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菩萨戒”讲记
济群法师
菩萨戒是为菩萨道修行服务的,对大乘行者来说,正确认识菩萨戒非常重要。和声闻戒相比,菩萨戒在深度、广度上有很大差别。声闻戒主要制身口二业,菩萨戒不仅制身口,同时还要制心。用心不对,起心动念中就会犯戒。此外,声闻戒属于摄律仪戒,重点在于止恶。而菩萨戒包括三聚净戒,不仅要止息恶行,还要积极行善,所以除了摄律仪戒,还有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其中,摄善法戒是关于如何修习善行的规定,饶益有情戒是关于如何利益众生的规定,在内容上比声闻戒更广泛。从受持时间来说,声闻戒的有效期是尽形寿,即“尽形寿不杀生,尽形寿不偷盗”等,而菩萨戒是要尽未来际地断恶修善,自利利他。
汉传佛教属于大乘,不仅要重视声闻别解脱戒,还要遵循菩萨戒。出家人受戒时,往往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一起受,即三坛大戒。对在家居士来说,通常是先受五戒、八戒等别解脱戒,在此基础上,才有资格进一步受菩萨戒。
那么,菩萨和声闻的最大区别在哪里?或者说,菩萨道和解脱道修行的最大区别在哪里?其实,不论解脱道也好,菩萨道也好,都是生命觉醒之道,都在完成觉醒的修行。不同在于,声闻偏向个人解脱,最高目标是证悟阿罗汉果,入无余涅槃,重在自利。而菩萨不仅要自己解脱,还要带领一切众生共同解脱。
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会面对三大语系、不同宗派的教义,容易眼花缭乱,莫衷一是。但从解脱道和菩萨道的高度来认识,整个佛教就变得简单了。因为所有的宗派、法门,不外乎解脱道和菩萨道,声闻需要解脱,菩萨同样需要解脱;念佛需要解脱,修禅同样需要解脱。有人认为菩萨不需要向往涅槃,厌离生死,这是不对的。如果没有断除生命中的迷惑和烦恼,就会成为自身难保的泥菩萨。所以说,解脱能力是声闻和菩萨行者必须具备的。这也是菩萨在轮回中救度众生而不沉迷的资本。否则,自利尚且很难,遑论利他?
此外,菩萨和声闻的根本区别就是菩提心,这是大乘佛教的不共思想。从究竟意义上说,菩提心就是觉醒的心,发菩提心就是开发觉醒的心。认识到觉醒对生命的重大价值,我们要以发菩提心作为人生目标。
菩提心和菩萨行
菩提心包括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这两种属于世俗菩提心。此外,还有证悟空性后的胜义菩提心。愿菩提心就是一种崇高愿望,以利益一切众生、帮助众生解除轮回痛苦为目标。《瑜伽师地论·菩萨地·发心品》说:“又诸菩萨起正愿心求菩提时,发如是心,说如是言:愿我决定当证无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义利,毕竟安处究竟涅槃及以如来广大智中。如是发心定自希求无上菩提,及求能作有情义利,是故发心以定希求为其行相。”可见,发心就是一种希求,一种意愿。菩萨行者以智慧观察生命,认识到菩提心是最有价值的心理,选择并确定这一发心。
从世俗菩提心而言,发心表现为自利和利他两个面向,一是我要成就无上菩提,圆满开发觉醒的心;二是我要利益众生,帮助众生解除轮回,共同觉醒。从胜义菩提心层面,则是《金刚经》所说的“如是灭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超越自他一切分别。
发起愿菩提心之后,接着是行菩萨行。相关内容,大乘经论有诸多记载。那么,如何使菩萨行更有效,使愿心真正落到实处?基于这一需要,就形成了菩萨戒,以戒律对菩萨的行为作出规定。因为出处不同,所以菩萨戒有多个版本。有的源于大乘经典,如出自《梵网经》的“梵网菩萨戒”,以及出自《璎珞菩萨戒经》《优婆塞戒经》的菩萨戒。我们现在学习的“瑜伽菩萨戒”,出自大乘论典《瑜伽师地论》。
菩提心、菩萨行和空性见,是大乘菩萨道的三大内涵,又称“三主要道”。其中,又以菩提心为核心,这是崇高的利他主义愿望,是积极入世,帮助众生解除轮回痛苦,引导众生走向觉醒的精神。
汉传佛教虽然属于大乘,但这种精神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弘扬。很多人受了菩萨戒,但我们问问自己:是不是发起了菩提心?具备了菩萨的慈悲情怀?现实的佛教徒中,从出家众到在家众,这种精神并没有真正得到体现。从社会民众的观感来说,多半觉得学佛人消极避世,佛教对社会没什么作用。为什么有这些看法?关键在于我们没有做好,没能把大乘精神弘扬出来,以菩萨的发心和行为要求自己,把菩萨品质变成自身人格。
更遗憾的是,这不是个别情况,而是整个教界的普遍现象。原因固然很多,如历史、社会、文化背景等。但最根本的,是对菩提心认识不足。在印度传统中,菩萨行者在受菩萨戒之前,必须先受菩提心戒。《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都说到:如果发起菩提心,就要找一位菩萨行者为戒和尚,由他作证,对十方三宝和一切众生宣誓,确定以成就无上菩提、利益一切众生作为自己尽未来际的使命。这个誓言非常重要。
我们有没有这样的发心,有没有建立这样的愿望?只有以真切的发心和愿望为前提,宣誓才是有效的。现在不少人受菩萨戒,懵懵懂懂地受一下,走一遍流程,就以为“我是菩萨了”。事实上,菩提心也没发起,慈悲心也不具备,那是什么菩萨?是标准的冒牌菩萨。
受菩萨戒时,戒师会问“你发菩提心没有”?戒子们都答“发了”。但真的发了没有?有时候,可能连菩提心是什么都不知道,受戒就会流于形式。正因为看到这些问题,我十多年来一直在弘扬菩提心教法,有《认识菩提心》《菩提心的修行》等系列讲座和书籍,还编写了传授和修习菩提心的仪轨。总之,菩提心是菩萨道修行不可或缺的根本,希望大家引起重视。
瑜伽菩萨戒
瑜伽菩萨戒的依据典籍,南北朝以来就有多次翻译,名《菩萨地持经》《菩萨善戒经》,属于《瑜伽师地论》的一部分。玄奘三藏完整翻译《瑜伽师地论》时,又将这部分单列,形成《瑜伽菩萨戒本》。可惜的是,它也和唯识宗的命运一样,并没有在中国佛教史上得到有效弘扬。
汉传佛教历来重视圆顿思想,推崇《华严》《法华》《涅槃》。梵网菩萨戒为顿立戒,出自《梵网经·菩萨心地戒品》,和《华严》属于同一思想体系,自古就深受重视。但梵网戒是卢舍那佛为释迦牟尼佛及诸大菩萨所说,其见地和要求很高,属于大菩萨的境界,做起来自然也很难。结果是,虽然大家都在弘扬并传授梵网戒,但实际行为上未必遵循。因为不好做,这些规范似乎只是拿来看,而不是拿来做的。
相比之下,瑜伽菩萨戒是弥勒菩萨为娑婆世界的众生所说,开遮更为善巧,也更容易落到实处。近代的太虚大师就大力提倡瑜伽菩萨戒,说自己“教学法相唯识,行在《瑜伽菩萨戒本》”,并有《瑜伽菩萨戒本讲录》传世。
在印度,瑜伽菩萨戒也有很多注解,如海云的《瑜伽师地论菩萨地释》,德光的《菩萨戒品疏》,月官的《菩萨律仪二十颂》,最胜子的《菩萨戒品大疏》,静命的《律仪二十颂疏》等。这些注解有不少被翻译为藏文,宗喀巴大师据此撰写了《菩萨戒品释》(法尊法师汉译)。我们知道,宗大师属于格鲁派,其特点是重视戒律。藏传佛教前弘期盛行密宗,有些人不重视修行的基础和次第,甚至不重视戒律,整个教界问题重重。宗大师为了整顿僧团,特别强调戒律,包括比丘戒和菩萨戒,认为不管修学什么法门,这些基础都是必不可少的。汉传佛教也是同样,无论是教界发展还是服务社会,都离不开戒律。尤其是瑜伽菩萨戒,对践行大乘精神尤为重要,我一直希望能好好弘扬。
瑜伽菩萨戒出自《瑜伽师地论》。本论由玄奘三藏翻译,共一百卷,由五部分组成,又称五分,分别是本地分、摄抉择分、摄释分、摄异门分、摄事分。在“本地分”中,共有声闻地、菩萨地等十七地。“声闻地”讲述声闻乘的修行,“菩萨地”则是关于菩萨道的内容,分瑜伽处、随法瑜伽处、究竟瑜伽处、次第瑜伽处。“瑜伽处”中,又包括种性、发心等十八品。
第一是种性品,说明要具备菩萨种性(即禀赋和根机),才能成为菩萨行者。有些人缺乏菩萨种性,对众生毫无兴趣,更谈不上利益众生,就很难成为菩萨行者。第二是发心品,讲到菩萨应该确认自己的选择和生命目标,以利益众生、成就无上菩提为使命。此外还介绍了菩萨的种种修行,如施品、戒品、忍品、精进品、静虑品、慧品等,六度的每一度都以一品来讲述。
我们现在学习的瑜伽菩萨戒,就出自《戒品》。学习时,如果能和其他五度相结合,内容会更丰富,理解也会更深入。此外,实践菩萨行还离不开知见。菩萨行之所以有别于世间善行,不仅在于菩提心,还在于正见指引。《菩萨地·真实义品》就是关于正见的内容,当年太虚大师也专门讲过。
关于菩萨戒,虽然《瑜伽师地论》中有一品的内容,但一般人学习时,多半是摘录其中关于戒相的部分,形成戒本,重点是四重四十三轻。我觉得,单纯学习戒相是不完整的。整个《戒品》对三聚净戒作了详细解释,戒相只是三聚净戒的具体实践。此外,《戒品》还讲到菩萨应该怎么受戒、犯戒后怎么忏悔等问题。对《戒品》的完整学习,可以使我们对瑜伽菩萨戒有深入了解。
《戒品》的架构共分九门,即自性戒、一切戒、难行戒、一切门戒、善士戒、一切种戒、遂求戒、此世他世乐戒、清净戒。其中的核心就是三聚净戒,并展开为四重四十三轻。换言之,这些戒条依托于六度四摄,是对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智慧,以及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的具体实践。具体内容,下面还会详细介绍。
作者和译者
按照汉传佛教的观点,《瑜伽师地论》的作者是弥勒菩萨。他是一生补处菩萨,将在释迦牟尼佛后成为娑婆世界的教主,这些内容是他通过无著菩萨传出的。根据藏传佛教的观点,《瑜伽师地论》就是无著菩萨所造。
本论译者为玄奘三藏。玄奘当年未出国时,已是饱学之士,参访了国内盛行的各种教派,包括研究《十地经论》的地论师、研究《摄大乘论》的摄论师、研究《俱舍论》的俱舍师等。但当年的经论翻译还不完善,所以他在参学过程中仍有很多困惑。为了解决问题,他排除万难前往印度求法,在那烂陀大学戒贤论师座下闻法。玄奘西行的主要目的,就是学习《瑜伽师地论》。那烂陀寺是当时最负盛名的佛学中心,据记载,戒贤论师本来要圆寂了,就是为了把《瑜伽师地论》传授给玄奘,专门住世等了几年。可见,本论及瑜伽菩萨戒与汉地渊源很深。
我们现在学习瑜伽菩萨戒,可以看到的注释,主要有太虚大师的《瑜伽菩萨戒本讲录》和宗喀巴大师的《菩萨戒品释》,其他资料也可找来参考。当然,关键是对《戒品》本身的熟悉、理解和实践。
第一章 总颂
云何菩萨戒波罗蜜多?
嗢柁南曰:自性、一切、难、一切门、善士、一切种、遂求、二世乐、清净。如是九种相,是名略说戒。谓九种相戒,名为菩萨戒波罗蜜多。一自性戒,二一切戒,三难行戒,四一切门戒,五善士戒,六一切种戒,七遂求戒,八此世他世乐戒,九清净戒。
《瑜伽师地论》的特点,是讲述一个内容前会有总颂,以简练的偈颂,把要表达的义理概括出来。
“云何菩萨戒波罗蜜多?”戒波罗蜜多,即通过持戒修行抵达彼岸,成就无上菩提。换言之,和无上菩提相应的戒,才能称为戒波罗蜜多,否则就不能称为戒波罗蜜多。什么是菩萨的戒波罗蜜多?
“嗢柁南曰。”嗢柁南是偈颂,用简明的语言,含摄丰富的义理。
“自性、一切、难、一切门、善士、一切种、遂求、二世乐、清净。”这里包括九层含义,所以按内容把文字点断了。如果用偈颂的形式表现,就是“自性一切难,一切门善士,一切种遂求,二世乐清净”。
“如是九种相,是名略说戒。谓九种相戒,名为菩萨戒波罗蜜多。”《瑜伽师地论》中,通过九种相来说明菩萨戒的内涵,引导我们完整、深入地认识菩萨戒。接下来整个这一品,都是围绕对九种相的解释,但我们在科判上,并不是完全按九种相的并列关系来说明,而是根据其重点,将九种相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是自性戒,体现菩萨戒的自体,即菩萨戒的内涵包含哪几方面。
第二是一切戒,是菩萨戒含摄的一切内容,这是整个《戒品》的关键所在。我们了解菩萨戒,重点是从一切戒去认识,主要有三聚净戒、四重四十三轻。
第三到第九为难行戒、一切门戒、善士戒、一切种戒、遂求戒、此世他世乐戒、清净戒,这七种相是从不同角度说明戒的差别。这里只是简单介绍,接下来会对每个内容作详细说明,比如难行戒有几个方面,为什么叫难行戒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