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讲于戒幢佛学研究所

【点击查看全书链接】

  菩提心是成就佛道之心,是利益一切众生之心。佛果的无上菩提,正是菩提心的圆满成就。关于菩提心的种类差别,大乘经论中有不同的归纳。

  《入菩萨行论》中,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论云:“略摄菩提心,当知有二种:愿求菩提心,趣行菩提心。如人尽了知,欲行正行别,如是智者知,二心次第别。”

  在《显扬圣教论》和《瑜伽师地论》中,分为世俗发心和证法性发心(胜义菩提心)。《显扬圣教论》云:“此受发心复有二种:一、世俗发心,二、证法性发心。”

  《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则开为十种,其中,主要有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之分:“谓世俗受发心,得法性发心;不决定发心,决定发心;不清净发心,清净发心;劣发心,强盛发心;未成果发心,已成果发心。世俗受发心者,谓诸菩萨未入菩萨正性离生所有发心。得法性发心者,谓诸菩萨已入菩萨正性离生。”

  综合起来,大致可归纳为愿菩提心、行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

  1.愿菩提心

  所谓愿菩提心,是关于菩提心的愿力。学佛首先要发愿,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立志。“志当存高远”,志向越高,成就也就越大。发菩提心不是空洞的口号,怎样才能体现我们的菩提心?最基本的表现方式就是发愿。

  《瑜伽师地论·菩萨地·发心品》说:“菩萨最初发心于诸菩萨所有正愿,是初正愿普能摄受其余正愿,是故发心以初正愿为其自性。又诸菩萨起正愿心求菩提时,发如是心,说如是言:愿我决定当证无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义利,毕竟安处究竟涅槃,及以如来广大智中。如是发心定自希求无上菩提,及求能作有情义利,是故发心以定希求为其行相。又诸菩萨缘大菩提,及缘有情一切义利,发心希求,非无所缘,是故发心以大菩提及诸有情一切义利为所缘境。”

  这段经文包括了发心的自性、行相、所缘。自性指菩萨最初发起的正愿,即“愿我决定当证无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义利,毕竟安处究竟涅槃”。这是以希求无上菩提及利益一切众生的愿力,为菩提心的自体。愿菩提心代表菩萨修行的开始,也是修习菩提心的初级阶段。

  愿菩提心是一种愿望,其心行特征,是以希求为行相,以利益一切有情及无上菩提为所缘。希求是极为普通的心行,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种种希求中:希求可口的饭菜,希求豪华的住宅,希求舒适的环境等等,然后会为了满足种种希求而努力奋斗。佛法修行也是从希求开始,所不同的是,我们现在希求的不是金钱地位、衣服饮食,而是无上菩提及利益一切众生。区别只是在于希求内容,是由希望个人得益转而希望利益大众。这种不同的希求,决定了截然相反的两种人生方向——一是解脱成佛,一是继续轮回。因为菩提心是以无上菩提及利益一切众生为所缘,当我们缘这两点希求付诸行动时,便踏上了成佛之道。

  所以,发心之后的首要问题便是发愿,将菩提心转化为精进不退的愿力。十方三世诸佛的成就,正是我们修行的最佳榜样:阿弥陀佛在因地名法藏比丘,因亲近世自在王佛听闻佛法而发无上菩提之心,希望成就庄严的佛国净土,以此利益众生。乃向世自在王佛请教。世自在王佛为法藏比丘演示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使其了解这些国土中天人之善恶,国土之粗妙。法藏比丘观看之后,以五劫思维,方形成极乐世界的蓝图及四十八愿的构想。于是,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佛前发四十八大愿,由此而有西方极乐世界及阿弥陀佛的成就。

  菩萨道修行有大悲、大智、大愿、大行四大内涵,代表人物分别是大悲观音菩萨、大智文殊菩萨、大愿地藏菩萨和大行普贤菩萨。《地藏菩萨本愿经》记载:“地藏菩萨摩诃萨于过去久远不可说不可说劫前,身为大长者子。时世有佛号曰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时长者子见佛相好,千福庄严,因问彼佛:作何行愿而得此相?时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告长者子:欲证此身,当须久远度脱一切受苦众生。文殊师利,时长者子因发愿言:我今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恶道众生无量无边、难以穷尽,地藏菩萨却毫无畏惧,勇于担当,甘愿将他们度尽之后方证菩提。这是何等令人震撼、令人感佩的愿力。因地藏菩萨于师子奋迅如来前发如此大愿,历经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仍以菩萨的身份出现,广度众生。

  此外,我们熟悉的东方药师琉璃光如来、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皆于因地发起广大誓愿。这些愿力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利益一切众生。对于凡夫来说,总是为个人利益奔忙:我要成就什么,我要得到什么。但佛菩萨的愿力是以利他为核心,每一愿皆从利益众生出发。不论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还是药师如来的十二大愿,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无一例外。

  我们经常念诵的四弘誓愿,则是对菩萨愿力的高度概括,可以说是菩萨行者的通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对于无量无边的众生,我们要发愿救度;对于无始以来的烦恼,我们要决心断除;对于诸佛开显的法门,我们要精进修学;对于至高无上的佛果,我们要努力成就。所有这些愿望,都属于愿菩提心。这是何等广大的悲心和宏愿。

  或许有人会觉得,那是诸佛菩萨的境界,我等凡夫如何能望其项背?我们要知道,诸佛初发心时亦未成就,也和我们一样身为凡夫。他们发愿之后,也并未立即成为佛菩萨,而是历经长劫修行,难行能行,方圆证菩提。他们若不曾迈出最初一步,如何能成就无上菩提?如果我们迟迟不迈出这一步,也将永远停留于凡夫的身份。

  学佛,归根到底是学佛所行。诸佛菩萨的修行始于发愿,我们亦当如是效仿,将希求无上菩提和利益众生作为人生目标。能否真切地生起这种殊胜希求,取决于我们的认识程度。倘若我们对此只有泛泛的认识,自然无法发起恳切殷重之心。唯有深深意识到这是生命的唯一出路,才能生起强烈的希求。

  但发愿仅仅是修行的开始,如果发起后不再忆念它、巩固它,这一念心可能很快就会淡化甚至消失。因为发愿只是在生命中播下一颗菩提种子。与无尽生死中形成的凡夫心相比,它的力量实在微不足道。如何令这颗种子的力量壮大?大乘经论中关于菩提心的修法值得我们借鉴。

  发菩提心,是修行的头等大事。因此,发心后应以庄严的受持仪轨和誓言,将这份愿心确定下来。行者在阿阇黎耶前右膝著地,合掌而发其心念云:“阿阇黎耶存念,我某甲于此生及余生,施性、戒性、修性,所有善根,自作教作,见作随喜。以彼善根,如昔诸如来、应、正等觉及住大地诸大菩萨,于其无上正等菩提如何发心,我某甲亦从今时乃至菩提,于其中间,于无上正等广大菩提而为发心。诸未度有情为令得度,诸未解脱为令解脱,诸未出苦为令出苦,诸未遍入涅槃为令遍入涅槃。”如是三说。

  受持菩提心之后,为令已发愿心恒不退转,应昼夜各念诵“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所修诸善根,为利有情愿成佛”三次,每次三遍。通过受持和念诵的反复熏习,菩提心将在生命中熏下坚固的种子。受持者越虔诚,受持气氛越庄严,所熏种子的力量就会越强大。心行是需要因缘滋润的,时刻执我,会使我执念念增长。同样的道理,不断忆念菩提心的殊胜,就是不断为我们播下的种子浇水,会使愿心的力量与日俱增。

  我们必须明确,发菩提心的行相是希求,所缘是无上菩提及利益一切众生。若以财色名食睡为希求、为所缘时,便落入了凡夫心;若我们只想利益少数众生或自己的亲人时,也与菩提心差之甚远了。所以我们应时时告诫自己,以希求无上菩提和利益一切众生为人生唯一目标。

  2.行菩提心

  所谓行菩提心,是将誓愿转化为行为。当我们有了利他的愿望,需要将此落实到行为上。整个菩萨道修行都属于行菩提心的范畴,内容主要是六度四摄。六度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经论中亦有十度之说,即在六度之外加上方便度、愿度、力度、智度。四摄为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从名称看,菩萨行似乎并没有多少奇特之处。从人天乘到解脱道的修行中,都有这些内容。那么菩萨道的六度四摄,其不共之处又在哪里呢?关于这个问题,《辩中边论·无上乘品》提出了十二种最胜,以显示大乘行者所修六度的殊胜。

  十二种最胜的内容是:菩萨修习六度,终不欣乐一切世间荣华富贵,志向广大(广大最胜);以无数劫的时间修习(长时最胜);普为利乐一切有情(依处最胜);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无尽最胜);认识到自他平等(无间最胜);于一切有情所修善法深生随喜(无难最胜);以虚空藏等三摩地为依(自在最胜);无分别智之所摄受(摄受最胜);在胜解行地上品忍中发起(发起最胜);在极喜地中成就胜义菩提心,发起无漏行(至得最胜);第八地(等流最胜)乃至佛地(究竟最胜)。

  关于菩萨道修行,在唯识宗的本论《瑜伽师地论·菩萨地》中,通过施品、戒品、忍品、精进品、静虑品、慧品、摄事品,对六度四摄的修行差别作了广泛而细致的阐述。其中的“戒品”,即大家所熟悉的“瑜伽菩萨戒”,由玄奘三藏单独译出,在佛教界广泛流传。

  瑜伽菩萨戒的内容,包括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三部分。摄律仪戒,是菩萨所受的七众别解脱律仪,偏向于止恶,止一切恶,无恶不止。摄善法戒,谓身口意所作善法及闻思修三慧,着重于修善,修一切善,无善不修。饶益有情戒,指菩萨修习的一切利他行,如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等。

  瑜伽菩萨戒的完整内容为四重四十三轻,是根据六度四摄,以及利他中容易产生的障碍制定规则,保证利他行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也就是说,不仅将止恶作为准则,也将行善以戒律条文固定下来,让行者知道“我必须为利益众生做些什么,又该怎样去做”。否则的话,凡夫心会有种种懈怠的借口。尤其在利他和个人利益暂时出现冲突时,我执会本能地对利他产生抗拒,这就需要一些强制性的规则,使自己无法回避。

  其中,依障布施度建立的有七条,依障持戒度建立的有七条,依障忍辱度建立的有四条,依障精进度建立的有三条,依障静虑度建立的有三条,依障慧度建立的有八条,依障四摄建立的有十一条。如果说六度比较偏向自利的圆满,那么四摄更偏向利他的修行——以布施饶益有情,以爱语开导其心,以利行帮助他人,以同事感化众生。相对自利来说,利他还特别需要注意与人交往的善巧,必须以对方乐于接受的方式给予帮助,否则就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使对方产生抵触情绪。我们若依此检验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就能将菩萨行落实在日常生活中,而不仅仅停留在口号上。

  特别要注意的是,六度修行中,般若度是根本所在,所谓“五度如盲,般若如导”。如果不依般若慧断除凡夫心,所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很可能是世间善行,最终成就的,也只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唯有在般若的指导下,布施等善行才能成为佛道资粮。因此,在修习六度的过程中,空性正见是不可或缺的。

  般若与方便,为菩萨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略论》所说:“方便与慧,随学一分,不能成佛。”《大日经》亦云:“彼一切种智,是从大悲之根本生,是从菩提心之因生,是以方便而到究竟。”佛果具有悲和智两种品质。佛陀成就的大慈大悲,是以菩提心为因,通过布施等利他方便而成就。如果不发菩提心,即使像声闻行者那样成就空性慧,也只能使个人解脱,不能圆满无上菩提。

  行菩提心的修习,是建立在愿菩提心的基础上。依愿心而有菩萨行,并通过六度四摄使愿心得到增长。我们最初发起的菩提心,只是世俗菩提心,力量还很微弱。如果这颗菩提种子不能得到呵护和养育,或许很快干枯。唯有全心全意地照料它,及时补充养分,为它创造良好的成长空间,种子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所以我们发菩提心之后,还要受持菩萨戒。这些广大的菩萨行,正是菩提心的最佳养料。

  除了瑜伽菩萨戒,在中国的弘扬主要还有梵网菩萨戒,出自《梵网经·菩萨心地戒品》,戒相有十重四十八轻。这两种是通出家和在家的。此外还有出自《优婆塞戒经·受戒品》的在家菩萨戒,戒相有六重二十八轻。

  3.胜义菩提心

  虽然我们发愿利益众生并付诸行动,但对凡夫来说,这些愿行仍是不究竟的。因为它们是建立在世俗心的基础上,是有漏而有限的,也是充满不平等的,故称世俗菩提心。如何将有限的愿心转化为无限的慈悲?需要以空性慧提纯并拓展,将发心过程中掺入的杂质逐步剔除。唯有通达空性,我们才能真正体悟到自己和众生本是一体,才能对众生生起佛菩萨那样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所以,胜义菩提心须证悟空性后才能发起,换言之,是初地菩萨才能做到的。

(2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