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第五品  护正知

  菩萨道的修行包括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入行论》前三品是帮助我们了解菩提心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心灵氛围,进而发起愿菩提心。发心之后,怎样才能成为合格的菩萨行者?首先是不能放逸,然后是通过六度万行来落实。第五品“护正知”属于戒波罗蜜的修行,通过持戒,建立菩萨的行为规范,完成心态、人格的改变。之后的“安忍品、精进品、静虑品、智慧品”,分别根据六度的相关内容,探讨菩萨行的实践。

  凡夫的人格是以自我为中心,由贪嗔痴形成种种不善行。而菩萨的人格是以利他为核心,这就必须立足慈悲心,遵循三聚净戒,从发心到行为产生重大改变。三聚净戒包括摄律仪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是建立菩萨人格的重要保障。

  第一是摄律仪戒,偏向止恶,这是持戒的基本特征。包括在家众的五戒、八戒,出家众的沙弥戒、沙弥尼戒、正学女戒、比丘戒、比丘尼戒,又称七众别解脱戒。第二是摄善法戒,菩萨行者不仅要坚决止恶,还要积极修善,包括发心到成佛所修的一切善法,如皈依、供养、忍辱、精进、回向等。第三是饶益有情戒,即利益一切众生。

  三聚净戒体现了菩萨戒的三大核心,即止恶、修善、利他,依此建立具体戒条。在汉传佛教中,菩萨戒有不同传承。传统上比较重视“梵网菩萨戒”,有十重四十八轻,即十条重戒,四十八条轻戒。我个人更推荐“瑜伽菩萨戒”,有四重四十三轻,即四条重戒,四十三条轻戒。其中,四条重戒是止息不善,断除贪嗔痴;四十三轻戒是立足于六度四摄,即菩萨行的具体实践。比如菩萨行者应该如何布施,如何持戒,如何忍辱等。每一条都以戒律条文加以规定,使我们能依教奉行,有效落实。

  关于戒律的实践,从在家戒到出家戒,从声闻戒到菩萨戒,大家多少有些了解。在一般人的观念中,持戒就是遵守相应的行为规范,即“此应作,此不应作”。遵循戒条就是持戒,反之则是犯戒。就像法律一样,依法行事才是合法公民。事实上,戒律有一定的时空背景。如果仅仅重视戒条,有时会持得比较机械,比较吃力,因为我们忽略了其中的根本。从某种意义上说,持戒是一种心理行为,犯戒也是一种心理行为,所以持和犯的关键都在于心。

  对于如何持戒,寂天菩萨为我们指出了重要的思路——“护正知”。为什么通过护正知能达到持戒的效果?本品告诉我们三个重点。第一,守护学处的关键,是守护自己的心。第二,护心是修学的根本所在。所有的修学,都要转化成我们的观念、心态和生命品质,转化的关键就是正知正念。如果不懂得转化,即便学了再多法义,心还是没有改变。这正是很多人学佛容易出现的问题:学戒也好,学教理也好,只是学着而已,却没有使之产生作用。第三,通过正知正念,达到护心护戒、守护学处的效果。

  寂天菩萨开显的持戒思路,指出了守护学处的根本,不仅适合菩萨戒的实践,也适合一切戒。我们以往的修行思路,是由戒生定,由定发慧。首先要持戒,然后才会得定,才能开发智慧。事实上,戒定慧也是相辅相成的。持戒可以建立健康、简单的生活,有助于净化内心,是禅修不可或缺的基础。但如果一个人内心散乱,要把戒持得严谨,是很不容易的。通过禅修,能使妄心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伏,使贪嗔痴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持戒就相对容易了。

  所以说,寂天菩萨提出的通过正知正念守护学处的思路,可以有效解决现代人持戒难的问题。本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守护学处之要、护心方便、以正念正知护心、圆满学处之余要”。

一、守护学处之要——护心

  第一部分,指出守护学处的关键,就在于“护心”。相关内容,寂天菩萨从“护心则能护一切、护心则护一切之理、应勤护心”三方面说明,共22个偈颂。

(一)护心则能护一切

  1.总说须护心

  1.欲护学处者,策励当护心。若不护此心,不能护学处。

  守护学处的关键在于护心。护心,则能守护一切。

  “欲护学处者,策励当护心。”首先总的提出:想要守护学处的人,必须谨慎地守护自心,时时保持对身口意的觉知,保持如法修行的正念,以所学佛法检视自己的言行并作出选择。

  “若不护此心,不能护学处。”如果不能守护自心,就无法守护学处,因为心是善恶的源头,是言行的主导。佛教中,把世间一切罪恶归纳为杀盗淫妄。如果没有看住内心的贪嗔痴,就会在境界现前时纵容凡夫习性,引发杀盗淫妄等不善行,更不能如法持戒。同时,只有立足于慈悲心和利他心,才能真正落实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建立菩萨的行为规范。

  2.纵心过患

  2.若纵狂象心,受难无间狱。未驯大狂象,为患不及此。

  其次,说明纵容贪嗔痴的不良习性有什么负面作用。

  “若纵狂象心,受难无间狱。”寂天菩萨的比喻很生动。凡夫心就像粗野的狂象一样,不受约束且力量巨大。如果我们纵容这疯狂的心,就会造下种种恶业,沉沦无间地狱。而且不是短时间的,是长劫受难,无有出期。

  “未驯大狂象,为患不及此。”未经驯化的狂象极其粗野,会造成种种破坏,如损毁物品,让人受伤甚至死亡。但和纵容贪嗔痴相比,这些损失是微不足道的。无始以来,我们一直沉沦六道,饱受苦难。这些不幸都源于自心的三毒,并不是神的安排,更不是佛菩萨要惩罚我们。只有了解纵容凡夫心的过患,我们才能深刻认识到护心的重要性,谨慎防护。

  3.护心功德

  3.若以正念索,紧拴心狂象,怖畏尽消除,福善悉获至。
  4.虎狮大象熊、蛇及一切敌,有情地狱卒、恶神并罗刹,
  5.唯由系此心,即摄彼一切。调伏此一心,一切皆驯服。

  那么,护心有什么利益呢?

  “若以正念索,紧拴心狂象。”用什么守护心?寂天菩萨告诉我们,要以正念为绳索,紧紧拴住自己这颗狂象般的心,让它安住于正念,安住于念佛、念法、念僧,安住于念苦、空、无常、无我,不让它妄想纷飞,进入忆念五欲六尘的串习。禅宗有“牧牛图”,将牛比作心性,牧牛比作调心,通过10个偈颂来说明调心的不同阶段:从给牛拴上鼻绳开始,通过反复驯练,让桀骜不驯的犟牛逐渐驯服。调心也是如此,必须时时纠偏,稍不注意就会习惯性地进入凡夫心的频道。

  研究所同学对“正念”这个词并不陌生,但我们了解的主要是南传内观所说的正念,这和唯识、《入行论》所说的正念不太一样。《百法明门论》中有五种别境心所,分别是欲、胜解、念、定、慧,以正念作为得定发慧的前提。《成唯识论》中,关于念的定义是“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对于我们曾经熟悉或经历的境界,心会牢记不忘。从心理学的角度,这个“令心明记,不忘为性”的念属于记忆,其中有妄念也有正念。如果我们念五欲六尘,念钞票地位,念吃喝玩乐,就属于妄念。那么,正念应该念什么呢?就是《阿含经》所说的六念,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此外还有四念处,即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些都属于正念的范畴,需要通过修行来培养。《入行论》所说的,也是这个意义上的正念。而内观所说的正念,相当于《入行论》中正知和正念的结合。

  “怖畏尽消除。”如果我们以正念护心,不被贪嗔痴左右,所有的担心和恐惧都将消除。否则,就会对现世和未来有种种担忧。很多人身居高位,事业成功,却还是没有安全感,总在担心未来,担心失去现有的一切,担心死后会去哪里。总之,贪嗔痴使人生充满怖畏。如果我们具足正念,时时念佛、念法、念僧,不仅当下安然,对未来归宿也会充满信心,无须恐惧。

  “福善悉获至。”在念佛、念法、念僧的过程中,我们的善心在增长,福德在增长,慈悲在增长,智慧也在增长。伴随这些正向心行,未来生命将生生增上。

  “虎狮大象熊、蛇及一切敌,有情地狱卒、恶神并罗刹。”世间有老虎、狮子、大象、黑熊、毒蛇等猛兽,以及一切冤家敌人;地狱则有狱卒,专门拿着叉子把罪人叉到刀山,扔到火炉;此外还有凶恶的神灵及妖魔鬼怪等。这些现象是怎么产生的?我们又怎么避免被它们所伤害?以下的偈颂,回答了这两个问题。

  “唯由系此心,即摄彼一切。”这些猛兽、敌人、狱卒、罗刹等,都是心念的显现。因为六道就是心念发展的结果,不同的心会造就不同的生命形态。包括我们的存在和人格,也是心的显现。我们有什么样的心,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佛菩萨就是慈悲和智慧的圆满显现,三恶道众生则是贪嗔痴的显现。

  “调伏此一心,一切皆驯服。”当我们面对这些猛兽乃至罗刹,怎样才能战胜对方?通常我们会用对立的心,以嗔报嗔,以打报打。其实,这种方式是无法消灭任何对手的。即使你能制伏它的身体,也无法制伏它的心。在这个世界,小到人与人之间,大到国家与国家之间,总有那么多冲突和斗争,总是处在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所以寂天菩萨告诉我们,只有降伏内心的贪嗔痴,才能彻底降伏外在的敌人。当我们充满慈悲地面对一切众生,就能化解对方的敌意。比如他对你生气,你也对他生气,这种生气就能找到对应的着力点。进一步,他想要伤害你,你也想要伤害他。如果你没有嗔心,他就找不到对应点,即使发起攻击,也因得不到回应而无法升级。

  所以我们要以正念,让心安住于三宝,不断降伏贪嗔痴,以慈悲化解仇恨。当我们调伏了三毒,调伏了六根,外在的冲突、对立和敌意就被转化了。这样不仅可以使我们消除一切怖畏,获得一切利益,同时也可以化解一切外敌和灾难。就像《心经》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二)护心则护一切之理

  接着,说明为什么护心就能守护一切的原理。这部分主要通过过患依心和六度依心,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心和整个修行的关系。

  1.过患依心

  6.实语者佛言:一切诸畏惧、无量众苦痛,皆从心所生。
  7.有情狱兵器,施设何人意?谁制烧铁地?妖女从何出?
  8.佛说彼一切,皆由恶心造。是故三界中,恐怖莫甚心。

  首先,人生的一切过患、灾难、不幸,都是由心产生的。

  “实语者佛言:一切诸畏惧、无量众苦痛,皆从心所生。”佛陀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他所说的一切,都是以智慧亲证的,真实不虚。佛陀告诉我们,世间各种外在灾难,如毒蛇猛兽、天灾人祸、战争冲突;以及众生内在的身心痛苦,如焦虑、恐惧、忧郁等负面情绪形成的心理疾病、不良人格,还有不善业招感的三恶道痛苦。所有这些都是由心造作的,也就是我们每天早晚课诵中念的“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包括人类五千年文明,都离不开心的作用。

  “有情狱兵器,施设何人意?谁制烧铁地?妖女从何出?”这些问题来自经论中关于有情地狱的描述:那些可怕的兵器和刑具,到底是谁制造的?谁造出了烧得火红的热铁地?妖女又是从哪里出现的?

  “佛说彼一切,皆由恶心造。”佛陀告诉我们,这一切都是心造作的。由贪嗔痴不善心造作了不善业,再由不善业招感地狱等种种幻相。

  “是故三界中,恐怖莫甚心。”所以在三界中,没有什么比心更可怕的。一切烦恼和不善行,以及由此招感的痛苦和不良现象,都来自内心的贪嗔痴——心才是一切罪恶之源。不仅人类如此,乃至世间所有的不幸,归根到底,都是不善心招感的。可以说,心创造一切,是所有生命的造物主。

  在《十善业道经》中,详细阐述了“因缘所生,唯心所现”的道理。经中,佛陀让当机者龙王观察佛菩萨,观察天龙八部,再观察大海的种种众生,有些无比庄严,有些形貌丑陋。这些不同的显现都来自心,是由心招感的,是因缘和合所生的,并没有所谓的自性。所以我们一定要谨慎护心,不让它造作恶业,招感苦果。

  2.六度依心

  其次,六度也是依心圆满的。菩萨行者通过修习六度来圆满佛果功德,其中有没有量化标准?菩萨所发的愿,是“我要度化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成就解脱”。如果从外在标准说,这是不可能做到的。过去诸佛并没有把众生度尽,为什么他们已经成佛了?度众生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是依外在的量化指标,还是依内在的心行圆满?寂天菩萨告诉我们:六度的圆满在于心行,而不是外在结果。

  (1)布施依心

  9.若除众生贫,始圆施度者,今犹见饥贫,昔佛云何成?
  10.心乐与众生,身财及果德,依此施度圆,故施唯依心。

  第一,布施的圆满是依心行衡量的。

  “若除众生贫,始圆施度者。”六度以布施为首,以此帮助众生摆脱贫困。而菩萨的发心是利益一切众生,这是不是意味着,要解除一切众生的贫困,布施的修行才算圆满?

  “今犹见饥贫,昔佛云何成?”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现在还能看到很多人处在贫困中,包括物质的贫穷,精神的贫穷。按外在标准衡量,既然世上还有那么多穷人,佛陀就不算圆满布施波罗蜜的修行,那过去诸佛是怎么成佛的呢?

  “心乐与众生,身财及果德。”其实按佛教的标准看,如果菩萨在修行过程中,非常欢喜地把拥有的一切,从自己的身体、积攒的财富到修行的功德,毫无保留地布施给众生,没有丝毫吝惜。

  “依此施度圆,故施唯依心。”当菩萨具备这种心态时,布施就圆满了。所以说,关键不在于具体做了什么,不是考量我已经花了多少钱,帮助了多少人,而是内在心行的圆满。唯有止息悭贪之心,才能把自己的身体、财富及修行功德,完全布施给众生,圆满布施波罗蜜。如果内心还有丝毫悭贪,就不可能做到这点。

  (2)净戒依心

  11.遣鱼至何方,始得不遭伤?断尽恶心时,说为戒度圆。

  第二,持戒的圆满是依心行衡量的。

  “遣鱼至何方,始得不遭伤?”当我们发愿不再杀生,把鱼等众生送到哪里才是最安全的?才不会受到伤害?这是很难保证的。菩萨的持戒,除了自己止恶行善,还要帮助众生免受伤害。比如五戒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从社会来说,可以达到自他和乐的效果,这也是戒律的重要意义。但不管法律也好,戒律也好,都不能彻底杜绝犯罪或犯戒行为。也就是说,单纯靠外在约束,并不能保证众生的安全。那么,菩萨就不能圆满持戒了吗?

  “断尽恶心时,说为戒度圆。”事实上,持戒的圆满不是看外在结果,而是从我们的心来衡量。声闻戒偏向止恶,从止息杀盗淫妄等不善行,到止息贪嗔痴三毒。当我们的六根和三毒被降伏,持戒自然就清净了。而菩萨戒不仅要止恶,还要修善,要利益众生。菩萨戒的六度四摄,一方面是彻底止息不善心行,一方面是充分开显良善心行。当这些心行圆满了,持戒也就圆满了。

  (3)安忍依心

  12.顽者如虚空,岂能尽制彼?若息此嗔心,则同灭众敌。
  13.何需足量革,尽覆此大地?片革垫靴底,即同覆大地。
  14.如是吾不克,尽制诸外敌。唯应伏此心,何劳制其余?

  第三,安忍的圆满是依心行衡量的,包括三种:安受苦忍,是接纳各种苦受,如身体的病痛、粗糙的饮食、恶劣的气候、艰苦的环境,包括修行中的种种艰辛;谛察法忍,是接受和自身错误观念有冲突的真理;耐怨害忍,是忍耐冤家、仇敌对你的迫害。所以安忍就是接纳的修行,接纳所有让我们不愉快的对象。怎么才能完全接纳?或者说,怎么才能消除这些让我们感到痛苦的因素?

  按凡夫的心态,凡是和我对立的,我不愿接受的,或是让我看着不舒服的,都希望它们赶快消失,不要出现在自己眼前。有没有可能做到呢?即使你今天能让某个不如意的事消失,接触自己满意的外境,可当你的心一变,满意的也会变成不满意。事实上,对方是不是敌人,能不能让自己满意,关键在于我们的心。如果内心还有对立和烦恼,就会不断制造敌人,制造让自己不满意的境界。

  “顽者如虚空,岂能尽制彼?”寂天菩萨告诉我们,外在的敌对力量和不如意的境界,就像虚空般无量无边,怎么可能把它们一一制伏,让它们全部消失?因为这是自身业力招感的。我们的凡夫心,决定了眼中的世界是不完美的。

  “若息此嗔心,则同灭众敌。”虽然我们不能尽除外在的不如意,但可以止息内在嗔心,止息制造对立的心理。事实上,所有的对立乃至敌人都是嗔心制造的。嗔心才是最大的敌人,真正的敌人。一旦平息嗔心,就意味着消灭了所有敌人。当嗔心被彻底平息,忍辱的修行就圆满了。

  接着,寂天菩萨举了非常精彩的例子。

  “何需足量革,尽覆此大地?”如果我们看到这个世界充满荆棘、瓦砾,应该怎么办?是不是准备大量皮革,覆盖整个世界,避免自己的脚受伤?有没有必要这么做?想这么做的人,不仅愚不可及,而且根本不可能做到。

  “片革垫靴底,即同覆大地。”有智慧的人,只要在自己靴底垫一片皮革,就可以行走自如。这么做的效果,其实和把大地铺满皮革是一样的,都能保护自己的脚不会受伤。

  凡夫总是从外境解决问题,不知从内心着手调整。比如很多人没有安全感,觉得要拼命赚钱才有底气。可钱赚多了,又担心人身安全,担心他人觊觎和争抢,更没有安全感。为什么会这样?正是因为他本身就缺乏安全感。当人们感到孤独时,总想着找人玩玩,让生活热闹一点。但你找越多的人,搞得越热闹,对外在的依赖就越多,越没有独处的能力,越容易感到孤独。因为你已经不会面对自己,不会和自己相处了。面对世界时,有些人总觉得别人和自己过不去,想尽办法回避环境,或制伏敌人。因为这颗充满对立和斗争的心,就会四处树敌。反之,有些人富有爱心,慈悲利他,走到哪里人缘都很好,没有敌人。所以关键在于心,我们要学会从自己的心解决问题。

  “如是吾不克,尽制诸外敌。”我们没办法制伏外界一切敌人,也不可能让整个世界符合自己的需要。即使暂时合意了,但凡夫心会不断改变,你的标准会不断改变,不论怎么努力,还是有各种不如意。

  “唯应伏此心,何劳制其余?”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调伏内心的对立和敌意。一旦断除制造不和谐、不安定的心理,就不需要费神解决外在问题了。反过来说,如果内心的问题没有解决,外在的问题永远解决不好。所以,安忍的修行标准也来自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