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讲于第五届菩提静修营
佛陀成道后四十五年,在恒河两岸游行说法,为后世弟子留下大量言教。而在佛教两千多年的流传过程中,历代祖师又根据佛陀的教法,从不同角度开显和诠释,发展出三大语系、诸多宗派。所以我们今天接触到的佛法,可谓博大精深。如何把握佛法精髓,在浩瀚法海中找到直抵彼岸的捷径?同样离不开四谛法门。可以说,四谛既是佛法纲要,也是学佛的共同基础。
在四谛法门中,苦谛和集谛揭示了轮回的规律,是学佛必须具备的认知。佛陀之所以成为觉者,关键就在于,能以缘起的智慧看世界。世间哲学或以物质为第一因,或以精神为第一因,或认为一切都是偶然,而其他宗教往往认为世界是神创的。真相究竟如何?佛陀在菩提树下以智慧观照发现,世间一切都是缘起的,包括一切生命的生死流转,也包括大千世界的成住坏空。了解缘起因果后,知道三恶道的因果是如何开展的,三善道的因果是如何开展的,才能把握生命的发展方向。
那么,我们又该怎么去做?道谛就代表不同的修行方法。佛法的各个宗派,看似差异甚多,其实是为我们提供不同的解脱方法。就像登山,目标都是山顶,但上山路线有前后左右、东南西北之分。有的路平坦,有的路陡峭;有的路快捷,有的路漫长。之所以会有这些不同路线,主要是根据众生的不同根机而施设。能力强的人,不妨迎难而上,捷足先登;能力弱的人,也可慢慢走来,稳扎稳打。
这些差别主要体现在见地和禅修方法上。以下,将介绍佛法的主要见地,如声闻教法的五蕴、十二处,大乘教法的中观、唯识、如来藏。
1.五 蕴
在早期的《阿含经》中,佛陀重点开示了解脱道的内容,告诉我们如何走向解脱。所谓的解脱,不是从这个世界搬到另一个世界;所谓的此岸和彼岸,也不是两个遥遥相对的地方。当我们断除一切迷惑烦恼,当下就是解脱。
在解脱道修行中,佛陀通过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为我们开显了世界真相,即“有漏皆苦,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又称四法印。其中,尤其重视对五蕴法门的诠释。因为佛法是以有情为本,对有情自身的认识,正是走向解脱的关键所在。西方哲学所说的“认识你自己”,也是基于同样的追寻。那么,究竟什么代表着“我”?
佛陀通过智慧观察发现,每个生命的存在,无非是色、受、想、行、识五蕴。蕴为积集义,指相关事物的积聚组合。色蕴,指有情的色身部分,由地水火风四大构成;受蕴,指情感部分,如苦、乐、忧、喜、舍等感受;想蕴,指思维部分,如产生的想法,作出的抉择等;行蕴,指意志和行为,包括感受、思维以外的各种心理活动;识蕴,即精神主体,具有了别的作用。所谓的“我”,就是由这五种要素组成。其中,色身来自父母的遗传基因,并由后天饮食滋养而成。而精神系统源自无始以来的积累,也包括今生的教育和经历。它们共同形成了我们现有的心态、人格和生命品质。
在本质上,五蕴只是一堆元素的组合,是一个暂时存在的生命形态,其中并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性。虽然它和我们有关,是我们可以使用的一个工具,但不是真正的“我”。如果把这些当作是“我”,就会影响到我们对生命真相的认识。但世人为无明所惑,无常执常,无我执我,不净执净,才会颠倒妄想,以苦为乐。为什么衰老、疾病、死亡会给人带来痛苦?就是因为看不到无常的真相,所以幻想自己长生不老,永葆青春。有了这种对永恒的贪著,又会进一步形成依赖。问题是,这些对象都是无常变化的。一旦出现变故,依赖就会落空,烦恼也就随之而生了。可以说,众生所有的痛苦、烦恼、轮回,都是因为不能正确认识五蕴所致。
佛法所说的“人生是苦”,就是针对这个有漏生命体而言。当然,在我们的感受中,还是有苦乐忧喜舍的不同。当欲望得到满足,我们会感到快乐。可当条件发生变化,快乐很快会转为痛苦。就像我们饥渴难耐时,吃喝可以带来快乐。但这种快乐是建立在饥渴的痛苦上,只是对痛苦的暂时缓解。而且这种缓解是有定量和期限的。一旦饥渴消除之后,继续吃喝马上会成为痛苦而非快乐的事。可见,这种快乐不是本质性的。如果是本质的快乐,那么无论何时享受,也无论享受多长时间,都应该是快乐的,不会有乐极生苦的逆转。能不能找到这样的快乐?佛陀告诉我们,唯有“涅槃寂静”才是永恒之乐,因为它来自息灭烦恼后的心灵,是从空性而非感官生起的。凡是通过满足欲望得到的感官快乐,都是有漏、短暂、不稳定的,其本质是痛苦而非快乐的。
快乐不仅和痛苦有关,而且是和痛苦成正比的。当渴求带来的痛苦越强烈,得到满足后的快乐也越强烈。就像你越渴望见到某人,见面时才越觉得欣喜若狂,快慰平生。如果没有这种渴求,见面不过是寻常小事,甚至是多余的麻烦。而渴求又是从贪嗔痴而来,当人们得到一次满足后,就会追忆并执著这种快乐。这种追忆将成为动力,让人产生新的渴求。如果不及时制止,渴求将一轮接一轮地升级,永无止境。问题是,满足渴求需要条件,而满足不断升级的渴求,需要更多的条件。这就使得人们一生都为了满足各种渴求而忙碌,却往往看不清,我们为了解决痛苦,又招感了更多、更大、更持久的痛苦。
仔细想想,我们总是在用长时间的痛苦换取短暂的快乐;又因为短暂的快乐,产生更长时间的痛苦。对于这种所谓的快乐,没有得到时,我们会因希望得到而焦虑;一旦得到,又会因为担心失去而惶惑;真的失去后,则会因此悔恨懊恼,倍感失落。我们为什么会有孤独?为什么会有焦虑?为什么会有恐惧?都是来自对“快乐”的依赖。
针对这种“爱取有”的轮回,佛陀为我们反复开示了“有漏皆苦”的原理,让我们认清五蕴的真相。但我们要知道,说苦不是消极,更不是逃避,而是对人生所作的本质透视。当你认识到它的本质,一样可以享受快乐,但不会执著,而是放松、自在地享受这个当下。不是像我们以为的那样,因为看到苦,快乐就消失了。事实上,快乐反而变得更持久。
此外,“诸行无常”和“诸法无我”也是建立在正确认识五蕴的基础上。常人面对老、病、死的时候,不仅有色身的痛苦,还有心理的痛苦,结果身心交迫,苦上加苦。圣者同样会有老、病、死,但只有色身的痛苦,没有心理的痛苦。因为他已接纳青春、色身的无常,就能以平常心面对衰老、疾病乃至死亡。当我们真正接纳无常的时候,色身之苦不过是自然规律,也就没那么难以忍受了。
至于佛教所说的无我,不是说这个身体不存在,而是说它由众缘和合而成,其中并没有作为主宰的、恒常不变的“我”。凡夫因为无明,或是把身体当作我,总担心“我病了,我死了”;或是把想法当作我,纠缠于“我高兴,我不高兴”。身体和想法是“我”吗?有“我”吗?如果是,如果有,就意味着我们可以主宰它。事实上,这个五蕴有它自己的运行规律,并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它要衰老,要生病,要死亡,我们都无能为力。乃至它要生气,要痛苦,要烦恼,我们也往往做不了主。可见,它虽然和我们关系密切,却不能真正代表“我”。如果把五蕴当作“我”,进而产生恒常的执著,就会带来不必要的烦恼。
认识到有漏皆苦,无常无我,就可以远离对五蕴的贪著。我们之所以对色身有众多贪著,对世界有众多贪著,关键是因为看不清它的真相,也看不清这种贪著会给人生带来无尽过患。所有的烦恼、轮回、生死都是由这些错误设定造成的,进而还会引发孤独、焦虑、烦躁、不安、恐惧等负面情绪。
解脱道修行的关键,就是通过五蕴认清苦、空、无常、无我的真相,最终息灭烦恼,导向涅槃。这就需要对身心和世界保持觉知,保持正念。关于五蕴的修行,在《阿含经》中所占的分量很大,很多阿罗汉都是通过照破五蕴解脱的。如果忽略对五蕴的观察,即使学了再多道理,也很难转化为认识自己的智慧。
2.十二处
五蕴的重点是帮助我们认识自身,十二处则是从认识论的角度引导我们完成修行。一个人能招感什么样的外境,和他的业力有关;但这个外境在他内心形成的感受,则和他的认识有关。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有什么样的认识,就会有什么样的世界。
所谓十二处,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和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在六根接触六尘时,眼睛看到色彩,耳朵听到音声,鼻子闻到气味,舌头尝到味道……由根尘的和合,构成我们的认识和各种心理活动。
佛陀告诉我们,修行要从六根门头入手,因为这里正是烦恼的生起处。当根和尘接触时,几乎在同一瞬间,就会产生好看不好看、好听不好听、好闻不好闻和好吃不好吃的判断,进而产生喜欢或不喜欢的分别,对喜欢的产生贪爱,对不喜欢的心生嗔恨。然后就会进入贪嗔痴的世界,带着贪嗔痴去看这个人,看这件事。
但我们要知道,根尘相触固然是烦恼生起的基础,同时也是走向解脱的关键。在佛经中,将十二处称为入处,也称漏处、修处、证处。所谓入处,因为六根是接收外部六尘的六个窗口。所谓漏处,即有漏生起处。当根尘相触时,如果内心没有正念这个守门员,五欲六尘就会长驱直入。所以,世人不犯错是很难的,因为他没有正念,每天还要面对那么多诱惑,自然就会引发贪嗔痴,引发爱取有,烦恼就此产生。所谓修处、证处,即修行证道的立足点。当根尘相触时,如果保持正知正念,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境界,在我们眼中不过是一个影像而已。既能对它了了分明,也不会引发贪著或嗔恨的烦恼。
从南传的内观,到汉传的观照般若,都在引导我们训练正知正念。一旦具足觉知力和观照力,就能在面对境界时安住正念,带着正念去吃饭,去走路,去做每一件事。而不是随着串习,进入贪嗔痴的轨道。
当心保持觉知,所有正当的事都可以去做。反过来说,做事也是强化觉知、修习正念的过程。这一点看似容易,做起来并不容易。因为串习太强大了,常常在我们尚未察觉时,就瞬间开启,自动运转了。看到喜欢的人,不知不觉就贪了;看到讨厌的事,不知不觉就生气了。这个不知不觉有两种,一种是从来没有知觉,根本没想到这么做有什么问题;另一种是后知后觉,虽然知道应该怎么做,但觉知力和反应速度不够,总是在贪嗔痴生起后,才发现自己又输了一个回合。
这就需要加强训练,保持觉知的敏锐,强化观照的力度,进而使这种断断续续的觉知和观照能更稳定,更持久。一旦念念相续,就能在根尘相触的每个时刻保持觉知。如此,它就不再是入处、漏处,而是修处、证处了。
所以,十二处的修行很重要。在十二缘起的修行理路中,同样是在根尘相触时入手——从六入到触和受之后,就不再进入爱取有,从而切断轮回之链。正知正念的修行,需要以正见为基础。在《阿含经》中,重点介绍了四念处的修行,即“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南传的内观,就是围绕身受心法四个所缘,从保持觉知到生起观智,照见诸法,最终解脱烦恼。
生命就是心念的延续。可以说,心念决定了我们的世界,也决定了生命的走向。对于每个人来说,选择并发展什么样的心念,其实就像投资一样。妄念带来的,是生命的亏损和贬值;而正念带来的,则是生命的提升和增值。
3.中 观
中观、唯识、如来藏是大乘的三个基本正见,由此形成汉传佛教的三大思想体系,印顺法师称之为“性空唯名系、虚妄唯识系和真常唯心系”。
中观思想主要体现在般若系经典中。其中,《心经》和《金刚经》在中国流传最广,最为人熟知。不必说佛教信徒,在历代文人中,读诵抄写此经者也不计其数,并留下大量书法精品。而玄奘三藏翻译的六百卷《大般若经》,则是佛教史上分量最大的一部经典。在佛陀四十五年的说法过程中,有二十二年在开显般若思想,其重要性由此可见。
般若思想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当时玄学盛行,以空性见为核心的般若思想,一经传入就备受推崇。文人士大夫们喜欢和高僧在一起谈老庄,说般若,促进了般若思想在中国的弘传,很快发展为六家七宗,从不同角度对般若思想加以诠释。而隋唐时期形成的三论宗、华严宗等,也是依般若思想建立的。除了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也很注重般若经典。很多家庭供奉有《般若八千颂》,深信此经具有极大的加持力。流传至今,已成为传统习俗之一,也是藏族文化的组成部分。而藏传佛教中规模最大的格鲁派,更是对般若思想推崇备至,并以中观应成派的见地为究竟。
中观思想的核心,是“一切法无自性”。所谓自性,就是可以不依赖条件独立存在的实体。这在《心经》和《金刚经》中表现得极为充分。《心经》仅短短两百多字,“不、空、无”三个关键字却出现了近四十处。
经中,开篇即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直接彰显了般若思想的核心,说明一切存在都是缘起的假相,本质上是空的,无自性的。其中的“色”泛指物质,可将此替换为一切存在现象,如“山不异空,空不异山;山即是空,空即是山”等,并从这个角度来看待世界,认识人生。在《金刚经》中,则以“所谓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的三段式,作为认识世界的角度,说明一切缘起现象在本质上都是空的,其中没有不变的“自性”。我们所认为的,实实在在的人,实实在在的世界,不过是假名安立而已。
《阿含经》中,主要揭示了无常、无我的思想,认为空是甚深义。事实上,无常和无我都是空的不同表现方式。“常”代表对世界的自性见,“无常”则空去我们执著的“常”;“我”代表对五蕴色身的自性见,“无我”则空去我们认定的“我”。原始佛教中有个部派叫“说一切有部”,他们对世界的分析,和早期西方哲学有相似之处,认为世界存在不可分割的实体——“极微”。由这个基本元素的不同组合,构成各种存在,乃至整个世界,所谓“三世实有,法体恒有”。
依有部的观点,认为缘起和自性可以并存。但到了中观般若思想,认为缘起必定没有自性。在因缘和合的诸法中,根本没有不依赖条件存在的特质,所以叫缘起性空。可以说,整个般若经典都在彰显空性思想。包括后来的《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也是从不同角度加以剖析,帮助我们透过现象看到事物本质,从而破除执著。
每个人接触世界时,都会对现象作出判断,形成自己的认识,比如美丑、贵贱、好坏等。进而执著这种判断和认识,觉得这个东西是我的,它很漂亮,很真实,很有价值。这种认定和执著并非事物本身的属性,而是我们附加其上的。正是它们,引发了贪爱、嗔恨及一切烦恼。
凡夫都是活在二元对立的世界,要证悟空性,必须超越二元,扫除原有认知中的自性见,让事物回到它的本来面貌。所以,“空”并不是要否定客观现象,而是否定我们在现象上施设的错误认识。把附加其上的错误设定去掉,我们才能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正如龙树菩萨在《中论》所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因缘和合的一切现象都是空的,这个空不是没有,而是没有自性。换言之,离开条件根本就找不到固定不变的特质。当我们去除对事物的一切执著,空性慧就显现了。
4.唯 识
唯识也是大乘佛法的重要思想之一。早在梁武帝时期,来自西印度的真谛三藏就来华翻译了大量经典,后被尊为中国四大翻译家。在他所译的经论中,有不少是关于唯识思想的,如《中边分别论》等。另一部《十七地论》,就是玄奘后来重译的《瑜伽师地论》,只是当时因为战事、国难等原因,仅译出五卷就被迫停止。玄奘三藏发愿西行求法的重要缘起,就是为了求取该经的足本。
说到唯识思想在汉地的弘传,不得不提玄奘三藏。他不仅翻译了《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辩中边论》《唯识三十论》《百法明门论》等著名的唯识典籍,还建立唯识宗,位列汉传佛教八大宗派之一。虽然唯识宗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广泛弘传,仅两三传之后就基本湮没了,远远比不上中观思想在汉地的普及程度。但到了民国年间,当时失传的一些唯识典籍从日韩等地被发现并传回国内,使唯识的研究和弘传再次复兴。尤其在太虚大师等教内外大德的倡导下,唯识还成为佛学院教学的必修课,延续至今。
中观对世界的认识,可概括为真俗二谛,即空和有两个层面。而唯识认为一切都是识的变现,并把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分为三个层面,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又称三性。遍计所执性,是呈现在我们认识上的错觉;依他起性,是缘起的差别现象;圆成实性,是宇宙人生的实相。
关于这一点,唯识宗有个典型比喻。某人晚上看到一条绳子,以为是蛇,吓出病来。绳子事实上是有的,但在他的认识上是没有的;蛇事实上是没有的,但在他的认识上是有的。不仅有,而且还被它吓得魂飞魄散。蛇就是遍计所执,即呈现在我们认识上的错觉影像,虽然它是不存在的幻有,但作用是真实的,否则就不会吓出病来了。而绳子代表依他起,是存在的。唯识认为,凡夫之所以有种种烦恼执著,就是因为遍计所执,因为错误的认识和执著。唯识所说的阿赖耶缘起,就是提供一个没有处理过的世界,使我们了解认识和世界之间的关系。从这个角度说,学佛就是要改变蛇的错觉,恢复绳子的认识。进而看到,绳子也是缘起的假相,本质上是了不可得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摆脱误解,通达真理。否则就会始终活在被妄识处理过的世界,无休止地造业并轮回。
通常,我们把中观称为空宗,把唯识称为有宗。空宗的重点是讲空,不论说什么,层层扫荡,一破到底,最后统统是空,可谓万变不离其宗。而有宗的特点是对认识和现象世界深入分析,告诉我们色法是什么,心法是什么;意识是怎么回事,潜意识又是怎么回事;凡夫的心理活动有哪些,修行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又有哪些。包括彼此的关系,都分门别类,逐个剖析。
早期,古希腊哲学关心宇宙本体,世界本原。16世纪后,西方哲学家发现,我们对宇宙能认识到什么程度,是取决于自身的认识。如果不解决认识本身的问题,关心宇宙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就像观察设备出了故障,观察结果自然是不可能准确的。所以说,我们拥有什么样的认识能力,才是认识外境的关键所在。对于认识和世界的关系,唯识宗的解读特别透彻。我著有一本《认识与存在》,是对《唯识三十论》的解读,就是根据唯识思想来说明认识和世界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心理学的兴起,对心理现象和心行规律有着详尽阐述的唯识思想,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的认识受情绪、经验、教育的影响而形成,但这些情绪乃至教育往往是片面的。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认识,自然也是扭曲的,就像哈哈镜中的影像。正是这些错误认知,给我们带来了种种烦恼痛苦。我们想要摆脱痛苦,首先要从建立正确认知开始,这就需要把认识和世界区分开来。
同时,唯识是立足于妄心展开修行,相对来说操作性更强。在我二十多年的弘法过程中,深深受益于唯识思想。因为它对妄心的剖析细致而又准确,和心理学有相似的关注点,更容易被现代人所接受。在引导学人认识自我、转染成净等问题上,也有特殊的善巧方便。
5.如来藏
如来藏的见地,是大乘佛法的又一主流思想。在《涅槃经》《楞伽经》《楞严经》《圆觉经》等重要经典中,都阐述了这一观点,即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有成佛的潜质。
禅宗就是根据这一思想建立的。其重要性在于,为学人修行提供了极大的信心。禅宗有顿渐之分,其中,尤以顿悟法门为人向往,从者如云。我们知道,成佛是一条长达三大阿僧祇劫的漫长道路,而禅宗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说。为什么能这样?正是基于如来藏的见地。因为我们本来具有和诸佛无二无别的潜质,这个宝藏是现成的,本来具足的。就像矿藏,已经完完整整地在那里,我们只要发现它、开启它即可。如果还要通过修行逐渐形成,就不可能顿悟了。
关于顿悟法门的见地和修行,《六祖坛经》中有详细记载。经中,把众生和诸佛的分歧归纳为一念之间,迷了就是众生,悟了就是佛。这种直截了当的法门,特别契合国人好简的习惯。所以到六祖之后,禅宗在中国枝繁叶茂,遍地开花。但我们要知道,越是快捷的方法,对根机的要求越高。如果根机不够的话,好简会流于肤浅,直接会流于粗陋,心地法门会流于口头玄谈。即使学人根机尚可,如果没有明眼师长指点,这个成就诸多大德的“向上一着”,也很难用得上。结果是,大家都喜欢禅宗,推崇禅宗,实际又没能力修起来。虽然修不起来,但也不想回头从基础开始,次第前行,最后就变得高不成低不就。可以说,这也是汉传佛教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基础和次第,这样的话,哪怕现在是钝根,只要方法正确,假以时日,也能越磨越利。因为根机是缘起的,将随着我们的努力发生变化。
我们现在建立了一套三级修学模式,目的就是帮助大家一步步地走向解脱。有了次第和正确方法,解脱并没有我们以为的那么难,那么遥不可及。同时,解脱也不是死后的事。解决一个问题,就能从这个问题带来的困扰中解脱出来,感受解脱带来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