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2007年讲于西园寺菩提静修营

【点击查看全书链接】

  1.菩萨行的内容


  成佛不是成就外在的什么,而是慈悲和智慧两大品质。所以,宗大师在《道次第》中特别强调:

  方便与慧,随学一分,不能成佛。故须转入修成佛之方便,然彼亦须一不错之方便。途径若错,任几许努力,果仍不生,如欲取乳而掣其角也。又虽认为不错,若支分不全,亦费力无果。譬同种子水土等,若随一不具,苗即不生。此《修次中编》所说也。
  若尔,何为全而不错之因缘耶?《大日经》云:“彼一切种智者,是从大悲之根本生,是从菩提心之因生,是以方便而到究竟。”此中悲者,如前已说。菩提心者,世俗、胜义二菩提心。方便者,施等皆圆满也。

  世间任何成就都离不开方法,成佛也是同样,否则再多的努力也是徒劳。关于此,宗大师有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就像挤牛奶,应该在牛的乳房去挤,如果在牛角用力,无论费了多少功夫,花了多少时间,也不可能有收获。佛法是心地法门,这就需要了解心行的运作规律,辅以正确方法,才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否则,非但达不到预期目的,甚至有可能走火入魔,这种情况比比皆是。因为心是非常微妙的,就像充满岔路和陷阱的迷宫,稍有不慎就会误入歧途,把幻影当作境界,把迷妄当作究竟。

  所以《道次第》特别告诉我们:修行有两个关键,一是方法正确,二是内容完整。成佛究竟成就什么?一是成就解脱,获得出离生死、解脱轮回的能力,这就需要以空性慧为因。二是成就慈悲,成就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品质,这就需要以菩提心为因。

  怎样才能成就空性慧?有人开始修行就强调无分别,并将分别等同于颠倒执著,其实这是不对的。在学佛之初,首先就要学会分别,当然是正确而非错误的分别。否则的话,以什么来调整心态,纠正偏差呢?作为凡夫来说,我们现前的心行状态是建立于无明之上,和空性并不相应。如果不以分别作出取舍和调整,是不可能在这种颠倒状态下见道的。所以学佛的常规途径就是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由此而能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八正道特别强调正思维的作用,在契入空性前,这种思维是贯穿始终的。直到心行接近空性时,才需要进入无分别。因为分别只是调整心行的方法,无分别智才是契入空性、现证实相的力量。但这种无分别不是凭空而有的,必须以分别为前提,以正思维为前提。如果开始就想不分别,那就是古德呵斥的笼统、颟顸,是盲修瞎炼。

  在修习解脱的同时,还要成就慈悲。佛陀是福智两足尊,具备圆满的福德和智慧。这种福德的成就,来自佛陀多生累劫的修行。本生故事记载,佛陀在因地时,以各种身份广行利他事业,甚至数数舍身,最终圆满福德资粮。人天路上,修福为先,没有福报,在世间将寸步难行。修行同样离不开福报,否则,即使有心学佛,也往往会有各种障碍。或是要为生存奔波,没有时间;或是病魔缠身,没有精力;或是天生愚痴,没有能力,等等。除了自身条件外,还要有缘听闻正法,有缘得到善知识的引导,这些都需要福报。在那些邪教信徒中,不少人也是一心向道,力求解脱,但由于缺乏福德因缘,结果误入歧途,断送法身慧命。

  《道次第》中,宗大师特别批评了不重闻思和轻视修福两种错误观点,认为这是修行误区,不能将学人导向无上菩提。在成佛路上,方便与慧有如车之两轮,必须齐头并进方可,所谓“方便与慧,任缺其一,不得成佛”。

  2.菩萨行的特征

  此处所说的菩萨行,主要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又称六波罗蜜。波罗蜜为梵语音译,意为到彼岸。也就是说,六度是帮助我们抵达成佛彼岸的六种行为。其实,这些内容在人天乘或声闻乘也有涉及,但他们所修的布施、持戒只是人天善法,只能导向解脱,无法成为佛果资粮,故不可称为波罗蜜。

  那么,菩萨所修六度有什么不共之处呢?《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告诉我们:

  云何施波罗蜜多相?谓诸菩萨安住菩萨法性,菩提心为依止,以悲导心,舍一切时所有身语意业。如是由种性故、愿故、意乐故、事故、自体故,显施波罗蜜多相。种性者,谓菩萨法性。愿者,谓菩提心。意乐者,谓悲导心。事者,谓舍诸所有。自体者,谓身语意业。

  也就是说,菩萨所修的六度,一一都要贯穿种性、愿、意乐、事、自体等相。

  一是种性,即具备菩萨种性,有乐于助人的禀赋。菩萨之所以能广行六度,利益大众,正是建立在这一种性的基础上。生活中可以看到,很多人生来具有菩萨心肠,当别人遭遇困难时,就会主动扶贫济困,施以援手,根本不需要多加考虑。反之,有些人虽然学佛后觉得应该帮助他人,但真正要做的时候总是非常勉强,需要特别努力地说服自己。这就是由不同种性造成的,或者说,是由不同生命起点造成的。

  二是愿,即以菩提心为依止。菩萨所修布施等六度,都是以菩提心为因,本着“我要利益一切众生,要帮助一切众生解除痛苦”的愿望而修习。如果为了获取个人名闻利养帮助他人,即使在客观上能使对方得到利益,但并不属于菩萨行。

  三是意乐,即以悲导心。菩萨修习六度,纯粹是出于对众生的悲悯。而世人的善行往往是有杂质的,比如布施,或是要显示财富,或是要夸耀品行,或是干了坏事心怀歉疚等等,很少是纯粹的悲心使然。所以,虽然有很多人在布施,在利他,但离真正的菩萨行还是有距离的。

  四是事,即舍诸所有,为利他甘愿舍弃一切,包括宝贵的生命。或许有人会心存疑惑:佛陀不是总告诫我们人身难得,当倍加珍惜吗?为什么又赞叹舍诸所有,甚至献出生命呢?这么说是有前提的,必须是为了利他而舍,为了成就菩萨行而舍,绝非一时的鲁莽或冲动,而是经过抉择后的正确取舍。即使具备这个前提,也要量力而行。对已证悟生死自在的大菩萨来说,舍身如弃敝履,毫不足惜。但对尚未达到这一境界的初发心菩萨来说,还需要利用色身精进修学,上求下化,不可轻易舍弃。

  五是自体,即身语意业,菩萨所修的利他善行包含身语意三业,或是以行动帮助他人,使对方从中获益;或是以爱语称赞他人,使对方心生欢喜。这样的言行,都要出自真诚的利他愿望。

  具备以上特征,我们所做的一切才属于菩萨行。否则,即使修习施等六度,往往还是停留于人天善行,无法上升为佛果资粮。

  3.菩萨行的修习

  从广义上说,一切从菩提心出发,并能给众生带来利益、安乐的行为都是菩萨行。但从修学角度来说,主要围绕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进行。

  (1)布施的修习

  布施有三。一是财布施,其中又有内财和外财之分。外财即物质财富,这也是社会大众最熟悉的布施方式。内财则是以自己的劳动,甚至色身所有来帮助众生,如无偿献血、骨髓捐赠和器官捐赠等。

  二是法布施,即以佛法开导众生,帮助他们了悟生命真相。众生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明烦恼,就是生死轮回。所以,法布施才是对他们最究竟的帮助。《金刚经》中,反复以校量功德说明了这一原理。因为财富解决的问题是暂时的,而法布施能从根本上解决生命的核心问题,使众生获得自新、自救、自力更生的能力,其作用是长久的。作为佛弟子,能参与法布施,是迅速积累功德法财的捷径。从世间法来说,教导众生获得技术技能,具足谋生能力,也属于法布施的范畴。

  三是无畏施,即给予众生安全感,为之消除恐惧。如佛法提倡的五戒,在规范自身行为的同时,就能起到无畏施的效果。如果我们不杀生,他人就不必担心被你欺凌伤害;如果我们不偷盗,他人就不必担心被你巧取豪夺;如果我们不邪淫,他人就不必担心家人和你一起时被骗失身;如果我们不妄语,他人就不必担心被你的花言巧语所蒙蔽;如果我们不饮酒,他人就不必担心你失去理智。一个严持五戒的佛子,大家和你在一起是很有安全感的。当然,无畏施不仅指这些,还包括对众生积极主动的救助。当众生遇到恐惧或危难时,菩萨行者决不能见死不救,而要尽力帮助他们从中解脱出来。这也是菩萨和声闻的区别所在,声闻戒的重点在于止恶,不要求必须行善,做了固然是好,不做也不会触犯戒律。而菩萨戒则是止恶与行善并进,如果在众生需要帮助时逃避责任,就是严重的犯戒行为,需要加以对治。

  对凡夫来说,布施的障碍主要在于我执。凡是我们得到的东西,总会贴上自我的标签,执著于此,不愿舍弃,所以真正有布施习惯的人并不多。事实上,我们贪著的这些又给自己带来了什么?因为贪著,总是要严密守护,唯恐失去,整日提心吊胆。一旦有所损失,就悔恼万分,追悔莫及。且不说财富随时可能转换主人,即便我们在有生之年能牢牢抓住,临终时也得两手空空而去。如何让财富对生命具有长远意义?布施是最好的途径。

  布施的利益主要表现为四点。

  第一,克服悭贪吝啬。财富变化之所以会给我们带来伤害,根源就是内心的贪著受到冲击。否则,一切变化都不过是世间常态,是一些抽象的数字变化。所以在布施财物的同时,也会将执著和烦恼一同舍弃,何乐而不为?

  第二,布施能使眼前利益转为长远利益。一个人即使拥有千万乃至亿万的家财,可实际的生活所需能有多少?有再多房子,不过睡一张床;有再多汽车,不过占一个座。既然我们能享用的如此有限,为什么不将眼前利益转变为长远利益?生活中,每个人的福报相差很大,这不是由于上天不公,而是来自往昔的不同积累。今生勤于播种,未来自然会继续收获,继续受益。

  第三,布施能使福德资粮迅速增长。对修行来说,福德和智慧都不可或缺,所谓“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修福不修慧,大象挂璎珞”。如果不积累福德,即使证悟阿罗汉果,也会缺乏道粮。更何况,菩萨还要广行利他事业,这都需要相应的福报来成就。

  第四,布施能成就慈悲的修行。我们本着悲心修习布施等六度,在行善过程中,悲心又能得到增长,得到强化。这种行为和发心是互相增上的,如果说悲心是出生善行的种子,那么,善行就是滋养悲心的甘露。

  反之,不愿布施会使贪著和由此带来的烦恼继续增长。我们对财富、情感的执著有多少,由此带来的伤害就有多少。所以我们要不断思维布施给人生带来的利益,思维不修布施的过患,令心安住于布施的意乐中。同时,在座下随力随分地实践,或以财富救济贫困,或以技能教人谋生,或以微笑给人信心,或以语言予人慰藉。总之,只要我们有布施之心,不论经济条件如何,都有机会帮助他人,都有能力做一个对社会大众有用的人。

  (2)持戒的修习

  菩萨戒包括摄律仪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相关内容前面已有介绍,此处不再重复。对于持戒的修习来说,真正的重点,是认识到持戒的利益和毁戒的过患。具备这一认知,持戒才会成为我们主动的选择,而不是视为约束。在不少人心目中,持戒无非是以很多条条框框来限制自己,无异自讨苦吃,甚至认为这是对人性的扭曲,和当今社会提倡的个性解放、民主自由背道而驰。是不是这样呢?

  我们知道,再民主的社会都需要法律作为保障。如果国家没有法律,似乎大家都能充分享受自由。但那样的话,人类的劣根性就没有任何约束,谁都可以杀人,可以偷盗,可以抢劫,如果说那样的社会是“自由”的,不如说是人人自危、处处恐怖的,相信没人想要那样的“自由”。所以说,制定法律的目的不是为了约束,而是通过对行为的规范来保障大众安全。

  持戒的作用也是同样。它能使我们止息恶行,止息生命的不良相续,从而净化身心,摆脱烦恼。凡夫都处在贪嗔痴的状态中,表面来看,似乎我想吃就吃,想花钱就花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其实早已被欲望支配,被烦恼操纵,是不能自主的。从另一方面来说,外界诱惑之所以会构成影响,正是因为我们内心有某种力量与之相应。如果没有这些力量在蠢蠢欲动,任何诱惑都是无法生效的。所以,真正的自由不是外在的。即使环境再宽松,只要我们内心还有烦恼,依然会被束缚,依然是不自由的。

  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我们需要自律。儒家提倡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也是为了帮助人们培养自制力。这种自制力源于对自身的尊重和爱护,是希望自己向圣贤看齐。当我们受持戒律后,开始也很难做到。此时戒体的力量还很弱,需要通过不断持戒来强化。久而久之,就会从开始的刻意自制转变为修养,转变为人格。外在诱惑和内在烦恼的影响就会越来越小,无须刻意持戒,也能如法如律。

  持戒不仅能使我们止息不良串习,更能长养慈悲。如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就是将六度四摄等善法通过法律条文固定下来,以此倡导善行,使慈悲种子得以增长。当我们真正认识到持戒的意义,认识到毁戒的过患,就会以欢喜心受持戒律。总之,戒律是保障我们安全行进在菩提路上的心路规则,也是帮助我们获得身心健康的行为矫正器。

  (3)忍辱的修习

  忍辱,能灭尽忿怒怨仇,令自他安隐,包括耐冤害忍、安受苦忍和谛察法忍三种。耐冤害忍,是忍耐冤家仇敌的伤害。安受苦忍,是忍耐艰苦的环境,如饮食粗陋、环境恶劣及修行过程中的各种考验。谛察法忍,是对无常、无我等与日常观念相距甚远的真理安然认可,信解真实,心无妄动。

  对世人来说,忍也是一大障碍。俗话所说的“士可杀不可辱”及“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之类,从佛法角度看,是完全错误的。所以不可辱,所以要报仇,无非是因为这个“我”受到了打击,受到了伤害。如果认识到“我”不过是假名安立,是虚幻的,哪里还有什么侮辱需要忍耐,有什么仇恨需要报复?当然,忍也要有智慧。如果一味硬忍,很容易因此造成心理疾病。真正的忍,是“忍无可忍”。就像虚空包容一切,大地承载一切,它们不觉得要排斥什么,所以也不需要忍耐什么。

  《瑜伽师地论》论及忍辱时,让我们作五种观想。

  一是宿生亲善想。想到众生曾和我们互为亲人,既然是对于亲人,我们还有必要计较吗?

  二是随顺唯法想。生命只是五蕴的聚合体,是一大堆混乱情绪加上错误想法,其中并不存在你我之分。人人都像烦恼波涛中的落水者,浪打向哪里,就身不由己地冲向哪里。所以当他人对自己怀恨或加害时,我们要知道,这种嗔恨其实不能代表对方,只是烦恼的波涛在作怪,使双方都成为这种情绪的受害者。这样观察的话,就能于对方心生同情,而不是因为自己受害而生气,而委屈。当我们把其中的“你”“我”抽掉,如实观照一切时,就没什么非气不可的理由了。

  三是无常想。生命是无常的,不论谁是谁非,终归都要死亡。你计较也是无常,不计较也是无常,何必为此费心,为此苦恼呢?

  四是苦想。在这个娑婆世界,我们被种种痛苦逼迫,包括环境带来的痛苦,色身带来的痛苦,烦恼交织的痛苦。正因为大家都在痛苦中,更应该互相体谅,互相扶持。一个状态良好、心理健康的人,是不会处处与人为难的。只有心怀怨恨,才会像随时就要喷发的火山那样,一触即发。如果我们和他计较,也将被巨大的愤怒烧灼,被蔓延的怒火点燃,结果只能是苦上加苦。

  五是摄受想。作为发起菩提心的菩萨道行者,已发愿将一切众生作为救度对象,所以除了那些对他们有利的事,别的都不应该再做。

  当我们面对逆境时,如果能从这几方面思考,就会发现,并没有什么值得生气的事。佛法所说的忍辱,不是生气后再去忍耐,而是当下就以智慧观照它、超越它。当内在的愤怒被解除后,外在的敌人也就随之消失了。为什么会有敌人?正是因为我们内心有怨恨。只要解除怨恨,自然就不存在什么敌人。那样,不仅我们自己安然自在,周围的人也会感受到这种祥和的气息。否则就会以怨报怨,使世界充满仇恨和暴戾之气,导致流血、冲突乃至战争。正像佛陀所说的那样,唯有慈悲才能止息怨恨,化敌为友,而怨恨只能使矛盾不断升级。

  此外,我们还要克服修行过程中的种种考验。闻法会懈怠,禅修会昏沉,拜佛会劳累,念佛会疲倦,其中有身体的障碍,也有心理的障碍,不少人因此退却了。但我们要想到,世人为了生存尚且要起早摸黑,奔波劳碌,其间还难免造作恶业。我们现在为了追求真理,追求解脱,如果不付出一点代价,能有收获吗?尤其在初修阶段,特别需要忍耐,需要和不良串习斗争。但这些努力将使我们拥有全新的人生,是非常值得的。有了这些认识后,就会对忍辱生起意乐,以正确的观照面对怨家,面对逆境,面对修行中的种种考验。

  (4)精进的修习

  精进,是远离懈怠等不善行,出生无量善法并令其增长,包括披甲精进、摄善法精进、饶益有情精进三种。披甲精进,就像勇士上阵要身披铠甲,才能深入敌阵,所向披靡。《四十二章经》说:修行如一人与万人战。我们想在内心树立佛法正念,但需要面对无始以来的串习,面对重重无尽的诱惑,如果没有精进,很难从串习和诱惑中脱身而出。摄善法精进,是在修习六度过程中付出的努力。饶益有情精进,就是坚持不懈地做利益众生的善行。

  凡夫总是在惰性中。这种惰性不是说什么都不做,而是堕入一种不良习性。比如有些人喜欢吃,会到处寻觅美食;有些人喜欢玩,会到处游山玩水;有些人喜欢赚钱,会想方设法地四处赚钱;有些人喜欢赌博,会不顾一切地流连赌场。虽然看起来很忙碌,甚至很辛苦,但都属于惰性,因为他们只是在不良习性的驱使下无法脱身。这种习性就像地球引力一样,具有强大的力量。人为什么难以进入太空?就是被地球引力牢牢抓住,否则就可以在十方世界自在遨游。人为什么会被不良习性抓住?就是生命内在的惰性使然。我们要战胜惰性,一方面需要勇猛,另一方面,需要相应的善巧。如果没有善巧,我们想爬到屋顶都很困难。但如果有善巧,有方法,甚至可以登上月球,漫步太空。

  学佛,正是帮助我们掌握摆脱惰性的方法。然后还需要不断精进,使所学方法产生作用。精进所做的,就是止恶和行善。一方面,对已经生起的不善行为立即制止,对尚未产生的不良串习刻意防范。另一方面,对已经修习的善行继续努力,对尚未生起的善行积极启动。这就是三十七道品中“四正勤”的内容:已生恶令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由此可见,精进是有特定内涵的,不是所有努力都能称为精进。唯有对止恶修善所做的努力,才是佛教提倡的精进。

  进一步,我们还要认识到懈怠的过患。正是因为对改造生命的懈怠,才使我们流转六道。如果不能改变这种现状,生命将沦陷于此,如老象溺泥,不能自拔。而精进则是奋发向上的力量,使我们摆脱惰性,走向解脱。认识到精进功德和懈怠过患,就要让心安住在精进的意乐中,在座下努力修布施、持戒、忍辱、禅定和般若。

  (5)禅定的修习

  禅定的修行也有三品。一是关于现法乐住的禅定,通过禅修令身心轻安。二是通过禅修引发自身的解脱能力。三是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益众生,属于饶益有情静虑。

  凡夫的心总在散乱和掉举间摇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躁动不安。在我们的心灵舞台,各种情绪和想法不停地跳动,此起彼伏,使得我们无法看清自己的心。就像一潭浑浊的水,因为淤泥重重,根本不知道水底有些什么。当我们希望专心思考时,又有各种不请自来的念头在干扰,使心不能稳定,无法生起观照。

  禅修是帮助我们把心安住在善所缘,使妄念逐步平息,这样我们才有能力看清自己的心。否则,那颗永不安分的心就会向外攀缘,即使独处一室,第六意识也会不断将内心的各种种子翻腾起来,制造混乱。所以说,禅定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持续、稳定的心力,再进一步修观,开显无漏智慧。就像因沉淀而变得清澈的水,可以映照万物,纤毫毕现。

  修习禅定,首先要了解禅定的功德及散乱的过患,然后选择善所缘为业处,通过不断修习,使心获得专注和稳定,这是成就正念、开发空慧不可缺少的基础。

  (6)般若的修习

  般若,是彻见一切诸法实相的究竟智慧,也包括三种。一是通达空性的智慧,为无我慧。二是通达俗谛的智慧,掌握医学、工艺等世间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三是利益众生的智慧,即摄受众生的方便。对于佛法修学来说,智慧至关重要。正是因为缺乏智慧,众生才时时处于无明状态,产生我执等迷乱感觉。

  生命本身是具有觉醒能力的。佛是觉者之意,代表生命的觉醒。般若慧的作用,一方面是帮助我们破除无明,清除心灵垃圾,一方面是引导我们正确修习菩萨行。如果没有智慧引导,我们所修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就会失去方向,只能成为普通的世间善行。唯有在般若的引导下,五度才能得到升华,成为佛果资粮。

  般若的修习,同样要了解到般若的功德及无明的过患,通过闻思经教树立正见,然后将正见转化成观照力,由观照般若的力量,最终成就实相般若。

  修习六度,可以不断消除凡夫心的杂染力量,通过布施对治贪著,通过持戒对治放逸,通过忍辱对治嗔恨,通过精进对治懈怠,通过禅定对治散乱,通过智慧对治无明,使智慧和慈悲逐渐圆满

(2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