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讲于西园寺

济群法师

  今天是观音菩萨圣诞。这几天,各地信众多半会到寺院敬香礼佛,西园寺也是人山人海,香火鼎盛。相信大家入寺时已经感受到这种“热烈”的气氛。江南人喜欢大把烧香,甚至有人将成百箱的香搭成高高的香塔来烧。但他们惟求量而不求质,结果烧起来浓烟滚滚,气味刺鼻,也不管菩萨是否接受,只是一厢情愿地烧着。

  事实上,这并不是正确的纪念方式。大量香火使寺院烟雾缭绕,空气被严重污染,也使生活其间的出家人备受困扰。另一个严重问题是,到处扔着香的包装,部分还印有佛菩萨像和名号。且不说给环境带来的问题,这种“把香一点,袋子一扔”的行为,究竟是在祈福还是造业?这么做,与其说是表达了虔诚,不如说是反映了对学佛的无知,同时还隐含强烈的贪著和祈求,是凡夫心而非清净心的体现。这样一种方式,既不能和佛菩萨相应,也不能使自身得到成长,还会给外人带来“佛教是迷信”的观感,可谓问题重重。
  对于信众来说,如何在这些殊胜的日子表达虔诚?作为寺院来说,如何通过如理如法的纪念活动,引导大众建立正信,起到忆念三宝、见贤思齐的作用?这就需要认识到,我们为什么要信仰佛菩萨?
  信佛不是找一个靠山,而是以此作为学习榜样。就这个意义而言,对观音菩萨最好的纪念,不是什么外在形式,而是了解菩萨的发心、行持、功德,践行菩萨的法门,由此圆满菩萨的品质,并最终成为观音菩萨。这才是菩萨的本怀,也是佛陀出世的本怀。
  佛教中有很多菩萨,其中,观音、文殊、地藏、普贤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四大菩萨,分别代表菩萨成就的不同品质——观音菩萨代表大悲,文殊菩萨代表大智,地藏菩萨代表大愿,普贤菩萨代表大行。当然这并不是说,观音菩萨除了大悲就不具备其他品质,而是以大悲最为突出,同时以种种方便为众生开示,引导众生修习大悲。其他菩萨亦然。
  那么,怎样学习菩萨的行持和法门?现在很多人把诵经作为学佛的主要方式,可我们想过没有,经到底是念给谁听的?念给佛菩萨听吗?佛菩萨是不需要听的。如果是念给自己听,意义又在哪里?事实上,诵经的关键在于,了解其中阐述的修行内涵、法门和原理,进而依教奉行。如果纯粹把它当作功课,有口无心地念一念,虽然也能种点善根,但对诵经蕴含的意义而言,实在是微不足道的。所以我们要了解敬香、礼佛、诵经的真意,把对佛菩萨的纪念,升华为对修行具有实际意义的纪念。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月亮为什么能映现水中?因为水是清净的。同样,必须是清净的心,才能和佛菩萨感应道交。很多人信仰观音菩萨,可我们问问自己:对菩萨有多少了解?和菩萨的行为是否相应?如果不了解、不相应,只是根据个人需要求求拜拜,就会流于盲目和迷信。
  如何才能和佛菩萨相应?首先要虔诚,这是成就清净心的基础。如果其中夹杂强烈的世俗贪著,这种祈求是不清净的,无法达到净化内心的效果。进一步,还要了解佛菩萨出世的目的。佛陀出现于世,是要开示众生悟入佛的知见,引导众生行佛所行,证佛所证。
  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时看到,一切众生都有如来智慧德相,都有成佛的潜力。这是生命中的无尽宝藏。但众生因为无明,不知宝藏在身,就如乞丐一般,总是在匮乏中度日。佛陀悟道后说法四十五年,目的就是帮助我们开启这个宝藏。这也是学佛的重点所在。虽然佛菩萨大慈大悲,能为众生带来护佑。但外在加持并不究竟,即使富甲天下,位高权重,对生命也只有暂时的意义,甚至会因这份名利地位,更有条件造作不善业。所以学佛关键是生命内在的改变,而不是外在保佑。
  今天的讲座主要是纪念观音菩萨圣诞,将围绕菩萨的身世、名号、修行法门、称念圣号的意义,和大家共同学习。只有了解观音菩萨的发心、功德和出世本怀,我们才能用实际行动向菩萨学习,成就菩萨品质,这才是对观音菩萨最好的纪念。

一、观音菩萨的身世

  观音菩萨和中国的缘分特别深,被国人的接受度也特别高,历史上就有“家家观世音”之说,足见观音信仰之盛。可以说,全世界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人信仰观音、供奉观音、称念观音。普通民众对观音菩萨的熟悉程度,甚至超过了本师释迦牟尼佛。不过,人们虽然熟悉观音菩萨的各种造像,知道菩萨大慈大悲,寻声救苦,却往往不清楚,观音菩萨究竟是什么身份?是不是像迦叶和阿难尊者那样,是佛世时追随本师的弟子?
  我们知道,菩萨通常指发起并践行菩提心的修行者,尚未圆满佛果。即使登地菩萨,也有初地到十地的不同层次,需要圆满各个阶段的修行。那么,观音菩萨也是这样吗?其实不然。观音菩萨久远劫来早已成佛,只是在大乘经典中又以菩萨的身份出现,包括文殊、地藏、普贤等诸大菩萨,都是释迦佛宣说大乘经典时介绍给我们的,并不是当时生于印度的佛弟子。
  1.《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的记载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中,讲述了观音菩萨的来历。佛弟子熟知的“大悲咒”,正是出于此经。经中记载:“一时,释迦牟尼佛在补陀落迦山,观世音宫殿,宝庄严道场中,坐宝师子座……如来于彼座上,将欲演说总持陀罗尼故……时观世音菩萨,于大会中密放神通,光明照曜,十方刹土及此三千大千世界,皆作金色。”
  观音菩萨示现神通后,为与会的无量菩萨摩诃萨、大声闻僧、诸天人等讲述了大悲咒的由来:在过去无量亿劫,有佛出世,名“千光王静住如来”。彼佛怜念一切众生,特别为观音菩萨说此“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并授记菩萨“当持此心咒,普为未来恶世一切众生作大利乐”。菩萨听闻大悲咒后,即从初地超第八地,故发愿以此咒利益安乐一切众生。接着,观音菩萨为大众宣说“大悲咒”,及如法诵持的方法和功德。
  听闻甚深法义后,佛弟子中的多闻第一阿难尊者向释迦佛请问观音菩萨的来历。佛陀告诉阿难说:“此观世音菩萨不可思议威神之力,已于过去无量劫中,已作佛竟,号‘正法明如来’。大悲愿力,为欲发起一切菩萨,安乐成熟诸众生故,现作菩萨。”所以说,成佛并不等于退休,还要尽未来际地在十方法界利益众生,尤其是娑婆世界。
  “娑婆”意为堪忍,因为这个世界有很多天灾人祸,人们烦恼重重,生死不定,经中总结为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又称五浊恶世。观音菩萨看到众生有这么多苦难,为大悲驱使,倒驾慈航,再以菩萨身示现,发愿在此广度众生。
  2.《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的记载
  在《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中,释迦牟尼佛告诉大众:“观自在菩萨为众生故,具足千臂,其眼亦尔。”进而详细宣说了观音菩萨无量无边的殊胜功德。阿难尊者听闻后,对菩萨有如此大的功德感到疑惑,所以佛陀告诉他说:“我念往昔时,观自在菩萨于我前成佛,号曰‘正法明’,十号具足。我于彼时为彼佛下作苦行弟子,蒙其教化,今得成佛。十方如来皆由观自在教化之力故,于妙国土得无上道,转妙法-轮。是故汝等勿生疑惑,常应供养。”
  这段记载也告诉我们,观音菩萨早已成佛,号正法明如来,曾在过去世当过释迦佛的老师。正是在他的指点教化下,佛陀才走上觉悟之道。不仅如此,十方如来都是由观自在的教化力,才能证道、说法。
  3.《悲华经》的记载
  按照《悲华经》记载:无量劫前,阿弥陀佛为转轮圣王,富有威望且势力广大,其太子名为不眴,即观音菩萨。当时有佛名宝藏如来,为转轮圣王和太子说法并授记。不眴太子在宝藏如来前发愿:“今我以大音声告诸众生:我之所有一切善根,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我行菩萨道时,若有众生受诸苦恼恐怖等事,退失正法堕大暗处,忧愁孤穷,无有救护,无依无舍,若能念我称我名字,若其为我天耳所闻,天眼所见,是众生等若不得免斯苦恼者,我终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宝藏如来也为菩萨授记说:“汝观天人及三恶道一切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苦恼故,欲断众生诸烦恼故,欲令众生住安乐故。善男子!今当字汝为观世音……无量寿佛般涅槃已,第二恒河沙等阿僧祇劫后分;初夜分中正法灭尽,夜后分中,彼土转名一切珍宝所成就世界。所有种种庄严无量无边,安乐世界所不及也。”我们知道,现在的西方三圣是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将来阿弥陀佛入灭后,继任的就是观音菩萨,且国土比现在更庄严。这是观音菩萨和阿弥陀佛的因缘。
  以上,简单介绍了佛典记载的观音菩萨的身世。

二、观音菩萨的名号

  观音菩萨也叫观世音菩萨,从名号看,和音声的修行有关。
  《楞严经》中,记载了观音菩萨耳根圆通的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这一方法主要用于个人修行,通过听音声,“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详细内容会在下面解说。
  《观世音普门品》中,主要包含两项内容,一是菩萨以种种身相慈悲度生,“普门无尽,大悲周遍”;一是寻声救苦,只要受苦众生称念菩萨名号,就能得到救度:“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可见,观音菩萨的名号有自利和利他的内涵。耳根圆通的修行侧重自利,寻声救苦的修行侧重利他。这正是菩萨道修行的两大面向。因为我们这个世界有太多苦难,所以观音菩萨特别受到大家的爱戴。

三、观音菩萨的法门

  现在“观音法门”之名被用得很滥,不少民间宗教、附佛外道,甚至邪教组织,看到“观音”的名号既有信誉又有市场,纷纷打着这个招牌招摇撞骗。这是我们特别需要警惕,需要加以鉴别的。那么,“观音法门”究竟是什么样的?在此根据不同经典,简单给大家介绍几种。
  1.《心经》的观音法门
  佛法修行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于自身圆满佛菩萨的品质。在修行前,我们的人格和生命品质是以无明为基础,核心内涵是贪嗔痴。这就注定我们是充满迷惑的凡夫,注定会不断地制造烦恼、痛苦和轮回。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生命是没有希望的。因为贪嗔痴没有尽头,所以烦恼没有尽头,痛苦和轮回也没有尽头。
  当我们真正意识到现有生命的过患,向往佛菩萨的解脱自在,就要从根本上改变它。学佛是转凡成圣的过程,转凡即改变凡夫的生命品质,成圣即成就佛菩萨的生命品质,那就是觉醒和解脱。从现象看,佛和众生有着天壤之别,但最初的分歧点就在迷和悟的一念之间。迷了就是众生,悟了就是佛。当然,仅仅开智慧还不够,必须进一步圆满慈悲。凡夫的生命是由无明发展而来,由此形成迷惑的系统,造就凡夫的人格。我们了解到这个道理 ,就知道修行究竟要做些什么。
  《心经》中,“观世音”被译为“观自在”,开篇为:“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观世音”是姚秦鸠摩罗什的翻译,“观自在”是唐代玄奘三藏的翻译,他们都是中国佛教史上最著名的翻译家。罗什偏向意译,文字优美晓畅;玄奘偏向直译,在表达上更为忠实。
  菩萨为什么能自在?关键就在这个“观”字。“观”,又名毗婆舍那,即智慧观照。当我们以观智审视身心内外的一切,就能摆脱束缚,自在无碍。如何培养观照力?就般若法门来说,有三种般若,即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学佛首先要通过闻思经教获得正见,为文字般若。凡夫为无明所惑,看不清身心和世界,对自己产生错误认定,把身份、地位、相貌等暂时拥有的东西当作“我”,进而发展出贪嗔痴,发展出种种错误观念和情绪、烦恼。然后又会带着这些错误认定看世界,所见都是被自己处理过的,并不是世界真相。但我们往往执著于此,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真实,佛法称之为我执和法执。这种执著遍一切时、一切处,又称“遍计所执”,是一切烦恼的源头。因为烦恼,就会造业;因为造业,就会轮回。生命的迷惑系统就此开展出来。
  佛法强调如实见,就是引导我们摆脱误解,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宇宙人生的本质。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佛就是在学习正见,开启智慧。佛教虽有汉传、南传、藏传三大语系,种种宗派,但核心正见是一致的,就是无常无我、诸法唯识、缘起性空,及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等。我们通过闻思掌握了文字般若,知道应该如何看待身心内外的一切。更重要的,是接受并运用这种认识,替代固有的错误知见,以智慧思考人生,解决问题。
  接着要将闻思正见转化为观慧,这就离不开止的基础。所谓止,即持续、稳定的专注,需要通过禅修来训练。我们可以选定佛像、佛号或呼吸作为专注目标,系念于此,不断训练。当妄念逐步平息,内心就会生起了了分明的觉知力。进而以这种觉知力观察每个动作,每个念头,如实看到色身只是色受想行识的假合,其中是没有我的;同时看到心念是无常变化的,看到一切感受最终都是苦因。虽然看到一切,但不带任何情绪。这就是观照般若。随着观照力的增长,贪嗔痴就得不到支持,将逐渐被消融,被瓦解,使生命越来越自在。
  观自在菩萨就是通过观照,照见五蕴皆空。这不是一般的观照力,而是甚深般若。平常人也在禅修,也在培养观照力,但不是行深般若,只是意识层面的观照力。必须超越意识,才能进入实相般若,才是甚深般若。
  当然在观照般若的层面,也能照见五蕴皆空。但这个空是不透彻的,只是在世俗谛的角度,了解到一切都是因缘假相,其中没有自性。如果契入甚深般若,就可以直接照见五蕴的空性,所谓当体即空。然后安住空性,摆脱一切痛苦。这就是观自在菩萨的修行。
  大家现在还不是观自在菩萨,还不能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可以先从观照般若着手。只要我们往这个方向精进努力,随着观照般若的增强,一定会越来越安然,最终成就解脱自在的人生。正如《心经》所说,“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西园寺的“观自在禅修营”,也重视观照般若的训练。从内观导向禅宗修行,既容易入手,又有其高度,是次第清晰且行之有效的组合。
  2.《楞严经》耳根圆通的修行
  耳根圆通是建立在如来藏的见地上,这一修法入手处极高,直指人心,历来被禅宗祖师所重视。
  生命有两个系统。常人都活在迷惑的凡夫系统,但佛陀悟道时发现,一切众生都有觉悟潜质,只是隐没不现。基于此,佛教修行有了顿渐之分。顿教是引导学人直接认识生命内在的觉性,一超直入如来地;渐修则是从迷惑系统入手,在认识过程中一一突破,使内心尘垢越来越薄,逐步接近并最终体认觉性。两种修法分别对应利根和钝根,事实上,佛陀之所以说八万四千法,也是为了针对不同根机者,以最适合他们的方式加以引导,所谓应机设教。
  那么,利根和钝根的差别在哪里?就在于心灵尘垢的多少。利根者心垢很薄,一点即破,可以用直指来点拨;而钝根者心垢很厚,刀枪不入,必须以前行为铺垫。但根机也不是天生的,而是代表生命的积累。即使现在是钝根,只要方法正确,通过渐次修行,像神秀所说的“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也能清除心垢,使觉性显现出来。
  耳根圆通的修行属于顿悟,而不是渐修法门。《楞严经》第六卷中,二十五位菩萨讲述了自己过去生中的修行经验。比如大势至菩萨说的是自己如何修念佛法门,从念佛、忆佛,到都摄六根,净念相续,对净土宗有很大影响。而观音菩萨介绍的就是耳根圆通法门,对禅宗有很大影响。相关经文有点深,在此大致介绍一下:
  “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首先告诉我们,曾经有佛出世,名“观世音”。观世音菩萨在因地修行时,曾亲近观世音佛,并在佛前发菩提心。观世音佛就引导他修习解脱法门,方法是“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这句话是佛法修行的常道。每个佛弟子的修行,都是从听闻正法成就闻慧,从如理思维成就思慧,从法随法行成就修慧,似乎没什么特别。
  本经的殊胜之处,在于对闻思修的解读。第一步是怎么来闻。大家现在听到我的声音时,心会专注到声音上。包括我们每天听到很多声音,听的当下,心就会投向这个对象,对声音生起种种虚妄分别,也就是识。我们看观音佛是怎么教观音菩萨的。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入流,即逆流。平常人听声音时,会习惯性地向外追逐,关注这是什么声音,并从声音去判断发生了什么。而逆流是向内看,关注听声音的是谁?能听声音的心是什么?通过审查听的作用,回归闻性。闻有闻识和闻性之分。我们把心粘在声音上,起种种分别,是识的作用。而识产生的根源,是来自闻性。这是觉性的不同表现和作用,表现在听上,是闻性;表现在见上,是见性。禅宗修行所做的,就是直接开显觉性。
  闻识是有生有灭的。比如我们现在听到声音,会产生相应的认识;没有声音时,由此产生的识也消失了。但不论有没有声音,听不听得见,闻性还在,听的作用还在。如果不在的话,怎么知道没有声音?比如我们现在看见这么多人,看见庄严的讲堂,是看的作用。那么眼睛闭上时有没有看的作用?同样也有看的作用,看到的是一片漆黑。如果没有看的作用,怎么知道是一片漆黑?既然知道,说明看的作用还在。所以说,能分辨是识的作用,但根源在于觉性。“初于闻中,入流亡所”的入流,就是进入闻性之流。心契入觉性时,对外在声音的粘著会减少。因为回归闻性,声音就会若有若无,甚至充耳不闻。即便它存在,也只是影像而已,不会对我们有多少影响。
  “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只要不陷入对声音的执著,心就能回归闻性,回归觉性,不论外界和念头是动是静,都能了了分明。有声音出现,我们听到并有念头生起,是动的状态;没有声音,内心安然,是静的状态。不论什么状态,我们都清清楚楚,同时心无所住。但因为安住于觉性,所以出现什么,心都不会粘上去。
  “如是渐增,闻所闻尽。”我们以前一直没有开启闻性,现在要通过禅修不断地熟悉它。每个声音出现时都去追问——我是谁?能听声音的是谁?在不断追问的过程中,闻性的力量日益强大;能闻的妄识和所闻的声音,在闻性的观照下,将渐渐消融。如此,闻识和声音产生的干扰越来越少,心就会越来越空,越来越安静,越来越清净。这种空和清净就取决于闻性的渐增。
  “尽闻不住,觉所觉空。”我们认识到闻识和所闻渐渐消融,是因为内心有一种觉知的力量。但这种觉知是不究竟的,所以接着要“觉所觉空”。如果还有能觉的心在,就是意识范畴的观照般若,还属于过渡阶段。所以不能停留于此,必须从有造作的观照,进入无造作的观照,否则就无法真正契入。如何从觉知回归觉性?需要把觉知也空掉,不要住在觉知,也不要住在所觉。
  “空觉极圆,空所空灭。”当我们把能觉和所觉空了,是不是还有一个空在?如果有空在的话,也是不究竟的,就是偏空。所以这个空也要空掉。我们所证悟的无念心体是无相无住的,不能住于空也不能住于有,不能住于动也不能住于静。它超越了所有相,朗照无住。只有这样,才能体认到空觉不二的心体。《坛经》告诉我们,觉性是有体有用的:在体的层面是空的,在用的层面则妙用无穷。如果我们执著于空,它就会失去妙用。对修行来说,执著空甚至比执著有更可怕。正如《中论》所说:“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佛陀说空的法门,是为了破除我们对有的执著。如果反过来执著空,不惧因果,以为什么都无所谓,那么诸佛对你都没办法了。
  “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这是最关键的。我们著有著空,著动著静,这些都属于凡夫心,生灭心。现在我们要把空的执著、有的执著、动的执著、静的执著、凡的执著、圣的执著、成佛的执著、度众生的执著……所有执著通通打掉。只要有一种执著,就会成为凡夫心的支撑点。当凡夫心有了支撑点,就是体认觉性的障碍。所以要把一切支撑去掉,就像禅宗说的“佛来佛斩,魔来魔斩”,才会“生灭既灭,寂灭现前”。生灭指生灭心,当生灭的有漏妄心被彻底扫除,寂灭的真心才会全然呈现。
  “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当觉性全然呈现时,超越了世间和出世间,像虚空一样,周遍十方,光明圆满。
   “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这样就能获得两种殊胜。一是证悟和十方诸佛相同的觉性,以及和诸佛同样的大慈大悲。二是证悟和十方诸佛乃至六道一切众生的共同体。如此,上可以和诸佛同一鼻孔出气,下可以和六道众生心心相印,对他们生起同体大悲之心。我们和众生的隔阂,正是因为迷失了共同体,从而对自己产生错误认定,建立我执。因为我执,就会制造种种对立,包括国家、地区、民族的分歧,都是由我执发展而来。
  《楞严经》耳根圆通的修行真是非常殊胜,能够听一遍,已经种下顿教法门的善根。
  3.《普门品》大悲周遍的修行
  《普门品》出自《妙法莲华经》,其中阐述的观音法门,可以归纳为八个字——普门无尽,大悲周遍。普就是遍及一切。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是无限的,对一切众生平等无别。所以这种慈悲是可以量化的,只要还有一个众生是菩萨不愿慈悲的,就不是圆满的大慈大悲。当然我们没机会接触一切众生,关键在于,对于自己接触到的所有人,能不能接纳他们、同情他们、理解他们、无条件地帮助他们?
  这种慈悲需要在生活中去检验,需要在每件事、每个众生身上去检验。然后通过检验不断调整,慈悲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大,我们就有能力面对更多的人,包括曾经不喜欢的人。这是我们培养和成就慈悲心的过程。
  佛经中,这种大慈大悲的具体体现,就是观音菩萨的千手千眼。千眼代表无限的智慧,千手代表无限的慈悲。菩萨为了利益无量众生,眼和手都不够用,所以才要化现千手千眼。这是菩萨悲愿的象征。表现在《普门品》,则是观音菩萨的三十二应——“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很多时候,我们看不出谁是观音菩萨。真正的菩萨,不会在头上贴一个“我是观音菩萨”的标签。那么,观音菩萨究竟是什么样的?南普陀观音阁有太虚大师撰写的楹联:“清净为心皆普陀,慈悲济物即观音。”告诉我们:只要具备观音菩萨的慈悲品质,就是观音菩萨。
  什么是观音菩萨的品质?不是一般的慈悲,而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缘,即没有任何条件;同体,是把众生和自己视为一体。这不是观想,而是确实如此。因为观音菩萨已证悟和六道众生的共同体,所以同体是理所当然的。就像身上哪里痛了痒了,手立刻会帮忙,不会考虑要不要帮,帮了有什么好处。这就是同体,是出于本能的反应。观音菩萨对众生的慈悲也是如此,完全把众生和自己融为一体,以众生的痛苦为自己的痛苦,以众生的需要为自己的需要。
  我们生命中多少具有悲悯的品质,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但这种心往往很微弱。要将这念狭隘的悲悯之心扩大成无限,对一切众生生起平等、无限、无我、无所得的同体大悲,必须付出很大的努力。首先是发起菩提心,建立崇高的利他主义愿望,以利益众生、帮助众生解除痛苦作为自己的使命。其次是作空性观修,破除自他隔阂,这样才能培养平等乃至无所得的心,将世俗菩提心升华为胜义菩提心。
  所以说,观音菩萨成就的大慈大悲,绝不是常人那种狭隘的、充满人我是非的爱心,而是无限广大、平等无别的。因为这样的慈悲,菩萨才能寻声救苦,解除众生的种种灾难。正如《普门品》所说:“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
  为什么观音菩萨有这么大的力量?菩萨靠什么为众生解除灾难,解决各种痛苦、烦恼、灾难?靠的正是大悲心。这就告诉我们——念观音菩萨,就是念大悲心;修观音法门,就是修大悲心;成为观音菩萨,就是圆满大悲心。大悲心是以空性为基础,而空性具有解除一切烦恼的作用,所以在大悲心中,对立、仇恨、灾难都会被消融。这是观音菩萨的秘密武器,也是我们生命中的无价之宝。一旦成就大悲,我们不仅有能力解除自身的痛苦和灾难,同时也有能力解除一切众生的痛苦和灾难,真正“让世界充满着爱”。大悲心不仅能消除灾难,还能使我们成就无量福报,所求皆满。可以说,大悲心是最大的福田。我们修习大悲,就是在耕耘福田。
  大乘佛教的特征是菩提心和大悲心,遗憾的是,这一点恰恰被我们所忽略。为什么很多佛教徒给人冷漠、消极的印象?正是因为我们没能践行大乘佛教的核心,没能向诸佛菩萨那样,和众生同呼吸共命运。有鉴于此,我从2003年开始,就一直在倡导菩提心的修行,倡导受持菩提心戒,就是希望大家真正认识并实践大乘的真精神。
  以上介绍的三种修行,分别出自《心经》《楞严经》和《妙法莲华经》。这些才是真正的观音法门。现在社会上有很多假冒伪劣产品,佛教也常常被别有用心者利用,出现各种附佛外道,希望大家树立正见,明辨是非。

四、称念观音圣号的意义

  作为佛弟子,我们称念观音圣号,修习观音法门,并不是为了求求拜拜,也不是祈请观音菩萨满足自己的一己私欲,其意义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念观音菩萨是培养观照力,通过修习观照般若,契入实相般若,成就解脱自在的人生。
  第二,念观音菩萨是修习耳根圆通,不再向外追逐,而是反闻闻自性,向内寻找:谁在闻?闻的识由何而生?就像禅宗从“念佛是谁”的话头一路追寻,我们也要通过反闻,从音声之流寻找源头。当年佛陀在菩提树下,通过逆观十二缘起,从老死到生,再从有到取到爱,一直向前追溯到无明,找到轮回的源头。其实观音法门也是同样,是从声音去寻找能听声音的识,再从识的产生寻找闻性,契入觉性。
  第三,念观音菩萨是要念大悲心,修大悲心。我们不要一味祈求观音菩萨,而要向观音菩萨学习,争做观音菩萨的使者,成为观音菩萨一只眼,一双手。如果一个人只会祈求,说明他的生命充满匮乏。学做菩萨,是要给予众生帮助。一个能够给予的人,不觉得需要什么的人,才是最富有的。事实上,生命本来都有无尽宝藏,关键是开启并体认这个宝藏。
  在这殊胜的日子,我们以这样的方式来认识观音菩萨,听闻观音法门,是对菩萨最好的纪念。但仅仅听是不够的,还要对以上所说的法义如理思维,更重要的,是以观音菩萨为榜样,修习大悲,开发觉性,早日成就观音菩萨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