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菩萨戒”讲记
济群法师
第七,柔和
又诸菩萨住律仪戒,常察己过,不伺他非。普于一切凶暴犯戒诸有情所,无损害心,无嗔恚心。菩萨于彼由怀上品法大悲故,现前发起深怜愍心,欲饶益心。
第七条圆满之因,菩萨行者要内心调柔,宽以待人,才能持好律仪戒。
“又诸菩萨住律仪戒,常察己过,不伺他非。”菩萨安住于律仪戒,要有自我检讨的能力,时常反省、认识自己的过失。从儒家来说,须吾日三省吾身;从学佛来说,要时时训练觉察和观照。否则的话,心往往会陷入无明、情绪之中,看不清自己。不用佛法对照自己,反而拿来要求别人,何其颠倒!作为修行人,我们要时常检讨自身过失,而不是去寻找别人的缺点。正相反,我们要善于看到他人的长处,真诚随喜他人的功德。这是作为菩萨不可或缺的素养。
“普于一切凶暴犯戒诸有情所,无损害心,无嗔恚心。”作为菩萨行者,对于一切生性残暴或犯戒的有情,不能生起损害心、嗔恨心。按凡夫心的常规运作模式,如果对方损害了我,就会引发嗔心,还想进一步报复对方,所谓以牙还牙。
“菩萨于彼由怀上品法大悲故,现前发起深怜愍心,欲饶益心。”菩萨行者对一切众生怀有无限大悲,包括那些凶暴、犯戒的有情,即便受到对方伤害,依然保持悲心。前面讲到,菩萨面对众生的伤害时,要通过无我想、无常想、亲善想等观想,转变心灵频道,从嗔恨转到慈悲。这样才能对他们生起深深的怜愍,知道他们是被烦恼控制,本身也是嗔恨的受害者,是在情绪中不能自主。有了这样的认识,才会想着怎么帮助他摆脱不善的行为和情绪。
所以菩萨要具备柔和的素养,才能真正利益众生。如果内心很粗暴,一触即发,遇到对境就很难控制了,众生也不愿意接受你的帮助。
第八,堪忍
又诸菩萨住律仪戒,虽复遭他手足、块石、刀杖等触之所加害,于彼尚无少恚恨心。况当于彼欲出恶言,欲行加害。况复发言毁辱、诃责,以少苦触作不饶益。
第八条圆满之因,是堪忍,也就是忍辱,比柔和更进一步。
“又诸菩萨住律仪戒,虽复遭他手足、块石、刀杖等触之所加害,于彼尚无少恚恨心。”菩萨安住于律仪戒,虽然遭到他人拳打脚踢,甚至用石头、刀杖加以伤害,但不会生起丝毫嗔恨。这是很不容易的,因为这是实实在在的伤害,会让身心受伤。
“况当于彼欲出恶言,欲行加害。况复发言毁辱、诃责,以少苦触作不饶益。”通常情况下,我们被人伤害时会很生气,会用恶毒的语言破口大骂,甚至想要同样地伤害对方。菩萨面对这样的人和逆境,能以佛法智慧去处理,不起嗔恨,自然不会恶口相向,更不会用语言讽刺、侮辱、诃责对方,不会给对方哪怕一点点伤害。总之,菩萨被他人伤害时,没有丝毫报复之心。
因为菩萨具备堪忍的素养。这种堪忍不是硬在那里忍着,气得脸红脖子粗,最后把自己气爆炸了,五脏六腑都受内伤了。真正的堪忍是以智慧化解,觉得这事根本无所谓,没什么好忍的。因为你知道对方是不正常的状态,就像看到神经病,对他只是怜愍和同情,而不会和他生气。这是通过观想改变境界后的堪忍,因为理解,所以接纳。
第九,不放逸
又诸菩萨住律仪戒,具足成就五支所摄不放逸行:一、前际俱行不放逸行,二、后际俱行不放逸行,三、中际俱行不放逸行,四、先时所作不放逸行,五、俱时随行不放逸行。谓诸菩萨于菩萨学正修学时,若于过去已所违犯如法悔除,是名菩萨前际俱行不放逸行。若于未来当所违犯如法悔除,是名菩萨后际俱行不放逸行。若于现在正所违犯如法悔除,是名菩萨中际俱行不放逸行。若诸菩萨先于后时当所违犯,发起猛利自誓欲乐:谓我定当如如所应行,如如所应住,如是如是行,如是如是住,令无所犯,是名菩萨先时所作不放逸行。若诸菩萨即以如是先时所作不放逸行为所依止,如如所应行,如如所应住,如是如是行,如是如是住,不起毁犯,是名菩萨俱时随行不放逸行。
第九条圆满之因,是具备不放逸的素养。所有犯戒行为都来自贪嗔痴和不良串习,稍有放逸,就会让烦恼有可乘之机。
“又诸菩萨住律仪戒,具足成就五支所摄不放逸行:一、前际俱行不放逸行,二、后际俱行不放逸行,三、中际俱行不放逸行,四、先时所作不放逸行,五、俱时随行不放逸行。”作为安住律仪戒的菩萨行者,要完整成就五种不放逸行。从时间来说,包括过去、未来、现在。前际是过去,后际是未来,中际是现在,此外还有先时所作和俱时随行。总之,自始至终都要保持不放逸的状态,下面分别解释。
“谓诸菩萨于菩萨学正修学时,若于过去已所违犯如法悔除,是名菩萨前际俱行不放逸行。”菩萨践行三聚净戒时,对于过去已经发生的犯戒行为,能如法忏悔,清除内心由犯戒造成的污垢,叫作“菩萨前际俱行不放逸行”。
“若于未来当所违犯如法悔除,是名菩萨后际俱行不放逸行。”未来尚未到来,怎么可能犯戒呢?这里是指菩萨行者有这样的心行倾向,或是想着未来要做什么犯戒行为,一旦生起这个念头,也要如法忏悔,使身心保持清净,绝不犯戒,叫作“菩萨后际俱行不放逸行”。用中医的话说,就是“治未病”。
“若于现在正所违犯如法悔除,是名菩萨中际俱行不放逸行。”作为菩萨行者,对于现在践行菩萨道过程中产生的犯戒行为,立刻就要如法忏悔,坚决断除,叫作“菩萨中际俱行不放逸行”。
“若诸菩萨先于后时当所违犯,发起猛利自誓欲乐:谓我定当如如所应行,如如所应住,如是如是行,如是如是住,令无所犯,是名菩萨先时所作不放逸行。”第四支是“菩萨先时所作不放逸行”。如果菩萨想到未来可能犯戒,马上生起觉察,从现在开始发起猛利誓言:我一定要严格按菩萨戒的规范行事,身口意都安住于菩萨戒,不让自己有丝毫犯戒机会。
“若诸菩萨即以如是先时所作不放逸行为所依止,如如所应行,如如所应住,如是如是行,如是如是住,不起毁犯,是名菩萨俱时随行不放逸行。”第五支是“菩萨俱时随行不放逸行”,以第四支为基础。菩萨以前面发起的猛利誓言和愿望为依止,完全遵循菩萨戒,如实安住于菩萨戒,时时刻刻,对任何一条都不起毁犯。
总之,菩萨行者时刻都不能放逸,对于过去已所违犯、未来当所违犯、现在正所违犯的一切都保持关注。一旦发现犯戒行为立刻忏除,也不让自己有任何犯戒的念头。
第十,轨则、正命清净
又诸菩萨住律仪戒,覆藏自善,发露己恶。少欲喜足,堪忍众苦。性无忧戚,不掉不躁,威仪寂静,离矫诈等一切能起邪命之法。
第十条圆满之因,是轨则和正命清净。
“又诸菩萨住律仪戒,覆藏自善,发露己恶。”菩萨行者安住于律仪戒时,要隐藏自己的功德,发露自己的不善行为。发露、忏悔是律仪戒的重点,一旦我们做了不善行为,不要把它隐藏起来,而要在佛菩萨和大众面前发露,在他们的见证下忏已还净。
“少欲喜足,堪忍众苦。”作为菩萨行者,在生活上要少欲知足,因为很多犯戒行为都是欲望造成的,少欲就能从源头减少犯戒机会。同时,还要对饥渴、严寒、酷暑等痛苦具有忍耐力,否则就容易懈怠放逸。
“性无忧戚,不掉不躁,威仪寂静,离矫诈等一切能起邪命之法。”作为菩萨行者,内心要保持安宁和平静,既不郁郁寡欢,也不掉举躁动。表现于外在威仪,则是庄严寂静,这是持好律仪戒的素养。邪命之法,就是以各种方式诈现有德,博得他人的恭敬供养,这是菩萨行者必须避免的。
菩萨成就如是十支,名住律仪戒,善护律仪戒。谓不顾恋过去诸欲,又不希求未来诸欲,又不耽著现在诸欲,又乐远离不生喜足,又能扫涤不正言论、诸恶寻思,又能于己不自轻蔑,又性柔和,又能堪忍,又不放逸,又能具足轨则净命。
最后是对十相加以总结。
“菩萨成就如是十支,名住律仪戒,善护律仪戒。”菩萨成就以上十个方面,就是安住于律仪戒,同时能善护律仪戒。
“谓不顾恋过去诸欲,又不希求未来诸欲,又不耽著现在诸欲,又乐远离不生喜足,又能扫涤不正言论、诸恶寻思,又能于己不自轻蔑,又性柔和,又能堪忍,又不放逸,又能具足轨则净命。”第一,不眷恋过去的五欲之乐;第二,不希求未来的五欲之乐;第三,不贪著现在的五欲之乐;第四,乐于远离世俗,不仅仅以持戒为满足,还要进一步修定发慧;第五,扫除不正言论和颠倒妄想;第六,不妄自菲薄,对菩萨道修行具有承担精神;第七,性格调柔平和;第八,具有堪忍能力;第九,决不懈怠放逸;第十,具足轨则清净,正命生活。
具备这十种素养,菩萨就能持好律仪戒。
2.摄善法戒圆满之因十种
又诸菩萨已能安住摄善法戒,若于身财少生顾恋尚不忍受,何况其多。
又于一切犯戒因缘,根本烦恼、少分烦恼、忿恨等生亦不忍受。
又于他所发生恚害、怨恨等心亦不忍受。
又于所起懈怠、懒惰亦不忍受。
又于所起等至味著、等至烦恼亦不忍受。
又于五处如实了知,谓如实知善果胜利。
又能如实了知善因。
又能如实知善因果倒与无倒。
又如实知摄善法障。
是诸菩萨能于善果见大胜利,寻求善因,为摄善故,如实了知倒与无倒。由此菩萨获得善果,不于无常妄见为常,不于其苦妄见为乐,不于不净妄见为净,不于无我妄见为我。如实了知摄善法障,为摄善故速疾远离。
菩萨由此十种相故,名住摄善法戒。速能摄善一切种相,谓施渐次,若戒渐次,若忍渐次,若精进渐次,若静虑渐次及五种慧。
菩萨行者安住摄善法戒,修习摄善法戒,同样要具备十种素养。菩萨从发菩提心到成就无上菩提之间所修的善法,重点是六度。在此过程中,必须解除障碍六度的因素,才能圆满种种善法。
“又诸菩萨已能安住摄善法戒,若于身财少生顾恋尚不忍受,何况其多。”第一,菩萨行者不能贪著身体和财富。哪怕只是对此生起少分贪著,菩萨行者都不认可,更不要提多分贪著了。为什么不能对身体和财富有顾恋和贪著?因为这种心态是菩萨修习摄善法戒的障碍,会影响我们修习布施,影响布施波罗蜜的圆满。
“又于一切犯戒因缘,根本烦恼、少分烦恼、忿恨等生亦不忍受。”第二,菩萨对于一切犯戒的因缘都不能忍受。犯戒主要是因为烦恼,包括根本烦恼,即贪、嗔、痴、慢、疑、恶见;还有少分烦恼,即忿恨等,属于随烦恼。这些都是修习摄善法戒的障缘。下面会讲到,菩萨戒的每一条犯戒都有染违犯和非染违犯之分,区别就在于是否掺杂烦恼。比如菩萨本来应该践行善法,积极帮助众生,但因为怀着骄慢、嫌恨等烦恼,不愿去做,就是染违犯。如果菩萨允许自己内心有这些烦恼,让烦恼现行,将影响摄善法戒的实践,影响戒波罗蜜多的圆满。
“又于他所发生恚害、怨恨等心亦不忍受。”第三,当菩萨行者修行还不是很好的时候,如果受到他人伤害,通常会引起愤怒、怨恨,甚至想要报复对方。对于这些心理,菩萨行者是不认可也不接受的。只有不认可、不接受这些心理,才能通过修习慈悲等法门加以对治。如果认可这些心理,觉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正当的,就不是菩萨而是凡夫了,会影响忍辱波罗蜜的圆满。
“又于所起懈怠、懒惰亦不忍受。”第四,对于自己内心的懈怠和懒惰,菩萨行者是不认可也不接受的。因为懈怠和懒惰会障碍精进的修行,必须努力对治,才能圆满精进波罗蜜。
“又于所起等至味著、等至烦恼亦不忍受。”第五,对于修习禅定过程中产生的贪著,以及由此引发的烦恼,菩萨行者是不认可也不接受的。菩萨虽然修习禅定,但又不贪著禅悦,才能圆满禅定波罗蜜。
以上五种障碍,分别对应六度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和禅定。以下,则是菩萨成就般若波罗蜜需要如实了知的五处:一是了知善果胜利,二是了知善因,三和四是了知善因果的倒与无倒,五是了知摄善法障。下面进一步解释。
“又于五处如实了知,谓如实知善果胜利。”菩萨需要从五处了知,修行证悟的善果是无上菩提,究竟能带来什么样的殊胜利益。
“又能如实了知善因。”菩萨需要了知,通过什么样的因才能成就善果。这里主要讲述六度的修行。
“又能如实知善因果倒与无倒。”菩萨需要了知,从善因感果的过程,到底是正确还是错误的?是颠倒还是无颠倒的?这里的倒与无倒算作两点。
“又如实知摄善法障。”菩萨需要了知,成就善法有哪些障碍。
“是诸菩萨能于善果见大胜利,寻求善因。”菩萨行者看到善果带来的殊胜利益,就需要进一步寻求善因:我应该修什么因,才能得到相应的果报和利益?
“为摄善故,如实了知倒与无倒。”为了成就善法,应该如实了知什么是正确的因果,什么是错误的因果。只有遵循正确的因果,才能证悟空性实相,成就无上菩提。
“由此菩萨获得善果,不于无常妄见为常,不于其苦妄见为乐,不于不净妄见为净,不于无我妄见为我。”菩萨因为如实了知而能保持正见,不会把无常看作常,把痛苦看作乐,把不净看作净,把无我看作有我。
“如实了知摄善法障,为摄善故速疾远离。”菩萨如实了知善法产生的十种障碍,为了成就善法,必须摆脱以上所说的问题。因为摄善法戒的重点在于六度,所以要克服有关六度修行的障碍。当菩萨发现内心陷入这些障碍时,一方面是对此不认可、不接受,另一方面要积极采取措施,善加对治。这样才能圆满修习六度,成就摄善法戒。
“菩萨由此十种相故,名住摄善法戒。速能摄善一切种相,谓施渐次,若戒渐次,若忍渐次,若精进渐次,若静虑渐次及五种慧。”菩萨因为这十种修行,才能真正安住于摄善法戒,快速圆满摄善法应该成就的一切功德。前面讲到,摄善法戒的修行有十种圆满之因,分别是关于布施的次第修习,关于持戒的次第修习,关于忍辱的次第修习,关于精进的次第修习,关于静虑的次第修习,以及关于智慧的五种修习。修习这十种相,可以对治践行六度过程中的种种障碍,圆满摄善法戒。
以上,对菩萨戒作了总的阐述,帮助我们了解菩萨戒的精神。下面会讲到具体戒相,这些内容非常好,并不难懂,关键是去理解,去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