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菩萨戒”讲记

济群法师

  第八,饶益求随

  又诸菩萨于有情心性好随转,随心转时,先知有情若体若性。知体性已,随诸有情所应共住,即应如是与其共住;随诸有情所应同行,即应如是与彼同行。

  第八相,菩萨要随顺众生的心愿和需要,完成饶益众生的修行。《普贤行愿品》的十大愿王中,也有一条是“恒顺众生”。究竟如何随顺?事实上,众生的很多需求可能是不健康,甚至很无明的。如果盲目随顺,既不能利益众生,也不利于自身修行,关于如何随顺的问题,《戒品》从七个方面为我们提出了标准,我觉得很重要。

  “又诸菩萨于有情心性好随转。”菩萨利益众生,必须本着慈悲心,以众生的需要为需要,发自内心地愿意随顺众生。一般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让众生围着我转,为我服务,最终成就我执。而菩萨是以众生为中心,才能在恒顺众生的过程中弱化我执。这是随心转的修行意义。

  “随心转时,先知有情若体若性。”随顺众生,必须了解他们的性格、意愿、喜好,这样才能根据他们的特点提供服务。如果不了解,就无法准确理解他们的需求,怎么恒顺?

  “知体性已,随诸有情所应共住,即应如是与其共住;随诸有情所应同行,即应如是与彼同行。”充分了解众生的性格、兴趣爱好之后,才能随着他们的需要,和他们一起共住,一起做事。这里的共住和同行,并不是必须住在一起或同进同出,主要在于三观的认同。以下,从七个方面讲述具体标准。

  ·之一

  若诸菩萨欲随所化有情心转,当审观察,若于如是如是相事现行身语,生他忧苦。如是忧苦,若不令其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菩萨尔时于如是事现行身语,护彼心故,方便思择,励力遮止,令不现行。如是忧苦,若能令其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菩萨尔时于如是事现行身语,住哀愍心,不随如是有情心转,方便思择,励力策发,要令现行。
  复审观察,若于如是他有情事现行身语,令余有情发生忧苦。如是忧苦,若不令他或余有情,或不令二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菩萨尔时于如是事现行身语,护余心故,方便思择,励力遮止,令不现行。如是忧苦,若能令他或余有情,或能令二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菩萨尔时于如是事现行身语,住哀愍心,不随如是有情心转,方便思择,励力策发,要令现行。
  复审观察,若于如是菩萨自事现行身语,生他忧苦。如是现行身语二业,非诸菩萨学处所摄,不顺福德智慧资粮。如是忧苦,不能令他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菩萨尔时于如是事,现行身语,护他心故,方便思择,励力遮止,令不现行。与此相违现行身语,如前应知。如生忧苦,如是广说。生于喜乐,随其所应当知亦尔。

  恒顺众生共有七点,很有意思,大家要仔细领会。

  “若诸菩萨欲随所化有情心转,当审观察,若于如是如是相事现行身语,生他忧苦。”菩萨度化有情,首先要得到对方的接纳,这就必须随顺他们。但不是没有原则的随顺,而要以智慧观察,如果随顺他,和他一起去做事会带来忧愁痛苦,这样的忧苦有什么意义?

  “如是忧苦,若不令其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菩萨尔时于如是事现行身语,护彼心故,方便思择,励力遮止,令不现行。”不善处,指三恶道。善处,包括解脱道、菩提道。如果随顺后会给众生带来忧愁和痛苦,不能让他们摆脱不善行和恶道痛苦,安住善处,当然就不能随顺。因为众生很无明,看不到行为的结果,但菩萨可以用智慧看到,顺着众生的某些愿望,非但没有丝毫利益,还会给他们的未来生命带去忧苦。菩萨观察到这种状况,就要想方设法地坚决制止,不让这样的事发生。这种制止必须有方便善巧,照顾到对方感受,而不是生硬地制造对立,所以叫“护彼心故”。

  “如是忧苦,若能令其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菩萨尔时于如是事现行身语,住哀愍心,不随如是有情心转,方便思择,励力策发,要令现行。”反过来说,如果某件事会给众生带来暂时的忧苦,但这种痛苦是有价值的,可以引导他们走出恶道,走上善道。菩萨就要本着慈悲心,积极地推动这件事。虽然这件事是善法,但在众生的感觉中,做起来并不开心,也没什么眼前利益,就不愿意做。在这种情况下,菩萨要想方设法,以各种方便善巧,不遗余力地推动,让众生看到此事的真正利益,而不是顺着他们的情绪和好恶。这种情况,是通过不随顺来随顺。

  以下所说的道理和前面很接近,不同在于,此事不仅涉及当事人,还会给别人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菩萨应该如何随顺?

  “复审观察,若于如是他有情事现行身语,令余有情发生忧苦。”菩萨以智慧观察,如果有情做了这件事之后,会让其他有情产生忧愁或痛苦,就要对此做一个价值判断。

  “如是忧苦,若不令他或余有情,或不令二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菩萨尔时于如是事现行身语,护余心故,方便思择,励力遮止,令不现行。”有时,一件事不仅给自己带来痛苦,还会给身边人带来痛苦,但众生因为无明而看不清,仍然乐此不疲地做着。菩萨以智慧看到,这样的忧愁和痛苦不能让当事人和相关有情走出恶道,走上善道,就要积极主动地阻止,让他们不再做这些事。护余心故,就是不制造对立,通过方便善巧,让他们接纳你的正确意见。

  “如是忧苦,若能令他或余有情,或能令二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菩萨尔时于如是事现行身语,住哀愍心,不随如是有情心转,方便思择,励力策发,要令现行。”反之,虽然这件事会给当事者或身边人带来暂时的忧愁和痛苦,但这种忧苦是有价值的,可以使他们走出不善道,走上解脱道和菩提道。在这种情况下,菩萨就不能随顺有情。为什么不随转?前提是当事人看不到此事的意义,不愿接受这种忧苦。在这种情况下,菩萨要本着慈悲心,积极推动有情做这件事。

  由此可以看到,菩萨的随顺是有原则的,不完全是随着众生眼前的需要或兴趣。关键在于,做这件事能不能给众生带来利益。如果有利益,即使众生不想做,菩萨也会积极推动。如果没有利益,即使众生想做,菩萨也要主动制止。因为众生很无明,他的需要和兴趣也很无明,如果一味随顺,就会和他一起堕落。

  下面说到,对于菩萨自己要做的事,同样要作出价值判断。

  “复审观察,若于如是菩萨自事现行身语,生他忧苦。如是现行身语二业,非诸菩萨学处所摄,不顺福德智慧资粮。”接着还要观察,如果菩萨自己要做的事、要说的话,会给众生带来忧愁和痛苦。而且这样的身业和语业并不在菩萨戒行持的范畴,甚至是有冲突的,也不能成就福德和智慧资粮。从这些判断上说,这个行为对菩提道修行没有任何价值,对菩萨的自身成长没有任何帮助。

  “如是忧苦,不能令他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菩萨尔时于如是事,现行身语,护他心故,方便思择,励力遮止,令不现行。”这是从对其他众生的影响来说。菩萨看到,这种给人带来忧苦的行为,并不能使有情走出不善道,导向善道,没有丝毫价值。即使有人希望他做,菩萨还是要通过各种方式说服别人,不去做这件事。

  “与此相违现行身语,如前应知。”菩萨恒顺众生,不只根据众生眼前的需要,而是从生命成长的高度来观察,这件事到底有没有意义。如果菩萨看到,自己要做的这件事,虽然会让自己产生忧苦,或是给身边人带来暂时的忧苦,但这个忧苦是有价值的,能让自己和众生增长福德和智慧资粮,使生命得到成长。对于这样的正向行为,不论别人是否愿意让你做,菩萨都会积极推动,而且以方便善巧说服他人,一起来做好事。

  “如生忧苦,如是广说。生于喜乐,随其所应当知亦尔。”和生忧苦的道理同样,有些事会让人产生喜乐,大家都愿意去做。尽管如此,菩萨还是要对此作价值的考量和判断,看看这件事对大家有没有长久的利益,有没有负面的影响。如果有利益,即使大家都不喜欢,也要去做。反之,如果没有利益,即使大家都喜欢,也不能去做。比如有人非法获取钱财,然后分给大家。虽然大家都很高兴,但菩萨行者知道这是不如法的,不能因为大家高兴,就顺着大家的意思,而要坚决地制止这件事。事实上,凡夫的很多喜乐是有副作用的,虽然眼前高兴了一下,但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所以菩萨恒顺众生并不简单,不是众生想怎样就怎样,而是要以智慧观察,深知因果法则,从因上把好关。

  ·之二

  又随他心而转菩萨,知他有情忿缠所缠,现前忿缠难可舍离,尚不赞叹,何况毁呰。即于尔时,亦不谏诲。

  “又随他心而转菩萨,知他有情忿缠所缠,现前忿缠难可舍离,尚不赞叹,何况毁呰。”第二点,菩萨看到众生处在强烈的愤怒中,被负面情绪牢牢抓住,难以平息,应该怎么面对?首先不应该随喜,否则就是煽风点火,但也不要去批评他。因为他已经很愤怒了,再批评就是火上加油,也是不对的。

  “即于尔时,亦不谏诲。”当对方处在极度愤怒中,也不必去劝谏。因为人在那种无明的时刻,劝也没用,还容易适得其反。愤怒时你就躲远一点,让他的燃料烧完就没事了。

  作为菩萨行者,要懂得审时度势,观察因缘,等他的愤怒平息,心静下来,听得进你说话时,再去和他摆事实,讲道理。总之,劝诫需要善巧方便,观察因缘。这说的是对愤怒有情应该怎么随顺。

  ·之三

  又随他心而转菩萨,他虽不来谈论庆慰,尚应自往谈论庆慰,何况彼来而不酬报。

  “又随他心而转菩萨,他虽不来谈论庆慰,尚应自往谈论庆慰。”第三点,菩萨要积极主动地关心他人。尤其是对新来的人,或是内心与你有隔阂的人,菩萨应该采取主动,去看望看望对方,和他们聊聊天,以示慰问。凡夫因为我执,或是自卑、孤僻等性格原因,往往对他人有一种陌生感。即使生活在一起,也是活在各自的心理状态,如隔千里。如果把内心的隔阂和自我去掉,我们会发现,和任何人都没有距离感,都可以顺利地交流。

  尤其是法义上的交流,对学佛非常重要。同学们要养成这个习惯,学了法义之后,和身边人谈一谈,这本身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当你给别人说的同时,就在整理自己的思路,也会对别人有所启发。如果对方因为受到启发,进一步向你提出问题,对你又是一种促进。在彼此交流中,会激发出很多灵感,也能锻炼弘法能力,好处多多。三级修学就特别重视分享,大家在一起,通过分享共同进步。

   “何况彼来而不酬报。”作为菩萨行者,即使别人不来找你,也要积极主动地关心对方,何况对方已经先来找你,更不能不接待、不回应。而且这种接待不是敷衍了事,而要真诚、热情地回应对方。

  ·之四

  又随他心而转菩萨,终不故意恼触于他,惟除诃责诸犯过者,起慈悲心,诸根寂静,如应诃责,令其调伏。

  “又随他心而转菩萨,终不故意恼触于他。”第四,作为发愿随顺众生的菩萨,绝不能故意伤害他人,让人生气,而要学会让人欢喜,这是菩萨非常重要的素养。凡夫看谁不顺眼的话,总想着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让对方生气了才高兴。但作为菩萨行者,要处处想着对方,言行都要让他人欢喜。这样做的时候,对方也会让你开心,就能互相增上,一起开心。

  “惟除诃责诸犯过者。”当然,菩萨利益众生也不是一味说些好话,该批评时还是要批评。对于那些犯有过失的众生,如果为了让他开心,就不批评指正,不对他加以责罚,也是不对的。让对方开心的前提,是这么做对他有利益。否则,这种开心是没有价值,甚至有副作用的,因为你在纵容他的不善行为。

  “起慈悲心,诸根寂静,如应诃责,令其调伏。”菩萨应该如何批评众生,才会给他们带来实际帮助?很多时候,我们看不惯他人,觉得对方有缺点,但批评时充满我执我见,甚至充满情绪,对方是不会接受的,也起不到帮助的效果。所以菩萨调伏犯过者时,首先要看看自己内心有没有嗔恨,是不是纯粹出自慈悲。其次,虽然在批评别人,但自己的内心很安静,很祥和。做到这两点,再来摆事实,讲道理,就容易让对方接受,起到调伏的效果。所以,心怀慈悲和诸根寂静是批评他人的重要前提,否则批评是不管用的,甚至会有反作用。

  ·之五

  又随他心而转菩萨,终不嗤诮轻弄于他,令其赧愧,不安隐住,亦不令其心生忧悔。虽能摧伏得胜于彼,而不彰其堕在负处。彼虽净信生于谦下,终不现相而起自高。

  “又随他心而转菩萨,终不嗤诮轻弄于他,令其赧愧,不安隐住。”嗤诮,讥笑责备。赧愧,羞惭。第五点,修习随顺众生的菩萨行者,绝不会嘲笑、讥讽、挖苦、捉弄众生,让众生感到羞愧、难堪、内心不安。很多人喜欢通过嘲笑他人来表现自己,其实是对他人的一种语言伤害。这是菩萨必须避免的。

  “亦不令其心生忧悔。”菩萨要关注并照顾众生的感受,不让他们生起忧悔。当然这是说没意义的忧悔,比如被你嘲笑而感到忧悔。如果是有意义的忧悔,比如他干了坏事,你让他生起忏悔、惭愧之心,这是对他有益的正确做法。

  “虽能摧伏得胜于彼,而不彰其堕在负处。”菩萨虽然能在某些方面胜过对方,但在实际表现上,不会让对方因为失败而感到难堪。就像武林高手在过招时,明明可以让对方一败涂地,但手下留情,点到为止。对方知道自己败了,但不觉得很难堪。菩萨也要有这种素养,让对方心服口服,而不是感到挫败。可能有人说,菩萨那么慈悲的话,为什么要“得胜于彼”呢?这是因为众生我执很重,尤其是有成就的人,还有强烈的我慢。菩萨必须以智慧和能力战胜他,对方才会接受你,进而接受佛法。虽然以这样的方式摄受众生,但菩萨出于慈悲,还是要保护对方的自尊。所以这不是世俗意义上的争强好胜,也不是为了高人一等。

  “彼虽净信生于谦下,终不现相而起自高。”虽然有人出于对菩萨的信心,表现得很谦恭,但菩萨并不会因此觉得高高在上。我们在世间可以看到,有些人被他人恭敬、信任甚至追随后,就会忘乎所以,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目空一切。但菩萨不是这样,别人恭敬他,他没有丝毫执著,依然保持谦卑的心态。

  菩萨就是这么打造出来的。我们一点点地学习,一点点地落实,确实就在向菩萨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