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点击查看全书链接】

三、禅门三大要领

  师示众云:善知识!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人性自有利钝。迷人渐修,悟人顿契。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所以立顿渐之假名。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
  善知识!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即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善知识!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学道者思之。若不识法意,自错犹可,更误他人。自迷不见,又谤佛经。所以立无念为宗。
  善知识!云何立无念为宗?只缘口说见性,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
  善知识!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无,眼耳色声当时即坏。
  善知识!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在阐述定慧一体及一行三昧后,六祖为大众指出了顿教修行的三大要领,即“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可以说,这是对本门最精辟的归纳。那么,又该如何认识这个无念、无相和无住呢?
  “师示众云:善知识!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人性自有利钝。”六祖对大众开示说:善知识,修行所要体悟的觉性,其实是没有顿渐之分的。之所以会有顿渐的差别,只是因为人的根机有利有钝。
  “迷人渐修,悟人顿契。”钝根者只能通过渐修的方式,有次第地步步向前,而利根者可以用最快速度契入觉性。因为各人的修行起点不同,迷悟程度不同,所以根机就会有利有钝。但不管是渐修还是顿入,只是手段上的差别,而不是觉性本身的差别,不是法的差别。
  “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所以立顿渐之假名。”如果能见到心的本来面目,见到内在的菩提自性,就会知道这一切是无差别的。所以说,顿教和渐教的名称,只是假名安立而已。在究竟意义上,是无所谓顿渐之分的。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这一段提出禅门修行的三大要领,并作了精辟阐述:善知识,我所说的顿教法门,从历代祖师传来时,就是以证得无念的心体为宗旨。这个无念心体即般若三昧。般若系的修行是通过开显智慧而抵达彼岸,目标和禅宗是一致的。不同在于,般若系的修行是由缘起性空认识中道,而禅宗则是引导我们直接体认般若。
  “无相为体。”无念的心体是没有形状,也没有颜色的,故说以无相为体。换言之,无念的心体还具有无相的特征,超越世间一切差别,也超越一切二元对立的相。它不以任何相状出现,但也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一种超越空有的存在。
  “无住为本。”无住是显示无念心体的作用,其特点为不染著,即《金刚经》所说的“菩萨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前提就是体认到空性。当我们安住于无念的心体,自然就具备无住的作用。前面说到,摩诃般若含藏一切法,能生一切法,同时又具有朗照无住的功能,所以无住就是无念心体的作用。
  “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相,是在相上超越对相的执著,直接体认相背后的无相。无相是相对有相而言,我们说到有和空的时候,很容易将两者对立起来,以为空是在有之外,或者把有毁坏之后才是空。这种空,不是佛教所说的空;这种无相,也不是佛教所说的无相。《坛经》开示的无相,既没有离开一切相,也不执著于一切相,是在相的当下体认无相的心体。
  “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念也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什么都不要想,其实这还是妄识层面的造作。《坛经》所说的无念,是透过念头,直接体认无念的心体。也就是说,念和无念可以同时并存。无念的心体没有离开念头,事实上,它就在念头的背后。当我们体认到无念的心体,在起心动念时,就能心无所住。
  “无住者,人之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无住的修行,必须以空性见为基础,认识到世间的善恶、美丑、冤亲,乃至语言冲突和相互斗争,一切的一切,从本质上说都是空的,无自性的,都是因缘的假相。既然是假相,就像演戏一样,没必要斤斤计较,锱铢必究了。
  “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如果这种认识只是停留在思惟上,不会有多少力量。如果我们通过观修,真正体认到空性智慧,就能在每个念头生起时安住当下,而不是沿着思惟惯性,继续纠缠于之前的境界。因为心有攀缘的习惯,只要对境界还有执著,就会粘上去,由前一念带起这一念,这一念引发后一念,念念相续,不绝如缕。从而使心被念头绑住,被所缘绑住,这就称之为系缚。
  “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当我们认识到世间的善恶、好丑、冤亲等一切法的本质都是空的,无自性的,进而引发内在观照,就能在每个念头生起的当下,了了分明而不追逐,心就不会被境界绑住。
  “此是以无住为本。”此,即以上所说的两点:一是认识到诸法都是空无自性的,二是具备念念不住的觉照力。倘能如此,就是以无住为本,这也是禅宗修行的着力点。以上,对无念、无相、无住作了简单介绍,接着对三大纲领进行深入阐述。
  “善知识!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善知识,在面对一切相的同时,又能超越一切相的显现和差别,就称为无相。所以,无相不是没有相,而是不为相所转。
  “能离于相,即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因为远离对相的执著,不被相的种种变化所染污,就能证得诸法实相。这是以无相为体。反之,只要陷入对相的执著,哪怕只有一点,心就会被遮蔽,体认不到无相的心体。
  “善知识!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善知识,面对一切顺逆境界的时候,内心不再有任何染著,就叫做无念。这个无念不是没有念头,更不是一无所知,而是不起贪嗔,没有染著。
  “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在当下的每个念头中,能对境界保持观照,不由此生起染著。对于凡夫来说,面对种种境界时,总会生起相应的染著,因为喜欢而生贪,因为讨厌而起嗔,这就不是无念而是失念了。唯有安住于无念的心体,心才会像镜子一样,物来影现,物去归空,只是自然反应而已。
  “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学道者思之。”如果一味追求什么都不想的境界,断除所有念头,心就死掉了,这是落入修行歧途。在禅宗看来,这种做法是大错而特错的。因为这并不是六祖所说的“无念”,而是妄识层面的造作,即使坐得再久,也不能开发觉性,导向智慧。对于这种错误观念,修道者要特别谨慎。
  “若不识法意,自错犹可,更误他人。自迷不见,又谤佛经。所以立无念为宗。”如果不能正确认识佛法真义,自己错了还是小事,再以这样的邪见引导别人,就是自误误人,罪加一等。不但自己不能见性,同时还诽谤佛经,造作极大恶业。祖师为了纠正这样的误解,特别立无念为宗。
  “善知识!云何立无念为宗?只缘口说见性,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无念是《坛经》的核心内容,所以,六祖还要继续消除我们对无念的误解。善知识,什么是立无念为宗?有些人只是嘴上说着见性,面对境界时,还是缺乏智慧观照,随着无明烦恼的串习,虚妄分别,产生种种邪知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产生。
  “自性本无一法可得。”我们要证得的菩提自性,其实是无一法可得的,否则就是世间的有为法,而不是出世间的无为法了。正如佛陀在《金刚经》所说:“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如果认为自己得到什么,胡说什么祸福之事,都是邪知邪见,是在迷妄而非觉醒的状态。所以,顿教法门立无念为宗,让我们透过念头,直接体认无念的心体,而不是压制或灭除念头。
  “善知识!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那么,无念的“无”,所无的是什么?无念的“念”,所念的又是什么?
  “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所谓无,无的就是美丑、好坏等一切法的差别相,以及由五欲尘劳生起的种种妄心。讲到摩诃般若曾经说到,般若心体就像虚空一样,没有任何外在相状,同时也没有与外境相应的尘劳之心。
  “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所谓念,就是念真如本体,这是最为究竟的正念。那么,正念和真如究竟是什么关系?这里所说的正念,就是般若智慧,而不是意识层面的念头。这个真如就是正念的体,而正念则是真如产生的作用,进而又能帮助我们体认真如。所以,真如和正念是体用的关系。虽然在作用上有体有用,但本质上还是一个东西。
  “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本体生起的正念,不是眼耳鼻舌的作用,而是真如直接在生命中产生的作用。凡夫的生命也没有离开真如,但它所显现的,是真如被无明扭曲后产生的妄用。只有见性之后,才能转为正用。
  “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无,眼耳色声当时即坏。”真如具有觉性,蕴含能动的作用,自觉的作用,所以能生起正念,出生万法。这是宇宙最原始的能动性,正因为这种能动性,宇宙才是活的。如果没有真如的能动作用,眼耳鼻舌这些色法立刻就会失去生命力。
  “善知识!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六祖进一步告诉我们:善知识,直接从真如觉性产生的正念,表现在六根上有见闻觉知的作用,但这种作用不会染著任何境界,是自在无碍的,不会喜欢此而排斥彼,也不会看到局部而不见整体。我们每天都在见闻觉知,这种见闻觉知虽不是觉性的作用,却没有离开觉性。这就是禅宗所说的“即此见闻非见闻”,是这个见闻觉知,又不是这个见闻觉知。为什么?因为现在的见闻觉知是无明的作用,但其原始能量来自觉性。如果见闻觉知没有陷入无明,就是觉性的作用。反之,就不是觉性的作用。虽然不是,但没有离开觉性。
  “故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这句经文出自《维摩诘所说经》。所以佛经中说:佛菩萨善于分别一切法相,能够妙用无方,同时又能安住于空性,如如不动。这种动和静是完全不相妨碍的,只是随因缘而显现。
  用语言解说无念、无相、无住,所能传达的内涵非常有限。说得再多,也只是标月指,不是月亮本身,更不能代替谁看见。唯有通过实修,才能自己在心行上有所体认。所以,六祖接着为大众开示了如何禅修的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