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点击查看全书链接】

  皈依的最终目的,是于自身成就三宝具有的品质,这一过程贯穿了学佛的整个修行。所以皈依后还须反复修习,时时强化,藉由三宝功德转化现有生命。

  佛法的一切修行,都建立于对三宝的信心之上。关于此,大小乘经论中有丰富的内容。在《阿含经》中,主要体现为三随念(念佛、念法、念僧)和六随念(另加念戒、念施、念天)等。而大乘经典中,关于念佛、念法、念僧的修行更是不胜枚举。在南传佛教地区,信众每天都要称念三皈,初一、十五或六斋日还要到寺院修习皈依。在藏传佛教中,是以念诵数十万乃至百万遍的皈依作为前行。可见,修习皈依是佛教的重要传承。遗憾的是,汉地对此不够重视,仅将皈依视为入门手续,未能深入修习。所以,三宝很难在我们心中具有足够的分量,最终使信心道念逐渐淡化。

  1.如何修习皈依

  修习皈依,应遵循仪轨进行。为确保修习质量,主要在座上完成。除此而外,座下也应时时念诵三皈,使心恒常与三宝相应。

  (1)唱《三宝歌》

  人天长夜,宇宙黮暗,谁启以光明?三界火宅,众苦煎迫,谁济以安宁?大悲大智大雄力,南无佛陀耶!昭朗万有,衽席群生,功德莫能名。今乃知,唯此是真正皈依处,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

  二谛总持,三学增上,恢恢法界身。净德既圆,染患斯寂,荡荡涅槃城。众缘性空唯识现,南无达摩耶!理无不彰,蔽无不解,焕乎其大明。今乃知,唯此是真正皈依处,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

  依净律仪,成妙和合,灵山遗芳型。修行证果,弘法利世,焰续佛灯明。三乘圣贤何济济,南无僧伽耶!统理大众,一切无碍,住持正法城。今乃知,唯此是真正皈依处,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

  (若个人独修,也可以虔诚心念诵《三宝歌》。)

  (2)发心、忏悔、供养

  先修发心、忏悔:

  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佛!

  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尊法!

  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贤圣僧!

  如是等一切世界,诸佛世尊常住在世,是诸世尊,当慈念我。若我此生,若我前生,从无始生死以来,所作众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若塔若僧,若四方僧物,若自取,若教他取,见取随喜。五无间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十不善道,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所作罪障,或有覆藏,或不覆藏,应堕地狱、饿鬼、畜生,诸余恶趣,边地下贱,及蔑戾车,如是等处。所作罪障,今皆忏悔。今诸佛世尊,当证知我,当忆念我!

  (忆念自己无始以来所作罪业,尤其是近来的不如法行为,于十方诸佛菩萨前生起真诚忏悔之心,并安住于忏悔之心,静默三分钟。)

  其次修七支供,依普贤广大行愿集资净障: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狮子,

  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

  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

  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

  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

  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

  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

  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法-轮。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

  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法-轮,

  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

  如是四法广无边,愿今回向亦如是。

  然后,念诵七佛灭罪真言,以此清洗罪障(七遍):

  离巴离巴帝,估哈估哈帝,达拉尼帝,尼嘎拉帝,微嘛离帝,马哈嘎帝,(加母)(拉母)(扎母)帝,司哇哈。

  (念诵时,观想无始以来所造罪业念念消融于三宝的无尽功德中。)

  (3)观察修

  首先,思维暇满人身蕴含着重大意义,认识到唯有皈依三宝才能实现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其次,思维死亡一定,死期不定,死时除佛法外余皆无益,对三宝生起猛烈的皈依之心。第三,念三恶道苦,生起恐惧感,生起求拯求救之心。然后忆念三宝功德,对三宝生起极大的信心,确定以三宝为人生的依赖及归宿。

  (4)安住修

  反复念诵“南无布达耶、南无达玛耶、南无僧伽耶……”

  (念诵三皈依时,观想六道一切众生和自己一起念诵,念念融入十方三宝的无尽功德中。)

  随后止静:观想十方三宝的无尽功德,安住十方三宝的无尽功德中。

  (5)发愿

  首先,发愿奉行五戒:

  第一不杀生:认识到生命毁灭所造成的痛苦,我发誓培养悲心,学习各种方法保护人、动物、植物的生命。我决心不杀生,不教人杀,在思想上和生活中不宽恕自己的任何一种杀生行为,同时也不随喜任何人的杀生行为。

  第二不偷盗:认识到由剥削、压迫、偷盗和社会的不公正等等现象所造成的痛苦,我发誓培养慈心,学习各种方法,为人、动物和植物的良好生存状态而努力工作。我发誓,通过与那些真正需要的人分享我的时间、精力和物质财富的方式来修布施。我决心不偷盗,不将任何属于他人的物品据为己有。我将尊重他人的财产所有权,但我将阻止以人类的痛苦为代价,或以地球上其他地区人民的痛苦为代价,来为自己谋取利益的行为。

  第三不邪淫:认识到由不正当的性关系所造成的痛苦,我发誓培养责任心,并学习维护个体、夫妻、家庭和社会的安定与团结的方法。我决心不卷入没有爱和长期承诺的性关系中。为了维护我和他人的幸福,我决心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承诺。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将做一切事情来保护儿童不受性侵害,防止夫妻关系和各个家庭因不正当的性关系而破裂。

  第四不妄语:认识到由说话心不在焉和没有倾听能力所造成的痛苦,我发誓修习爱语和倾听,给他人带来幸福和快乐,从而减轻他们的苦恼。明了语言可以创造幸福或制造痛苦,我发誓学习讲实语,讲能够激发人的自信、给人带来快乐和希望的话。我决心不传播不确定的消息、不批评或谴责我没有把握的事情,避免讲会导致分裂或不和的话,或会导致家庭、团体破裂的话。我将尽一切努力来调解和平息所有的矛盾,无论是多么微小的矛盾。

  第五不饮酒:认识到由不适当的消费所造成的痛苦,我发誓通过有觉照的饮食和消费,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保持良好的健康,无论是生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我发誓只吸收那些对维护我个人、我的家人和社会大众身心健康与和谐有益的东西。我决心不饮酒,不吃有害的食品,不接触不健康的精神产品,比如某些特定的电视节目、杂志、书、电影及谈话等。我知道,用这些“毒品”来损害我的身心,就是背叛了我的祖先、我的父母、我的社会和我的后代。

  我将通过修习既适用于个体也适用于社会的这五戒,使自己心中和社会上的暴力、恐惧、愤怒及混乱状态得到改变。我明白,要改造自我,改造社会,一份合适的戒规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修习四无量心: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慈无量)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悲无量)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身心怡悦。(喜无量)

  愿诸众生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舍无量)

  (6)回向

  皈依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关于皈依的修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修习应该遵循完整的仪轨进行,包括前行、正行、回向三部分。首先以发心、忏悔、修七支供为前行,帮助我们集资净障。集资,即积集资粮,就像出门需要准备钱粮;净障,即扫除前进障碍,使行程顺利。其次是正行,包含观察修、安住修、发愿三部分,核心内容是念诵三皈依。最后是回向,将修行功德指向某个目标,尤应以菩提心回向,使这份功德百千万倍地增值。

  第二,念诵三皈依前,应发起至诚恳切的求救之心,不断念死无常,念恶道苦。如果意识不到轮回险境,皈依心自然难以真切。

  第三,确定以三宝为究竟皈依处,这一认识主要通过忆念三宝功德完成。发心皈依的过程,也是作出抉择的过程。当我们意识到财富和地位只是过眼云烟,意识到其他宗教的不圆满,才选择了佛教。但这一认识必须在修习中不断强化。

  第四,观想三宝功德,将自己念念融入其中,就像一滴水融入大海。其实三宝从未舍弃我们,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全身心地投入。

  2.《仪轨》中发心的说明

  佛法一切修行都是建立在发心的基础上。不仅修行如此,生活中,我们每天也在发心。不论工作还是学习,若无心的参与,将一事无成。所以,心是一切行为的根本。以什么心做事,最终将成就什么样的人生。我们现有的心行基础是凡夫心,这就影响到日常的一言一行。如果不加以调整,修行也难免夹杂着凡夫心。那么,最终成就的也必定是凡夫心。

  怎样调整心行?学佛所要发的,是出离心和菩提心。发起出离心,视三界如火宅,世间如牢狱,自然无心贪恋,只求速速逃离。否则,生命永远是凡夫心的延续,深陷贪心、嗔心、我慢、嫉妒的巨大陷阱。但出离心只能使个人解脱,当我们看到三界之苦,看到六道一切众生于轮回中受难,如何忍心独自出离?帮助六道一切众生解脱的心,就是菩提心。依此修行,方能成就诸佛菩萨的大慈大悲。

  皈依三宝的根本,是成就佛菩萨品质,这就必须从菩提心开始。正如仪轨中所说:“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需要注意的是,发心不仅是念诵文字,更须从内心深处生起真切的愿望。愿望有多强烈,投入的精力就有多少,成功的希望才有多大。若能将菩提心作为人生最强烈的愿望,形式上的发愿便不重要了。在此之前,我们还须通过不断念诵来强化。

  发心,不仅体现在发愿文中,还贯穿于整个仪轨的修习。尤其在正修三皈依时,更是消除狭隘自我、训练发心的良机。我们要观想自己带领六道一切众生念诵皈依,共同投归三宝的无尽功德。如是观想,正是对佛菩萨心行的模拟和训练。通常,我们心中只装着自己、家庭、朋友,即使能装下民族、国家,终归是有限的。发菩提心是要容纳一切众生,确实存在难度。唯有从座上观修入手,逐步打开心量。然后坚持不懈地努力,终有一天能向佛菩萨的心行靠拢。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在座下随缘随分地利益众生,使发心和行为得到统一,共同养育菩提心的成长。

  3.《仪轨》中忏悔的说明

  发心之后,须以勇猛心修习忏悔。在无尽的生命延续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太多罪业,并将长久地影响我们。唯有至心忏悔,才能消除这些负面业力。

  忏悔,首先要发露往昔以来的罪业,直面自身问题,生起改过之心。《仪轨》中“如是等一切世界诸佛世尊……”等语,正是对种种罪业的发露。念诵后,忆念自己无始以来所造罪业,尤其是近来的不如法行为,于十方诸佛菩萨前生起真诚忏悔之心,并安住其中。

  然后是修习“七支供”。在汉传佛教中,“七支供”为大忏悔文,可帮助我们快速忏除业障。在藏传佛教中,“七支供”是集资净障的重要方式,属于修习一切法门的前行。

  为了加强忏悔效果,再念诵“七佛灭罪真言”七遍,观想无始以来所造罪业念念消融于三宝无尽功德中。“七佛灭罪真言”出自《大方等陀罗尼经》,“七佛”乃泛指,实为无量诸佛传授给众生的灭罪真言。以虔诚心念诵这一真言,通过佛菩萨的加持,当下就能化解业障,不可思议。此处的“七佛灭罪真言”与平日早晚功课中的发音略有不同。大家以往念诵的是唐译,为“离婆离婆帝,求诃求诃帝……”,但同样的文字,唐音与现今已有不同。皈依仪轨中收录的“七佛灭罪真言”是直接从梵文音译而来,更接近于梵音。

  除此而外,以清净心称念“南无布达耶,南无达玛耶,南无僧伽耶”,也有忏悔之效。因为称念三皈能得到三宝加持,也能开发内在的三宝品质,仰仗内在和外在的力量,共同化解业障。

  4.《仪轨》中七支供的说明

  “七支供”出自经中之王《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在佛法修行中有着重要地位。普贤菩萨的大愿,又称“十大愿王”,内容极为殊胜。

  “所有十方世界中”等四颂为“礼敬支”,其中初一颂为三门总礼,后三颂为各别礼敬。“以诸最胜妙华鬘”等三颂为供养支,其中前二颂为有上供养,后一颂为无上供养。“我昔所造诸恶业”一颂为忏悔支,“十方一切诸众生”一颂为随喜支,“十方所有世间灯”一颂是请转-法-轮支,“诸佛若欲示涅槃”一颂是请佛住世支,“所有礼赞供养福”一颂是回向支。

  “七支供”的内容看似平常,但因其建立于普贤行愿的基础上,故无比殊胜。我曾将《普贤行愿品》的修行归纳为两句话,即“菩提心的无上观修,佛陀品质的临摹方法”。依普贤行愿修行,直接以佛菩萨为榜样,通过模拟,一一对照并修正自身心行。

  普贤行愿所以称为“愿王”,因为每一愿皆以无限为所缘。我们供佛只是供一尊佛,拜佛也只是拜一尊佛,所做有限,供品更有限。依普贤行愿观想,每称念一佛,或礼敬一佛,都是以十方尽法界虚空界、无量无边诸佛为对象。这种礼敬和供养不是一天两天,是尽未来际永不间断。所谓“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是何等恢弘的愿力,何等广阔的心行。

  这样无限的心,正是佛菩萨的心。通过《普贤行愿品》的修行,就可以打开自我。当我们观想以十方一切诸佛作为礼敬对象时,当下就可契入佛菩萨的心行。以无限之心供养,则能成就无量福报。因为建立在无限基础上的任何行为都会成为无限,就像任何数字乘以无穷大之后会变成无穷大一样。所以根据“七支供”修行,可以帮助我们在最短时间内圆满成佛资粮。反之,若以有限心行积累福报,永远是有限的。正如《金刚经》所言:“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

  5.《仪轨》中发愿的说明

  皈依的目的,是于自身成就三宝功德。这就需要从做人开始,如果不具备基本的做人准则,如何修菩萨道乃至成佛?

  作为佛弟子来说,做人的基本准则是遵守“五戒十善”。五戒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本身就蕴含重要的修行意义。

  不杀生可以止息杀生恶行,进而止息嗔恨心,培养慈悲心。不偷盗又名不不与取,凡别人未给予的东西皆不可占为己有,包括偷抢及坑蒙拐骗。止息偷盗行为,也在帮助我们止息贪心,进而培养布施心,以自己的财物、技能及所学佛法帮助别人。不邪淫即断除合法夫妻外的一切性关系,帮助我们止息对异性的贪著心。在佛教看来,淫欲为生死根本,更是修行的极大障碍。止息邪淫乃至一切淫欲行为,能帮助我们早日解脱。不妄语即不说假话,其中又有大妄语、小妄语和方便妄语之分。大妄语为未证言证等重大欺骗行为,谎称修行成就以骗取他人的供养或信赖;小妄语为未见言见之类的谎言,属于日常生活中的欺骗行为。妄语乃虚妄之因,是成就真实智慧的障碍。不饮酒,包含酒精及一切影响心智成长的食物和精神产品,它们会张扬人性的丑恶,阻碍智慧开发,故应坚决戒除。

  戒的意义在于防非止恶,防止杀盗淫妄等犯罪行为。从古至今,时代虽然有了很大变化,人性却没什么两样。众生的共性是贪嗔痴,犯罪行为也不出杀盗淫妄的范畴。五戒建立在人性基础上,目的是为了止息贪嗔痴,止息不良串习,成就内在的高尚品质,所以永远不会过时。

  五戒虽然道理简单,意义却非常深奥。皈依仪轨中收录的五戒内容,由法国梅村禅修中心的一行禅师编写,内容非常契合时代,希望在家居士能每天念诵,将之作为人生信条。这不仅对个人修行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社会安定、人类和平有着促进作用。

  五戒偏于止息恶行,四无量心则重视修习善行。四无量心的修习贯通三乘,若以世间心修习,所获功德能生梵天,故四无量心又称四梵住;若与空性慧相应,超越我及我所,不起自他分别,则能成就声闻圣果;若与菩提心相应,以无尽悲愿修习慈悲喜舍,则是菩萨道的修行,能圆成无上佛果。

  四无量心,在声闻乘及菩萨乘中都很重视。作为在家居士,应该以修习四无量心作为基本训练,时时想着给予一切众生快乐;拔除一切众生痛苦;对一切众生获得成就和利益由衷欢喜;祈愿一切众生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在此基础上,修习菩提心和空性见,直达无上佛果。

九、结束语

  皈依是佛法的根本,修行的基础,更是成佛的保障。不论出家或在家佛子,都应该将皈依作为重心,将修习皈依视为首要,为未来修行打下扎实基础。同时也建议每位佛子,不论学佛时间有多长,都应该继续修习皈依。这不仅能培养对三宝的信心,对提升修行也有莫大帮助。我自己也在修皈依,以念诵三皈作为日常修持。皈依修习可深可浅,若以至高的见地修习,皈依同样是圆顿、快捷的法门。

  当前,教界普遍存在信仰淡化的现象,不少人皈依多年之后,内心依然迷茫漂泊,不知如何着手修行。纵有所学所修,也大多不得要领,心行难有重大改变。这些都和忽略皈依修习有直接关系。因此,教界应当大力推广皈依共修活动。撰写本书的初衷,是为了给信众制订每周一次的常规宗教生活。于是,有了《皈依共修仪轨》,配合《仪轨》的弘扬,才有了这本《皈依修学手册》。

  我真诚希望,每位佛子都能以弘扬皈依为己任,也希望每个道场都能举行一周一次的“皈依共修”,使所有信众过上常规的宗教生活。藉由共修这一殊胜因缘,不断加强并深化对三宝的信心,念念与三宝相应,使皈依真正成为觉悟之旅的起点。由此出发,在菩提道上稳步前进,最终成就本具的三宝品质。

(2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