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点击查看全书链接】

  见性需要实证,这就离不开禅修。教下的坐禅,从坐姿到用心都有一定之规。那么,顿教法门又是采用什么方法呢?这些方法和教下有多少差异呢?

一、如何坐禅

  师示众云:此门坐禅,元不著心,亦不著净,亦不是不动。若言著心,心元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著也。若言著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著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著者是妄。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
  善知识!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若著心著净,即障道也。

  在第一部分,六祖直截了当地指出了此门坐禅的要领。
  “师示众云:此门坐禅,元不著心,亦不著净,亦不是不动。”六祖对大众开示说:顿教法门的禅修特点,不必摄心一处,也不必执著清净的所缘,但又不是完全不动。禅修通常是选择一个所缘境,或专注于呼吸,或专注于佛像,或专注于身受心法四念处等,属于有所止。而顿教法门的坐禅属于无所止,不需要有一个具体对象,直接把心安住于觉性。
  “若言著心,心元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著也。”如果说执著于某个心念,但心念本身是虚妄的。正如《金刚经》所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因为心念是缘起的产物,一旦观照自己的心,会发现它如幻如化,了不可得,实在没什么可执著的。若有所著,那都是妄想。
  “若言著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如果说要安住于某个清净的所缘——其实,菩提自性本来就是清净的,只是因为种种烦恼妄想,才会遮蔽真如。只要不再现起妄想,还有什么比这更清净的呢?何必另外再去著净?正如古德所说的那样:“至道无难,唯嫌拣择。”至道本来不难,因为有了妄想分别,才使我们与道渐行渐远。
  “起心著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著者是妄。”我们想要执著一个清净的境界,这个执著本身就是妄想,是不清净的。但妄想也是没有根的,只是因为执著,才使妄想得以存在。执著越深,妄想就越发得到强化,得到支持。一旦放下执著,妄想就会失去依托基础,不攻自破了。
  “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菩提自性是清净的,这种清净并没有固定的外在形相。如果我们执著有个清净的形式,以为这才是修行,才是在做工夫。那么,这种认识恰恰障碍了觉性的显现,恰恰会使我们为其束缚。所以,顿教的坐禅不可以著心,不可以著净,也不可以执著坐相,而是要直接体认觉性。
  “善知识!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善知识,修习觉性者,在面对一切人的时候,虽然看得清清楚楚,但不会带着固有标准去评判他们的是非善恶,不会与此相应,也不会受其影响,这就是觉性具有的如如不动的特点。而对常人来说,往往带着这样那样的标准待人接物,或喜欢,或讨厌,或贪恋,或排斥,总是随境而转。
  “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善知识,那些没有体认觉性的人,虽然经常打坐,身体是静止不动的,但内心却动荡不安,充满人我是非,所以开口就会议论他人的是非、长短、善恶,总是有话要说,有想法要表达,这完全是与修道相违背的。
  “若著心著净,即障道也。”总之,不论是执著心还是执著净,都会成为障道的因缘。
  关于坐禅,禅宗有个著名的公案。马祖道一到南岳怀让那里去坐禅。怀让见马祖是个法器,就在一边磨砖以激之。马祖被吵得不行,就问:“你磨砖作什么?”怀让说:“要作镜子。”马祖说:“磨砖岂能作镜?”怀让说:“如果磨砖不能作镜的话,枯坐怎能成佛?”此说与马祖的想法差距甚大,就问:“那究竟应该怎么做呢?”怀让比喻说:“就像牛驾着车,如果车不走的时候,应该打车还是打牛呢?”马祖豁然开朗。修行的关键在于见性,如果执著于坐相,一味在坐的本身下功夫,就像磨砖作镜、弃牛打车一样,是不可能成就的。
  菩提自性是人人皆有的,不是靠硬修修出来的。只要因缘成熟,随时随地都可能开悟。所以,禅宗祖师的悟道因缘可谓多姿多彩。但这种开悟不是凭空而有的,是在座下绵密用心的结果。如果执著于某种形式才能见性,就会成为见性的障碍。
  但在修行初期,不通过特定方式加以训练,很难从固有串习中走出来。所以大家不要觉得以后就不必打坐,事实上,打坐也是帮助见性的重要方式之一。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就是在菩提树下由坐禅成就的,在禅宗祖师中,坐破蒲团的也大有人在。因此,我们要正确看待坐的问题,既不能忽略这个基础,又不可执著于此。不是说必须在座上才能见性,关键是把这种用心延续到一切时、一切处,绵绵密密,功夫成片。

二、何为禅定

  师示众云: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
  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  善知识!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接着,六祖以顿教的见地为我们阐述什么是坐禅,什么是禅定。
  “师示众云: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六祖为大众开示说:善知识,什么叫坐禅呢?在顿教法门中,坐禅没有任何固定形式,也不会拘泥于某种威仪,只要心念不随外在善恶境界而动,没有染著,也不受干扰,就称为“坐”。
  “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向外,是不随境而转。向内,则要时刻体认觉性如如不动的特点,就称为“禅”。也就是说,这个坐禅不是形式上的坐,不是身体在那里端坐不动,而是心的安住。所以,行住坐卧的任何威仪都可以是“坐禅”。即便抡刀上阵,一样可以心念不动。反之,只要起心动念,或不能体认觉性,即使正襟危坐,也不是真正的“坐禅”。
  “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通常所说的禅定是心一境性,而《坛经》所说的禅定是一行三昧,是立足于觉性的修行。善知识,什么叫做禅定?能够超越对一切相的执著,就称为“禅”。同时,内心不随任何境界而动,不散乱,不攀缘,不动摇,就称为“定”。
  “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如果执著任何外在形相,执著是非好恶,内心就会散乱动荡。唯有超越一切外相,超越人为的标准和设定,才能超然物外,安住不动。
  “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菩提自性是本来清净、如如不动的,只是因为执著外境,才会有虚妄分别,使心随境而转。这种动乱属于迷惑系统的作用,在它的背后,还有不动不乱的觉性。如果看到一切境界都了了分明而不受干扰,才是大定,是真正的定。
  “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善知识,远离对外相的执著就是禅,内心安住不动就是定。所以,禅侧重向外,即外不染著;而定侧重向内,即内不散乱。能够外不染著而内不散乱,才可称为禅定。
  “《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菩萨戒经》说:我们的觉悟本体从来都是清净的,不是因为修了什么才清净的。
  “善知识!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六祖在结束关于坐禅的开示时,再次提醒大众:善知识,修行要念念见到自己的本性,安住于此,自己去开显,自己去保任,自己去圆满,最终才能成就佛道。这件事没有任何人可以代替,佛陀只是指引方向,师父只是传授方法,但不能代替你去实践。即使得佛接引,往生西方,还是要靠自己修行,才能花开见佛。
  之前说到,顿教法门的修行是“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所以,《坐禅品》讲述的,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坐禅或禅定,而是立足于至高的见地,处处以本分事相见,处处从见性的角度契入。在这个层面来说,修行难的不是做什么,而是不做什么。或者说,做什么的目的,最终是为了不做什么。而不做什么的前提,是能够见性,能够外离相而内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