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菩萨戒”讲记

济群法师

第三章  一切戒

  一切戒,总的介绍菩萨戒的全部内容,重点是三聚净戒。此外还讲到菩萨戒的受戒和戒相,即四重四十三轻。这一部分是我们学习菩萨戒的核心。

第一节  释所受戒——三聚净戒

一、戒的差别

  云何菩萨一切戒?谓菩萨戒略有二种:一在家分戒,二出家分戒,是名一切戒。又即依此在家、出家二分净戒,略说三种:一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

  “云何菩萨一切戒?”一切戒指什么?这部分说明戒的差别分类,即菩萨戒到底由哪几部分组成.

  “谓菩萨戒略有二种:一在家分戒,二出家分戒,是名一切戒。“如果对菩萨戒作一个简单区分,可以根据戒子的身份分为两种。我们知道,佛弟子有在家众和出家众之分。在家众受菩萨戒,称为在家分戒;出家众受菩萨戒,称为出家分戒。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学人之前所受的别解脱戒是什么。总之,在家戒和出家戒总称为一切戒。

  别解脱戒共七种,分别对应七种不同身份。其中在家有两种,即优婆塞戒、优婆夷戒(又称近事男戒、近事女戒),以所受在家别解脱戒为基础,再来受菩萨戒,属于在家分戒。出家戒有五种,分别是沙弥戒、沙弥尼戒(又称勤策男戒、勤策女戒)、式叉摩那戒(又称正学女戒)、比丘戒、比丘尼戒。如果受了出家别解脱戒,再来受菩萨戒,就属于出家分戒。

  虽然同样是受瑜伽菩萨戒,但因为身份不同,对有些戒的开遮也不一样。比如瑜伽菩萨戒讲到,在特殊情况下,菩萨甚至可以开淫戒,但只有在家菩萨可以开,出家菩萨必须防护声闻律仪,是绝对不能开的。

  “又即依此在家、出家二分净戒,略说三种:一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在家和出家二分净戒是根据所受别解脱戒作为区分,戒相本身并没有差别,都是四重四十三轻。其中,又根据内容分为三聚净戒,这是普遍且清晰的区分。所谓聚,就是把相同内容汇聚一处。第一,将有关别解脱戒的内容汇聚起来,为摄律仪戒;第二,将有关修习善法的内容汇聚起来,为摄善法戒;第三,将有关饶益有情的内容汇聚起来,为饶益有情戒。

  从菩萨道修行来说,三聚净戒的安立非常完整。菩萨要完成两项修行,一是自成熟,自己通过修行走向觉醒;一是他成熟,帮助一切众生走向觉醒。通过摄律仪戒和摄善法戒,可以完成自成熟的修行;通过饶益有情戒,可以完成他成熟的修行。所以三聚净戒含摄了自利利他、自觉觉他的各个项目。

  从修行次第说,三聚净戒的安排也很合理。在菩萨的修行中,从止恶到修善,从自度到度他,从自己成就解脱到引导众生成就解脱,有一个相对的次第,三聚净戒正是建立在这样的先后次第上。

  第一是摄律仪戒,偏向止恶,通过阻止外在不善行,进一步调伏六根,调伏三业,阻止内在的贪嗔痴,断除杀盗淫妄等不善行。第二是摄善法戒,在菩萨道修行中,所修一切善法都属于摄善法戒的范畴。但如果没有止恶,我们的很多善行往往会夹杂不善。只有在止恶的基础上,所修善行才是清净、如法的。第三是饶益有情戒,因为摄律仪戒和摄善法戒主要偏向自度自修,作为菩萨行者,还要通过饶益有情戒,进一步利益众生。

二、戒的自性

  前面已经介绍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的名称,接着分别对三聚净戒作详细阐述。

  1.摄律仪戒

  律仪戒者,谓诸菩萨所受七众别解脱律仪,即是苾刍戒、苾刍尼戒、正学戒、勤策男戒、勤策女戒、近事男戒、近事女戒。如是七种,依止在家、出家二分。如应当知,是名菩萨律仪戒。

  首先说明摄律仪戒的内涵是什么。

  “律仪戒者,谓诸菩萨所受七众别解脱律仪。”摄律仪戒,是指菩萨所受的七众别解脱律仪,即在家、出家的七种身份。

  “即是苾刍戒、苾刍尼戒。”苾刍是玄奘三藏的翻译,传统的翻译为比丘、比丘尼,有净乞食、破烦恼、净持戒、能怖魔等义。又说苾刍为西域之吉祥草,以此比喻比丘、比丘尼的功德。苾刍戒、苾刍尼戒,即比丘、比丘尼受持的戒律。

  “正学戒。”正学戒,又称式叉摩那尼戒。沙弥尼在受具足戒之前,必须用两年时间学习如何成为比丘尼。这一阶段所受的戒为正学戒。汉地有些持戒道场中,依然保留了这一传统。

  “勤策男戒、勤策女戒。”这也是玄奘三藏的翻译,属于意译。因为沙弥要不断接受比丘的教导和策励,所以称为勤策。通常所说的沙弥、沙弥尼,则是音译。

  “近事男戒、近事女戒。”即优婆塞戒、优婆夷戒。为了更好地修学佛法,在家二众需时常亲近、奉事三宝,故称“近事”。

  “如是七种,依止在家、出家二分。”以上所说的七种,主要依在家、出家的不同身份分为两类,前五种为出家戒,后二种为在家戒。

  “如应当知,是名菩萨律仪戒。”菩萨律仪戒是建立在七众别解脱戒的基础上,从这个意义上说,七众别解脱戒也属于菩萨戒的一部分。

  这就涉及一个问题:声闻别解脱戒能不能等同于菩萨律仪戒呢?事实上,二者的要求及广度、深度都有区别,并不能完全等同。从范围上,声闻戒重点制身和口,菩萨戒还进一步制心;从戒体上,声闻戒是尽形寿,菩萨戒是尽未来际;从发心上,声闻行者只需要发出离心,菩萨行者必须以利益一切众生为使命。虽然别解脱戒是菩萨律仪戒的一分,也是菩萨戒建立的基础,但菩萨律仪戒的内涵会更深广。

  2.摄善法戒

  第一,略标

  摄善法戒者,谓诸菩萨受律仪戒后,所有一切为大菩提,由身语意积集诸善,总说名为摄善法戒。

  接着介绍摄善法戒。

  “摄善法戒者,谓诸菩萨受律仪戒后,所有一切为大菩提,由身语意积集诸善,总说名为摄善法戒。”所谓摄善法戒,含摄了菩萨道修行的一切善法。菩萨受持律仪戒之后,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成就无上佛果。由身语意三业积集的一切善行,总的称为摄善法戒。

  那么,菩萨在成就无上佛果的过程中,究竟要修习哪些善法呢?《戒品》讲到八个方面。

  第二,广释分八

  以下,从“发生三慧、于殊胜田积集资粮、随喜功德及有德者、习近堪忍、回向发愿、供养三宝、修不放逸、修资粮道所依之善”八个方面,说明摄善法戒的内涵。

  ·发生三慧

  此复云何?谓诸菩萨依戒住戒,于闻、于思、于修止观、于乐独处精勤修学。

  首先是修习三慧,即闻慧、思慧、修慧。

  “此复云何?谓诸菩萨依戒住戒,于闻、于思、于修止观、于乐独处精勤修学。”受持菩萨戒的行者,以菩萨戒作为行为准则,安住于菩萨戒,决不舍弃。在此基础上,菩萨还要听闻大乘经教,如理思维,并进一步修习止观,对闻思的教理加以实践,将此转化为自己的正见、正知、正念,而不是停留在理论和说法上。这是修行的关键所在。作为菩萨来说,还要喜欢独处,有助于精进地修习止观。虽然菩萨要以利他为使命,但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所以在修行之初,还是要有一定时期的独处静修。

  总之,菩萨要在持戒的基础上,进一步导向定和慧。无上菩提的核心,就是生命内在的觉醒智慧,而开发智慧离不开闻思,离不开止观。所以戒定慧是善法之本。

  ·于殊胜田积集资粮

  如是时时于诸尊长,精勤修习合掌、起迎、问讯、礼拜、恭敬之业,即于尊长勤修敬事。于疾病者,悲愍、殷重、瞻侍、供给。

  其次是积集资粮。修行离不开资粮,菩萨行者要成就无上菩提,更要在殊胜福田中积累成佛资粮,包括敬田、恩田和悲田。

  “如是时时于诸尊长,精勤修习合掌、起迎、问讯、礼拜、恭敬之业,即于尊长勤修敬事。”诸尊长,包括父母,以及教导我们修学佛法的师长,属于恩田和敬田。见到这些有恩有德的尊长,我们要合掌以示敬意,还要起身迎接,并且问讯、礼拜、恭敬承事。这个过程既是修恭敬心,也在积累成佛资粮。同时,不是修一次两次,而要时时刻刻地修,精进不懈地修。

  “于疾病者,悲愍、殷重、瞻侍、供给。”疾病者是悲田。对于这些人,我们要心生悲悯,尽心尽力地看望、侍奉他们,为他们提供生活和治疗所需。这一点,首先要从自己身边做起,看到同学、师长、常住僧众病了,要以慈悲心去照顾他们。

  ·随喜功德及有德者

  于诸妙说,施以善哉;于有功德补特伽罗,真诚赞美;于十方界一切有情一切福业,以胜意乐,起净信心,发言随喜。

  第三是随喜功德。这是让心开放的妙法,也是积集资粮的捷径。

  “于诸妙说,施以善哉。”我们听到法师宣说正法,或是听到有人讨论法义,说得很精彩,可以给人启迪,引导人们转迷为悟,就要真诚地随喜赞叹。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品行和修行。

  “于有功德补特伽罗,真诚赞美。”补特伽罗,就是有情。对于身边有德行的人,比如有些人对三宝具足信心,或是持戒精严,或是教理通达,或是禅修修得很好,只要对方有某方面的德行,我们都要发自内心地真诚赞美,见贤思齐。

  “于十方界一切有情一切福业,以胜意乐,起净信心,发言随喜。”我们不仅要随喜身边的有德者,同时还要以开阔的心量,对十方世界一切有情所做的善事,以非常强大的意乐和清净心去随喜他们,赞叹他们。这也是《普贤行愿品》的修行原理。普贤菩萨的随喜功德,不仅对诸佛菩萨、十方圣贤的所有成就真诚随喜,同时对法界一切有情所做的一丝一毫的善行,都要真诚随喜。随喜是摄善法戒的重要内容,也是作为菩萨必须具备的素养。

  ·习近堪忍

  于他所作一切违犯,思择安忍。

  第四,要学习并培养堪忍的能力。忍辱是六度之一,也是菩萨必须具备的素养。《瑜伽师地论·菩萨地·忍辱品》中,对菩萨应该如何修习忍辱讲得非常详细。

  “于他所作一切违犯,思择安忍。”违犯,包括别人对你的一切伤害,不管是利益受损,还是被强权侵害,或是遭受诽谤和人身攻击,我们都要以智慧面对,安然接纳。为什么要思择安忍?因为我们虽然受了菩萨戒,但目前还是凡夫,面对他人的攻击,并不容易接纳并忍耐,可能嗔心马上就被调动起来,此时就要做一些观想。

  《瑜伽师地论》说到几种思路。无我想,思维一切有情都是无我的,既然无我,谁伤害谁呢?亲善想,思维在无尽轮回中,一切众生都和我们有过父母兄弟姐妹的关系,既然曾经是亲人,有什么可计较的呢?苦想,思维众生本来就深陷烦恼,身不由己,我们不要再给他增加痛苦了。因为真正伤害我们的不是他,而是他的烦恼,其实他自己也是烦恼的受害者。同时还要想到,我们追求无上菩提,所有众生都是自己发愿帮助和救度的对象,难道还能对他们生气吗?

  当我们面对逆境时,经过这样一系列观想,就可以用智慧化解问题。此时不需要强硬地忍耐,就能平静地接受,甚至觉得没什么需要忍耐的。所以真正的忍辱不是强忍,而是以智慧处理对境。

  ·回向发愿

  以身语意已作、未作一切善根,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时时发起种种正愿。

  “以身语意已作、未作一切善根,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时时发起种种正愿。”作为菩萨行者,对身语意三业已作和未作的一切善行,都要回向无上菩提,时时发起正愿,提醒自己——我的生命目标是成就无上菩提,广度一切众生。发愿是对目标的提醒,回向则是把所做的一切指向这个目标。只有时时提醒,我们才不会陷入贪嗔痴的不良需求中,不会偏离修行目标,同时不断强化这个目标。所以我们每天学习结束,包括做任何善行,都要如法回向。

  此外,还要时时发起正愿。《瑜伽师地论》讲到五种、十种,无非是两个指向,一是成就无上菩提,二是利益一切众生,所有愿望都要指向这两点。发愿非常重要,十方诸佛菩萨,以及我们熟悉的阿弥陀佛、药师琉璃光如来、地藏菩萨、观音菩萨,每位佛菩萨在因地修行时都曾发起宏誓伟愿,依此修行,才能最终成就佛果。

  所以我们首先要明确,自己是菩萨道行者,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接下来学习瑜伽菩萨戒的时候,就知道这是我们的行为规范。否则可能觉得这是菩萨的戒律,和我没关系,学了半天和自己联系不起来。我觉得,瑜伽菩萨戒的所有规定特别高尚,也特别合情合理。如果我们真正按这样要求自己,在菩提道上会走得很顺利。

  ·供养三宝

  以一切种上妙供具,供佛法僧。

  “以一切种上妙供具,供佛法僧。”接下来要修供养,帮助我们培植福田,积累资粮。我们要以各种上妙供具,以殷重心供养佛法僧三宝。当然好不好是相对的,不是说你没钱也一定要怎样,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修供养,关键是有虔诚、清净的供养心。在供养过程中,一方面可以积累资粮,一方面可以使三宝在我们心目中的分量得到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