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3.破自——主体因生

  前面批判了神造论和极微论,接着进一步批判数论建立的自性。关于一切法的因,不同哲学宗教有各自的观点。一般宗教以神为第一因,认为由万能的神创造世界。哲学主要有唯物和唯心之分,或以物质为第一因,或以精神为第一因。以佛法智慧观察,这些第一因都隐含着自性见,是不成立的。这种批判的目的,主要引导我们正确认识因缘因果,看清现象本质。只要有自性,就会产生贪著,成为轮回的支撑点。《入行论》中已多次破斥数论派的观点,这里侧重对自性见的批判。

  (1)叙数论见

  126.常主众生因,数论师所许。
  127.喜乐忧与暗,三德平衡状,说彼为主体,失衡变众生。

  首先介绍数论派的观点。他们认为的自性,也称冥性、原质,是作为本源的存在,即万法生起之因。除自性外,他们还建立了神我,同样是恒常不变的实体。由自性和神我的结合,演化出二十三谛,即二十三种法。宇宙一切现象,都是由这二十三种法构成。

  “常主众生因,数论师所许。”主就是主体,是一切现象产生的原质,即最初的因。按数论师的观点,从自性出生觉,从觉出生我慢,从我慢生出十一根,包括眼、耳、鼻、舌、皮、发声器官、手、足、排泄器官、生殖器官、心。另一方面又会生出香、味、色、触、声五唯,再由五唯生出地、水、火、风、空五大。他们认为由自性演化出身心和外境,其中,十一根代表生命,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存在,五唯和五大代表外在世界。这一切都是由单一且恒常不变的自性演化而来。前面说过,中国哲学也有类似观点,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怎么演化出一切现象?这样的自性究竟能不能成立?或者只是一个想法?寂天菩萨对此加以探讨,说明单一、恒常不变的自性是不成立的。

  “喜乐忧与暗,三德平衡状,说彼为主体,失衡变众生。”自性具备三德,即三种属性,一是喜乐,二是忧,三是暗。数论派认为,三者保持平衡时,自性安住不动,就是所谓的主体。而当三者失去平衡时,就开始演化出众生和世界。

  (2)破数论见(自性生)

  128.一体有三性,非理故彼无。如是德非有,彼复各三故。
  129.若无此三德,杳然不闻声。衣等无心故,亦无苦乐受。
  130.谓法具因性,岂非已究讫?汝因具三德,从彼不生布。
  131.若布生乐等,无布则无乐。故乐等常性,毕竟不可得。
  132.乐等若恒存,苦时怎无乐?若谓乐衰减,彼岂有强弱?
  133.舍粗而变细,彼乐应非常。如是何不许:一切法非常?
  134.粗既不异乐,显然乐非常。因位须许有,无终不生故。
  135.显果虽不许,隐果仍许存。因时若有果,食成啖不净。
  136.复应以布值,购穿棉花种。谓愚不见此,然智所立言,
  137.世间亦应知。何故不见果?世见若非量,所见应失真。
  138.若量皆非量,量果岂非假?故汝修空性,亦应成错谬。
  139.未辨假立实,不识彼无实。所破实既假,无实定亦假。
  140.如人梦子死,梦中知无子,能遮有子想,彼遮亦是假。

  接着,寂天菩萨以13个偈颂深入破斥了数论派的观点。

  “一体有三性,非理故彼无。”数论派认为,自性是单一、不变的实体,同时又认为实体中有喜乐、忧、暗三德,本身就是说不通的。如果有三样东西,它就不是单一的,而是因缘和合的。所以说,不存在单一的自性实体。

  “如是德非有,彼复各三故。”如果对自性具备的三德加以剖析,每一德的存在又具备三种原质。也就是说,每一德同样不能作为单一实体存在。

  “若无此三德,杳然不闻声。”如果不存在单一实体的自性、三德,就没有以此为因所形成的声音等事物,也不存在由单一实体的自性生出十一根,生出五唯五大,生出一切现象。这是破斥数论派的观点,说明他们建构的世界不能成立,因为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就不成立。

  “衣等无心故,亦无苦乐受。”数论派认为一切现象是由三德失衡演化而来,但我们对现象加以考察,在衣服、饮食、桌子等物质中,并不蕴含自性三德。因为这些属于物质,而不是精神现象,不具备喜乐、忧、暗的心理,也找不到自性蕴含的三种原质。比如衣服,找不到它有恒常的忧的属性,或恒常的乐的属性。也就是说,这三种属性不仅从自性角度无法成立,在现实中也是找不到的。

  “谓法具因性,岂非已究讫?”如果说一切法具备喜乐、忧、暗的因性,但前面已反复说明,诸法是缘起的,没有固定不变、实实在在的自性。我们观察一切现象,其中有没有自性蕴含的三德?

  “汝因具三德,从彼不生布。”数论派主张一切法的因是喜乐、忧、暗三德,它们是怎么产生现象的呢?我们看到的一切存在都各有因缘,布有布的因缘,树有树的因缘,桌子有桌子的因缘,房子有房子的因缘,每个人的存在有每个人的因缘,凭什么说是喜乐、忧、暗三德产生的呢?就像前面批判神创论时说,一切现象都和业力、因缘有关,是由条件决定存在,并不是神决定的。同样的道理,认为事物是由三德失衡后创造的,也是不成立的,因为我们在现象中根本找不到恒常不变的喜乐、忧、暗三德。

  下面进一步批判。数论派认为喜乐、忧、暗三德是恒常的,在这个世界中,究竟能不能找到这三种恒常的东西?

  “若布生乐等,无布则无乐。”首先说乐,这样的属性、情感、心理力量是怎么产生的?原来说的是“乐生布”,但我们通过探究发现,由三种德性产生现象是不成立的。现在反过来说“布生乐”,由现象产生乐等德性,那就意味着,没有布就没有乐等三性了。

  “故乐等常性,毕竟不可得。”如果这样的话,乐等三性就不是恒常的了。我们知道,苦乐的产生和条件有关。当顺境出现,比如享受好吃好穿的,我们会觉得快乐。一旦没有这些享受或遇到逆境,就会失去快乐,产生痛苦。可见苦乐是无常的,会随着外境变化,其中找不到恒常的喜乐、忧、暗三德。

  “乐等若恒存,苦时怎无乐?”恒存,就是永远处于这个状态。如果认为生命中有恒常不变的喜乐,意味着我们永远是快乐的,再也不会痛苦。事实又是如何呢?在现实中,当痛苦出现时,快乐就不知跑哪去了。反之,我们快乐时也很难想象痛苦的感受。

  “若谓乐衰减,彼岂有强弱?”对于苦乐的变化,数论师回应说:强大的痛苦产生时,快乐就减少了;快乐产生时,痛苦就减少了。就像孩子吃很苦的中药,再吃一颗糖,药就没那么苦了,所以苦和乐是变化的,此消彼长。这恰恰说明苦乐是缘起的,如果苦乐有自性的话,怎么会有强弱变化?

  “舍粗而变细,彼乐应非常。”数论派认为喜乐、忧、暗是恒常的,只是会有粗细变化。痛苦多的时候快乐就变细一点,快乐多的时候痛苦就变细一点,但快乐和痛苦本身是一直存在的。这个说法是否成立?在寂天菩萨看来,这不过是强词夺理。

  “如是何不许:一切法非常?”既然认为喜乐、忧、暗有强弱粗细的变化,正说明这些是无常、无自性的,和苦乐恒常的观点相违。所以寂天菩萨反问说:承认喜乐有粗细变化,就应该承认三德不是恒常的。既然三德不是恒常的,为什么不承认一切法非恒常呢?前面从自性的角度观察,三德了不可得。此处从现实的角度观察,三德同样不能成立。

  “粗既不异乐,显然乐非常。”既然喜乐会有粗细变化,显然说明,喜乐并不是恒常的,三德也不是恒常的。

  “因位须许有,无终不生故。”接着破斥数论派的另一个重要观点——因中有果。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一切现象(果),在因中已经具足,只是尚未开显而已。所以数论派认为它是自己生自己,并不是依赖条件,但要经历从因到果的自我转化过程。就像这个房间本来就有很多东西,但没开灯,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到。现在灯一照,种种现象(果)就显现了。

  “显果虽不许,隐果仍许存。”按数论派的观点,苦乐现象虽然无常变化,但它作为潜在的因是恒常不变的。世间一切现象在自性三德中本来具足,如果没有的话,它是不会产生的。区别只是在于显和隐的关系,显是显现出来,隐是隐藏其中,尚未开显。虽然我们看不到,但隐果是因中本来存在的。

  中观所破的两个观点,一是胜论,一是数论。胜论师认为因中无果,数论师认为因中有果,差别只是显现与否。在中观看来,这两个观点都不成立。如果因中无果,为什么必须麦种才能长出麦子,必须桃树种子才能长出桃树,必须人的遗传基因才能长成一个人?这都说明因和果是密切相关的,认为因中无果显然是错误的。但按数论师的观点,认为果就在因中,只是没有开显出来,这个说法也是不能成立的。

  “因时若有果,食成啖不净。”寂天菩萨反驳说:如果主张因中有果,这就麻烦了。就像吃饭是因,经过消化拉出来的大小便是果。如果因中有果的话,意味着饭里已经隐含了大小便,吃饭就变成吃大小便了。这个道理当然不能成立,谁也不会觉得吃饭是在吃大小便,这是两个概念。

  “复应以布值,购穿棉花种。”这里又举了另一个比喻。就像有人花钱去买布,如果认为因中有果,那么棉花种子里就有布了,而且更便宜,不妨直接买种子就行了。为什么大家不买棉花种子而要买布呢?这两个例子都是针对因中有果的反驳,生动而有说服力。

  “谓愚不见此,然智所立言,世间亦应知,何故不见果?”因中有果属于数论派的哲学思想,他们认为普通人是看不到这个道理的。寂天菩萨回应说:即使普通人一时看不到其中深意,但通过数论派祖师的开示,他们也应该能理解。事实上,大家在现实中根本看不到这一点,也不会这么去做。即使是数论派的信徒,也不会在需要买布时直接买棉花种子。可见,因中有果的思想是不被大家认同的。

  “世见若非量,所见应失真。”数论派认为,世人的认识本来就有问题,不能作为判断真理的标准,不能因为世人看不到就不成立。这个说法似乎也有道理,但这样的话,世人认可的道理不都失真了吗?那就没法交流了。

  前面主要批判了数论派的观点,他们认为有恒常不变的喜乐、忧、暗三德,并由三德失衡演化出世界和人生的一切。但寂天菩萨指出,单一的自性是不能成立的,恒常的三德也是不能成立的。同时还批判了他们的另一个观点——因中有果,认为同样是不能成立的。接着,数论派反过来质疑中观家的思想。

  “若量皆非量,量果岂非假?”从中观角度看,我们能量的心,能认识世界、探讨真理的心,主要指认知和理性,也是无自性的,并不足以认识真理。“智慧品”开头就讲到“胜义非心境”,空性不是理性所能认识的。数论派提出:如果这个心不足以认识并通达真理,现在你们说修习空性、体认无自性空,本身也是有问题的。因为这些都离不开心的作用。

  “故汝修空性,亦应成错谬。”也就是说,因为心的认知有问题,依此认知、修习的空性也是有问题的。寂天菩萨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未辨假立实,不识彼无实。”中观认为:凡夫的认知充满自性见,不知一切都是缘起的,是条件关系的假相。因为不知道,所以对缘起假相产生实有的执著。用唯识宗的话说,就是产生遍计所执,不知一切有为法本质是空。在这个意义上建立的世俗谛,也是扭曲颠倒的,充满迷妄。

  “所破实既假,无实定亦假。”我们学习中观智慧,获得相关正见,就会对世界真相建立如实的认知,看到原以为实有的一切只是因缘假相,从而破除自性见,破除对现象实有的执著。一旦破除执著,就知道无自性空也是假的,只是世俗谛意义上的施设。空和无自性的思想,主要是为了纠正凡夫的错误认知。这一认知既有它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遣除自性见,破除对一切法实有的执著。但也有它的局限性,因为这只是理性认知,无法让我们直接通达空性。所以在佛法修行中,认知又有世俗和究竟之分。前者是建立在世俗谛的层面,比如执著有会产生有见,讲空是为了破除有。但也不可以执著空,否则会落入顽空。

  真正的空性超越空有,所以胜义谛是不二的,非有非空,既不可以执著有,也不可以执著空。我们说有说空都是世俗谛,但讲到非有非空时,也会落入相对。在讲述“智慧品”的开头,我们就引用三论宗的四重二谛。第一重,针对自性有,然后说空,所以有为俗谛,空为胜义谛,说空是为了遣除对有的执著。第二重,当我们讨论空和有的时候,其实空和有都是世俗谛,非有非空才是胜义谛,这是需要去体证的。第三重,如果把非有非空作为讨论对象时,其实非有非空也成了世俗谛,说有和空是二,非有非空是不二,二与不二都是俗谛,超越二和不二,非二非不二才是胜义谛,必须超越理性去体证。第四重,如果把非二非不二作为讨论对象,那么二和不二乃至非二非不二都成了世俗谛。胜义谛是言语道断的,不仅不能用语言去说,还要超越我们的思维和理性。所以理性是有局限的,只是我们通达空性的拐杖和工具,并不代表空性的存在是有是空,是二是不二。我们学习佛法,既要看到依理性建立正见的重要性,如果没有正见,就无法走出迷妄的世俗心,但也要看到它的局限性,不要把理性和概念作为究竟。

  “如人梦子死,梦中知无子,能遮有子想,彼遮亦是假。”寂天菩萨继续以比喻说明这个道理。就像有人做梦生了孩子,然后又梦到孩子死了,哭得很难过,因为他在梦中把这一切当作真实。如果他在梦中知道,这只是做梦,从孩子的生到死都是假的,事实上根本不存在,也就不会难过了。

  这里说明什么道理?他在梦中的理智,虽然是做梦,还是能解除有了孩子的妄想。就像世人也属于梦中的状态,由自性见和颠倒认知带来无尽烦恼。一旦具备缘起的、如梦如幻的正确认知,就会看淡世间一切,不再由此引发烦恼和痛苦。这种认识虽然不是究竟证悟空性,但确实能起到作用。所以从世俗谛的意义说,我们学习“智慧品”,对自身和世界建立正见,是摆脱烦恼、通达空性的重要基础。然后根据这一正见禅修,开显空性智慧,证悟实相般若,就能彻底解除我法二执和由此产生的种种烦恼。从胜义谛的角度看,说有说空虽然是假的、不究竟的,但同样是有作用的,而且是通达空性道路上必不可少的阶段。

  以上是对数论的批判,同时也回答了中观批判自性见的意义,即无自性对解除迷妄、通达空性的作用。

  4.结破四边生

  141.如是究诸法,则知非无因,亦非住各别、合集诸因缘;
  142.亦非由他生,非住非趋行。

  对以上内容,即神造、极微有自性和数论派自性说的批判,目的是探讨万法产生的因。

  “如是究诸法,则知非无因。”通过对诸法生起之因,即本源和第一因的观察,得出的结论是——诸法并不是无因生,一切现象都有它的因缘因果,缘聚则生,缘散则灭。无因论属于错误观点。

  “亦非住各别、合集诸因缘。”也不像数论派所说的自生、有自性或因中有果。他们认为自性住在各个因缘中,其实在这些因缘中根本找不到自性。我们看到的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无论在什么因缘中,根本找不到自性。

  “亦非由他生。”我们看到的现象,也不是由高高在上、超然于世界之外的力量所创造。比如其他宗教认为的大自在天或上帝,就是超然世外的造物主。我们通过分析发现,根本不存在这种力量。

  “非住非趋行。”一切现象都是缘起而非自性的存在,是由条件决定的,不是它决定自己的存在。如果有自性,就是自己决定自己的存在,不受条件影响,且恒常不变。整个“智慧品”中,寂天菩萨对存在的本质,从它的因到果反复探究。在探究中发现,除了条件、关系以外,根本找不到单一、不变的实体。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因缘决定的,随着条件、关系迁流变化。这个过程刹那生灭,没有什么固定不变的东西停在那里,也找不到任何东西从现在走向未来。

  《中论》有一品叫“观去来品”。凡夫针对来和去有自性见,认为有来有去,有自性的人从这里到那里,从那里到那里。其实用缘起的智慧解构,会发现来去都是由众多条件构成的。一个人产生去的动作,包含去的想法、去的时间、去的动作及大地等因素。在这些因素中,根本找不到自性的去者。所谓的去,只是条件的变化和显现,是无自性的。可见,无自性就是对缘起观察的究竟结果。如果认为有自性,就是对缘起的观察不透彻。

  5.开显缘起正因

  142.愚痴所执谛,何异幻化物?
  143.幻物及众因,所变诸事物,应详审观彼,何来何所之?
  144.缘合见诸物,无因则不见。虚伪如影像,彼中岂有真?

  破除其他宗教、哲学的错误观点后,寂天菩萨接着为我们开显佛法正见。从缘起的角度看,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它的正因是什么?

  “愚痴所执谛。”身处无明中的众生,最大的特点就是愚痴。痴是根本无明、无始无明,也是轮回的源头。它使我们看不清生命和世界的真相,佛法称为所知障,即障碍对生命和世界真相的认识。其中最大的误区就是自性见,表现在自身,是我执;表现在世界,是法执。前面所有的批判,比如唯心论者对心产生自性见,唯物论者对物产生自性见,唯神论者对神产生自性见,这一切都是无明的表现,会成为贪著的对象、轮回的支撑。

  “何异幻化物?”以缘起智慧观察,我们执著的一切,从自身到世界都是条件关系的假相,其存在是无自性的,找不到固定不变的实质。印度人喜欢用幻化为喻,就像魔术师变化的种种事物,本质上是不存在的。《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梦,我们知道是不实的;幻是幻术,是变化出的影像,并非实际存在;泡是水泡,水流动时冒起水泡,时起时灭;影是影子,在光线投射下才会出现;露是露水,电是闪电,都是极为短暂的存在,也是有为法的特点。《般若经》中还比喻为水中月,就像水中月影;如乾闼婆城,就像海市蜃楼。总之,缘起的一切都是假相而已,是无自性的。

  “幻物及众因,所变诸事物。”幻物是魔术师变现的一切现象,众因是众多因缘。世间万物都是众多因缘和合变现的,这一切到底是什么?究竟什么代表它的存在?其本质是什么?事实上,并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缘聚则生,缘散则灭。其中包括内因和外缘,包括业力、心念和外在条件,共同决定了生命的相续,现象的存在。除了条件、关系、变化之外,究竟什么代表它的本质?有没有一个东西从哪里产生?有没有一个东西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当桌子产生时,桌子是什么?什么代表桌子的存在?我们通过理性分析,发现桌子无非是木头、油漆等因缘的和合,再加上假名安立。离开这些条件,并没有所谓的“桌子”。

  “应详审观彼,何来何所之?”当桌子被制造出来时,没有一个自性的桌子进入这里;当因缘败坏时,也没有自性的桌子离开这里。不是天生有个东西叫桌子,更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条件决定它的存在。我们深入审视可以发现,桌子本身并没有自性,只是缘起的存在。当我们学会用缘起的智慧观察,会发现不仅桌子是这样,任何现象都是如此。

  “缘合见诸物,无因则不见。”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的。如果没有因缘,根本看不到有什么现象生起,一切都不存在。

  “虚伪如影像,彼中岂有真?”我们看到的所有存在都是因缘因果的相续,是缘起而非自性的存在,是条件关系的假相,其中哪有什么真实不变的自性?就像我们学《心经》,“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所有这一系列的“无”,要“无”的是什么?无眼耳鼻舌身意,无的是自性的眼、自性的耳、自性的鼻、自性的舌、自性的身、自性的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的是自性的色、自性的声、自性的香、自性的味、自性的触、自性的法;此外,无的是自性的十八界、自性的十二因缘、自性的四谛。

  中观师以智慧观察,发现根本不存在这些自性,所以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的自性是空的,十二因缘的自性是空的,十八界的自性是空的,四谛的自性也是空的。同时告诉我们,虽然否定自性,但从世俗谛的层面说,并不否定缘起的存在,所以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自性空并不否定缘起的存在。《金刚经》的“所谓,即非,是名”也是同样道理。“即非”说明它是空的、无自性的,“是名”说明不否定缘起假相。所以在世俗谛讲空讲有,在胜义谛则非空非有,超越空有。整个般若经典,包括所有中观论典,都是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缘起现象,从而扫除自性见。不管是佛教的有部,还是佛教以外的数论、胜论,包括其他宗教所说的自性,统统了不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