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维摩诘经》以后,我受到很大的启发。下面结合经文,谈一点体会。
一、声闻不通达“缘起性空”则法执难除。《维摩诘经》被称为“抑扬教”,“弹偏斥小,镌大褒圆”,是宣说大乘教法的重要经典之一。这里所说的偏小,是指具有声闻根性的小乘人;大圆,是指具有圆解的大乘人。两者间的根本区别何在呢?我认为只是通达与不通达缘起性空之义而已。声闻乘人不达缘起性空、横生取舍执著的事,在《维摩经》中表现得很突出。如《观众生品》“天女散花”的故事,叙述天女把同样的花瓣散到菩萨及阿罗汉的身土,菩萨身上的花纷纷坠落,舍利弗等声闻身仁的花却粘著不坠。求其原因,舍利弗等不知天女之花乃缘起性空,取相分别,于净虚空横生云黔;诸大菩萨无所分别,当下觑破,遂使花不着身,清净无染。
又如迦旃延为诸比丘开示无常、苦、空、无我、寂灭等义,维摩诘听到后,认为不应以生灭心说实相法,以“诸法毕竟不生不灭,是无常义;五受阴洞达空无所起,是苦义;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于我无我而不二,是无我义;法本不然今则无灭,是寂灭义。”(《维摩经·弟子品》)僧肇大师说:“如来言说未尝有心,:故其所说法未尝有相,迦旃延不谕玄旨,故入室之后,皆以相说也。”所谓“相”说,指著相而说,可见迦旃延的被喝斥,也是因为不达缘起性空而执无常等相。
《弟子品》还举了大迦叶因取贫舍富而行乞食、大目连因住相说法、优婆离因执著罪忏等而遭到维摩诘辨难的事例,说明声闻乘人只有正确认识缘起性空之理。才能破除法执。
二、凡夫不通达“缘起性空”则迷于生死关于有情杂染依正二报生起的原因,是佛学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维摩经·观众生品》文殊师利同维摩诘有一番穷究底蕴的问答:“(文殊师利)问曰:身孰为本?(维摩诘)答曰:欲贪为本。又问:欲贪孰为本?答曰:虚妄分别为本。又问:虚妄分别孰为本?答曰:颠倒想为本。又问:颠倒想孰为本?答曰:无住为本。又问:无住孰为本?答曰:无住则无木。文殊师利,从无住本立一切法。”
这里说“从无住本立一切法”,而一切法的生起是由凡夫颠倒妄想,不能认识缘起现象界的性空,于非有中执为实有,虚妄分别,产生欲贪,由于欲贪,润生业力,因此有身。既有身体,为善不善,善恶行备,从而生起依正生死果报。
什么是无住呢?罗什法师曰:“法无自性,缘感而起。当其未起,莫知所寄;莫知所寄,故无所住;无所住则非有无,非有无而为有无之本。”僧肇大师曰:“一切法从众缘而成,体缘未合,则法无寄,无寄则无住,无住则无法,以无法为本,故能立一法。”显然,无住就是指的性空;无法为本立一切法,正说明性空才能缘起。凡夫之所以流转生死,如前所说,因颠倒想,不达缘起现象的性空,执著缘起有实在性,以非有为有,从而生起杂染世间,随顺生死,不得出离。若能洞达一切诸法缘起性空之理,即可处生死而不怖,缘众生以行慈。
三、菩萨不达“缘起性空”则慈心不广《维摩经·观众生品》还特别强调了菩萨通达缘起性空的重要性:“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云何观于众生?维摩诘言:譬如幻师见所幻人,菩萨观众生如此……文殊师利言:若菩萨作是观者,云何行慈?维摩诘言:菩萨作是观已,自念我当为众生说如斯法,是即真实慈也。”说明通达缘起性空,是菩萨以无缘慈广度众生的指导思想,也是菩萨成佛的根本途径。《十二门论》说:“若能通达空义,即通达大乘,具足六波罗密,无所障碍。”《金刚经》说:“若菩萨通达无我法,如来说明真是菩萨。”由此可见,通达缘起性空之理,是菩萨修利他行不可缺少的前提。