我的认知,为众生做事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丝毫犹豫,想都不想就会去做,做了之后也不求任何回报。这就是同体大悲的意义。
“微如言不逊,吾亦慎回护。”前面也有类似的偈颂,二者差别何在?前面是防护,这里是回护。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难免要承受一些痛苦,包括他人对你的伤害或出言不逊。作为菩萨行者,要谨慎回护。前面讲的防护,是避免自己进入贪嗔痴;此处讲的回护,是避免自己生起嗔心后被激怒,反过来伤害对方。在这种情况下,菩萨应该看好自己的心,时时想着怎样利益众生,不让众生受到伤害,而不仅仅是避免自己落入情绪。
“如是于众生,当习悲护心。”菩萨要有同理心,就像体会自己一样体会众生的愿望,就像守护自心那样守护众生的心。这就是同体大悲,对众生的一切感同身受,任何时候都避免伤害到众生。
“怙主观世音,为除众怖畏,涌现大悲心,加持自圣号。”观音菩萨是修习慈悲的典范。《观音菩萨普门品》说,观音菩萨可以为众生消除种种烦恼、痛苦、灾难、恐惧。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只要称念菩萨圣号,观音菩萨就会寻声救苦,千处祈求千处应。为什么观音菩萨具有这种能力?其实,一切灾难都是内心烦恼的外化,所以解除灾难的关键就是大悲心。观音菩萨的名号是被大悲心加持的,我们不仅要祈求菩萨保佑,更要学习、忆念并践行菩萨的悲心,最终成就观音菩萨那样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缘就是没有附带条件,同体就是把众生和自己视为一体。如此,不仅可以解除自己的痛苦和灾难,还能解除一切众生的痛苦和灾难。
观音菩萨就是视他如己的成就典范。我们可能会觉得,要成为观音菩萨这样具备无限大悲的圣者,距离太大,充满压力,自己是微不足道的凡夫,无始以来一直执自身为“我”,现在要把心量无限打开,接纳一切众生,把众生当作自己那样对待,实在太难了,没有信心。寂天菩萨举了一个非常现实的例子,让我们对修行生起信心。
“闻名昔丧胆,因久习近故,失彼竟寡欢。”就像生活中,你和某人结下怨仇,或者对方是个十恶不赦的人,你听到他的名字都会闻风丧胆,咬牙切齿。但敌友关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不论是人与人之间、竞争对手之间,还是国家与国家之间,都没有永远的敌人。世间任何关系都在变化,爱恨情仇也在变化。本来你视他为仇人,对他非常讨厌,后来因为近距离接触,化敌为友,握手言欢,结果成为亲密无间的朋友。哪天看不到他,反而若有所失,牵挂在心,觉得没有对方都不习惯。反之,很多人曾经山盟海誓,一天不见都不行,后来也会各奔东西,甚至反目成仇。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因为人的心行是会变化的,随着心行的改变,彼此关系也在改变。当你的认知发生改变并不断串习,觉得他不再是敌人,进而重复对他的好感,而不是反感,彼此关系就不同了。
“知难应莫退。”寂天菩萨以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只要串习视他如己的修行,建立这样的认知,把众生和自己视为一体,视为“我”的一部分,真切感受众生的痛苦和愿望,为此付出种种努力,为众生服务。久而久之,同样可以对众生生起同体大悲之心。这种能力完全可以通过训练达到,不是达不到的。虽然做起来有点难,但我们不应该退缩。
“若人欲速疾,救护自与他,当修自他换,胜妙秘密诀。”最后,寂天菩萨亮出要说明的道理——如果一个人想要爱护自己和他人,帮助自己和他人解脱轮回痛苦,怎样才能最快地达到目标?应当修习自他相换。这是一切法门中最为殊胜的窍诀所在,可以最快达到爱护并救度自他双方的崇高目标。
寂天菩萨阐述的修心理路是立足于对我执的瓦解,确实有说服力。因为我执是修行核心问题,而自他相换正是瓦解我执的捷径。藏传佛教特别重视修心,阿底峡尊者的《修心七要》、宗喀巴大师的《略论》,很多内容都源自《入行论》,可以说是修心的源头。论中,寂天菩萨从“菩提心利益品、忏悔罪业品、受持菩提心品”,到“不放逸品、护正知品、安忍品、精进品、静虑品”,用非常理性的方式,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娓娓道来,引导我们消除无明制造的错误认知,以及由此形成的种种串习和不良心行。同时引导我们建立布施的心行、持戒的心行、忍辱的心行、精进的心行。总的来说,就是成就菩提心,走上菩萨道。
现在佛学院的学习方式多半就是听一听,但你们要掌握我说的这些,可能要反复听三四遍、五六遍。每个问题都要反复听闻,深入思维,直到真正理解了,接受了,可以运用起来,才算学透。否则的话,这种听只是留下一个印象,即使感觉不错,但要让你们说,说得清楚吗?用得起来吗?现代人读书,往往知识点太多,什么都读得不深。古人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佛教史上,有些古德专学一部论或一个宗派,这很有深意。所以大家要反复闻思,尽量把偈颂背下来。如果浅尝辄止的话,最后好像什么都能说两句,但都是皮毛,什么都说不透,自己内心也没有真实受用,这种学习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希望研究所的同学们能专精一部论,比如专研《入行论》,或专研《中论》。关键的经论,只要真正学进去,从个人修行到弘法,终生受用不尽,尽未来际受用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