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讲于西园菩提静修营

济群法师  

  四无量心,即慈、悲、喜、舍四种愿心,且每一种都是无量的,即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具体发愿内容为:“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身心怡悦;愿诸众生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四无量心虽是声闻乘的修行内容,但和大乘菩萨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相通,也是培养菩萨情怀的重要内容。

  那么,如何认识并修习四无量心?如何将这四句话变成自己的生命实践?

一、四无量心和三乘佛法  

  三乘,即佛法修行的三个层次,分别是人天乘、声闻乘和菩萨乘。那么,四无量心和三乘修行是什么关系呢?
  从人天乘的角度,修四无量心可以成就广大福报,在世间财源广进、事业顺利、家庭美满、人际关系和谐。更重要的是,未来能招感生天之福。四无量心又称四梵住,是大梵天的品德。在印度各宗教中,大梵天是神格最高的。具足四无量心,即与梵天同德,能生梵天。这在不少佛典都有记载,如《长阿含经》的“修四无量心,身坏命终,生梵天上”,《增一阿含经》的“行四梵行,慈悲喜护,于是寿终,得生梵天”,《佛本行集经》的“行四梵行,命终已后,生于梵宫”。
  从声闻解脱道的修行来说,修四无量心可以成就无量心解脱。《中阿含经》说:“若有沙门、梵志在无事处,或至树下空安静处,心与慈俱,遍满一方成就游。如是二三四方,四维上下,普周一切。心与慈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如是悲、喜心与舍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是谓无量心解脱。”《杂阿含经》也说:“若比丘修习慈心,多修习已,得大果大福利。云何比丘修习慈心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心与慈俱,修念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乃至修习舍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
  从大乘菩萨道的修行而言,四无量心中的慈和悲,正是发起菩提心的基础。《道次第》关于菩提心修行的七因果中,就是由知母、念恩、报恩,而能修慈、修悲、修增上意乐,进而导向菩提心。从另一个角度说,修习菩提心又能圆满慈悲。平常人虽然也有慈悲,但往往是狭隘而有分别的,纯度、广度、力度都不足。如何让这一念慈悲无限扩大,圆满佛菩萨那样的大慈大悲?需要发起“我要利益一切众生”的广大愿心,并以空性见去除其中杂质,提升愿心品质。
  平等舍心,正是空性见的特征之一。凡夫做事都会带着我法二执,带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总觉得我做了多少事,给了他人多少帮助,始终在二元对立的关系中,是有限且有漏的。只有不执著四相,不执著自己在度化众生,修习慈悲才能成为真正的菩萨行。
  可见,四无量心和三乘佛法关系密切。

二、慈无量心

  1.慈的语义   
  慈,是与乐,给予他人快乐。无量,即广大无边。“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就是发愿帮助一切众生,希望他们都能得到快乐,更重要的是,具足产生快乐的因。在因上努力,才能源源不断地招感乐果。
  生起慈心的前提,首先是不讨厌众生,否则就不会希望对方过得开心;其次是不恼害,任何情况下都没有伤害对方的念头。但仅仅这样还不够,有些人虽然不讨厌也不恼害众生,但对众生形同陌路,毫无感觉,也是无法主动生起慈心的。这就需要把心打开,接纳众生,对他们的苦乐感同身受,才能进一步培养慈爱之心,就像对待自己的至爱亲朋那样,真诚希望众生得到利益和安乐。
  修习慈心要摆脱两种心理,一是贪著,一是嗔恨。慈心来自爱,但世间的爱是夹杂贪著和染污的。比如我们对孩子、父母、亲友的爱,虽然强烈,但因为建立在某种特殊关系上,往往带有不同程度的贪著。尤其在夫妻之间,还会因为爱产生极端的占有欲和排他性。所以这些爱是有副作用的。而慈心没有任何贪著和占有,纯粹只是希望众生快乐,不加分别,不求回报。如果修慈心时进入贪著、占有的状态,就意味着这种修习是失败的。进一步,还要克服嗔恨,这是修习慈心的最大障碍。只有彻底止息嗔心,才代表慈心的圆满成就。所以从佛教角度来说,一个爱憎分明的人,慈心是修不圆满的。哪怕他爱再多的人,只要其中还夹杂贪著或嗔恚,就不是真正的慈无量心。
  2.安乐及安乐因
  修习慈心是希望众生得到安乐和安乐因。那么,人生有哪些安乐?简单地说,有现前乐和究竟乐两种。现前乐,包括内在的身心健康,外在的诸事顺遂,是世人追求并为之努力的。但我们要知道,这些不过是人生的小确幸,是对痛苦的暂时缓解。健康,敌不过生死;顺遂,挡不住无常。只有证悟涅槃,才是究竟的无苦之乐。
  安乐因,即得到安乐的条件。佛法以因缘因果看世界,我们希望得到乐果,就要探讨安乐之因,从源头努力。一个人拥有慈心,真诚利他,就是在耕耘福田,自然会招感福报,所以慈心是最好的安乐因。从个人来说,慈心使我们内心调柔,远离嗔恨等不良情绪,有益身心健康。从人际关系来说,慈心使我们处处为他人着想,避免自私自利、自以为是等凡夫串习,从而与他人和谐相处。从经营企业来说,同样需要慈心利他,对内可以得到员工支持,对外可以得到大众认可。如果一心考虑个人利益,是很难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可以说,慈心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企业文化。
  除了世间利益,慈心还能使我们成就究竟利益。修行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我执,由此才能断烦恼、证涅槃。如何破除我执?通常所说的,是依空性见禅修。事实上,慈心利他也是有力的助缘。当一个人内心总是装着别人,我执就会因得不到支持而弱化,遮蔽智慧的障碍也会随之减少。所以利他不仅能增长慈悲,还能开启智慧。
  我们修习慈心,希望众生具足安乐,就要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安乐,怎样培植安乐之因。否则往往是南辕北辙,以苦为乐。
  3.如何修习慈无量心
  生起慈心并不难,事实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慈心。但我们的慈心往往只是对少数人,且在特定情况下才能生起。而慈无量心是面对一切众生,时时保持这样的用心。这不仅是美好的愿望,也是高尚的人格。
  如何才能成就这样的生命品质?《慈经》和《道次第》的七因果,都是修习慈心的指南。
  (1)《慈经》
  《慈经》的修习方式,是从爱护自己开始,然后推己及人,把这份爱不断扩大。当然,这是清净正向的慈爱,不是出于我执的自恋和自私行为。怎么爱护自己?经中以四句话作了归纳——愿我无敌意、无危险,愿我无精神的痛苦,愿我无身体的痛苦,愿我保持快乐。这是《慈经》的观修重点,对自己如此,对众生也是如此。
  第一句,“愿我无敌意、无危险。”世间一切冲突乃至战争都出自敌意,这使人始终处于紧张状态。因为敌意,我们和他人是对立的,和世界是对立的,同时还要防范来自他人的敌意。如果带着敌意看世界,这种敌意同样会投射到自己身上,感觉周围的世界充满危险,防不胜防。这是何其辛苦!当今世界有那么多天灾人祸,那么多动荡不安,都和人们内心的敌意有关。有道是“世界和平来自内心的和平”,那么内心的和平来自哪里?就是放下敌意,放下对立,这样才能化解彼此伤害的因,在根本上解除危险。
  第二句,“愿我无精神的痛苦。”近年来,心理疾病患者急剧增多,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人正遭受精神问题的困扰,轻则内心空虚,重则抑郁狂躁,有的甚至走上了绝路。当一个人的精神处于痛苦中,不论有多么丰足的物质条件,都是无法感受幸福的。
  第三句,“愿我无身体的痛苦。”我们的五蕴身本是纯大苦聚,也就是老子说的“吾有大患,为吾有身”。当它健康时,还能保持相对平衡,不会造成多少困扰。一旦出现问题,不仅使身体遭受痛苦,还会令行动受限,进而影响心理,对生活、工作、学习造成一系列障碍。
  第四句,“愿我保持快乐。”快乐来自能感受快乐的心。我们应该有这样的体会,长大后,越来越难得到孩提时那种纯真的快乐。当内心有了牵挂和束缚,就像背上沉重的负担,与快乐渐行渐远。所以我们要培养感受快乐的能力,这是过好今生的重要前提。
  我们通过真切的祝愿,让自己生起慈心并安住于此。当慈心逐渐清晰、强烈、稳定时,再把这种愿望传递出去。从自己传递到身边的父母、兄弟、姐妹、亲人、同参道友,进而传递到整个地区、国家乃至全世界。从生命形态来说,包括“一切活着的众生,一切有形体的众生,一切有名相的众生,一切有身躯的众生,所有雌性的,所有雄性的,所有圣者,所有非圣者,所有天神,所有人类,所有苦道中的众生”;从时空来说,包括陆地、水中、空中,包括东方、西方、北方、南方、东南方、西北方、东北方、西南方、下方、上方……对于一切众生,都全身心地真诚祝愿,愿他们“无敌意、无危险,无精神的痛苦,无身体的痛苦,愿他们保持快乐”。
  《慈经》的修行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怎样生起慈心,一是怎样扩大慈心。平常人的慈心很狭隘,如何从小爱到大爱,从自己延伸到一切众生,必须通过观修来突破。所以我们念诵《慈经》时,不能只是有口无心地念一念,而要随文入观,让其中每句话都成为发自内心的愿望,确确实实地这样想。
  同时,在“愿我的父母亲,我的导师、亲戚和朋友,我的同修……”时,眼前能呈现相应形象,如对目前。我们的观修越清晰,对境越具体,表达祝愿时就会越真切。这样的念诵才能真正散播慈爱,成为慈心的修行。所以《慈经》本身就是观修仪轨,而且非常具体。关键是观想必须到位,用心必须专注,否则是没有力量的。
  (2) 七因果
  从对自己生起慈心到推己及人,对他人生起同样的慈心和祝愿,是观修的难度所在。怎样完成视他如己的转换?《道次第》是通过七因果和自他相换,引导我们生起慈悲,进而将这一心行无限扩大。这里重点介绍七因果,从知母、念恩、报恩,到修慈、修悲、修增上意乐,再到菩提心。
  所谓知母,是从轮回视角看待自己和一切众生的关系。在无尽轮回中,我们生生死死,不知换了多少种身份,每一世都有父母、兄弟、姐妹等至爱亲朋。这些缘分使我们在流转中继续相遇,虽然彼此的身份和关系变了,却不能否定曾经的亲缘。《梵网经》的“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就是让我们把一切男性看作父亲,把一切女性看作母亲。以这个思考为前提,看到众生和自己的切身关系,就会对他们心生慈爱,觉得有责任帮助他们获得快乐。
  这个方法是不是对大家都管用呢?其实未必。今天的人对现世父母都不容易孝顺,何况无始以来的父母,就更没感觉了。所以在知母之后,关键是要念恩。人们之所以不孝顺父母,就是忘了他们的养育之恩,不觉得有什么恩情要报答。这就必须思惟:父母不仅给予我们生命,还含辛茹苦地抚育我们。如果没有父母的付出,我们根本无法长大成人,拥有现在的一切。他们的恩情,无论怎么报答都是报答不完的。
  传统的儒家重视孝道,但对现代人来说,从儿时的家庭影响,到入学后所受的各种教育,都缺乏相关引导。正相反,现在大多数父母对儿女溺爱纵容,百依百顺。这就导致很多孩子对父母之恩没感觉,似乎所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如果不改变这种观念,不仅是学佛的障碍,还会影响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现在很多人自私自利,自以为是,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不知念恩、不懂感恩导致的。
  只有调整观念,念恩生敬,才会进一步想到报恩。为了报恩,才会生起慈心、悲心,进而通过增上意乐,把慈悲众生作为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导向菩提心。这是七支因果的修行思路。
  4.慈无量心和无缘大慈
  慈心是一种健康、美好的正向心理。拥有慈心的人,内心必然是调柔安乐的,既能给自己带来福德,还能成就佛菩萨那样的生命品质,使众生感到慈心的摄受和利益。反之,一个充满嗔心的人,不仅自己焦躁痛苦,还会散发戾气,让周围的人恐惧不安。认识到慈心的价值,我们要积极培养它,让这一心行在生命中从无到有,从生起到坚固,从坚固到无限,乃至任何境界现前时,都能以慈心对待。那么世间就没有什么可以伤害我们了,也就是佛经所说的“慈心如大地,匪亦不能侵”。
  《慈经》的由来,是比丘们在森林禅修时,被鬼神和精灵所干扰,佛陀让他们修习慈心,以此化解对立和恐惧。《增一阿含》中,佛陀也对比丘们开示说:“若汝等行路为贼所擒,当执心意,无起恶情,当起慈悲喜护心,遍满诸方所,无量、无限、不可称计。持心当如地,犹如此地亦受于净,亦受于不净……亦受于恶,亦受于好,都无增减之心,起慈悲喜护之心,向一切众生。”在遇到恶人和危险时,如果以暴制暴,只会引发更多的对立和冲突。所以我们非但不能落入嗔恨,还要对一切有情生起无量慈心,才能从根本上解除危难,所谓“慈悲没有敌人”。
  在菩萨道修行中,更强调的是无缘大慈。所谓无缘,即没有亲疏、好恶、贵贱等分别。从愿望到行为都建立于无限的所缘,都是平等的。《普贤行愿品》就阐述了这样的修行理路。我们可以在生起慈心的基础上,依《行愿品》的见地,把生活中的每个所缘当作修习对象,时时保持慈心,强化慈心。进而将这一慈心从有我提纯为无我,从有相升华为无相,从有限扩大为无限,最终圆满佛菩萨那样的无缘大慈。

三、悲无量心

  1.悲的语义  
  悲,是悲悯。“愿诸众生远离众苦及众苦因”,就是看到众生遭受痛苦,发愿把他们从苦海中救拔出来,希望他们远离所有痛苦,以及产生痛苦的因。进而付诸实践,以实际行动帮助众生离苦得乐。
  悲心的修行必须以慈心为基础。因为对众生有一份慈爱,才会对他们的痛苦感同身受,不忍其受苦。孟子说:“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为什么会心生悲悯?正是基于对孩子的慈爱。如果没有慈爱,没有感觉,就谈不上悲悯了。就像很多人把动物当作食材,手起刀落,活杀烹煮,对它们的痛苦挣扎视而不见,觉得不过是在做菜而已,根本想不到这是剥夺生命,想不到动物正遭受割截之难,更想不到为它们解除痛苦。之所以无感,并不是因为他们特别残忍,而是对动物缺乏慈爱。
  修习悲心也要摆脱两种心理,一是忧愁,一是伤害。悲心是出于悲悯,发愿为众生拔除痛苦,这种心行是强有力的。如果对众生之苦产生忧愁,甚至陷入其中,悲不自胜,用心就有偏差了。这意味着其中夹杂了贪著,是有染污的我执状态。此外,还要摆脱伤害众生的心。害属于嗔恨的分位心理,是嗔的表现方式之一。从佛法修行来说,只要对一个众生怀有嗔恨,就意味着你的悲心是不圆满的。必须彻底止息伤害,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众生都没有丝毫嗔恨,才代表悲心的成就。
  不论修慈还是悲,都要以平等舍心为基础,既不陷入贪著或嗔恨,也不特别针对某些人。否则,我们的慈悲就是染污而非清净的,是有限而非无限的。所以修习慈悲是有次第的,必须渐次而行,否则很容易出现偏差。相关内容会在下面详细解说。
  2.众苦及众苦因
  悲心是要帮助众生摆脱众苦及众苦因。那么,人生有哪些痛苦?《慈经》主要说到了身体和精神的痛苦,佛教中还有三苦、八苦等归纳。三苦,为苦苦、坏苦、行苦;八苦,为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这些只是对痛苦的高度概括,如果展开说明的话,人生有着无量诸苦,数不胜数。我们希望众生远离痛苦,关键是解除苦因,这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否则的话,苦是没完没了的。痛苦之因是什么?在佛教看来,主要包括往昔的业力和今生的烦恼。
  第一是业力,即身口意行为留下的心行力量。无始以来,我们的所行、所言、所思并不是发生后就结束的,还会成为种子,保存在生命系统中。一旦因缘成熟,这些业力就会招感相应的结果,回到我们身上,谁也无法幸免。善业会回来,不善业也会回来,甚至加倍返回,所谓业不作不得、业作已不失、业增长广大。我们现在的状态来自过去生的积累,从内在身心,到外在的家庭出身、生存环境、人际关系,都离不开业力的影响。而我们现在的行为则会继续影响未来生命。由业感果的基本规律,是善有乐报,恶有苦报。所以说,不善业是造成人生痛苦的根本。
  第二是烦恼,即贪嗔痴三毒,这是不善业产生的土壤。我们会因为贪著造作恶业,也会因为嗔恨造作恶业。而贪嗔的基础是痴,即无明、我执。只有彻底断除我执,转变对自我的错误设定,才能永离众苦之因。
  我们希望众生都能永离众苦和众苦因,就要引导他们认清无明、我执的危害,进而断除贪著和嗔恨。只有息灭贪嗔痴,才能在根本上消除不善业。
  3.如何修习悲无量心
  悲无量心的修习,同样要从自己开始,即《慈经》所说的“愿我无敌意、无危险,愿我无精神的痛苦,愿我无身体的痛苦……”我们看到有漏生命的过患,看到无明、我执、贪嗔痴和不善业带来的痛苦,才会设法摆脱。这是修习悲心的动力。如果感受不到多少痛苦,就没有离苦的必要了。
  世人忙来忙去,都是希望离苦得乐。遗憾的是,因为找不到痛苦根源,所以在改变痛苦的过程中,又制造了更多痛苦。我们通过学佛看到,痛苦之根是因为业力,因为贪嗔痴,因为无明我执,就要从源头解决。进一步,还要把这种愿望推己及人,从自己扩大到亲人、朋友,从所在地扩大到国家、世界,从人类扩大到六道,希望众生都能从因上究竟离苦。儒家所说的“亲亲而仁民”,也是从对至亲的爱,推广到六亲眷属,乃至天下苍生。
  而在《普贤行愿品》中,菩萨的每一个愿力和行为,都是以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众生为所缘,引导我们把心打开,将悲心扩大为无限。虚空有多大,心量就有多大。只要不陷入我执,心的存在就是无限。因为宇宙的本质就是心的本质。当我们建立无限的所缘,就可以把悲心投射到一切众生身上,无所不在。所以说,《行愿品》是成就悲无量心的重要指南。
  4.悲无量心和同体大悲
  把悲心扩大为无限的关键,是认识到自己和六道众生为一体。具备这样的见地,会觉得帮助众生除苦是理所当然的。就像自己某个部位受伤了,手立刻会去救治,不会考虑要不要管。因为手和这些部位是一体的,属于本能反应。但从表面看来,我们和众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我是我,他是他,怎样才能把自己和众生视为一体?究竟来说,必须证悟空性,才能体会到自己和众生在本质上是无二无别的,不存在任何界限。所谓的隔阂,不过是缘起的显现而已。那么在证悟之前怎么办?就没办法修吗?其实不然。虽然我们没有证悟空性,但可以通过闻思调整认识,通过观修激发情怀,这些都是修习悲心的基础。
  和慈心同样,悲心本身就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生命中的无价之宝,可以给自己和众生带来无尽利益。仅仅从心理品质的角度来说,我们也应该修习悲心,成就悲心。现在很多人喜欢收藏古玩,不惜一掷千金。其实对生命来说,古玩能解决什么?当我们陷入烦恼时,当我们要离开世界时,收藏能帮得上什么忙?只有正向心行和善业,才能让我们远离烦恼,并在生死关头成为引导,招感来生乐果。认识到悲心的珍贵,我们就要积极培养,使悲心增长广大,进而以空性见将之提纯并无限扩大,使其成为心相续中的主导力量。

四、喜无量心

  1.喜的语义  
  喜,是喜悦、随喜。当我们看到众生修习善行,看到众生的成就和利益,发自内心地为之欢喜,由衷赞叹。随喜看似简单,不需要什么特殊能力,也不需要多少财力支持,只要愿意,每个人都能做到。其实却不然。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别人做好事,有成就,得利益,不是为对方高兴,反而羡慕嫉妒恨,甚至因为仇富,将不良情绪升级为冲突、破坏和伤害。这种心态正是出于我执,只想自己得到利益,才会将他人所得视为对自己的侵犯,心怀敌视。
  修习随喜必须摆脱两种心理。一是有贪著的欢喜,二是不乐,即不喜欢。随喜本来是自利利他的心行,但如果夹杂贪著,就会使这一心行被染污,不再平等。而不乐则和嗔恨、嫉妒有关。只要内心有丝毫嗔恨和嫉妒,就无法全然开放地随喜他人。
  2.何为无苦之乐
  快乐有两种,一是有苦之乐,佛法称为坏苦;一是无苦之乐,即喜无量心所祝愿的“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身心怡悦”。世人得到的快乐,不论来自家庭、感情,还是财富、事业,都是以贪嗔痴为基础,是不稳定的,在本质上是痛苦的,有漏的。所谓快乐,只是对痛苦的暂时缓解,一旦失去平衡,就会乐极生悲。
  但佛法告诉我们,除了世间的有苦之乐,还有出世间的无苦之乐,那就是涅槃乐。这种快乐是没有任何副作用,且源源不断的。因为它不是建立于某个外境,而是彻底断除烦恼后,由觉性散发的宁静、欢喜和自在。修习喜无量心,不仅要随喜众生得到世间利益,更要随喜他们的修行成就,希望他们都能拥有究竟的快乐。
  3.如何修习喜无量心
  修习喜无量心也需要次第。我们可以按《慈经》所说,首先随喜自己的善行和修行成就。因为随喜自己比较容易,有利于调动欢喜心。当然要注意定位,不能产生粘著,更不能因此自大、自满、自以为是。然后再把这份随喜扩大到身边的人,首先是和自己有关的六亲眷属,再到同事朋友,再到没关系的人。当随喜心强大之后,进一步扩大到原来不喜欢的人。随喜的修习次第非常重要,如果开始就以仇人作为对境,通常是修不起来的。所以要从自己开始,然后是自己喜欢且愿意随喜的人。当随喜心得到强化后,才有力量逐步向外扩展。
  《普贤行愿品》也阐述了随喜功德的修行,属于十大愿王之一:“言随喜功德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从初发心,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一一劫中,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头目手足。如是一切难行苦行,圆满种种波罗蜜门,证入种种菩萨智地,成就诸佛无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随喜。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种类,所有功德,乃至一尘,我皆随喜。十方三世一切声闻及辟支佛,有学无学,所有功德,我皆随喜。一切菩萨所修无量难行苦行,志求无上正等菩提广大功德,我皆随喜。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喜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这一随喜的窍诀在于,以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为所缘,把心彻底打开。凡夫的心中往往只装着自己、家庭,或是工作、事业,再大一点就是地区、民族、国家,而我们现在是要建立无限的所缘。这就必须把心打开,心量越小,所缘就越小;心量越大,所缘就越大。其实心本身是无限的,只是我执使它变得狭隘。当我们通过对无限所缘的观修,就能让心回归本来状态。这是无限、无相、无住的心,也是明心见性所要见的心。
  在修行对象上,《慈经》是让我们从自己开始随喜,然后由内向外扩展,而《行愿品》则是从佛菩萨开始随喜,是从上而下的。这一施设的善巧在于,我们肯定不会嫉妒佛菩萨,所以随喜佛菩萨功德更为容易,而且很真诚。当我们通过随喜佛菩萨建立相关心行,就可以扩大到六道众生,成就喜无量心。
  4.为什么要修随喜

  和慈悲一样,随喜本身就是美好的生命品质。如果我们拥有随喜心,对他人的善行、利益、成就见闻随喜,就像自己做了善行或得到利益一样,不仅自己欢喜,也能让大家心生欢喜。因为我们看到和传递的都是正能量,当对方感受到这种善意,就会在受到鼓励的同时回馈善意,彼此增上。反之,嫉妒者因为容不下他人,整天闷闷不乐。心量越小,嫉妒的对象就越多,不愿看到的善行、利益和成就也越多,甚至会把别人的一切所得变成自己生气的素材,简直有生不完的气。这样的心态不仅让自己痛苦,当它表现出来,还会和他人形成对立,使大家都不喜欢你。不必说学佛修行,即使世间的生活和工作都会产生障碍。
  除了让自己和众生欢喜,随喜还能成就无量功德。每个人的能力有限,精力有限,财力有限,但随喜之心可以是无限的。虽然我们没因缘修一切善行,但只要真诚随喜他人的善行,所获功德和对方是一样的。如果发心更为广大的话,所得甚至会超过对方。在世间做其他事往往会有力不从心的遗憾,但修习随喜的话,只要有心就足够了。可以说,随喜是一本万利的修行,只要懂得怎么修,时时刻刻都能积累成佛资粮。从世间法来说,随喜也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作用很大。现在有句话叫“人脉就是钱脉”,怎么建立人脉?离不开随喜。对他人真诚随喜,能使我们广结善缘,快速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使双方其乐融融,做起事来自然顺缘具足。
  此外,随喜还能弱化我执。我执重的人是很难随喜的,看到他人的成就,总是习惯性地挑剔甚至批评。长此以往,会使我执越来越重,越来越自以为是,越来越与他人对立。反之,当我们广泛随喜他人,而不是执著自己的所知所行时,我执就会因为得不到支持而减弱。需要注意,随喜并不是溜须拍马,更不是出于某种目的谄媚他人,前提必须是他人的长处、利益、善行、功德,然后真诚随喜。
  总之,随喜既可以破除我执,集资净障,成就菩萨道的修行,还能增长福德,实现世间利益。对于学佛修行和世间法来说,都是极好的“生财之道”,没理由不修!我们不仅要修习随喜,更要使之无限扩大。

五、舍无量心

  1.舍的语义  
  舍的含义包括两方面,一是舍弃,二是平等。四无量心的相关内容是:“愿诸众生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所谓舍弃,即舍弃贪嗔,而在根本上是舍弃我执,由此才能生起平等之心。凡夫人格是以我执为基础的,这就势必会有好恶分别。当我们带着好恶看世界,将进一步引发贪嗔,对喜欢的粘著,是为贪;对不喜欢的排斥,是为嗔。当心陷入贪嗔,就会动荡不安。嗔固然让人痛苦,其实贪也同样让人痛苦。同时,贪嗔还会使人强化自己设定的局限,无法平等对待众生。没有平等的话,不论修习慈悲还是随喜,都不可能是无量的。
  从四无量心偈颂的次第来说,首先是慈无量心,其次是悲无量心、喜无量心,最后才是舍无量心。但在实际修行中,我们要生起无量的慈心、悲心和喜心,必须以舍心为基础。只有克服贪嗔,才能平等看待众生,以一切众生作为修习慈悲和随喜的所缘对象。
  2.如何修习舍无量心
  舍无量心的修行,首先要选择中庸的对象,既不是所贪所嗔,也没什么利害关系。这样修起来不容易有干扰。进一步是对亲友修,其中又根据亲密程度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最为亲密,而中下次之。修习舍心是从下等亲友开始,因为关系最疏远,贪著程度相应最轻。修到一定程度,能对他们平等看待,不起贪嗔,再选择中等乃至上等的亲友。比如自己的父母、儿女、配偶,就属于上等贪著对象。当然,搞不好也可能是上等出离对象。关系太亲近了,带来的对境和伤害也会特别强烈,所谓爱之深,恨之切。
  对亲人生起平等舍心之后,接着再对嗔恨对象修习。和亲友一样,这些对象也可根据嗔恨程度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为特别讨厌,中等为普通讨厌,下等只是有点讨厌。在修习舍心时,同样先从下等对境开始,其次是中等,最后才是自己特别讨厌的对象。修习舍心是培养平等心的过程,随着平等心的壮大,对境难度才能随之升级。如果不注重次第,直接面对最困难的对境,很可能立即败下阵来。
  在《道次第》等经论中,也提供了修习舍心的理路,让我们学会从轮回的眼光看待爱恨情仇。就今生来看,爱的人爱得如胶似漆,难以割舍;恨的人恨得咬牙切齿,势不两立,怎么可能平等?这就要从轮回的角度思考。生命不是从今生开始的,还有无始以来的过去。现在所爱的人,可能是往昔仇人,也曾做过伤害自己的事;现在所恨的人,可能是往昔爱人,也曾爱得死去活来。只不过世事流转,我们忘了这一切而已。即使不说轮回,仅从现世的变迁来看,爱恨情仇也不是固定的。相爱者反目成仇、对立者化敌为友的反转,生活中常常都在发生。所谓的爱和恨,都只是当下的一种情绪,爱不是恒常的,不必执著;恨也不是固定的,不必在意。这些思考都在帮助我们建立舍心。
  可能有人会觉得,没有爱恨就是没有立场,甚至是冷漠的表现。事实上,当我们平等看待众生时,不仅可以放下仇恨,还能对众生具足无二无别的慈悲,不会厚此薄彼。这非但不是冷漠,反而是大慈、大悲、大爱。
  众生因为我执,就会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事实上,我执只是自己的错误设定,以此作为轮回的支撑。有了这个参照标准,我们会觉得,哪些人和我有关,哪些人和我无关,从而形成亲疏远近等一整套关系,再由这些关系发展出爱恨情仇。事实上,这些支撑和参照都是莫须有的,本身都是出自错误设定。如果去除我执,从缘起的眼光看待,我们和他人乃至一切众生之间的关系都是扁平化的,并没有所谓的中心。我是如此,世界也是如此。宇宙有中心吗?法界有中心吗?
  舍心的修行关键在于去除我执,这样才能去除中心,进而去除围绕中心而建立的关系,以平等心面对法界众生。只有在平等基础上,我们才能将慈悲和随喜扩大到一切众生,建立广大且无分别的慈悲和随喜。
  和平等心相应的,还有平衡、平静、平常,这些都是心的本来状态,也是生命中最为珍贵的品质。当我们回归本心,就能平等无别地看待众生,如如不动地面对世界。这种强大的安静可以平息所有妄想,如此,内心只有慈悲,只有对众生的深深随喜,才能在入世的同时保有出世的超然。

六、仁爱、博爱与慈悲  

  对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爱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动力。因为有爱,世界才会充满温暖。传统文化和宗教对世界的贡献之一,就是传递大爱。比如儒家倡导仁爱,基督教倡导博爱,佛教倡导慈悲。这就使很多人觉得:宗教都是教人行善的,都差不多。是这样吗?如果不是,这三种爱到底有什么不同?
  1.有染污和无染污
  什么是有染污和无染污的爱?区别就在于,这种爱是否带有贪著和占有。一般人讲到爱的时候,往往没有对此作出区分。比如儒家所说的爱,是从对父母、配偶、子女、兄弟、姐妹的爱开始,然后到朋友之间的爱、上下级之间的爱、对社会大众乃至天地万物的爱。这是一个对象逐渐扩大的过程,但没有对爱的本身加以界定。基督教所说的博爱,重点也是对小爱的扩大,同样没有对爱的本身作出区分。事实上,对身边亲人的爱往往是带有贪著的,如果不在从小爱到大爱的过程中解决这个问题,是无法真正平等的,也就不可能遍及一切。
  而佛教会把爱分为两种。我们所熟悉的,是带有贪著、占有的爱,几乎涵盖世间一切的爱。我们分析后就会发现,不论世人所爱的对象是什么,都在不同程度上带着贪著和占有,夫妇之间如此,父母对儿女如此,乃至我们对物品的爱也是如此。虽然爱是一种付出,但贪著和占有却使这些爱受到染污,带来种种副作用。在很多经典中,佛陀都说到“无明为父,贪爱为母”,告诉我们爱的过患。在关于生命流转的十二因缘中,也是由“爱、取、有”,导向“生、老死”。可以说,爱是生死轮回的根本,也是世间一切痛苦烦恼的根本。如果我们想出离解脱,就要从根本上断除有染污的爱,否则就会没完没了地造业感果,生死无尽。
  断除有染污的爱,并非六亲不认,更不是对众生冷漠无感,而是升华为没有染污的爱,也就是佛法所说的大慈大悲。在佛教修行中,慈悲和智慧是最为重要的两大项目,必须对一切众生建立平等、无私的爱。这种爱没有亲疏远近的分别,不是出于贪著,不是为了占有,更不想要什么回报,所以它是没有任何副作用的,也不会像世间的爱那样,随着时间而淡化或变质。
  区分两种不同的爱,我们就知道,什么是应该解决的,什么是应该保留和发展的。
  2.有我和无我
  儒家和其他宗教的爱都是从身边亲友开始,有次第地由近及远,逐步扩大范围,最后是爱社会大众。这样的爱是有我的,即使爱再多的众生,作为中心的“我”是不变的。
  而佛教所说的爱虽然从有我开始,但最后必须升华到无我的境界,否则就无法和修行相应。所以在《金刚经》中,佛陀一再提醒我们,菩萨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要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如果有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就不是菩萨。因为有我就是有中心,所修就是世间善法,是有相而有限的。
  3.平等和不平等
  儒家说仁爱,是以孝悌为基础,对亲人和普罗大众是有分别的;基督教说博爱,是以信仰上帝为前提,对教徒和异教徒是有分别的,对人类和动物也是有分别的。而佛教所说的慈悲,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就必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只有内心完全平等,没有丝毫亲疏、贵贱的差别,才能包容一切,对众生生起广大无边的爱。就如阳光普照一切,从不拣择;又如大地承载万物,从不排斥。
  4.有限和无限
  儒家和基督教的爱仅限于人类,并没有将动物当作人那样去爱,也不包括种种看不见的众生。而佛教所说的慈悲,是以利益一切众生为对象,是无限的。当然,如果没有空的智慧,所谓的无限只是一个概念,是想象中的,并不能打破自他之间的界限。儒家和其他宗教没有空性正见和依此建立的修行,也就无法真正把自己和众生视为一体,这种爱必然是有限而非无限的。只有通过修行证悟空性,了知一切都是因缘假相,三世诸佛与六道一切众生在本质上是无分别的,所谓“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有了这样的见地,才能确信利他就是利己,爱人就是爱己,从而建立无限的大爱。

七、结束语  

  四无量心是佛法的重要修行,希望大家把这四句话作为定课内容之一,通过每天的发愿提醒自己,同时在生活中不断忆念。最重要的是,真正把这些内容作为自己的愿心,发自内心地由衷祈愿。这就需要通过观修,把心调整到和众生相应的频道,生起慈悲喜舍,安住于此,持续稳定,再把这无量的愿心散播出去。如此,不仅是对众生的祝福,对自己也是最好的修行,可以在祝福过程中被这种正向心行所加持。

(202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