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静虑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断止逆缘,一是如何修止。以上讲述了断止逆缘。不能成就止的最大障碍是什么?就是内心散乱。因为不能正确认识五欲六尘,心就会攀缘、追逐、无法安住。寂天菩萨通过种种比喻和分析,引导我们以智慧观察尘劳,尤其是对亲友和邪念,这是容易引发散乱的两种原因。只有去除散乱,心才能稳定地安住于正念。本论所说的正念,重点是如何生起并安住菩提心。

  在断止逆缘之后,接着讲述如何修止,即如何修习菩提心,共99个偈颂。我们学过《道次第》,其中有两种菩提心修法,一是金洲大师所传的七支因果,从知母、念恩、报恩,到修慈、修悲、修增上意乐,最终发起菩提心,是关于发心的方法论。二是寂天菩萨所传的自他相换法,就来自《入行论》,重点在于解决我执。

  不论声闻乘还是菩萨道的修行,核心都是解决我执。从声闻乘修行来说,如果没有解决我执,就不能断烦恼,证解脱。因为我执是无明的基本表现形式,因为我执,所以才有烦恼、有生死、有轮回,只有去除我执,方能成就解脱。从菩萨道修行来说,我执是利益众生、成就慈悲的最大障碍。西方的自由、民主、平等建立在自我基础上,首先是认可自我,尊重自我,在这个前提下,再进一步认可他人,尊重他人。事实上,一个非常自我的人,是不可能平等看待众生,与他人真正和谐的。因为自我最大的特点,就是重要感、优越感、主宰欲,“我”是那个重中之重,一切都是围绕“我”展开。但要知道,没有平等心,就不可能圆满大悲心,所以无我是生起平等心、大悲心的根本。自他相换,正是通过利他来弱化并瓦解我执。

  《入行论》中,自他相换的修行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通过思维,获得自他平等的认知。我们觉得自己重要,其实是一种感觉,是生命的蒙昧状态,是无明、非理性的体现。所以寂天菩萨引导我们,以智慧认识到自他双方是平等的,由此对治自我的重要感、优越感、主宰欲。第二部分是关于自他相换的修行,就是视他为己,以对待自己的心对待他人。我们对自己总是充满关爱,格外在乎,现在要把这份爱己的心,转化为爱一切众生。此外,我们总觉得他人和自己没关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由冷漠而忽略对方,不当作一回事,现在要把这样的心用来对待自己,不再纵容凡夫习气。

三、如何修止

(一)略说

  关于自他相换,寂天菩萨在论中有着详细、深刻的辨析。首先以1个偈颂简述修止的重要性。因为改变认知是发起菩提心的前提,也是“静虑品”的关键所在。

  89.远离诸尘缘,思彼具功德,尽息诸分别,观修菩提心。

  “远离诸尘缘,思彼具功德。”前面,寂天菩萨引导我们以智慧看待亲友、财富、男女等外境,认识到五欲六尘的过患,不再贪著它、追逐它、攀缘它。因为很多烦恼都来自贪著,当我们认识到这些过患,以及远离尘缘的功德,就要作出智慧的抉择,包括环境的远离,也包括内心的超越。因为对在家众来说,很难彻底远离环境,重点是学会以智慧看待人生,不再贪著,不被诱惑,而能将心安住于法。

  “尽息诸分别,观修菩提心。”这些思考可以使我们彻底平息对五欲六尘的虚妄分别。凡夫总是想着名,想着利,想着地位,想着情感,想着家庭,把所有精力用于攀缘和追逐,结果给自己带来种种烦恼。通过智慧分析看清其本质,可以平息妄想。因为我们已经知道,所贪著的这一切是轮回之因,只会给自己带来痛苦,必须看破、放下、超越,才能全力投入,观修菩提心。

  这种思考需要善巧方便,不是随便想想就能解决问题的。诸佛菩萨、祖师大德以究竟的智慧,在充分认识生命真相和心灵世界的基础上,为我们指出生起菩提心的方法。我们首先要掌握方法,然后反复训练,让菩提心未生令生起,已生令增长。

(二)广说

  其次是广说,广泛阐述如何发起并修习菩提心的方法,由等观自他和自他相换两部分组成。也就是说,先要在思想上解决自他隔阂,真切认识到自他无二无别,然后才谈得上相换。

  1.等观自他修习法

  (1)等观自他之心理依据

  90.首当勤观修,自他本平等。避苦求乐同,护他如护己。
  91.手足肢虽众,护如身则同。众生苦乐殊,求乐与我同。

  这2个偈颂讲述等观自他的心理依据。等观自他就是平等看待自己和他人。这种认知非常重要,是解决我执的关键。因为我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即自我的重要感、优越感、主宰欲。自我到底是什么?从佛教角度说,我们认定的自我只是一种感觉、设定和概念,其实是不存在的。这种感觉怎么变得越来越真实,越来越有力量?是因为生活中不断强化自我的重要感、优越感和主宰欲。首先是重要感,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觉得我最重要;其次是优越感,通过攀比觉得我比他人优越,自我感觉良好;第三是主宰欲,要支配他人,让他人听从于我。自他平等的思考,就是弱化自我的重要感、优越感、主宰欲,认识到我和他人是完全一样的。我重要,别人也重要;我优越,别人也优越。既然是完全平等的,自然没有谁可以主宰谁。这种认知是生起同情心、同理心、慈悲心的重要基础。

  “首当勤观修,自他本平等。”修自他等观,必须精进、努力地观修。这是一种正思维,一种理性审视,以智慧引导我们认清,自己和他人本来是平等的。古代社会等级森严,比如印度的四种姓,把人分为高低贵贱的不同等级。现代社会强调民主,倡导平等,但多半是从种族、肤色、职业、地位等外在现象而言,并没有消除内心的不平等,也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任何一个身份,当他有了某种特殊优势时,立刻会体现出不平等来。

  佛法所说的平等,一是从众生都有佛性、都能成佛的角度而言。不仅人和人是平等的,人和动物也是平等的;不仅众生之间是平等的,佛和众生也是平等的,没有任何高低之分。这才是究竟、彻底的平等。二是业力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是随业受生的。这种平等并不否定现象的差异,因为每个生命在无尽轮回中积累了不同业力,会有习性、福报等种种差别,但这只是因果的显现,从由因感果的规律来说是完全平等的。在《入行论》中,又是怎么看待平等的呢?

  “避苦求乐同。”生命虽然千差万别,但有着共同的特点——都会尽力避开痛苦,追求快乐。蚂蚁会这么做,人也会这么做。人类五千年文明,无非是为了避苦求乐,包括我们学佛,也是为了解脱痛苦,追求涅槃之乐、解脱之乐。佛法核心的四谛法门,就是苦和苦的止息,同样是在避苦求乐。这是一切有情共同的本能。

  “护他如护己。”一般人觉得“我最重要”,往往只想到自我的感觉,忽略他人的需要。寂天菩萨告诉我们,要以同理心关注社会大众乃至一切众生的需要。我要避苦求乐,众生也要避苦求乐,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有了同理心之后,才会进一步生起同情心,想着如何帮助他们获得快乐,解除痛苦。就像慈悲,慈是与乐,众生需要快乐,就给予他们快乐;悲是拔苦,众生想要解除痛苦,就帮助他们解除痛苦。只在乎自己的感觉,我执会随之增加;体会到众生的需要时,我执才会因此弱化。

  儒家也讲到同理心和同情心,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还有孟子讲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都是由同理、同情到心生悲悯。我们内心本来就有悲悯的潜质,只是程度不足。如何使这一心行增长广大?寂天菩萨告诉我们,要从同理心开始,感受众生和你一样重要,有一样的需求和愿望。有了这样的认识,就能对他们的苦乐感同身受,由此生起同理心和同情心,像爱护自己那样爱护他人。因为我不愿被伤害,所以也希望别人不被伤害;因为我希望快乐,所以也希望众生拥有快乐。这种心行是成就慈悲的关键,是可以训练的。

  “手足肢虽众,护如身则同。”有人会觉得:众生无量无边,需求都不一样,我怎么才能爱护他们,帮助他们,满足他们的愿望?好像不可能面面俱到。寂天菩萨告诉我们:就像身体由手、脚、眼睛、耳朵、鼻子等各个器官组成,但我们会把这些都当作我的一部分来爱护,而不会说,这是手,这是脚,我只爱护手而不爱护脚,只爱护眼睛而不爱护耳朵。

  “众生苦乐殊,求乐与我同。”众生虽然千差万别,但共同的愿望是追求快乐,摆脱痛苦,这一点是相同的。只要抓住这个根本,复杂的问题就会变得简单。当然要满足每个人的欲望并不容易,比如有人要发财,有人要当官,有人要爱情,有人要家庭,有人要添置种种物品,你未必有能力帮助他们一一解决。但得到这些是不是就能令人究竟解决痛苦?其实不然。因为升官发财有升官发财的因果,幸福快乐有幸福快乐的因果,本身并没有交集。有人很擅长经营财富、追求权力,但过得并不幸福。而那些圣者们虽然一无所有,却自在安乐。这种安乐是世间幸福无法相比的,因为他们内心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时时充满宁静和法喜。所以幸福的关键在于内心,我们要从这个根本来解决问题。

  总之,众生的欲望千差万别,但核心目标和我们是一致的,那就是离苦得乐。我们能掌握离苦得乐的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同样可以用这种方法帮助芸芸众生。当他们带着这样的智慧指导人生,无论做什么,都能幸福快乐。

  (2)等观自他之思维方式

  等观自他是生起同理心和同情心的基础。那么,如何才能获得这样的智慧认知?寂天菩萨首先通过2个偈颂,破除不应该等观自他的说法。

  第一,破不应等观自他之说

  92.虽吾所受苦,不伤他人身,此苦亦当除,执我难忍故。
  93.如是他诸苦,虽不临吾身,彼苦仍应除,执我难忍故。

  为什么要破斥不应等观的思维方式?因为凡夫无始以来的串习就是以自我为中心,觉得我最重要,凭什么他人和我一样重要?而且我和他人本身就是不同的个体,我的痛苦和他人了不相干,他人的痛苦同样与我无关,怎么可能是平等一体的?现在寂天菩萨提出自他平等的认知,势必要破除凡夫固有的不平等的认知。

  “虽吾所受苦,不伤他人身,此苦亦当除,执我难忍故。”我们感受到的痛苦,有些和身体有关,但更多的和心理有关,和我执有关,包括生病的痛苦、烦恼的痛苦、外境带来的痛苦等。这些苦是我感受到的,不至于伤害他人,但我们会尽力解除。因为我们执著自身为我,就难以忍受自己遭受的痛苦。

  “如是他诸苦,虽不临吾身。”他人感受到的痛苦,比如生病、心情不好或事业受挫,看起来好像和我无关,没有落在我身上,那该怎么看待呢?很多时候,凡是与己有关的事,哪怕再小我们都觉得很重要;凡是与己无关的事,哪怕再大我们都觉得不重要。这是凡夫的常规心理,代表无始以来的串习。因为我和非我的设定,就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对立、隔阂甚至冲突,并从个人我执扩大到团体我执,扩大到家庭之间、企业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宗教之间。无始以来,我们一直在熏习我和非我的分别,反复强化这种认知,使我们只管自己,对与我无关的一切,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彼苦仍应除,执我难忍故。”寂天菩萨提出了另一个思维角度:虽然他人的苦不会转移到我身上,不会直接让我受到伤害,但我们也应该帮他解除痛苦。为什么呢?关键在于——执我难忍故。如果有一天你能视他如己,虽然这个痛苦不在你身上,一样会感同身受。就像我们把国家和民族当作我的一部分时,这个国家和民族发生的所有问题,都会让我们产生牵挂。

  我最近接受了“全球公民意识”专题片的采访,讲到在全球化的时代,人类需要建立全球公民意识,不能只顾自己,或是停留在自己的民族和国家。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同体共生的观念,到了今天,整个世界已经唇齿相依,你的每个举动都可能影响整个世界。比如我们发一条微博,全世界的人马上有机会看到。这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所以要把全人类当作我的一部分,和我是一体的,任何人受到伤害,都能感同身受。这就涉及一个重要问题:我和他没有绝对真实的存在,也没有绝对的界限。

  什么是我?什么是非我?现实生活中,很多非我的东西会以各种方式和我产生关系。比如结交了新朋友,这人原来和你毫无交集,现在变成了你的朋友。随着思想境界的提高,你关爱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把国家、地球和自己视为一体。也有的时候,同一个家庭中的父母、夫妻、兄弟姐妹,会因为利益等冲突产生对立,划清界限。你原来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一部分,现在却夫妻离婚、兄弟反目、父子恩断义绝,这种现象也很普遍。可见,我和他的关系会随时改变,彼此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只是假名安立而已。

  认清这个道理,是破除狭隘我执、扫除自他对立、生起同体大悲之心的关键。一个总想着“我、我、我”的人,烦恼会特别重。如果我们能视他为己,把所有众生当作我的一部分,就像我的手、我的脚、我的眼耳鼻舌身,对众生的慈悲就是自然而然的,想都不用想。所以说,把他人当作自己的一部分,看得和自己一样重要,是自他平等的重要认知。如果不能视他如己,永远都执著狭隘的自身为我,只会给生命带来无尽的烦恼。以上2个偈颂从两方面提醒我们:一是认识到我和他没有绝对界限,二是修习视他如己。

  第二,成立应等观自他之理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到同理心和同情心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和他是假名安立的,破除不应等观的思维。接着进一步成立应等观自他之理,通过破除我执,把众生看作和自己同等重要,成就同体大悲之心。

  ·广说

  94.我应除他苦,他苦如自苦。我当利乐他,有情如吾身。
  95.自与他双方,求乐既相同,自他何差殊,何故求独乐?
  96.自与他双方,恶苦既相同,自他何差殊,何故唯自护?
  97.谓彼不伤吾,故不护他苦。后苦不害今,何故汝防护?
  98.若谓当受苦,此诚邪思维!亡者他体故,生者亦复然。
  99.若谓自身苦,应由自防护,足苦非手苦,何故手护足?
  100.若谓此非理,执我故如此,执自他非理,唯当极力断。
  101.心续与身聚,假名如军鬘,本无受苦者,谁复除彼苦?

  “我应除他苦,他苦如自苦。”菩萨行者的基本愿望,是帮助一切众生解除痛苦,并以此作为自己尽未来际的使命。这种愿望需要以自他等观的认知为前提,就是把他人的痛苦,看作和自己的痛苦一样重要。

  “我当利乐他,有情如吾身。”认识自他是平等且一体的,他的苦就是我的苦,不仅要为其除苦,还要发心利乐众生。因为众生和我一样,都想避苦求乐,在这一点上,彼此无二无别。所以我们要打开心量,切实体会众生的痛苦和需求,从关爱自己转向爱他利他,真正生起同体大悲之心。

  “自与他双方,求乐既相同。”这还是对自他平等的思考。我们和一切众生有共同的愿望,就是追求快乐和幸福。既然这个愿望是相同的,就不应该把自己和众生对立起来,也不该只顾自己追求快乐而不管众生。

  “自他何差殊,何故求独乐?”自和他都想追求快乐,这一点本来没有差别。只是因为狭隘的我执,我们一直觉得自己最重要,久而久之,自己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他人则变得越来越不重要。现在寂天菩萨引导我们放下我执,关注众生,认识众生的重要,体会众生的需要,甚至把众生看得比自己重要。不断训练的话,真的会把众生放到前面。就像很多父母有了孩子之后,会把孩子看得比自己更重要。为什么能这样?这种认知也是逐步培养的。当我们把众生和自己视为一体,解决众生的问题时,也就解决了自己的问题,而且是究竟的解决。所以我们不应该追求独乐,眼中只有自己。

  “自与他双方,恶苦既相同,自他何差殊,何故唯自护?”这个偈颂的原理和上一颂相同。我们和众生在求乐和避苦的本能上完全相同,没有任何差别,为什么只爱护自己,不在乎众生呢?

  要知道,在乎自己会增长我执,带来种种烦恼;在乎众生,体会众生的苦乐,可以发展慈悲,成就佛菩萨的生命品质。佛菩萨正是看到其中利弊,告诉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和他的关系,通过体会众生的痛苦,以及他们想要解除痛苦的愿望,把原来放在自己身上的心,扩大到一切众生,把众生看作和自己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这是通过同理心来生起同情和慈悲。接着几个颂进一步说明无我的道理,建立究竟的自他平等。

  “谓彼不伤吾,故不护他苦。”从凡夫的常识来说,自己和他人同等重要是不成立的。我们之所以爱护自己,是因为对自己的身心痛苦有切身感受,且备受困扰。但他人的痛苦和我有什么关系?他的身体不健康、心情不快乐,是他的问题,和我没关系,也伤害不到我,所以我只要管好自己就行。事实是这样吗?这里需要解决的,是究竟什么代表我,什么代表他?我们所说的“我”,通常指当下的色受想行识五蕴。色是身体的物质部分,此外是感受、想法、思维、情感等精神部分。既然我的五蕴和他人的五蕴不同,那就没必要爱护他人,为他人解除痛苦。

  “后苦不害今,何故汝防护?”针对这个问题,寂天菩萨指出的思路是:从自身来说,未来的苦果也影响不到现在。比如明天会生病,或是未来会衰老,其实对现在并没有什么影响。为什么我们会加以防护,不使现在这个五蕴做的事,令未来的五蕴受苦?既然二者不是同一个东西,我们为什么要为未来负责?所谓“我”,必须是恒常、不变、不依赖条件的存在,从现在贯穿到未来。这样的自我并不存在。既然我只是因缘假相,不是固定不变的,那么我和他就没有绝对的界限,将自己和他人对立起来更是毫无道理。

  “若谓当受苦,此诚邪思维!亡者他体故,生者亦复然。”如果说,是因为担心未来受苦,所以现在加以防护。这其实是错误的想法,现在的我怎么会受未来的苦?从生命发展来看,未来和现在的五蕴并非一体。组成色身的材料时时都在变化,心念更是念念无常,当下的五蕴迁流至日后的五蕴时,已不是同一个东西。说远一点,今生死去的人,和未来投生的生命体,更不是同一个五蕴。我们今生为人,来生可能是牛马猪羊,色身不同,心智有别。既然都有差别,为什么我们在乎自己的后苦,却不在乎他苦?

  “若谓自身苦,应由自防护。足苦非手苦,何故手护足?”寂天菩萨又举了一个例子。如果你认为自己的苦应该由自己防护,那么脚所受的苦和手并没有关系,为什么手会去保护脚?当脚受伤时,手一定会为它疗伤,为它减轻痛苦?如果“应由自防护”的话,肚子饿的时候,嘴巴不应该帮它吃饭。因为嘴巴是嘴巴,胃是胃,都是独立的零件,为什么要互相帮助?

  当然在凡夫的常识中,觉得色身是一个整体,其中有固定不变的“我”,所以我的足苦和手苦是一体的。在此之外,我就是我,他就是他,有着绝对的界限。这种自性见正是一切烦恼、生死、轮回的源头。寂天菩萨所破的恰恰是这一点。如果执著自身痛苦该由自己防护,可究竟什么代表你?手代表你,脚代表你,还是心脏代表你?事实上,身体就像一台由四肢和五脏六腑组成的机器,每个零件都可以更换。既然可以更换,自然不能作为代表。但这些都不能代表“我”的话,由此组成的整体就能代表“我”吗?离开这些条件,离开手,离开脚,离开心脏,“我”又是什么呢?事实上,“我”只是条件的假相,由五蕴和合而成,其中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本身就不能成立所谓的“我”。既然“我”不能成立,也就没有作为对立面的“他”。

  “若谓此非理,执我故如此。”前面通过现在和未来五蕴的关系、手和脚的关系,说明生命体只是一大堆条件的和合,把它当作“我”,是由我执作为连结的。我执隐含着恒常的观念,因为自性见,我们会觉得五蕴中有真实不变的“我”,从现在贯穿到未来。其实这是根本无明所建立的俱生我执,这种执著使“我”成为绝对的存在,同时也使我和他有绝对的界限——我不是他,他不是我;我很重要,他不重要;我只要管自己,他的死活和我无关。这是凡夫心的常规认知,给生命带来无尽的痛苦和烦恼。

  “执自他非理,唯当极力断。”但这种认知经不起理性的审视,所以寂天菩萨告诉我们:执著自和他为独立存在是不合理的,要努力断除我见,消除自他之间的界限。

  “心续与身聚,假名如军鬘。”心续,是前后生的相续。生命就像河流,从无尽的过去延续到无尽的未来,这种延续的关键就是心念,是由心念的延续外化为生命的延续。身聚就是色受想行识五蕴的聚集,由此形成现在的生命体。不管心续还是身聚,都是因缘假相,是假名安立的。就像军队和珠串那样,军队由士兵和军官构成,离开士兵和军官,军队是什么?珠串由珠子和线构成,离开珠子和线,珠串是什么?

  “本无受苦者,谁复除彼苦?”生命体也是同样,离开五蕴,“我”是什么?人是什么?在这些因缘中,找不到绝对的、独立不变的“我”在受苦,自然也没有谁在解除痛苦。刚才讲到,不可将五蕴的任何一个要素称为“我”,也不可以离开五蕴去找所谓的“我”。我们是在一堆因缘假相上安立“我”的概念,执著于此,形成“我”的感觉。离开自我的概念和感觉,并没有真实的我,没有所谓的受苦者,哪里还有谁在解除痛苦呢?

  认识无我,是建立自他平等的关键。只要还有“我”,就必然有界限,有对立,自他就不可能真正平等。在这一部分,寂天菩萨透过同理心、视他为己、无我三个层次,层层引导,帮助我们获得自他平等的认知。这种认知是生起大悲心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