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点击查看全书链接】

四、接引智通,说三身四智

  僧智通,寿州安丰人。初看《楞伽经》约千余遍,而不会三身四智,礼师求解其义。
  师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明四智菩提。听吾偈曰: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
  迷。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通再启曰:“四智之义,可得闻乎?”师曰:“既会三身,便明四智,何更问耶?若离三身别谈四智,此名有智无身。即此有智,还成无智。”  
  复说偈曰:“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如上转识为智也。教中云: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虽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转,但转其名而不转其体也。)  
  通顿悟性智,遂呈偈曰:“三身元我体,四智本心明。身智融无碍,应物任随形。起修皆妄动,守住匪真精。妙旨因师晓,终亡染污名。”  

  第四个案例是接引智通,开示三身四智的内容。
  “僧智通,寿州安丰人。初看《楞伽经》约千余遍,而不会三身四智,礼师求解其义。”寿州,今安徽寿县。三身,法身、报身、化身。四智,如来的四种智慧,即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三身四智都是佛菩萨的功德,也是学佛所要成就的菩提道果。有个名叫智通的僧人,是寿州安丰人。起初,他已阅读《楞伽经》达千余遍,却不能理解三身四智的内涵,所以就来参礼六祖,希望六祖开解其中深意。
  “师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六祖说:清净法身,就是我们具有的佛性;圆满报身,就是修行成就的智慧;千百亿化身,就是智慧的无量妙用。这是从禅宗的见地,来解读佛陀所圆满的法、报、化三身。
  “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如果离开觉性来谈三身,叫做有身无智。因为法、报、化三身都是以觉性为基础,否则就是空洞的,有名无实的。
  “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明四智菩提。”如果体认到三身也是无自性的,就明白什么是四智菩提。因为三身是建立在四智的基础上,不能独立于四智之外。离开四智,也就没有三身了。
  “听吾偈曰: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且听我为你说一首偈颂:菩提自性本来就具足三身,法身有空的特点,报身有明的特点,化身有妙用无穷的特点。再由觉性发明四智,开显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和成所作智。佛性在哪里作用?就在六根门头,在见闻觉知。无论行住坐卧,还是语默动静,都是觉性的显现和妙用,只要在见闻觉知的同时能够离相,即可直登佛地。
  “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我现在为你开导三身四智的道理,只要你确信无疑,就不会再有什么迷惑。不要学那些向外追逐的人,终日把菩提挂在嘴边,却不懂得向内证道。这样的做法,说轻一点是舍本逐末,说重一点,根本就是与修行背道而驰。
  “通再启曰:四智之义,可得闻乎?”智通接着问道:四智的深意,可以听您再解说一下吗?前面侧重说三身之理,接着对四智进行阐述。
  “师曰:既会三身,便明四智,何更问耶?若离三身别谈四智,此名有智无身。即此有智,还成无智。”六祖说:你真正理解了三身,也就认识了四智,何必再问呢?因为三身的本质就是四智,如果离开三身,单独谈什么四智,就叫做有智无身。如果无身的话,这个智也就不成为智了。
  “复说偈曰: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接着,六祖再说一首偈颂来解释四智的特点:大圆镜智是转第八阿赖耶识所成,指觉性本来清净,就像明亮而没有任何尘垢的镜子一样,能够照见身心内外的一切。平等性智是转第七末那识所成,由此解除我执建立的基础,不再有内外、人我等一切分别。这里所说的心无病,就是没有自他的隔阂和对立之病。
  “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妙观察智是转第六意识所成,其特点是能观察并了知诸法差别。在有漏阶段,第六意识是充满造作的。成就妙观察智后,自然能应物利生。这种功能本来具足,不假造作,是为“见非功”。成所作智是转前五识所成,这是成就一切世出世间事业的工具,和大圆镜智一样,属于果上转。
  “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转八识成四智,第六识和第七识是在因上转,而前五识和第八识是在果上转。也就是说,当第六识和第七识发生转变后,前五识和第八识的功能自然随之转为正用。唯识所说的转依,是改变生命的依托,即舍去有漏识,成就无漏智。从唯识的见地来说,这是生命系统的转变。但禅宗修行是建立在觉性基础上,是依觉性建立八识四智。从这个层面说,转的只是一个名称而非实质。因为众生本来具有佛的知见,自性本来就是清净无染的,其实是没什么可转的。
  “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如果在每个心念生起时随处随转,没有粘著,没有滞碍,哪怕在纷扰繁杂的环境中,我们也能像龙潜于深渊那样,安住觉性,如如不动。表面虽然在工作生活,待人接物,但内心不随任何境界动摇。
  “如上转识为智也。教中云: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以上所说的就是转识成智。从教下的观点来说,是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
  “虽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转,但转其名而不转其体也。”虽然说第六识和第七识在因上转,前五识和第八识在果上转,但从究竟而言,所转的只是概念而非本体。当然这是禅宗的说法,确切地说,是顿教的见地,和教下的观点有所不同。
  “通顿悟性智,遂呈偈曰:三身元我体,四智本心明。身智融无碍,应物任随形。”智通听闻六祖的开示后,顿时明了三身四智的真义,就以偈颂向六祖表明心得。三身原来就是内在觉性的本体,四智也要从觉性中去开发,去证得。身和智是圆融无碍的,有智就有身,而身也离不开智。只是应不同的对象,所以才有不同的显现。
  “起修皆妄动,守住匪真精。妙旨因师晓,终亡染污名。”在造作的状态中起心动念,都是一种妄动。如果执著某种状态,以为这就是觉性,不论执著于动,还是执著于静,都不是真正的觉性。其中奥妙,都是因为师长开示才恍然大悟,从此不再执著于染污或清净的假名,也不再执著于染净的不同显现。

五、接引智常,说不著有亦不住空

  僧智常,信州贵溪人。髫年出家,志求见性。一日参礼。师问曰:“汝从何来?欲求何事?”曰:“学人近往洪州白峰山礼大通和尚,蒙示见性成佛之义。
  未决狐疑,远来投礼,伏望和尚慈悲指示。”  师曰:“彼有何言句,汝试举看。”  曰:“智常到彼,凡经三月,未蒙示诲。为法切故,一夕独入丈室,请问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大通乃曰:汝见虚空否?对曰:见。彼曰:汝见虚空有相貌否?对曰:虚空无形,有何相貌。彼曰:汝之本性,犹如虚空,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如来知见。学人虽闻此说,犹未决了,乞和尚开示。”  
  师曰:“彼师所说,犹存见知,故令汝未了。吾今示汝一偈: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  
  常闻偈已,心意豁然,乃述偈曰:“无端起知见,著相求菩提。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  
  智常一日问师曰:“佛说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愿为教授。”  
  师曰:“汝观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
  乘是行义,不在口争。汝须自修,莫问吾也。一切时中,自性自如。”
  常礼谢执侍,终师之世。

  第五个案例是接引智常,为他开示既不能著有也不可住空之理,以及佛陀施设三乘和一乘教法的真义。
  “僧智常,信州贵溪人。髫年出家,志求见性。一日参礼。”信州,今江西上饶。髫年,幼年。有位僧人名叫智常,是信州贵溪一带的人,年纪很小就出家了,一心只求开悟。有一天,前来参礼六祖。
  “师问曰:汝从何来?欲求何事?”六祖问他说:你从哪里来?想来做什么?
  “曰:学人近往洪州白峰山礼大通和尚,蒙示见性成佛之义。未决狐疑,远来投礼,伏望和尚慈悲指示。”伏望,表希望的敬辞。智常回答说:学人最近在洪州白峰山大通和尚那里求法,承蒙大通和尚为我开示了见性成佛的道理,但并没有解决我的疑惑,所以不顾路途遥远前来参拜于您,恳求和尚慈悲,为我指明方向。
  “师曰:彼有何言句,汝试举看。”六祖说:大通和尚对你说了什么开示呢?你说给我听听。
  “曰:智常到彼,凡经三月,未蒙示诲。为法切故,一夕独入丈室,请问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智常回答说:我到大通和尚处有三
  个月,一直没有得到开示和教诲。因为求法心切,有天傍晚就单独进入丈室求教:请问和尚,什么才是我的本心本性?
  “大通乃曰:汝见虚空否?对曰:见。”大通和尚对我说:你看见虚空了吗?我回答说:看见。
  “彼曰:汝见虚空有相貌否?对曰:虚空无形,有何相貌。”大通和尚又问:你看见虚空有形状、有颜色吗?我回答说:虚空是无形的,哪有什么形状和颜色?
  “彼曰:汝之本性,犹如虚空,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如来知见。”大通和尚就开示说:你的本性像虚空一样,没有一物可见,这就是正见。也没有一物可知,这就是真知。不分别青黄之类的颜色,也不分别长短之类的形状,就能见到本来清净的觉性。悟入这个圆满光明的觉悟本体,就是见性成佛,也是如来的知见。
  “学人虽闻此说,犹未决了,乞和尚开示。”我虽然听了大通和尚的开示,但还是对见性不甚了了,恳请和尚为我开示。
  “师曰:彼师所说,犹存见知,故令汝未了。吾今示汝一偈。”六祖立刻指出问题所在:大通和尚所说,还是存在知见,所以令你无法透彻。现在我为你说一首偈颂。
  “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说像虚空一样什么都没有就是不见一法,这本身就是一种见,存在这种空的见、无的见,也是不对的。著有固然不对,著空同样不对。就像浮云遮住太阳,会障碍我们对觉性的体认。
  “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说是不知一法,其实却守了空知,是执著于空,就像虚空出生闪电,也是一种遮蔽和障碍。
  “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瞥然,忽然。这个对于空的执著一旦生起,心有所住,就不可能见到觉性。所以,对空的执著也是错误认识,哪里能作为悟入觉性的方便呢?
  “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如果能意识到这种认知是错误的,不再陷入对空的执著,觉性灵光自然就能时时显现。正如百丈禅师所说:“灵光独耀,迥脱根尘。”
  “常闻偈已,心意豁然,乃述偈曰:无端起知见,著相求菩提。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智常听到六祖开示的偈颂后,内心豁然开朗,也说了一首偈颂报告心得。内容是:无端生起空的知见,执著于空相而求菩提,以为菩提是有的,或以为菩提是空的。哪怕内心还存有一点“我要开悟”的想法,就不能超越无始以来的迷妄。修行是一场没有目标的旅程,不要想着开悟,不要想着干什么,这些念头都是妄想,恰恰是我们不能开悟的原因。
  “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我们内在的菩提自性,就是觉悟的源头和根本,但因无明执著而隐没不现,使我们轮回生死,流转六道。不能领会祖师西来意,心就会在两头奔忙,不是著常就是著断,不是著空就是著有。
  “智常一日问师曰:佛说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愿为教授。”一天,智常向六祖请教说:佛陀说了三乘法,又说了最上乘,弟子不了解其中内涵,请您为我开导。
  “师曰:汝观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 四乘,或依《法华经·譬喻品》羊、鹿、牛及大白牛车立四乘教,或曰声闻、缘觉、菩萨、佛为四乘。六祖说:你只要观照自己的心,体认本自具足的觉性,这才是最重要的,不要向外执著法相。法是法法平等的,并没有四乘的差别,只是因为人的根机有利钝,所以才出现与之相应的不同教法。佛经施设的各乘只是方便安立,是帮助我们认识本心、契入觉性的方法,根本目标是一致的。
  “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大小乘的区别,从教下的观点来看,主要是以发心而论。六祖则从禅宗角度作了分判:停留在听闻教法或读诵经文,就是小乘;能够进一步如理思惟,依文解义,就是中乘;能够如法修行,依法实践,才是大乘。
  “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如果能通达万法,具备万法,同时又超越对法相的执著,于一切法不染著,心无所住,就称之为最上乘。教下讲一乘和三乘,是代表修行的不同途径,分别指向声闻、缘觉和无上菩提。此处,六祖立足于觉性的闻思修进行说明,可谓独树一帜。
  “乘是行义,不在口争。汝须自修,莫问吾也。一切时中,自性自如。”六祖又告诫智常说:所谓乘,只是实践的意思,不在于争什么大小之分。你要自己从修行中体悟,不必总是问我。在一切时中,都要安住于觉性,于如如不动中来去自如。
  “常礼谢执侍,终师之世。”智常得到六祖的开示后,感恩戴德,终生都在侍奉六祖,直到六祖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