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菩萨戒”讲记

济群法师

二、恶作类——四十三轻戒

  四十三轻戒,在犯罪名称上称为“恶作”,属于轻罪的范畴。菩萨戒的轻罪有四十三条,根据摄善法戒建立了三十二条,根据饶益有情戒建立了十一条。

  如是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有违犯及无违犯,是染非染,软中上品,应当了知。

  “如是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有违犯及无违犯。”菩萨行者受菩萨戒之后,要安住菩萨戒,实践菩萨戒。前面四重戒讲到作持和止持,包括什么是菩萨该做的,什么是菩萨不该做的。在轻罪部分,进一步指出犯和不犯的问题。我们学习戒律,关键是了解“此应作,此不应作”。在四十三条轻戒中,怎样算有犯,怎样算没犯,是我们必须认识的。

  “是染非染。”同样是犯,性质还不一样,一种叫作染违犯,一种叫作非染违犯。染是指染污心,即烦恼。菩萨犯戒的源头在哪里?就在我们的内心。同样做一件事,用烦恼还是没有烦恼的心理做,决定了犯或不犯。此外,烦恼本身也轻重有别,根据不同的烦恼,又简别出是染违犯还是非染违犯。比如对菩萨应该做的事,你却因为“忘失正念”没做,虽然犯了戒,但过失并不严重,叫作非染违犯。如果怀着嗔恨、讨厌的心理,有意为难对方而不做利他行,叫作染违犯。虽然都属于烦恼,但因为你的用心和烦恼轻重不同,就决定了犯罪的性质。

  “软中上品,应当了知。”同属染污心理,却分为软中上三品,是因为烦恼的力量不同,决定了犯罪程度。就像前面讲到四重罪,用上品的贪、嗔、邪见造罪,还是中品、下品的贪、嗔、邪见造罪,性质是不同的。对所有这些差别,我们要详细了知。

  以上虽然只是一句话,但它贯穿着四十三条轻戒。对每一条戒,我们都要从这几方面来判定,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同时去了解这么做到底犯还是不犯,是染违犯还是非染违犯。对这句话的认识,有助于我们了解四十三轻戒。

  接着讲述四十三轻戒的内容。前三十二条摄善法戒是根据六度建立的。六度是菩萨道修行的六门功课,想保质保量地修习每门功课,必须以菩萨戒为保障。其中,根据布施度建立了六条学处,根据持戒度建立了八条学处,根据忍辱度建立了四条学处,根据精进度建立了三条学处,根据静虑度建立了三条学处,根据般若度建立了八条学处。

  1.障布施

  布施是六度之首,也是四摄(饶益有情戒)之首,对于菩萨道修行非常重要。在菩萨戒中,根据布施建立了六条学处,即有六种行为会障碍布施。每一条都是针对凡夫的不良习性,克服这些问题,可以使我们圆满地修习布施。

  为什么布施这么重要?因为这是代表一种舍弃,可以克服悭吝。我们知道,三乘佛法的核心目标是解脱,不论声闻还是菩萨都要解脱。为什么我们不能解脱?不解脱的最大障碍是什么?就是贪著。包括对自我的贪著,对名利、地位、财富的贪著。从个人修行来说,贪著把我们绑在轮回中,而布施是通过对外在财物的舍弃,进而舍弃内心的悭贪,可以有效对治贪著,使我们从轮回中松绑。

  从利他修行来说,菩萨利益众生,最基本的方式就是布施,包括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施。其中,财布施有外财和内财之分,前者是常规的财富布施,后者是布施身体手足。当然这不是一般人的境界,必须是地上菩萨,生死自在后才有资格去做。法布施则是以佛法引导众生,或以相应技能帮助对方。无畏施,则是给予他人安全感,使他们摆脱恐惧。

  总之,布施不仅有助于个人解脱,也是利他行的重要内容,还能积累福德资粮,是菩萨道修行的助缘。

  第一,不供三宝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日日中,若于如来或为如来造制多所;若于正法或为正法造经卷所,谓诸菩萨素怛缆藏、摩怛理迦;若于僧伽,谓十方界已入大地诸菩萨众。若不以其或少或多诸供养具而为供养,下至以身一拜礼敬,下至以语一四句颂赞佛法僧真实功德,下至以心一清净信随念三宝真实功德,空度日夜,是名有犯、有所违越。若不恭敬,懒惰懈怠而违犯者,是染违犯。若误失念而违犯者,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谓心狂乱。若已证入净意乐地,常无违犯。由得清净意乐菩萨,譬如已得证净苾刍,恒时法尔于佛法僧,以胜供具承事供养。

  第一条是“不供三宝戒”,即不供养三宝。布施要修三种田,即悲田、敬田、恩田。其中,三宝是敬田,父母是恩田,贫苦者是悲田,这些都是布施的对象。作为菩萨行者来说,必须对三宝常怀恭敬供养之心,其意义主要有两点。一方面是强化三宝在我们心目中的分量,因为菩萨道修行是建立在对三宝的信心之上,如果缺乏信心,一定是修不起来的。另一方面是帮助我们克服悭贪,积累福德资粮。因为三宝是最殊胜的田,供养三宝,可以使我们快速积累福慧资粮。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日日中。”菩萨行者在实践菩萨戒、安住菩萨戒的过程中,每天都要修习供养。这点大家必须牢记,布施不是供养一次两次,也不是初一十五才修,而要日日修,月月修,年年修。那么,三宝的具体对象有哪些?

  “若于如来或为如来造制多所;若于正法或为正法造经卷所,谓诸菩萨素怛缆藏、摩怛理迦;若于僧伽,谓十方界已入大地诸菩萨众。”作为菩萨行者,面对如来或佛像、佛塔;或是面对经藏、论藏,及印经院等造法场所;或是面对十方世界已经登地的大菩萨众。这里所说的佛法僧,主要指住持三宝,当然也不局限于此。总之,菩萨行者要对十方三宝生起供养、恭敬之心。

  “若不以其或少或多诸供养具而为供养。”供养多少并没有一定标准,不是说你每天一定要花多少钱,买多少花,准备多少供品。供养主要在于对三宝的虔诚心,其他则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

  “下至以身一拜礼敬。”供养的方式很多,比如以身体礼拜佛陀,这是恭敬供养。

  “下至以语一四句颂赞佛法僧真实功德。”哪怕只是每天早上在佛前念一个赞颂佛陀或菩萨功德的偈颂,如“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或是“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三十二应遍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或是自己编写的也行。

  “下至以心一清净信随念三宝真实功德。”或是以清净信心忆念佛法僧三宝的真实功德。如果不愿意这么做,就意味着三宝在你的内心没有分量,那你还能努力实践菩萨道吗?作为菩萨行者,尤其是初发心菩萨,不修习供养,即使受了菩萨戒,信仰也会逐步淡化,结果就不把戒当回事,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我有篇文章讲到皈依和戒律的关系。每一种戒得戒的关键就在于皈依,所以皈依是戒律的灵魂。为什么戒律对佛教徒有效,对非佛教徒无效?原因就在于对三宝的信心。如果我们对三宝没有信心,戒律对我们就无效了。恭敬供养三宝,可以强化三宝在心目中的分量和地位,使我们进一步践行菩萨道。所以这条戒对修习菩萨道很重要。

  “空度日夜,是名有犯,有所违越。”如果这么简单的供养都不愿做的话,真是虚度时光,违背了菩萨戒,违背了菩萨的修行。

  总之,如果我们每天供养三宝,按菩萨戒提供的标准,哪怕只是以清净心忆念三宝功德,这样做了就是不犯,不这样做就是违犯。同样是犯,又分为两种,一是染违犯,一是非染违犯。下面进一步说明,什么是染违犯,什么是非染违犯。

  “若不恭敬、懒惰、懈怠而违犯者,是染违犯。”如果你对三宝缺乏信心,或是出于对三宝的不恭敬,不把三宝放在心上,懒得去做这些事,这些情况就是染污的违犯。为什么是染污?因为你已经陷入对三宝的不信,菩提道修行对你还有效吗?

  “若误失念而违犯者,非染违犯。”如果因为忙于别的忘了这件事,就是非染违犯。失念,就是失去正念。本来应该时时忆念三宝,对三宝怀有恭敬心,现在把这个正念丢了。从中可以看出,菩萨戒是非常人性化的。

  “无违犯者,谓心狂乱。”什么情况下,菩萨行者虽然没有恭敬供养三宝,但又不犯戒呢?就是他已精神失常,确实没办法做,那么不做也不犯戒。

  “若已证入净意乐地,常无违犯。”净意乐地,就是初地。如果菩萨行者已经证悟空性,心时时刻刻都和佛菩萨的功德相应,不需要刻意忆念,心都和佛菩萨相通,就无所谓念或不念了。

  “由得清净意乐菩萨,譬如已得证净苾刍,恒时法尔于佛法僧,以胜供具承事供养。”证净,即四证净,证得佛、法、僧、戒的体。这个体就是空性,就是解脱的体。得到清净意乐的菩萨,就像证净的比丘,心时时刻刻都和佛法僧相应。这样的相应,本身就是对三宝最殊胜的承事和供养。这些人也不需要刻意做些什么。即使不做外在供养,他们也不会违犯菩萨戒。

  第二,贪求名利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有其大欲而无喜足,于诸利养及以恭敬生著不舍,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谓为断彼生起乐欲,发勤精进,摄彼对治,虽勤遮遏而为猛利性惑所蔽,数起现行。

  第二条是“贪求名利戒”。如果菩萨行者贪求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及名闻、利养、地位,就会增长贪心,舍不得把物品或名利送给别人,从而障碍布施。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有其大欲而无喜足。”贪经常和欲连在一起。欲是一种需求,贪则是从需求到染著,必然会造成不知足的结果,甚至希望把他人的东西占为己有。如果菩萨行者有很大的欲望,对物质、名望的需求非常强烈,贪得无厌,多多益善,再多也没有满足的时候。

  “于诸利养及以恭敬生著不舍,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因为贪欲,就使他对自己拥有的身份、地位、生活条件,以及别人的恭敬,生起深深的执著,不愿舍去。这种执著势必会违背菩萨道修行,障碍布施。这就违背了菩萨的德行和戒律,属于染污的违犯。染违犯来自贪欲,是一种染污的心理。

  在什么情况下,虽然做了同样的事,却没有违犯?下面有合情合理的说明。

  “无违犯者,谓为断彼生起乐欲,发勤精进,摄彼对治,虽勤遮遏而为猛利性惑所蔽,数起现行。”有些人受了菩萨戒之后,深深认识到贪欲的过患,觉得自己作为菩萨行者,不应该对名利有这么大的欲望和贪著,并努力通过禅修等方法,积极对治这些心理。虽然为此付出很多努力,但烦恼的力量实在强大,时不时还会现行。在这种情况下,因为你已经尽力对治,即使还有贪求名利的行为,也不算犯戒。事实上,只要不断努力且方法正确,贪欲终归会越来越弱。

  第三,不敬有德同法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耆长有德、可敬同法者来,骄慢所制,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起承迎,不推胜座。若有他来语言、谈论、庆慰、请问,骄慢所制,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称正理,发言酬对,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非骄慢制,无嫌恨心,无恚恼心,但由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谓遭重病;或心狂乱;或自睡眠,他生觉想而来亲附、语言、谈论、庆慰、请问;或自为他宣说诸法,论义抉择;或复与余谈论庆慰;或他说法,论义抉择,属耳而听;或有违犯说正法者,为欲将护说法者心;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或护僧制;或为将护多有情心而不酬对,皆无违犯。

  第三是“不敬有德同法戒”。不敬,即不恭敬。有德同法,即有德行的同道。在佛教僧团中,出家人虽然是平等的,但不是没有尊卑之序。这种尊卑是依戒腊和德行建立的。对于德高腊长的上座和长老,戒腊少的后辈应该对他们生起恭敬之心,迎接问候,在此过程中增进交流和学习,对自身的成长有利。这种恭敬和供养也是修布施的方式。如果不敬有德同道,就属于犯戒行为。为什么不敬呢?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耆长有德、可敬同法者来,骄慢所制,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起承迎,不推胜座。”第一种情况,是染违犯。这里说到骄慢、嫌恨、恚恼三种心理。首先说的是骄慢,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世间有能力的人,比如学者、艺术家,或事业有成者,往往会有骄慢心,瞧不起别人,尤其是同行,所谓文人相轻。此外,还怀有嫌恨、恚恼之心。这多半是有过不愉快,比如某人说话、做事得罪过你,或仅仅是你看不惯对方。作为实践菩萨道的行者,见到戒腊较长且具足德行的同道来自己所在的地方,正常情况下要以恭敬心去迎接并招待,如果被烦恼所控制,心怀骄慢、嫌恨、恚恼,不愿恭敬迎接,对他表示尊重,也不接待对方,把好的座位让给他坐。

  “若有他来语言、谈论、庆慰、请问,骄慢所制,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称正理,发言酬对,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前面说的是你不主动接待对方,这里更进一步,对方主动和你说话,或是和你讨论问题,或是对你表示关怀,或是向你请教,你却被骄慢控制,怀着嫌恨和恚恼的心理,不愿正常接待对方,与之交谈。作为菩萨行者来说,就属于犯戒,而且是染污的违犯。在有需要的时候接待对方,和对方互动交流,也是一种布施,如果不肯这样做,就是障碍布施。

  “非骄慢制,无嫌恨心,无恚恼心,但由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第二种情况,是非染违犯。如果菩萨行者并不是因为骄慢,更不是对那人有嫌恨、恚恼之心,故意不理对方,只是因为懒惰、懈怠,或是忘了这件事,或是说不上有什么烦恼,只是不想去做而已。这样虽然也是犯戒,但属于非染违犯,因为你的行为不是建立在强烈的烦恼之上。

  “无违犯者,谓遭重病;或心狂乱;或自睡眠,他生觉想而来亲附、语言、谈论、庆慰、请问。”第三,虽然没有迎接、招待有德同道,但不属于犯戒。其中包含多种情况,比如你生了重病,或是精神错乱,当然没能力接待。或是你睡着了,对方以为你醒着,前来亲近你,和你打招呼、讨论问题、表示关心、向你请教,你不接待也不犯戒。

  “或自为他宣说诸法,论义抉择;或复与余谈论庆慰;或他说法论义抉择,属耳而听;或有违犯说正法者,为欲将护说法者心。”或是你正在为别人说法,为别人抉择法义;或是你正在接待其他人;或是有人正在说法,抉择法义,你在认真听法;或是你走开后,说法者会不高兴,你为了护持他的心而不去接待,都是没有问题的。

  “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或是你知道这个“大德”其实是有问题的,不去接待他,是希望他因为你的态度而自我反省,改过自新。比如有的人行为有问题,看到大家冷落他,就会生起惭愧心,改变原来的所作所为。如果你确实出于慈悲心,而不是别的理由,是可以不接待的。

  “或护僧制;或为将护多有情心而不酬对,皆无违犯。”有时是为了维护僧制,你去接待的话可能会违背僧团制度。有时是为了维护其他人的心,比如你接待这位大德并和他说话,会使其他人不高兴。你为了照顾这些人的情绪,不去亲近这位大德,不和他交流,也是不犯戒的。

  以上列举了十种情况。在这些前提下,菩萨没有恭敬有德同法,是不犯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