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利益受损包含两点,一是世间荣誉受损,一是修善受到阻碍。如何才能接纳伤害,不起嗔心?很多时候,取决于伤害你的是什么人。如果是你喜欢的人,或是无冤无仇的人,即使对你做出一点伤害行为,你可能也不会太计较。但如果是你的冤家敌人,哪怕只有一点伤害,都会激起你巨大的仇恨。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仇恨是累积的。当你对某人积怨已久,伤害很容易被放大,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草。可见,是否起嗔未必在于事情本身,更在于我们怎么看待。正因为如此,以智慧和慈悲重新看待怨敌,是帮助我们学习接纳的关键所在。

  “思敌极难得”共有三点,一是“敌是修忍因”,因为有怨敌,我们才能成就忍辱的修行;二是“生佛皆平等”,从修行意义上说,众生和佛陀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三是“敬重报佛恩”,尊重众生、慈悲众生、利益众生,是对佛陀最好的报答。前面已经讲到两点,以下是第三点。

  ·敬众报佛恩

  119.无伪众生亲,诸佛唯利生。除令有情喜,何足报佛恩?
  120.利生方足报,舍身入狱佛,故我虽受害,亦当行众善。
  121.诸佛为有情,尚且不惜身。愚痴骄慢我,何不侍众生?
  122.众乐佛欢喜,众苦佛伤悲;悦众佛愉悦,犯众亦伤佛。
  123.遍身着火者,与欲乐不生。若伤诸有情,云何悦诸佛?
  124.因昔害众生,令佛伤心怀。众罪我今悔,祈佛尽宽恕!
  125.为令如来喜,止害利世间,任他践吾顶,宁死悦世主。
  126.大悲诸佛尊,视众犹如己。生佛既同体,何不敬众生?

  作为佛教徒,我们从佛法受益了,就会想着怎样报答佛恩。因为佛陀引导我们走出迷惑,走向觉醒,立足于生命长河来看,没什么比这更大的恩德,是怎么报答都不为过的。那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让诸佛欢喜呢?从世俗常情想到的,无非是把大殿修好、把佛像装金、多准备供品等,这也是很多佛教徒乐于为之的。但寂天菩萨告诉我们,真正的报答佛恩、让诸佛欢喜,应该尊重众生、慈悲众生、利益众生。因为佛陀就是为利益众生成佛的,我们这么做,才是行佛所行,是诸佛最愿意看到的。既然如此,自然不能嗔恨众生。寂天菩萨为我们化解嗔心的思维角度太多了,真是八万四千法,方便有多门。

  “无伪众生亲。”佛陀具有同体大悲,对众生的亲近是真切的,没有任何虚假的成分,完全把众生和自己视为一体。就像手和脚是一体的,脚痒了,手就会帮忙挠,不会考虑脚和手有没有关系,到底要不要挠;或是脚对我不好,我不理它。无论你的脚怎么不听使唤,当它痒的时候,你想都不用想就挠了。这就是同体,牵一发而动全身。而同体大悲则是把无量众生都和自己视为一体,没有任何分别。所以当众生遭受痛苦时,佛菩萨会无条件地给予帮助。

  “诸佛唯利生。”诸佛唯一的使命,就是利益众生。发菩提心有两个面向,一是成就无上菩提,二是利益一切众生。佛陀已成就无上菩提,剩下的唯有一件事——尽未来际地利益众生,让他们离苦得乐,走向解脱。

  “除令有情喜,何足报佛恩?”我们希望报答佛恩,就要向佛菩萨学习,真诚地接纳众生,令众生安乐。即使被众生伤害,也不能生起嗔心,更不能因此伤害对方。而要像佛菩萨那样,无条件地慈悲他。除此以外,我们用什么来报答佛陀的无量恩德?当然这种帮助必须是有智慧的。前面说过,快乐有健康和不健康之分。我们要给予众生健康的快乐,而不是满足他们的贪嗔痴,那对生命成长是有害无益的。作为佛弟子,佛陀的教法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利益和安乐。我们报答佛恩,也要让众生从佛法中得到利益和安乐。

  “利生方足报,舍身入狱佛。”每个众生都是佛陀所悲悯的。为了度化众生,佛陀化身千百亿,“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哪怕进入地狱也在所不惜。只有以佛陀为榜样,全心全意地利益众生,令众生欢喜,才是行佛所行,才能报答佛陀为救度众生舍生忘死的恩德。佛陀以利益众生为尽未来际的事业,找到这个工作,就再也不会失业了。因为众生尽虚空遍法界,无量无边,我们这一生,乃至尽未来际,追随佛陀做好这份工作就行了。现在的人常常换工作,干什么都觉得没意义,没价值。我们发菩提心,只要找一次工作,一劳永逸。而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可以成就无量的智慧和福德,还有什么比这更高的回报吗?

  “故我虽受害,亦当行众善。”当我们想到佛菩萨宏伟的目标、高尚的精神、伟大的人格、神圣的使命,就要生起见贤思齐之心。即使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受到一点伤害,也要安然接纳,想到众生是无明的,做这些也是身不由己。就像孩子因为不懂事做了错事,父母会心怀慈爱,而不是和孩子斤斤计较。菩萨行者对众生也是如此,看到众生对自己的伤害是来自无明,来自嗔恨,来自不能自主,计较是不解决问题的,从而以包容心接纳他们,以慈悲心帮助他们。这种心理需要不断串习,不断提醒自己:这是我的使命,是我应该做的。久而久之,慈悲心就会在不断重复中得到强化,成为心灵主导。不论他人怎么伤害,你都能以慈悲心去感化他,以德报怨,那就真的战无不胜了,所谓仁者无敌。

  “诸佛为有情,尚且不惜身。”学佛并不只是求保佑,求平安,求个人利益,而要以佛陀为榜样,像佛菩萨那样发愿并行持。佛经记载,诸佛菩萨在因地舍身求法,为利益众生抛头颅洒热血。乃至成佛之后,依然处处以众生为重。近年来,西园寺在佛教纪念日举办相关讲座,就是为了引导大众认识、效仿并践行佛菩萨的精神。比如佛诞的主题是“走近佛陀,认识佛法”,观音圣诞的讲座是“向观音菩萨学习”。我们纪念佛菩萨,关键是了解佛菩萨为什么伟大?他们的生命品质是什么?进而传承并传递这种精神,让慈悲大爱遍满人间。这才是最好的纪念。而不是处处想着自己,只是祈求菩萨保佑自己升官发财,根本不了解佛菩萨的精神是什么。这种风气需要扭转。

  “愚痴骄慢我,何不侍众生?”佛菩萨如此伟大,智慧、慈悲、功德都已究竟圆满,还在忘我地为众生服务,何况我这样愚痴骄慢的凡夫,或初发心菩萨,还需要不断集资净障,怎么能不好好地尊重众生,服务众生?如果不这么做的话,学佛又在学什么呢?

  “众乐佛欢喜,众苦佛伤悲。”这里所说的乐,是健康而没有副作用的安乐。我们给众生带去这样的安乐,带去现前利益和究竟利益,佛陀就会举身微笑,为之欢喜。反之,如果我们给众生带去伤害,让众生在痛苦、烦恼、斗争中互相折磨,佛陀就会感到悲伤。可能有人会说,佛陀不是证悟空性了吗?还有欢喜和悲伤吗?须知,佛陀的欢喜和悲伤是出于慈悲,是建立在空性基础上,是看到众生苦乐之后的映现,是不粘著的。不会像众生那样,欢喜往往来自贪心,而悲伤则与烦恼心所有关,也不会像众生那样陷入其中,无法自拔。所以我们要分清楚,不要以为佛陀也和我们一样有喜怒哀乐,或是像木头一样没有反应,那都错了。

  “悦众佛愉悦,犯众亦伤佛。”我们给众生带去利益安乐,诸佛就会为之欢喜。因为佛菩萨心中只有众生,只希望众生离苦得乐,当我们利益众生,就是在行佛所行。反之,如果我们出于贪嗔痴而伤害众生,佛陀就会感到难过,等于在伤害诸佛。《行愿品》也告诉我们:“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佛菩萨是无我利他的,是以尽未来际利益众生为使命,我们希望报答佛恩,最应该做的就是利益众生。其实在世间法中也是如此。比如有人把整个生命投入有意义的事业,你参与其中,就是对他最好的支持。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他一定欢喜雀跃,备受鼓舞。反过来说,如果你不认同、不参与他的事业,即使给他些好处,说些恭维他的话,对方也是不以为然的。同样,我们要让诸佛欢喜,就应该做佛菩萨所做的事。

  “遍身着火者,与欲乐不生。”就像一个人全身着了火,这时让他去享受欲乐,不管让他吃美味的食物,听美妙的音乐,还是享受男女、声色之乐,他根本不可能感到快乐。因为在巨大的痛苦下,那一点欲乐是微不足道的。

  “若伤诸有情,云何悦诸佛?”寂天菩萨以此说明:如果我们生起嗔心,伤害众生,就是伤害了佛菩萨。即使给佛菩萨再多的供养,他们也不会欢喜。因为佛菩萨和众生是一体的,把众生的利益和安乐看得高于一切,所以在行菩萨道的过程中,没有任何理由让众生受到伤害,也没理由为了利益部分众生,让另一部分众生作出牺牲。因为每个生命都需要尊重,当你发心为众生奉献一切时,只能自己作出牺牲。总之,我们想要报答佛恩,让诸佛欢喜,不能做出丝毫伤害众生的行为。

  “因昔害众生,令佛伤心怀。”在无尽轮回中,我们因为贪嗔痴,曾做过许多伤害众生的事,包括自我伤害和互相伤害。佛菩萨看到众生深陷在无明烦恼中,生生世世都给自己和众生制造痛苦,彼此折磨。这种伤害让诸佛伤心难过。

  “众罪我今悔,祈佛尽宽恕!”我们现在修学佛法,认识到往昔的错误,对伤害众生的行为生起悔过之心,真诚祈求佛陀宽恕我们的无明。同时提醒自己:从今往后,再也不能伤害众生。我们虽然要忏悔,但也不必纠结于此,让罪过成为强大的心理负担,反而会影响修行。

  “为令如来喜,止害利世间。”为了让诸佛欢喜,报答佛恩,实践菩提心的誓言,我们要停止对众生的伤害,同时积极地利益众生。这就必须止息嗔心,才能真正达到止害、利他的效果。只要还有嗔心,我们就不可能不伤害众生,不伤害自己。

  “任他践吾顶,宁死悦世主。”不论众生怎么对待我,哪怕把脚踩到我头上,伤害我,侮辱我,我宁死也不生起嗔心。这样做的目的,既是为了报答佛恩,向佛菩萨学习,让佛菩萨欢喜,也是为了战胜贪嗔痴,践行菩萨道,成就佛菩萨那样伟大的生命品质。

  “大悲诸佛尊,视众犹如己。”诸佛具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把众生和自己视为一体,因为是一体的,所以诸佛对众生的帮助没有任何附加条件,也没有任何你、我、他的分别。

  “生佛既同体,何不敬众生?”既然众生和佛是一体的,在佛性上是没有分别的,我们为什么不恭敬众生呢?事实上,恭敬众生就是恭敬供养诸佛。

  这一部分是从报佛恩的角度说明,只有接纳、尊重、利益众生,才能令佛菩萨欢喜。这么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取悦佛菩萨,而是通过克服贪嗔痴来修习忍辱,成就六度,圆满菩萨道的修行。

  “安忍品”讲述安忍的修行,重点探讨嗔的因及如何对治嗔因,由此成就忍辱。以上,寂天菩萨用了大量篇幅,针对我们容易产生嗔恨的境界,讲述了安受苦忍、谛察法忍、耐怨害忍。告诉我们,不论自己的信仰、利益受到损害,还是冤家得到荣誉等对境,都容易让我们生起嗔恨。寂天菩萨对此展开一系列的深入分析,帮助我们化解嗔恨,进而转化为生起智慧和慈悲的因。

(五)念忍功德

  最后是念忍功德,通过总说、喻明、结示三个方面,继续引导我们认识嗔恨的过患,安忍的功德,共8个偈颂。

  1.总说

  127.悦众令佛喜,能成自利益,能除世间苦,故应常安忍。

  首先是总的说明,忍辱能令诸佛欢喜,给自己带来安宁,给世间带来安乐,避免嗔恨带来的冲突、伤害、毁灭和痛苦。

  “悦众令佛喜,能成自利益。”悦众就是让佛陀欢喜。怎样才能令诸佛欢喜?相关内容前面已作了广泛说明:一是不能嗔恨和伤害众生,二是要给众生带去安乐和利益。这才是报答佛恩的最佳方式,同时还能增长慈悲和智慧,成就自身利益。

  “能除世间苦,故应常安忍。”忍辱能消除世间一切痛苦,包括自己的身心痛苦,所以我们应该常行安忍。因为嗔心具有很强的破坏性,不仅能毁灭自己的功德善根,还会毁灭世界。当嗔心从个人蔓延到大众,累积至一定程度,甚至会引发战争。为了维护自身利益,鱼死网破,两败俱伤。人类现在拥有的核武器足以毁灭地球几十次,一旦失控,结局难以想象。反之,只要不陷入嗔恨,任何事都可以通过理性交流来寻找解决办法。

  2.喻明

  128.譬如大王臣,虽伤众多人,谋深虑远者,力堪不报复。
  129.因敌力非单,王势即彼援。故敌力虽弱,不应轻忽彼。
  130.悲佛与狱卒,吾敌众依怙,故如民侍君,普令有情喜。
  131.暴君纵生嗔,不能令堕狱。然犯诸有情,定遭地狱害。
  132.如是王虽喜,不能令成佛。然悦诸众生,终成无上觉。
  其次,以比喻说明嗔心的危害。

  “譬如大王臣,虽伤众多人,谋深虑远者,力堪不报复。”就像国王手下的大臣,用权势伤害了很多人。但他正被国王器重,如果和他产生冲突,就是与国王为敌。基于这个考虑,有深谋远虑的人就会权衡利弊,即使有能力也不会去报复。

  “因敌力非单,王势即彼援。故敌力虽弱,不应轻忽彼。”因为对方不是一个人,而是有国王支持。报复他的话,国王就是他的强硬后盾,可能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同样,虽然伤害仇敌看似力量微弱,我们也不能轻视。寂天菩萨用这个比喻说明什么道理呢?我们看下一个颂。

  “悲佛与狱卒,吾敌众依怙。”那些伤害我们的众生,也不是势单力薄的一个人,而是有后援的。上至慈悲的佛陀,下至地狱的狱卒,都是众生的后援团,力量强大。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三世诸佛把众生视为自己的儿女,当你伤害众生,就是让诸佛伤心难过。不仅如此,当你带着嗔心伤害众生,就会造作恶业,造作地狱之因。一旦堕落,就被面目狰狞的狱卒所折磨。所以当我们想伤害众生时,要想到慈悲的佛陀,想到地狱的苦报,决不能任性而为。

  “故如民侍君,普令有情喜。”看清众生的后援,知道众生的势力,我们应该像臣民侍奉君主一样,随顺众生,给众生带去利益安乐,令众生感到欢喜。

  接着再用2个偈颂说明,如何对待众生,以及对自身的重要性。因为这些行为会招感果报,以嗔恨心对待众生,是在造作地狱之因;以慈悲心对待众生,是在成就自身的修行和福德。

  “暴君纵生嗔,不能令堕狱。然犯诸有情,定遭地狱害。”即使我们遇到暴戾的君主,不论他的权力有多大,或是对我们生起多少嗔心,也不能使我们堕落地狱。但如果你用嗔心伤害有情,一定会招感地狱苦果,遭受由此带来的伤害。

  “如是王虽喜,不能令成佛。然悦诸众生,终成无上觉。”同样的道理,即使国王再喜欢我们,想要奖赏我们,也没能力让我们成佛。但如果你随顺众生,让众生欢喜,这种善业会成为修行资粮,将自己导向无上正等正觉。

  简单地说,嗔恨心及由此造作的恶业就像导弹一样,可以在我们未来投胎时把识推向地狱;慈悲心及由此造作的善业也像导弹一样,可以把投胎的识推向天道。所以,下地狱或生天都不是外人能够决定的。除了自己,哪怕权力再大的转轮圣王,甚至诸佛菩萨,都不能主宰我们的命运。其他宗教认为上帝是万能的,让你下地狱你就下地狱,让你升天堂你就升天堂。但从佛法角度看,并没有万能的上帝,众生的命运走向取决于自身业力,而业力取决于身口意的行为。这是佛教和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

  3.结示

  133.云何犹不见,取悦有情果:来生成正觉,今世享荣耀。
  134.生生修忍得:貌美无病障、誉雅命久长、乐等转轮王。

  在“安忍品”的最后,寂天菩萨总结了忍辱成就的功德类别。生起嗔心和修习忍辱代表了两种选择,一是让我们造作恶业,未来将招感三恶道苦果;一是让我们践行菩萨道,未来将导向无上佛果。看清这两个面向,我们究竟选择嗔心还是选择安忍?

  “云何犹不见,取悦有情果。”有人说,为什么我看不到修习忍辱、令众生安乐的果报呢?凡夫都是趋利避害的,如果看到其中利益,自然就会做出正确选择了。我们看寂天菩萨怎么说。

  “来生成正觉,今世享荣耀。”忍辱是六度之一,是菩萨道修行的重要项目。它所包含的究竟利益,可以让我们在未来成就佛果,成就无上正等正觉。除此以外,忍辱还可以使我们在今生享受荣耀,得到眼前利益,包括福报、进步、成就。如果对他人包容接纳,可以让我们内心安定,人际关系和谐,成就种种事业。俗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如果一个人没有忍耐的心量、接纳的能力,就会和世界充满对立,结果什么事都做不好,所以成大事者往往很有忍耐力。修行也是同样,对闻思、禅修带来的身体疲劳,对利他过程中遭遇的无理取闹和不公正现象,如果不能忍耐,不能以慈悲宽容之心对待,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而且这种忍耐不是一时的,而是要尽未来际地长期坚持。所以说,不论世间的事业,还是出世间的修行,都离不开忍辱。

  “生生修忍得。”最后一个偈颂是偏向现实利益,对凡夫来说,可能现实利益更有吸引力。寂天菩萨告诉我们,如果生生世世修习忍辱,即使看不到深层的究竟利益,眼前利益还是容易看到的,主要有五点。

  “貌美无病障。”忍辱的第一个好处是可以美容,不需要涂脂抹粉,也不需要伤筋动骨,就能让人相貌端庄。世间美容的成本很高,但只能带来表面的美,而修习忍辱可以改变内在气质。生活中,一个喜欢生气、嫉妒、仇恨的人,即使长得再漂亮,也是无法长期相处的。因为他的内心不断散发烦恼,很快会让外在美减分,甚至被彻底破坏。反之,当一个人内心包容、祥和、慈悲,就能由内而外地发生改变,使他的形象和蔼可亲,大家都喜欢和他在一起。忍辱的第二个好处是让我们身体健康。生气是很容易伤身的,如果一个人调柔忍辱,不发脾气,就不会给身体带来额外的伤害,减少疾病的困扰。

  “誉雅命久长。”忍辱的第三个好处是有好名声。一个忍辱、宽容、慈悲的人,就会得到大家的拥戴、认同和支持,给自己带来良好的名誉。雅誉并不单纯是外在的名声,也体现了一个人内在的良好心态和高尚人格。忍辱的第四个好处是寿命长久,不被外在逆境摧毁。《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气死周瑜的故事就说明,如果心量不够,不能忍辱,就会害了自己。反之,善于忍辱者面对任何境界都能安然接纳,将逆境化之于无形。

  “乐等转轮王。”忍辱的第五个好处,是让自己拥有转轮王一样的福报,享有无穷无尽的快乐。

  “安忍品”很有现实意义。有道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会遇到种种逆境,包括人际关系带来的违缘。如何面对这些问题?逃避是于事无补的,对立更会使问题变本加厉,只有以智慧来解决。这就必须有安忍的修养,遇到问题时才不会本能抗拒,甚至思维短路,发癫发狂。用心理学的话说,就是具备接纳的能力。当你不能接纳时,只有一种心态,就是嗔恨;只有一种解决方式,就是对立。必须接纳之后,才能进一步用智慧去观察,用慈悲去包容,然后用八万四千法门去解决。

  从世间生活来说,忍辱可以使我们保持平和、超然的心态,对发生的任何事宠辱不惊。从菩萨道修行来说,忍辱可以使我们克服嗔心,更好地止恶行善,利益众生。否则的话,学习时心累;打坐时想睡;在道场住着,遇到不愉快就跑了;有人给个对境,既不能忍也不愿慈悲。那还修些什么呢?

  《入行论》非常殊胜。我不只是给你们讲,自己也学得很认真,每天都在和寂天菩萨对话,不断揣摩寂天菩萨是怎么想的,这样才能把其中的精神开显出来。这部论典和我们以往所学的经论不太一样,很有现实意义,对修行原理的阐述很接地气,而且实操性很强。如果我们理解并接受的话,确实可以在面对问题时用起来。所以大家要熟读本论,最好背下来,这样才能随时思维,随时运用。古人的学习方式就是背诵,现代人喜欢耍小聪明,东学西看,不肯下功夫。其实光听一遍是不够的。按三级修学的学习方式,学每一课内容,最少是听三遍,用功的甚至听十几遍。反复闻思,才能理解其中深意,直到把法义真正变成自己的观念,发自内心地接受,以此替代原有的世俗观念。观念改变了,才能在生活中运用,真正以佛法智慧改变生命。这是我发现的非常重要的学习经验。如果仅仅听一听,似懂非懂地就过去了;再听一课,又似懂非懂地过去了。虽然听的内容很多,但内心留下的很少。

  此外,还要养成课后讨论的习惯。本周学了什么内容,自己是怎么理解的,有哪些心得,哪些疑问,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交流互鉴。讨论是整理思路的过程,也是训练表达能力的机会。经常通过讨论来锻炼,以后走上讲坛就可以侃侃而谈。否则的话,哪怕学再长时间,看到人多还是紧张怯场,不知该说些什么好。现在佛学院的教学中就缺乏这种训练,虽然学的课程很多,但没有和大众分享的习惯。三级修学的实践证明,讨论是非常实用的学习方式,可以及时纠正理解上的偏差,同时激发学习兴趣,促使自己进一步闻思。学习深入了,又会使讨论更全面。真正学出热情,受益的还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