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3)细察动机

  关于三聚净戒的实践,寂天菩萨提供了重要的方法——通过守护心,安住正知正念,来规范身口意,从而止息不善,令三业清净。安住律仪属于正念的修行,它是建立在正知的基础上,知道“此应作,此不应作”,才能调整不良串习,避免落入妄念。在持戒的同时,还要继续保有正知。这是把持戒和禅修高度统一,非常有效。接着,通过审查每个行为的动机,在起心动念处加强观察,从源头避免犯戒。

  第一,略说

  47.若身欲移动,或口欲出言,应先观自心,安隐如理行。

  细察动机的内容,分为略说和广说两部分。首先总的说明,怎样观察我们的行为,保证不落入犯戒的不善行中。

  “若身欲移动,或口欲出言,应先观自心。”如果我们想做什么事,或准备说话,这些身口行为包括善和不善两类。身业的善行有布施、持戒等,不善行有杀、盗、淫等;语业的善行有如实语、爱语等,不善行有两舌、恶口、绮语、妄语等。持戒的关键在于,行动或说话前观察自己的心,清楚什么是如法的,什么是非法的;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如果心处在不正知的状态,散乱躁动,就很难对行为作出正确判断。只有时时安住正知,那么念头在内心生起时,我们才会看清这件事到底该不该做,才有能力作出判断。

  “安隐如理行。”保有正知正念,我们才能冷静、客观地选择,如理如法地做事。现代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浮躁、混乱、不安静,在这种情况下,行为往往是不知不觉的,是处在被控和被选择中。因为你没有正知,行为都是被情绪和念头左右。如果有正知,我们才可以让自己选择正确的行为、如法的所缘境,那就是正念的修行。

  此处的重点在于念戒,总的告诉我们,如何从起心动念处持戒,不让身口意进入不清净的状态。心与戒相应,才能从正知导向正念,安住清净戒行。

  第二,广明

  48.吾意正生贪,或欲嗔恨时,言行应暂止,如树安隐住。
  49.掉举与藐视,傲慢或骄矜,或欲揭人短,或思伪与诈,
  50.或思勤自赞,或欲诋毁他,粗言与诤斗,如树应安住。
  51.或思名利敬,若欲差仆役,若欲人侍奉,如树应安住。
  52.欲削弃他利,或欲图己利,因是欲语时,如树应安住。
  53.不耐懒与惧,无耻言无义,亲友爱若生,如树应安住。

  接着具体阐明,如何对心行加以观察。

  “吾意正生贪,或起嗔恨时。”前面说过,我们应该让整个心、整个生命安住于正知。当心灵天空生起贪念,比如贪财、色、名、食、睡五欲,或是贪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在念头刚刚生起时,力量是很弱的,只有经过不断强化和重复,给它提供丰富的营养,才会发展壮大。比如一个人想得到什么,不断想着这对你多么重要,贪心就会随之增加;再如嗔心生起时,也会不断寻找支持自己生气的素材,让嗔恨有充分的存在理由,让自己理直气壮地生气,最后嗔心就会迅速膨胀,变得很大。所以在念头生起时,不要去发展它。我们之所以会发展念头,正是因为对念头没有觉察,才会被它主宰,被它带着走。

  每种心理的成长都是如此,菩提心的修行也不例外。区别只是在于,我们尚未形成关于菩提心的串习,它还不会自我壮大,所以要努力、刻意地观修。而不善心行是无始以来的积累,已经形成强大的力量,很善于为自己寻找生存理由,这就必须对它保持正知。我们不必回避,只要了了明知,在第一时间知道它的生起即可。

  “言行应暂止,如树安隐住。”既然觉察到了,我们就不要被不善念牵引,不要跟着它跑。言谈举止都应该暂时中止,让自己安住于正知,保持觉察和观照,像一棵树那样如如不动。只要不落入念头,不随着它走,就不会犯戒,或是让心陷入不清净的状态。

  我们的心就像一个动物园,各种负面心理就像毒蛇猛兽,不会老老实实地待着,总是在不停地制造麻烦。前面说到,心比没被驯服的狂象更可怕,会给生命制造无尽伤害。我们无始以来积集的贪嗔痴串习,都希望在心灵家园当家作主,想尽办法以心理活动为资源,扩大自我势力。只要有相应环境,它们就会开始活动。在这种情况下,特别需要正知的守护。禅宗说“家贼难防时如何”,为什么难防?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他是贼,而是把他当作家人,甚至当作主人。所以禅者告诉我们,“识得不为过”。也就是说,你了解到他是贼,就会心生防备,他想干坏事就难了。这个“识得”就是正知,能对烦恼保持观察和警惕。

  “掉举与藐视。”掉举,即躁动、散乱、摇摆不定,也是现代人最为普遍的心理。藐视,即无视他人的存在,不在乎他人的感觉。现代人很自我,只在意自己的感觉,无形中就会藐视他人。

  “傲慢或骄矜。”傲慢,即始终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觉得他人不如自己。骄矜,是陶醉在自己的长处中,自高自大。关于骄,《百法》的定义是“骄由染自法”,因为染著自己的某种长处,觉得自己特别了不起,骄傲自满,不可一世。

  “或欲揭人短。”进一步,还想揭发他人短处。其中包含不同的心理,有时来自嗔心,因为看不惯,内心有怨恨,就会说对方这也不行那也不对。有时来自优越感,通过揭他人之短,让自己显得有能耐:你什么都不是,我才了不起。这些都是烦恼和不善心在作祟。

  “或思伪与诈。”伪,即虚伪、虚荣,还是和对自我的贪著有关,要显示自己的优秀。有些人喜欢说“我怎么厉害,和什么人有关系”,通过种种说法来抬高自己。这种心理往往和贪著名利有关,所以弄虚作假,误导他人。这些都属于烦恼的表现。当不善心生起时,我们要清清楚楚地保有正知,知道掉举生起了,又走了;藐视生起了,又走了;傲慢生起了,又走了……在此过程中,对所有心念的生灭都能了了明知。

  “或思勤自赞。”或是总想着赞美自己。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有些人喜欢自吹自擂,讲自己过去怎样怎样。这也是我执的需要,通过吹嘘来建立优越感,显示自己比他人重要,比他人优秀。当我们有这种表现时,马上要意识到,这是烦恼的一个把戏,一种表演。烦恼是我们的敌人,不是家人,更不是生命的主人。你要把它看穿,而不是被它利用。如果被烦恼当家作主,就要吃苦头了。

  “或欲诋毁他。”我们想诋毁他人,有时是出于贪心,比如商家出于利益和竞争,说他人的产品不好。有时是出于嗔心,比如和某人有过节,想打压对方。有时是出于愚痴,比如你接受了错误观点,就会排斥真正的智慧。一些宗教有很强的排他性,不惜诋毁其他宗教,这都和痴有关,是智慧不足造成的。

  “粗言与诤斗。”粗言,即粗恶语、两舌等。我们出于贪嗔痴,发出不善的语言,或是带着争斗的心理和他人吵架。

  “如树应安住。”当以上心念生起时,即“掉举与藐视,傲慢或骄矜,或欲揭人短,或思伪与诈,或思勤自赞,或欲诋毁他,粗言与诤斗”的任何一种,我们应该立马打住,让自己的心像树一样安住不动,而不是随着烦恼动荡。

  佛教所说的善,就是对不善的止息。比如十善,是止息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十种不善。当这些不善心生起时,如果没有觉察,就会被左右,跟着烦恼走。如果我们能保持正知,心不随转,当下就在善的状态。心是本来清净的,但无始以来积累了很多贪嗔痴,使之受到染污。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让心了了明知,看清念头的变化,不再被贪嗔痴遮蔽。这是心本具的功能,关键是开启它,熟悉它。那么当不善心生起时,我们就不会被牵引,从而保有三业的清净。

  “或思名利敬。”面对名闻利养,人们往往会生起贪著之心,想要得到名声,得到利养,得到他人的恭敬。这种对名的追逐,对利的追逐,对恭敬的追逐,本身是贪心的需要。

  “若欲差仆役,若欲人侍奉。”或者什么事都喜欢差遣他人,不肯自己动手;或者希望被他人伺候,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这些都和菩萨道的修行要求不相应。前面说过,菩萨事事要以利益众生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甚至要完全放弃对自我的保护,一切都随顺众生的需要。

  “如树应安住。”如果菩萨行者生起世俗的贪著,被凡夫心左右,必须马上提起正知,知道内心有不善念生起,不要跟着它跑。当你保有正知,不被贪著牵引,像树一样安住不动,这些心念就不会继续发展,进而以正念化解它。

  “欲削弃他利。”菩萨道修行是以利他为核心,以众生的利益为最高准则。但凡夫无始以来都以自我利益为中心,要改变这些习惯,就要以正知观察起心动念,重新作出选择。所谓“削弃他利”,包括损害他人利益,也包括不肯做利益众生的事。我们已经发菩提心,承诺要尽未来际利益众生,现在却不肯那么做,也属于“削弃他利”。

  “或欲图己利。”或者贪图个人利益,做事主要是为了利益自己,而不是为了利益他人。对于凡夫来说,这是一种正常心态。因为凡夫就是处处为自己活着,对个人利益有本能的、习惯性的贪著。

  “因是欲语时,如树应安住。”当内心生起这些念头,为此想要说些什么或做些什么时,我们要保持正知,觉察到这些念头是不如法的。然后让心安住于正知正念,就像树一样如如不动,不被妄念牵引,直到这些念头被化解。这样的话,不论什么念头生起,都无法污染我们的心。正知就像一潭清澈的水,了了明知。念头就像尘土,当它落入水中,就会被沉淀。

  “不耐懒与惧。”不耐,即不耐烦,对修习善法和利益众生的事没耐心。懒,即懒惰,对修善和利他不肯精进,不愿全力以赴。惧,即内心的各种恐惧。现代人的恐惧,多半是担心自己做了这些就会失去财富或地位。

  “无耻言无义。”无耻,即没有羞耻心。现代人缺乏关于廉耻的教育,没有道德底线,厚颜无耻,无惭无愧。言无义,即喜欢吹牛,说些没价值、没意义的废话,或是说些不好的话,不会给人带来道德、智慧、安乐,反而让他人徒增烦恼,甚至令人堕落。不少人年纪大了,无所事事,每天就是找人吹吹牛、打打麻将,靠说废话打发日子。日复一日,生命就被这样无谓地消耗。因为缺乏正知,还会不断串习不良心理。

  “亲友爱若生。”还有对亲友的贪著,这些都是凡夫经常生起的心理。因为我们没有正知,面对此起彼伏的心念,根本不懂得如何管理。结果在不正知的怂恿下,使烦恼不断增长,在内心形成强大的力量。

  “如树应安住。”当内心生起不善念时,我们要保持正知,就像树一样安住不动,了了分明。又像虚空一样,不论有多少云彩飘来飘去,永远如如不动,不被染污。当念头产生后,只要我们不去培养它,它就会因为得不到支持而消失。

  这部分从第48颂开始,列举了贪、嗔、掉举、藐视、傲慢、自赞、毁他,及处处想着私利、损害他人等不良心理。当这些不善心生起时,我们要安住正知,不被妄念牵引,从根本上解决犯戒之因,保有清净心。

  第三,结义

  54.应观此染污、好行无义心;知已当对治,坚持守此意。
  55.深信极肯定、坚稳恭有礼、知惭畏因果、寂静勤予乐。
  56.愚稚意不合,心且莫生厌;彼乃惑所生,思已应怀慈。
  57.为自及有情,利行不犯罪,更以幻化观,恒常守此意。
  58.吾当再三思:历劫得暇满;故应持此心,不动如须弥。

  第三是结义,针对凡夫心的特点,采取有效的对治手段。

  “应观此染污、好行无义心。”我们应该了解到,凡夫心是染污的,是以无明、烦恼、贪嗔痴为基础的有漏心行。因为没有智慧,看不清生命真相,看不清生命真正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每天忙来忙去,忙的都是没意义、没价值的事。我们通过学佛,有幸了解到生命蕴含巨大的价值,这是佛陀为我们指出的希望。

  无始以来,我们形成了很多不良心理。每种心理都有自身需求,且不断追逐这些需求。人生的种种努力,无非是在满足这些需求。所以,有情生命就是贪嗔痴的延续。很多哲人看到人生的荒谬,却找不到出路,找不到有意义的事,落入虚无。就像有些人看到社会的不良现象,很不满,但既没能力改变自己,更没能力改变社会,不知道活着为什么,结果就活不下去了。因为他们不像没有慧根的普通人,可以浑浑噩噩地活着,而是需要寻找生存的意义。如果他看透人生的荒谬,又找不到更高的价值,其实是最苦恼的。

  “知已当对治,坚持守此意。”我们了解到凡夫心的特点和不良需求,知道凡夫心会造业,会不断制造烦恼,给生命带来无尽灾难,就应该对治它,坚定地安住于正知正念。只要有一个烦恼或不良念头生起,立刻用正知正念监控到,及时加以处理,令内心保持清净。如果没有正知正念,我们很容易陷入烦恼,陷入不良心理,把心折腾得天昏地暗,自己还搞不清怎么回事。所以要对治凡夫心,对治生命的不良串习。

  “深信极肯定。”我们要整治这颗心,改造迷惑的生命系统,让心保有清净,绝对需要方法,需要大智慧,不是说想清净就能清净的。什么智慧才能引导我们整治生命,改变迷惑系统?必须对三宝生起真切的信心。这不是一般的信,而是对佛、法、僧、戒产生坚定不移的信仰,相信佛陀是智慧、慈悲的圆满成就,相信佛法可以指引我们解除迷惑,走向觉醒。因为这种高度认可,我们才能真正把解脱和成佛作为生命目标,由此确立三观——知道什么有价值,什么没价值;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知道什么智慧对自己有用,什么没用。这份明确的选择,确定了未来生命如何开展。

  “坚稳恭有礼。”我们看到,在所有心行中,菩提心最有价值;在所有人生道路中,觉醒之道最有价值。确定这一选择后,就要摆脱原来的自以为是。无始以来,我们一直在培养凡夫心,由此形成自我封闭和自我保护。现在了解到生命的迷妄,需要对三宝生起信心,用开放和学习的胸怀接受佛法教育,亲近三宝,亲近善知识。在此过程中,意志必须坚固稳定,态度必须谦恭有礼。有一分恭敬,才能得到一分佛法受用。

  “知惭畏因果。”我们要以佛菩萨为榜样,用好现有的暇满人身,成为合格的佛子。一旦道德有标准、生命有目标之后,当我们做不好时,就会心生惭愧,畏惧因果,知道每个起心动念都会在内心播下种子,对未来产生影响。基于对自己生命的负责,也基于对“我要利益一切众生”这份庄严承诺的负责,我们就会谨言慎行。

  “寂静勤予乐。”我们认识到轮回是苦,认识到五欲六尘的虚幻,内心就会趋于平静,不再被境界所转,对外则要积极修习利他。这份对三宝的信仰,以及明了因果、恭敬好学、内心安宁、积极利他的心行,是奠定健康人生的重要基础。

  “愚稚意不合,心且莫生厌。”愚稚,即愚痴、没有智慧的众生。凡夫因为无明烦恼,造就了各种想法、心态和人格。对于这些千差万别的众生,我们往往有喜欢和不喜欢的分别:符合我的需求和观念,就喜欢并接受;不符合我的需求和观念,就不喜欢,不接受。心永远处在二元对立的状态,无法平等利益众生。针对这些特点,寂天菩萨告诉我们:要超越二元对立的凡夫心,建立平等心和慈悲心。对于所有众生,包括自己不喜欢、不想接受的境界,要有接纳的胸怀,将此作为修行功课,切莫心生厌烦。

  为什么不能对他们生起讨厌的心?需要有个理由说服自己,否则我们在观念上就不能接受。即使强迫自己接受,内心还是有一份抗拒。凡夫因为无明,对众生和世界制造了很多隔阂、对立,这就需要以佛法智慧重新观察,如理思维。只有当心真正开放,才能化解隔阂,撤除对立。如果不撤除这些隔阂和对立,就无法完全接纳众生,接纳世界。那么无论做什么事,即使表面看起来很无私,也不可能做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彼乃惑所生。”我们要认识到,对方身上那种让我们讨厌的东西,只是无明、烦恼的产物。作为当事人来说,也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有些人是仇恨的受害者,有些人是贪婪的受害者,有些人是我慢的受害者。他的烦恼不仅是我们的敌人,也是他自己的敌人。事实上,他本身就是最大的受害者。

  “思已应怀慈。”我们看到对方病得这么重,被烦恼伤害得这么深,就能体会到他的痛苦,对他生起同理心,进而生起慈悲心,而不是陷入嗔恨和对立。

  “为自及有情。”学佛是追求两种利益,一是增上生,即得到暇满人身,这是修学佛法的保障,属于现前利益;一是决定胜,即成就三乘的解脱,属于究竟利益。作为菩萨行者,我们不仅要利己,还要利他,要帮助一切众生获得眼前和究竟的利益。

  “利行不犯罪。”在自利利他的实践中,应该正确选择,避免犯罪行为,所以利他必须有智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但未必是智慧的选择。事实上,众生往往把瓦砾当作珍珠,甚至为了追求毫无价值的东西造下重罪。可见,确立价值观非常重要。这不是单纯的哲学问题,同时也是现实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因为价值观决定了选择,我们每天做什么或不做什么,都是在价值观的支配下。这种影响无所不在,我们的每个念头,每项举动,每种选择,都蕴含对价值的判断。只有确立高尚的价值观,我们才能摆脱错误观念,平息由此产生的烦恼,减少由此引发的犯罪行为。

  “更以幻化观。”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我们要了知一切如梦如幻,才能全然利他。菩萨道的核心精神是无我利他,一方面,在利他过程中弱化我执;另一方面,随着我执的弱化,才能毫无保留地利益众生。怎样才能具备幻化观?就要修习空性正见。否则我们的心永远在二元对立中,有贪嗔,有好恶,有爱恨,无法生起广大、平等之心,也无法真正体认空性。

  “恒常守此意。”我们必须通过修学树立正见,同时以正知观察境界,了知一切都是因缘假相,从内心生起的每个念头,到呈现于眼前的一切,都是幻化的影像,无常无我。以这一认识为前提,作出正确选择。

  “吾当再三思:历劫得暇满。”我们要再三思考,自己通过多生累劫的努力修行,才得到眼前的暇满人身。这是走上菩提道不可或缺的基础,难得易失,一方面要倍加珍惜,一方面要善加利用。

  “故应持此心,不动如须弥。”既然我们已经得到暇满人身,也选择了菩提道,一定要守护菩提心,安住菩萨道修行,就像须弥山那样如如不动。我们要时时以正知正念扫描,看看自己生起菩提心没有,偏离或退失菩提心没有,通过这样的扫描不断调整发心。

  念有正念和妄念,有善念和不善念。在菩萨道修行中,菩提心是最根本也最重要的正念。我们要以正知检视,让心摆脱妄念,安住正念。在此前提下调整心行,落实三聚净戒。首先要止息不善,保持三业清净。包括怎么走路,怎么吃饭,怎么行住坐卧,语默动静,乃至每一个起心动念,都能以正知审视,知道怎样如法地走路吃饭,与人交往,知道自己做得对不对,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一旦丢失正念,就一次次地把它带回来。这是寂天菩萨为我们提供的非常殊胜的持戒方式,同时也蕴含着禅修。戒和禅,在此得到高度的统一。

  以上是关于律仪戒的内容,接着是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我们不仅要远离不良串习,还要修习善行,利益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