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在三聚净戒中摄善法戒的部分,寂天菩萨根据观身无我、观身不净、观身无常等传统修行项目,告诉我们如何认识身体的价值。使我们了解到,身体存在的真正价值,就是利用它修习善法,利益众生,成就佛果。只有这样,身体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才不辜负人身的意义。如果仅仅为了生存,为了享乐,那我们得到人身,其实和阿猫阿狗没有本质的不同。关于这一问题的思考,有助于我们破除我执,避免把自己变成身体的奴隶。接着说明如何修习善法。首先告诉我们应该如何修随喜,接着阐述随喜的意义。
“一切行为喜。”对于他人的一切善行,我们要深深随喜。《行愿品》关于随喜的修行,是上至十方诸佛,下至六道一切众生,对他们的所有善行,哪怕微尘那么大的善行,我们都要真诚随喜。随喜可以帮助我们打开心量,消除和众生的疏离感、隔阂感,通过这种良性互动和众生建立善缘,更好地接纳众生,利益众生。同时也能弱化我执,减少自我保护。我们不随喜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和自我保护有关。因为我们始终要保持自我的优越感,所以看到他人的成功和成就,就会表现得不以为然,甚至说几句风凉话,以此显示自己高人一等——不管你怎么了不起,我还是比你更行。所以说,不愿承认他人的优越、他人的善行,其实是自我的把戏,潜意识中就要显示自己比他人优秀。当我们对他人的善心善行由衷地欢喜,就意味着是在弱化甚至放下我执形成的优越感,自己的善心也能得到增长。
“此喜价难沽。”寂天菩萨告诉我们,随喜的价值难以估量。从修行角度而言,随喜能使我们迅速积累资粮。因为一切功德都源自心,当你真诚随喜他人的善行,就能得到与对方同样的功德。如果这念随喜之心平等、广大、清净、圆满,由此招感的功德还可能超过对方。
“故当依他德,安享随喜乐。”所以我们应该通过他人的善行,享受随喜的快乐。这就必须生起真正的菩提心,生起爱护他人超过自己的心。就像父母看到儿女取得成绩,比自己得到什么好处还高兴。菩萨的利他心也是同样,看到他人修习善法,成就善行,会由衷欢喜。在三级修学中,大家看到彼此学佛的进步,生命的成长,互相赞叹,也会从这种随喜中感到欢喜。如果我们不懂得随喜,看到他人进步就可能心生嫉妒。本来他人做了好事,或是超过你,和你并没有关系,但如果我们太在乎自我的重要感、优越感,就会觉得“我”受到挑战,不希望他人比自己优秀,不希望他人超过自己,结果“堕入嫉妒苦”。同样的外境,带来的心行和生命成长完全不同,可见随喜的重要性。
“如是今无损。”我们随喜他人善行,是不会有什么损失的。因为随喜是一种善心,一种开放的心,只会给自己带来欢喜,并不需要付出什么,更没有任何损害。从另一个角度说,我们承认他人的优秀,随喜他人的善行,他人同样会尊重你。
“来世乐亦多。”不仅今生没有损失,来世还会感得更多乐果。因为随喜可以让心开放,和众生建立良性关系,还可以成就种种功德,给当下和未来的生命带来无尽利益。
“反之因嫉苦,后世苦更增。”反之,如果我们对他人的善行充满嫉妒,不仅当下是痛苦的,还会和他人建立不良的关系。从自己来说,嫉妒会使内心痛苦;从他人来说,当这念嫉妒表现出来,对方是能感受到的,就会产生矛盾和冲突,使我们造作恶业,招感苦报。所以,嫉妒使我们从现前到未来、从自己内心到人际关系,都充满痛苦。
在这一部分,寂天菩萨谆谆告诫我们,要学会随喜。作为菩萨行者,发愿利益一切众生,如果连随喜的心态都没有,看到他人的善行都不能随喜,会不会特意做一些利他的事?似乎不太可能。当然也有人会这么做,他们不喜欢别人行善,但自己会做一些。这是什么心理?我觉得并不是纯粹的利他心。为什么一定要你做了好事才欢喜,别人做了就不欢喜呢?因为你的善行是建立在强烈的我执之上,是为了通过利他展示自我的优秀。
如果你一心利益众生,只要对众生有利的事,不管自己做还是别人做,都会由衷地欢喜。所以对于菩萨来说,随喜是一种基本素养。我们要学会用正知观察自己的心,当他人做了善行时,看看自己内心处在什么状态,是嫉妒还是随喜?如果心生嫉妒,就要赶快打住,保持观照,保持正知,要“如树应安住”,而不是随着嫉妒心跑。如果由衷地随喜赞叹,我们就安住于这一正念。
总之,要从正知建立正念。因为我们未必时时有随喜之心,这就必须去建立,去刻意培养,否则很容易陷入凡夫心,陷入贪嗔痴的不良串习。所以要建立心灵内在的正知系统,时常安住于此,保持观照,这样才能对心念了了明知,才有能力来选择心念,进而选择行为。
(3)应巧学众善
79.出言当称意,义明语相关,悦意离贪嗔,柔和调适中。
80.眼见有情时,诚慈而视之,念我依于彼,乃能成佛道。
81.热衷恒修善,或依对治兴。施恩悲福田,成就大福善。
82.善巧具信已,即当常修善。众善己应为,谁亦不仰仗。
83.施等波罗蜜,层层渐升进。勿因小失大,大处思利他。
第三,应该善巧地学习各种善行。首先是通过说话来修习善法。语业为身口意三业之一,是重要的造业渠道,也是重要的修行项目。如果心很乱,看问题不清楚,语言表达就会混乱,造成人与人之间沟通不畅,彼此误解。或是每天说很多没价值的废话,和智慧、解脱无关的话,浪费大量时间。或是表达习惯有问题,两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要说上半个钟头,对方都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或是心术不正,说话时别有用心,挑拨离间……十不善业中的恶口、妄语、两舌、绮语都来自语言。这也反映了我们的心态、思维、习惯。所以说话时要保持正知正念,给人带去欢喜,带去信心,启发他人的慈悲和智慧,不让语业落入不良串习。
“出言当称意。”所谓称意,即表达的内容精确严谨、逻辑清楚、条理分明,同时也契合对方心意,觉得所言正是自己想听的。这是需要经过训练的。我们和他人讨论问题时,要了解对方问的究竟是什么,然后切中要害,用简单的话解答清楚。而不是你说了半天,他的疑惑还是没有消除,甚至觉得答非所问。
“义明语相关。”说话要紧扣主题,前后连贯,而不是离题万里。或是别人问的问题,你明明不懂,又不好意思承认,结果东拉西扯,浪费对方时间。这些都是不可取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实事求是地表达。
“悦意离贪嗔。”当我们说话时,要真诚、慈悲、不虚伪。这样的语言才会令人欢喜。尤其在今天这个浮躁的社会,你能敞开心扉,才能打动对方,让他放下戒备来沟通。此外还要有平常心,就事论事,而不是带着贪嗔和好恶的分别,否则就不能客观看待问题,也没资格去说别人。因为你所说的话会带有个人偏见,不能让对方信服。这时就要用正知观察并调整自己的心,即使有贪和嗔生起,也不陷入其中,不被烦恼牵引。只有放下所有情绪,才能心如明镜。所谓平常心,即无贪无嗔的平等心,在此基础上,才能生起广大慈悲。
“柔和调适中。”学会用正知正念调心,安住于善法。当内心慈悲、安静的时候,语言才是柔和的。如果内心充满躁动,语言是不可能调柔的。此外,语言要适中,不多不少,多了是废话,少了人家听不懂。要恰到好处地把问题说清楚,不是在那里啰嗦,或是冷冷地说两句,对方都不明白你要表达什么。
我们随时都在使用语言,所以说话是修习善法的重要渠道。寂天菩萨提供的修法思路,不仅是造某个善业,而是引导我们建立修习善法的途径。善行的种类很多,比如十善行开显出来,简直是八万四千法。但不论多少善行,归根结底离不开身、口、意三个渠道。可见,每个渠道都能成就无量善行。其中,心是根本所在,如果我们把根本搞定,让起心动念安住善法,那么所言所行都能成为善行。为什么叫“巧学众善”?就是要善巧,从起心动念的根本入手。
接着,寂天菩萨又指出另一个修习善法的渠道,告诉我们要用什么样的眼睛看世界。六根中,眼根的所缘非常广大。如果视野开阔、空气能见度好的话,我们可以看到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开外。通过现在的望远镜,就看得更远了。因为接触各种境界,就容易引发不善业,引发贪嗔之心,所以眼根也是修习善法的重要渠道。
“眼见有情时,诚慈而视之。”我们要以真诚、慈悲的目光看待一切众生,和众生建立良性的关系。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是会说话的,各种心理活动都可以在眼神中投射出来。如何让眼神时时保有慈悲?关键是修慈悲心,这样才会行之于外。
“念我依于彼,乃能成佛道。”怎样修慈悲心?我们要想着,“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只有对众生心怀慈悲,才能成就佛果。如果还有众生是我们讨厌的,不愿慈悲的,就别想成佛。当然,这是寂天菩萨为我们提供的对治法门,并不是说,我们为了成佛才去慈悲众生。事实上,“为利有情愿成佛”才是佛陀的本怀,是究竟的教法。也就是说,我们是为了更好地利益众生才发愿成佛。寂天菩萨在本论所说的是方便法门,以这种方式帮助我们建立慈悲心。
“热衷恒修善。”菩萨行者要积极修善,从凡夫直到无上佛果的所有善法,如人天乘的善法、解脱道的善法、菩萨道的善法,我们要渐次修习。包括五戒十善、戒定慧三学及六度四摄等,都属于善法的范畴。
“或依对治兴。”同时要努力对治内心的无明、烦恼、贪嗔痴。学佛,离不开止恶行善。佛陀成就的断德,就是要断除一切不善。
“施恩悲福田,成就大福善。”另一方面要广泛修习布施,积极播种敬田、恩田、悲田,以此成就无上佛果的功德。敬田是三宝,恩田是有恩于己者,悲田是贫苦无依者。佛陀是福智两足尊,福德和智慧都达到圆满。这种圆满不是凭空而起,而要通过菩萨道修行来成就。
“善巧具信已,即当常修善。”这是有关菩萨三聚净戒应该止和应该做的内容。比如摄律仪戒应该止息什么,摄善法戒应该做些什么。对止持和作持的项目清清楚楚,并且具足信心。保有正知是止恶修善的重要前提,因为烦恼力量强大,一不小心就会陷入不良串习,想修善法也修不起来。所以当不善念生起时,要赶快打住,让心像树一样安住不动,而不是被其牵引。进而还要安住善念,培养慈悲心、随喜心,修习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我们要把心安住在每个修行项目上,跑掉就把它拉回来,再跑就再拉回来。在此过程中必须保有正知,我们才知道它是否跑了,否则都不知跑到哪里去了。时常作正念的训练,保有正知,才能正确选择,从起心动念处开始修善。
“众善己应为。”我们要有荷担如来家业的精神,以利益一切众生、成就无上菩提为目标,积极创造善缘,修习善法。现在很多年轻法师总在等着弘法平台,觉得佛教界没有给他们创造条件。为什么不想着,自己也可以创造条件。我们选择了正确道路,就要不断努力。在努力过程中,会和更多的人建立善缘,把弘法平台建设起来。同时,你的弘法能力会不断提高,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你的能力和愿力,干着干着,不就干起来了吗?为什么一定要等别人把因缘创造好了才做事?这是没有担当精神。我在中国佛学院读书时,正果老法师常说:“有我在,就有佛法在!”讲得很有气势,这就是佛子的承担。佛教界有很多事是应该做的,比如做好僧教育,开展弘法事业。从个人修行解脱,到广泛利益众生,都是出家人的本分事。
“谁亦不仰仗。”不是一定要靠哪个人,我们才能做事。当然这并不是说,有人帮助我也不要。做事确实要众缘和合,离不开师长的提携,同修道友的帮助,以及广大信众的护持。寂天菩萨对我们说的,是自己要有承担的气概,而不是一天到晚指望他人帮助。
我长期以来从事弘法,也是有这样的愿心,觉得佛法这么好,应该推广到社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在做的过程中,越做越有经验,各种机会自然就来了。所以自己要有愿心,要努力,因缘才会成熟。而不是自己根本不做,等着大家把所有条件创造好,到时候我出来一鸣惊人,没这样的事。弘法能力是逐步培养起来的,各种因缘也是逐步创造起来的。首先你要自己努力,提高能力,他人才会来护持你。我在做事过程中就是这样,没想着依赖什么。
我们既要对佛教事业有一种承担精神,也要甘于寂寞。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条件不成熟的时候,正是自己成长的时候。就像你们现在好好学习,将来读几年研究生,这种积累非常重要。如果不学,现在就把你推出去,能干什么?什么都干不了。所以关键是摆正心态,精进修行,这才是最重要的。当然,条件不一定都是他人创造的,有时自己也可以创造条件。比如有弘法因缘,或社会有这个需要,你就可以开始做。但发心要正,要纯粹带着利益众生的心,不要为名为利。名利是自然来的,不是求来的。即使自然来的也不要贪著,要真正为了众生,这样才能清净自在。否则的话,很容易被名利的枷锁套住,就像世间人被事业套住,那就麻烦了。只有不染著,才能保有超然的心态,自在无碍。
这就必须发菩提心,有利益众生的愿力,然后在修学中成长,不要急于出名,急于独立门户。佛教界还有个特点是松散,没有凝聚力,喜欢各干各的,自己搞个地方,好像这样才能“我说了算”。这种心态和社会上的人喜欢当老板有什么不同?很多人开了公司后,忙得不得了。出家人也一样,最初想着有个道场做一番佛教事业,实现弘法利生的抱负。等真正负责时,什么事都要自己做,还要忙于各种应酬,最后不但抱负没了,连自己的修学都荒废了。如果你的福德因缘不够,又没有足够的德行,谁给你做事?你有德行、福报和愿力,大家才愿意护持你。靠自己一个人,是很难做好事情的。在大丛林生活,比如大和尚搭了西园寺这个平台,创造这么好的学习条件,同时又有这么好的弘法平台。我们可以在这里学习,在这里修行,在这里弘法。每个人只要有能力,都可以在这个平台得到煅炼。当你煅炼得有能力了,四面八方都知道你,弘法空间自然越来越大。
“施等波罗蜜,层层渐升进。”这是有关摄善法戒的最后1个偈颂。摄善法戒的具体内容,是修习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属于《入行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现在所学的是持戒品,下面还有“安忍品、精进品、静虑品、智慧品”。每一品的内容层层递进,持戒比布施难,忍辱比持戒难,一步步地相互支持。所以六度的修行要循序渐进,从基础学好,然后逐步向上。
“勿因小失大,大处思利他。”不要因小失大。在修行过程中,有些属于威仪的细行,有些属于解脱道的修行,有些属于菩萨道的修行。修行有深有浅,利益有大有小。当二者不能兼顾、面临选择时,我们要看清楚,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菩萨不仅要学大乘,还要学声闻乘,学人天善法;不仅要学佛法,还要从五明处学,世间一切学问都要了解。这就必须分清主次。菩萨道的核心精神是无我利他,以众生的利益为最高利益。这也是我们面临选择时的标准,否则的话,修学将一片混乱。
在这一部分,寂天菩萨告诉我们,怎样通过培养正知正念,安住于摄善法戒的善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学饶益有情戒
菩萨三聚净戒的第三个项目,是饶益有情戒。菩萨道的核心精神是无我利他,不仅要止恶修善,还要利益一切众生。这是菩萨道和解脱道的根本不同。为什么要利他?利他对自己有什么好处?佛法告诉我们,如果纯粹利他,没有丝毫利己之心,既可以成就慈悲,还可以断除我执,开启智慧。这一部分共13个偈颂,包括“应勤利他、利他方式”两部分,后者又从“以财物饶益、以佛法饶益、以威仪饶益”三个角度分别阐述。
1.应勤利他
84.前理既已明,应勤饶益他。慧远具悲者,佛亦开诸遮。
这个偈颂劝导我们应该努力利他。
“前理既已明,应勤饶益他。”前面介绍了摄律仪戒、摄善法戒,知道菩萨行者不能做和应该做的。明白这些道理后,就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饶益众生。饶益众生是善行的重要组成,不同在于,摄善法戒主要是自利,饶益众生重点是利他。
“慧远具悲者,佛亦开诸遮。”摄律仪戒是佛陀为声闻行者制定的行为规范,即不能做的行为。但对于那些智慧深广、具足正见,已真正发起菩提心的菩萨行者,佛陀是有所开许的。前提在于,他们确实以利益众生、追求无上菩提作为尽未来际的目标,同时对慈悲心和自他相换法的修行已达相当程度,爱护众生胜过爱护自己,而且不是口头革命派,是确实具备这些心行基础。
“诸遮”指什么?我们学过《瑜伽菩萨戒品》就知道,它的开遮非常善巧。在特定情况下,菩萨行者可开许身三口四七支不善行,即身业的杀生、偷盗、邪淫,口业的两舌、恶口、妄语、绮语。这是声闻戒中绝对禁止的,但在菩萨戒中有不同的判断标准。比如菩萨看到歹徒要制造爆炸事件,伤害众生,如果无法阻止,就可以杀死对方。但这不是侠客的嫉恶如仇,而是本着慈悲心,想到歹徒造作杀业后将长劫沉沦恶道,所以宁愿自己因为杀他承担苦果,也不让他犯下重罪。如果菩萨本着这样的心态去杀歹徒,不仅不犯戒,而且功德无量。再如盗贼要偷寺院的东西,如果他得手并享用这些物品,会有极大罪过。菩萨想到他造罪后将堕落受报,可以本着慈悲心把东西拿回来,物归原主,同样不会犯戒。
这就是“佛亦开诸遮”,但前提是“慧远具悲者”,不要忘记,什么人才可以这样做。“慧远”即具足智慧,对问题看得清清楚楚;“具悲”即具足广大慈悲。菩萨和侠客的不同在于,侠客是带着仇恨劫富济贫,但菩萨对富人、穷人乃至一切众生都平等看待。富人有自己的福德,穷人有自己的业力,所谓各有因缘莫羡人。正常情况下,菩萨不能牺牲他人利益,或是让一些人付出代价,去帮助另一些人。菩萨只能牺牲自身利益,但不能要求他人一起牺牲。前面说到的案例,是因为对方将造下重罪,且影响很多人的生命和利益,所以菩萨才开杀戒和盗戒。也就是说,必须在利他的前提下,在无尽悲愿的前提下,才有所开许。
2.利他方式
菩萨为利益众生修习布施,这就意味着,要放弃对外在财物、内在身体和修行功德的贪著,把所有一切毫无保留地布施给众生。既不会吝惜财物、身体,也不会想着把所修功德像存款一样存起来。只有这样,布施的修行才能圆满。有些人听到这个说法后,可能一时冲动,要把身体布施掉,可不可以呢?其实是不可以的。寂天菩萨一方面告诉我们,要布施身、财、果德,但又担心我们冲动,不考虑自身能力,欲速则不达,所以进一步提醒:应该先布施什么,后布施什么,达到什么境界才能布施什么。
(1)以财物饶益
85.食当与堕者、无怙住戒者,己食唯适量,三衣余尽施。
86.修行正法身,莫为小故伤。行此众生愿,迅速得圆满。
87.悲愿未清净,不应施此身。今世或他生,利大乃可舍。
第一是以财物利他,包括外财和内财。外财即外在财物,内财即我们的身体、技能、知识,包括所学的佛法等。
“食当与堕者、无怙住戒者。”这是关于外财的布施,告诉我们要布施给哪些人,布施到什么程度。食,即衣服饮食,包括生活用具。堕者,即堕落三恶道的众生。无怙,即无儿无女、衣食无着、生活没保障、真正有困难的人。以上两种属于悲田,是我们要慈悲的对象。住戒者,是整个生命献身于修行和利他事业的人,他们没有任何物质储蓄,有的只是道德和修行体证,值得我们尊重。在三种田中属于敬田,是我们要恭敬的对象。
“己食唯适量。”自己在衣、食、住等生活用品方面要适当,衣服只要蔽体遮寒,饮食只要可以吃饱,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总之,衣食都回归最原始的功能,而不是为了满足贪欲,更不是为了互相攀比。
“三衣余尽施。”三衣,出家人最基本的僧装,即僧伽梨、郁多罗僧、安陀会,是示现僧相必备的。对于出家人来说,除了三衣等基本用品,其他都不应该贪著,而要布施给众生。对于在家居士,佛陀曾开示财富的四分法,分别用于生活、储蓄、投资和慈善。如果我们把自己定位为菩萨行者,除了保有最简单的生活用品,其他都要布施给众生。
“修行正法身。”这是说明应该以什么态度布施身体。菩萨要布施内财,也包括身体,但并不是说,任何人都可以布施身体,而是有要求的。前面讲到身体的无我、不净、无常,同时要认识到,身体是无价之宝。我们得到暇满人身,有机会、有条件、有能力修学佛法,实现生命的最大价值,这种机会是极其难得的,一定要珍惜。
“莫为小故伤。”千万不要因为琐碎、平常的小事,就伤害甚至放弃这个身体。我们要认清两点,第一,得到人身才能成就生命的真正价值;第二,要善用人身,发挥它的最大作用,决不能为了成就微小的善行而轻易毁伤它,否则就浪费了难得的暇满人身,得不偿失。
“行此众生愿,迅速得圆满。”我们利用这个身体修习戒定慧,修习六度万行,以此成就解脱,成就无上菩提,利益一切众生。这些愿望都要依托身体来实现。所以我们要一分为二地对待身体,既要看破它,不执著,还要维护它,用好它。
“悲愿未清净,不应施此身。”此处对施身提出了条件——达到悲愿清净。通常,地上菩萨才能悲愿清净,凡夫是做不到的。我们的菩提心和利他行中,总是夹杂着我执,夹杂着凡夫心,这种悲愿是不清净的。在达到这个境界前,我们还没能力施舍身体。即便勉强舍身,也会因利他心不纯粹、能力不具足,而遭受极大的痛苦,甚至因此退心。
“今世或他生,利大乃可舍。”只有为实现生命的最大利益,为成就解脱和无上菩提,我们才可以舍身。以上说到舍身的两个要领:一是自身境界达标,二是成就究竟利益。
这是第一种利他方式,即以财物饶益,包括外财和内财的布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