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3.消除因我所受害而生之嗔
前面所说的安受苦忍、谛察法忍和耐怨害忍,是关于如何接纳因为“我”受到伤害而引发的嗔心。第三个问题,是如何接纳因为“我所”受到的伤害,即和我有关的东西受损而引发的嗔心。相关内容,寂天菩萨从“谛察法忍、思忍利益”两个角度阐述,共12个偈颂。
(1)谛察法忍
64.于佛塔像法,诽诋损毁者,吾亦不应嗔,因佛远诸害。
65.于害上师尊,及伤亲友者,思彼皆缘生,知已应止嗔。
66.情与无情二,俱害诸有情,云何唯嗔人?故我应忍害。
67.或由愚损人,或因痴还嗔,此中孰无过?孰为有过者?
68.因何昔造业,于今受他害?一切既依业,凭何嗔于彼?
69.如是体解已,以慈互善待。故吾当一心,勤行诸福善。
这部分首先是说,当我们的信仰受到伤害时,如何避免使自己陷入嗔心。对虔诚的宗教徒来说,信仰是最为神圣的,比财富、地位甚至生命更重要。所以当信仰被攻击、玷污、毁灭时,人们出于对信仰的维护,很容易生起嗔心,引发冲突和流血事件。在东西方历史上,都曾因为宗教问题导致战争,如古代的十字军东征,现代的巴以冲突、印度教和锡克教的冲突等。所以寂天菩萨引导我们从佛法的高度,从缘起的实相,来看待信仰遭到攻击的现象。而不是从凡夫心的角度看,那就会生起嗔心;也不是从人我是非的角度看,那就会引发冲突。
“于佛塔像法,诽诋损毁者。”佛法在世间的流传仰赖住持三宝,如佛像、佛塔、三藏十二部典籍等。当这些对象受到诋毁、损坏时,我们很容易生起嗔心。包括在日常交流中,有人攻击我们的信仰,也会引起强烈的抵触。这种反感、嗔恨和抵触,带有一份强烈的我执。我执有很多表现方式,建立在个人,就是我执;建立在团体,属于团体我执。当我们把这个标签贴到信仰上时,就会出现关于信仰的我执。
宗教之间所以会产生冲突,就和信仰的我执有关。当我们的信仰受到攻击时,如果带着嗔心回应,一定介入了我执。那是不是说,有人诋毁佛教时,我们就无动于衷、不作回应呢?其实不然。因为接纳不等于认同,更不等于默许。我们之所以接纳,是因为看到对方产生这些诋毁,和长期所受的教育有关,和他的邪知邪见有关。他并不知道,自己这么做正在造下严重的谤法恶业。在理解、同情的前提下,我们再本着慈悲心,心平气和地与他交流,让他知道佛法智慧究竟是怎么回事。这种沟通没有任何嗔恨的成分,而是摆事实,讲道理。只要带着嗔恨,就不是交流而是交战了。
“吾亦不应嗔,因佛远诸害。”寂天菩萨从佛法的高度指出:我们不应该嗔恨,因为三宝是众生伤害不了的。佛的真身是法身,不是色身。虽然色身可以被伤害,但伤害只是一种因缘假相。而佛陀的真身是任何人伤害不了的,所以我们不要担心。法的实相,也是任何人伤害不了的。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们毁谤三宝就没有罪过。住持三宝是佛法流传世间的象征和载体,所以毁谤三宝是非常严重的恶业。当我们看到有人毁谤、攻击三宝时,首先要理解他的愚痴,原谅他们的无明,然后加以阻止,给予智慧化导,但不是陷入嗔恨和对立。就像十年浩劫中,人们毁庙的毁庙,毁佛像的毁佛像,那就只能接纳现实,并尽己所能地设法保护。因为对立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只能使自己痛苦,于对方也没有帮助。
我所的对象很多,包括我们拥有、与己有关的一切,如财富、地位、家庭、亲戚、朋友等。我们不仅自己受到伤害时会生起嗔心,和自己相关的一切受到伤害,比如家人朋友被打骂了,或是财富被人骗走了,同样会生起嗔心。寂天菩萨之所以举信仰为例,因为对于佛教徒,尤其是菩萨道行者来说,信仰是最崇高的,在内心具有神圣的地位,是不容侵犯的。所以信仰受到诋毁,属于最严重的伤害。如果能接纳这种伤害,其他就不在话下了。
“于害上师尊,及伤亲友者。”善知识是我们追随的师长,会给无量众生带来利益。当有人伤害我们的老师、和尚、阿阇黎,或是亲朋好友,我们应该怎么面对?首先还是要接纳,而不是听到诋毁就生起嗔心,和对方争执。接纳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让自己落入嗔心。在这个前提下,学会用智慧面对问题。比如我们有条件阻止时,就应该解释并加以阻止。《瑜伽菩萨戒》说,菩萨遭人毁谤时,如果“不护不雪”,不去澄清问题,也是犯菩萨戒的。因为这种毁谤可能来自误解,你不去交流,对方就会在误解中不断造口业,也有你的一份责任。你明明知道真相,却不把事情说清楚,是不慈悲的表现。所以当我们有机会化解时,要心平气和地沟通。这不是出于情绪的冲突,而是出于慈悲的辩析。接纳不等于认同,而是在接受事实后,以慈悲对待,以智慧化解。
“思彼皆缘生,知已应止嗔。”面对诋毁和伤害,我们要想到,这一切都是因缘所生,其中有往昔业力的作用。而且对方正处于烦恼的状态,他的内心被贪嗔痴所控制,是不能自主的。真正伤害我们的,其实是对方的贪心、嗔恨和愚痴。通过这些分析,我们知道真相是怎么回事,就应该止息嗔心。
“情与无情二,俱害诸有情。”在伤害我们的对象中,包括有情和无情。比如我们遇到台风、地震、洪水,是来自无情的伤害,属于天灾。而来自有情的伤害中,往往也包括有情和无情的结合,比如有人拿枪或棍棒打你,就是二者的共同伤害,都是缘生的。
“云何唯嗔人?故我应忍害。”既然如此,寂天菩萨就问:为什么我们生气时,往往只嗔恨这个人,不去嗔恨无情?因为在一般人的概念中,有情是可以自主的,所以他伤害我是故意的,就会产生对立的心态。而无情是无心的,不能自主,你生气是毫无意义的,没办法惩罚它,或是对它怎样。其实从佛法的角度看,不论有情还是无情,都是缘生的,不能自主的。既然有情和无情都是如此,我们凭什么要嗔恨有情?了解个中原理后,我们对来自有情的伤害也不能生起嗔心,而应该接纳、忍辱。
“或由愚损人,或因痴还嗔。”在一般人来看,你打我,我就打你;你骂我,我一定骂你。这是凡夫的常态,觉得这些回应是理所当然的,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寂天菩萨以缘起的智慧,看到的是什么呢?两个人,一方因为无明愚痴,做出损害他人的行为;被伤害的另一方,也是在无明愚痴的状态下生起嗔心,加以反击。然后双方再以嗔心回应,这样你来我往,嗔心引发嗔心,冲突就会在碰撞过程中不断升级。
“此中孰无过?孰为有过者?”在无明烦恼的运作过程中,哪一方没有过失呢?损害他人的一方固然有过失,被害的一方不能理智对待,而是生起嗔心,以嗔报嗔,同样有过失。因为冲突双方都被无明和嗔心控制了,不能说谁就没有问题。从另一个角度看,双方都会成为受害者。在无尽轮回中,这种冤冤相报会延续一生又一生。只要嗔心没解决,对立就会无休止地延续下去。生活中可以看到,即使在父子、兄弟等血缘至亲中,也会因为彼此伤害,互不相让,导致双方老死不相往来。此外,有些种族之间世代为仇,彼此都陷入巨大的嗔恨,并使仇恨不断延续下去。这种情况下,只要有一方放下嗔恨,冲突就会停止。
“因何昔造业,于今受他害?”业是身口意三业的行为,包括起心动念。即使不说话,也可以用表情、眼神来表现不满和仇恨,效果是一样的。所有这些嗔恨、敌视的态度,从心念到语言、行为,都构成业的积累,就会在轮回中冤冤相报。我们今天受到他人的伤害,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对立和仇视,都有它的因缘因果,是往昔造作的恶业所致。比如我们内心有仇恨的因,曾经用对立、仇视、轻蔑的心态看某个人,对方想起你不怀好意的眼神,内心也会生起嗔恨。进一步,可能会想到“某人总和我过不去”,并开始搜集素材,想起“他在什么事上对不起我,在什么事上为难过我”。当他内心有了相应素材,下次看到你的时候也会展现出敌意。这种敌意会加重你们之间的不和,并使不和在相互敌视的过程中不断升温,最后引发冲突。战争的原理也是同样,只是冲突的升级和扩大化。
“一切既依业,凭何嗔于彼?”既然一切都是业造成的,要怪谁?只能怪这个业。既然业是我们自己造作的,凭什么嗔恨他人?所以对他人的伤害,我们应该无条件地接纳,以此化除嗔恨,不让心陷入对立。佛教中,业的概念很重要。佛教不认为有什么神在主宰命运,而是各自所造的业在主导。也就是说,行为决定了我们是什么,并决定了生命的未来是什么,所谓“业决定一切”。
“如是体解已,以慈互善待。”真正认识到缘起因果的原理之后,看到众生深陷烦恼,都是无明惑业的受害者,是轮回中的苦恼人,我们就要以慈悲心互相善待。慈是与乐,悲是拔苦,就是给予对方快乐,帮助他们走出痛苦。因为嗔心只能引发嗔心,慈悲才能化解嗔恨,所谓慈悲没有敌人。
“故吾当一心,勤行诸福善。”所以我们应该一心修习福善,面对外来的一切怨害,都要具足安忍,不让心陷入仇恨,而是接纳一切现实。包括来自外界的伤害,以及修行中面临的种种痛苦逆境。接纳之后努力止息恶行,修习善法,利益众生。这是菩萨道修行的三个重点。“安忍品”所说的以接纳化解嗔心,属于止恶的范围。进而还要积极地修善并利他,这将在以下的“精进品”讲到。佛教中,勤的概念就是精进,要精进不懈地修习善法。
(2)思忍利益
70.譬如屋着火,燃及他屋时,理当速移弃,助火蔓延草。
71.如是心所贪,能助嗔火蔓。虑火烧德屋,应疾厌弃彼。
72.如彼待杀者,断手获解脱。若以修行苦,离狱岂非善?
73.于今些微苦,若我不能忍,何不除嗔恚,地狱众苦因?
74.为欲曾千返,堕狱受烧烤。然于自他利,今犹未成办。
75.安忍苦不剧,复能成大利。为除众生害,欣然受此苦。
这一部分首先说到怎样摆脱嗔心,然后进一步说明安忍的利益。
“譬如屋着火,燃及他屋时,理当速移弃,助火蔓延草。”就像房屋着了火,很可能会烧成一片,蔓延到其他房屋。在这种情况下,要迅速清理助燃的草料,构筑隔离带,阻止火势继续蔓延。寂天菩萨用这个比喻来说明贪和嗔的关系,非常贴切。什么是“助火蔓延草”?其实就是贪著。因为嗔心和贪著有关,是贪而不得造成的。
“如是心所贪,能助嗔火蔓。”对我和我所的贪著,会助长嗔心蔓延。凡是我或我的东西受到伤害,我们就会产生对立,引发嗔心。我们会对身体、想法、身份、名誉生起深深的贪著,这是我执;同时对和我相关的,比如我的财富、地位、家人、朋友、信仰生起深深的贪著,这是我所执。一旦有了我执和我所执的设定,就会有非我,并与此形成对立。我们的设定越多,对立就越多,内心就越狭隘;反之,设定越少,对立就越少,内心就越宽广。
“虑火烧德屋,应疾厌弃彼。”如果我们不希望嗔火毁坏功德林,就要快快舍弃贪著。因为嗔恨是建立在贪心的基础上,有贪著就会有对立,有对立就会有嗔心。贪著的对象越多,程度越深,引发的嗔恨会越强烈。反之,贪著的对象越少,引发嗔恨的机会也越少。所以消除嗔心,必须从解除贪著入手,从解除我执和我所执入手。这并不容易,只有真正证悟空性,才能彻底放弃对我和我所的贪著,像虚空般接纳一切。那样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起嗔恨。
“如彼待杀者,断手获解脱。”厌弃贪著的决心要多大?寂天菩萨举例说,就像有人被绑,而且即将被杀,现在他有了逃脱机会,但怎么都解不开绳子,唯一的办法是有人把他的手砍掉。作为将被杀者,他是否愿意把自己的手砍掉?要命还是要手?我想在这种时刻,他还是会选择要命,为了活下去,宁愿忍痛把手砍了。
“若以修行苦,离狱岂非善?”同样的道理,虽然我们在修行中承受了一点痛苦,但这将使自己免堕恶道,最终解除轮回,免受更大的痛苦,太划得来了!如果我们不愿承受现前这点苦,就会面临轮回的无尽折磨,甚至堕落恶道,长劫受难。既然现在有机会选择,究竟选择什么?我们需要看清其中原理,作出正确评估。
“于今些微苦,若我不能忍,何不除嗔恚,地狱众苦因?”如果我们现在对生活、修行中的一点小小痛苦都不能忍受,未来堕落地狱受苦的话,怎么受得了呢?所以寂天菩萨告诫我们:既然不能忍受痛苦,现在就应该赶快消除嗔恨。因为嗔心会造下地狱之因,只有从因上解决,才能彻底消除一切痛苦。
“为欲曾千返,堕狱受烧烤。”在无尽轮回中,我们曾千万次往来于地狱,遭受无量痛苦。当然不只是地狱,还包括三恶道。即使有幸生而为人,也要承受身心的种种痛苦。我们受这些苦,多半只是为了给贪嗔痴打工,结果造下无量恶业,却没有丝毫正向价值。如果我们不能以智慧审视这些果报,所有痛苦根本就是白受。
“然于自他利,今犹未成办。”虽然受了那么多苦,但对自己和他人的利益,对现前和究竟的利益,都没有任何帮助。现前利益就是修习善行,得到人天乐报;究竟利益就是解脱轮回,成就无上菩提。我们所受的苦并没有给自己和众生带来帮助,更不能导向解脱和觉醒,是没什么价值的。
“安忍苦不剧,复能成大利。”我们现在修习安忍,以智慧接纳逆境,如果认识到位的话,其实不会有多少痛苦。当然没有智慧的话,就会对逆境生起极大嗔心,再要忍辱就不容易了。通过忍辱的修行,既能成办自己的利益,也能成办他人的利益。因为忍辱可以对治嗔恨,让我们接纳众生,更好地修习善法,饶益有情,给未来生命带来无上利益。
“为除众生害,欣然受此苦。”众生在轮回中饱受苦难,我们发菩提心,发愿帮助他们解除痛苦,引导他们走出迷惑,走向觉醒。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所以要心甘情愿地接纳忍辱带来的轻微痛苦。
在以上偈颂中,寂天菩萨通过对比,让我们看到忍辱的利益,同时也看到不忍的过患。如果不能忍辱,心就会进入嗔恨状态,造下地狱之因,而忍辱能解除嗔恨,避免堕落,同时为自己和众生成办无量利益。在无尽轮回中,我们吃了那么多苦头,可什么价值都没有。现在为修习忍辱吃一点小小的苦,却能给自己和众生带来无尽利益,何乐而不为?
4.消除因敌获善而生之嗔
当我们发现怨敌得到荣誉、快乐、利益时,很容易心生嫉妒,这也是嗔心的表现方式。在这部分内容中,寂天菩萨引导我们从“应喜敌受赞、应喜敌获乐、应喜敌获利”三个方面思维,以智慧接纳对境,不仅消除嫉妒,还能生起深深的随喜之心,随喜怨敌受到称赞、获得快乐和利益。其中的关键,是以智慧转变认识。我们之所以嫉妒怨敌得到利乐,正是愚痴和不良情绪作祟,这就必须从观念开始改变。相关内容共11个偈颂。
(1)应喜敌受赞
76.人赞敌有德,若获欢喜乐。意汝何不赞,令汝自欢喜?
77.如是所生乐,唯乐无性罪,诸佛皆称许,复是摄他法。
第一,应该随喜怨敌受到赞叹。
“人赞敌有德,若获欢喜乐。意汝何不赞,令汝自欢喜?”我们看到自己认为的冤家敌人有功德,受到他人赞叹。不管称赞还是被称赞的人,彼此都很欢喜。寂天菩萨通过这种现象劝告我们:当你看到这些,为什么不同样称赞他?那样他欢喜,你也欢喜。反之,如果你陷入嫉妒,不论对方是否知道,你的内心必定是不欢喜的。可见,随喜能自利利他,而嫉妒则自损损他。为什么我们不让自己欢喜也让他人欢喜,反而让自己痛苦也让他人痛苦?后者显然是愚蠢的选择。即使对方是所谓的怨敌,是我们不喜欢的人,同样要学会随喜,这对自他双方都有好处。
“如是所生乐,唯乐无性罪,诸佛皆称许。”性罪,即杀盗淫妄。世间很多快乐来自贪嗔痴,甚至来自杀盗淫妄,是不道德、不清净的快乐。而随喜所带来的,是良善、健康、纯粹的快乐,没有任何副作用,是诸佛菩萨认可并称赞的快乐。在《入行论》中,寂天菩萨引用了七支供的随喜功德,这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之一,也是佛陀提倡的修行,可以让我们拥有开放的胸怀和接纳能力,引发自身的良好德行。
“复是摄他法。”随喜可以让心开放,接纳、摄受并引导更多众生,让他们有机会走入佛门,走向觉醒。学会随喜,可以打破自己和他人的对立。当他人得到我们认同时,也会认同我们;当他人被我们接纳时,也会接纳我们。虽然这不是绝对的,但至少你认同他人,是他人认同你的前提;你接纳他人,是他人接纳你的前提。所以说随喜是摄他法。
(2)应喜敌获乐
78.谓他获乐故,然汝厌彼乐,则应不予酬,此坏现后乐。
79.他赞吾德时,吾亦欲他乐。他赞敌功德,何故我不乐?
第二,我们应该随喜自己的怨敌或不喜欢的人获得快乐。快乐有健康和不健康两种,贪嗔之心得到满足时,也是一种“快乐”。就像《笑傲江湖》中的林平之,日夜被仇恨折磨着,为报仇无所不用其极。当他终于得偿所愿时,也会带来巨大的狂喜,但那是扭曲、癫狂、充满副作用的,而且会冤冤相报,没有止境,最终给自他双方带来无尽的痛苦。
“谓他获乐故,然汝厌彼乐,则应不予酬,此坏现后乐。”如果不喜欢他人得到快乐,这种想法是很愚蠢的,只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伤害,完全没有理由,也没有任何好处。寂天菩萨举例说:就像你付钱让别人干活,也会让他得到快乐。如果你不喜欢他人得到快乐,就不应该付工钱,那还会有人为你工作吗?现在社会上确实有这样的人,拖欠工人报酬,这么做的结果就是破坏信誉,没人与你合作。这样的话,你的事就做不下去,而且对方会不断恨你,和你结成冤家。这和你不喜欢他人获得快乐一样,也会使你失去现在和未来的快乐。
“他赞吾德时,吾亦欲他乐。”寂天菩萨用对比的手法进一步说明:为什么我们应该随喜,不应该嫉妒。就像他人称赞我的功德,说我怎么了不起,我听了之后自然很高兴。因为欢喜,所以也希望对方好,这是常规的心理。
“他赞敌功德,何故我不乐?”如果他人称赞怨敌的功德,我为什么不开心呢?理由是什么?就因为我恨他,所以不希望他开心。但这种恨是没理由的,是愚痴的表现。因为嗔恨是让人痛苦的,那就变成我为他的开心而痛苦。如果他开心我也开心,就是通过他的开心让自己变得开心,不是很好吗?哪种做法更有智慧?但人就是这么没理性,看到他人开心反而不开心,甚至生起嗔心,还认为这么做理所当然,实在是无明之极。
以上,寂天菩萨通过各种途径告诫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接纳怨敌,随喜他们得到快乐和荣誉。
关于《入行论》的修学,希望大家认真对待。同学中有部分研究生,也有本科新生。开学时,大和尚希望我们成为法门龙象,这也是时代的需求。现在佛教界最缺的就是人才,包括弘法、教学、修行的人才。我觉得,出家人应该具备的素养和能力主要有六点:一是对三宝具足信心,二是培养僧格,三是建立正见,四是有禅修体证,这些是基本素养。最好还具备管理寺院和弘法的能力,这两点可以有所侧重。这样的话,精于禅修的人,将来可以领众修行;擅长管理的人,将来可以住持道场;具备弘法能力的人,将来可以弘化一方。但前提是养成僧格,具备僧人的威仪和素养。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化之所以没有力量,其实和自身素养有关,包括外在形象和内在气质。外在形象,即行住坐卧有没有具备出家威仪;内在气质,即内心是不是具备脱俗、寂静的特质。
我们在研究所的修学和生活,也要从这几方面培养。我曾讲过《沙弥律仪》,你们应该好好学习。戒律是帮助我们带着正念去生活、去选择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学会在生活中修行。如果没有这样的指导,我们往往活在贪嗔痴的串习中。当然前提是自觉,社会上很多人为了生存,每天打工甚至加班,压力重重。现在寺院给我们创造这么好的修学条件,如果我们吊儿郎当地,既对不起自己出家的初心,也对不起常住,对不起法师们的培养和教育。现在的佛学院受到社会教育的影响,有些人不论是学习的意乐、对自己的要求,还是对研究所的珍惜和感恩,都是不够的。上课时就那么听一听,课后也不再巩固,那会有多少受益呢?在佛学院学习,不能像在社会院校那样,要有一份感恩和尊师重道之心。佛法是一种传承,首先是在恭敬中产生的。《道次第》说,依止法是入道根本,对善知识生起恭敬和依止心,是我们走向解脱的重要基础。
几十年来,我对佛教教育已有深入的思考和实践,所以研究所应该有条件造就一批人才。目前我把较多的力气放在三级修学,已颇有成效。但我真正讲课,主要还是面向出家众。在家众的学习教材,主要是研究所的教学音像,包括《入行论》也是如此。希望大家珍惜这样的修学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