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讲于戒幢佛学研究所

【点击查看全书链接】

  学员:发菩提心是否必须以出离心为基础?

  法师:出离心和菩提心属于两种不同层面的发心。大乘经论中主要以菩提心为主,较少涉及出离心。而在《阿含》等声闻经论中,则以出离心为要,几乎不谈菩提心。将出离心和菩提心联系起来,主要体现在宗喀巴大师建构的《道次第》中。

  早期的声闻行者可分两类:一是趣寂声闻,一是回小向大声闻。前者发出离心,且一发到底,直接证悟阿罗汉果,不更进求佛道。他们出离三界之心极其强烈,别无他求,因此佛陀演说《法华经》时有五千声闻退席,这类就属于趣寂声闻。还有一类声闻,接触声闻教法后又有机会学习大乘,最终回小向大,由出离心转向菩提心。

  民国年间,太虚大师对法尊法师翻译的《道次第》极为赞叹,因为这条路确实稳当。宗大师以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建构的三主要道,纠正了学人修行中极易出现的流弊。以出离心为基础,既帮助我们摆脱凡夫心,又能引发真实无伪的菩提心,具有重要意义。尽管许多大乘经论中并未强调这一次第,直接由发菩提心入手,但解脱轮回之苦,始终是修行的重要前提。

  若是出离心仅指出离轮回及对三界的执著,这一内涵已囊括在菩提心内。菩提心具备无相、无住、无所得的特点,自然不著五欲六尘。所以说,菩提心本身就含摄出离心的部分内涵。根机特别好的人可以直接从菩提心入手,这也是大乘经教往往只谈发菩提心却没有强调出离心的原因。只是对一般人而言,菩提心不容易立刻发起来,更不容易发到位。若知见不清,发心过程中极易与凡夫心混淆,根本不清楚自己发的究竟是什么心,甚至将人天乘的善心当作菩提心。如果以出离心为基础,菩提心的纯度会更有保障。

  我们还要注意的是,发心固然可以遵循从出离心至菩提心的常规道路,但发起出离心并证悟空性后,未必能成就大慈大悲,未必能导向菩提心,否则就没有声闻乘和菩萨乘之分了。汉传佛教中,禅宗行者也好,净土行者也好,虽然学的是大乘佛教,诵的是大乘经典,但往往只发了出离心,将个人了生脱死当作一切,反而忘却了菩提心。发起菩提心,必须通过相应的观察和思维,将慈悲引发出来。也就是说,它并非任运就能生起,还需要因缘的成就,正如修禅定未必能开智慧一样。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似乎得定之后智慧将一触即发,事实非如此。否则,外道如何将四禅八定作为最终目标、究竟涅槃呢?“由定生慧”只是说明,得定是发慧的条件之一,还需修习无常观、缘起观、无我观等,才能引发无漏智慧。


  学员:若无出离心为基础而直接发菩提心,能否断烦恼、了生死?人生佛教与菩提心的关系如何?

  法师:发起菩提心,连佛果都能成就,难道不能断烦恼吗?所有的修行法门中,以菩提心的功德和力量为最。关于这一点,《华严经》弥勒菩萨赞叹菩提心的颂文中阐述得极为详尽。

  现在所提倡的人生佛教,如能赋予菩提心和空性见的内涵,就能直接抵达佛果,真正贯彻太虚大师所说的“人成即佛成”。但从目前来看,人生佛教的弘扬确实存在肤浅化的倾向,有必要对其内涵加以深化。道在人弘,人生佛教的旗帜固然契机,关键还在于怎样弘扬,赋予其什么见地和高度



  学员:发心是否也有顿渐之分?是否可能直接由胜义菩提心契入?

  法师:法门的顿渐,是由知见高低决定的。《华严》的“初发心即成正觉”,一超直入如来地,可谓圆顿之极,至高无上。而禅宗和大圆满的教法也告诉我们,即使在凡夫心的层面,觉悟心也是可以触及的。因为烦恼是无自性的,体会到这一点,每个念头生起的当下即可解脱。如同蛇,自己就能将反复缠绕所成的结解开,毋须再借他力。不过,这些教法对根机的要求很高,一般人未必修得起来。相比之下,唯识教法是从妄心层面入手,比较容易把握。但依唯识教理修行,发心就是发心,结果就是结果,三大阿僧祇劫慢慢走来,很难相信现生可以见道,可以了生死。所以唯识学人在修行上往往容易松懈,民国年间许多学唯识的后来多学成哲学,这一流弊影响至今。

  修行的常道,是从愿菩提心、行菩提心进至胜义菩提心。大家可以先从这一常规路线入手,积累一些资粮,才有机缘和能力修习直接契入的教法。


  员:在发菩提心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法师:发心过程中,最大的敌人正是“我执”。我执无比狡诈,会利用所学的一切知识甚至佛法来干扰我们的心,其理由往往冠冕堂皇,让人无法拒绝。所以,我们必须明确认识到:自己究竟要成就什么?这点非常重要。我们的发心决定了最终的成就,但涉及具体事务时,往往很难分清究竟是哪种心在起作用。比如我们住持道场、弘法利生,看来似乎都是在发菩提心,或许我们自己也以为是在大转-法-轮,广度众生,以为和佛菩萨相差无几。可真正的心行基础是什么呢?仔细分析的话,可能是贪著,也可能是我执,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到后来,事业做得越大,对事业的贪著也越深。如果这样,最后成就的必然是我执,是地道的凡夫心。

  学员:我们应当首先利益众生,还是成就后再利益众生?自利和利他是否有先后次第?

  法师:在菩提心教法中,有三种不同的发心方式,即国王式、船夫式和牧人式。

  首先是国王式的发心,认为自己得成为国王,才有能力广济群生。这种发心侧重以自利为先,修行到相当程度后再开始利他。当然,目标始终是“为利有情愿成佛”,而不是为了个人成就。藏传佛教中的米拉日巴尊者,即属于这类发心。其次是船夫式的发心,和乘客同舟共济,同时修行,同登彼岸。历代许多大德都是在自我修行的同时,积极弘法利生。第三是牧人式的发心,先要把牛羊赶回家。地藏菩萨就是其中的典型,其愿力为“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只考虑众生,完全没有考虑自己。

  关于这几种发心方式,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选择。有些人适合做国王,有些人愿意做船夫,也有些人希望做牧人。不论选择什么方式,共同前提和发心基础必须是利他。也就是说,在发心过程中不可有任何夹杂。若是有丝毫的杂染或自利色彩,必然无法破除我执,圆成菩提。



  学员:藏传佛教中谈到,发菩提心者不可以舍弃任何众生,但又特别强调应远离破戒者,如何解决这一矛盾?

  法师:在修学过程中,需要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孔子亦云:无友不如己者。也就是说,应与胜过自己的朋友交游,才能见贤思齐。这一教授对初学者尤其重要。因为初学者往往善恶不辨,易受环境影响,所以对环境的要求必须严格,于增进学业和完善人格皆有益处。

  但学有所成之后,就要以一切众生为度化对象,此时便无善知识及恶知识之分了。地藏菩萨发愿前往地狱,一定不是去那里亲近善知识的。从菩萨道修行来说,发起菩提心后,一方面要亲近善知识,一方面要慈悲利他,不可舍弃任何众生。当我们说到不舍众生时,关键是在于心行。只要对每个众生平等无别,慈悲便是圆满的。

  所以这两个教授并不矛盾。佛法是针对众生的不同根机而施设,在不同修行阶段,要求也有所不同。



  员:如何才能圆满自己的发心?必须将众生度尽吗?佛果功德要达到什么标准?

  法师:成就无上菩提,固然是以一切众生为度化对象,但并非将众生度尽才能成佛,因为度众生也是因缘法,不是你想度就能度的。佛果功德的积累,也不在于达到怎样的量才能圆满。在一般人的理解中,总以为菩萨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必须积累多少福德,度化多少众生才合格。就像在社会上,获得博士学位、教授资格需要多少成果那样。但成佛并非事相上的成就,亦非外在功德的成就,若是执著功德相,就无法圆成佛果。

  当我们说到度化一切众生时,别忘了自己也是众生。当然,关键不在于度了自己还是他人,而在于我们的发心是否缘法界一切众生。当我们修行时,不在于修利己行还是利他行,也不在于修止观还是修布施,关键看这一行为的发心是什么,所缘是什么?这才是根本所在。若是发心圆满,所修一切善行,包括自己的修证功德,都是成佛的资粮。

  理解这个道理就会发现,不论国王式的发心,还是船夫、牧人式的发心,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即使暂时将重点放在自我修证,发心也是为了利他而非自己。比如禅修属于自利还是利他?若是因为厌弃世间、逃避责任打坐,对众生缺乏悲心,仅以自了为足,当然不是利他行。反之,若是为了更好地度化众生修行,同样是打坐,就属于利他行的范畴了。可见,关键取决于发心,而不是行为本身。在修行的各个阶段,我们可以有不同侧重,但发心必须圆满,这点极为重要。

  过去,修行者更重视的是止息恶行,而菩提心教法还要求我们积极地成就善法,饶益有情,圆满慈悲。在这个时代,特别需要普及菩提心教法。发起广大愿心之后,力量会源源不断。

  学员:发心之初还比较猛利,但往往不能坚持,应该如何解决?

  法师:发心的困难,正在于发得准确,发得长久。这和“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同理。心行的力量源于积累,发一次只有一次的力量,况且这一次还未必发得纯粹。菩提心教法,正是要帮助大家持续、准确地发心,并通过见地、实践逐步巩固这一发心。其中,见是用于调整心行,实践则使菩提心落到实处,在心行产生稳定、持续的作用。如此,使菩提心的力量日渐增长。


  学员:如何实践菩提心呢?

  法师:菩提心的实践,包括观想和利他行两个方面。通过观想,使自己时刻心系众生,行住坐卧皆不忘利他。这种用心方法,在《华严经·净行品》中有很多具体指导。吃饭时,希望天下众生都能衣食无忧;健康快乐时,希望天下众生同样健康快乐;遭遇挫折时,希望自己承受的一切,能使天下众生远离挫折。时时这样观想,带着这样的心做每件事,菩提心一定会迅速增长。

  当我们有机会利他时,应将对方视为成就菩提心的善因缘,心怀感恩,并在做的过程中不忘初心,念念为利益众生而做。在成就菩提心之前,这么做确实有些难度,但只要我们有信心,并坚持不懈地练习,这一心行就能得到巩固。久而久之,菩提心就能任运生起。


  学员:菩提心与正见的关系如何?

  法师:发起菩提心之后,见就有了用武之地。无论是中观见或唯识见,都能指导我们调整心行,将附着于菩提心的杂质一一剔除。强调菩提心的重要性,决非否定教理的作用。但必须明确的是,不可将谈空说有作为修学目的。

  在学佛过程中,正见极为重要。知见不正,修行必然无法提高。禅宗很重视见的作用,所谓“只贵子见地,不贵子行履”。这个见不仅是闻思的见,更是心行的见。如果见地没有到位,即使每日精进苦修,修了些什么呢?反之,见地正了,搬柴运水、语静动默皆为无上妙行。所以说,见和菩提心是一体不二的。见需要着力点,才能发挥其功用。发起菩提心,见就找到了着力点。

  学员:如何看待五种性?如果一个人注定是无种性,能否发菩提心?

  法师:唯识宗将种性归纳为声闻、缘觉、菩萨、无种性和不定种性五种。按唯识的说法,种性决定了将来的成就。若是不具备菩萨种性,成佛必定无望。若是具备菩萨种性,生命起点就高于声闻。

  众生虽然是平等的,但无始以来的积累,确实造就了生命起点的不同。有些人善根深厚;有些人障深慧浅;有些人生来具有菩萨倾向,热心公益;也有些人天性冷淡,对社会漠不关心。但从缘起看世间,我们不该将这些差别理解为固定不变的。所以我比较倾向一切众生皆可发菩提心,皆可培养为菩萨种性,但因为起点不同,难易程度会有区别。对那些乐于助人、充满悲心的人来说,菩提心和其天性相应,发起来相对容易。而对那些性情冷漠、孤僻的人来说,发心的难度自然大得多。但只要努力并且方向正确,最终都能有所成就。

  学员:应当如何抉择利他行?比如吃不完的饼干,应该喂鱼还是和乞丐结缘?有人说,喂鱼不会造业。但也有人倾向于布施乞丐,因为人身难得,比鱼离成佛更近。

  法师:从菩提心教法来说,把人救度完之后才开始对鱼慈悲,本身就是不对的。如果这样的话,菩提心永远无法圆满。众生是帮助不尽、救度不完的,何时才有成就的一天?所以关键不在于度化的客观结果,而在于对每个众生都充满慈悲,决不舍弃其中任何一位。不论对动物还是人,都要具有平等无别的悲心,这样的心行才是圆满的。若心中还有高低之分,最后成就的只能是不平等的凡夫心。佛菩萨的慈悲是一味平等的,对人是百分之百,对鱼也是百分之百。发心决定了最后的成就,这点必须牢记在心。

  当然,利他还要有智慧。像这样的情况,究竟谁更需要?怎样分配更合理?有了智慧,自然知道如何抉择。恒顺众生,并非众生需要什么就给什么,更不是顺着众生的欲望和贪嗔痴行事,必须考虑对众生是否真正有益,以此作为取舍标准。所以在菩提心的实践中,首先是发心纯正,然后再以智慧抉择。

  学员:请问学习中观和发菩提心的关系?

  法师:空性见,是菩提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菩提心所具有的无相、无我、无所得等特征,皆属于空性见的范畴。若是没有这些认识,菩提心必然发不到位,也无法圆满。因为菩提心不是说法,还需要到现实中检验。为什么我们觉得菩提心发不起来?为什么对众生有抵触?就是因为把自己和众生看得实实在在,所以就有对立,有分别。如果认识到万法都是无相、无我、无所得的,便能接纳一切众生。既然自他是一体的,生起利他的菩提心就不是难事了。

  三藏十二部典籍和一切修行法门都可汇归于菩提心,并在修学菩提心的过程中找到位置。所以说,菩提心是佛法的核心,可以统摄大乘一切法门。

  学员:菩提心应如何落到实处?

  法师:我们现在的心行虽然是凡夫心,但即使在这个层面,若有上乘的用心方法,也是可以触及本觉的。首先,必须找到心行的立足点。凡夫心的立足点是分别、执著、有限,这就需要调整,向平等、无相、无限靠拢。当然,做起来确实有一定难度,因为凡夫心的力量很大。但不要预存菩萨道很难、成佛很难的心态,这种畏难情绪是发心的极大障碍。

  事实上,每种心行力量都是培养起来的。聚沙能够成塔,是因为点滴的积累;愚公能够移山,是因为不懈的努力。其中还有个关键,必须真切认识到菩提心的重要性,认识到这是学佛的唯一出路。否则,不要说救度众生,自顾尚且不暇。基于对自身生命的负责及对众生的慈悲,我们别无选择,唯有全力以赴地做。成就菩提心的先例很多,恒河沙数诸佛是这么走过来的,历代祖师大德也是这么走过来的

(2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