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第六品  安忍

  《入行论》是大乘佛法的重要典籍,以菩提心为核心,建构整个菩萨道的修行,充分彰显了大乘精神。前面介绍菩提心的利益及如何发菩提心等内容,发心之后,还要去除贪著和嗔恨。因为贪著属于障道法,会障碍解脱。而嗔不仅会障碍解脱,还有很强的破坏性,会对个人修行和社会大众造成伤害。在“护正知品”之后,寂天菩萨以100多个偈颂,详细阐明了安忍的修行,引导我们有效对治嗔心。

  安忍,就是通常说的忍辱。我觉得,《入行论》所用的“安忍”二字具有特殊意义。当我们说到忍辱时,总觉得有一种耻辱或逆境需要忍。也就是说,首先有辱的前提,然后再设法忍受。事实上,如果我们面对逆境时已进入嗔恨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再来修忍,委曲求全,是压抑而痛苦的,甚至会对身心造成伤害。寂天菩萨把忍辱称为安忍,安是安然、安心,忍是认可、接纳——即安然接纳某种逆境,而非强行硬忍。

  那么,如何在面对逆境时如如不动,不落入嗔恨?这是需要智慧的。“安忍品”中,寂天菩萨为我们提供了对治的智慧,引导我们找出不忍的原因,然后加以解除。不能忍的心理根源是什么?主要源于我执和我所执。我执,是把身体、想法等执以为我;我所执,是对拥有的财富、地位、家庭等深深贪著,执以为我所。有了贪著,就会对我和我所拥有的东西产生期待,希望我的地位怎样,我的财富怎样,我的家人怎样,我的身体怎样……如果不符合自我设定,比如家人不按你的方式行事,或是你贪著的身份、地位、名利受到他人阻挠,就会生起嗔恨心。这种嗔恨正是源于我执和我所执。另一方面,又会对不是我执和我所执的东西存在隔阂及疏离感。一旦它们和我执、我所执产生冲突,比如和你的利益、地位产生冲突,也会造成对立,引发嗔恨。

  当贪著对象不符合我们的要求或是受到冲击时,如何不起嗔恨?寂天菩萨告诉我们:世界是缘起的,有自身的存在规律,不可能永远符合你的需要。即使和你的贪著完全一致,不过是增加贪著而已,并没有什么好处。同时,每个生命都是缘起的存在,有各自的我执。当众多的我执相遇时,必然会产生种种对立和冲突。所以我们要培养接纳的能力,接纳各种不符合自我需求的现象。

  我在研究安忍品时发现,寂天菩萨最重要的引导,是培养接纳的智慧。当我们学会用智慧审视一切,接纳一切,才能跳出我执和我所执,像虚空那样包容万物,没有抵触,也没有冲突。一旦陷入我执和我所执,内心就会竖起一道墙。有了这道墙,接触外境时就会产生碰撞,不是贪心就是嗔心,进而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

  安忍品立足于嗔心的对治,来建立菩萨道修行。佛教所说的忍有三种,一是耐怨害忍,即来自冤家仇敌的伤害,包括身和心两方面;二是安受苦忍,即外境带来的种种痛苦,如严寒酷暑、工作劳累、修行辛苦、听课疲惫等,偏向生理的痛苦;三是谛察法忍,接纳佛法智慧中与自己原有观念不符的部分,以此观察外境,看清本质,发自内心地接纳,而不是陷入我执。

  此外,当信仰受到伤害时,我们会心生对立,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以包容心接纳,不进入对立的轨道?当冤家得到利益时,我们会心生嫉妒,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以欢喜心接纳,不进入嫉妒的轨道?当自身利益受到损害时,我们会感到愤怒,如何以平等心接纳,不进入愤怒的轨道?对于种种引发嗔心的境界,寂天菩萨通过智慧、善巧的分析,让我们心悦诚服地接纳,进而转化境界,使之成为修行的增上缘。

  本来我们是要生起嗔心和它对立的,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反而对这些境界心生感恩——因为这是在培养我们接纳逆境的能力,是在帮助而非损害我们。这种能力是止恶修善的重要前提。如果不能忍辱,不能吃苦耐劳,面对冤家伤害不能停止嗔恨,我们就无法止息不善心行。同样,我们在修习善法、利益众生的过程中,也会面对种种逆境,如果没有接纳的胸怀,就会困难重重。

  《入行论》中,六度的结构环环相扣。开始是布施,但如法的布施离不开持戒。如果不能持戒,你的财源可能会不如法。想要持好戒,必须有忍辱的能力,否则就会顺从自己的感觉,放纵欲望和嗔心,坏失戒行。而修习忍辱离不开精进,只有精进不懈,才能忍人所不能忍。精进要修得有力,持续稳固,离不开禅定。整个过程中,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保障和助缘。

  在菩萨道修行中,不论止恶、修善还是饶益有情,忍辱都极其重要。从本品的建构思路说,首先是帮助我们认识嗔心的过患,以及修忍有什么功德,通过思维改变观念。只有认清嗔心过患和忍辱功德,我们才会主动止息嗔心,接纳逆缘。接着,重点探讨修习安忍之法,包括嗔所产生的因及如何断除,并进一步忆念安忍功德。

一、思维嗔过及忍德

  关于嗔心的过患,论中说到两点,一是隐含的过患,二是现见的过患,共6个偈颂。嗔心是三毒之一,和贪、痴一起,组成凡夫人格的三大要素。凡夫因为无明,看不清自己的生命,看不清世界的真相,就会产生我执和我所执,贪著不舍。贪之不得就会生起嗔心,所以嗔恨离不开我执和我所执。

  关于嗔心,《百法明门论》的定义是:对于痛苦及带来痛苦的因产生嗔恚,能障碍无嗔。因为我们不愿接受痛苦,所以面对带来痛苦的境界时,就会心生嗔恨。伴随嗔恨的还有几种相关心理,比如当你面对他人攻击,或自身需求受到阻挠时,可能会耿耿于怀,产生热恼,不得安宁。有了恼乱心之后,我们还会想着伤害他人,由此发泄仇恨。此外,嫉妒也是嗔恨的表现。

(一)隐含之过患

  1.一嗔能摧毁,千劫所积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诸福善。
  2.罪恶莫过嗔,难行莫胜忍,故应以众理,努力修安忍。

  嗔心隐含的过患,就是它所招感的果报。因为有些果报未必在当下显现,而会在今后陆续成熟。

  “一嗔能摧毁,千劫所积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诸福善。”嗔的特点是破坏性很大,一念嗔心能摧毁长达千劫积累的福报,包括供养佛菩萨的功德,以及平时种种布施、行善的功德。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世间种种事业,放一把火就化为灰烬了;建设百千年的城市,一场战争就夷为平地。现在的核武器足以把地球毁灭几十次,一旦有谁真正动起来,破坏平衡,地球就完了。谁在毁灭人类文明?就是这一念嗔心。它不仅破坏外在世界,同样能摧毁内在善心,以及由此积聚的福报。因为我们的善心善行是建立在凡夫心的基础上,是有漏的。虽然积累了福报,却抵挡不住嗔心的破坏力。此外,嗔心还会使菩提心退失,使菩萨道修行受阻。

  那么,嗔心究竟能对外在世界、内在善根和福德毁灭到什么程度?一是取决于嗔恨的对象,比如是普通人还是佛菩萨;二是取决于嗔恨的程度,也就是你装的弹药有多少,炸药越多,爆破时的摧毁力就越大;三是生起嗔心后是否追悔,如果对此不以为然,反而幸灾乐祸,觉得自己做得很对,这念嗔心就会持续产生破坏力。能摧毁千劫所积善的,并不是一般的嗔心,而是有特定内涵的,比如对菩萨起嗔等。

  “罪恶莫过嗔,难行莫胜忍。”一旦陷入嗔心,修行积累的善根福德将被摧毁,还会伤及他人,带来难以挽回的过患。可见,能给我们造成最大危害的莫过于嗔。正因为嗔心威力巨大,所以没什么比安忍更难行的。之所以难,主要是从凡夫心的角度而言。凡夫都有强大的我执和贪著,当我执和贪著的对象受到冲击时,就会本能地抗拒,心生嗔恨。从人与人的冲突,到种族之间的冲突,莫不如此。因为不愿忍、不能忍,才有了“士可杀不可辱”的古训,看似有志气,其实不过是负气。

  “故应以众理,努力修安忍。”寂天菩萨告诉我们,面对逆境时,应该以种种教理说服自己,修习并培养安忍的能力。理由从哪里来?从佛法智慧中来,从发菩提心、行菩萨行来。论中,寂天菩萨立足于菩萨道的高度,让我们知道为什么要忍,怎么忍,从而接纳一切境界,使安忍不再是难事。

(二)现见之过患

  现见的过患,就是嗔心当下产生的结果,并使我们直接感受到的。论中,寂天菩萨从“令心离安乐、能坏亲友情、总结嗔过患”三个角度来说明。

  1.令心离安乐

  3.若心执灼嗔,意即不寂静,喜乐亦难生,烦躁不成眠。

  第一,嗔心能使我们的心远离欢喜,远离安乐。

  “若心执灼嗔,意即不寂静。”嗔恨生起时,内心的安宁会被打破,使我们进入躁动、混乱的状态。我想很多人有这样的经验,当心进入嗔恨状态时,就像一团火在熊熊燃烧。“火冒三丈”这个词,形象说明了嗔心的表现。

  “喜乐亦难生。”当嗔心生起,陷入嫉妒、仇恨时,内心是热恼而难以自持的,在这样的状态下,喜乐将难以生起。当心清明而安宁时,我们清楚地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然后理性地判断并选择。但人在仇恨中往往会失去理智,内心只剩下一个念头——报复,甚至为此不顾一切。因为仇恨的指向,就是通过伤害他人得到满足和快乐。但这种快乐是不健康的,有种种负面作用,会给自他双方带来伤害。

  “烦躁不成眠。”当人的内心被仇恨抓住时,心烦气躁,连觉都睡不好。这种情绪还会继续蔓延,使心长时间地被仇恨抓住,甚至长达一生。

  2.能坏亲友情

  4.纵人以利敬,恩施来依者,施主若易嗔,反遭彼弑害。
  5.嗔令亲友厌,虽施亦不依。

  第二,嗔心能破坏我们和亲人、朋友之间的感情。这些长时间建立的情谊,可能一次嗔心就毁灭了。

  “纵人以利敬,恩施来依者,施主若易嗔,反遭彼弑害。”社会上,有些老板给员工很多利益,父母也为养育儿女不辞辛劳,但如果这个老板或父母嗔心很重,爱发脾气,打骂对方,虽然付出了很多物质利益,对方也是不领情的,还会感到屈辱和伤害。本来你给他人很多好处,对方应该感恩戴德,现在却因为你嗔心炽盛,不仅难以让对方爱戴,甚至还可能激怒对方,被对方在盛怒下杀害。

  “嗔令亲友厌,虽施亦不依。”嗔心还会让亲朋好友讨厌你。一个嗔恨心重的人,即使给亲友很多好处,对方也不会喜欢你,不愿意依赖你、跟随你。这种例子生活中比比皆是。当你内心充满嗔恨时,很容易和他人产生隔阂、对立和冲突。很多人之所以家庭不幸福、人际关系不和谐,就是因为嗔心重,脾气大,不能慈悲待人,这样的人谁都不喜欢。所以说,嗔心会破坏良好的人际关系。

  以上从两个方面讲到嗔的过患,一是不利于内心的安宁,二是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

  3.总结嗔过患

  5.若心有嗔恚,安乐不久住。
  6.嗔敌能招致,如上诸苦患。

  接着,寂天菩萨为我们总结嗔心的过患。我们要给嗔心什么定位?通常我们会觉得——是“我”在嗔恨。如果看不清嗔恨和自己的关系,看不清嗔恨给生命带来的巨大危害,把嗔恨代表我的存在,内心就会认同这个嗔恨。因为认同,就会陷入嗔恨,被其主宰。这样的话,嗔恨就会寻找一切理由让自己变得更强大。事实上,嗔恨是生命中最大的敌人,是一种病毒,是需要对治并消灭的。只有去除嗔恨,才能内心安宁,其乐融融。

  “若心有嗔恚,安乐不久住。”如果内心有嗔恚,所有的安乐都会被破坏,不能久住。包括个人的快乐,也包括和谐人际关系带来的快乐。很多团体中互相争斗,不得安乐,根源就在于嗔心。

  “嗔敌能招致,如上诸苦患。”嗔恨能招感以上所说的种种痛苦,给生命带来巨大的危害,不仅破坏内心的安宁,也破坏人际关系的和谐。

(三)思维安忍功德

  6.精勤灭嗔者,享乐今后世。

  忍辱的修行包括两方面,一是对治嗔恨,二是修习安忍。接着我们来认识,修安忍到底有哪些功德利益。

  “精勤灭嗔者,享乐今后世。”安忍的功德建立在灭除嗔恨的基础上。一个努力灭除嗔恨的人,不仅可以带来今生的利益和安乐,同时会给尽未来际的生命带来利益和安乐。反之,嗔恨会给现在和未来带来无尽过患。轮回的痛苦是由贪嗔痴三个伙伴造成的,而嗔又在三毒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灭除嗔心,同样也灭除了嗔心带来的所有过患,给现在乃至未来的生命带来无尽安乐。

  总之,安忍的修行关键在于灭除嗔恨。六度中,布施的重点是对治贪心,忍辱的重点是对治嗔恨,智慧的重点是对治愚痴。持戒、精进、禅定,是同时帮助我们对治贪嗔痴。所以六度对治三毒时各有侧重。

二、修习安忍之法

  我们认识到嗔心给生命带来的过患,也认识到修忍的功德,接着就要了解——应该怎样修忍。这就需要知道,嗔的因是什么。在苦集灭道四谛法门中,集为苦之因,断集才能离苦。同样,只有找到嗔恨的根源,才能有的放矢地加以对治,从根本上解除嗔恨。如何断除嗔恨之因?《入行论》中,寂天菩萨是从“生嗔之因、劝息嗔因、除嗔方法、细究嗔因全力断”四点来说明。

(一)生嗔之因

  7.强行我不欲,或挠吾所欲,得此不乐食,嗔盛毁自他。

  首先以1个偈颂,总说嗔恨的生起之因。

  “强行我不欲。”欲是指我们的需求和执著,比如我要干的事、我要吃的东西。如果别人让你去干不想干的,吃你不想吃的,我们会本能地生起嗔心。包括生活中的很多事,比如堵车、生病等,只要是被迫的,都让人难以忍受,不愿接纳。但世界是缘起的,不是自己可以说了算的,所以我们经常会面对这些“不欲”的境界。

  “或挠吾所欲。”还有一种情况正相反,你想干什么,想吃什么,想得到什么,但这些欲望被人阻止了。这样的时候,我们也会心生嗔恨。嗔产生的因,大体是这两类——被迫接受不想要的,却得不到想要的。

  “得此不乐食,嗔盛毁自他。”我们面对自己不喜欢的食物,不想要的境界,或是被人伤害,就会生起嗔心。进一步,还会为这个嗔心寻找素材。当你不断这样想的时候,嗔心会日益强大,不仅伤害自己,同时伤害他人。

  嗔心是一种毁灭性的力量,可以毁灭自己和他人。不少人仇恨达到极致时,往往想着和对方同归于尽,觉得这样才痛快。这种所谓的痛快其实是不健康的,是嗔心得到释放后的“满足”。他为了毁灭别人,不惜毁灭自己,真是非常恐怖。

  关于嗔心生起之因,这里只是简单地提出两种情况,下面还有详细分析,包括如何解除嗔恨之因,如何把它转化为修行的增上缘,以此成就智慧,圆满慈悲。认识就像密码,只要调整到位,就能转变境界,使之起到完全不同的作用。所有嗔或不嗔的因,都不是绝对的,而是来自我们的设定。你用错误思维,会觉得这是逆境,是敌人;用如理思维,会觉得这是修行对境,并没有所谓的敌人。所以说,需要在认识上有所改变。

(二)劝息嗔因

  8.故应尽断除,嗔敌诸粮食;此敌唯害我,更无他余事。

  接着,寂天菩萨引导我们端正认识,在观念上彻底改变,以此断除嗔恨之因。每种心都是缘起的,当因改变之后,嗔心自然不再生起。

  “故应尽断除,嗔敌诸粮食。”认识到嗔心的过患,我们就应该努力断除嗔恨产生的因。这个因是什么?或者说,嗔的粮食是什么?其实还是我执、我所执形成的错误思维。这种思维是以维护自我的需求和利益为中心,以维护自我的重要性和优越感为中心。如果内心停留在这样的认识,凡是影响自我需求、利益或重要性、优越感的对境,都会引发嗔恨,成为嗔心的粮食。

  “此敌唯害我,更无他余事。”嗔心可以毁坏我们的善根和修行,破坏和谐的人际关系。除了对自己造成伤害,没有任何一点好处。所以寂天菩萨一再提醒我们,要认识到嗔心的过患,明确嗔心和自己的关系,毫不客气地断除它。

(三)除嗔方法

  关于断除嗔心的方法,下面还有详细且完整的内容,这2个偈颂只是提供思考的角度,让我们不要陷入嗔心。

  9.遭遇任何事,莫挠欢喜心。忧恼不济事,反失诸善行。
  10.若事尚可为,云何不欢喜?若已不济事,忧恼有何益?

  首先,遭遇任何事情都不应该不欢喜。

  “遭遇任何事,莫挠欢喜心。”生活中会遇到各种逆境,包括工作、健康、人际关系等方方面面,也包括修行中的种种逆缘和障碍。在这个无常的世间,很多事都和我们的期待不吻合。换言之,世界并不是根据我们的需要而存在。不必说世界,就是自己的身体和心态,我们也做不了主。人们都希望自己生在富裕家庭,漂亮聪明,身体健康,这些愿望能不能达成?未必。因为世界是缘起的,各种现象都是遵循因缘因果的规律而存在。了解这点之后,不论遇到什么对境,都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忧恼不济事,反失诸善行。”寂天菩萨告诉我们,遭遇任何事,如果自己在那里忧愁,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反而是没智慧的表现。真正的智者不会忧愁,而是勇敢面对,用智慧解决问题。如果一味陷入忧恼,怨天尤人,很多该做的事反而没心思、没能力去做了。因为你的心被忧恼抓住,甚至没有勇气去面对。

  这就必须成为智者,才能看清世间的因缘因果;成为勇者,才有力量战胜逆境。在我们的心灵舞台,各种心理此起彼伏,乐观和欢喜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能不能让自己24小时处于这一状态?能不能在面对任何境界时处于这一状态?其实是不容易做到的。

  对于一般人来说,面对不同境界时,会引发相应的心理。比如你遇到好事或听到赞叹,可能会很欢喜,生起满足感。反之,遇到坏事或听到批评,立刻就会不欢喜,不满足。我们每天被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风吹动,心随境转,念念无常。可能刚才还很开心,突然家里发生什么事,或事业遇到什么挫折,马上变得忧心忡忡。此外,有些人长期被焦虑、忧愁、仇恨所主宰,总是看问题的阴暗面;有些人长期安住在慈悲、欢喜的状态,看什么都很阳光。这些也和认知方式有很大关系。

  所以我们要培养积极、乐观、欢喜的心态,让这些心理形成强大的力量。这就需要长期串习,经常乐观地面对一切,久而久之,才会形成正向心态,出现任何困难时,都勇于面对,善巧处理。我们怎么看世界,拥有什么心态,都可以通过训练培养起来。接着,寂天菩萨进一步告诉我们,为什么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不让忧愁主宰心灵。

  “若事尚可为,云何不欢喜?若已不济事,忧恼有何益?”这个偈颂很有意思。当问题出现时,如果我们可以通过智慧解决,为什么要不欢喜呢?如果问题太大,再努力也没办法解决,忧恼有什么用呢?既然悲伤和忧愁徒劳无益,那我们何必陷入不良情绪?所以在面对问题时,我们要学会用智慧去接纳,去面对,去处理。

  以上2个偈颂为我们总结了遇事应有的态度,那就是积极乐观地面对一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