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点击查看全书链接】

  忏悔是人格的清洗剂,也是佛教的重要修行内容。在无尽轮回中,我们曾经造下无量罪业。仅仅这一生,因为贪嗔痴造作的不善行也难以计数。这些恶业不仅使我们倍受痛苦,更是学佛路上的重重障碍。忏悔就是扫除障碍的有力手段,可令重业转轻,轻业消除,所以,佛教各个宗派都很重视这一修行,具体方法依各宗见地而有不同。《坛经》提供的忏悔方法,是立足于觉性,从根本上铲除恶业生起的基础。
  时,大师见广韶洎四方士庶骈集山中听法,于是升座告众曰:“来,诸善知识!此事须从自性中起。于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自修自行,见自己法身,见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既从远来,一会于此,皆共有缘,今可各各胡跪,先为传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无相忏悔。”众胡跪。
  “时,大师见广韶洎四方士庶骈集山中听法,于是升座告众曰。”时,类似佛经的一时,即那个时候。广韶,广州和韶州。洎,及。士庶,士人和普通百姓。骈集,聚集。那时,六祖看到从广州、韶州及各地慕名而来的士人、百姓聚集到山中闻法,于是升座,告诫大众说。
  “来,诸善知识!此事须从自性中起。”此事,指忏悔。六祖对大众说:来,各位善知识,应该如何忏悔呢?这件事必须从觉悟本体入手。通常所说的忏悔,主要是礼拜、诵经或依仪轨行之,而《坛经》提倡的忏悔,是自净其心的无生忏。因为觉性具有解除一切烦恼的力量,能够直接摧毁罪业依托的基础。
  “于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在一切时,念念都要净化自己的内心。这里所说的自净其心,是直接契入实相般若。如果还做不到,可以从观照般若入手,保持觉知,念念相续,不使烦恼有可乘之机。
  “自修自行,见自己法身,见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能够按禅宗的见地不断修行,就能见到自己的法身,见到内在的佛性,从而自我解脱,并自然具足戒行。这样的话,你们才不算到这里白来一趟。因为这是修行的根本大事。
  “既从远来,一会于此,皆共有缘,今可各各胡跪,先为传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无相忏悔。众胡跪。”既然你们远道而来,相聚于此,都是多生累劫的善缘。现在大家各自跪下,先为你们传授自性五分法身香,接着再授无相忏悔。大众胡跪。

一、五分法身

  师曰:“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嗔、无劫害,名戒香。

  二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
  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
  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
  五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
  善知识!此香各自内熏,莫向外觅。”  

  五分法身香,即声闻成就的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以此五种功德法成就佛身而得名。在《坛经》中,六祖是从觉悟本体来建立五分法身。若能体认觉性,即得成就五分法身。
  “师曰: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嗔、无劫害,名戒香。”六祖说:第一是戒香。戒是防非止恶之义,要止息不善的言行,更要止息不善的心理。因为心才是行为的源头,所以关键在于心而不是行。当我们在一切时保持观照,内心自然没有是非,没有恶念,没有嫉妒,没有贪婪和嗔恨,没有损害他人的想法,当下就具足戒香。
  “二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第二是定香,当我们安住于觉性产生的观照力,即使面对种种善恶境界,内心也能如如不动,不随外境左右,不再心生染著,这就是定香。
  “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第三是慧香。有了智慧观照,就能了悟诸法实相,自然不会造作诸恶。因为了知一切都是因缘假相,本质都是空性,虽然修习种种善行,恭敬长辈,爱护晚辈,帮助孤苦贫穷的人,但又心不执著,这就是慧香。此处所说的慧包括体和用两方面,不仅是证得空性的慧,也是安住于觉性的作用,所以能自利利他。
  “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第四是解脱香,是偏向于空的智慧,能体认并安住于空性,就不会攀缘任何外境,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这就是解脱香。在我们的观念中,修行就是要断恶修善,这在学佛之初固然需要,但若始终执著于善恶的分别,即为法缚,也是不得解脱的。正是针对这一点,《坛经》两次提到“不思善、不思恶”。这个不思,不是不辨善恶,更不是混淆善恶,而是安住于空性,超越善恶的二元对待。
  “五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第五是解脱知见香。解脱是偏于空的智慧,而解脱知见则有体有用。当我们证得觉性后,心已经不再攀缘外境,分别善恶,但不可一味沉溺于空性中,还要广学多闻。既能了知心的本来面目,也能通达种种佛法义理,乃至世间的文化知识、风俗人情。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才能和其光,同其尘,没有我相人相,直至成就菩提,都能安住于觉性,如如不动,这就叫做解脱知见香。解脱香偏向根本智,而解脱知见香偏向后得智,都属于觉悟本体的不同作用。
  “善知识!此香各自内熏,莫向外觅。”善知识,以上所说的五分法身香,你们需要从内心入手,由体认觉悟本体而成就,切勿向外寻觅。不能仅仅注重外在事相,觉得做了什么就是在持戒,关键是铲除不良串习及人我是非的依托基础,那就自然不会再犯戒了。这正是顿教修行所以快捷的原因所在,是由内而外,直接抓住了最根本处。

二、无相忏悔

  今与汝等授无相忏悔,灭三世罪,令得三业清净。
  善知识!各随我语,一时道: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从前所有恶业愚迷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骄诳染。从前所有恶业骄诳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从前所有恶业嫉妒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善知识!已上是为无相忏悔。
  云何名忏?云何名悔?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愆不灭,后过又生。前愆既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

  第二部分是说明无相忏悔。“今与汝等授无相忏悔,灭三世罪,令得三业清净。”六祖说:现在我为你们授无相忏,直接从体认觉性来忏悔,由此可以灭除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无量罪业,使身口意三业得以净化。
  “善知识!各随我语,一时道: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善知识,你们都随着我所说的一起发愿:弟子等人,从前面的念头、当下的念头到后面的念头,每一念都不被愚痴和迷妄所染污。作为凡夫来说,当觉性光明尚未生起时,心很容易陷入无明烦恼,为其所染。所以六祖首先提醒大众,须念念清明,念念不被愚迷染污。
  “从前所有恶业愚迷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对无始以来造作的种种恶业和无明烦恼等罪,现在以至诚心共同忏悔,希望这些罪业彻底断除,永远不再生起。
  “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骄诳染。从前所有恶业骄诳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骄诳,即骄傲和欺骗他人的心理,一旦生起,心就会本能地认定它、接受它并执以为我。所以六祖要我们发愿:弟子等人,从前面的念头、当下的念头到后面的念头,念念都能对骄诳保持觉察和观照,不再被它染污。对无始以来由骄诳造作的种种罪业,现在以至诚心共同忏悔,希望这些罪业彻底断除,永远不再生起。
  “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从前所有恶业嫉妒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弟子等人,从之前的念头、当下的念头到后面的念头,念念都能对嫉妒保持观照,不被这种不良心理所染污。对无始以来由嫉妒造作的种种罪业,现在以至诚心共同忏悔,希望这些罪业彻底断除,永远不再生起。
  “善知识!已上是为无相忏悔。”善知识,以上就是无相忏悔,是由安住觉性,直接体认罪业了不可得,从而完成忏悔的修行。可以说,这是一种最彻底的忏悔,是釜底抽薪式的。
  “云何名忏?云何名悔?”那么,究竟什么叫做忏,什么叫做悔呢?
  “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所谓忏,就是忏除往昔的过失。包括曾经造作的一切身口意恶业,如愚迷、骄诳、嫉妒及由此产生的种种不善行,现在我们要彻底忏悔,永远不让这些不良心行在生命中出现,这就称之为忏。
  “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所谓悔,就是发愿以后不再造作任何恶业。从今以后,让心时时安住于觉性光明,彻底清除无始以来形成的愚迷、骄诳、嫉妒等不良串习,永不再造,这就称之为悔。
  “故称忏悔。”所以说,忏除往昔恶业,并发愿永不造恶,就称为忏悔,两者缺一不可。如果在忏罪的同时继续造恶,就不是真正的忏悔,而是自欺欺人的表演了。
  “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愆不灭,后过又生。”此处,六祖特别提醒我们:凡夫因为愚痴迷妄,往往只知道忏除之前的过失,却没想到发愿不再造恶。因为没有对此产生警觉,前面所造的恶业尚未消除,后面的过失又接着产生了。因为“忏其前愆”对治的只是结果,是已经形成的恶业,而“悔其后过”则是从因上防范,是防患于未然的积极措施,也是究竟的解决方案。
  “前愆既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如果前面的罪业尚未消除,后面的过失又产生了,这叫什么忏悔呢?如果说是忏悔,那就是忏悔的轮回,不断在造业与忏悔中循环往复。
  无相忏的重点,是直接立足于觉悟本体进行忏悔,所谓“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在忏除前罪的同时,更要发愿永不再造。这就必须安住于觉性,才能彻底摆脱无明迷妄,以及由此产生的不良心行。否则,在凡夫无明迷惑的系统中,想要不再造恶,是防不胜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