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讲于柏林禅寺文殊阁

济群法师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个重要话题,那就是“轮回与解脱”。在世界几大文明中,关注重点各有不同。西方文明关注的是自然和社会问题;中华文明关注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印度文明关注的核心,则是“轮回与解脱”。

  印度是一个宗教发达的国家。据经典记载,佛陀在世时就有96种不同宗教。其中,传统的婆罗门教已有三千多年历史。轮回和解脱,是印度所有宗教共同关心的问题。可以说,这也是印度文明的特色和价值所在。

一、印度传统宗教对轮回和解脱的认识

  那么,印度传统宗教是如何认识轮回和解脱的呢?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介绍:一是了解产生轮回的基础,二是从轮回走向解脱的方法,三是究竟什么代表着解脱?这也是佛法关心的三大问题。

  1.轮回的基础

  轮回的基础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从《吠陀》《奥义书》到六派哲学,大体总结为以下几点,即无明、欲望、贪著、业。
  首先是无明,就是对宇宙人生缺乏认识。无明并不是佛教特有的概念,《奥义书》中早已有之。他们认为,人类之所以陷入轮回,不得出离,关键就在于不了解自身,不了解世界真相。因为不了解,就会产生错误认知。这是烦恼痛苦的源头,也是生死轮回的根本。
  其次,欲望和贪著也是导致轮回的心理基础。欲望代表生命内在的需求,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凡夫有种种欲望,在它们的驱动下,就会不断追逐五欲六尘,进而对此生起贪著,想要抓住它,占有它。贪是众生不得解脱的关键所在。当你想要拥有什么的时候,就会被它所捆绑。有些人被感情捆绑,有些人被地位捆绑,有些人被财富捆绑。你在乎什么,就会被什么绑住。
  因为贪著,还会希望我们贪著的对象永恒,但世间一切都是无常而脆弱的,这就使我们总是处于患得患失的惶恐中,没有安全感,这也是现代人最为普遍的问题之一。当我们过分在乎,就会因此产生焦虑,产生对立;当我们对贪著对象形成依赖,一旦失去,就会带来忧伤、孤独等种种负面情绪。可见,世间很多烦恼都和贪著有关。
  为了维护这份贪著和现有条件,我们就需要不断造业。“业”也是佛教和其他宗教共有的概念。所谓“业”,就是不同行为带来的结果。在性质上,有善业和不善业之分;在造作渠道上,有身业、口业和意业之分。在轮回过程中,“业”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是影响生命发展的力量,也是决定有情投生的关键。
  关于轮回的基础,佛教和印度其他宗教的认识基本一致。不同在于,佛陀以他亲证的智慧,对无明、欲望、贪著和业作了重新解读。

  2.解脱的方法

  轮回是充满痛苦的。因为它的基础来自欲望和贪著,这本身就是制造痛苦的因。因此,印度所有宗教都以止息轮回作为修行目标。那么,如何才能止息轮回?这就需要从认知和实践两方面入手。
  从认知上,要建立对宇宙人生的正确认识,这是走出轮回、走向解脱的前提。印度传统宗教认为,可以通过学习《吠陀》《奥义书》等典籍建立认知。而在佛教的八正道中,也是以正见为首,依正见而有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的修行。两者的区别,就在于认知内容不同,这也是佛教与其他宗教的不共所在。
  在实践上,印度传统宗教主要有入山、出家、苦行和禅定等修行方式。入山是婆罗门教的传统。他们认为,人的一生应该由四个阶段组成,即梵行期、家居期、林遁期和游行期。林遁期就是指入山修行,是一个婆罗门的必经之路。
  后来的一些新兴宗教,如耆那教、佛教等,开始有专门的出家制度。所谓出家,就是放弃对世俗的占有,过着一无所有、无牵无挂的修行生活。佛世时,出家人基本以乞食为生,在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等南传佛教国家,至今仍保留着托钵乞食的传统。这种生活方式使出家人不必为生计考虑,从而将全部精力投入修行,追求生命的最高价值。
  此外,印度传统宗教非常重视苦行。佛经中,记载了各种苦行外道的行为,他们对色身的折磨简直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比如有人单足站立,也有人把自己倒挂在树上,还有人持牛戒、狗戒,完全像动物那样生活。他们觉得,通过这些苦行来折磨色身,就可以减少欲望,平息妄想。据说,印度现在还有数百万的苦行僧,可见这一风气之盛。
  除了苦行,禅定也是印度传统宗教公认的修行方式。他们认为,人类的很多烦恼痛苦都和想法有关,而禅定正是调伏妄心的捷径。所以,各种禅定方法非常盛行。
  而佛陀以自身的修行经历发现,苦行和禅定只能暂时平息妄想,就像用石头把草压住,虽然暂时不能生长,但根还在,种子的力量还在。一旦有了机会,就会继续产生作用,并不是彻底的解脱,更不是究竟的涅槃。
  其实,“解脱”和“涅槃”也不是佛教特有的概念,印度各种宗教多以此作为修行目标。不同在于,佛陀对解脱和涅槃作了重新解读,并为我们指出了达成这一目标的正确途径。

二、佛教对轮回的认识

  佛教就是出现在这样一个有着深厚宗教文化背景的国度。那么,佛陀是如何契入修行,并探索出一条真正的解脱之道。

  1.佛陀的出家与求道

  稍具佛教常识的人都会知道,佛陀当年是因为看到老病死的痛苦而发心修道,了生脱死。《阿含经》记载,佛陀曾身为释迦族的太子,名悉达多,从出生起就在宫中享受荣华富贵,从来不知痛苦为何物。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出宫巡游,看到世间有着他之前从未看到的衰老、疾病和死亡。更让他感到震撼的是,一切生命都要面临这样的结局,无法幸免。在老病死的面前,人们在世间拥有的一切,都显得苍白无力。无论是财富、地位,还是青春、美貌,都不能减缓衰老,不能抵御疾病,更不能阻止死亡。所以,悉达多太子决定寻求涅槃之道,寻求生命永恒的价值。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放弃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剃发出家,走上修行之路。
  佛陀出家后,遍访印度各种宗教,并跟随当时最负盛名的两位仙人修习禅定,很快达到和他们同等的境界,即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但佛陀通过自身实践发现,这并不是真正的涅槃。因此,又继续修习了六年苦行,而且是最为艰苦的、常人难以忍受的苦行,使身体极度虚弱,奄奄一息。最终发现,苦行也不是究竟的解脱之道。因为苦行和禅定只能暂时平息欲望,使烦恼不再现行,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它,就像被石头压住而不是连根拔除的草,随时都在寻找重生的机会。

  2.发现生命轮回的规律——十二因缘

  所以,佛陀开始自己探索生命的觉醒之道。经典记载,佛陀来到菩提迦耶,在菩提树下结跏趺坐,进入甚深禅定,在定中观察生命的整个流转过程。
  佛陀对生命现象的观察,可以总结为十二因缘。也就是说,生命遵循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的规律而延续。就像河流,从无穷的过去一直延续到无尽的未来。
  其中,又以无明为轮回之本。因为无明,因为人类对自身的不了解,就会在接触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误解,这是制造轮回的动力。其次是从识到名色、六入,属于认知的建立。接着就产生心理活动,即触、受和爱、取、有,最终带来生和老死的结果。
  无明造成的误解,包括所知障和烦恼障两种。所知就是我们的认识对象。因为没有智慧,所以对客观世界乃至生命自身都不能正确认识。佛教认为,人类认识的最大误区就是“我执”。这一观点和印度其他宗教截然不同。印度其他宗教,从《奥义书》到吠檀多派,乃至胜论派、数论派等,都认为生命中有一个“我”。
  所谓“我”,即不依赖条件就可以独立存在的,也是恒常不变、具有主宰作用的。比如婆罗门教认为,生命中的一切现象都会变化:身体会变化,心理会变化,唯有这个“我”是不变的,并贯穿整个轮回。在造业受报的过程中,无论情况如何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这个“我”,它是作者,也是受者。解脱,同样是由这个“我”去解脱。
  但佛陀以他的智慧观察到,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我”。世间一切都是缘起的,是各种条件的组合,并没有固定不变的特质,所以佛教属于“无我论”。佛教的三法印,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其中,又以“诸法无我”为佛教和其他宗教的不共所在,这也是判断佛教和非佛教的重要标准。
  可能有些人会问:既然“无我”,那眼前这个会说会动的人是谁?难道这是不存在的吗?事实上,佛教要否定的“我”,并不是我们的色身,而是其他宗教所认为的、恒常不变且有主宰作用的“我”。对缘起的假我,比如这个色身,包括我们在想什么,做什么,并不是佛教所否定的。所以,佛教讲到“无我”的时候,并不是说你的五蕴身不存在,而是说在这个生命现象中,不存在常一、不变、主宰的“我”。
  在佛教经典中,有大量篇幅在对这个“我”进行批判。佛教认为,这种对自我的错误认定,正是制造轮回的根本。而对凡夫来说,我们往往本能地觉得生命中有一个恒常不变的“我”,佛法称之为“俱生我执”。
  究竟什么代表“我”的存在?如果加以分析,我们会发现,这个“我”是找不到的。我们所以为的“我”,只是附加其上的种种支撑,佛教称为“我所”,即和我有关系的,比如我的相貌、身体、地位、财富、家庭、朋友等等。我们可能把相貌当做是我,把身体当做是我,把地位、财富当做是我,把拥有的一切当做是我。当我们把这些对象执以为“我”或“我所有”的时候,我执就由此而生了。
  我执通常会有三种表现,即自我的重要感、优越感和主宰欲。所谓重要感,就是把与“我”有关的一切看得格外重要;所谓优越感,就是希望自己出人头地,高人一等;所谓主宰欲,一是希望别人顺从于我,二是希望我可以支配别人。在这个世间,我们除了生存以外,基本都在为这三种感觉活着,让自己显得比别人更重要,更优越,从而让别人听从于我,这就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和争斗。
  而“无我”的思想告诉我们:我们现在认定的“我”,其实只是一个缘起假相,并不能代表真正的“我”。相貌可以代表“我”吗?相貌是随着年龄不断变化的;情绪可以代表“我”吗?情绪是随着外境起伏不定的。可见,我们所认定的“我”,都不能代表真正的“我”,或者说,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我”。
  但因为无明,我们会在这个缘起现象上产生“我执”,进而引发爱、取、有,也就是需求和贪著,这是推动轮回的两大动力。因为有了“我执”,这个自我就需要比别人重要,比别人优越,也需要能主宰别人。
  每个人会有不同的需求和贪著,有的人偏向财富,有的人偏向事业,有的人偏向权力。因为需求,就会展开追求;在追求过程中,又会进一步强化贪著。而这种贪著,则会使需求不断壮大。也就是说,每种需求和贪著会不断重复。生命就在这样的重复中不断轮回。这是我们现世就能看到的轮回,不必等到来世,事实上,生活中时时都在发生,都可以看到。
  除了爱取有之外,业力也是决定轮回的力量。业就是行为,包括身口意三种。每种行为发生后,都会形成相应的心理力量。在无尽的生命延续过程中,这种心行积累从来都没有停止。
  在座的每一个人,我们今天的想法、性格、能力,固然和今生接受的教育、所做的事情有莫大关系,但也离不开过去生的种种积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时,并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带着往昔的生命经验。而今生的行为,又会成为未来生命的起点。我们做什么,就在决定什么样的生命走向。带着贪心做事,就在成就贪心;带着嗔心做事,就在成就嗔心;带着嫉妒心做事,就在成就嫉妒心;带着慈悲心做事,就在成就慈悲心;带着智慧做事,就在成就智慧。
  在佛教看来,人的贵贱不是由地位、财富决定的,而是取决于你的行为。如果行为高尚,就是高尚的人;如果行为低贱,就是低贱的人。换言之,行为造就了我们的心态、性格和人格。你做了什么,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过程就是轮回的延续。
  佛教认为,生命是缘起的,由众缘和合而成。正因为它是缘起的,所以才具有可塑性。每个人可以通过正确的认识和选择,对生命进行管理。我们内心有各种心理,包括善的、不善的,从而给生命带来不同结果。修行所要做的,就是平息不善的心理,进而开展善的心理。
  以上,简要介绍了佛教和印度其他宗教对轮回的认识。其共同点在于,都讲到无明、欲望、贪著和业,而不同之处是对无明的认识。印度其他宗教是以“我”作为轮回主体,而佛教是以“无我”为核心思想,这是两者的根本差别。当然,对于欲望、贪著和业等问题,佛教和其他宗教也有不同解读,但不是重点所在。关键的差别,在于对“我”和“无我”的认识。正是这一点,决定人们能否真正圆满智慧,成就解脱。

三、佛教的解脱思想

  对轮回的认识,主要体现在认识和实践两方面。同样,出离轮回也需要从这两方面着手。在这个问题上,佛法和其他宗教又有什么不同呢?

  1.依闻思树立正见

  学佛,是要学习佛法的智慧,并以这样的智慧看人生,看世界。所以,佛教非常强调闻思修,强调信解行证。也就是说,学佛要建立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依正见建立正信。
  那么,如何建立对宇宙人生的正确认识?这就需要从闻思经教入手。佛陀在45年的教化中,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经典。在这些言教中,不仅蕴含着认识宇宙人生的智慧,也蕴含着解决迷惑烦恼的智慧。我们希望从佛法中受益,首先就要了解佛陀给我们提供的观察世界的方法。
  【因缘因果】
  佛教是缘起论。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佛法对世界的认识,那就是“因缘因果”。世间一切现象,乃至我们的色身,都是缘生缘灭、缘聚缘散的。各种条件具备,就有某种现象产生;相关条件败坏,这个现象就会随之消失。从缘起看世界,一切都是因缘的假相。离开条件和关系,根本找不到固定不变的实质。色身有固定不变的实质吗?房子有固定不变的实质吗?不必说这些,即使我们生活的山河大地,即使地球所在的浩瀚宇宙,也是因缘的假相而已。
  但众生因为无明,往往会对世界有很多错误认识,觉得生命中有一个恒常不变的自我,期待我们拥有的家庭、事业、人际关系都能天长地久。事实上,这只是人们一厢情愿的幻想而已。从缘起角度看世界,没有任何现象是永恒的。
  【无  常】
  佛教讲无常,就是要破除我们对生命和世界的常见,这一智慧非常重要。不少人对无常的认识偏于消极,觉得无常就意味着一切都在走向毁灭。事实上,无常本身离不开缘起。因为无常,所以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坏的可以变好,好的也可以变坏。它朝什么方向改变,取决于我们创造什么样的条件。
  如果我们种下善因,付出正向努力,就会招感乐果。反之,如果我们种下恶因,辅以负面行为,则会招感苦果。可见,无常只是体现一种规律,无所谓好坏,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认识,如何运用。认识到这种真相后,就可以避免因为执常带来的痛苦和伤害。
  【无  我】
  佛教认为,人类一切的烦恼和痛苦都和我执有关,和对自我的错误认识有关。在生活中可以看到,如果一个人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他的烦恼往往特别多,他的人际关系往往特别糟糕。反之,如果一个人总是关心别人,处处以他人而非自我为中心,那么,他一定是没时间也没精力烦恼的。因为他本来就一心想着别人,所以不会去攀比、嫉妒,更不会与人勾心斗角。这样的人,不论到哪里都会受到欢迎。
  前面说过,人们都在为自我的重要感、优越感、主宰欲而努力。事实上,追求这三种感觉非常辛苦。为了保持重要感,必须处处自我表现;为了保持优越感,就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出色;为了保持主宰欲,必须把自己凌驾于他人之上。对于这些人来说,周围的一切都可能成为潜在的对手,甚至是潜在的敌人。在这样的心境下,还有可能快乐吗?
  所以说,我们现在认定的“自我”,正是一切烦恼的根本,也是制造轮回的根本。只有破除我执,放弃这些错误设定,才能真正认识自己。否则,就会被错误认知所遮蔽,永远看不清自己的本来面目。
  生命像河流一样,相似相续,不常不断。其中虽然没有恒常不变的“我”,但这些行为将对未来生命产生影响。因为行为会形成经验,造就心态,最终影响我们的人格。这就是生命的因果。换言之,我们所有的行为,会让生命不断增加新的内容,进而影响它的未来走向。如此,生生不息。
  了解缘起的因果之后,我们就可以根据自身选择,来调整生命的发展方向。知道哪些是良性心理,应该积极发展;知道哪些是不良心理,必须尽快断除。
  生命就像一个产品,其品质就取决于我们自己。我们培养什么样的心行,便会造就什么样的生命品质。发展慈悲,会成就慈悲的生命品质;发展贪婪,会成就贪婪的生命品质;发展智慧,会成就智慧的生命品质;发展仇恨,会成就仇恨的生命品质……真正了解生命之后,我们会发现,生命完全可以按照我们的规划去发展。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商业培训,对人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我们学佛,是要对生命发展进行规划。职业规划不过是几十年甚至几年的事,而生命规划不仅关系到我们今生,还关系到我们尽未来际的生命。
  如果在无明的状态下,发展的必然是贪嗔痴,必然是混乱的生命。这种生命是没有方向、随波逐流的,不知道生命从哪里来,又去向哪里,只是跟着社会潮流,跟着大众的价值取向四处攀缘。所以,凡夫的生命发展纯粹是盲目的。
  学佛,就是要认清生命真相,这样才能对人生合理规划,让生命健康发展。一个人能实现多大的生命价值,就取决于我们对生命真相的了解有多少。如果不知道生命蕴含着什么价值,怎么谈得上开发它,实现它?
  就像我们拥有一座矿山,首先要对它进行全面勘探,才能准确评估其中蕴含的价值。同样,我们要了解人身的价值,势必要对生命真相有正确了解。佛法就是帮助我们认识生命真相的智慧。

  2.依戒定慧走向解脱

  从实践来说,佛教和其他宗教一样,也要解决欲望、贪著及由贪著产生的各种烦恼妄想。常规的修行道路,就是戒定慧三无漏学。
  佛陀最初在鹿野苑宣说四谛法门时,就提出中道的修行。中道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认识的中道,二是生活方式的中道。
  在认识上,要远离常见和断见。常见就是执著有一个常恒不变的“我”,断见就是认为“人死如灯灭”,这两种认识都是片面的,不符合真相的。
  在生活方式上,佛陀教导我们依戒生活,既不能放纵欲望,也不必无益苦行。因为佛陀以亲身经历认识到,通过一味虐待身体来消除欲望,是不正确也不可取的。
  不少人对戒律有畏难情绪,觉得那是一种束缚,事实上,戒律不仅是得定发慧的基础,也是健康生活的保障。戒律的精神主要有两点,首先是止恶修善,其次是遵循简朴自然的生活。戒律中,对出家人的衣食住行都有详细规定。因为人很容易对拥有的东西产生贪著,进而为其所缚,这就需要从源头进行约束,减少对物质的欲望。
  很多宗教都认为,欲望是充满罪恶的,但佛教并没有彻底否定欲望,而是把欲望分为善、不善、无记三类。比如正常的生理需求,饿了要吃饭,困了要睡觉,本身说不上好坏,属于无记。但如果我们为了吃好住好不择手段,甚至坑蒙拐骗,就是需要断除的不善欲望了。如果我们想追求解脱,造福社会,则属于善法欲,需要大力提倡。佛教所说的菩提心,就是善法欲的表现。所以说,欲望未必是洪水猛兽,关键是过一种健康朴素,而不是为物所累的生活。
  当今人类的生活方式,不仅对修行有极大障碍,也对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我们要保护环境,就必须从生活方式开始改变。如果继续这种鼓动消费、放纵欲望的生活,生态问题只会愈演愈烈。所有的环境问题,不论是空气污染还是资源的过度开采,根源都在于人类的生活方式。
  从修行角度来说,戒律就是帮助我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简单,心就容易清净。反之,如果生活喧闹混乱,心一定也会动荡不安。即使想要闻思或禅修,到了座上也不容易静下来,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
  生命是一个缘起的存在。从我们的行为到生活方式,都会影响到生命的积累。拥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心理积累。所以,戒律是修行的重要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才能进一步修定、发慧。
  禅定并不是佛教特有的,而是印度传统宗教共同的修行项目。不过,单纯的禅定是建立于迷惑的生命系统,只能让妄想暂时平息下来,不能从根本上断除它。
  佛教的修行,是在禅定基础上以正见进行观照,从而照破烦恼,照见诸法实相。所有烦恼都和我们的认知有关。社会上正提倡重塑三观,即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学佛也是改造三观的工程,通过修学,把佛法智慧落实到心行,转变为自身的认识。只有这样,遇到问题时才能以佛法正见来看待,从而解决烦恼。
  生活中每天会发生很多事,这些事会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关键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我们怎么看。如果能以智慧加以观照,任何事都不会对我们产生伤害,顺境有顺境的帮助,逆境有逆境的加持。反之,如果观念存在问题,每件事都可能给我们带来烦恼,顺境会让人得意忘形,逆境又会让人怨天尤人,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可见,所有烦恼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外境之所以会给我们带来伤害,关键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我们怎么看待,在于我们的认知是智慧还是错误的。
  我们没有学佛前,内心往往积累了或多或少的负面情绪,觉得哪个人伤害过我,哪个人对不起我,哪个人和我过意不去,等等。这些心结都和错误认知有关。心理学上的认知疗法,就是通过改变认知,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效果。如果能以佛法智慧重新审视,你会发现,所有烦恼都是没有根的,只是错误认知引发的一堆混乱情绪而已。
  烦恼有见惑和思惑之分。见惑就是认知的错误,思惑则是由错误认知积累的不良心理,这就需要依无常无我的正见做空性观修。一旦认清真相,烦恼就没有立足之地了,由错误认知引发的迷惑也会得以瓦解。
  轮回的根本就在于迷惑和烦恼。如果把根本动摇了,就能超越轮回,证得涅槃。这是解脱道的修行理路。

四、悲愿无尽的菩萨道修行

  在社会大众的印象中,往往觉得佛教消极悲观。之所以会这样,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解脱道的修行从认识到结果都偏向否定。比如无常,是对常的否定;无我,是对我的否定;说人生是苦,是对世俗快乐的否定;至于涅槃,则是对整个轮回的否定。有人会因此产生这样一个疑问:如果轮回停止了,未来是什么?生命是否由此终止?如果这样,人生究竟还有什么意义?这也使得一些人对学佛产生畏惧心理。
  如果我们在解脱道的基础上,再接受大乘菩萨道的思想,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就会完全改变。生命有两个面向,既有魔性,也有佛性;既有根本无明,也有本来具足的智慧德相。解脱道是偏向对负面情绪的否定,而菩萨道在否定的同时,非常重视对正向品质的开显。
  我们知道,轮回的世间是由无明幻化出来的。无明本身是虚幻的,尚且能幻化出如此丰富的世界,而佛性、智慧、觉醒是代表生命中的根本力量,一旦开发这种力量,其作用难以想象。所以,只有学习大乘佛法,才能完整了解生命的价值,了解佛菩萨的功德。

  1.空——消除世出世间的对立

  论及大乘佛法,首先要说到无自性空的思想。虽然《阿含经》中也说到空,但比较简单,没有大乘佛法那么深入。尤其是般若经典,对空的阐述极为丰富,比如六百卷《大般若经》,都是在帮助我们认识空性。
  从声闻乘的观点看,只有断除无明,才能成就智慧;摆脱烦恼,才能证得菩提;超越生死,才能证得涅槃。换言之,世间和出世间是二元对立的,无明和智慧是对立的,烦恼和菩提是对立的,生死和涅槃也是对立的,必须放弃这个才能成就那个,结束这个才能追求那个。所以,解脱道的修行偏向出世。
  而空的智慧告诉我们:世间和出世间的本质是相同的;生死和涅槃的本质是相同的;烦恼和菩提的本质是相同的。在本质上,一切都是无自性空的。不必逃避烦恼,就可以直接在烦恼中体认烦恼的本质,从而帮助我们消除世间和出世间的对立、烦恼和菩提的对立、生死和涅槃的对立。
  每个人有不同的生活,在做不同的事,但空性蕴含在一切时,一切处。懂得这个道理之后,就可以在生活的每个当下体会空性,观察一切都是无自性的,是因缘假相。
  《心经》所说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和《金刚经》中“所谓、即非、是名”的三段式,都是帮助我们认识空性的窍诀。比如杯子,它的本质就是空性,依《心经》的解读,就是:杯子不异空,空不异杯子,杯子即是空,空即是杯子。依《金刚经》解读,就是:所谓杯子,即非杯子,是名杯子。杯子是因缘和合的,是无自性空的,其存在只是一种条件假相,并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
  包括世间的任何事物,我们都可以做这样的解读——所谓事业,即非事业,是名事业;所谓家庭,即非家庭,是名家庭;所谓感情,即非感情,是名感情。如果我们能以般若思想提供的公式去观察,就能在生活的每个当下直接体认空性。
  所以,菩萨道的修行不一定要出离世间,也不是要我们放弃一切,而是引导我们运用空性智慧,把世间和出世间统一起来,在世间的当下超越世间,在烦恼的当下体证菩提,在生死的当下体证涅槃。拥有这样的智慧,直接就可以在世间修行,不一定要远离尘嚣,入山唯恐不深。这是大乘佛法给我们提供的重要思想,所谓“以出世心行入世事”。

  2.佛性——开显出世的本怀

  佛性思想则是让我们了解,每个生命都具备觉悟潜质,都能成佛。无明使生命充满混乱和烦恼,不能自主。但在这个迷惑系统的背后,还蕴含着无限宝藏,那就是圆满无缺的觉性。
  在生命的某个层面,我们和佛菩萨是无二无别的。或者说,佛菩萨所具备的慈悲和智慧,也是每个众生本来具足的。这些品质不会因为我们是凡夫就减少,也不会因为我们轮回六道而丢失,它是在圣不增,在凡不减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去认识它、开发它。这一认识,为我们的修行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心。

  3.菩提心——悲愿无尽

  衡量一个人是不是大乘佛子,关键取决于他是否生起菩提心,是否具备“我要帮助一切众生解除生命痛苦,从迷惑走向觉醒”的崇高愿望。只有具备这种愿望,才能称之为大乘行者。反过来说,如果不具备这样的愿望,不管读多少大乘经典,修多少大乘法门,都不能算是大乘行者。
  发菩提心,就是以觉性为基础,进而建立无尽的悲愿。当我们生起“尽未来际利益一切众生”的愿望后,就永远不会失业了。
  菩萨的四弘誓愿,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是何等深广的愿力!
  菩萨道的修行,是在利益众生、帮助众生走向觉醒的过程中,完成慈悲的修行。正如《普贤菩萨行愿品》所说:“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这种慈悲不是我们平时的小慈小悲,而是观音菩萨那样的大慈大悲,其标准,就是对一切众生都能生起慈悲。如果还有一个众生不是他慈悲的对象,这个修行就是不圆满的。
  另一方面,菩萨在利益众生的同时,也在弱化我执。所以利他不仅可以成就慈悲,同时也可以成就智慧,这是非常重要的修行。不过我们要注意,做事也很容易成就我执,成就自我的重要感、优越感、主宰欲。换言之,做事既可以成就无我,也可以成就我执,关键是自己的发心。只有带着纯粹利他的心做事,才能成就无我。
  在菩萨道的修行中,中心的转变非常重要。凡夫的人格,是依自我为中心建立起来的,这就必须完成生命中心的改变。将原来的以自我为中心,转变为以三宝为中心,以众生为中心。
  《普贤菩萨行愿品》告诉我们:“若令众生欢喜,则令诸佛如来欢喜。”可见,菩萨的修行必须以众生为中心。只有转变中心,才有可能弱化我执。在弱化我执的过程中,不仅能成就智慧,也能成就慈悲。所以,利他在大乘佛法的修行中具有不可思议的功用。

五、结 说

  关于“轮回与解脱”的主题,我们首先介绍了印度传统宗教的观点,然后重点介绍了佛法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进而说明解脱道和外道的差别,以及大乘佛法和解脱道的不同重点。只有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修行才能真正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